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淨界法師  2021/12/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三面,辛三、第九 佛身觀。

《觀經》的修學宗旨,就是在強調一個觀念: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只要我們能夠很正確的去作一個佛菩薩的想像,我們向內能夠開顯自性的功德,向外能夠感應十方諸佛的本願攝受。

那麼這個心想,什麼叫心想呢?這當中有兩個內涵:

第一個,你心中的相狀是什麼,你出現是蓮華的相狀、寶樹的相狀、樓閣的相狀,各種不同的相狀。

第二個,是你的心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如果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只是一種很專注的相狀,那麼當然你就跟往生沒有關係了,你是用這個相狀來開顯自性的功德,你偏重在三昧,偏重在止觀這一塊。如果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相狀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一種欣求的好樂的,那麼你這個時候是冥冥當中構成感應道交,所以關鍵在於心態。

所以在整個《觀經》當中,我們後面會講到──心態比心相更為重要!心相不是操之在我,有些人的心力比較薄弱,整天忙那麼多事情,他把他的工作、吃飯、睡覺、遊戲全部時間扣掉以後,他才來修行,所以他哪有那麼多心力去觀想這麼清楚的相狀呢?但是沒關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即便你的心相如此的羸弱不堪,但是佛陀還是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心中,只要你的心態正確,佛陀就有辦法救拔你!

所以凡夫眾生我們先偏重於心態!在我們一個散亂心的角度,開顯自性的功德,不是我們目前的重點,但是感應道交是我們目前所修的重點!所以在本經當中是先求感應道交,然後再求開顯自性,所以在這個地方心態就很重要,你包括前面的你用什麼心態,你看我們的道前基礎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心態準備。

你一開始先有慈善心: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那麼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修出離心;最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其實慈善心、出離心、菩提心,其實這個地方叫做心態的準備,道前基礎。如果你的心如此的剛強,充滿了瞋恨、充滿了邪惡,你把蓮華相現出來也沒有太大意思,因為你心態不好,心態不好你現這個相干什麼呢?阿彌陀佛沒辦法跟你感應啊!因為阿彌陀佛的心是大慈悲心,你的心那麼粗重,他的光明根本進不來,所以關鍵不是你把蓮華想像的多麼精緻,這不是重點,而是你的心態,心態比心相重要,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好,我們看這個佛身觀,我們看經文,先把它念一遍:

辛三、第九佛身觀

我們前面的佛菩薩觀叫做假想觀,它不是真的極樂世界的佛菩薩像觀,但是它可以作一個方便。這個地方就是佛陀親自描述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是長得什麼樣子?這以下是如實觀了:

(一)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前面的像觀成功之後,我們進一步觀無量壽佛的真實的身相跟真實的光明,這是真實的觀察。那麼真實的觀察有三小段,真佛身相,前面兩段是報身佛,這個已經超出我們凡夫的心量;第三段是我們比較可以下手的,叫應化身佛。我們先看報身佛:

(二)真佛身相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它是一個譬喻,是欲界的第三重天,因為它的光明特別殊勝,所以用夜摩天來代表,就像是百千萬億夜摩天空中的這種紫摩金色的光明,先解釋它的光明。第二個解釋報身佛的高度: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個更不可思議,它不是六十萬億那由他而已,加一個恆河沙。古德說這已經超乎我們凡夫的想像了,我們只能以一種隨喜讚歎的心情來讀誦。

眉間的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白毫宛轉五須彌。阿彌陀佛的白毫平常是收在眉間收起來,但是它一展開的時候,是右旋宛轉,長度可以圍繞五個須彌山。佛的眼珠當然是紺青色,如四大海水那麼大,而且青白分明。身上的毛孔放出的光明,如同須彌山這麼的廣大無邊,這都是報身佛。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

彼佛圓光,圓光就是佛頸頂上經常性的光明,如百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在佛的圓光當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在每一個光明當中有百萬億的,那由他就是億,百萬億億的,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每一尊化佛旁邊,都有無數的菩薩以為侍者。

