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虛空藏品第八之一所問品第一

爾時,婆伽婆游如來行處妙寶莊嚴堂上,如來威神大功德莊嚴眾相具足,因於本行佛地得報,菩薩宮宅稱無量讚,如來神力之所建立,入無礙智行處生勝喜悅,思念進智分別巧說,眾德具足來世所嘆。

世尊、正覺善轉法輪,善能調順無量眾生,於諸法中皆得自在。知諸眾生心所趣向,善能分別一切諸根,彼岸善斷結習永盡無餘,所施佛事自然成辦。與大比丘眾六百萬人俱,其心調柔結習已斷,皆是如來法王之子,行甚深法善能解了無所有法,殊妙端正威儀具足,是大福田,正住如來所教法中。復與大菩薩僧俱,度一切諸行,不捨菩薩所行,得無我忍。於諸眾生不捨大悲,過諸世間而順世法勤化眾生,亦能善入如來行地,又復不離菩薩行地,其名曰:普明菩薩摩訶薩、無礙明菩薩、於一切法自在王菩薩、無礙行處菩薩、分別辯覺菩薩、淨無量網明燈王菩薩、不染行處菩薩、壞魔界放光明菩薩,如是等不可計阿僧祇、不可思不可稱不可量、無齊限不可說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說諸菩薩出要之行,名無礙法門莊嚴菩薩道,成就佛法諸力無畏,得知諸法自在,入陀羅尼印門,入分別諸辨門,入大神通門,入說不退轉輪諸乘平等門,入一相法界無分別門,入說隨眾生根所解差別門,入堅法分別壞諸魔界善順思惟門,入斷諸結及見無礙智慧門,入無等願方便智門,入諸佛等智門,入諸法無滯礙如實分別門,入無變異平等法門,入甚深十二因緣門,入功德智慧莊嚴佛身口意堅固思進念專無盡門,入四聖諦門。

為調伏聲聞故,入遠離身心行門。為調伏辟支佛故,入授一切智記門。為調伏菩薩故,入諸法自在門。為顯佛功德故,所謂開示解說顯現令解,教讀施設次序開張,分別令易隨順正說。

爾時,世尊如是善分別大法方便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諸色像,若鐵圍山、大鐵圍山、須彌山王,及諸黑山,四天下及閻浮提,聚落、城邑、舍宅、大海、江河、泉源、陂池、藥草、樹木及諸叢林,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宮殿,地神宮殿、虛空中諸神宮殿,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及梵天宮殿,上至阿迦膩吒天宮殿,一切大地及欲界色身眾生,悉皆隱蔽眼所不見,喻如劫盡火災起後,大地焦盡大水未出。當爾之時,乃無一色與眼作對。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亦無少色,是欲色界所攝,唯除妙寶莊嚴堂中所見色像。

爾時,於妙寶莊嚴堂中虛空中,無所依著,自然成無量百千那由他寶台,微妙莊嚴世所樂見,喻如大妙莊嚴世界一寶莊嚴佛土菩薩所住寶台,此諸寶台亦復如是。見諸大眾坐寶台中,於妙寶莊嚴堂內,自然踴出淨妙真金師子之座,高十千由旬。此師子座出妙淨光明,普照此三千大千世界,映諸菩薩光明令不明顯。

爾時,大眾歡喜踴躍,心情悅豫嘆未曾有,合掌向佛,作如是言:「今者如來必說大法,現此瑞應。」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從寶台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是何瑞相有如是等生勝喜悅現大神變?世尊!此諸大眾皆生疑惑,願如來說何因何緣現此未曾有事?」

爾時,佛告舍利弗:「東方去此過八佛世界微塵數等佛土,有世界名大莊嚴。彼國有佛,號一寶莊嚴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今現在說法。以何因緣世界名大莊嚴?若廣說彼世界莊嚴事者,一劫不盡,是故彼土名大莊嚴。何因緣故彼佛名為一寶莊嚴?舍利弗!彼如來因一寶說法,所謂無上大乘之寶,是故彼佛名一寶莊嚴。彼佛與諸菩薩眾各昇師子座,踴在空中高八十億多摩樹,為諸菩薩說虛空印法門。

