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淨界法師  2021/1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講)

請打開補充講表附表二:別示所觀之境: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淨土宗的修學,因為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那麼本尊相應開出來就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我們淨土宗的所有的功德,包括今生的安樂、包括來世的解脫,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

那我們要做什麼事呢?

我們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夠了,我們只要做:想辦法跟彌陀感應道交!做這件事就夠了,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讓它調到跟彌陀的心能夠心心相應、感應道交。我們做這件事情,不是要你去修波羅蜜。

就是說彌陀的心跟我的心要能夠相隨順。因為彌陀的心是寂靜的,你是散亂的,你怎麼感應呢?彌陀的心是正念的,我們是顛倒的,你怎麼感應呢?所以當你的心極度散亂、當你的心極度顛倒的時候,你說你看到了佛陀現前了,你要小心了!你應該不是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有問題。沒有一尊佛是在你起顛倒、散亂的時候、攀緣心的時候現前,不可能。

因為你的心跟他的心不相應,怎麼感應道交呢?你的心攀緣娑婆,阿彌陀佛安住在極樂,這怎麼感應呢?所以感應道交是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你的信心、願力的思想準備。我們不一定要斷煩惱,帶業往生是不用斷煩惱的,但是你要調整你的心態。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你必須要把你心態的最佳狀態現前——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就是感應道交。

就是說我沒辦法斷煩惱,但是我可以把我的心態,調到跟佛的心態相隨順。所以要帶業往生,你的煩惱不能活動,帶業往生是以正念來往生的;沒有一個人起顛倒的時候往生的,沒有一個人,因為阿彌陀佛沒有辦法跟你感應道交。所以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把你的心態調到是厭離娑婆、調到是欣求極樂,調到對阿彌陀佛是一心歸命的,你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淨土宗不是以修行的斷惑證真往生的,是以心態往生的、正念而往生的,叫隨念往生。

我煩惱沒有斷,但是我煩惱不活動,在種子位。帶業往生,古人講是帶種子不能帶現行;你煩惱就不能活動,你破壞你的心態、破壞你的正念,你就不能往生了,因為你不能感應道交,你用心力來帶動佛力!所以我們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關鍵不是說你看到了七寶池、八功德水,而是你看到這個以後,你怎麼去培養你皈依的心。

不是說這個極樂世界有蓮華很漂亮怎麼樣,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你要把這個蓮華的莊嚴,把它會歸到你對彌陀的皈依,所以我要往生,因為這樣所以我要往生,你必須要借相修心。就是把這個相狀展開以後,培養你一種皈依的心。這樣就對了!

所以在修止觀之前,智者大師說要先做好心理建設,為什麼要修觀呢?這叫托境修觀,佛相乃顯,我們必須假借依正莊嚴的相,來啟發我們對彌陀強烈的皈依,我們必須假借對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相,讓我們放棄對娑婆世界的貪戀,他完全在為我們臨終正念做準備。

所以你在修觀的時候,你最後的會歸處,就是那個導向,你整個十三觀修完以後,你的思想導向是很重要,整個觀想念佛的導向,就是培養你一心歸命的心,就這個導向而已。好,那我們在觀的時候其實有兩個,一個是觀佛,一個是觀淨土。

那麼在十八願裡面: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那麼這個地方,這種往生的人在十八願往生,善導大師解釋他偏重在至心信樂,就是對阿彌陀佛有強烈的信仰:相信我是生死罪惡凡夫,我沒有出離的因緣;相信阿彌陀佛有廣大的四十八願,一定可以救拔我,所以對阿彌陀佛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臨終時,以強烈皈依心,持名十句佛號,這十句只是一個概念,不是剛好十句,念念相續,乃至淨業成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所以這種人是信仰特別強烈的人,他完全是跟著佛陀的功德,產生強烈的信仰而往生的。《阿彌陀經》偏重在第十八願;《無量壽經》和《觀經》,就有一點偏重講到淨土的莊嚴。

我們看十九願是怎麼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個人是一個大乘的行者,他有願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且他還有行動,這個修諸功德當然包括了善業的佈施、持戒、忍辱,也包括了正念的止觀。但是這個地方偏重於止觀,特別是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那麼他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以後,考慮到五濁惡世的這個問題,所以他為菩提道,而發願求生淨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跟大眾圍繞,現在其前,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所以在修觀的時候,有人是專觀彌陀的本願功德,有人是偏重淨土莊嚴。