到這個地方,都是在講報身佛,那報身佛已經超過我們凡夫的心量,我們只有隨喜讚歎。這以下是比較重要,和我們有切身關係,佛的應身像。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因地的修學不同,發的願不同。那麼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個好,每一個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三件事:相、好、光明。其實,相就是好、好就是相,只是相是比較粗顯的,好是比較微細、精緻的。一般來說,我們觀察佛陀的功德,在相、好、光明這三個當中,是以光明為下手處。佛陀的功德是互含互攝,只要成就一個佛的功德,其他的慢慢就具足了,因為佛的功德是法性身,它是互含互攝,所以是整體性的。在相好光明當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句話,就是這句話:

(三)光明攝生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講到光明有什麼功德呢?佛陀放出光明,除了顯示莊嚴之外,有什麼好處呢?它能夠攝取念佛的眾生。所謂攝,是指佛陀廣大的自在力、方便力,他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攝受你,你用音聲他也可以攝受你、你心中取他的相狀他也可以攝受你。那麼攝受以後幹什麼呢,取,他能夠把你取到他的功德當中,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所以古人說:只要是念佛的地方,就是佛陀光明照耀的地方,因為佛陀的光明,它是可以他受用,佛陀的光明是來攝受我們的。

在蓮池大師的傳記裡面講到一件事:說他老人家以前在家的時候,蓮池大師在家的時候就念佛念得很好。有一次隔壁的人往生了,那麼古代的社會都會請道士來做法會,他也隨喜,因為他認識隔壁的人。那麼他就坐在後排,這個道士可能有一點小小的天眼通,這個道士他法會做完的時候,就特地來找蓮池大師,跟他問候說:某某人啊!你念佛念得真的很好!蓮池大師說:你怎麼知道呢?我又沒有出聲。他說:你雖然心中默念,但是我做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你的頭頂跟別人不太一樣,別人的頭頂都是暗淡無光,你的頭頂有一道很清楚的金色的光明,而且光明當中有一尊佛坐在裡面。

所以這個地方講,佛陀的光明,一一光明,攝取念佛眾生。你看蓮池大師也沒有出聲,只是心中默念而已。所以我們講諸佛正遍知海,從眾生心想生,你可以用音聲的相狀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當然也可以用佛陀的相狀、光明相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地方就是說,佛陀的光明是用來幹什麼呢?是用來照了念佛眾生、攝取眾生,使令眾生能夠滅惡生善,這一點很重要!講到佛的光明有這第一個功德。攝取眾生的功德,好,我們再往下看,當我們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以後,開始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以後,進入到彌陀的光明中,有什麼好處呢?這以下慢慢地深入,往下看:

(四)觀成能見

其光明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前面講到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佛陀的相好光明當中,我們可以光明契入。契入以後怎麼辦?其光明相好及於化佛不可具說,這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下手的時候──但當憶想,令心眼見,我們只要知道一種大方向的概念,知道佛的光明是怎麼回事,我們用內心產生皈依的心去感受光明、去用內心去感應就可以──令心眼見,不一定要說一定要光明要多麼的精緻。

這一點我們再說明一下:強調他力法門的人,當然一定要強調本尊相應,包括淨土宗、密宗。西藏的上師敦珠仁波切,他在本尊相應當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開示,他說:本尊相應當然要把本尊的功德現出來,他說你不管本尊的相狀,你是現出一個男眾相、什麼相或者光明相都沒關係,重點是當你出現那個光明的時候,你要如實的了知──它就代表本尊所有的功德!

比方說你念阿彌陀佛聖號,你創造一個音聲─念從心起,聲從口出,然後再把自己的聲音聽回去,音從耳入,這就叫做感應道交。它是創造音聲──自念、自聽。你把它創造一個音聲再聽回來,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感應道交的重點在那裡呢?你要相信你所創造的音聲,就是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只要修他力法門的人,你的信仰必須要夠,誰適合去修淨土?只有一種人適合──信心具足的人才有辦法修!你有一點疑惑就沒了,一念方動烏雲遮,一旦起疑根,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裡面,一旦講到不思議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觀─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相信妄想的心,全體即是真如,這個東西是一種仰信。大乘法門有很多基礎,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大乘只要入最頂端的圓頓止觀─本尊相應止觀,你的信仰的心要夠,這個勉強不來,你沒有這種信心就沒辦法。你說,唉,你說我勉強,沒辦法勉強,這個是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強,他對真如佛性一聽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但是你契不進去,那契不進去你就找其他法門修了,只好這樣。

