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淨界法師  2021/1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面,我們講到丙二、明欲害母。

《大乘起信論》講到我們修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破和合識,一個是斷相續心。這個和合識,就是五蘊當中的想蘊,主要是第六意識對外境的種種想像。相像當然會產生貪愛,所以破和合識,是破除我們對娑婆世界一種貪愛的想像。

以本經來說,頻婆娑羅王跟韋提希夫人,都是大福報之人,一個是國王,一個是王太后。所以他們的想像肯定是跟外境堅固的結合一起。因為他們遇到的都是別人的恭敬、飲食乃至種種的受用資具,都是如意、安樂的境界,所以你要這兩個人平常要破和合識,基本上很難。一個快樂的感受不斷的在刺激他、不斷的誘惑他,你要他的想蘊能夠斷然地放下樂受,不容易做到。但是遇到逆境的感受刺激他的時候,第六意識產生出離,為什麼?因為他有願力 ── 一個有願力的人遇到逆境,會啟發他的道行;一個沒有發願的人遇到逆境只會自暴自棄!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這兩個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有善根的人,他在福報當中只是一時的迷惑,但是善根一發起來的時候,他能夠斷然地求受八關齋戒、聽聞佛法,一個證得三果,一個求生淨土,不容易啊!這個都是因為逆境的刺激所產生的。他能夠在逆境當中,破除合和識,使他令第六意識的想蘊,脫離了外境的塵、內在的感受的根──迥脫根塵。這是第一點,出離心。

但是,他真正要做的是斷相續心,也就是第七意識的執取,這個就要靠智慧了。你要聽聞佛法,完全只有逆境,你只是一種基礎的出離道心,你真實要脫離三界的繫縛,還得靠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斷念念執取──相續的心。頻婆娑羅王,這兩點都做到了,他一開始就有出離心,求受八關齋戒,又聽聞富樓那尊者說法,所以一方面破和合識,一方面斷相續心,果然證得三果。這是講到本經緣起當中,關於頻婆娑羅王的情況。

那麼阿闍世王本來是跟他父親結下惡因緣的,但是因為他母親過來幫助頻婆娑羅王,所以引起了阿闍世王的遷怒,也要殺他母親,這件事情當然引起了嚴重的反對,我們看經文:

(2)良臣諫: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懺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正當阿闍世王拿著利劍,一步一步的走向韋提希夫人王后住的地方時,所出現的一件事情,時有一臣,當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臣叫月光,這位大臣的特點聰明多智,非常有智慧;那麼這個大臣,另外有一位王族叫做耆婆。耆婆是阿闍世王同父異母的弟弟,都是頻婆娑羅王的兒子(一般俗稱王爺)。耆婆大家都知道,他是當時一位有名良醫,依止目犍連尊者修學。

這個時候兩個人就勸諫大王說:臣聞毗陀論經說,這個臣是指月光大臣,其實那個時候耆婆並沒有講話,但是他跟月光大臣在一起,他也認同了月光大臣的勸諫,但講話的是月光大臣。月光大臣他舉這個毗陀論,就是吠陀經典,那在古印度婆羅門,最重要的經典,等同基督教的聖經。因為月光是做臣子的,阿闍世王是太子,他怎麼好說勸諫呢?所以只好把這個他們所供奉的這個聖經,把它抬出來,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們婆羅門教所信仰的聖經─吠陀經典說的。

他說劫初已來,劫初是指自有人類以來,的確有很多很多的惡國王,為了貪求王位的緣故,有很多的王太子,這個王太子,太子做太久了,為了貪求王位的緣故,殺傷他的父親,有一萬八千人之多,在人類以來的確是有這個事情發生。但是我們未曾聽聞過,有哪一個人惡到要殺害自己的母親,這非常不合情理。因為母親對於子女沒有任何的得失心,完全是平等的關愛。所以大王你今天要殺害母親,這種殺逆的事情,已經嚴重到怎麼樣呢?污剎利種,這句話就講得很嚴重了。

在古代的印度有四種種性,他把世間分成四種人:

第一個是婆羅門,是最高的宗教師,負責祭祀、祈禱。

第二個是剎帝利,是王族、大臣,處理國家事務的。

第三個是吠舍,就是一般的農民勞工,還有商人。

第四個首陀羅,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奴隸,以及從事殺生工作的人。

阿闍世他們的種性就是剎帝利,是屬於第二個貴族。月光對他說:你已經傷害到身為一個王族的最低的標準,你已經沒有資格做王族,那麼你殺害母親這件事情,已經不見容於任何的剎帝利的種性。所以我身為臣子,我們不忍心見聞這件事情。換句話說,我不苟同你的行為,你這個行為,已經不是王族應該做的事,是一個最卑賤旃陀羅,旃陀羅就是奴隸,奴隸是從事殺生的事情,說你這個事情已經是像一個奴隸所做的事情一樣。那麼月光這樣講出這句話,是講得非常的重,而且引出這個經典來證明這個道理的真實性,所以我等不宜復住於此!我已經不能跟你共住了。

