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淨界法師  2021/11/21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十講)

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二十三面,三,結勸。

這個地方講到第二能變的一個功能——恆審思量。恆生思量它對我們的干擾就是產生一個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它住在果報,來受用一切的果報。這個自我意識也在我們的造業的過程當中,引導一個所謂的自我來造業。

這段我們做一個總結: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三)結勸

由七識妄起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遂使五度諸行,不能忘相,咸成有漏,故名雜染。若欲出離輪迴,必先勤觀「無我」。

這個地方講到我們心識的一個主要的過失相,就是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第七意識的顛倒產生一個自我意識,產生一個所謂的癡、見、慢、愛,以這個自我意識來愛著自我,以自我意識來高舉自我。這樣子的一個自我意識的活動,使令我們在造業的時候,前六識在造業的時候,雖然造了佈施、持戒,乃至於禪定,都是以自我來推動,使令業力都變成有漏業力,就沒有所謂解脫的功德了,這些業都被自我意識染污了,所以「若欲出離輪迴,必先勤觀無我」,是這個意思。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次第,天台宗剛開始是有相行——剛開始,的確是要經過一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我們剛開始去觀察我們生命體,看到業力的因緣,說是我們的生命體有善業也有罪業,善業是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剛開始是有相行,初學者很難觀無我,就是在生命體有一個自我,依止這個自我來造善,也依止自我來斷惡,剛開始都是這樣子修行,以自我意識來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叫做有相行—— 以業果的道理來安住自己的內心,但是慢慢你要進步了,要到無相行——就是你還是一樣的去拜懺,你還是一樣的去斷惡修善。但是這個時候你能夠觀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當中沒有一個自我,沒有自我誰去造善呢?就是一念的心去造善,你的菩提心去造善,也是由菩提心去得果報,沒有一個自我,這就是修無我。我們要改變第七意識的方法,不是靠佈施,你一輩子佈施、一輩子持戒,也不能對治自我意識。只有一個方法——勤修無我、靠般若。

然此第七識之俱生我執,細故難斷。

但是你要對治第七意識我執不容易,這當中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我們的凡夫的加行智,第二個是聖人的根本智。先看我們凡夫要怎麼辦:

一、加行智

必先用第六識與相應之正慧心所,依於大乘教理,如實觀察,俾無我正解種子,漸薰漸著。

剛開始就是用第六識修觀,正慧就是觀照。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它捏造一個自我以後,第七意識是沒法改造自己,就要靠第六意識的修觀。當然你要說修止觀,你一定要有持戒做基礎,持戒是一個保護牆,把這些惡因緣都先斷除,那麼你有這樣一個寂靜的身心世界,才能夠修止觀,所以天台的小止觀,說為什麼修止觀以持戒做基礎呢?智者大師說你要一天到晚造罪業,身心躁動,你根本沒辦法修止觀,因為這個罪業是躁動性的。所以剛開始是持戒把躁動性調伏,最後依於大乘的教理如實觀照,就是說修我空觀你要依止聖言量,依教起觀,你不是說出了家以後,把戒持好以後你雙腿一盤,你就能夠修止觀了,沒有這回事情。

佛法強調的是一種清淨的傳承,三世諸佛曆代祖師口口相傳,把這些修行的法門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你一定要看諸佛菩薩跟祖師的開導,比如說你去爬山,你不是拿了鐮刀就可以去爬山了,你要看看這個地圖怎麼走: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爬山這麼一點世間的有為法,尚且要依止過來人的傳承,何況是佛法這麼微細的心地法門。你有一點差錯——差之毫裡,失之千里!

