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淨界法師  2021/1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甲二、正說分。

我們在研究世間的學問,跟研究佛法的教理,它的目的是有所不同。世間的學問是增長我們生活上的知識,佛法教理的學習,能夠成就我們生命中的功德。

從大乘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成就三種功德:

一、安樂的功德

第一個最基本的,是安樂的功德。就是透過修持人天法門,比方說佈施、持戒、忍辱,以善業力來創造一種來生安樂的果報,當然這個安樂果報,是不圓滿,有障礙的。

在本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韋提希夫人對於安樂的果報,她提出了兩種障礙:第一個多不善聚。比如頻婆娑羅王,身為一個國王,他能在五欲中得大自在,但是過去生跟他的兒子阿闍世王有惡逆的因緣,所以今生注定要被他兒子活活的餓死。所以在這種安樂果報在受用快樂的時候,他也是有諸多的憂愁苦惱,你看頻婆羅王的下場是被餓死的,一個大國王。所以在安樂當中,第一個有憂愁苦惱的障礙叫多不善聚。著很多惡逆的因緣,這個快樂當中夾帶很多惡逆的因緣。

第二個、三塗盈滿。那麼快樂的果報,我們一個凡夫眾生是有所執著的,會產生顛倒想,就會產生放逸。所以在放逸當中,會造作很多的罪業,來生就可能墮入到三惡道去,所以快樂果報的本身,有三塗的危機,所以叫三塗盈滿。佛陀在經典當中,我們看佛陀對人天的快樂,佛陀說人天的快樂是有過失的!

夾雜過失的快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

所以我們看大乘經典裡面,佛陀講到人天乘的快樂,佛陀的口氣是訶責的,並不是讚美的。所以這個安樂的果報是一種基本,道前基礎,我們大乘佛法不把安樂的果報當作目標,當作一種基礎,叫作持戒為本。

二、解脫的功德

安樂的果報,進一步就是解脫的功德。從安樂的果報進入到解脫的功德,這個根本心態,是從一種慈悲心轉成出離心。你一定要有出離的道心,開始修學無常、無我的智慧。

你做慈善事業不太需要什麼智慧,只要有信仰,你相信善業能夠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你有這樣的信仰就夠了,不要智慧,慈善事業不太需要什麼智慧,只要你有善心、有行動,就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

但是,出世間的解脫,那你就得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你能夠如實的看到生命的真相,而不是看到假相,是看到假相的背後是有一種真理,生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我們知道我們在快樂當中,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因為生命是動態的、變化的,你看你今天和昨天不一樣,你也可以預知明天和今天不一樣,所以從無常觀,我們對來生充滿了無數的變數。

所以每一個三界內的眾生,他的心啊,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而且福報愈大的人,愈沒有安全感,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所有的一切都會失去,這種無常的感覺就是苦──無常故苦。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你的心是不安穩的!所以從無常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生命的痛苦,而且我們對痛苦,我們沒辦法去改變,沒有自主性──苦即無我。

所以從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當中,而證得我空之真理,從人天的安樂,提升到出世間的解脫;所以在大乘佛法當中我們從一種人天的善法,而提升到一種我空之真理,這就是所謂解脫的功德。

三、莊嚴的功德

第三個是本經所要詮釋的,是一種莊嚴的功德,不但是從出世間空性的解脫,而且創造諸佛無量的功德莊嚴──種種的依報和正報的自在跟莊嚴。這是我們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追求一種莊嚴的功德!

我們看經文的序分當中,其實韋提希夫人受到她兒子的刺激,她剛開始對佛陀祈求是: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無憂惱處。感覺上,她的祈請偏重在離開痛苦、偏重在解脫的功德。但是佛陀看她是大乘種性,佛陀是開顯莊嚴的功德,不但無有眾苦,而且是但受諸樂。她祈求一種解脫之法,佛陀是給她一種大乘的莊嚴之法。

前面的序分我們已經說過了,韋提希夫人她提出了兩大請求:第一個、希望佛陀為她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是從果地的功德來祈求;第二個、她希望佛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我因地應該如何來修學。她等於是祈求了整個淨土的因果內容:淨土的果地功德,應該怎麼選擇?淨土的因地修學,應該如何來修學?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從正說分以後,佛陀都是在回答這兩個問題。

