佛弟子文庫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四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身念處品第七初

爾時,世尊游王舍城,在那羅帝婆羅門聚落,告諸比丘:「我今為汝說身念處,初善、中善、後善,善義善味純備具足,清淨梵行,所謂身念處法門。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諸比丘:「云何名為身念處法門?所謂內身循身觀,比丘觀已,則不住於魔之境界,能捨煩惱。如實觀身,既得知見證如是法,我說是人涅槃所攝。如是比丘實見身已,不為諸惡之所亂也,能斷眼耳鼻舌身意內染,及外色聲香味觸法,如是循身觀,能到涅槃。如是比丘,眼雖見色,不生分別,不起染欲歡喜之心,如實觀身,此身唯有發毛爪齒、薄皮脂血、筋肉骨髓、生藏熟藏、黃白痰癊、冷熱風病、大腸小腸、屎尿不淨、肝膽腸胃、脂髓精血、涕唾目淚、頭頂髑髏。如是觀身,隨順繫念,若如是念,則不着色聲香味觸外境界也。

「初觀眼色,如實見眼,但是肉摶,四大所成。云何行者如實觀眼?觀於眼根,此肉堅分,內有覺法,是名眼根肉摶內地界也。復觀眼根肉摶之中,內有覺法——目淚濕等,是名眼根肉摶之中內水界也。復觀眼根肉摶之中,內有覺法——有暖、有熱,是名眼根肉摶之中內火界也。復觀眼根肉摶之中,內風輕動,是名眼根肉摶之中內風界也。於內風界如實觀察,耳鼻舌身隨順觀察亦復如是,如是觀已,於可愛色不生樂著,不為愛境之所破壞。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如此身者,念念生滅,生老病死,此身如幻,空無所有,無實無堅,如水泡沫,眾苦集處、眾苦所依、眾苦之藏,如是身中無有少樂,一切皆苦、一切無常、一切破壞,衰變之法,磨滅不淨。

「復次,修行者觀身循身觀。如是身者,孰為其本?云何順行?誰為救護?云何而住?是比丘如實觀察,復作是念:『如是身者,以業為本,由業順行,業為能救。若集善業,生天人中。惡業相應,墮於地獄、餓鬼、畜生。如是身者,不淨不堅,無常不住。』如是比丘如實觀身,於愛慾中不復生念。

「復次,修行者如實觀眼。如閻浮提人所有眼根,有虛空處得見色像,餘方所見如是不耶?若諸弟子或聞我所說,或以天眼、智慧觀察:閻浮提人見色之時,有眼、有色、有明、有空無礙、有意念心,五因緣故,而得見色;欝單越人則不如是,設無空處,亦得見色,猶如魚等水中見色,欝單越人於山障外徹見無礙亦復如是。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耳之所聞愛不愛聲,近則了了,遠則不了,大遠不聞;欝單越人則不如是。是比丘如實觀於欝單越人耳之所聞,若近若遠、若大若小、若愛不愛,以報勝故,而皆能聞。譬如日光,近遠麁細、若淨不淨,光明悉照。欝單越人所聞音聲亦復如是。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鼻根所聞,欝單越人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欝單越人以報勝故,但聞眾香,不聞臭氣。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乳汁,其水猶存。欝單越人亦復如是,但聞眾香,不聞臭氣。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舌所得味,欝單越人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閻浮提人上中下食,欝單越人則不如是。欝單越人無我所心,常自行善,自然粳米,其食一味,閻浮提人則不如是。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種種色身,欝單越人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閻浮提人種種色身,欝單越人則不如是,以善業故,純一色身,道等、身等,其色猶如閻浮檀金,其身圓直柔軟端正,其報不比閻浮提人。閻浮提人無量種業,其行不同,是故則有無量種身、無量種色。