那麼本經是偏重十九願,偏重。當然這兩種願可以兼修,可以兼修。就是說我們在…所以蕅益大師他提出的概念是以持名為正行,以觀想為助行。因為你修觀想可以提醒自己,培養一種對極樂世界皈依的心,所以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就能夠以這種強烈的堅持,去抗拒你的妄想。佛號是要堅持的──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而那個堅持的動力,來自於你對彌陀的皈依。

有些人臨終的時候提佛號,他沒有辦法堅持,就被妄想帶走了,心隨妄轉。這是為什麼?平常心態心理的準備功夫不夠,只會念佛沒有皈依的心,缺乏皈依、強烈的皈依。那麼這個地方講到所觀境,本經的所觀境,是講到整個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產生強烈的願力,這是我們要清楚的。

我們回到這個經題,所以我們這個經題講觀。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調伏]的問題。

我們觀以何為住,以一念心性為住,莫向外求,這第一個。第二個如何調伏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呢?以淨土的莊嚴為所觀境,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調伏我們對三界的愛取。

最後我們看這個經,這個有兩個意思:第一個修多羅,叫契經;契經的契:上契十方諸佛實相之理,下契眾生差別的根基,叫做契。在這個整部觀經裡面的經題,有兩個字是重點:第一個是佛,誰說的?這個很重要,這部經誰說的;它在修行的份量就不同。第二個是觀,我們怎麼修這個觀呢?

一個是佛,一個是觀,這兩個是整部經的主題。我們看經文大意:

貳、經文大意。(分五: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福。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甲五、臨終正念成就九品。)那麼我們在進入整個經文之前,我們把整部經的結構,把它分成五段來說明,先看第一個:

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這部經是什麼因緣觸動的、是在什麼情況產生本經的佛陀的說法。

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福,那麼在講要修行,在修習止觀之前,有什麼要準備的工作;你必須把這個房子的地基要先蓋好,才能夠蓋上面的樓閣。那麼,基礎準備好了之後,應該怎麼修呢。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這是講正修。那麼到這個地方都講因地,那麼我們如法的修學有什麼功德?有兩個功德。

甲四、觀行轉深——圓發三心。所以你看借境修心,有沒有,修到最後是成就你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以這三種為功德。所以把這個相借過來以後,修過之後,最後相消失了,但是你的三心現前。那麼三心有什麼好處呢?

依此三心的淺深而分出九品——九品往生,智者大師是以三心,你的具足不具足來判定三輩九品。那麼這個地方,就是整個經的結構,我們看,先簡單介紹甲一、逆緣觸動令生欣厭:

諸法因緣生,佛陀說法也是要仗緣而生,那麼這個是在韋提希夫人的一個:她的兒子阿闍世王,對他母親的一個忤逆的因緣。

韋提希夫人一生都很順暢,因為她是國王的夫人,她一生在榮華富貴當中,突然遇到他的兒子對她的忤逆,所以讓她產生一種出離,她就說:我現在看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多不善聚,很多很多苦惱的地方現前,所以希望佛陀宣說無憂惱處,令我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由於她希望能往生到一個沒有苦惱的處所,所以引生佛陀宣說本經。

那麼這個逆緣的觸動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來看凡夫生命的整個流轉因緣。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說生死流轉,為什麼凡夫死了之後,又會在三界投胎呢?叫諸法因緣生,這個因緣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色蘊

凡夫的流轉,第一個是從五蘊當中是色蘊,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顯現今生的色,這個色是指一切外在的環境,比方說你今生會做誰的子女、比方說你今生會跟誰結婚、比方說他為什麼變成你的子女……答案只有一個──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不是你說了算。佛法認為事出必有因,他今天會跟你產生一個什麼樣的關係,一定有它的原因,就是業力的原因。所以外在的環境,我們今生沒有說話的餘地。大概佛法講人生,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你都沒有說話的餘地。跟結果有關係的,但是過程你就可以,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個是我們可以去改變的。

二、受蘊

那麼物質環境,接下來是受,我們心的活動,第一個就是受,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感受。如果你善業力強,你從小到大快樂的時間樂受多,如果你罪業重,你一生當中,你就覺得悶悶不樂,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常常出現苦受,這個是你過去生罪業比較重,善業力薄弱。

所以受是一種直接的反應,受很難改變,你修行也沒有辦法改變受,因為這是在還債,酬償舊業。

三、想蘊

那麼這個受下一個是想,這個重要。受是沒有相狀的,想可以把感受轉成相狀,叫於境取相,然後施設名言。它先把這個相狀變現出來,然後在相狀裡面出現很多的想像,施設名言,這個是想蘊。

四、行蘊

再下一個是行蘊就厲害了,這個就是一種取著。我們生命的推動力,以唯識學說就是行蘊,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相續心。所以《大乘起信論》上說,修行是要斷相續心──斷除對娑婆世界的相續心、那一份的取著心。