所以我們剛開始說怎麼修析空觀,它有它的方法,怎麼修體空觀,怎麼修無我?唯識學說:無我就是說先假設有一個我——常、一、主宰,那麼假設這個我是住在我們身心當中,但是你觀察我們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生滅,所以假設的我是不存在的,這個就是無我。

所以說你任何的觀照都要根據諸佛菩薩的開導,一步一步的去走。那麼這樣子你就能夠產生一個正解的種子,一個智慧的種子,慢慢的從心中由小而大,光明慢慢的顯著。

那麼當然這個加行智是依止教理,這個加行智在唯識學,諸位學過《八識規矩頌》知道,唯識學的加行智——帶相觀空,空你要帶相,帶著什麼相?帶著佛陀的文字相,比如說你修體空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用這個道理來觀察你的色法,受、想、行、識都可以,但是你這個空是怎麼有的呢?是假借這十個字的引導,空性的智慧才能夠出現,帶相觀空。你完全不帶相觀空,你就是修無想,修無想沒辦法對治的,修無想的話是禪定,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依於大乘教理如實觀察。

二、根本智

第二個根本智現前,諸佛的真實智慧,

至成熟位,方得無漏實智現前,又即此無漏實智,數數勤修,然後四煩惱種,方得永斷。

前面叫做加行智,帶相觀空,依止佛陀的聖言量來觀空,這個根本智現前叫無漏實智,真實智慧現前的時候,心中是沒有任何名相,說是你剛開始要過河的時候,過河要依止船,到了彼岸的時候,你真實我空智慧現前的時候,沒有說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都不存在的,但是我空是存在,這十個字不存在,佛法是這麼妙,你剛開始依止這十個字來修行,等到你相應的時候,這十個字消失了,但是果地的功德出現了,所以成佛以後智慧是離一切的虛妄分別相。最後總結:

今人輒談六度萬行,而於破執法門,曾不究心,求出輪迴,不亦難乎?!——《觀心法要》——

這是蕅益大師對我們初學者的一個勸勉,說我們一般的初學者當然有理想了,有理想要廣度眾生、建立佛教,但是我們會忽略內心恆審思量的執取——要破除,在心地上的破執下功夫。當然這樣子的求出輪迴,不亦難乎?

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們的得戒和尚,他開導我們修行有三個次第:

一、淨罪集資:他說你剛出家的時候,不管你幾歲出家都是一樣,剛開始要有一段所謂的淨罪集資期,找一個地方安住,安住以後先把佛陀的戒律弄清楚,好好的使令身業、口業,盡量不要生起罪業,遠離一些過失的因緣。其次當然要研究教理,一方面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內心當中從斷惡修善提升到無住,對身心執著的執取,不敢說完全沒有了,但是慢慢的、慢慢的鬆脫淡薄一點,這個時間起碼是要十年,起碼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先做內部的整頓,叫做淨罪集資期。

二、積功累德:第二個階段你慢慢對身心世界的執取淡薄了,這個境界風,順逆的境界風來吹你的時候當然會晃一下,但是你隨時能夠保持正念、調伏自己,這個時候你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了——積功累德。做什麼都好。辦念佛會也好,講經也好,辦活動怎麼都好,有因緣你就去做。因為你有前面的自我調伏的基礎,就算你在忙碌當中,煩惱它從細縫裡面又出來活動,但是你前面正念力一現前的時候它就消失了,叫積功累德。這個時候你能夠從動中去歷練自己。

三、安養靜修期:到晚年的時候,要回歸到靜修,為臨命終做最後的衝刺,晚年不能再管事情了,這三個階段。

如果你一出家的時候就直接去建立佛教、廣度眾生,你沒有經過一個自我淨化的階段,會有什麼問題?當然一切法因緣生,你的因緣到最後,晚年的時候福報很大,但是你的心不安,弟子心不安。

因為你對五蘊的執取很重,那麼到晚年的時候你沒辦法修行,因為你這幾十年養成的這個習慣,福報又大,誰也沒辦法勸諫你,那臨終的時候你就顛倒了,因為你從來沒有很寂靜的去調伏自己,你沒有創造這個因緣,這個功德就不會出現,你只是跟眾生結結善緣,福報很大,但是你對五蘊身心(自我意識——恆審思量),那個執取非常堅固,你說這怎麼辦?沒辦法了。所以我們剛開始,當然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剛開始一定要有理想,否則你不能得菩薩戒體,但是你在實踐理想的時候,剛開始先偏重上求佛道。