「如是比丘於二天下人世界中隨順觀已,次觀第三弗婆提國。如閻浮提人、欝單越人所有諸入,與弗婆提人諸入所見,為同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弗婆提人於黑闇中亦見眾色,如閻浮提中貓虎兕馬、角鵄之屬,無光明處能見眾色;弗婆提人亦復如是,於夜闇中如眼境界,能見一切麁細眾色。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閻浮提人?如前所說,如閻浮提人所聞之音,弗婆提人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弗婆提人聞怖畏聲,耳識所緣,盡一箭道,以福德故,不聞遠處怖畏之聲。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已,觀三天下眾生住處。如閻浮提人、欝單越人鼻識所緣,弗婆提人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弗婆提人晝所聞香,鼻識嗅已,夜亦如是,以報勝故。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欝單越人舌識知味,如是弗婆提人所得之味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弗婆提人一食賒盧迦,三日不飢。弗婆提人乃至命終,身無病惱,以法勝故;若臨命終遇病五日,爾乃命終。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欝單越人身之形相,弗婆提人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弗婆提人其身圓滿如尼俱陀樹。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於三天下如實觀已,觀於第四瞿陀尼人所住之處。云何瞿陀尼人緣身境界?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人眼識所緣山壁無礙,如於頗梨琉璃之中見眾色像,瞿陀尼人亦復如是。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中、欝單越中、弗婆提中,三天下人聞聲差別,瞿陀尼人耳識緣聲,如是不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人眼識聞聲,如閻浮提中蛇虺之類眼中聞聲,瞿陀尼人亦復如是,如隔障礙,聞眾音聲、見眾色像亦復如是,以法勝故。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如閻浮提人、弗婆提人鼻識緣香,瞿陀尼人如是不耶?瞿陀尼人嗅香法異,眼等別緣。云何瞿陀尼人鼻識緣香?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人若眼見色,即亦知香,若眼不見亦聞其香,以法勝故。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瞿陀尼人舌識緣味?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人食於稗子、飲於牛味,如閻浮提人飲苷蔗酒、蒲桃之酒,瞿陀尼人飲牛五味,能令惽醉亦復如是。瞿陀尼人食於稗子,如閻浮提人食粳糧飯,充足飽滿。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瞿陀尼人身之量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瞿陀尼人其身長短——半多羅樹,如業相似,自業色身。

「復次,修行者思惟觀察四天下中何等住處,性等相似、意等相似、行等相似?互對觀察。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四天下眾生心意,無有一人心意相似,無有一人行等相似,無有一人身等相似,一切無有一人相似。是名比丘隨順觀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四天下人頗有一人無業無因來生不耶?無業藏耶?無業流轉耶?頗有不行習欲法耶?如是比丘不見一人無業藏者,無有一人無業而生,無有一人無業流轉,無有一人不習欲法,隨所作業,或善或不善,隨業受報,無有一人不為怨親中人所攝。是名修行者隨順觀身。

「復次,隨順觀身。云何集業而得天身?云何天中受五欲樂?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諸眾生生四天王天處,受天五欲,眼視美色,不知厭足,或細或麁,自以天眼見萬由旬,若化神通,能見無量百千由旬。如是修行者觀天無量善業勢力,四天王天所見色貌皆悉可愛,心生愛樂,不見惡色。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四天王天耳聞音聲?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四天王天若聞天聲,甚可愛樂,若以報耳聞三千由旬,若化神通,則能聞於二萬由旬,所聞音聲皆可愛樂。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四天王天鼻聞香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四天王天自報鼻根,聞於眾香二百由旬,若化神通,聞於百千由旬之香。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四天王天舌根充滿?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四天王天舌根無厭亦無不愛,如業所得,以善業故,於味不厭。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諸天身耶,若麁若細、若速疾行?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諸天身有大勢力,神通微細,於一手中置五百天在手而住,各令諸天身不妨礙,亦不迫隘。譬如一室燃五百燈,其燈光明不相逼迫,諸天手中置五百天亦復如是不迮不妨。

「復次,諸天若化大身無量由旬,若好若丑,若有見者或怖不怖。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速行天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速行天一眴目頃能行無量百千由旬還至本處,隨天憶念所往之處,無所障礙。若有所欲,皆悉具足,無能奪者,於一切處所得之物皆悉自在,於他無畏,無能為礙,天境界樂念念增長,以善業故,受五欲樂。是名行者隨順觀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三十三天身耶?云何緣於境界受樂?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三十三天如四天王天受境界樂。三十三天受於愛色聲香味觸,勝四天王天足一千倍。何以故?三十三天所作之業,勝愛大力可愛樂故,勝於四天王天所作業故。以三十三天所作業勝,是故四天王天不及上天,如是三十三天所受樂勝不可具說。是名修行者隨順觀身。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觀於地獄?地獄眾生所受之身,謂活地獄、黑繩地獄、大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焦熱地獄、大焦熱地獄、阿鼻地獄。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諸眾生所作之業——不可愛業、不喜樂業、不善之業,謂三種業,於身口意造集業故,墮地獄中。集惡業故,受地獄苦,於地獄中受諸劇苦,乃至惡業不盡終不得脫。是名修行者隨順身觀。