本尊相應法也是這樣,淨土宗,但當憶想,令心眼見。就是說當你心中出現光明時,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光明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憑什麼說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呢?憑什麼呢?憑的是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有無量的自在力,你不管現他什麼相狀,他就是有辦法進去。但是你的心態、你對阿彌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這個地方很重要!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當我們具足了廣大的信心,然後契入到彌陀的光明以後,有什麼好處呢?見此事者,見到佛的光明也好、相好也好,你見一尊佛就等同見十方諸佛,因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攝,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這個就不是華開見佛悟無生了,我們一般說是來生,這個地方是講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話,那今生就見佛了。

見佛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往下看: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我們剛開始是以佛的相狀,觀他的相好,或者簡單的觀他的光明相來契入。但是你從相狀進入以後,最後的結果是你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應,因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攝。佛陀不像我們凡夫,你看凡夫,你外表長得莊嚴,內心不一定莊嚴,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兩回事,在《唯識學》上說:名言種子管思想這一塊,業種子管身相這一塊。所以我們的種子,有的人重視思想,他思想好但是他的善業不足,所以他身相比較丑陋;有些人是一天到晚修福報,但是他也不修內心的思想,業種子好,名言種子不好,也是有。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獨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體的。所以當我們從佛身契入以後,最後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無緣慈我們解釋一下。在大乘佛法當中,慈悲心由淺入深,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是眾生緣慈:眾生緣慈的慈悲他是有條件的,因為眾生的慈悲他要取一個相,他要取一個眾生一種他的親密的相狀。比方說:這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恩,所以我應該要感恩。所以凡夫的慈悲心是要取一種悅意慈,就是你要找一個親密的相狀來帶動我的慈悲心。

所以我要觀想:一切眾生在輪迴當中,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無量的生死,我們每一次受身都要有一個母親,所以由此類推,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都做過我的母親。以母親的相狀來帶動我們的慈悲,這叫眾生緣慈。沒辦法,凡夫也只能從這個地方來修,以眾生相來帶動慈悲心,這是凡夫的慈悲。

第二個是二乘人的慈悲─法緣慈:二乘人觀一切法空,從空性當中,知道大地與我同源、萬物與我同根,所以生起慈悲心。但是他這個慈悲心是不主動的。阿羅漢你說他沒有慈悲心嗎?未必;阿羅漢他出來托缽,你有事情求他,他也會幫助你,但是阿羅漢的慈悲心不會主動,他一旦入了涅槃,就全面休息了。所以法緣慈他能夠觀一切法空而跟眾生產生同體的這種心情,但是他比較被動,不像佛陀的慈悲,為諸眾生不請之友。

第三個是無緣慈:無緣慈就是真實平等的慈悲心,而且這種慈悲心是任運自在,不假造作的。

在《涅槃經》裡面講到佛陀的慈悲心,它說:有一天,提婆達多想要謀害佛陀,他就把這個大象灌醉,灌醉以後然用這個東西去打這大象,象就往前衝,那麼就衝到往佛陀走路的方向衝過來。佛陀這個時候看到醉像是衝他而去,他看到這個醉象,即將害佛,造五逆重罪,任運生起慈悲心,很自然的將手伸出來,手指上立即現出五隻獅子。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害怕整個跪倒在地上,佛陀用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來調伏醉象,任運的。

還有一次提婆達多他去應供的時候,因為菜非常豐盛,他吃多了而拉肚子,他就憶念南無佛,釋迦牟尼佛也是現前給他加持,結果他就好了。之後有人就問說:這個提婆達多一天到晚想傷害佛陀,佛陀你為什麼要救他呢?佛陀說: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他也沒有刻意,就像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永遠存在,你的心準備好,月亮就出現了。不是說月亮跟那一個人特別好、跟哪一個人比較親厚,沒有這回事情。你只要準備好,月亮隨時出現,這個叫無緣慈,他沒有鎖定對像,是任運的。

所以當我們觀成佛身以後,我們自然的契入佛心,而產生大慈悲心。那麼作此觀者有什麼好處呢?