「何謂虛空印法門?如一切法以虛空為門,無住處故;一切法無住處門,無形相故;一切法無形相門,過諸行處故;一切法無行處門,內外淨故;一切法淨門,性無染故;一切法無染門,自性寂靜故;一切法寂靜門,心意識本無故;一切法本無門,離物非物故;一切法無物門,無教相故;一切法無教門,無形段故;一切法無形段門,離因緣境界故;一切法無因緣境界門,寂滅相故;一切法寂滅門,離二相故;一切法無二門,捨別異故;一切法無別異門,入一相故;一切法一相門,自相淨故;一切法自相淨門,過三世故;一切法過三世門,不離平等故;一切法不離平等門,幻化相非相故;一切法幻化相門,體不實故;一切法無體門,無作相故;一切法無作門,身心遠離故;一切法遠離門,離相無相故;一切法無相門,相不動故;一切法不動相門,無依處故;一切法無依處門,住無際故;一切法無際門,無樔窟故;一切法無樔窟門,無我無我所故;一切法無我無我所門,無主故;一切法無主門,性無我故;一切法無我門,內清淨故。舍利弗!彼一寶莊嚴如來為諸菩薩廣說如是虛空印法門。彼如來說是法時,無量阿僧祇諸菩薩,解知諸法性與虛空等,於諸法中得無生忍。

「舍利弗!彼大莊嚴剎土一寶莊嚴佛所,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虛空藏,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於諸不思議願最為殊勝,得一切功德中之威德無礙知見,不可思議菩薩功德以自莊嚴,以諸相好莊嚴其身,以善說法隨所應度莊嚴其口。不退於定莊嚴其心,以諸總持莊嚴其念,入諸微細法莊嚴其意,順觀法性莊嚴於進。以堅固誓莊嚴淳至,以必成辦莊嚴所作,以從一地至一地莊嚴畢竟,捨諸所有莊嚴於施。以淨心善語莊嚴於戒,於諸眾生心無有礙莊嚴忍辱,眾事備足莊嚴精進,入定遊戲神通莊嚴於禪,善知煩惱習莊嚴般若。

「為救護眾生莊嚴於慈,住不捨眾生莊嚴於悲,心無猶豫莊嚴於喜,離於憎愛莊嚴於捨,遊戲諸定莊嚴神通,得無盡寶手莊嚴功德。分別諸眾生心行莊嚴於智,教眾生善法莊嚴於覺,得慧明淨莊嚴慧明,得義法辭應莊嚴諸辯,壞魔外道莊嚴諸無畏,得佛無量功德而自莊嚴。

「常以諸毛孔說法莊嚴於法,見諸佛法明莊嚴自明,能照諸佛國莊嚴光明,說不錯謬莊嚴所記。神通隨所樂說莊嚴教授,神通到四神足彼岸莊嚴變化,神通入佛密處莊嚴諸如來護持。自悟正智莊嚴法自在,如說而行無能壞者,莊嚴一切善法堅固。

「彼虛空藏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功德,與十二億菩薩摩訶薩俱,發意欲來詣此娑婆世界見我,禮拜供養恭敬圍遶,亦為此大普集經,分別少法門分故。又為此十方諸來會菩薩生大法明故,又為增益開大乘法故,又為受持如來法故,又為無量眾生善根出生故,又為以善法調伏諸魔外道故,又為示現菩薩師子遊戲神通故,彼虛空藏菩薩欲來至此,是其瑞應。」

爾時,世尊說此事已,即時虛空藏菩薩與十二億菩薩摩訶薩恭敬圍遶,詣一寶莊嚴佛所,白佛言:「世尊!我欲詣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禮拜供養。」

彼佛報言:「欲往隨意,宜知是時。」即頂禮一寶莊嚴如來足下已,右遶七匝,承佛遊戲無作神足,於彼大莊嚴國土忽然不現,以一念頃與諸菩薩眾俱,來至此娑婆世界,寶莊嚴堂妙寶台上。

爾時,虛空藏菩薩雨妙華香供養世尊,及此大寶集經。所謂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波利質多羅華、摩訶波利質多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盧遮那華、摩訶盧遮那華,水陸諸華大如車輪,百葉千葉百千葉,皆出光明香氣普薰,妙香適意開敷鮮淨,雜色光耀眼所樂見,雨如是等種種無量妙華,滿妙寶堂中高一多羅樹。作諸天樂,其音皆出無量百千法門之聲,與檀波羅蜜相應聲,尸羅、羼提、毘梨耶、禪那、般若波羅蜜相應聲,與四無量相應聲,與四攝法相應聲,與助道法相應聲,與三脫門相應聲,與四聖諦相應聲,與十二因緣相應聲。