我們舉個例子,比方說:一個人從小他沒有錢,他過去生慳貪,他今生招感貧窮的果報。貧窮沒有對錯,果報沒有善、惡,果報只論苦、樂,所以佛法講果報沒有善惡。貧窮是一種痛苦的果報,但它不是罪惡,不是。但是貧窮有問題:我們對貧窮起顛倒;你貧窮就會產生苦受,苦受以後你會產生錯誤的想像──為什麼我這麼貧窮、他這麼富貴,然後你就會去追求,但是剛好有人或者你剛好得到多錢,你得到快樂,這個時候你產生這個想像,你就會這個金錢產生養好的想像:哇,這個金錢是大功德的境界,它讓我產生安樂!

其實你快樂是你的善業,金錢只是一個助緣而已,你不相信你福報享盡的時候,錢再多你也不快樂;外在的環境是個助緣,你的善業力,真正讓你快樂是善業力!但是一般人看不到這個善業力,他只看到外在的環境,所以他想久成思,他就變成對金錢執著。因為他曾經小時候,因為這個東西而快樂,他曾經過去生因為別人給他的溫情而快樂,所以我們人生當中,因為很多的感受經驗,產生很多錯誤的想像,最後累積成一種對三界的執取,這個事嚴重,這個行蘊就是執取──我一定要得到。

在《楞嚴經》說妄想不可怕,你看我們一天打多少妄想?幾十億、幾千億個妄想,但是你所有妄想你都會去實踐嗎?未必,是不是?但是當你的妄想跟執著結合一起的時候,這件事情你一定要去做,這是一個住,心有所住。當你的心住在妄想的時候,當你對妄想產生執取的時候,這個妄想就會變成行動。當然這個行蘊也是妄想打久而來的。

所以在整個我們往生當中,跟你了生死有關係的,就是要改變你的執取!

我們過去在三界裡面有太多的生命經驗,尤其是那種快樂的感受是最可怕,我們最容易產生顛倒,就是它讓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我們會產生認為說這個東西就是我的依止處,就產生貪愛的想法,最後產生一種堅固的執取,我一定要再得到它!那麼這種是什麼情況呢?

佛陀說:就好像一個小孩子,看到一個刀上的蜂蜜,唉,他去舔這個蜂蜜的時候很甜,但是他忽略了它背後那一把鋒利的刀把他割傷。就是說我們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很痛苦,我們一生走來,如果說讓你再來一次,不要太差,不要說三惡道,就你今生的生命再走一次,就沒有幾個願意了,對不對?但是你相不相信,你來生還會再來,為什麼?

因為我們在三界當中,有很多美好、快樂回憶,這些回憶我們給它太大的力量,產生取著。就是我們看到了刀上的蜂蜜,但是我們不知道付出的代價,就是娑婆世界的顛倒!

就是說,我們往往在人生經驗當中,有些快樂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卻遮蓋了我們曾經付出的痛苦。我們忽略為了追求這種三界五欲快樂,我們付出了生死疲勞的無量的痛苦。你看每一次的受生,你就要付出多少代價,一次就好。但是我們永遠記得娑婆世界好的一面,這個問題在這裡,這就是錯誤的想像,產生錯誤的執著。

而這個行蘊是最可怕的,行蘊後來就被儲存成阿賴耶識,最後再變現果報,就構成生死輪迴。我們的物質接觸產生快樂跟痛苦,當然痛苦我們比較不會去執著,尤其是快樂的感受,富貴求道難,因為富貴的人,他快樂的樂受刺激太厲害,容易生產顛倒的想法。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受跟想。因為我們太重視自己的感覺,跟著感覺走。

在整個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修行的話,你的想法不能從感受而來,因為感受所帶動的想像,往往是顛倒的,大部分的判斷通通錯誤了。所以楞嚴經講:六根是我們最大的騙子!你眼睛看到的給你的訊息、耳朵聽到的訊息通通是錯的,通通是錯的!

六根向外攀緣,生死流轉之本!