金剛經給我們一個菩薩的修學的宗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但是在修學次第上,剛開始先修無住,然後從無住當中從空出假再生起大悲心,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的修學是兩個內涵。

不是一個內涵,是兩個內涵,是分成兩個次第——先修無住,先讓你對你身心世界的執取跳脫出來,然後你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這個時候你會很坦蕩的去面對一切的因緣。以平常心:有因緣就做,沒有因緣就自己用功,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

我們再念一遍蕅益大師這段開示:

今人輒談六度萬行,而於破執法門,曾不究心,求出輪迴,不亦難乎?!

其實我們看經典,諸佛菩薩的開示講的很清楚很清楚,要怎麼修?怎麼樣的次第,但是我們一般人就是忽略,所以修行失敗。

修行失敗不是佛法有問題,不是我們的教法有問題,是我們忽略了很多的重點。

這個地方是講破執是我們整個利他的基礎。

好,我們回到講義,講義第十三面,那麼這個地方講到恆審思量消滅的方法,是: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我們前面的補充講表,把出世道就是出世的智慧,我空法空智慧修學的方法跟它的重要性,跟大家一起研究。就是說外道跟佛法的一個最大差別:外道雖然也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它沒有佛法的智慧,外道它煩惱的調伏,就是無想,什麼都不想,把煩惱暫時的壓住,但是佛法它不是無想,它是有想,但是它是依止聖言量的想,所以這個地方不同。好,第七意識我們就講過了,我們看戊三、釋第三能變相

前面已經說了第二能變相,看第三能變,這裡有一段問答先看問:

問言: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云何?

頌曰: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

前面是講到第二能變,思量能變,這個地方講到第三能變,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註解:

此以九門釋第三能變識之相。而先舉前六門頌也。

九門當中我們先看前六門,有九小段先解釋前面六小段。前面的六小段當中,我們先解釋壹、貳、叁。先看第一段:

一、雲「差別有六種」者——謂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發,係屬於六根,助六根了別,如六根之各緣一塵,故有六種識也。

前面的異熟思量,初能變、二能變都是一個單一的心識,但是第三能變它等於是一個工作團隊了,它在活動的時候是有六個心識一起活動,所以就講到差別有六種,叫差別門。先講出這個心識的內容有六個心識,再看第二、第三:

一、雲「了境為性」者——六識皆以了別塵境為自性也。

二、雲「了境為相」者——六識即以了別塵境為行相也。

前面是一個差別相,這個地方講到總相。就是說這六個心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到底是扮演的什麼角色?就是了境,它能夠去了別六塵的境界,前面的異熟跟思量這個功能,都沒有明顯的去對外界的了別。第八識是異熟,它這個心識就是保存業力,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再把業力釋放出來變現果報,它的工作就結束了。第七意識的思量,它就是在果報當中產生一個自我意識,住在果報裡面去受用果報。那麼前六識是幹什麼呢?面對整個色身香味觸法的境界,加以詳細的了別。當然這個了別包括去受用果報,也包括了去造作業力,都叫做了別。

好,我們看附表第十一,把第三能變的一個相貌先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附表第十一[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差別有六種是講到第三能變的一個別相,了境為性相是說明它的總相,我們看識論:

《識論》云:「了境為性相者,雙顯六識自性行相,以了境為自性故,即復用彼為行相故。

先到第一段,這段是說明它的總相。第三能變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境,它能夠了別六塵的境界,先作一個總說。第二段再看它的別相:

由斯兼釋所立別名,能了別境,名為識故。如契經說:眼識云何?謂依眼根了別諸色,廣說乃至意識云何?謂依意根了別諸法。」

了境的功能開展出來有六個識,這六個識都是依止它的根來安立它的名稱,眼識是依止眼根來了別色塵,乃至意識是依止意根了別法塵。那麼有關這一點我們看這個表: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了境為性相,那麼我們先說明了境,了境的性相是一個內在體性的內二分跟外在行相的見分,識分我們後面再詳細的說明,先知道這個了境就好。差別有六種,就是說明六識各有它所依止的根,跟它所緣的塵境,比如說眼識,它在了別的時候要依止眼根了別色塵,乃至於身識是依止身根了別觸塵。所以它都有它依止的根,跟它所了別的範圍。第六意識依止意根來了別這個法塵,什麼叫法塵呢?前五識落謝的影像,比如說你看到顏色,這個顏色就落到心中,由第六意識來了別。或者是香味等等,五塵落謝的影像,都叫做法塵。

《成唯識論》是把前六識全部判作一類,叫做了境能變,諸位要研究《八識規矩頌》玄奘大師把八識分成四類,對不對。第八識是一類、第七意識一類、第六識是一類、前五識是一類。《八識規矩頌》它是把心識分成四類,那麼為什麼有的唯識學,把第六識單獨起來不跟前五識合在一起。這個地方《成唯識論》它解釋說,因為前五識跟第六識有三點的不同,也可以分開,三點不同我們說明一下:

一、從空間上來說,前五識的了別境界它是個別了別。我們一般說是十八界根塵識,比如說你眼識在活動的時候,它一定要依止眼根,你這個眼識不能依止耳根活動,不可以。它依止眼根去攀緣色塵,所以你的眼識不能聽聲音,不可以,它有它的活動範圍。所以前五識的了別活動,它是屬於一個個別的攀緣——別緣,但是第六識它是——通緣,第六意識它能夠通緣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可以。它能夠跟眼睛配合去了別顏色,它也可以跟耳朵配合去了別音聲,所以第六意識是通緣,有通別的差別。

二、從時間上來說,前五識只能夠攀緣現在,第六識能夠攀緣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前五識的根只能夠攀緣現在:眼識就是現在、現在、現在。它不能去回憶過去,也不能去憶想未來。但是第六識它能夠去回憶過去,也能夠攀緣現在,也可以去對未來打打妄想,都可以,它是通緣三世的,那麼前五識只能夠緣現在的境界,這個是講到的第二個不同,時間上不同。

三、它的生起的因緣,前五識不能單獨活動,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可以單獨活動。就是說前五識它可能看到一個東西,它只能夠一剎那,第二剎那,如果第六意識不資助它,前五識就消失了。孔夫子說:「心不在焉,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心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你不管看什麼東西,聽什麼聲音,如果第六意識它不幫助你,前五識就馬上停止了,所以前五識一定要第六意識的資助。

第六意識不必靠前五識,當然它如果要攀緣現在的境界,那一定要靠前五識;但是我要回憶過去,你可以眼睛一閉,雙腿一盤,想想你以前所學的法語,也可以。所以第六意識它不一定要靠前五識,但是第六意識要了別現前的境界,一定要靠前五識,否則沒辦法。

這個地方講到前五識跟第六意識有三種的差別,所以也可以分開。不過本論是沒有把它分開,因為它們都是了境,不管怎麼樣,都是了別六塵的境界。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二)了境三種分別

了境有三種差別,第一個自性分別,第二個隨念分別,第三個計度分別。我們看自性分別:

一、自性分別——謂於現在所領受諸法,於自相上而分別之。

自性分別就是一個自相上的分別,就是它不帶名言,我們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你還沒打妄想的時候,直接去接觸這個東西,這個時候心中還沒有生起名言,比如說你看這個花,你看到花的形狀,但是還沒有生起花這句話,這個叫自性分別。所以這個只能夠當下第一剎那。