爾時,虛空藏菩薩供養世尊頂禮佛足,遶七匝已,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彼一寶莊嚴如來、應、正遍知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彼一寶莊嚴如來又言:『有十二億菩薩,與虛空藏菩薩俱往至彼娑婆世界,願世尊說如是如是法,使諸菩薩得自然智,亦使成就大法光明已還來至此。所以者何?以世尊昔來已曾化此善男子等發菩提心。』」

爾時,虛空藏菩薩當世尊頂上化作大寶蓋,廣十千由旬,以青琉璃為軒,真珊瑚寶為子,以琉璃及閻浮檀金為升垂,雜妙真珠縵網瓔珞寶鈴和鳴,其蓋光明普照十方,與諸妙華互相綺錯。

爾時,虛空藏菩薩於如來不思議功德深生敬重,合掌向佛,以偈讚言:

「法義智慧最勝尊,  本淨無垢無所著,
 喻如虛空無染污,  我禮不動聖足下。
 行無與等無涯底,  現法嚴身最殊勝,
 佛真法身如虛空,  普生大悲而濟度。
 人中師子能示現,  百福莊嚴世尊身,
 斷諸言語無音響,  離諸言說無戲論。
 雖知如是而現說,  無性眾生令悅豫,
 眾心非心得此心,  能知非心幻化心。
 善知眾生心行性,  而能不住彼我心,
 示現威儀濟眾生,  善逝身無作不作。
 佛知眾生隨所樂,  即能示現如是形,
 世尊於法不計我,  不生憶想著於法。
 能知以何法受教,  而隨所悟應時說,
 大眾渴仰瞻世尊,  世所希有最無比。
 世尊無心於示現,  無能令諸大眾悅,
 此等諸法從緣生,  虛無寂寞非真實。
 世尊善知如是法,  得至清涼泥洹道,
 去離二邊不著中,  知虛非真無自性。
 此等諸法無作者,  善說業報非斷常,
 法無眾生命及人,  寂靜不名如虛空。
 如實分別無眾生,  而安多眾至甘露,
 昔行多劫不思議,  求進勢力勝菩提。
 所為妙行今已成,  至無至義覺無餘,
 一切諸法上中下,  悉知平等常無異。
 智者所知知不著,  是故世尊定不亂,
 陰入諸界如幻化,  三界皆如水中月。
 眾生虛偽性如夢,  以智分別說是法,
 世人假稱名得道,  實無有得無得相。
 如道無得輪無轉,  如輪無轉無度者,
 故能度眾於四流,  自度度彼系顛倒。
 善能安慰苦惱者,  自滅滅彼至無為,
 眾生無生無涅槃,  眾生本淨不可得。
 道及眾生猶如幻,  自覺此際覺多眾,
 如虛空中不見色,  一切群生色亦爾。
 諸法離色及色相,  能知此色則得離,
 作諸妙喻以讚佛,  執見而讚是其毀。
 佛德如空無差別,  無所限量是讚佛,
 故禮淨尊淨他者,  無緣無心入微心,
 如佛功德世尊知,  如如功德我今禮。
 能知眾生無我者,  知諸法際離欲者,
 見法身者則見佛,  即為供養十方佛。」

虛空藏菩薩說此偈已,即時妙寶莊嚴堂及虛空中諸寶台六變振動,一切大眾心淨悅豫,踴躍歡喜嘆未曾有,皆言:「虛空藏菩薩善能說此妙偈。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行此法者,乃至夢中不見有法,以漸皆當得師子吼,如虛空藏菩薩。」