(五)舉益勸修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

捨身他世,生諸佛前,你一定不會在五濁惡世投胎,你一定生長到有佛出世的淨土,而且在那一生成就無生法忍。是故智者,應當繫心,諦觀無量壽佛。我們這個地方,慢慢慢慢大家已經知道一種觀念,叫借相修心。沒有相狀,我們沒有辦法修心!雖然修行是改變我們的心態,但是我們要借相。比方說我們持咒、比方說我們禮拜、比方說我們供養,就借這個相,借供養的相,來啟發我們慈悲的佈施心;借拜佛的相,來啟發我們慚愧的心。

印光大師講一個很重要的話,他說有些人修行,向外攀緣,心外求法,就是說他那個功課越作越多、個性越剛強,他以此功課來自我憍慢,那這個就不是借相修心了。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修行上路,說你到底這個車子是不是上了高速公路,上了高速公路說你這個人方法正確了,你每天在進步,你今天會比昨天更近於佛道了,一定趨向光明了。這個很重要,一個人就是生命當中永遠保持進步!但是,你怎麼知道你有進步呢?不管修什麼法門,我們只看結果:

你的心越來越調柔、越來越有智慧、越來越慈悲,你修行上路了,你方法正確;如果你修很多功課,但是你心煩惱依舊、自私依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相依舊,那你就不是在借相修心,你叫做積集善業!

但是我們要知道: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也積集善業,魔王,他沒有積集善業,他得果獲報的時候,他哪有那麼大的神通力來干擾修行人?他的神通力從什麼地方來?是從佈施、持八關齋戒,那做一個無遮大會供養大眾師,但是他不懂借相修心的道理。

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一個很重要觀念──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如果你真正用功的人,你開始進入到佛的相狀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受到佛的心,你也要慢慢出現佛心。這個叫做心心相印、感應道交!

所以我們是以相狀為下手,但是最後是以心態來做總結!

就是說:最後的結果,你的心態必須跟佛心是相應的,那我們說你這個人修行正確了,上路了,進步多少是時間的問題了。一個人修行上了路,就不用害怕了,你今天拜佛拜得少,那只是懈怠,在高速公路休息站休息一下,沒關係,可以再繼續走,起碼你是上路了;我們最怕就是一個人還在市區打轉,找不到路頭,那就糟糕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剛開始可能是觀蓮華相、觀佛的光明相、觀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相,但是最後的結果是要契入佛心──生在佛前,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性,這是本經的目的。本經是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先用相狀來引導我們,最後進入佛心,是這個道理。我們再往下看下一段:

(六)教觀入處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瞭;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

我們這個地方講出它的下手處: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其實佛門講到正報時候的相跟好是很複雜的: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下手:從眉間的白毫相下手。

佛陀有三十二相,有兩個相是很特別的:一個是佛頂的無見頂相,一般佛陀如果從佛頂放光,那就在顯真如本性—性德。你看《楞嚴經》包括楞嚴咒,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是佛頂放光而宣說神咒,因為楞嚴咒不是修來的,那是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真如本性,所以佛頂表示性德。那麼白毫表示修德,我們看《法華經》,佛陀在演說《法華經》之前,白毫放光──從白毫當中,現出十方菩薩修六波羅蜜的相狀:佈施的相狀、持戒的相狀、忍辱的相狀、精進的相狀,乃至於禪定、智慧的相狀。

白毫是一個下手處,佛頂又是一個下手處,這兩個是最有代表性的。那麼從白毫表示修德,因為無見頂相我們看不到,無見頂相是沒辦法看的,那麼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前,所以從白毫下手。那麼見到無量壽佛的相好,就見到十方無量諸佛的相好,以見十方諸佛故,就得諸佛現前授記。你能夠蒙佛授記,那肯定是入正定聚,那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無生法忍。

(七)結示觀名

是為遍觀一切身相色身相,名第九觀。

(八)辨觀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我們慢慢進入到正報,會發覺佛的相好是很複雜的,但是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心態的調整,那種皈依的心就很重要了!我講一個實際的小故事,供大家參考,這是我一個老師在讀佛學院的時候,他老人家講出來的:

他有一個弟子,就是我的恩師性公長老他的一個弟子,在台北做軍官的,這個弟子他出生的時候,他爸爸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往生了,他跟著他的祖母長大的,他的祖母對他疼愛有加。後來他長大以後,他的祖母,他正開始賺錢要孝養他祖母的時候,他祖母得了癌症。他心裡非常悲傷,好不容易能夠去做一些孝順回饋,他祖母的病這麼重。

所以他有一天,就跑到一個寺廟去拜,在大殿拜佛,拜得痛哭流涕,後來有一個出家人出來說:你怎麼回事啊,為何這麼傷心?他就說我跟我祖母相依為命長大,我祖母現得了癌症,我感到非常悲痛,一點辦法都沒有!那位法師說:你回去誦《金剛經》,一定有救!