二、隨念分別——謂於昔時所領受諸法,於共相上追念而分別之。(以其隨逐明記不忘之「念」心所,五別境心所故名隨念。)這個隨念分別是回憶過去的因緣,共相。你看到這個花以後,你想到以前你所看到的任何的花,那麼當然這些活動都要假借名言,我們大部分都是在共相,我們看到一個東西,比如說我第一念看到這個鬧鐘,只有第一念能看到,第二念以後就活在心中的名言。我開始去想這個鬧鐘是怎麼怎麼的,所以我們真正跟外界接觸的時間很短,大部分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隨念分別。

三、計度分別——謂於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之不現前諸法,思構而分別之。(即「慧」心所)隨念分別它的分別還有一點章法,就是它過去曾經有接觸過的東西;計度分別就是說這件事情它完全沒有接觸,它就能夠捏造出來,憑著它的想像力,第六識的想像力。但是計度分別也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惡,你想一些惡的當然是惡,比如說觀想念佛,我們在座諸位誰也沒有看到阿彌陀佛,但是你根據《觀經》裡面的文字,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倫等等。就是依止這個想像的分別叫計度分別。

八識當中的分別:第八識跟前五識只有自性分別;第七意識有自性分別、有計度分別;那麼第六意識具足三種,第六意識它的分別力很強。那麼這個地方是把前六識它的功能,了境所產生的三種分別做一個說明。

好,我們看講義的第十四面,前面是說明了境能變的功能,就是第三能變的功能——了境,這個地方講到它造業的情況:

四、雲「善不善俱非」者——謂此六識,若與信等十一相應,即善性攝。若與無慚等法相應,不善性攝。俱不相應即非善非不善,無記性攝也。

前面我們講到初能變、二能變,它的體性都是無記的,它不管遇到染污的因緣、遇到清淨的因緣,它的體性都是無記——非善非惡,非常穩定的一個體性。但前六識,當然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挾帶前五識在活動的時候,去了別境界的時候,它的性質是變化很大,善不善俱非。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這小國家的國王養生有術,活到很老的時候身體還很健康,他的兒子就很緊張,老爸不死他就沒辦法做國王,後來起惡念就把他父親用毒藥害死,害死以後就自己做國王。當然做國王他的福報就現前了,在五蘊當中得大自在。這個時候在山中有一個阿羅漢,他在禪定的時候就發覺了國王所造的罪業,在七天以後,因為殺父的逆罪墮落到火燒地獄去受果報。阿羅漢他觀察這個國王跟他過去生有過師徒的關係,所以阿羅漢出定以後,就來到人間要度化這個國王。當然這個時候是晚上,他不是用走路,用神足通飛到王宮去,在王宮裡面虛空中結跏趺座放大光明。

國王被光明驚醒了以後,看到說「哎呀,你是鬼還是人呢?」阿羅漢說「我是一個人不是鬼」,這個國王說「你是個人,能夠顯神通那你是一個聖人」,就向阿羅漢頂禮,當然因跟他過去有師徒的關係,就起歡喜心。阿羅漢說「你造了殺業——造了殺父的五逆罪,七天之後一定要墮到地獄去受火燒地獄的果報」。這個國王當然…說是善不善俱非,第六識它有善心也有噁心,阿羅漢這一講他也慚愧心生起,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能夠救拔我?阿羅漢說現在什麼方法都沒辦法救拔你。你現在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念南無佛,念七天,能夠救拔你。

這個時候國王就念南無佛,當然一個人有罪業,罪業的逼迫,他就特別專注。念了七天以後,他到第七天吃飯的時候,被飯噎到一口氣喘不過來就死掉了。死掉後他殺父的罪業業力太強就馬上現前了,初能變阿賴耶識現前,就引導他到火燒地獄得果報。他因為到火燒地獄,他那個果報體跟火一接觸的時候痛苦,當然有善根的人跟沒有善根還不同,一個人到三惡道去,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的時候就刺激他的善根,因為他前面在往生之前念南無佛念得很專注,他就很自然的念南無佛。