爾時,虛空藏菩薩以如斯妙偈讚如來已,白佛言:「世尊!欲少所問,唯願聽許。若聽問者,爾乃敢問。所以者何?世尊有無量知見,能知眾生諸根有淳熟未淳熟者。世尊明達,去諸闇冥故;世尊了義,善說分別諸句義故;世尊知時,不過限故;世尊所記不謬,如說不錯故;世尊知時,隨諸眾生行說法故;世尊善遊戲,通達諸神足故;世尊善觀,體眾生心行故;世尊最無染,於諸法中得自在故;世尊自悟,覺了諸法故;世尊正御邪趣眾生,教令入正故;世尊是大醫王,能令無始世界眾病永斷故;世尊大力,成就佛十力故;世尊無畏,成就四無畏故;世尊無勝,成就十八不共法故;世尊大慈行,救一切眾生,心無礙故;世尊大悲行,知見無我,拔一切眾生苦故;世尊大喜行,於禪解脫定,入定到彼岸故;世尊大捨行,斷一切憎愛,心如虛空故;世尊得平等,覺了諸佛法無礙故;世尊無憎愛,心畢竟清淨,毀譽不動故;世尊無悕望,智慧滿足,於利養讚歎無慾求故;世尊一切知見,一切佛行處到彼岸故。我知見世尊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功德成就,是故我欲於法門中少有所問。」虛空藏菩薩作是語已。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當聽汝問,隨汝欲問恣汝所問,吾當隨汝所問悅可爾心。」

爾時,功德光明王菩薩問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為誰故欲問如來?」

即時,虛空藏菩薩以偈報功德光明王菩薩言:

「一切等心諸眾生,  平等能至彼岸者,
 遊戲無垢悲心中,  我為是等問世尊。
 能到正見無垢穢,  已無猶豫斷彼疑,
 自得了達利眾生,  我為是等問世尊。
 知我無我無與等,  為眾發心不著眾,
 能脫眾生計我見,  我為是等問世尊。
 能護威儀慎所行,  其心清淨如虛空,
 堅固不動如須彌,  我為是等問世尊。
 進心無涯慧無等,  勇健能害煩惱怨,
 已結已斷斷彼結,  我為是等問世尊。
 樂施威儀調伏心,  常住聞進戒忍力,
 禪定諸通勝慧明,  我為是等問世尊。
 樂空無相無願法,  而現受形處生死,
 無生無終達甘露,  我為是等問世尊。
 知見甚深無崖際,  聲聞緣覺所不及,
 而知一切眾生行,  我為是等問世尊。
 善能了達樂正行,  於法非法系已斷,
 常處正定心不亂,  我為是等問世尊。
 不斷佛種諸賢士,  能護正法及與僧,
 多聞三世諸佛讚,  我為是等問世尊。」

爾時,虛空藏菩薩以此妙偈答功德光明王菩薩已,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云何行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云何行功德與虛空等?云何行智與虛空等?云何菩薩不離如如?如來所許,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云何菩薩修行諸法平等如泥洹?云何菩薩善分別行相?云何菩薩持諸佛法寶藏,隨如來所覺法相性,如實知諸法相性已不取不捨?云何菩薩分別眾生從始已來清淨而教化眾生?云何菩薩善順發行成就佛法?云何菩薩不退諸通,於諸佛法悉得自在?云何菩薩入甚深法門,諸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入?云何菩薩於十二因緣,因善得勝智方便,離二邊諸見?云何菩薩為如來印所印,如如不分別智方便?云何菩薩入法界性門,見一切法平等性?云何菩薩淳至堅固猶如金剛,於此大乘心住不動?云何菩薩自淨其界如諸佛界?云何菩薩得陀羅尼終不失念?云何菩薩得無障礙如來加持辯?云何菩薩得自在示現受生死?云何菩薩破諸怨敵去離四魔?云何菩薩利益眾生莊嚴功德?云何菩薩世無佛時能作佛事?云何菩薩得海印三昧,善能得知眾生心行?云何菩薩能得知諸塵界無礙?云何菩薩威儀行成就,離諸闇冥得勝光明,於諸法中得自然智,速得成就一切智行?」

爾時,世尊告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善能分別問於如來如斯妙義,如汝已曾供養過去無量諸佛種諸善根,心行平等喻如虛空,禮敬諸佛至慧明處,發勤精進欲度一切。諸佛如法不捨一切眾生,度大慈悲彼岸,及過諸魔行不離世法,以虛空同量之心,成就此無上大乘妙法虛空藏。汝之功德無有邊際難可校量,汝已曾於過去恆河沙等諸佛世尊所問如此事,自亦能說。是故,虛空藏!汝今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所問諸菩薩事;復過於此,能得無上大乘,如來自然智、一切種智。」