在古時候印度這個種性是很嚴重的,各個種性大家不能住在一起,你是賤族,他是貴族,就不能往在一起。意思是說:你做這件事你已經不是貴族,你是變成一個賤族了!我已經不屑和你住在一起了。那麼這兩個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說完之後他要防備阿闍世王有殺害的舉動,就按著劍就慢慢的退回去了。

那麼,阿闍世王聽到月光大臣的話,驚怖惶懼,因為他知道他失去了大臣的心,也就可能失去老百姓的民心,感到恐怖。但是,他還存一絲的希望,希望透過跟耆婆的兄弟關係,希望得到耆婆的支持,就對耆婆說:汝不為我耶?你是我的親弟弟,難道你也不幫忙我嗎?耆婆白告大王說:慎莫害母!我給你一句忠告的話,你一旦你害了母親,你肯定會眾叛親離,上得不到百官的擁護,下失去廣大的民心,你這個大王也做不久,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耆婆就提出勸諫,絕對不能殺害母親。

王聞此語,懺悔求救,阿闍世王知道事情嚴重,連他親弟弟都講出這樣的話來,就向他們懺悔,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把劍丟掉,不殺害他的母親了。這個是講到阿闍世王他一時生氣要殺害母親,造成了大臣的反彈。

我們看最後一段:

(3)敕幽閉:

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那麼阿闍世王是不殺害他母親,但是他怕他母親又去幫助頻婆娑羅王,所以就把她關起來,他命令內官(這是宮中專門管女眷的女官),就把這個王太夫人把她關在深宮當中,使令她不能夠自由的出入。

這段經文我們要說明一下:前面阿闍世王把他父親關起來,不送飲食,要活活的餓死頻婆娑羅王。但是這段經文,他只是限制韋提希夫人的行動,他還是有定期的送飲食,因為他不敢殺害他的母親。前面說過慎莫害母,他只是不讓她自由行動而已,但是飲食的提供是正常的。

古德說阿闍世王之所以不敢傷害母親,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他不敢違背婆羅門的宗教信仰:因為婆羅門教是當時貴族的宗教,婆羅門教裡對於殺害母親,有很嚴重的譴責,說無道害母。你這個人是完全沒有道德觀念,所以他一旦是違背了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他肯定失去廣大的婆羅門跟剎帝利兩大貴族的支持,所以他不敢這樣做,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不敢違背社會的道德標準:因為在過去的父權時代,沒有一個人去傷害母親的。因為母親沒有過錯,母親對子女是平等的慈愛,所以他也不敢觸動社會的最低標準而失去廣大的民心,所以就暫時把韋提希夫人關起來,但是正常提供飲食。這是阿闍世王殺害母親後來懺悔了,把他母親關起來,好,我們看下一段:

(二)因禁請佛: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韋提希夫人被關閉在深宮當中,她的內心是愁憂的、她的色身是憔悴的。這個地方古人註解說:韋提希夫人她得到正常的飲食,為什麼愁憂呢?她是愁憂她一旦沒有送食,老王必死,這個時候她知道頻婆娑王必死無疑。因為她不能再送飯菜,她是為老王死亡的到來感到愁憂。這個時候心情不好,就面向靈鷲山向佛陀禮拜,禮拜的時候心中向佛陀禱告說:如來世尊!過去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老人家就常常派阿難尊者來慰問我。現在我被兒子關起來了,我感到非常愁憂不安。但世尊威德深重,無由得見,我也不敢驚動世尊您親自來為我說法,但是我希望世尊慈悲,能夠派遣目犍連尊者和阿難尊者,來跟我相見、來開導我,把我心中的結解開。這時候,作是語已,很悲痛的掉下眼淚,而且遙遙的向靈鷲山向佛陀禮拜。

這是韋提希夫人被關起來之後,她內心的愁憂,起而引發對佛陀、對尊者、對法的一種皈依乞求之心。我們看下一段:

(三)佛慈往赴:

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勅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 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這個韋提希夫人向佛陀啟請以後,佛陀就有感應了──未舉頭頃,韋提希夫人拜下去,還來不及把頭抬起來的時候,大慈悲的世尊在靈鷲山,就知道韋提希夫人心中所憶念所啟請的事情,馬上教敕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從空而來。佛陀就從靈鷲山隱沒,從王宮出。這地方的兩種神通力,我們先解釋一下:

阿羅漢的神通是一對一,叫從空而來;阿羅漢從這個地方,飛到另外一個地方,他是用身體直接飛過去的,你說你看到虛空中有一個人在飛,那麼虛空中飛,當然這個還是受業力的影響,還是有障礙。比方說在飛行途中遇到樹,他就要閃開,他還是要受到業力的影響。所以阿羅漢的神通是從空而來,他從虛空中飛過來,如鳥飛虛空。佛陀的神通是一對多,他可以在一個地方消失,在很多地方現前,他不用經過飛的過程,他可以此方沒、彼方出,這是不可思議的意生身──心念到哪裡他同時可以在很多地方同時出現。所以這可以看出來佛陀的神通力跟尊者的神通力的確不同。尊者是從空而來,佛陀是此方沒彼方出。

我們看經文,韋提希夫人很謙卑的想著:世尊威重無由得見,我只是一個卑賤的眾生,你老人家特別地威重,我不敢驚動您老人家,所以當時韋提希夫人並沒有啟請佛陀。但是佛陀是不請而來,表示佛陀是有說法的因緣,佛陀的出現肯定有因緣,所以佛陀親自來到王宮,當然也帶了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而來。

那麼這個時候,韋提希夫人拜下去以後,抬起頭來看到了慈悲的世尊。這個時候世尊有三種莊嚴相,她看到三種莊嚴:

第一個正報莊嚴,身紫金色。看見佛陀在虛空中,端然安坐放大光明,現出紫金光身。

第二個依報莊嚴,坐寶蓮華。佛陀坐在七寶所成的蓮華上。

第三個眷屬莊嚴,左邊是目犍連尊者,右邊是阿難尊者在,還有看見釋提桓因(欲界的天王)、大梵天王(三界的天王)、護世諸天(就是四大天王)以為眷屬。

這時候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虛空中之天人,降下了天華,夫人就持天華來供養佛陀、以及兩位尊者、還有諸天等等。這是講到佛陀的出現,現出三種莊嚴來安慰、鼓勵韋提希夫人。我們看最後一段傷嘆請法:

(四)傷嘆請法: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在序分當中,真正發起本經因緣,就是這一段。

韋提希夫人在感傷之餘,請佛陀說法,請佛說法有兩段,先看第一小段:正當佛陀以三種莊嚴出現在虛空當中的時候,韋提希夫人本來是拜下去的,當她抬起頭來,看到佛陀、二位尊者,旁邊還有諸天,放大光明。她內心非常感動,她就站起來,做出三件事情:

第一個、自絕瓔珞:這個絕字,古人解釋說,她是用手把這些瓔絡扯斷,不是把它拿起來,而是用手把它扯斷。這樣的動作,是想表達她內心的一種真實出離,對於世間的榮華富貴,產生厭惡之想,把瓔珞都扯斷了,這個榮華富貴會帶來障礙、帶來過失。

第二個、舉身投地:她本來已經站起來了又再拜下去。

第三個、更重要的是號泣向佛。

我們知道這個韋提希夫人,她在啟請佛陀的時候,你看第九面,第九面的因禁請佛倒數第四行,我們看下半段: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陀。悲泣雨淚,她哭得也很厲害,但並沒有出聲,她還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但是這個時候,因為佛陀親自出現,她太感動了。所以這段經文古人說因為佛陀的出現,讓韋提希夫人深為感動,有感恩的意思。所以她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就號啕大哭。號泣向佛就是說她前面的情感還是可以控制,看到佛陀之後,她控制不了。整個人的那種心中的痛苦情緒,整個發泄出來,她就向佛陀請示兩件事情:第一個請問過去的因緣;第二個請問未來的因緣。

我們先看過去的因緣:過去因緣有兩段,第一段: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我到底過去生造了什麼罪業,而生此忤逆之子,竟然殺害父親,又把母親關起來。第二個,世尊您老人家過去生又是什麼惡因緣,竟跟提婆達多共為眷屬?我們都知道提婆達多生生世世害佛,連佛陀成佛之後都不肯放過。這是問到過去的兩個因緣。