我們今天必須用想去學經典,再思惟法義、思惟無常、思惟苦、空、無我的道理而厭離娑婆;思惟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而欣求極樂。

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善用你的想蘊,你第六意識的想蘊。

我們現在的想蘊,完全被感受誤導了。如果你真的想要走上解脫道,如果說你修行只是為了求求安樂、來生安樂一點,那就算了;如果你要了生死,你臨終要保持正念,你要慢慢的跟你六根給你的感受要切割,不要老說我喜歡什麼,不要這樣,你要講,說我應該怎麼做。

你看我們在做定課的時候,你看修行人的訓練就是定課,我時間到了,這是拜八十八佛的時間到了,兩點鐘拜八十八佛或者兩點半,但是我心情不想拜,你會怎麼做呢?你跟著感覺走嗎?你隨順它一次,它下次肯定還會再來。所以,我們就觀察,我不能老是跟著感覺走,想不想是一回事,你那個衣服一披,往上面香一點開始拜──不能拜要它拜!你堅持幾拜,你發覺你的感受,剛剛不想拜的感受消失了,它根本就是生滅的,所以關鍵那個堅持,你必須在你的生命當中,不斷跟你的感受要抗拒,你才有可能正念分明。

諸位,我要告訴大家:臨命終的時候,你的身心狀態不是非常好——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眷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珍寶不復相隨。所以你的感受不會很好,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想蘊脫離你的身心世界,去憶念彌陀。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角度,第一件事情,心要能夠不隨妄轉,這個妄就是你的感受,虛妄的感受。你必須用美好的想像,培養一種美好的行蘊,這個想像變成一種願力。所以想久成思,想像久了就變成一種願望。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莊嚴;依報裡面有阿彌陀佛在說法,旁邊有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樹上有鳥語華香等等,你這種想像就產生一種願力,以願導行,最後以行蘊帶動想像,而產生逆轉!

生死凡夫的想,是由外境而來的,叫做心隨妄轉。修行人的想,是以願導行,以願力來引導你的想像。當你發覺心中的想法,跟外境已經慢慢脫離了,你大概就成功了。你要能把握正念分明,不敢說了生,不敢說斷惑證真,起碼外境對你的刺激影響慢慢淡薄了,你能夠做得了主了!所以修行人他是內觀他不是向外。我們凡夫的心,是向外攀緣,所以想是跟著感覺走;現在你迴光返照,依止你心中的願力來做引導,由願力來引導想蘊,我要把心隨妄轉改成以願導行,用願望來帶動你的想像,不是用感覺來帶動你的想像,關鍵在這個地方。

整個修行止觀就是在做兩件事情──把跟著感覺走的想蘊,改成跟著願望走,就是在改變這個想。

諸位都知道,舍利弗尊者他脾氣很大、嗔心很重,為什麼呢?他曾經做過五百世的毒蛇。這個公案,我再跟大家複習一次:舍利弗尊者他曾經做一個商人,做買賣賺了不少錢,當然每個人對於金錢的看法不一樣,有些人把這些錢買房子,他對房子有執著,他從小可能沒有房子住,所以他對房子有執取,這裡有個取,所以他會把這個錢買房子。有些人喜歡買各式各樣的珍寶等等。舍利弗尊者他無始劫來的取是什麼?黃金,他特別喜歡黃金。他一看到黃金就受不了,一定要買。所以他幾乎把所有的錢,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以外,全部換成黃金。

黃金多了之後怎麼辦呢,他把黃金聚集起來,把它塑造成一個寶瓶,藏在地底下。他工作完累了以後,再把黃金寶瓶拿出來看一看,所有的疲勞就消失掉了,因為他有取。那他後來一生當中,他累積了七個寶瓶,賺了不少錢,賺了七個寶瓶。但是生命是無常的,他今生體力也耗損差不多就死掉了。死掉以後,色身死了他的心不死;我們的心是不死的、相續的,他對黃金還有執取,所以他變成一條很大的毒蛇,就在這個藏黃金的地方,就這樣盤繞。有人一靠近它就出來恐嚇他一下,如果你再不識相他就傷害你。結果生生世世死了又做毒蛇,死了又做,做了幾世?做了五百世。

你看一個人的願力,一種執取多厲害,讓生命相續,五百世以後,但這個人有善根,一個人有善根他會反省,自覺、自省、自調、自我反省,他突然間睡覺醒來,我為什麼要守著這些黃金呢?黃金又不能帶給我快樂,我為了這些黃金,每天做這個同樣的工作值得嗎?一個人開始反省的時候,他就開始有希望了。就改變想法,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黃金去佈施三寶。

這條毒蛇,就慢慢爬到馬路旁邊去了,就找到一個年輕人,跟他說:我現在希望,我前生掙了一點錢,換了這個寶瓶,我想把它供養給三寶,你可不可以幫幫我忙,把我帶到寺廟去?這位年輕人被它感動,拿了一個扁擔,左邊放蛇右邊放黃金,挑到寺廟去。如是如是的跟寺裡的師父說。後來這條蛇得到這樣的佈施以後,沒有多久,因為他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它對黃金的執取的心消失了,所以他生死的那種相續力量做蛇的力量消失了,他就升到忉利天去了。那麼幫它抬扁擔的人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舍利佛尊者會相續五百世做蛇?就是那個行蘊。因為他一開始看到黃金產生錯誤的想、受,認為黃金是一種大功德、大安樂,它可以讓我離苦得樂,是我生命的皈依處。產生錯誤的想像,但是想久成思,它變成一種願力、一種執取。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也是這樣,我們累積很多快樂的經驗,而對娑婆世界產生貪愛,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它重大的過失。