甲二、正說分。分二:乙一、酬二問。乙二、明利益。

乙一、酬二問。分二:丙一、酬前生處。丙二、酬前淨業。

丙一、酬前生處

我們看甲二的正說分,分成兩科,第一科酬二問,酬答韋提希夫人的兩個問題;第二個說明意義。

酬二問是主要的經文的結構,都在酬二問,酬二問當中分成兩段,第一個酬前生處,第二個酬前淨業。

生處,就是我要往生到無憂惱處,這地方是偏重在選擇淨土的功德,這個地方有三小段,我們先看第一段,放光現剎,請合掌。

(一)放光現剎: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這地方,佛陀先酬答韋提希夫人第一個問題,說希望佛陀能為我廣泛的解說、為我介紹在這個世界當中,有沒有真正能夠沒有憂愁、沒有苦惱的處所呢?這時候,爾時世尊,就在夫人請法以後,佛陀在眉間就放出金色的光明,這個光明,普照十方世界之後又回到佛陀的頭頂。先放光出去然後再回來到頭頂上。就在頭頂當中這個光明,就化成一座金色的蓮華台,這個台又高大又光明,就像須彌山一樣高大莊嚴。在這個蓮華台上面,佛陀就次第的顯現,十方諸佛清淨微妙國土的種種莊嚴,在這蓮華台當中次第的顯現。

以下,佛陀現出了四種佛國土:

一、或有國土,七寶所成。整個世界是七寶所成的。

二、復有國土,純是蓮華。這個國土到處充滿了清淨莊嚴的蓮華。

三、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這個國土的人民的特點是心想事成,你心中怎麼樣的轉想,它就出現什麼相貌,自在安樂的天宮。

四、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它整個依報環境像清淨透明的水晶所成。

乃至於有種種的清淨莊嚴的國土,都在蓮華當中顯現。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而且它顯現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顯,使令韋提希夫人以她的肉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段經文值得我們說明的是放光這塊。佛陀說法的時候,很多時候,特別是宣說不思議境之法,佛陀會放光,而且放光都是表法。

比方說,本經當中佛陀是從眉間放光,眉間當然是白毫。白毫放出去的時候,它是一丈五尺,但是收回來的時候,它像一個圓珠,圓球的珠。你看我們現在雕佛像,白毫的地方就直接放一個圓珠在上面,這個是白毫的光明。那麼這個光明,可遍照十方世界國土以後又回到佛頂。這表示什麼意思呢?

佛頂,佛陀最尊貴的就是他的頭頂。在楞嚴經上說,佛陀的頭頂,表示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清淨心,也就是我們的清淨本性。當然,我們現在迷失了,因為我們向外攀緣,跟妄想打成一片,所以我們是離家出走,我們沒有回家。但是佛陀已經把心帶回家,佛陀把心性開顯出來。那麼為什麼在顯國土之前,要先表顯清淨的本性呢?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

《楞嚴經》把我們的心,分成了心性和心識。心性是離相的,是跟我空、法空智慧相應的。凡夫的心,不是安住在心性,我們凡夫的心叫心識。這個識,是有情感、有執著、有愛取的。這是說明:十方諸佛,只要開始莊嚴國土,一定要先成就心性,才能夠莊嚴國土。比方說,我們凡位菩薩,你現在去作佈施、持戒,我們沒有資格去莊嚴國土,我們叫做積功累德,我們現在正在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們現在還在修學果報,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他的心性開顯出來之後,才有資格叫做成熟眾生、莊嚴國土。

所以這個地方它所表顯的就是:十方諸佛的國土,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是諸佛在因地的時候,因為一念心性的開顯,用六波羅蜜,稱性起修,才有這樣的國土。所以佛從眉間放光,然後再回到佛頂上,這個地方是表法的,表示十方國土都是稱性起修,不是凡夫的攀緣心所能成就的。

當然,有人就會問說:既然清淨國土,是十方諸佛清淨修學所成就的,凡夫的心是有妄想的,凡夫怎麼看得到呢?韋提希怎麼看得到呢?後面會解釋,是因為佛陀神通力加持才看到的。

這段是佛陀先將十方國土的清淨相貌,都從佛頂上的蓮華台中,顯現給韋提希夫人看。韋提希夫人看了之後,她要做出選擇。因為佛法是先有目標,才有修行過程──以願導行,先有目標才有過程,我們看下一段:

(二)專求極樂: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韋提希夫人看了很多很多的清淨國土之後,她就白告佛陀說:這些國土當然都是清淨的、光明的、莊嚴的,但是我個人的選擇,我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在《觀經》當中,韋提希夫人並沒有解釋她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她沒有做解釋,她是看了之後,直接把答案講出來。

但是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他有解釋說:十方世界有很多的清淨國土,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偏讚極樂,乃至講完阿彌陀經之後,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異口同聲,都讚美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有那麼多國土,為什麼十方諸佛卻教他們國土的眾生,要求生極樂世界,理由在哪裡呢?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提出了兩個理由:

第一個,從果地功德殊勝來說:因為極樂世界它的整個國土,特別是在凡聖同居土的莊嚴,每一個國土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方便有餘土以上的這三土,都是攝受聖人,這一塊我們就不談。極樂世界的特點就是攝受帶業往生的──凡聖同居土,這塊特別的最重要!蕅益大師說:阿彌陀佛國土,尤其是凡聖同居土,它有勝妙五塵,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塵,特別的殊勝而且微妙。

為什麼叫勝妙五塵呢?就是你一個凡夫眾生,即便你是帶業往生,乃至於你是五逆十惡的眾生,你到極樂國土,你的心跟這個勝妙五塵接觸的時候,圓證三不退。

圓證三不退以判教來說,最少是初地以上,因為你要念不退,嚴格來說,要八地菩薩才有辦法念不退。所以蕅益大師說: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這些凡夫,是沒辦法判教的,說:十方國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因為你說他是凡夫,他身口意所表現的功德,等同八地以上菩薩;你說他是一個聖人,煩惱沒有斷。所以說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眾生,怎麼判教呢?沒辦法判教啊!他也不是凡夫,也不是聖人。從他的表現來說,等同聖人;但是他的內心深處,煩惱種子沒有斷。

所以蕅益大師只好讚歎說:十方國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是針對凡夫來說的。如果你是初地菩薩,去哪個國土都差不多,沒有說什麼,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如果你是初地菩薩這句話你就不適用。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那就差很多了!你到藥師佛的國土,到普光佛、普明佛、到阿彌陀佛的國土,你選擇適合的國土,就差別很大了!因為你是凡夫,對你成佛的速度那就千差萬別。

因為凡夫特別需要環境的攝受,聖人的心是無住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他什麼環境,對他影響都不大。但是身為一個凡夫,你到不同的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攝受就差很多。所以身為凡夫眾生,我們的確要慎重選擇一個國土,這是蕅益大師說的。因為我們的心,還是有所住,我們選擇一個勝妙五塵的佛土,能令我們圓證三不退,對我們的成佛,有加持的效果,這第一個從果地的功德來說。

第二個,從因地的修學來說:他說為什麼十方諸佛偏讚極樂淨土呢?因為阿彌陀佛和一般的凡夫眾生,偏有緣故──跟我們的緣特別深。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絕大部分是為凡夫而發的,不像有些佛陀所發的願,他有些願是攝受聖位的菩薩,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凡夫而發的,既然是這樣,既然他的願特別照顧到凡夫,使令我們容易跟他感應道交。

當然,每一個佛菩薩因地所發的願不同,但是彌陀的願,跟凡夫眾生偏有緣故,使令我們在憶念彌陀功德時,容易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這是從因地的殊勝來說。那麼基於這兩個理由,所以韋提希夫人在十方淨土中,因為韋提希夫人她是一個凡夫眾生,她受到兒子的刺激,心中還是有憂愁、還是有苦惱,心隨境轉,這是標準的凡夫眾生,所以她選擇了極樂世界,的確是正確的。選擇以後,我們看下一段,正式的啟請修行的方法,看經文:

(三)乞請淨行: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本經的修行,在整個淨土的感應道交,它提出了兩個方法來感應道交:第一個教我思惟;第二個教我正受。思惟,是一種比較散亂心的一種思惟;正受,是一種寂靜的正念。所以善導大師把思惟判作散善,把正受看作定善,禪定相應的善。這個思惟,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淨業三福,它是屬於助行;正受,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十六觀,它是屬於正修。以十六觀為正修,以淨業三福來當助行。這段就是佛陀酬答往生的處所。這以下詳細說明:應該如何來修學這個淨業,才能夠成就往生。我們看丙二的酬前淨業:

丙二、酬前淨業。分二:丁一、三種淨業答思惟。丁二、明十六妙觀答正受。

丁一、三種淨業答思惟

這個地方分成兩段,第一段是三種淨業答思惟,第二段是明十六觀答正受,這個科判是智者大師所判的科判。

智者大師認為思惟是一種散亂心的修學,是以淨業三福為主的,是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的一種修學。十六觀是必須在佛堂當中,息諸緣務的一種正念的、寂靜的修學;這兩個不一樣,一個是歷緣對境修,一個是坐中修。

先回答三種淨業,來相應於如理思惟。我們先看第一段:

(一)正明淨業

(1)光照頻婆得道: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就是指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淨土,當作來世往生的目標,這個時候,世尊並沒有馬上回答淨土的修學,而是露出微笑。我們看佛陀在經典中不隨便笑,笑當然是有特殊原因的。古德解釋說,佛陀的笑,主要是針對頻婆娑羅王來說的,因為他了知頻婆娑羅王的善惡因緣,頻婆娑羅王因為過去生跟阿闍世王結下生死的業緣,今生來酬償業報,本來是一個痛苦的果報,但是頻婆娑羅王有善根,有善根的人在痛苦當中能啟發道心,反而激發他修八關齋戒、修無常無我觀,使令他今生能夠成就三果,所以這個逆增上緣,就是說看到頻婆娑羅王當中的身心世界善惡夾雜,而且善能破惡,以善根超越痛苦。所以佛陀露出微笑,古德是這樣解釋的,這個微笑是針對頻婆娑羅王的宿世的因緣而微笑的。

這個時候他從口中放出青、黃、赤、白、紫五種光明,從佛口而出。這個光明幹什麼呢?照到頻婆娑羅王的頭頂,為頻婆娑羅王加持。我們知道世尊這時候是在哪裡?他這個時候是在韋提希夫人的寮房當中,他帶了目犍連尊者、還有阿難尊者,飛到韋提希夫人的房間,來為她說法、為她顯現佛土。這個時候,佛陀並沒有馬上回答韋提希夫人的問題,而反倒是佛口放光,先照了離她好幾個房間的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雖處幽閉,跟韋提希夫人之間有重重牆壁的障礙,但是這個時候頻婆娑羅王得到佛陀的光明加持之後,心眼無障,遙見世尊。他內心當中的心眼和天眼都打開了,能夠遙遙的見到韋提希夫人房間裡的世尊,而且頭面作禮。當他拜下去的時候,就任運成就了三果。當然這個地方應該有佛力的加持。

從唯識學的判教來說,正常人一般應該先成就初果,但是有一種人例外,他聽聞佛法直接跳躍到三果,這種人要有兩種功德:第一個他的智慧善根強;第二個他要有初禪以上的禪定才有可能;如果他只是微弱的未到地定,他應該先證得初果。定力強、善根深,頻婆娑羅王就是這種根機的人,他是馬上證得三果。三果叫不還果,已經不來了,所謂不來不是不來人間,因為他還有三惑,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他往生到四禪裡面的五不還天,在五不還天修學。斷最後的微細的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的思惑,然後直接從五不還天跳脫出去,他再也不來三界受生死了,在五不還天直接證入四果,叫阿羅漢果。

這段經文古德解釋說:韋提希夫人啟求佛陀,開示思惟、開示正受,佛陀卻先加持頻婆娑羅王,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頻婆娑羅王本身善根已經成熟。因為他透過前面的受戒、聞法他善根成熟,所以佛陀先加持他,使他成就。

第二個,他消除夫人心中的罣礙。因為韋提希夫人被關起來以後,她對大王心中有所罣礙,她害怕大王得不到飲食,而受到痛苦乃至死亡,所以佛陀先把頻婆娑羅王先度化了,消除夫人的罣礙,使令她能夠專心修學以下的十六觀,是這個意思。

這以下才是佛陀正式的對韋提希夫人開示:

(2)舉果以勸修因: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這地方,我先把因果說明一下。我們先看極樂世界的果,汝今知否?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說極樂世界是我們的目標,那麼極樂世界在哪裡呢?離娑婆世界並不遙遠,去此不遠,古德有諸多說明。

你說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差了十萬億佛土,從事相來說,不應該說去此不遠,因為十萬億佛土是很遙遠的!一個佛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去此不遠應該是從理觀說的。就是說,我們今天修學的目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那麼你今天在踏出第一步,我們設定的目標是: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那我先要知道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你連極樂世界在哪裡都不知道,你要從哪裡下手呢?