「復次,修行者作是思惟:『作何等業墮於地獄?』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此眾生習近殺害,樂習增長,以是因緣,墮活地獄。又見眾生習近殺生偷盜,喜樂習近,增長斯惡,以此因緣,墮黑繩地獄。又見眾生習近殺生偷盜邪淫,習近喜樂,增長斯惡,以是因緣,墮眾合地獄。又見眾生習近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習近喜樂,增長斯惡,以是因緣,墮叫喚地獄。又見眾生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勸人飲酒,以是因緣,墮大叫喚地獄。又見眾生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邪見,以是因緣,墮焦熱地獄。又見眾生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以酒飲人、邪見不信,或破比丘、比丘尼戒,以是因緣,墮大焦熱地獄。又見眾生作五逆業五種惡業,以是因緣,墮阿鼻地獄。云何五逆?若有眾生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若以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大惡業故,墮阿鼻地獄。思惟如是地獄業報,於諸眾生起悲愍心。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云何眾生墮餓鬼道?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無量餓鬼以慳嫉故,墮餓鬼中,在於地下五百由旬。無量餓鬼惡食、無食或食不淨,互相食噉,飢渴所逼,受大苦惱,上雨大火以燒其身。此諸餓鬼隨惡業故,受如是苦。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畜生道,彼見無量種種畜生,略說三處:一者水行,所謂魚等;二者陸行,所謂象馬牛羊、麞鹿豬等;三者空行,所謂無量眾飛鳥等。

「復次,修行者隨順觀身。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於畜生有幾種生?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諸畜生有四種生。何等為四?一者胎生,所謂象馬水牛、牛羊之類;二者卵生,所謂蛇蚖鵝鴨、雞雉種種眾鳥;三者濕生,蚤虱蚊子之類;四者化生,如長面龍等。是修行者如實觀畜生已,若天若人、若地獄餓鬼畜生,不見一處不為恩愛別離所惱,一切眾生輪轉生死,或作怨家或為親友,無有一處不生不滅。如是比丘於生死處不生愛心,如是心不喜樂,如是厭離不隨,如是破壞,如是滅法,不可久住一切眾生眾苦之處。是故比丘生死之中多苦少味、無常破壞,當應厭離,厭離生死便得解脫。

「如是那羅帝婆羅門聚落比丘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於內身——於此身中分分不淨。如實見身,念念思惟,從頭至足循身觀察。是修行者初觀頭頂,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頭髑髏以為四分,於頭骨內自有蟲行,名曰腦行,遊行骨內,生於腦中,或行或住,常食此腦。於髑髏中復有諸蟲住髑髏中,若行若食,還食髑髏。復有發蟲住於骨外,食於毛根,以蟲瞋故,令發墮落。復有耳蟲住在耳中,食耳中肉,以蟲瞋故,令人耳痛或令耳聾。復有鼻蟲住在鼻中,食鼻中肉,以蟲瞋故,能令其人飲食不美;腦涎流下,蟲食腦涎,是故令人飲食不美。復有脂蟲生在脂中,住於脂中,常食人脂,以蟲瞋故,令人頭痛。復有續蟲生於節間,有名身蟲住在交牙,以蟲瞋故,令人脈痛猶如針刺。復有諸蟲名曰食涎,住舌根中,以蟲瞋故,令人口燥。復有諸蟲名牙根蟲,住於牙根,以蟲瞋故,令人牙疼。是名內修行者循身身觀,是十種蟲,住於頭中。