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想必須要如理思惟──從佛法的道理去思惟,而不是從感受的刺激,這個地方是整個修行的經驗。

所以韋提希夫人,她是因為有這種痛苦的感受,去刺激她出離的想像,然後產生一種念念的相續堅定的皈依,才引生佛陀的說法。所以說在修行當中,就是想蘊的操作──遠離感受,依止願望。這是第一個。

我們看第二個:道前基礎。佛陀講修觀之前,先講到我們要怎樣來修行善業,我們把它念一遍,有三種福德:

甲二、道前基礎─淨業三福

乙一、人天之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乙二、二乘之福——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乙三、大乘之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那麼修行雖然是講到想蘊跟行蘊,就是思和想,以正念為主,但是善業是基礎。那麼本經當中你修淨土宗的人,雖然修觀,你要有三種善業作基礎。

第一個、人天之善,是孝養父母,它提出三點,第一個父母。因為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之恩,這是大福田;第二個師長,他對我們教導,奉事師長;第三個慈心不殺,在本經當中講到這個淨業三福,就是說這個殺盜淫妄這個殺生,因為你殺害眾生,你臨終的時候,冤親債主會障礙你,那麼它特別提出三點,對父母的孝順、對師長的恭敬,第三個不能有殺生的行為,修十善業,這第一個。

第二個、二乘之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地方講到戒行,你所受的五戒乃至於菩薩戒。

第三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發菩提心、廣修六波羅蜜、乃至於讀誦大乘經典。那麼勸進行者這是利他,把這些道理宣揚出去,來勸勉別人也去做。那麼這個是整個止觀的基礎,就是這個房子的基礎,所謂福德資糧的基礎,這是第二段。

到了第三段,佛陀正式修學止觀。那麼本經的十六觀,其實真正的修觀是前十三觀,後面的三觀:十四、十五、十六是講三輩九品的往生,講到果地功德。

這十三觀,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甲三、端身靜坐─正修止觀。分二:乙一、事觀:十三觀 。乙二、理觀:一心三觀。

乙一事觀——十三觀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佛陀先講日觀,這個日是指落日,落日觀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確定我們往生的方向。極樂世界是在西方: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對不對,那麼落日夕陽都是在西方,這第一個。

第二個,它建議我們對光明相的認識。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都有光明、佛陀的光明是一種金黃色、菩薩就不一定,你看地藏王菩薩的光是青色的,觀世音菩薩的光是白色的,菩薩的光明是各式各樣。但是只要是圓滿的佛陀,只有一種顏色,一定是金黃色沒有例外。而那個金黃色,佛陀告訴我們很像落日,它不刺眼。你去看十二點的太陽會刺眼;落日我們眼睛可以去看它,它光明而溫柔的,它那種慈悲的光明,所以落日觀就奠定了整個後面的光明相的基礎。

那麼這個是一個總相。第一個確定我們往生的方向,第二個建立我們對依正莊嚴的一種光明的一個認識,那麼接下來是依報觀,水觀、地觀、樹觀、池觀、總觀、華座觀——依報觀。依報的莊嚴,那麼依報莊嚴以後,上面是誰在住呢?講正報的佛菩薩像觀。這佛菩薩像觀是觀像,在十三觀裡,只有一個是觀像念佛,就是佛菩薩像觀。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看過佛菩薩,所以阿彌佛陀慈悲教,讓我們先觀這個像,觀完以後再用想的,再用佛像觀,觀音觀、佛身觀、勢至觀再觀想;先觀像有個概念再觀想,這個是正報觀。那麼觀完以後,再講到綜合的普往生觀,再雜明佛菩薩觀。

所以它這個觀想次第是:它是先建立一個落日的總相→然後再觀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再觀正報莊嚴→然後再做蓮華的開合之想,往生觀,後面十二生,蓮華呢,先作蓮華合起來想、再開想──華開見佛悟無生。再做蓮華開合之想,做自己往生之想。

在整個依報、正報,和綜合觀裡面,最重要的是蓮華觀,它通於依報也通於正報,所有佛菩薩之座,所有佛菩薩都坐蓮華的,通於依報通於正報,也通於普往生觀。蓮池大師說,觀想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是蓮華觀,因為你到極樂世界,你第一個去的地方是哪裡呢?

