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三

「善男子!如來復有三十二業。何等三十二?

「善男子!如來能知是處非處。云何是處?云何非處?善男子!若有造作身口意惡,得受安樂,無有是處,是名非處;若有造作身口意善,受樂果者,斯有是處,是名是處。若習慳貪得大富者無有是處,修行惠施得大富者斯有是處;毀破禁戒得受天身無有是處,護持淨戒得受天身斯有是處;瞋恨之人得身端正無有是處,修集忍辱得身端正斯有是處;懈怠之人得大神通無有是處,勤修精進得大神通斯有是處;放心散亂得定地者無有是處,攝心不亂得定地者斯有是處;愚癡之人斷煩惱氣無有是處,修智之人斷煩惱氣斯有是處。若作五逆得無漏者無有是處,若無五逆得無漏者斯有是處;以女人身作轉輪王無有是處,以男子身得轉輪王斯有是處,帝釋梵王佛亦如是。

「若轉輪王非法治國無有是處,轉輪聖王正法治化斯有是處;欝單曰人墮三惡道無有是處,欝單曰人壽終生天斯有是處;殺生因緣得長壽者無有是處,以是因緣壽命促短斯有是處;若有邪見得聖道者無有是處,若有正見得聖道者斯有是處;須陀洹人得第八有無有是處,須陀洹人即涅槃者亦無是處;阿那含人受欲有身亦無是處,阿羅漢人受後有者無有是處;賢聖之人諮承異師無有是處,得不退忍退菩提者無有是處。

「菩薩坐於菩提樹下,不得菩提而起去者無有是處,如來若有煩惱習者亦無是處。諸佛、世尊知有障礙無有是處,若有能見如來頂者亦無是處;若有眾生能知如來心境界者無有是處,如來之心不常定者亦無是處;如來世尊有二語者無有是處,如來世尊有過失者亦無是處。

「善男子!是名如來第一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大地可說動轉相,  勐風可說停住相,
 虛空可說有色相,  佛不說處為非處,
 虛空可說作界像,  佛不說處為非處。
 如來演說處非處,  下中上分悉真實,
 不說是處非處一,  如是二處各無二。
 如來亦說下中上,  各各無有三種相,
 佛知是處非處已,  故能宣說無上法。
 如來了知眾生心,  善能分別細微相,
 沙門梵志闇處行,  不知是處非處因。
 眾生不知處非處,  是故不能得解脫,
 如來悉知處非處,  是故稱為無上尊。
 若諸眾生無法器,  如來於是修捨心,
 設大方便待時節,  為令彼得真解脫。
 如來世尊智無上,  是則名為第一法,
 如是清淨第一業,  為令眾生得調伏。
 如來說是第一力,  甚深難測無能知,
 如是妙法難可宣,  為破邪見憐愍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世尊善知去來現在眾生所有諸業,知業知報,知恩知處。若過去業是不善因,如來知是未來之世得不善果。若未來業有退因緣,如來了知實是退因。若未來業能增長法,如來悉知以是因緣能增長法。若現在業若進若退,如來悉知以是因緣有進有退。若有作業是聲聞因、是緣覺因、是菩薩因、是如來因,如來悉知以是因緣,是聲聞因、是緣覺因、是菩薩因、是如來因,是名如來第二之業。」

爾時,世尊復說頌曰:

「如來獲得無上智,  是故能知業因果,
 智知三世非三攝,  能知眾生三世業,
 善解眾生安樂因,  亦能了知苦惱因。
 如來壞邪無因果,  是故修集第二業,
 通達進退二法因,  善惡業果亦復然。
 如來知見無障礙,  如觀掌中菴羅果,
 知下中上真實相,  三乘所因亦復然。
 如來善知眾生業,  亦知善惡諸業果,
 眾生業果三世攝,  知見不謬名正覺。

「復次,善男子!如來、世尊知諸眾生種種欲解,若貪慾、若瞋恚、若愚癡,現在世貪起未來世貪恚愚癡,現在世瞋起未來世貪瞋恚癡,現在世癡起未來世貪瞋恚癡,如來悉知。現在住善欲未來惡欲,現在住惡欲未來善欲,如來悉知。現在住下欲,未來世下中上分;現在住中欲,未來世下中上分;現在住上欲,未來世下中上分;如來悉知。邪聚眾生能作正聚,不定眾生住於正定,如來悉知。欲界眾生,有色無色界欲解;知聲聞人,有緣覺欲解,有佛欲解;如來真實通達知故而為說法,是名如來第三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眾生欲解有種種,  其意若干非一徒,
 如來真實知諸欲,  故能隨意演說法。
 貪慾瞋恚愚癡性,  隨相而知無顛倒,
 下中上品亦如是,  善惡業因果真實。
 通達三聚無有定,  一切三乘亦復然,
 智知三世非三攝,  為諸眾生說三力。