這一念,他這個痛苦的果報就慢慢降低,他旁邊那些地獄的眾生,看到他念南無佛他們也念南無佛,念一段時間以後,這些人從火燒地獄全部彈出來,這個國王從火燒地獄彈出來以後,他投生在一個婆羅門家庭裡面。後來阿羅漢在禪定當中就知道了,就找到這個小孩就把他帶回去跟他出家,後來這個小孩子證得阿羅漢果。

善不善俱非,就是說當初造業是誰?就是第六意識造業;後來念佛是誰?也是第六意識;那麼成就阿羅漢是誰?也是第六意識。所以蕅益大師對第六識他提出一個非常客觀的評論說:

第六識——眾禍之門,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今天會造重大的罪業,靠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隨順慾望,就造了很多的罪業。但是我們第六意識也是可以隨順理性的觀照,隨順業果的觀照,空性的觀照,生起種種的善根,所以第六意識的造業力量很大。

你說第八識攝受很多的業力,異熟——第八識,但是第八識攝受的業力沒有一個是第八識造的,第八識沒辦法造業,是第六意識造給它的,所以第六意識力量很大,善不善俱非。

我們再看第五段:

五、雲「此心所遍行」等者——謂遍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與第六識相應。若前五識,但除慢疑見三種根本煩惱,亦除四不定,十小隨煩惱,餘皆得相應也!

所以第六意識它的心所是所有的善心所、噁心所統統具足,它的情緒變化很大。前五識沒有慢、疑、見三種根本煩惱,因為前五識沒有計度分別。慢、疑、見的活動,一定要挾帶思想名言,那麼也去除了四種不定、十隨煩惱,所以只有三十四個心所。簡單說,前五識的活動是以第六識為準,所以《成唯識論》——前五識隨第六意識而轉。

就是說第六意識是善,前五識都善,說你在這地方拜佛,你的身體在拜佛——善,你眼睛看佛像,眼識也是善,但是第六意識起惡念,你這個拜佛是惡法,因為第六意識是主導者,第六意識如果是惡,前五識都是惡,第六意識是善,前五識都是善,所以前五識隨第六意識而轉,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地方講到它造業的情況,它可以造廣大的善業,也可以造廣大的罪業。就是說第六意識如果隨順慾望就造罪業,隨順於理性的觀照,造善業,就這麼多的差別。

我們看第六:

六、雲「皆三受相應」者,謂前六識,皆能領納順違俱非境相。領順境相,名為樂受;領違境相,名為苦受;領非順非違境相,名不苦不樂受,亦名舍受也。

前面的善不善俱非,是說明前六識它在因地造業的相貌,這以下是說明它對果報受用的情況,就是第六識它對果報是一個什麼態度呢?第六意識如果是跟順境——隨順自己的心情的境界接觸,第六識產生樂受,如果是跟違背心情的境界接觸叫苦受。如果非順非違叫舍受,它的感受具足三種感受。有關感受我們看附表第十二: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這個感受在《成唯識論》當中講到說,感受其實就是一種果報,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果報一接觸的時候,跟境界一接觸就產生一個受——對境界的一個領納。這個受《成唯識論》先把它分成三種:

一、逼惱受:我們跟我們違背心情的境界接觸,會感受到被這個境界所逼迫而惱害。逼惱受有苦跟憂兩種。

二、適悅受:就是我們跟如意的境界接觸,內心當中會感受到一種舒適喜悅的感受,這叫樂跟喜。

三、不逼不悅受:是跟中庸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不逼不悅叫舍受。

苦、憂、樂、喜:

苦是粗重無分別,憂是輕微有分別;

樂是粗重無分別,喜是輕微有分別。

我們解釋一下:苦樂這兩種感受是一種身受,身受是前五識相應的。前五識我們說過,前五識的分別只能夠自性分別,不能夠帶名言,它沒有計度分別。也就是說色身的感受它是一種直覺。比如說我們現在感到肚子餓,飢餓,沒東西吃這種直覺,寒冷——你沒有衣服穿,這都是直覺,這種直覺的感受是由過去的業力所變現出來的,跟業力有關係,苦受跟樂受是這樣。