「復次,修行者觀身循身觀。頭肉中有幾骨耶?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髑髏骨頭有四分,額骨、頰骨合有三分,鼻骨一分。交牙二骨,頤有一骨,牙齒合有三十二骨,齒根亦爾。咽喉二骨,如是項中有十五骨。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云何頭肉以食增長,和合有覺?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觀:於頭肉則有四分,兩頰二分,咽喉及舌肉段一分,上下兩脣及其兩耳皮肉四分。其舌根者,名為脈肉,貪嗜上饍,樂於六味。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何等蟲?住在何處?作何等業,或病或安?彼以聞慧或以天眼:初觀咽喉,咽喉有蟲,名曰食涎,咀嚼食時,猶如嘔吐,唌唾和雜,欲咽之時,與腦涎合,喉中涎蟲共食此食,以自活命。若蟲增長,令人瘶病。若多食膩或多食甜,或食重食或食醋食,或食冷食,蟲則增長,令人咽喉生於疾病。觀涎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於唾蟲能消諸唾,或能為病或令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消唾蟲住咽喉中,若人不食如上膩等,蟲則安隱,能消於唾,於十脈中流出美味,安隱受樂。若人多唾,蟲則得病,以蟲病故,則吐冷沫,吐冷沫故,胸中成病。觀唾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於吐蟲,云何令人安隱疾病?住在何處?食何等食?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吐蟲住人身中,住於十脈流注之處。若人食時,如是之蟲從十脈中,踴身上行至咽喉中,即令人吐,令人生於五種嘔吐。何等為五?一者風吐;二者陰吐;三者唾吐;四者雜吐;五者蠅吐。若蟲安隱,食則調順,入於腹中。

「云何吐蟲生於風吐?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輕冷,若無膩食,則發風病,令人大小便利難通,眼不能睡。風入咽喉,風動吐蟲,以此過故,是名風吐。觀吐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內身循身觀。云何吐蟲令人吐陰?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人食辛,醎熱和合,令人發熱,惱於吐蟲,從其住處動而上行,令人吐陰。觀吐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內身循身觀。云何吐蟲令人吐唾?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人食於甜冷重食、膩滑之食,或食已睡眠,令唾增長,唾增長故,唾蟲增長,為咽喉病,令身沉重,則有冷唾。觀吐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內身循身觀。云何吐蟲生於雜吐?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輕冷無膩之食、辛酢醎食、滑冷重膩,能令吐蟲行咽喉中,以是三過,能令人吐。觀吐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內身循身觀。云何蠅吐令人嘔吐?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蠅食不淨故,蠅入咽喉,令吐蟲動,則便大吐。觀吐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醉味蟲行於舌端乃至命脈,於其中間或行或住,微細無足。若食美食,蟲則惽醉增長,若食不美,蟲則萎弱。此蟲食時如蜂食花,微細甜味以用作蜜,嗜味蟲食亦復如是。然其所食雖復微細亦得充足,若蟲得味,我亦如是得此食味;若蟲憶食,我亦憶食;若我不食,如是醉蟲則亦病苦,不得安隱。觀醉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內身循身觀。觀放逸蟲,云何此蟲為我病惱或作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放逸蟲住於頂上,若至腦門,令人疾病;若至頂上,令人生瘡;若至咽喉,猶如蟻子,滿咽喉中;若住本處,病則不生。是名觀於放逸之蟲。觀放逸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於貪嗜六味之蟲,云何病惱?云何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六味蟲所貪嗜者,我亦貪嗜,隨此味蟲所不嗜者,我亦不便。若得熱病,蟲亦先得如是熱病,以是過故,令於病人所食不美,無有食味。觀味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抒氣蟲住於頂下,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抒氣蟲以瞋恚故,食腦作孔,或咽喉痛或咽喉塞,咽喉風噎,生於死苦。此抒氣蟲共咽喉中一切諸蟲,皆悉撩亂,生諸病惱。此抒氣蟲常為唾覆,其蟲短小,有面有足。觀抒氣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憎味蟲住於頭下咽喉根中。云何此蟲為我病惱或作安隱?彼見:此蟲憎嫉諸味,唯嗜一味,或嗜甜味,憎於餘味;或嗜酢味,憎於餘味;或嗜辛味,憎於餘味;或嗜醎味,憎於餘味;或嗜苦味,憎於餘味;或嗜醈味,憎於餘味;隨所憎味,我亦憎之,隨蟲所嗜,我亦嗜之。舌端有脈,隨順於味,令舌乾燥。以蟲瞋故,令舌[病-丙+習][病-丙+習]而腫或令咽喉即得瘶病。若不瞋恚,咽喉則無如上諸病。觀憎味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見:嗜睡蟲其形微細,狀如牖塵,住一切脈,流行趣味,住骨髓內,或住肉內或髑髏內,或在頰內或齒骨內或咽骨中,或在耳中或在眼中,或在鼻中或在鬚髮。此嗜睡蟲風吹流轉,若此蟲病,若蟲疲極,住於心中。心如蓮花,晝則開張,無日光故,夜則還合,心亦如是。蟲住其中,多取境界,諸根疲極,蟲則睡眠,蟲睡眠故,人亦睡眠。一切眾生悉有睡眠,若此睡蟲晝日疲極,人亦睡眠。觀睡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見:有腫蟲行於身中,或住頭中或住項中,行於血中或行脂中,其身微細,隨飲血處則有腫起[病-丙+習][病-丙+習]而疼。或在面上或在項上,或在咽喉或在腦門,或在餘處,所在之處能令生腫,若住筋中則無病苦。觀腫蟲已,如實知身。