「復次,善男子!如來悉知無量世界,若修善行,若行惡法,若無礙行。云何名知?內空、外空、內外空故。

「復次,如來知眼、知色及知眼識。云何而知?如虛空故。

「復次如來知欲色界及無色界。云何而知?如覺觀故。

「復次,如來知於行界。云何而知?如行性故。

「復次,如來知煩惱界。云何而知?客塵性故。

「復次,如來知不污界。云何而知?一切諸法性本淨故。

「復次,如來知生死界。云何而知?無明緣故。

「復次,如來知涅槃界。云何而知?實思惟故。

「復次,如來知世住界,知世愛界,知世瞋界,知世癡界,知世淨界,知世淨心界,以知界故能實說法,是名如來第四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人中師子王,  能真實知眾生界,
 如來智慧無有邊,  是故能知世無邊。
 知善惡行解脫行,  亦知眼色眼識行,
 通達一切無量法,  其性本來常清淨。
 內外真實無所有,  五陰諸入十八界,
 身口意業及四大,  如是諸法悉無實。
 知如是等眾生界,  皆悉同於虛空境,
 三界性相無真實,  諸煩惱界亦如是。
 煩惱性相無堅牢,  無漏解脫亦復然,
 如來雖知真實界,  終不言知而生慢。
 虛空無量無邊際,  一切眾生界亦然,
 如來智慧無邊際,  遠離三種有為相。
 佛智無上甚深奧,  一切眾生不能知,
 如來憐愍眾生故,  宣說如是第四力。

「復次,善男子!如來善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云何而知?知上中下,知增知減,亦知貪慾有一億種、瞋恚愚癡各一億種。知貪慾重、知貪慾輕,知瞋恚重、知瞋恚輕,知愚癡重、知愚癡輕,知一種根能增生死,知一種根能滅生死。了知善根、知不善根、知非善非不善根,知解脫根、知六情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知耳根因作眼根緣,知鼻根因作舌根緣,知舌根因作身根緣,知戒莊嚴能修於施,知施莊嚴能修於戒。如來悉知誰可說施,誰可說戒,乃至智慧亦復如是。知誰可為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誰可為說聲聞之乘、辟支佛乘、無上佛乘。知緣覺根學聲聞乘,知正覺根學聲聞乘、辟支佛乘。知下根人能修上根,上根之人修於下根。知眾生根未可調者,則生捨心,可調伏者為說正法。如來悉知熟不熟相、不熟熟相、不熟不熟相、熟有熟相。知生死根,知解脫根,知莊嚴根,知具足根,一切根性因緣果報,悉知悉見,是名如來第五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知根到彼岸,  故知眾生種種解,
 亦了知根下中上,  並及諸業亦如是,
 亦知煩惱輕重相,  及知諸根難易調。
 知樂生死及解脫,  了知眼根至意根,
 知根行處及滅處,  了知一切三乘根,
 有可轉者不可轉,  知眾生根熟不熟,
 隨其意種為說法,  善知呵責軟語調。
 知有不受教誨者,  則於其人修捨心,
 如來善知諸方便,  為破煩惱莊嚴智,
 為破眾生煩惱故,  演說如來第五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知至處道。云何而知?知正定聚,知邪定聚及不定聚,知於因力及果報力,知過去世福德因緣,知現在世莊嚴因緣難調易調,略說廣解廣說略解。知是眾生能得解脫、不得解脫,知不定者遇善知識住正定聚,不得善友則無解脫。如來知已,隨其意趣而為說法,彼聞法已,繫念思惟獲得善果。如來出世惟為不定,終不為彼邪定說法。何以故?非是器故,不能獲得真解脫故,是名如來於是人所修集捨心。菩薩摩訶薩真實知已勤修莊嚴,為破如是邪定眾生,是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來善知貪有三種:一者、因見淨故;二者、受因緣故;三者、本因緣故。瞋有三種:一者、瞋因緣故;二者、受因緣故;三者、本因緣故。癡亦三種:一者、無明因緣;二者、我見因緣;三者、疑網因緣。