虛空藏菩薩言:「唯然快哉,願樂欲聞。」

佛告虛空藏:「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何謂為四?善男子!若菩薩於一切處無障礙不分別行檀波羅蜜,以我淨故於施亦淨,以施淨故於願亦淨,以願淨故於菩提亦淨,以菩提淨故於一切法亦淨。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檀波羅蜜。何等為八?離我能施,離為我施,離愛結施,離無明見施,離彼我菩提相施,離種種想施,離悕望報施,離慳嫉施,其心平等如虛空,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檀波羅蜜。

「離此八法是謂淨施,喻如虛空無所不至,菩薩慈心行施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色叵見,菩薩所行諸施不依於色,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受苦樂,菩薩所行諸施離一切受,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相智,菩薩所行諸施離諸想結,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是無為相,菩薩所行諸施無為無作,亦復如是。喻如虛空虛假無相,菩薩所行諸施不依識想,亦復如是。喻如虛空增益一切眾生,菩薩所行諸施利益眾生,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可窮盡,菩薩所行諸施,於生死中無有窮盡,亦復如是。

「善男子!喻如化人給施化人,無有分別、無所戲論、不求果報,菩薩亦復如是。如化人相,去離二邊而行諸施,不分別戲論、悕望果報。善男子!菩薩以智慧捨一切結使,以方便智不捨一切眾生,是為菩薩行檀波羅蜜與虛空等。」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燈手,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何等菩薩能行如是檀波羅蜜?」

佛言:「善男子!菩薩若過諸世間得出世間法,非色無體無行,知見清淨,非闇非明離一切諸相,至無相智際成就無盡忍。近如來知見已,紹菩薩決定界分,已得受記為不退轉印所印,已得灌頂正位,已得善行知眾生行相,至一切處亦無所至,如是菩薩能行是檀波羅蜜。」說此法時,萬六千菩薩見諸法性猶如虛空得無生法忍。

佛告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尸羅波羅蜜與虛空等。何謂為四?善男子!菩薩知身如鏡中像,知聲如響,知心如幻,知諸法性猶如虛空,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尸羅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菩薩成就八法能護淨戒。何等為八?善男子!諸菩薩不忘菩提心能護於戒,不求聲聞辟支佛地能護於戒,持戒不限於戒能護於戒,不恃諸戒能護於戒,不捨本願能護於戒,不依一切生處能護於戒,成就大願能護於戒,善攝諸根為滅煩惱能護於戒,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護淨戒。

「善男子!喻如虛空離諸悕望,菩薩以無求心能護於戒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清淨,菩薩持戒清淨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垢污,菩薩持戒無垢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熱惱,菩薩持戒無惱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高下,菩薩持戒無高無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樔窟,菩薩持戒而無所依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生無滅畢竟無變,菩薩持戒無生無滅畢竟無變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眾生,菩薩持戒普能運載亦復如是,為利益眾生能護正戒。

「善男子!如水中月無持戒破戒,菩薩亦復如是。了知一切諸法猶如月影無持戒破戒,是為菩薩行尸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羼提波羅蜜與虛空等。何等為四?善男子!若菩薩他罵不報,以分別無我想故;他打不報,以無彼想故;他瞋不報,以離有想故;他怨不報,以去離二見故。是謂菩薩成就四法,行羼提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菩薩成就八法,能淨羼提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菩薩善淨內純至,修羼提波羅蜜;善淨外不悕望,修羼提波羅蜜;於上中下畢竟無障礙,修羼提波羅蜜;隨順法性無所染著,修羼提波羅蜜;離一切諸見應空,修羼提波羅蜜;斷一切諸覺應無相,修羼提波羅蜜;捨一切諸願應無願,修羼提波羅蜜;除一切諸行應無行,修羼提波羅蜜。是謂菩薩摩訶薩成就八法,能淨羼提波羅蜜。

「善男子!喻如虛空無憎無愛,菩薩修羼提波羅蜜,無憎無愛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變易,菩薩畢竟心無變易,修羼提波羅蜜,亦復如是。善男子!喻如虛空無有虧損,菩薩畢竟修羼提波羅蜜,心無虧損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生無起,菩薩修羼提波羅蜜,心無生起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戲論,菩薩修羼提波羅蜜,心無戲論亦復如是。喻知虛空不望恩報,菩薩修羼提波羅蜜,於一切眾生不望果報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漏無系,菩薩修羼提波羅蜜,離一切漏不系三界亦復如是。