憂跟喜它是一種心理的感受,是由心中的分別而引生的,跟業力沒有關係。所以我們的感受——我們受用果報跟業力有關係,也跟你的分別心有關係。比如說我們看有些人他過去的善業很強,你看他人長得也莊嚴,福報也大,身體也健康,所以他身體的感受都是樂受,但是他心中就是不快樂,悶悶不樂,這是憂,心中有憂,這種感受就是內心的分別,不是外在的物質能夠改變的。

所以我們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修學的人五種感受統統具足,苦、樂、憂、喜、舍都具足。從《成唯識論》的角度來說,修行者只能夠有苦受,不能夠有憂,因為憂是你能夠決定的。就是說我們今天有痛苦,這個不要說凡夫,阿羅漢都有痛苦。阿羅漢跟境界接觸的時候,要是遇到環境的刺激,他也是有直覺的苦受,他心中沒有憂,所以這個憂應該是要消滅的。

在《論語》當中,有一天司馬牛問君子,司馬牛問孔夫子說「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君子?」孔夫子說「君子不憂不懼」,說你一個君子…,當然君子他還不是一天到晚在房間裡面坐,他要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很多的善法,但是君子跟一般人不同,他不管遇到任何逆境,他心中不憂不懼,不憂愁不恐懼。這個時候司馬牛就問孔夫子說「不憂不懼,是謂之君子也乎。」說只有不憂不懼的標準就能夠做君子嗎?我看了很多人,他的心情也是不憂不懼。

孔夫子看這個司馬牛好像沒有懂他的意思,就進一步解釋「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般人,當然他沒有事的時候也不憂不懼,但是你能夠內省不疚,你能夠平常反省自己的身口意,經過你的迴光返照以後,你又能夠不憂不懼,這個是君子,內心當中一天的所做完全依止道理而行,不隨順慾望——君子不憂不懼。

一個修行人,可以有痛苦的感受,但這個痛苦的感受在唯識學中它是一剎那的。其實我們一天當中,我們一生當中苦受跟樂受的時間很短,除非你真的是生活資具缺乏太厲害,只要你能夠把飯吃飽,衣服穿的暖,其實苦受樂受對我們影響很少,大部分都是憂,因為你這個思想打妄想,它纏綿不斷。憂很可怕,你能夠對一件事情憂愁十年二十年,你說我沒有飯吃,餓一個小時,飯恢復以後苦受就消失了。但是你對一件事情的執取,這個事情就算過去了,你那個憂還是不斷的存在,所以這個地方心裡的感受影響是很大的。

當然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修無住,一個人會產生憂,他的生起原因:你注意觀察一個人對這件事情很多的憂愁、罣礙,你一定是有所住,你一定是對某一件事情很執著,從這個地方產生憂。所以阿羅漢他的心沒有憂愁,阿羅漢的心是: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內心不取亦不舍,無喜亦無憂。阿羅漢的心跟一切法接觸的時候,一切法不受,不受一切法。所以他能夠保持正念。是這樣子的。

好,我們回到講義,那麼這個地方講到前六識,它在受用果報的時候有三受,開展出來就是苦、樂、憂、喜、舍五種感受。這個地方我們先把第三能變,九科裡面的前面六小科做一個說明,它的重點當然是了境,這個了境它在造業的時候是具足善業、惡業跟無記業;受用果報的時候具足苦、樂、憂、喜、舍,所以它不管是因相果相都非常非常的明顯。

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有關第三能變。我們要是不學佛的人,一個人的內心完全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他的這個心的三能變,我看主要是由初能變來引導,就是異熟。這個人他生長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他的業力變成一個果報,他要跟誰結婚,生出什麼樣的小孩,做什麼事情,大概就固定了。恆審思量——隨所生所繫它就在這一期的果報當中,就安立一個我,這個我一輩子就是心隨境轉,他前生造什麼業,今生就受什麼果報,一點都不能改變,他應該快樂,應該痛苦應該怎麼樣?完全固定。所以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第三能變很難發揮作用,他的了境能變就是隨環境而轉,在什麼環境就做什麼事,只好這樣子,一點法子都沒有。