對了!就是蓮華受生。

你要跟蓮華建立一個很親密的因緣,你跟它因緣深,它就容易在你的生命出現;你就有這個行,就有想要去取,這個行蘊就會帶動想蘊,就帶動你的造業。所以在整個修觀當中,我們特別要注意蓮華觀。因為它通於整個通前通後。

那麼另外在《妙宗妙》當中,說這個修觀,其實它的意思呢,在《妙宗鈔》智者大師意思就是說,其實在修觀的時候,我們要適當的跟娑婆世界做對比,要厭離嘛,本經對娑婆世界沒有描述,但是你要加以對比,你觀了以後,要相像我現在是怎麼樣,那麼極樂世界是怎麼樣,你要有一種對比的心態。那麼怎麼對比法呢?

智者大師說:我們在修這十三觀的時候,要有四種對比:

第一、苦、樂的相對:我們經常要告訴自己,極樂世界是安樂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娑婆世間多諸苦惱;一個苦樂的對比。你要把這種對比那個想像、要相像出來,苦樂的對比要對比出來。

第二、貴、賤的對比:極樂世界尊貴的,你看它們都是黃金所成、七寶所成,特別的高貴;娑婆世界是泥沙、磚塊、污穢的泥土所成的,這是卑賤。貴、賤的對比。

第三、垢、淨的對比:它的垢、淨,主要是指受生,我們在娑婆世界受生是在污穢的胞胎;極樂世界受生是在清淨的蓮華、微妙香潔的蓮華。這垢淨的對比。這是第三個。

第四、粗、妙的對比:它這個粗,什麼叫粗呢?就是不得自在,你看你在娑婆世界,你福報再怎麼大,你也不得自在。你要吃一個好吃的東西,不是你有錢就可以;你的腸胃要好、第二個要有人賣、第三個你心情要愉快,你心情不愉快吃什麼都沒用,你要很多很多的因緣具足了,那種快樂的感受才會出現。而且很多快樂的感受,不是操之在你,所以娑婆世界的福報,是不得自在。你要跟很多人配合、你要付出很多的代價,快樂才會出現。極樂世界不必,極樂世界的快樂是大自在,你幾乎可以心想事成。你吃東西,不必假借別人煮,跟別人賣不賣都沒關係,你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吃飯你想吃什麼東西它現前,吃完了它自然消失掉,它是一個心想事成的世界,它是一個大自在的世界!所以它有粗妙的不同。

所以在這個極樂世界的觀想當中,我們在觀想這個相狀的時候,你要把四種對比要對比出來:第一個苦樂的對比,第二個貴賤的對比,第三個垢淨的對比,第四個粗妙的對比。這四種對比,建立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一種堅定願望。這個是在修十六觀裡面要注意的四個重點。

那麼這個是事觀,我們再看理觀。在理觀當中,智者大師在前面的講到理觀的時候,他在玄談的時候他提出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一心三觀講通義,我們先把這兩段念一次:

乙二、理觀─一心三觀。分二:丙一、通義。丙二、別義。

丙一、通義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丙二、別義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

因緣所生法,當然廣義來說是五蘊身心,但是智者大師說五蘊太廣,他就把想蘊抓過來,說我們觀察這個想就好了。這個想蘊呢,智者大師說它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可以往壞的方向想,現前一念心性向外攀緣的時候,跟著感覺走的時候,它啟動了惑、業、苦。當這個想蘊跟著我們心中的菩提願力而走的時候,它啟動了法身、般若、解脫,所以它以這個一念心性為所觀境。

簡單的說,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呢?智者大師的意思是指一念心性。那麼一念心性用空、假、中來觀,這個識就能夠轉識成智,這是一般的聖道門的通義。但是淨土宗,把這一心三觀回歸到淨土的時候是第二個,我們真正要學的是第二個。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同樣是一心三觀,把它落實到淨土宗,它是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這是講到理具。十法界因緣果報這個圓融體在哪裡呢?就在我們一心當中。

這個人為什麼到地獄去?因為他內心有地獄的力量,他心中有地獄的業力和地獄的思想,所以他到地獄去了,是他的心把他帶到地獄去的!這個人為什麼到天界去了?因為他的心有天上的善業力,跟天的思想力量,所以他到天界去了;這個人為什麼到淨土去了?是他的心中有淨土的業力,和淨土的思想,特別是思想。

所以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就是說:生命是你的心變現出來的!這一點很重要。你到十方世界,都是你的心把你帶去的;你的心去了,你的果報才會出現。所以十法界的因緣果報,是存在我們一心中。