極樂世界它存在於兩個地方:第一個從事相來說:它存在於十萬億佛土之外。第二個從理觀上:它存在我們一念心中,我們內心本來具足。修行一定是用理觀來帶動事修!因為你沒有理觀只有事修,你心向外攀緣,你的心是散亂的,不可能一心不亂,你的心散掉了。

所以你一個修行人你不要老是眼睛打開說,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我什麼時候能夢到阿彌陀佛?這個不對了!因為你心向外攀緣了!你內心當中只要向內安住,好好地修學,極樂世界自會然顯現,你根本不用去求,因為它本來就存在心中啊!

所以佛陀在修行之前,先確定我們修行的處所、道場在哪裡──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修行是修心地法門,就在我們心中!

好,那麼我們確定了修行的處所以後,應該怎麼修呢?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就,諦觀就是你要很專心的去觀想。本經是以觀想為主修,你要如實地去觀想極樂世界清淨的依正莊嚴,這是我們的修行處,這是總說。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為什麼佛陀要譬喻呢?這裡解釋一下:佛陀在講解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是用譬喻的方式,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到過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長得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所以佛陀必須用我們生活當中,已經存在的東西來作譬喻。

比方說,佛陀用七寶,極樂世界的宮殿是七寶所成,難道極樂世界的宮殿,跟我們娑婆世界的黃金、白銀一模一樣嗎?不可能!但是如果佛陀不引用我們現實生活所知道的,我們怎麼下手去用功?怎麼踏出第一步呢?所以佛陀必須先教導我們,用我們所認知的東西,來引導我們去認識一個我們從來沒有接觸的東西,這叫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先用譬喻來引導我們,也令未來世一切凡夫眾生,欲修淨業者,透過這個譬喻的思惟,而能夠成就淨業,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剛開始是先思惟佛陀的方便門,慢慢慢慢善根成熟了,極樂世界的真實相,自然會顯現出來,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看下一段,這段正式說明整個淨土宗的道前基礎:

(3)淨業三福: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一段正式回答教我思惟。這是在修淨土之前,應該有的基礎的工作,就是淨業三福。佛陀說:欲生彼國者,應當先修三種福業以為基礎。

一、淨業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一個是講到人天之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人天之福,佛陀提出了三個主題:第一個是孝順心,第二個是恭敬心,第三個是慈悲心。

那麼孝順心當然主要的對像是父母,廣泛來說是一切眾生。因為父母對我們有生育、養育之恩,所以我們應該以孝順心來回報父母。以孝順心來孝養父母,古德解釋,由淺入深有三種差別:

第一種是下品的孝養父母。下品就是指四事的孝養。我們對於父母親,衣服、飲食、臥具、湯藥四事供養,讓父母親衣食無缺,這是第一種四事孝養。

第二種是光宗耀祖:我們自己立身行道,不辱所生,在社會上做一個有用的人,得到別人的讚美,使令我們的祖先因此而得到別人的讚美,這是光宗耀祖的孝養,屬於中品的孝順。

第三種孝順是上品的諭親於道:就是我們用善巧方法,引導父母親能夠信奉三寶、修學佛法,而了生脫死,這是上品的孝養,這種孝養是以法供養。

我們再看第二段的奉事師長:師長有教導啟蒙之恩,所以古德說:如果沒有世間的師長,則不知禮法;沒有出世間的師長,則不知佛法。師長有方便力,能夠開導佛法,啟發我們心中的智慧,所以我們應該要尊重師長。

第三個慈心不殺:這個就是廣泛一切眾生。慈心不殺除了修慈悲心,《楞嚴經》提出兩點說明,尤其是修淨土的,你最好第一個不要殺生、第二個你最好吃素。

我解釋這個道理給你聽聽:《楞嚴經》說,你殺生有兩個過失:

第一個、欠眾生的命債,你殺他一命,肯定要還他一命,臨命終他絕對不會放過你的。

第二個、你說我沒有殺生,我是吃三淨肉。好,那你沒有欠命債,你欠眾生肉債,他的肉也沒有說要給你吃,是你強迫把它拿去吃的,所以你吃它半斤,你要還它八兩。所以你吃眾生肉,雖然你沒有直接殺生,但是你欠它的肉債,因為它心中對這個肉身有執著,就有業緣在那個地方。