「復次,如來知諸眾生苦遲得通、苦速得通,知苦遲者能得樂速,知樂速者能得苦遲,知樂遲者能得樂速。知有修力、知有智力,又知有道具足修力不具智力,有具智力不具修力,有具修力及以智力,不具修力不具智力。又知有道能作淨心不能莊嚴,有能莊嚴不能淨心,有作淨心能具莊嚴,有不具淨心不具莊嚴。又知有道能淨其身不淨口意,有淨口意不淨其身,有身口意淨,有身口意不淨,是名如來第六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善知所至處,  亦知眾生諸因緣,
 亦能了知定不定,  通達明曉調不調。
 不為邪定演說法,  亦不調伏下根者,
 知貪瞋癡三種說,  亦知諸結輕重相,
 知於四道轉不轉,  是故佛知道畢竟。
 修力智力真實知,  下中上力亦如是,
 知身口意淨不淨,  心及莊嚴亦復然。
 眾生諸根煩惱界,  如來知已為破壞,
 為彼無明闇眾生,  宣說如來第六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知禪解脫三昧煩惱解脫。云何而知?知諸眾生以因緣故貪樂生死,以因緣故貪樂涅槃。云何名因?云何名緣?若諸眾生思惟不善,是名生死因緣。因不善思惟故生長無明,是故不善為因、無明為緣。因無明故則生於行,是故無明為因、諸行為緣。因諸行故則生於識,是故行則為因、識則為緣。因識故則生名色,是故識則為因、名色為緣。因名色故則生六入,是故名色為因、六入為緣。因六入故則生於觸,是故六入為因、觸則為緣。因觸生受,是故觸則為因、受則為緣。因受生愛,是故受則為因、愛則為緣。因愛生取,是故愛則為因、取則為緣。因取生有,是故取則為因、有則為緣。因有生生,是故有則為因、生則為緣。因生則有老死等苦,是故生則為因、老死為緣。煩惱為因、諸業為緣,諸見為因、愛結為緣,煩惱為因、五蓋為緣,是名為因、是名為緣,而諸眾生以是因緣貪樂生死。