「善男子!菩薩行羼提波羅蜜時不作是念:『彼來罵我我能忍受。』亦不見罵者、受罵者及所罵法;不作是觀,不作是戲論言,彼空我亦空;亦不作是思惟,音聲如響何由而出;亦復不作是觀,我是彼非;又復不作是見,彼無常我亦無常;亦復不作是念,彼愚我智;亦不作是想,我等應行忍辱。

「善男子!譬如有人求娑羅枝,為娑羅枝故,齎持利斧入娑羅林中,至一大樹下斫其一枝,餘枝不作是念:『彼已被斫,不斫我等。』其被斫者亦不作是念:『我已被斫,餘者不斫。』二俱無想,不生憎愛。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觀知一切法性如草木牆壁瓦石等,而示現割截身體,為教化眾生故,無憎無愛、無憶想分別。善男子!是為菩薩行羼提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菩薩成就四法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何謂為四?善男子!若菩薩勤求一切善法,而知一切法自性不成就;以一切最勝供具,給侍供養諸佛世尊;然不見如來及所供侍之法,善能受持一切諸佛所說妙法,亦不見文字而可受持,亦能成就無量眾生;見眾生性即是泥洹。畢竟無生無起。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毘梨耶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菩薩為淨身故,發勤精進,知身如影,不著於身;為淨口故,發勤精進,知口語如響,不著於口;為淨意故,發勤精進,知意如幻無所分別,不著於意,為具足諸波羅蜜故發勤精進。知諸法無自性,因緣所攝不可戲論,為得助菩提分法故發勤精進。覺了一切法真實性故無所礙著,為淨一切佛土故發勤精進。知諸國土如虛空故不恃所淨,為得一切陀羅尼故發勤精進。知一切法無念無非念故不作二相,為成就一切佛法故發勤精進。知諸法入一相平等故,而不壞法性。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毘梨耶波羅蜜。

「善男子!喻如虛空無有疲惓;菩薩於無量劫發勤精進無有疲厭,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悉能容受一切諸色,然此虛空無有覆障;菩薩為容受一切眾生,發勤精進平等無礙,亦復如是。喻如虛空能生一切藥草叢林,然此虛空無有住處;菩薩為增益一切眾生諸善根故發勤精進,無所依著無有住處,亦復如是。喻如虛空至一切處然無有去;菩薩發勤精進為至一切法故,而無至無不至,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色,而於中見種種色;菩薩為一乘故發勤精進,而為成就純至故示諸乘差別,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本性清淨,不為客塵所污;菩薩發勤精進本性清淨,為眾生故現受生死,不為塵累所染,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是常法,無有無常;菩薩究竟為不斷三寶故,發勤精進,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始無終不取不捨;菩薩發勤精進,無始無終不取不捨,亦復如是。

「善男子!精進有二種:始發精進、終成精進。菩薩以始發精進習成一切善法,以終成精進分別一切法不得自性,唯所集善根見是平等,所見平等亦非平等。善男子!喻如工匠刻作木人身相備具,所作事業皆能成辦,於作不作不生二想。菩薩為成就莊嚴本願故,發勤精進修一切業,於作不作不生二想,去離二邊,亦復如是。善男子!是為菩薩行毘梨耶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四法,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何等為四?善男子!若菩薩專其內心,亦不見內心遮緣外界諸心;亦不見外心行處,以己心平等故,知一切眾生心平等;亦不依二法心及平等思惟;法界定性無攝無亂,知一切法性無有戲論。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八法,能淨禪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若菩薩不依諸陰修禪,不依諸界修禪,不依諸入修禪,不依三界修禪,不依現世修禪,不依後世修禪,不依道修禪,不依果修禪,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禪波羅蜜。

「喻如虛空無所依著,菩薩修禪無所依止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所愛戀,菩薩修禪離諸染著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著諸見,菩薩修禪捨離諸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諸慢,菩薩修禪離諸憍慢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究竟無滅,菩薩修禪善入法性究竟不退亦復如是。喻如虛空不可破壞,菩薩修禪不壞本際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有變易,菩薩修禪不變如如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心離心,菩薩修禪離心意識,亦復如是。

