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淨界法師  2021/11/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三面,整個唯識的修行位次有五位:第一個資糧位、第二個加行位,加行位的相貌就是: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加行位的特色是帶相觀空,這個觀念我們已經解釋清楚了,看第三十四面,加行位的相貌在第三十四面的第二段講得很清楚,加行位有四位——就是煖、頂、忍、世第一,叫四加行。

然諸菩薩於此四位,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也。

所以這個地方說「現前立少物」,簡單的講就是帶相觀空,他能夠遵循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這些法語的引導,他的心開始不隨順妄想而轉,開始遵循佛法的文字去思惟,思惟久了以後,因為有禪定的攝持,他的心安定下來,安定下來但是他還不能夠放棄佛法的名相,因為他一放棄的話他的真理就會消失。他的真理的出現要依止聞思,這叫帶相,帶著文字相來觀察內心的真理,所以還是有所得。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大乘的修行從本論來說也是兩個重點:

一個是信心,一個是智慧。

當然這個信心也包括願力,信心和願力是分不開的。就是說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叫資糧位,資糧位就是仰仗大乘的信心,依止菩提的願力、依止菩提心、每天懺悔業障、積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每天靠做功課,聽聞佛法來加強自己的信、願。不過這個地方就是說,因為資糧位的菩薩「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心中有很多的煩惱、障礙,所以他的心跟正念相應的時間少,跟妄想時間多;所以他有時候功課做完的時候,到處走一走放鬆一下。

但加行位的菩薩沒有這回事情,加行位的菩薩經過一大阿僧衹劫不斷地用功,心中禪定現前,他已經從佛法的正見,而轉成內心的正念,所以叫內凡位,心游理內。資糧位要經過一大阿僧衹劫。加行位時間很短,可能一生——如果精進的話,一生就經過煖、頂、忍、世第一;也可能三生、五生;總之一個人成就禪定以後,他成就聖道的時間已經不遠了,所以叫做內凡,雖然是凡夫,但是他內心當中已經跟真理相應的時間長,叫加行位。

經論上說加行位的菩薩一般來說不容易墮惡道,就算他沒有成就聖道就死亡了,一般不容易墮惡道;即使墮惡道,唯識學上說「雖墮惡趣,終不久留。」因為他善根特別強,跟資糧位不同,資糧位菩薩是退轉的太厲害,不可思議,資糧位菩薩今生是一個出家人,好樂佛法,你來生可能是做大國王,那是非常的放逸,甚至於誹謗三寶都有可能。

就是資糧位的菩薩,你有無量的可能性的,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什麼事都可能做得出來的。但加行位的菩薩不是,他雖然還沒有成就聖道,但他善根的體性決定不可能造惡業,也不太可能墮惡趣,就算墮惡趣——「雖墮惡趣,終不久留」馬上彈出來,因為他善根太強。他等於是已經經過了凡夫位的尾端,但是還沒有成就聖道,在過渡時期叫做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這個階位的時間應該非常的短。看第三通達位,這個地方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正式的成就聖道。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如實通達唯識相性,其相云何?

這個地方見道,見到圓滿的真理,見到什麼道?包括見到了唯識性跟唯識相——圓成實性跟依他起性。這個菩薩內心是什麼相貌?我們看偈頌: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一個菩薩,當然所有的菩薩都是從凡夫開始修行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做菩薩,這個菩薩經過凡位的資糧,搖搖晃晃的修行,也經過加行位的用功,他突然間有一天打坐的時候,在一個禪定的明瞭寂靜的心中,突然間一念的相應慧,這個時候內心的太陽出現了,那麼他的相貌「若此」,這個此就是很短暫的時間,突然間,就是一時的、一剎那的時間,這個地方一般來說成就聖道都是在禪定,不可能在散亂的工作中,也不可能在拜佛的時候,都是在禪定的時候。那麼他對於所觀察的境界,當然加行位所觀察都是觀察真理,這個時候連能觀的智慧也不可得,能觀所觀唯是一心。這個時候能所雙亡,他的內心真實的契入到唯識的真實性,「離二取相故」對於能取、所取的分別全部破壞。

就是加行位的菩薩還有能、所,有能觀的智、所觀的真理,帶相觀心,假借語言文字的相貌慢慢的趨向真理;但是通達位他是能觀的心跟所觀的真理兩個…「智都無所得」,能所雙亡,他的心完全跟真理打成一片。當然那個是一個很短暫的一剎那的時間,這個時候階位叫通達位,通達位只有一剎那,下一剎那就叫修習位,通達位的時間是非常短,要比加行位更短,只有一剎那的時間,所以「若此」,一剎那的時間,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真理,亦名「見道」。

這個名相大家清楚了,

謂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智真理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

這個地方解釋偈頌的前半段,說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這個時候他內心無所得的智慧,不取種種戲論相故。這個戲論就是我們心中的名言,名言為什麼叫戲論——但有言說都無實意。我們剛開始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但這個空還是沒有出現,沒有出現但是已經有隨順於空義。雖然說隨順空義,在一個比較高的標準來說還是戲論,因為你還帶相觀空,那麼突然間你連心中的名相都消失了,所有的戲論都消失,這個時候能觀的智跟所觀的真理,是平等不二,能所雙亡,諸相叵得。你已經是一個聖人,不必再假借文字去了解真理,你的心就是真理。

過去有一個禪師,參禪很久以後,他去參訪法眼文益禪師,當然禪師強調是以心印心,把自己修學的心得,請善知識來印證。見到法眼文益禪師以後,他說我這段時間的修行有一個意境,請老人家您幫我印證一下,說我最近的修行「萬里晴空,一輪明月,如何?」我長時間的修行,內心當中,在萬里晴空當中月亮出現了,烏雲慢慢淡薄了,他心中的妄想淡薄了,妄想雖然有,他心中的法寶一現前妄想就消失了。我這樣子的修行,請老人家幫我指證、指證。