「何因緣故貪樂涅槃。有二因、二緣,令諸眾生樂於涅槃:一者、樂喜聽法;二者、樂正思惟。復有二種:一者、捨摩他;二者、毘婆舍那。復有二種:一者、不去智;二者、不來智。復有二種:一者、觀生死;二者、觀涅槃。復有二種:一者、如法持;二者、得證。復有二種:一者、修解脫門;二者、得解脫果。復有二種:一者、盡智;二者、無生智。復有二種:一者、諦智;二者、觀十二因緣。是名為因、是名為緣。而諸眾生以是因緣樂於涅槃,如來悉知如是等禪三昧解脫,既了知已,捨離欲惡不善之法,有觀有覺離生喜樂入於初禪,入初禪出滅定,入滅定出初禪,乃至八解脫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悉不能知如來、世尊出入之處,如來悉知住定平等,及以上下。眾生謂佛入一三昧,而佛實入一切三昧;眾生見佛起一切定,而佛實入一定三昧。如來三昧無有次第然非不定,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悉不能知。如來又知說法因緣得聲聞三昧,說法因緣得緣覺三昧,說法因緣得菩薩三昧,知已隨意而為演說,是名如來第七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了知生死因,  亦復通達解脫因,
 既了知已為說法,  破壞生死不善因。
 不善思惟無明因,  無明因緣長生死,
 煩惱因緣受業果,  諸見因緣增愛結。
 若得親近善知識,  至心聽受無上法,
 觀察內外空三昧,  即能越度生死海。
 修集無上定智慧,  觀法平等無去來。
 若能觀見無出滅,  即得了了寂靜眼。
 修集無上三脫門,  具足盡智無生智,
 既自獲得無礙智,  復能為諸眾生說。
 入於初禪出滅定,  入於滅定隨意出,
 如來三昧無次第,  是故名為常在定。
 如來所入種種定,  與諸法界無差別,
 二乘不知佛住處,  菩薩不知甚深定,
 眾生常行無明闇,  不知如來入出處,
 無上世尊憐眾生,  是故宣說第七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善知自身所有過去世業,若一生二生至無量生,一災二災至無量災,一劫二劫至無量劫,憶念生名、種姓、飲食、色貌形質、苦樂壽命,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此有身。念他有滅生於他有。如自身,他亦如是,亦知眾生所有業因,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他有身。知眾生心及因緣,是心滅已次第生心,如是等事恆沙眾生所不能知。佛宿命智悉知三世無有始終,如是智慧不可稱量,勸諸眾生汝今當念,過去世中所更善惡,以佛力故悉得憶念,往昔所種無量善根,若佛邊種、若於聲聞緣覺邊種。既憶念已,如來即為隨意說法令不退轉,是名如來第八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憶念無量世,  若自若他善惡業,
 明見無量劫中事,  猶觀掌中菴羅果。
 種姓生名悉能知,  色劫生滅亦如是,
 亦知壽命及住處,  善惡業因亦復然。
 知眾無量次第心,  及知心因生滅處,
 遍知無量劫中生,  亦不盡於無礙智。
 佛智無量不可稱,  二乘不知其境界,
 為令眾生念過去,  隨意宣說第八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天眼清淨微妙,見諸眾生生滅墮落,若受善色若受惡色,若生善有若生惡有,亦能明瞭知諸業因。知是眾生身口意惡,誹謗聖人增長邪見,以惡業故捨此身已即墮地獄。知是眾生身口意善,不謗聖人增長正見,以是業緣捨此身已即生善有。如來天眼能見十方諸佛世界,無有邊際猶如虛空,無有限量猶如法界。悉見眾生生時滅時,見諸世界成時壞時,亦知眾生髮菩提心生時滅時,見一切佛始成正覺、轉正法輪、入涅槃時。見諸聲聞證得解脫,得解脫已取涅槃時。見諸緣覺以神通力,報諸眾生信施恩時。如是等事,一切五通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見。如來天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以天眼故觀諸眾生,誰應為佛之所化度,誰復應為聲聞緣覺之所化度。若應從佛而得度者,如來即為示現其身,其餘眾生悉無見者,是名如來第九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無量劫中修善業,  獲得如是淨天眼,
 能見十方諸眾生,  具足成就善惡色。
 見上中下諸眾生,  亦見受於善惡有,
 能知身口意善業,  業因所得諸果報。
 亦知聲聞辟支佛,  菩薩之人善法境,
 見十方佛破魔兵,  轉正法輪入涅槃。
 見諸聲聞得解脫,  教化眾生取滅度,
 見辟支佛示神通,  以報施主之恩德。
 如來所說真實法,  聞已能度生死海,
 聲聞緣覺及菩薩,  不能知佛所見處。
 如來覩見細微塵,  亦見無量無邊界,
 如來教化佛所度,  是故宣說第九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世尊知諸漏盡畢竟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無後有。佛漏盡智清淨微妙,言清淨者無諸習氣,聲聞之智有邊有量。何以故?有習氣故。辟支佛智亦有邊量。何以故?無大悲故。佛漏盡智無量無邊。何以故?知一切行故,具足成就一切智故,永斷一切諸習氣故,攝取大慈大悲,莊嚴四無所畏,於一切法無取相習,一切世間所不能勝,行住坐臥無諸過失。猶如虛空清淨明瞭不雜煙雲,佛漏盡智亦復如是,不雜一切諸煩惱習。如來成就清淨具足是漏盡智,能為眾生敷揚宣說,令彼聞者斷諸煩惱,菩薩聞已發大莊嚴為斷煩惱,是名如來第十之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漏盡智無有邊,  清淨不雜煩惱習,
 聲聞緣覺習結氣,  是故漏盡智不淨。
 如來具足大慈悲,  是故其智無邊際,
 具足成就一切行,  故知眾生漏行處。
 所可演說無常我,  令眾生知空無樂,
 修善思惟得淨眼,  知無眾生無士夫。
 大悲憐愍諸眾生,  具足十力四無畏,
 為斷煩惱智無礙,  是故宣說第十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具足四無所畏,成如來業;如來業者,悉已覺知一切諸法。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如實而言如來不覺不知法者,無有是處。何以故?如來、世尊名為正覺,覺平等法。若凡夫法、若聖人法、若聲聞法、若緣覺法、若菩薩法、若佛法、若學法、若無學法、若世法、若出世法、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有漏法、若無漏法、若有為法、若無為法,如是等法平等覺知,故名正覺。言平等者,見空平等,法真實故;無相平等,壞諸相故;無願平等,不著三界故;不生平等,無生性故;無行平等,無行性故;無出平等,無出性故;無至處平等,無至處性故;真實平等,無三世性故;智解脫平等,無無明性故;涅槃平等,無生死性故;見如是法皆悉平等,是故如來名為正覺。如是觀已,以大慈悲為諸眾生稱揚宣說,若非世尊作世尊想,若非正覺作正覺想,若非漏盡作漏盡想。如來具足四無所畏,能壞如是諸惡想等,是名如來第十一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知一切法平等,  是故得名一切智,
 凡聖菩薩及佛業,  世與出世善惡業。
 空無相願無生滅,  一切悉見其真實,
 如來悉見平等故,  為眾演說十一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永盡諸漏,是故唱言我盡諸漏,我都不見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真實而言佛漏未盡。云何名為如來漏盡?佛於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一切習氣、一切見漏,心得解脫,是故如來名為漏盡。第一義中聖人真知,無覺無斷無證無修,為流佈故說言盡漏。何以故?盡者即是無生無滅,無盡者不可宣說,不可說故名之無為,夫無為者無出滅住。佛若出世不出於世法性常住,如來不覺我及我斷,如來住於大慈大悲,為眾生故宣說我斷,是名如來第十二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永斷諸漏結,  及以無邊諸習氣,
 是故世法不能污,  如花處水泥不著。
 大悲人中師子王,  為眾生故說流佈,
 真實而知無出滅,  無我我所亦復然。
 一切諸法無增減,  隨其性相真實說,
 如來得大自在力,  為眾故說十二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說遮道法,我都不見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說言是法不能遮。云何名遮?云何不遮?有一法能遮道,所謂放逸。復有二法:所謂無慚、無愧。復有三法:謂身、口、意惡。復有四法:所謂欲、瞋、怖、癡。復有五法:所謂殺生、偷盜、淫泆、妄語、飲酒。復有六法:所謂不敬佛、法、僧、戒、三昧、不放逸。復有七法: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邪慢;五者、邪語;六者、邪命;七者、邪念。復有八法:一者、邪見;二者、邪思惟;三者、邪語;四者、邪業;五者、邪命;六者、邪方便;七者、邪念;八者、邪定。復有九法,所謂有人欲作諸惡,現作、作已,加於己親,有人以善加於己怨,有人以惡加於己身,亦復如是,是名為九。復有十法,所謂十惡:一者、殺生;二者、偷盜;三者、淫泆;四者、妄語;五者、兩舌;六者、惡口;七者、無義語;八者、貪嫉;九者、瞋害;十者、邪見。