「善男子!菩薩以平等心修禪,非不平等心。云何心平等?若心不高不下,無求無非求,無作無非作,無分別無非分別,無行無非行,無取無捨,無闇無明,無知無念,無非知無非念,不一不異,非二非不二,無動無不動,無去無不去,無修無非修,心不緣於一切境界,是謂平等心。以菩薩心平等故,不取於色,去離眼色二法,而修於禪。以心平故,不取聲香味觸法,去離意法二法,而修於禪。

「善男子!喻如虛空火災起時不能焚燒,水災起時不為所漂,菩薩不為諸煩惱火之所焚燒,不為諸禪解脫三昧所漂,受生自無定亂,亂心眾生能令得定,自行已淨不捨精進,與平等等示現差別,而不見平等及不平等二相,善能遍觀智慧真性,其心不為愛見所覆,於諸行中行無所著與虛空等。善男子!是為菩薩行禪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云何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善男子!若菩薩成就四法,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何等為四?善男子!若菩薩以我淨故知眾生亦淨,以知淨故知識亦淨,以義淨故知文字亦淨,以法界淨故知一切法亦淨,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八法,能淨般若波羅蜜。何等為八?善男子!若菩薩精勤欲斷一切不善法,而不著斷見;精勤欲生一切善法,而不著常見;知一切有為法皆從緣生,而不動於無生忍法;善分別說一切字句,而常平等無有言說;善能辨宣一切有為無常苦法,於無我法界寂靜不動;能善分別諸所作業,而知一切法無業無報;善能分別垢法淨法,而知一切法性常淨;善能籌量三世諸法,而知諸法無去來今。是為菩薩成就八法,能淨般若波羅蜜。

「善男子!喻如虛空非行無行,菩薩行般若離一切行亦復如是。喻如虛空無能破壞,菩薩行般若一切諸魔無能壞者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常寂靜,菩薩行般若覺見寂靜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常無我,菩薩行般若了知無我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非眾生,菩薩行般若離一切眾生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無有命,菩薩行般若離一切命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性無有人,菩薩行般若離一切人見亦復如是。喻如虛空非物非非物不可名字,菩薩行般若離物非物見亦復如是。

「善男子!般若是寂靜句義,無微覺故;是不作句義,自相淨故;是無變句義,無行相故;是真實句義,不發動故;是不誑句義,無有異故;是了達句義,入一相故;是通明句義,斷習氣故;是滿足句義,無慾求故;是通達句義,能正見故;是第一句義,無所得故;是平等句義,無高無下故;是牢固句義,不可壞故;是不動句義,無所依故;是金剛句義,不可摧故;是已度句義,所作辦故;是真淨句義,本性淨故;是無闇句義,不恃明故;是無二句義,不積聚故;是盡句義,究竟盡相故;是無盡句義,無為相故;是無為句義,離生滅故;是虛空句義,無障礙故;是無所有句義,真清淨故;是無處句義,無行跡故;是無樔窟句義,無所猗故;是智句義,無識別故;是無降伏句義,無群匹故;是無體句義,不受形故;是知見句義,知苦不生故;是斷句義,知集無和合故;是滅句義,究竟無生故;是道句義,無二覺故;是覺句義,覺平等故;是法句義,究竟不變故。

「善男子!此般若不從他得,自證知見如性行故。知一切文字句義其猶如響,於諸言音隨應而報,其辯不斷,亦不執著文字言語。菩薩摩訶薩如是能於一切言說中善能報答,知諸音聲言說如響,解不可得故,不生執著亦不戲論。善男子!是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與虛空等。」