這個事情是這樣,我們修淨土宗的人,要做兩件事情:

第一個、要加強你跟彌陀的感應,比方說憶念彌陀、執持名號。

第二個、要減少跟娑婆世界的業緣,你跟眾生的生死業緣結得愈深,臨終就愈難離開,問題在這,因為他不放過你!平常你感覺不出來,臨命終的時候,那是算總帳的時候,臘月三十算總帳。所以你不要以為帶業往生,帶業往生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要先衝過你自己的障礙,然後再去接觸到彌陀的光明;所以你本身障礙太深的話,可能會有問題。

在淨土宗我們要拜懺,甚至於如果過去曾經有墮過胎,放蒙山也不可少,有些方便門都不能少。總而言之,一個方向,你必須要在臨終的時候──願我臨終無障礙,這是一個方向,拜懺、放蒙山、吃素,盡量不要再跟眾生結惡緣。

嚴格來說,以《楞嚴經》的高標準,你連牛奶也不能喝啊,因為這個也是眾生身體上的一部分,你都不能再喝!嚴格來說,你看看《楞嚴經》,什麼叫做不跟眾生結惡緣?連牛奶都不能喝,連眾生皮毛製成的衣服都不能穿,這個叫做願我臨終無障礙,要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身三、口四、意三,這是修十善業。當然人天乘主要是以十善業為主,開展出來有三個主軸,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是十善業的三個主軸思想。

二、淨業三福: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所謂三皈依,是學佛法的一個基礎。為什麼要修三歸?因為佛有說法之恩,法有開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我們整個修學,必須仰仗三寶的加持。

具足眾戒,包括了居士五戒、八關齋戒,以及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然後最後身口意盡量能夠威儀具足。人天的福業是十善業,二乘人的福業是持戒。持戒跟修善的差別,因為持戒有戒體,所以他的心力強。戒體就是一種願望,有願力來引導的善行,第一個他所緣境廣,能普遍含蓋一切眾生。

前面的十善業,他是有對像,他的對像是針對父母師長,有一定的對像,持戒沒有對像。比方說持不殺生戒,一切的有情,上至天上的飛鳥,下至地上的螞蟻,都不能有殺生的行為,所以持戒第一個他所緣境廣。

第二個他的心力強,所以他的功德超過十善,人天的福業是慈善家,二乘的福業是宗教家,宗教跟慈善最大的差別,就是有願力。世間的善人,不見得有願力,他到菜市場,臨時看到有眾生很可憐,一時生起惻隱之心,把它救回來放生,那種是一時的善念,由於境界的觸動才啟發他的善心。持戒的人,沒有所謂一時的善,而是白天、晚上他經常考慮到:自己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他的願力是超越時空的,願力所帶動的善法,功德是強大的!我希望大家要知道:

宗教的修學跟慈善的修學,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有願力,一個是沒有願力;一個是一時的善心,一個是恆常的善心,功德就千差萬別。

所以一個是人天的福業,一個是二乘的福業,不一樣。當然,大乘的福業他的心胸就更廣大了,我們休息一下再說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信願行三資糧和念佛的方法

諸位善知識,今天奉家師慈老的面諭,與諸位結緣,並請...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薩

這是發生在浙江省岱山縣衢山鎮法華禪院的一件真實奇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中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

佛號讓地獄變清涼

佛陀證得無上的佛果以後,很多人跟著出家學道。在佛陀...

念佛為何常出現不念自念的狀態

問: 有個居士以前很精進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歲...

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嗎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我這裡也點示了下,這點我們一定...

弘一大師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師以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

行住坐臥把持一句佛號

我們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行、住...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惟賢長老《儒釋道三教文化各有特點》

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學書坊),很高興,為什麼?這裡有...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實故事

那是民國九年的時候,有一則真實的傳奇性的故事:有一...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佛教的真理

何謂真理?在古希臘,「真理」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開中國曆代的高僧傳記,我們會發現這些高僧都具有常...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

人生的四法則

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事業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佛教詞典】唯識中道

法相宗所立,指一切萬有,唯識所變,乃非有非空之中道...

【佛教詞典】捨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二壽行之一。...

【視頻】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視頻】一念得失

一念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