「若有比丘起惡思惟,以是因緣,不知有為多諸過咎,以不知故生顛倒心,顛倒因緣增長五蓋。五蓋增故令諸煩惱遮障善法,煩惱因緣身口意業造作諸惡,如來如實知如是法能遮於道,既自知已為眾演說,為壞如是遮障道法,是名如來第十三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若有修集於放逸,  真實不能得解脫,
 身口意等諸惡業,  無慚無愧諸煩惱。
 親近惡法能遮道,  善覺對治不對治,
 為壞煩惱故演說,  大慈大悲十三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實說聖道畢竟。若有眾生親近正念必得解脫,我都不見人、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真實記言修道者不得畢竟無上解脫。云何名為真實聖道?有一種,所謂一乘。復有二種。謂捨摩他、毘婆舍那。復有三種,謂空三昧、無相、無願。復有四種,謂四念處。復有五種,謂信等五根。復有六種,謂六念處。復有七種,謂七覺分。復有八種,謂八正道。復有九種,所謂初禪乃至滅定。復有十種,所謂十善。是名畢竟真實聖道。又畢竟道者,無有能作增減取捨、無執無放,非正非邪、非一非二,是名真實畢竟之道。如來、世尊憐愍一切,為諸眾生說如是道,是名如來第十四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了知寂靜法,  有親近者得解脫,
 如來無師無教者,  自然而得甘露味。
 有修三十七助法,  煩惱結滅得解脫,
 思惟善知真實法,  不著法性真解脫。
 如來見法如虛空,  猶如幻化熱時焰,
 具足十力無邊身,  為眾故說十四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身業無有過失,若愚、若智無能宣說佛有過失。何以故?如來若行、若坐、若住,著衣持缽若受飲食,若見、若聞、若有所說,入出城邑村落舍宅,足不蹈地常行千葉蓮花之上。若有眾生遇觸佛影,七日安樂無飲食想,捨是身已生於善有。如來衣服離身四寸,暴勐風力所不能動。如來雖有如是等事,而其內心未甞不定,是故如來身無過失。善男子!如來口業亦無過失。何以故?時語、真語、實語、正語、期語、義語、不多語、如持而語、淨語、解一切語、微妙語、無異語、一音語,是故如來無口過失。如來意業亦無過失。何以故?如來常作一切佛事,而其內心初無憍慢,不役智慮而知法盡,是名如來無罣礙智,是故如來意無過失。為壞眾生如是過失,故宣說法,是名如來第十五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身口意寂靜,  是故無能說有過,
 實不可說為流佈,  是業非業說為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不與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而生諍訟。何以故?離愛恚故。一切世間供養恭敬,心不生高亦不歡喜,一切世間毀呰輕慢不生愁惱。凡所造善事無不成,終不造作不善之業,如來實無世間諍事,亦常修集無諍三昧,如來無我無有我所,為壞眾生是非諍訟,說如是業,是名如來第十六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修集無諍定,  是故其心無瞋喜,
 如來為斷眾煩惱,  是故宣說十六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之心無有忘誤,於八解脫不失念心,常觀一切眾生意行,觀已復能隨宜說法,於四無礙亦無念失。於三世中憶念不忘,既自不失憶念之心,復為眾生說是念法,是名如來第十七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修集八解脫,  故於諸法不失念,
 知眾生心隨意說,  為令得念說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無不定心。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常知諸法深妙之義。一切世間若有入定、若不入定,悉無能知如來心也,唯除諸佛借其道力。欲令一切無量眾生常在定故,說如是業,是名如來第十八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正覺常在定,  所作諸事無散亂,
 常入三昧無知者,  是故宣說十八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真實無種種想,所謂無分別福田非福田想,亦無分別諸眾生想,及以法想、正覺之想及法界想。分別持戒,及毀戒想,亦無分別怨想親想、受不受想,分別正見邪見之想,是故如來無種種想。為壞眾生如是諸想,宣說是業,是名如來第十九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永斷一切想,  是故了知諸法界,
 為破眾生若干想,  宣說如來十九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從智捨心無不知捨。何以故?修身故、修戒故、修心故、修慧故、斷癡故,如來捨心出於世間,即是聖捨、是畢竟捨、轉梵輪捨、共大悲捨、為利眾生捨、知對治捨。如是等捨,無增無減、不高不下,不雜煩惱、不一不二,不觀時節、無礙無對,不住不動、不隱不顯,真實不虛。如來成就如是大捨,而能為諸眾生說法,是名如來第二十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修身戒心慧,  從於智慧修捨心,
 於諸眾生無愛恚,  不動不住真實捨。
 大慈大悲無上尊,  具足如是之大捨,
 無礙智慧調眾生,  演說清淨二十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欲業無增無減。何等名欲?欲於善法,所謂大慈大悲說法度人安住寂靜,勸諸菩薩學菩提道,令三乘種相繼不絕。如是諸欲,不隨欲出隨智而生。欲令一切眾生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演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一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欲者無增減,  大慈大悲故說法,
 不斷三乘無邊身,  為眾演說如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精進無有休息。云何不息?所謂調伏眾生說法化度,假使有一人能無量劫佛邊聽法,如來當為說不休息。若有一佛於無量劫演說法者,如來亦聽心無懈廢。若過無量恆沙世界,有一眾生應受化者,如來要當隨逐不捨、不食、不息、不生疲倦悔退之心,常勸眾生令勤精進,是名如來二十二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具精進人師子王,  於大眾中讚精進,
 精進說法無休息,  是故進業二十二。