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離著而行施,  普及適眾性,
 終已無礙心,  亦不生分別。
 我淨故施淨,  施淨故願淨,
 願淨菩提淨,  道淨一切淨。
 無我我所想,  離愛及諸見,
 捨除彼我相,  施心如虛空。
 去離諸想施,  無有望報心,
 捨嫉妬心結,  施心如虛空。
 空非色無猗,  無受想分別,
 亦無行及識,  施時心亦然。
 如空益一切,  始終無窮盡,
 解法施無盡,  利益一切眾。
 如化人相施,  不望所施報,
 慧者施亦爾,  終不望其報。
 以慧斷結習,  方便不捨眾,
 不見結及眾,  如是施如空。
 知身如鏡像,  知聲猶如響,
 知心如幻化,  法性如虛空。
 不捨勝菩提,  不求於二乘,
 於過去諸佛,  常敬慎護戒。
 不捨本願故,  能於諸趣中,
 善成就本願,  攝意護淨戒。
 如空無悕望,  無熱惱高下,
 無濁無變易,  淨戒者亦爾。
 如空受一切,  水月不持戒,
 護戒者如是,  淨戒如虛空。
 罵打瞋怒等,  忍力故不瞋,
 無我及彼見,  以去離二想。
 內純至善淨,  外行亦清淨,
 純至故無瞋,  順如法能忍。
 離諸見忍空,  捨覺而離想,
 無願無悕望,  捨諸行所取。
 無愛如虛空,  不戲不懷恨,
 無戲不求報,  無漏忍者爾。
 無忍無罵者,  彼人聲如響,
 非是及無常,  無如是戲論。
 彼愚及我智,  無生而示生,
 雖如是分別,  猶修無生忍,
 如斫娑羅枝,  餘枝不分別,
 斷身無分別,  此忍淨如空。
 勤修無所依,  供佛無佛想,
 持法不著文,  度眾無眾想,
 淨身淨法身,  淨口無言說,
 淨心無意行,  具諸波羅蜜。
 具助菩提法,  淨土如虛空,
 成就辯總持,  求如是佛法。
 如空受無惓,  故能生叢林,
 遍至無形色,  精進亦如空。
 常淨如虛空,  無始亦無終,
 人精進亦爾,  無始無終成。
 如機關木人,  所作無分別,
 行者無二想,  其進如虛空。
 知止住內心,  攝外境界心,
 自心彼心等,  依止無心禪。
 諸法性常空,  以無漏智知,
 不依陰界入,  亦不依三界,
 不依於三界,  不依界道果。
 如空常無依,  修禪者亦爾;
 空無愛見慢,  修禪者亦爾;
 空無退壞變,  修禪者亦爾。
 平等寂解脫,  智者不緣界,
 無結無禪等,  是故禪如空。
 我淨眾生淨,  智淨識亦淨,
 義淨文字淨,  法淨界亦淨。
 斷不善及習,  大士集諸善,
 知有無緣生,  無生不著滅。
 善分別文字,  說無常苦法,
 示現受業報,  言有垢及淨。
 知法性常淨,  而籌量三世,
 空無行非行,  慧無行亦爾。
 如空無能壞,  無我人壽者,
 非物非無物,  拔斷二邊見。
 知句假不染,  不變真實句,
 滿足通達句,  達義慧等句,
 等不動牢句,  金剛度淨句,
 明盡無盡句,  無為虛空句,
 處樔識別句,  降伏體智句,
 斷集滅道句,  法覺智慧句,
 如響隨聲應,  無盡辯亦爾,
 說法無所依,  此慧淨如空。」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十四

 

上篇:大方等大集經

下篇:大哀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大集部目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觀虛空藏菩薩經

觀虛空藏菩薩經 宋罽賓三藏曇摩蜜多譯 如是我聞: 一...

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虛空藏菩薩經

虛空藏菩薩經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

佛說緣本致經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八識規矩補註

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

佛說見正經

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

【註音版】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教詞典】釋鑒稽古略續集

凡三卷。明代僧幻輪著。略稱稽古略續集。收於大正藏第...

【佛教詞典】婆利

(一)梵語 vadi?a, vali?a。又作盎句奢。意譯為曲鉤。[...

因果的法則

佛法所說的因果法則,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間的萬事...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這樣發願

在這世緣當中、在生老病死苦當中,特別在病的當中,那...

佛教徒快樂的秘訣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

慧律法師《空的哲學思想》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諸位法師、諸位長官、諸...

癌症父親得觀音菩薩加持的故事

關於佛力加持的神奇感應,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是發生...

多吃紅薯有6個好處

甘薯(紅薯)的營養價值超乎想像。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

彭鑫博士:損傷元氣的三個方式

生活方式中,損傷身體的方式有很多,針對現代人的普遍...

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

穿腸毒藥---酒

作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稱為穿腸毒藥,這種提法,不是...

維摩詰經的不可思議

說到這部《維摩詰經》,很好!能讓我們悟入不二法門,...

【視頻】《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華嚴經淨行品》佛光山唱誦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僧眾)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文殊講堂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