再看未來的因緣:唯願世尊,這是講到未來,為我廣說無憂惱處,這個時候她希望追求一個無憂惱的處所。

憂跟惱不一樣,惱是苦惱,當痛苦的事情出現時,跟痛苦的事情接觸叫做惱;憂,是痛苦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害怕它出現,心中的罣礙叫做憂。所以我們一般人不是憂就是惱。因為你的福報很大,但是你不知道福報什麼時候會失掉?這叫憂。當福報果然失掉了,就叫做惱。這兩種心態,都會破壞我的安樂,福報再大有什麼用呢?雖然吃得好、住得好,但是心中有憂、心中有惱,這兩個東西會破壞我的快樂,所以我覺得關鍵不在快不快樂,關鍵是我心中不能有憂、有惱。

所以她就說:我希望能夠往生到一個沒有憂惱的地方去,我當往生,我一定要到那個地方去,不再好樂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為什麼呢?因為五濁惡世有地獄、餓鬼、畜生,大部分人到三惡道去了。不小心造了罪業,臨命終的時候罪業起現行,就墮到三惡道去了。就算你有佈施、持戒有種種福德力,你往生到人天善處,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多不善聚,有很多惡因緣不斷地刺激你,會破壞你的快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

所以我現在對娑婆世界完全不生好樂,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遠離種種惡逆的音聲,這個邪惡之人。這是講到她對未來果報的一種祈請,我希望有一個地方是沒有憂惱、沒有惡聲、沒有惡人、沒有種種的三惡道、不善聚的惡因緣,這是第一個對果報的祈請。

第二個對因地的祈請,當然你要要往生到一個好的地方,你得要種因,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她先求懺悔,然後說: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這叫因地。我應該怎樣去觀想這種種的莊嚴的處所,我才能夠往生到這個無憂惱的處所去。這是講到因地的修學。

前面的阿闍世王一開始殺害父親,後來被韋提希夫人救了以後,他又要去殺害母親,所以引生了韋提希夫人請法。但韋提希夫人,我們看她跟佛陀請法的時候,是兩段,一段是問過去,一段是問未來。

但是我們看經文,佛陀的回答,佛陀對於過去的因緣,在本經當中隻字不提。說我為什麼會生這個惡逆的兒子?世尊您又為什麼會跟提婆達多為眷屬?這兩個問題佛陀在經文當中一個字都沒有回答,佛陀只重視未來,這個地方很重要!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由兩種力量決定的:

第一個,唯識講阿賴耶識,它是一個大倉庫,我們叫它業識,阿賴耶識管著我們的業力,它不斷把我們善惡業力的種子釋放出來,讓我們去受用。這一部分我們叫做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的生命當中,只要跟結果有關係的,你都作不了主。

比方說:誰作你的子女、你今生能夠身體健康與否、你有多大的福報,這一部份你都做不了主,因為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你看身為佛陀萬德莊嚴,但是他的應化身,還是有很多的惡逆的因緣,比方說提婆達多常常傷害衪、譭謗祂,佛陀也沒有辦法,佛陀改變自己的心態──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佛陀自己很自在,但是眾生的共業,他也是沒辦法。你生命當中跟結果有關係的,這個部份你大概就做不了主,就是阿賴耶識說了算。是由過去的業力來決定的!只要跟過程有關係就是思想,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生命,這就很重要!決定你的未來。

同樣是惡逆的環境,你用自暴自棄來面對,你就沒有未來;你用菩提心,佈施、持戒、忍辱的心來面對,你是在積集美好的未來。

總之,生命當中有兩個相貌:一個是結果,結果是還債,我們叫宿債:償還過去的舊業。第二個是過程,你的心態又再創造未來。

所以你看佛陀對於韋提希夫人啟請過去的因緣,佛陀後面隻字不提,問過去幹什麼?雖然我們現在很想知道自己前生怎麼樣,其實過去就不要問了,你現在要知道你未來怎麼樣、未來才重要!因為未來你可以去開創──操之在我,你問你前生怎麼樣又怎麼樣,你要問你來生會去哪裡,我們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已經不重要了,你將往哪裡而去比較重要,未來比較重要。

所以我們看佛陀後面的經文是廣泛的為未來的結果,還有未來的因地,作出回答──你要往生的無憂惱處有哪些、然後修行的方法有哪些,佛陀是在這個地方作出回答,這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從發起序的序分當中,看出了一點消息。一部經的序分,大概就知道這部經的修學定位是什麼。你看《佛說阿彌陀經》所講的功德莊嚴,跟本經有很多類似的地方,諸位如果有空,可以把《觀經》跟《佛說阿彌陀經》同參。