「復次,善男子!如來念心無有增減。何以故?如來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遍觀一切去來現在眾生之心,後說法時不失先念,念本三聚及三種根,凡所演說無不作念,是名如來二十三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初得菩提時,  遍觀眾生如實心,
 凡所說法不失念,  二十三業佛所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三昧於一切法平等無減,是故諸佛一切平等,於一億種貪慾恚癡,及一億種無貪恚癡,其心平等無有差別,有為無為、生死涅槃亦復如是。具如是等平等三昧,不雜眼耳鼻舌身意,四大三界非此非彼,亦非一切非增非減。為令眾生得是三昧,宣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四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等觀一切法,  是故常定心無亂,
 不為三界之所攝,  諸根四大亦如是。
 一切諸法無差別,  平等觀察善不善,
 如來所說如是業,  為諸眾生得是定。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常無減少。以是智力知一切法,能隨眾生意趣說法。得無礙智,知一切義、知一切字、知一切句,於無量劫演一句法,出無量義斷一切疑,說三乘法並及八萬四千法門,亦說八萬四千法聚,是名無量無邊智慧。為令眾生得是智故,宣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五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智無礙無有邊,  能說無礙無邊法,
 演一字作無量句,  演一句作無量義。
 說八萬四千法門,  亦及爾所諸法聚,
 為令眾得無礙智,  是故宣說如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解脫無有減少。聲聞之人從他聞故而得解脫;緣覺之人從因緣故而得解脫;如來無師自然覺悟,永斷煩惱及以習氣,過去不斷,未來不著,現在不住,亦不貪著眼色二法,乃至意法亦復如是。知心性淨,是故唱言如來一念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令眾生一念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演說正法,是名如來二十六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為諸聲聞聞解脫,  亦為緣覺因緣悟,
 如來解脫不著有,  不著三世心性淨。
 凡所演說為解脫,  勸諸眾生無上道,
 二十六業非業故,  大慈大悲處眾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身業隨智慧行,智所圍遶。以是業故,眾生聞見說法默然、行住坐臥飲食、出入城邑聚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得調伏。是故如來一切身業隨智慧行,是名如來二十七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身業為眾生,  故示種種妙相好,
 凡所舉動調眾生,  大悲為眾說是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口業隨智慧行。何以故?說法淨故,無脫失故,真正語、易解語、易知語、非高語、非下語、非曲語、非麁語、非惡語、非闇語、柔軟語、非輕語、非疾語、非畏語、非不解義語、非惡聲語、非緩語、甘露語、可愛語、次第語、莊嚴語、恭敬語、樂聞語、不貪語、不垢語、清淨語、畢竟語、不誑語、不癡語、無礙語、廣語、真實語、不作語、不盡語、安樂語、身寂靜語、心寂靜語、貪寂靜語、瞋寂靜語、癡寂靜語、壞魔語、破邪論語,梵聲、迦陵頻伽聲、釋聲、大海潮聲、拘崙闍聲、秋月孔雀聲、拘枳羅聲、命命鳥聲、鵝王聲、鹿王聲、琴聲、鼓聲、貝聲、伎樂聲、人樂聞聲、耳根樂聲,增善法語、句義無盡語、合字句義語、時語略語、知足語、調諸根語、施莊嚴語、清淨戒語、共忍行語、精進神通語、遠離欲界語、具足智慧語、慈語悲語、喜語捨語、說三乘語、不斷三寶語、解三聚語、解三世語、解三解脫語、分別四諦語、修集語讚歎語、佛語、聖語、無邊語、無行語。善男子!如來成就如是等語,是故如來所有口業隨智慧行,是名如來二十八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所說如淨珠,  成就無量諸功德,
 其聲遍滿十方界,  一音能令種種解。
 凡所演說不作念,  更不觀眾心境界,
 如來音聲如響相,  無說無聞亦如是。
 大慈大悲清淨語,  為眾生解種種法,
 是故宣說如來業,  二十八業如先佛。