「如是那羅帝婆羅門長者、聚落比丘修行者觀蟲種類,從於頭中、舌耳腦門、毛孔發中、皮肉骨血筋脈之中如實觀之,既觀察已,於舌味中生厭離心,於後生處不復愛味,於無量無邊由旬愛縛味海能生厭離。以厭離故,不為食愛之所亂惱,不復親近豪貴長者,離於多欲,於食知足,取得支身。以是義故,不嫉他人得供養利,不樂多言、不樂住寺,不起身慢,不生色慢,不恃衣服而生憍慢,不恃袈裟缽盂而生憍慢,不恃弟子而生憍慢,不恃聚落而生憍慢,不恃親裡而生憍慢,獨一無貪,遠離塵垢,住寂靜處,近於涅槃。若貪嗜美味,沒於味海,為魔所攝,去涅槃遠。是修行者觀諸蟲已,於味厭離,不貪飲食。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如實觀於嵴骨。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其嵴有四十五骨,胸十四骨,左右脇肋各十二骨,節亦如是,胞骨亦然。如是分別觀骨節已,復觀從肩至髖幾分肉臠?如是左右各十二臠。作是觀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有幾許筋,連綴繫縛?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左右脇除於皮肉,一百細筋以為纏縛。觀筋纏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於此身從膊至髖有幾許脂?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自見己身:以食因緣,脂則增長;以食因緣,令脂損減。極羸瘦人——摩伽陀等,有五兩脂。既觀察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我此身有幾許水?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自見:身中有十掬水,從毛孔出,名之為汗。於諸根中,眼則出淚,名為濕界。以食因緣,脂血增長。觀身水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其身中幾許糞穢?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其身中有七掬屎,有六掬唾。作此觀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我身中幾許痰癊及尿?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其身中五掬黃癊,尿有四掬,除其病時,或增或減。如是觀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我身中幾許脂髓、不淨穢精?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其身中十二掬脂,髓有一掬,精有一掬。如是觀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其身中有幾許風?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身空處有三掬風。如是觀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其身中幾脈常流,飲食消化?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其身中有十三脈,若脈流注,令身肥悅。譬如桔槹汲水流注溉灌,令其增長,身脈溉灌亦復如是。何等十三?一名命流脈;二名隨順流脈;三名水流脈;四名汗流脈;五名尿流脈;六名糞流脈;七名十流脈;八名汁流脈;九名肉流脈;十名脂流脈;十一名骨流脈;十二名髓流脈;十三名精流脈。觀流脈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如彼流脈與誰為本,令身肥悅,復有諸蟲處處遍行?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命流脈,心為其本;隨順流脈,兩脇為本;水流脈者,生髒腭心以為根本;汗流脈者,毛根及脂以為根本;尿流脈者,根胞為本;糞流脈者,熟藏下門為本;十流脈者,咽喉及心以為其本;汁流脈者,肺為其本;肉脂流脈者,筋皮為本;骨流脈者,一切續節為本;髓精流脈者,卵及身根為本。如是行者觀流脈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觀身循身觀。有何等蟲何處流行,或為疾病或為安隱,從於髖骨乃至遍身?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十種蟲至於肝肺,人則得病。何等為十?一名食毛蟲;二名孔穴行蟲;三名禪都摩羅蟲;四名赤蟲;五者食汁蟲;六名毛燈蟲;七名瞋血蟲;八名食血蟲;九名[病-丙+習][病-丙+習]蟲;十名酢蟲。此諸蟲等,其形微細,無足、無目,行於血中,痛癢為相。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一一諸蟲在於身中,為何所作?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食毛蟲若起瞋恚,能噉鬚眉,皆令墮落,令人癩病;若孔行蟲而起瞋恚,行於血中,令身麁澁,頑痺無知;若禪都摩羅蟲流行血中,或在鼻中或在口中,令人口鼻皆悉臭惡;若其赤蟲而起瞋恚,行於血中,能令其人咽喉生瘡;若食汁蟲而起瞋恚,行於血中,令人身體作青痶瘓,或黑或黃痶瘓之病;若毛燈蟲起於瞋恚,血中流行,則生病苦,瘡癬熱黃,疥癩破裂;若瞋血蟲以瞋恚故血中流行,或作赤病,女人赤下,身體搔癢,疥瘡膿爛;若食血蟲瞋而生病腦,頭旋迴轉,於咽喉中口中生瘡,下門生瘡;若[病-丙+習][病-丙+習]蟲血中流行,則生疾病,疲頓困極,不欲飲食;若酢蟲瞋恚,亦令其人得如是病。如是一切諸蟲及其種類,既觀察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十種蟲行於陰中。何等為十?一名生瘡蟲;二名刺蟲;三名閉筋蟲;四名動脈蟲;五名食皮蟲;六名動脂蟲;七名和集蟲;八名臭蟲;九名濕蟲;十名熱蟲。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何等蟲住我身中,或為疾病或為安隱?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瘡蟲隨有瘡處,諸蟲圍遶噉食此瘡,或於咽喉而生瘡病。觀瘡蟲已,如實知身。