這位居士回去就請了一部《金剛經》,他也不懂意思,就一直誦。當然《金剛經》裡面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啟發他,它說凡是有《金剛經》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這句話對他影響很大,他認為《金剛經》就是佛──在在處處只有有此經即是有佛,那麼他有一天的時候,他家裡沒有佛堂,他就是把他們家餐桌擦乾淨,然後將《金剛經》放在餐桌上就開始讀誦。有一天,誦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他的餐桌前面,一尊佛身現前,釋迦牟尼佛全身是金色光明,他就一直誦,這個光明停留了好幾秒,都沒有退掉,他把《金剛經》他還是繼續誦,把它誦完以後,佛像的光明才消失掉。

當他見到這次光明之後,就出現了兩件事情,他自己講:

第一件事情:他祖母的病,那個癌細胞自然消失掉,檢查沒有癌細胞,他祖母后來又活了十二年,這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情:他見到佛像那次以後,他從此做官,官運亨通,最後做到軍法處處長,少將退休。

這個地方是說什麼意思呢?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居士來看過性公,我還跟他談過這個故事,其實他對佛法了解不多,但是他對佛陀的信心,他的心態、心理素質非常好,這個人心理素質善根很深厚。什麼叫善根呢?你的心態好,信心具足就是善根,對正法能夠深信不疑!他深信《金剛經》就是佛陀,所以他就是這樣子,他認為《金剛經》就是佛陀,他一定可以救拔我。他就以這個信心契入《金剛經》的文字相,結果以這樣的心態動去接觸《金剛經》的文字相的時候,感應道交,本師釋迦牟尼佛現前。憑什麼?憑的就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所以我們要知道:《觀經》講借相修心,你心態的準備很重要!你不要說是《觀經》,你念佛也是一樣,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同樣一句佛號進入不同的心中,為什麼產生不同的功德?他心態準備好了,他心理素質好。蓮池大師都能夠…他都沒有出聲他就是默念,能夠把阿彌陀佛念到頭上放光、出現一個佛像,他心理素質、他心理準備夠。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觀佛像的時候,重點不是說觀得多麼清楚分明,因為在作觀的時候,有心相跟心態,我們今天所要強調的一個觀念:心態比心相重要!我們再看辛四的第十觀觀世音菩薩觀,我們看前兩段:

辛四、第十觀音觀。

(一)結前啟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

(二)總標身相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前面是觀佛,這以下觀菩薩。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我們能夠如實地觀無量壽佛──見無量壽佛的相好也好、光明也好,在你心中清楚分明顯現之後,其次應當要觀觀世音菩薩。怎麼觀呢?此菩薩的身長有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他的色身是紫磨金色,頭頂上亦有肉髻。

我們這個佛像,現在台灣現在很多佛像都是用描金、彩繪,都不錯,但是我的老師講過一個觀念說,其實佛像最好就是全部安金的,因為它符合經義。因為經文裡面的佛像,沒有一個是描金的、彩繪的,全部都是紫金色,所以安金的佛像,相對來說是比較合乎大乘經典的經義。

他身是紫金色的這一點跟阿彌陀佛一樣,頭頂有肉髻,那麼頭部有圓光。他的圓光從各方面看過去,都有百千由旬;在圓光當中有化佛,如釋迦牟尼佛等等;一一化佛有五百位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舉身光中,他身體所放出的光明中,五道眾生,(這個五道,事實上是六道,是把阿修羅併入到其他五道),有六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我們在觀佛跟觀菩薩是不太一樣,這一點要知道。佛是功德圓滿,既然是功德圓滿就不應該有特色,你看過佛有特色嗎?沒有特色。但是菩薩是身為因地,菩薩就有特色,比方說文殊菩薩表示智慧、普賢菩薩表示行力,觀世音菩薩表示慈悲。