「復次,善男子!如來意業隨智慧行。何以故?如來了知一切眾生心意識等,亦不隨意隨緣隨貪隨恚隨癡,遠離誑惑及我我所無明闇翳,平等清淨無有邊際猶如虛空,是故如來所修意業隨智慧行,是名如來二十九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之心不可量,  如以毫毛舉須彌,
 常觀眾生心所緣,  遠離說魔煩惱界。
 人中象王說善業,  為壞眾生種種惡,
 為淨眾生身口意,  二十九業今已說。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知過去世,其智無礙亦無障者。云何為智?知過去佛無量無數,及其世界所有草木眾生之數,其心所緣種種音聲,亦知其佛說幾所法,有幾眾生得聲聞乘、辟支佛乘及菩薩乘,亦知彼佛所有世界壽命脩短,眾數多少、名字種種、喘息飲食,眾生根界、意界、法界、心界、行界,其心次第生滅出沒,如實了知。知其數量非比智知,是名如來第三十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佛智無礙無障者,  故能悉知無量土,
 了知一切諸佛事,  眾生諸根及法界。
 人師子王知過去,  如觀掌中阿摩勒,
 無邊身說三十業,  為令眾生知過世。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知未來世,其智無礙亦無障者。云何為智?知未來世若出、若滅,一切世界幾劫水災、幾劫火災、幾劫風災,成壞之數。幾佛世界、幾佛出世,世界之中有幾微塵。有幾聲聞、緣覺、菩薩,亦知彼佛幾食、幾息、幾行、幾住、幾坐、幾臥、幾人獲得聲聞解脫,幾人獲得緣覺解脫,幾人獲得正覺解脫,幾人修集慈悲喜捨,亦復了知幾所眾生次第心生次第心滅。了了能知如是等事,亦非比智,是名如來三十一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了知未來世,  一切諸法之出沒,
 知佛世界及以佛,  眾心次第生滅等,
 既得知已無憍慢,  名三十一如來業。

「復次,善男子!如來智慧知現在世,其智無礙亦無障者。云何為智?如來悉知十方現在世界,諸佛、聲聞、緣覺、菩薩眾數,日月星宿、草木微塵,地水火風四大海渧,眾生毛髮種種形色,心意次第生滅出沒,亦知地獄、畜生、餓鬼現業果報,幾時住世、幾時解脫;亦知人天業果因緣,幾時住世、幾時解脫;知煩惱界及諸根界、意界、法界。如來雖複種種知已,不生高心,口亦不出二種之言,是名如來三十二業。」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無上如來叵思議,  無有知佛所緣境,
 如來所知如虛空,  無量無稱無邊界。
 所說微妙第一義,  為令眾生得是業,
 總持自在能問佛,  無上世尊隨意答。

「善男子!如來、世尊具足如是三十二業,則能調伏無量眾生。善男子!如來世尊雖為眾生說是諸業,而如來業真實無量不可稱計。

「善男子!如來業者,一切世間所有眾生,不能思惟、不能了知、不能宣說。如是業者,悉能等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何以故?十方諸佛悉平等故。善男子!諸佛所說,觀察眾生及佛世界,解脫涅槃等無差別,佛觀法界皆一味已,轉不可轉正法之輪。