「復次,修行者內身循身觀。觀於刺蟲作何等病?彼以聞慧或以天眼見於:刺蟲若生瞋恚,令人下痢猶如火燒,口中乾燥,飲食不消,其身剎剎,水入熟藏,晝夜不睡,於熟藏中撓攪糞穢令尿冷等,與尿和合,住如是處,作下痢病,令不憶食劣弱不健;若人愁惱,蟲則歡喜,嚙人血脈以為衰惱,或下赤血或不消下痢。如是觀刺蟲已,如實知身。

正法念處經卷第六十四

 

上篇:正法念處經

下篇:妙法聖念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佛說諫王經

佛說諫王經 宋安陽侯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佛說四輩經

佛說四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無垢優婆夷問經

無垢優婆夷問經 後魏中印度三藏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

伽耶山頂經

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意經

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

佛說作佛形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賢愚經

賢愚經卷第一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一)梵...

佛說阿難分別經

佛說阿難分別經 乞伏秦沙門釋法堅譯 阿難白佛言:「有...

【佛教詞典】得繩

(術語)有部所說,十四不相應法中有名得者,使一切之...

【佛教詞典】一切諸行無我

巴利語 sabbe dhammā anattā。又作一切法無我。乃如...

臨終助念宜懇切念佛,切不可屢屢探之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

慧律法師-基隆照善寺開示

師公、道慶法師,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家阿彌陀佛!...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見到廣欽老和尚,當時老人家沒別的開示...

慈悲心和智慧

為了建立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我們應該培養慈悲心...

冤親債主鬼神障如何破

這個業力的資持,我講一個公案,大家體會一下這個生命...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齋僧供佛、燒香獻花、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嗎

問: 晨朝十念法只可以早上念嗎?或者早晚都可以念?...

平時「不要」,最後「要」回來得更多

目前在一群買菜的大爺大媽眼裡,我是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最好不要對孩子說的十句話

1.你為什麼就不能夠象。。。。。。 孩子被對比,很可能...

貧人持戒脫離險境

佛在王舍城,為五百羅漢、菩薩千人說:從前有一貧人因...

觀音菩薩用功的方法

今日是兩個七的第二天。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各位來參加...

印光大師與弘一大師的師徒緣

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是當代淨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師,是...

【視頻】《佛說八大人覺經》傳喜法師念誦

《佛說八大人覺經》傳喜法師念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男聲唱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男聲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