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大勢至菩薩,菩薩的光明有兩種,觀世音菩薩的特色是比較偏重利他,所以你看觀世音菩薩的身相,以手為主,千手千眼、廣設方便攝受有緣眾生,尤其他身上的光明,你看佛的光明,佛一旦放光,光明當中一定是佛菩薩等等。都是讚歎佛的功德莊嚴,觀世音菩薩的光明當中現出六道眾生,這一點值得我們去思惟,表示一種慈悲的光明。大勢至菩薩不一樣,是比較偏重在自利,調伏煩惱。

所以我們下一堂課會發覺到,身為一個佛陀的相狀,基本上是圓滿的,阿彌陀佛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做什麼呢?攝受念佛眾生,幾乎是圓滿的,圓滿就沒有特色了。但是,觀世音菩薩是以慈悲為特色,以利他為特色;大勢至菩薩是以行力自調──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他是以行力,剛強的行力表示大勢至菩薩。

所以我們待會,我們下一堂課會講到: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兩個相狀,有不同的特色,觀世音菩薩的特色在手,大勢至菩薩的特色在腳,他老人家腳一動大地震動,表示菩薩的行力,所以到了菩薩觀的時候,我們再慢慢把他的特色把他觀出來。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說過,如果對於佛的功德莊嚴無法相像,表示你的菩提心是贏弱的,雖說佛經會描述極樂世界的莊嚴境界,可是未曾見過。只有名相很難相像他的功德,就好像一個人沒有吃過檸檬,我們不會知道它的酸味,要如何才能夠讓心體會到佛的功德莊嚴?

【師父回答】:當然我們在修觀之前我們有一些道前基礎,就是你的淨業三福,對不對,慈悲心、出離心、菩提心。其次,我們不要忽略了我們在十六觀當中有三種的基礎,這三個基礎很重要,你看落日觀,落日當然表示智慧,但是那種智慧不是那種很刺眼的太陽,你看太陽很可憐,太陽每天照耀我們,但是你看太陽是很不得人緣,你看詩人讚美月亮,初一也讚美,十五也讚美,初一說月亮像彎月,彎彎的月亮多麼美,十五的時候說月亮很圓滿,你看過有詩人讚吧過太陽嘛?沒有,太陽你看我們歷代的文人,很少讚歎太陽。

但太陽對我們很重要,為什麼,因為太陽太刺眼太高調了,所以一個人做事高調做再大的好事,沒有人當一回事。你看月亮溫柔,你看父親跟母親哪一個人討好,你們猜猜看,母親啊,你看我們在這個歷史上讚美母親,哪幾個人讚美過父親,很少,但是父親做的事少嗎?也不見得。因為父親表示剛,母親表示柔。所以柔的東西是得人緣,你看月亮得人緣,太陽不得人緣。

但是太陽有一個時間例外,夕陽不一樣。只有這段的夕陽我們眼睛可以直接看它。白天的太陽,你敢看它你試試看。但是夕陽是可以去直接欣賞。所以我們從落日觀,我們得到很多啟示,其實你不要小看前面的準備,就像智者大師說落日觀其實跟極樂世界觀沒有關係。但是它是一個準備工作。

你說水觀,你放一盆水在前面,你觀賞它的調柔清淨。水跟極樂世界也沒有直接關係嘛,是吧。因為極樂世界的水跟我們的水不一樣,但是你不要忽略它身為一個基礎,它是在調你的心態。一方面培養你的觀行、訓練你的觀照力。一方面訓練你的觀照力,一方面調你的心態,因為你太剛強了,你觀不進去啊,因為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都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心啊,他是大慈悲心啊。

如果你極樂世界的相觀不進去,或者你佛號真的念不起來。不是說你不用管,你的心理素質太差,你心態準備太差。你要往這個方向下手,太剛強太好勝太好斗、對立心太重,這種人修大乘佛法就進不去,進不去啊。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叫道前基礎,就是你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得夠不夠,這個是很重要的。

【學員提問】:持名念佛如何跟《觀經》配合,才能夠止觀雙運順暢而沒有妄念?