我們一念心性,有很多地雷,有很多寶藏。你向外攀緣,《楞嚴經》講心隨妄轉,你啟動了惑業苦你啟動了地雷,是你自己要啟動的,生死輪迴是我們自己去啟動的、是我們自己去攀緣外境啟動了我們的惑業苦,觸到了地雷。我們迴光返照,安住我們的本願力,安住我們往生的願力,跟著願力走,不跟著感覺走,迴光返照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啟動了我們心中的寶藏──法身、般若、解脫。

所以在《楞嚴經》說,我們心有兩個門:一個是生死之門,一個是涅槃之門。所以一個人怎麼知道你生死業力重?你看我們同樣念佛,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他很容易就能夠跨越生死輪迴,然後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到淨土去了。他生死業力很淡薄,他那個十二因緣,那個無明緣行那個的力量薄弱,他那個十二因緣轉動的力量薄弱,有些人就是他念佛功夫很好,但是臨命終的時候,他就是走不出去,他那個生死業力太強!什麼叫生死業力強?我告訴大家,以《楞嚴經》講:攀緣心重!

如果你現在的生活,你看一個東西,你快樂的時候非常快樂,痛苦的時候也非常痛苦,你的情緒很容易被外境牽動,你要往生比較困難。因為你的攀緣心太重,你自己創造生死的業力太強。因為你那個門,走的太厲害,流轉門開得太大,如果你今天看到一個事情,不好的因緣,你有一點痛苦,但不是很強,比較淡泊,快樂也比較淡薄,你的生死業力淡泊,你往生的力量強,你容易往生。

所以《楞嚴經》完全看攀緣心跟安住心,你今天你對外境,你的心是全面的百分之百的攀緣,百分之百被外境牽動,你臨命終你就很糟糕,你很危險,你很難出去,你念佛的功夫再大都沒有用,因為你跳脫不了生死的力量,你跳脫不了感覺對你的刺激產生的妄想力。你平常把你的妄想,那個攀緣心養得這麼大,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就糟糕,修行人你要慢慢慢慢,你要把那個生死的門慢慢關起來。把涅槃寂靜的門打開,你才有可能臨終達到正念。

所以說:你整個生命的流轉跟還滅,是你的心決定的!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也是你一念心決定的!大方向來說,向外攀緣跟向內安住,就決定了生死流轉跟涅槃寂靜的大方向。

這個是講理具,那麼事造呢,事造: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所以我憶佛、念佛,我就進入了彌陀的功德法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

往生是從你心中栽培出來的!

有人說:唉呀!極樂世界這樣遠,十萬億佛土!我倒不如往生到彌勒兜率天。理由呢?因為它在三界裡面,講這種話是外行話。你往生不往生跟距離沒有關係!你管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你心中相應,就算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你照去;你不相應,就算它在你的隔壁,你也去不了。講檯大,你住在台大的隔壁,你就讀台大嗎?對不對,這跟距離沒有關係,你講這句話表示你這個人心外求法。

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不構成往生的障礙,是你的心態準備好了,阿彌陀佛自然現前。

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你在念佛的時候,不要管它是十萬億佛土,或二十萬億佛土,你管你自己相應了沒有?你準備好了沒有?你準備好了,月亮就出現了。你準備好了,阿彌陀佛功德就跟你感應,阿彌陀佛隨時想跟我們感應,問題是感應道交不是他說了算,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所以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

我們的思想,必須要調整成往生的思想。

以蕅益大師的標準說,一個人真實的往生的心態準備好,若真實信願具足的人,臨終十念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一念就夠了;如果你心態沒有準備好,你的想法還是跟著感覺走,對娑婆世界還是看的很重、攀緣心還很重,還要去抓、還要去執取很多東西,信願不具足。蕅益大師說,你把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不得生之。

很多人都以為念佛就能往生,其實這個是不對的!你重點在你的思想準備。信、願是根本,佛號是枝末。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修觀,就是要調整心態,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把它在心中出現,慢慢慢慢我們對於娑婆世界的顛倒的想法,就會改變。我們從苦樂的相對、貴賤的相對、垢淨的相對、粗妙的相對,我慢慢地改變自己的思想。其實修行你要跟自己溝通,我們過去熏習很多錯誤的想法,現在用道理,跑到你內心深處跟自己溝通;用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溝通,你必須說服你自己,你不一定要說服別人,但要說服你自己──我真實的放下娑婆,我真實的為菩提,要求生淨土,你就成功了!

