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淨界法師  2014/11/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惡道,而人道則是處在情想均等的狀態。因此,如果人們逐情縱欲、追求感官慾望的刺激和享樂,不知不覺就已造下了墮落惡道之因,來生不想披毛戴角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我們從心性相貌上來看:一個是雜情,一個是純情。

依情墜落:

雜 情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流入橫生古德說是六情四想,橫生就是畜生道。這個人的情感已經多於理智。在畜生道又分二種,一毛群,二羽族。在畜生道中情愛比較重的就在地上爬,像牛、馬……種種的走獸,假設他過去當中,他的情愛比較輕薄,就是飛行的鳥類。這地方有所不同,情感重是在地上走,情感輕薄的在天上飛。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如果他是七情三想,他就沉在水輪之下,而生於火輪之上,他剛好受生在水火二界交接的處所,他經常受到猛火氣分的燃燒,就變成餓鬼。餓鬼的特色是什麼呢?常被焚燒,常被焚燒古德註解有二層意思:第一、常被內火所燒,餓鬼眾生他內心經常有一種飢渴之火逼迫,他永遠也喝不飽、也吃不足,有飢渴火的逼迫,內火。第二、他有外火,外受猛火的燒燃。什麼叫外火呢?水能害己。餓鬼道他去喝水的時候,他過去慳貪的業力,就把水變成猛火,把自己給燒了,但是他被燒了以後,他下次看到水,他還是過去喝水,又被燒,經常被外火所燒。他一生當中的總結是:無食無飲,經百千劫,沒有食物,沒有飲食,活在內外火燃燒當中,經過百千劫的時間,這是七情三想所引生的。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地獄:這個人他一生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根據感情在做事情,偶爾有一分是跟著理想抱負,臨終的時候就下洞火輪,洞沉淪,沉淪到火輪之下,而到火風二地交接的地獄,風輪跟火輪的交接處所。比較輕的八情二想,他就在有間地獄,重的就在無間地獄。有間無間當然有幾種差別,比方說他受苦差別,無間地獄你一進去以後,你的痛苦是沒有停止的,有間地獄他的痛苦是有停止的。第二、生命也有差別,有間地獄的生命是有期限,無間地獄的生命是沒有期限,死了以後,業風一吹,又活過來,一天當中萬死萬生,生命受苦無間,乃至於時間也有種種的差別。

純 情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

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這個人一輩子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希聖希賢的這種理想,完全是一種情感的作用,這個人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也不用經過中陰生直接墮入。

古德註解說:這個地方的阿鼻地獄比前面的無間地獄更厲害,那無間的力量更大,受苦無間、壽命無間、時間無間等等,更厲害。

在無間當中,前面是一般人,這以下有更厲害,就是跟三寶有關係的。

假設在整個純情的下沉心中,有譭謗大乘,說大乘佛法非佛說,或者毀佛境界,比方說,寶蓮香比丘尼破戒、破見,或者狂妄說法,比方說前面那個善星比丘,說一切法空而撥無因果,或者虛貪信施,假借種種的因緣來貪求信施的財物,或者濫膺恭敬,自己沒有德行就假裝有德行,來追求別人的恭敬,乃至於造作五逆十惡的重罪,這種人他就不只一個阿鼻地獄,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因為一個阿鼻地獄它是一個世界的成住壞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成住壞空四個中劫,一個大劫阿鼻地獄結束以後,他的罪業還沒有結束,他又換到另外一個阿鼻地獄去,他的時間是無間,時間特別長。

這地方就是他對於整個三寶有譭謗、傷害的過失。

這一段是把整個情想升沉的差別做一個大方向的說明。讓我們從因果的因緣中看到業力的差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心是如何「作繭自縛」的

作繭自縛這個成語,借用蠶吐絲作繭把自己包在裡面,來...

我們不愛過去未來,只愛現在

我們出生以後,心中就有一個知見,堅定的想法。什麼想...

墮落到畜牲道,都在償還宿債

我們修學佛法這個心不能間斷,不要朝三暮四,放逸懈怠...

攀緣心的相貌——前塵虛妄相想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

魔化比丘死後投生何處

《佛說法滅盡經》:眾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無擇地...

怎樣解決家庭感情的痛苦

問: 請問師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麼解決? 仁炟...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

五蘊並不是真正的「我」

五蘊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如何憶念極樂的莊嚴以及四十八願的功德

我們念佛,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他有兩個,一個是念佛...

關於戒殺的問答

問:世上飛禽走獸的種類很多,如果人人戒殺,它們就繁...

人生道路中的三個不怕

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常常用三個不怕幫助自己看破放下...

死亡到來之前,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

佛號雖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臨終的時候,是否能保...

小孩念佛可以消災解難

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

二六時中該怎麼念佛

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

喝茶的十個益處

唐代劉貞亮把飲茶的益處表述為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

四大五蘊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宇宙世間...

經驗的第一義諦,才是真實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釋名為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

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

念佛人靜坐也須念佛。非外道只靜坐而已。念佛行住坐臥...

人生的禍福來自於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種不同的遭遇,是禍是福、是苦或是...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懂得尊重身邊每一個人

一隻螞蟻被風刮落到池塘裡,命在旦夕,樹上的鴿子看到...

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

懺雲法師對戒殺戒淫的開示

還是都講吃素好、戒殺放生好。祖師說:千百年來碗裡羹...

除種種重障,必先行懺悔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今天我們講《西方合論》的...

【佛教詞典】共相不共相種子

【共相不共相種子】 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依其變現的...

【佛教詞典】解脫深坑

(術語)固執於解脫而不能圓滿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墮於...

【視頻】阿彌陀佛(道證法師四字四音)

阿彌陀佛(道證法師四字四音)

【視頻】懺雲老和尚問答開示

懺雲老和尚問答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