但是修行者的不同點,他第三能變很厲害,他能夠改造環境、改造命運。當然我們也不能否定初能變的力量,跟前生的因緣的確有關係,你今生造什麼業,你今生的生命的確會受影響,但是第三能變它能夠做一些扭轉,所以修行者的重點在第三能變,他不會向生命的這種等流性屈服,他知道要去求生淨土,斷惡修善,改變水流的方向,當然就是靠第六意識。

我們第六意識剛開始先是思惟業果,先從有相的觀察,我應該斷惡修善,剛開始。慢慢的從斷惡修善當中觀察沒有一個自我意識,修無住去對治恆審思量,從無住當中得到解脫。當然你無住當中又生心,又念阿彌陀佛,不住色聲香味觸法,不住五蘊身心,然後依止彌陀的聖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你一方面能夠觀察我空法空,去解脫你對五蘊的執取,一方面一心皈依阿彌陀佛的聖號,那麼你這個佛號念起來會比一般人念的得力,很多人念佛他是這樣:他對佛號也是有皈依,但是對五蘊身心執取也很重,這兩個方向——拔河,看誰力量強。所以念佛人不修般若法門——吃虧!

佛號真的能救拔你,問題是你對五蘊的執取也很重,兩個都要,那麼怎麼辦?五蘊的是熟境界,佛號是生疏的境界,當然隨五蘊而轉。所以研究唯識學,你會把生命的狀態看的很透徹,你會知道誰出了問題?就是問題不是在你的色身,你看外道的苦行,外道來看這個事,我自己起煩惱怎麼辦呢?用刀子把這個手剁掉,這個手沒有錯;我不吃飯,吃飯也沒錯,你這個果報就是要吃飯的,初能變變現欲界的果報就一定要吃飯、睡覺。你一直沒有把問題點找出來,那麼當然一切法因緣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這個罪業的因緣沒有找到,它的因緣就不斷的活動,只好這樣子,你一直沒有找到還滅的因緣。

但是你研究唯識學,你能夠知道誰出的狀況?誰沒有錯?你很清楚,哪一個地方要斷,哪個地方要保留,你就很清楚了。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這個唯識學,我希望大家聽過以後,稍微複習一下,《成唯識論》它是先把三相初能變、二能變、三能變。它後面講到流轉的地方講的很詳細,生死為什麼會流轉?由三能變帶動,那麼如何還滅?如果你前面都不複習,你聽到後面你就會有困難,希望大家有空,拿出來稍微複習一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阿賴耶識淺說

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

人生是果報跟造業交互的作用

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

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

為什麼第八識不能造業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 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對我們功德最破壞的兩件事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淨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麼呢?「拔...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

應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受用

問: 佛弟子應該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真正受用? 慧...

只有精神財富才可以真正依賴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學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著要放下...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生活的環境 中國人說怎樣做事會順利,一命、二運、三風...

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

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可能給你煩惱

清覺禪寺的心明禪師,悟性很高,感應靈敏,對禪對世間...

這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麼東西

我們的主見來自什麼地方?來自淨土五經聖言量,來自中...

大安法師:【無我】能適應繁忙競爭的現代社會嗎

問: 無我是一種心態嗎?有時當什麼事都一起來的時候...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

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都要從信字開始...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是中國傳統營養學理論的精髓,在膳...

聖嚴法師《持誦觀音聖號的法門》

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

【佛教詞典】巡案

(雜語)禪林住持巡迴眾寮按察其行儀,謂之巡案。於僧...

【佛教詞典】離妄語者相

【離妄語者相】 p1427 瑜伽八卷十五頁云:可信者:謂可...

【視頻】大安法師《名號的功德》

大安法師《名號的功德》

【視頻】妙境法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妙境法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