所以修止觀,觀想念佛,就是跑到你的內心深處,跟你自己溝通;跟你過去無量劫來,生命經驗所留下錯誤的顛倒想法溝通,去糾正你的錯誤,這就是我們觀想的目的,叫做轉識成智──把以前帶有感情的攀緣心的想法,把它轉成一種正確不顛倒的智慧。

好,我們回答一個小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在淨土十疑論談到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是隨業往生,我們凡夫只能夠隨念往生,但定期不少居士都是念佛三年往生,不知應如何修學,才有能力做到隨業往生。

【師父回答】:隨業往生不容易啊,你要念到業盡情空,不容易。我們現在只能夠做到轉識成智,你要把整個生死業力全部消掉。不容易做到,所以我們叫帶業往生。我想你是不是念到業盡情空,這個可遇不可求,我不知道諸位的善根多深厚,但是我們可以先求隨念往生,就是我的生死業力還在,我還有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但是我不要觸動它,不要用錯誤的顛倒思想,不要用愛取的思想去滋潤它。

業力要消是很難的,一個人要念到業盡很難,但是情空我覺得做得到,思想改變容易做得到。當然我們可以兼修懺悔,助行禮拜、懺悔、讚歎都可以,但是正行,就是說我們的正修,就是調整心態培養信念培養皈依,這是正修,那助行方面,你可以修懺啊,把生死業力降低一點也都可以,都是可以的。

總而言之,我們的感應道交是一念心跟彌陀感應道交。說你的心哪,諸法因緣生,十法界都有他因緣,一個人會到那邊去,一定有他的心態,這個人會到地獄去,他有地獄的心態,臨終有地獄的心態,《楞嚴經》它是這樣講。你什麼心態,哦,這個人是什麼心態,所以他到畜生去了,這個人是什麼心態,他到餓鬼道去了,他有一個心態、有一個思想、有一個思想導向,就是你的主流思想。你一天當中經常出現的思想你要小心哦,臨終它就出來了。

強者先牽。我們不可能說對娑婆世界完全沒有任何的貪愛,不可能。但是你要把它降到最低,重要的是你必須把往生的思想往生念想變成一種主流力量,強者先牽。在你生命當中,只要跟往生願力有牴觸的,你終能夠堅決的放棄。其實願力是你自己栽培的,你看我們平常在修止觀也好、讀經也好,你培養一種願力,幹什麼?平常你感覺不出來,以願導行,你看臨命中的時候啊,是人臨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眷屬悉皆捨離,一切珍寶不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現在其前,於一切時引導其前,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你看你的願力它不會辜負你。所以,我們每一次在拜佛的時候,為什麼拜佛呢?我透過拜佛培養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願力;我為什麼念佛呢?透過念佛,培養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跟願力。你每一次的修行,都從願力出來而加強你的願力,這個願力的力量大了以後,臨命終的時候,它就能夠產生引導的作用。

我們淨土宗的人是用願力來引導業力,由願力而往生,不是隨業往生,不是業力。而這個願力你平常要栽培,有些人只有念佛沒有願力,這個不行,你這個叫善業、福報力,你要用願力來統攝你所有的修行,關鍵在這個願,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是願力現前,那麼這個願力哪裡來的?當然是你平常栽培,從哪裡來,是心作佛。你平常栽培臨命終的時候才是是心是佛。

所以我們在進入觀經之前呢,我們先有一些心態的準備,為什麼修觀?修觀是托境來修心,主要是修你皈依的心。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這個把因地上完了,那麼果地的功德有兩段,我們下一堂課再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信願行三資糧和念佛的方法

諸位善知識,今天奉家師慈老的面諭,與諸位結緣,並請...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薩

這是發生在浙江省岱山縣衢山鎮法華禪院的一件真實奇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中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

佛號讓地獄變清涼

佛陀證得無上的佛果以後,很多人跟著出家學道。在佛陀...

念佛為何常出現不念自念的狀態

問: 有個居士以前很精進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歲...

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嗎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我這裡也點示了下,這點我們一定...

弘一大師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師以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

行住坐臥把持一句佛號

我們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行、住...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惟賢長老《儒釋道三教文化各有特點》

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學書坊),很高興,為什麼?這裡有...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實故事

那是民國九年的時候,有一則真實的傳奇性的故事:有一...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佛教的真理

何謂真理?在古希臘,「真理」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開中國曆代的高僧傳記,我們會發現這些高僧都具有常...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

人生的四法則

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事業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佛教詞典】唯識中道

法相宗所立,指一切萬有,唯識所變,乃非有非空之中道...

【佛教詞典】捨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二壽行之一。...

【視頻】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視頻】一念得失

一念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