「善男子!譬如善識真寶之匠,於寶山中獲得一珠,得以水漬從漬出已,置酢漿中從酢漿出已,置之豆汁意猶不已復置苦酒,苦酒出已置眾藥中,從藥出已以[王*婁]褐磨,是名真正青琉璃珠。善男子!如來亦爾,知眾生界不明淨故,說無常苦及以不淨,為壞貪樂生死之心。如來精進無有休息,復為演說空無相願,為令了知佛之正法。如來精進猶不休息,復為說法令其不退菩提之心,知三世法成菩提道,名大珍寶良祐福田。是故當知,如來諸業不可思惟,不可稱量,不可宣說。如來具足三十二業,雖知己身猶如虛空,而於世界示現其身,亦復宣說不可說法,永斷一切心之因緣,悉知一切眾生心界,亦知一切菩薩境界。

「善男子!如來世尊真實業者,終不斷絕菩薩授記,是名如來真實之業。」

爾時,世尊說是業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雨於無量無邊香花。諸在此坊天人、大眾、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及非人,聞如來業心大歡喜,復以種種香花、伎樂、寶幢、幡蓋供養之具而供養佛。其中或以周羅寶頂、寶發、手玔、雜寶、瓔珞、日珠、月珠、指環、珠帶、寶珮、髮飾,或以耳環以奉如來。謂青琉璃,及蓮花珠、金翅鳥珠、閻浮寶珠、帝釋寶珠、火珠、光珠、無量光珠、無量色珠、柔軟淨珠、金剛寶珠及白真珠。復以雜香,所謂末香、金沙和雜栴檀之香、多伽羅香、沉水、彌佉多摩羅跋香。復散諸花,所謂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拘毘陀羅花、波利質多羅花、樂花、娑羅花、大娑羅花、百葉花、千葉花、饒葉花、大光花、香葉花、樂香花、樂見花、無量色花、無定色花、水生花、優波羅花、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陀利花、陸生花、婆利師花、摩梨花、須曼那花、育坻花、檀內伽梨花、阿提目多伽花、瞻婆花、阿叔迦花。種種伎樂、種種幢幡蓋,十方界諸來菩薩,各昇虛空寶坊之上,放身投下供養於佛,投身散已其身不現,化七寶網遍覆其上,復現其身在珠網中。

爾時,十方一切諸佛,各各遣一波利之樹,以用供養釋迦如來。以佛力故,一一諸樹各至寶坊莊嚴其處。爾時,會中無量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眾生得無生法忍。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

 

上篇:大方等大集經

下篇:大哀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大集部目錄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佛說般舟三昧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說無言童子經

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上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譬喻王經

大集譬喻王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說此法時...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佛說般舟三昧經

佛說般舟三昧經 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說古來世時經

佛說古來世時經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

合部金光明經

合部金光明經序 《金光明經》者,教窮滿字,金鼓擊於...

【註音版】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

大方廣菩薩藏經中文殊師利根本一字陀羅尼法...

華嚴策林

華嚴策林 右唐賢首國師述 夫華嚴宗旨。其義不一。究其...

佛說無言童子經

佛說無言童子經卷上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蓮宗必讀

蓮宗必讀總序 淨土法門者。乃諸佛究竟之法也。故彌陀...

佛說分別緣生經

佛說分別緣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

【註音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佛教詞典】界外教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內教,別圓二教是界外教。...

【佛教詞典】華嚴五教止觀

全一卷。唐代華嚴宗初祖杜順撰。又稱華嚴教分記、五教...

學佛後怎麼處理與家人的關係

問: 師父您好,我學佛以後,與家人的關係搞得很糟糕...

怎樣對待別人的過失

凡夫之人,那能無過。除非入正定聚的聖人,就不會有過...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

四攝法在弘法中的運用

第一是佈施 1、財佈施 我們到一個地方弘揚佛法、建立...

讀楞嚴經看什麼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們在佛門裡面常會感慨,或者聽聞到...

如何放下煩惱

問: 如何放下煩惱? 正如法師答: 人生在世,煩惱總是...

孝道是什麼,該如何弘揚孝道

問: 現在弘揚《弟子規》的朋友們也經常宣揚《二十四...

慧律法師《斷除四煩惱》

一、四煩惱 二、建立正確心態 三、結語 一、四煩惱 ...

戒法是否允許重受

關於重受的問題: ▲《業疏》云:若准《多論》,不得重...

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業力的顯現

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眾生的依止...

齋日和齋月

六齋日是指每個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

賭博是五毒之首,萬惡之源

賭博是五毒之首,萬惡之源。賭博不僅是造成家庭不和以...

【視頻】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視頻】《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