《佛說阿彌陀經》講依報莊嚴,它也有講大地莊嚴,黃金為地;講到寶樹莊嚴,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講到池水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最重要的是蓮華莊嚴;四種莊嚴。本經講的四種莊嚴,《佛說阿彌陀經》都有,但是我們看到《佛說阿彌陀經》在發明四種莊嚴的時候,它的思想導向不太一樣。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解釋這四種莊嚴時:舍利佛,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如是,那麼這個如是功德莊嚴,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力:心力、佛力、法力。但是他老人家是偏重…他認為《佛說阿彌陀經》在發明功德的時候,他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是因為你持名,所以有如是的功德莊嚴。

《佛說阿彌陀經》最後佛陀解釋名號阿彌陀為──無量光、無量壽,是以名號來成就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所以《佛說阿彌陀經》發明極樂世界莊嚴,會歸到一句佛號的音聲去了,它強調佛力不可思議,培養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一種信仰、名號的信仰。

本經不同,本經的緣起,是因為韋提希夫人遇到了痛苦的刺激,她追求無憂惱處,所以古人說本經是欣、厭二門而帶動的,就是厭離痛苦,欣求安樂而帶動本經。本經的會歸處在於心力不可思議,在於一種願力。所以在極樂世界莊嚴當中,本經講這麼多的莊嚴,主要目的,就是啟發你對極樂世界的往生願力,這是最重要的!

《佛說阿彌陀經》是強調佛力,你念佛你就有這種莊嚴;本經是說你要生命改變,必須先改變你的心態。這兩個不一樣。

本經認為我們來娑婆世界,是我們自己要來的,是因為貪戀娑婆,如果你心態不改變,念佛也沒有用!

所以《佛說阿彌陀經》偏重佛力不可思議,《觀經》偏重心力不可思議。

說:韋提希夫人你今天之所以受生在這個地方,是我們心態對娑婆世界有所貪戀,唯有你透過修觀、會歸心性,改變我們心中的願望,把對娑婆世界的貪愛,轉成對極樂世界的欣求,你來生就不會再來娑婆世界了。

我們從序分當中,古德說可以看出這一點消息。它偏重在對淨土的一種欣厭二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偏重在這一塊。那麼《佛說阿彌陀經》是偏重在對名號的信仰、皈依。反正你就是,不能念讓他念,好好的執持名號。你就有極樂世界如此的功德莊嚴出現,強調佛力不可思議,這個地方有所不同。

好,我們今天剛好把序分講完,我們今天就上到這個地方。到正宗分我們下一堂課再正式說明。

我建議大家,諸位在讀《觀經》的時候,如果你也有受持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你可以對比一下,合參。總而言之,我們臨命終時有兩種力量要現前:第一個是能念的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議,你自己皈依的心;第二個,當然佛力也要現前。心力跟佛力都要現前。

《佛說阿彌陀經》主要是強調佛力不可思議,但是本經告訴我們:你心力不改變,佛力也救不了你!他是認為以心力帶動佛力。這兩個之間的關係,大家要去參透一下。

總而言之,我們生命要改變,要仰仗兩種力量:第一個你本身的一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力;第二個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臨命終──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兩個力量都要現前。

但是本經對於心力有很多的發揮,你透過如理的觀想—事觀、理觀,慢慢的調整我們的心態,成就一種往生的願望,著眼在這個地方。

而《佛說阿彌陀經》是偏重在他力的加被:我是苦惱的眾生,阿彌陀佛你來救我。完全從信仰下手。《觀經》是從智慧的觀照下手,就是你要改變你自己的想法,你不是只有信仰,你心中的智慧的抉擇、心中的光明要打開。一個是以信仰為本,一個是以智慧的抉擇為本,這兩部經典,大家可以同時合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信願行三資糧和念佛的方法

諸位善知識,今天奉家師慈老的面諭,與諸位結緣,並請...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薩

這是發生在浙江省岱山縣衢山鎮法華禪院的一件真實奇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中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

佛號讓地獄變清涼

佛陀證得無上的佛果以後,很多人跟著出家學道。在佛陀...

念佛為何常出現不念自念的狀態

問: 有個居士以前很精進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歲...

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嗎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我這裡也點示了下,這點我們一定...

弘一大師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師以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

行住坐臥把持一句佛號

我們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行、住...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惟賢長老《儒釋道三教文化各有特點》

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學書坊),很高興,為什麼?這裡有...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實故事

那是民國九年的時候,有一則真實的傳奇性的故事:有一...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佛教的真理

何謂真理?在古希臘,「真理」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開中國曆代的高僧傳記,我們會發現這些高僧都具有常...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

人生的四法則

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事業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佛教詞典】唯識中道

法相宗所立,指一切萬有,唯識所變,乃非有非空之中道...

【佛教詞典】捨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二壽行之一。...

【視頻】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視頻】一念得失

一念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