【師父回答】:我們的主修其實是以念佛為主,因為音聲是最容易攝心,但是呢。但是是這樣,如果你學過《觀經》再來念佛,跟你沒有學過《觀經》來念佛是不一樣的,不一樣。你透過《觀經》的訓練以後,你再來提起佛號,會豐富這句佛號。你知道這句佛號代表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會有一種欣求的心。如果你這句話提起來的以後,它只代表一個聲音,你很難欣求。同樣一個佛號。你學過《觀經》以後再來提佛號,跟沒有學過《觀經》提佛號不一樣,意境不一樣,那種皈依的心不一樣。

所以我們淨土當然是以持名為本,因為持名方法簡單扼要,臨終的時候靠耳根聽聲音,但是你透過《觀經》這個過程以後在提佛號,你會發覺這句佛號在心中轉動的時候力量不一樣,不一樣。而且你的心態準備更成熟,我認為《觀經》是可以當持名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再回答一個問題啊,他這個地方講了三個問題,其實問題只有一個,都一樣。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弟子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平時憶佛念佛讀《楞嚴經》,但是有些情況出現,弟子心中沒有想要念佛,但是嘴巴會自動開口念佛,發出的聲音阿彌陀佛,而且不是第六意識所發動的,請問為何會這樣?

【師父回答】:他後面講很多,都是說好像有東西來引導他,我們要知道,所有的修行必須從你的心發動,然後回歸到你的心中啊,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如果你出現一個音聲或者出現一個影像,不是你心態發出來的,比方說你做蓮華觀,突然間變成一尊佛像,這有問題,因為你本身並沒有作佛像觀作依報觀。

我們所有的功德必須從內心發出來,你不能去假借別人的力量來修行,這個觀念很重要。我再講一次,我們不能假借其他的眾生來修行,這個會出差錯的。所有的相狀都必須由你的心,想像力創造出來,然後從你的心中出來,最後還是會到你的心中而去。如果過程你有一些不能控制的東西出現,你要小心了,可能有問題了。

那如果你產生歡喜心,不錯,有人來幫你說很多事情,你一旦攀緣他你就完了。他就有機可乘了,進入到你的神識控制你的神識,從今以後你就失去了自主性。雖然說是他控制你,但是是你自己攀緣而來的,《楞嚴經》說你自己取著的,是你自己要的,你自心取自心呢,所以讓他有機可趁了。所以我們修行人絕對要斷絕一切的攀緣,所有的東西即從心起,然後還從心滅。最後還是回到心中去,這才是正確,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念心性流出各種的相狀,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借相修心,只要是外力的東西,絕對不能攀緣,這個是基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信願行三資糧和念佛的方法

諸位善知識,今天奉家師慈老的面諭,與諸位結緣,並請...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薩

這是發生在浙江省岱山縣衢山鎮法華禪院的一件真實奇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中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

佛號讓地獄變清涼

佛陀證得無上的佛果以後,很多人跟著出家學道。在佛陀...

念佛為何常出現不念自念的狀態

問: 有個居士以前很精進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歲...

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嗎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我這裡也點示了下,這點我們一定...

弘一大師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師以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

行住坐臥把持一句佛號

我們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行、住...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卷上.聆志居士念誦)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

附佛外道與神通

我們一般最難分辨的是附佛法外道。就是依附在佛法裡,...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

惟賢長老《儒釋道三教文化各有特點》

我今天來到這裡(三學書坊),很高興,為什麼?這裡有...

一位善良新娘的真實故事

那是民國九年的時候,有一則真實的傳奇性的故事:有一...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

五戒裡面為何不允許飲酒

世間有很多東西是非常誘惑人的,如果不去克制自己,就...

佛教的真理

何謂真理?在古希臘,「真理」是指公開展現在人的理智...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歲」

化解太歲,又叫順星、拜斗。有法師反對和批評。有僧人...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翻開中國曆代的高僧傳記,我們會發現這些高僧都具有常...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

學佛之人,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

人生的四法則

不知你看過以下經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

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事業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佛教詞典】唯識中道

法相宗所立,指一切萬有,唯識所變,乃非有非空之中道...

【佛教詞典】捨多壽行

(術語)阿羅漢二壽行之一。...

【視頻】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廬山東林寺形像片《出塵》

【視頻】一念得失

一念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