法眼禪師說:「猶是階下漢!」,你還沒有完全相應。這個時候當然真正修行人他很謙卑,馬上跪下去頂禮說:「請師接上階!」請師長再引導我一把,把我推一把。法眼文益禪師說:「月落後再來相見!」就是說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個表示你還是在對治。當然對治很重要,但是這個還是過程。你要能夠「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任運的;就是那個月亮消失了以後,月落後再來相見。當然相見不是跟法眼文益禪師相見,是跟真理相見。

我們剛開始在了解真理是帶相觀空,但是真實的契入真理是離言說相。就是說你從這個地方到達彼岸要坐船,這個船不是彼岸,但是船可以引導你到彼岸,到彼岸的時候,你的船要捨掉。當然剛開始沒有船你也不可能到彼岸,這個船本身也不是彼岸,它是一個過渡時期,大家體會體會。

然「真見道」,是根本智,親證真如,不變相故,名為「挾帶」。若「相見道」,是後得智,變相觀空,仍名「變帶」。

說是見道位,見到什麼道?見到兩個道,第一個叫真見道,第二個叫相見道。真見道是根本智,親證二空真如理,不變相故,名為挾帶。我們剛開始所見的道見到是圓成實性、見到二空真如,這個時候是不變相,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一般凡夫的心跟境界接觸是有能所,有見分,有所謂的相分。但是在聖人的無分別智契入二空真如的時候,他沒有相分,只有見分,只有見分沒有相分,他沒有能所。為什麼這樣講?佛法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就是說你修唯識觀他修天台觀,在資糧位、加行位的時候,天台跟唯識安立的名言不同,所以他契入真理的方便會有差異。但是當唯識觀跟天台宗一剎那跟真理相應的時候,你心中的真理跟他的真理是完全一樣,因為都不帶相。如果帶相那就有差別了。要是講相分:你心中的相分跟他心的相分不同。

你看這個佛像,你心中有相分,你心中的影相跟他心中的影相不同;但是你跟真理相應的時候沒有相。所以為什麼十方的聖人證入真理的時候,大家都是,你的心是如,他的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心中沒有相分,過程會有相,但是到結果的時候是無有少法可得,這個是根本智契入真如時候的相貌是無相。但是根本智以後第二剎那引生的後得智,所謂的證得依他起性,這個時候變相觀空,仍名變帶。

所以我們在通達位的時候通達兩個真理——第一個見到了真見道,第二個相見道,相見道是屬於度化眾生的方便,善巧方便,它還是有相。

你看龜山靈祐禪師,他有一天組織結夏安居,九旬的用功,最後一天臨走的時候大家跟他告假,他跟大家講一段開示說:「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說你們告假,你是東去回到自己的場所,東去西去,但是最重要的安住處你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這是你真實的歸依處、大安樂處。我們翻遍佛陀的清淨的話語,佛陀沒有講這句話:不如到無萬里無寸草處去;但是它的義理跟佛的義理相符合。龜山靈祐禪師怎麼能夠講出這樣的相出來呢?這就是他的後得智。

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只有慾望,沒有所謂的道,那麼剛開始我們是怎麼辦?帶相觀空,文以載道,從文字的思惟觀察,去慢慢慢慢地趨向道。但是當我們跟道相應的時候,也可以從道裡面創造文字出來,你也可以創造文字出來廣攝方便。德山「棒」、臨濟「喝」;你問德山祖師什麼是佛法的真實義?打你一棒,他用打的方式來開導佛法;你問臨濟祖師說什麼是佛法的真實義?訶責你?那麼不管打不管訶責,他就有辦法把你的妄想消滅,讓你悟入真理,這個都叫相見道。既然是相,每一個祖師的方便都有所不同。

通達位的相狀,他自己受用的真見道是離相,那個不能跟別人分享,但是他從真見道出來的時候,他所應用的依他起性,所謂的後得智。觀察眾生的根機,安立不同的方便,那就是變相了,他會顯現各式各樣的相,或者是攝受的相,或者折服的相,各式各樣的相,這叫通達位。

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如所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其相云何?

通達位我們講過,通達位只有在初地的初心。就是你剛剛證得初地的那一剎那叫初心,之後到初地的後心都叫修習位。他能夠隨順於他的二空真理,他的真見道、相見道不斷的在進步,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看偈頌: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

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這個地方分兩段,先看他內心的體性再說明他內心的妙用。修習位總共有十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於十地,十地位的菩薩,他的內心有三種功德:

第一個、無得:他心中不管是斷惡修善度眾生,他心中是沒有這個能所的對立,完全跟無所得相應,跟空性相應。

第二個、不思議:妙用難測,叫不思議。

第三個、是出世間智:這種智慧是無漏的,他沒有煩惱,沒有跟罪業相應。

所以他以無得、不思議跟出世間智來讚歎十地菩薩的內心,前面是講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講自利,這種內心有什麼作用呢?「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他能夠調伏兩種粗重的障礙——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所知障。他捨掉煩惱障,就成就了大涅槃的轉依果,捨掉了所知障就證得大菩提果,這叫二轉依果。菩提、涅槃兩種轉依果。

十地菩薩他的意境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凡夫很難理解,什麼叫不可思議?佛法講不可思議就是,你很難用我們這種有所得的心去思考去表達,心思口議,我們沒辦法表達。

我舉一個例子,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在郊外為諸比丘說法,講四聖諦的法門,這個時候就剛好有一群天人從空中飛過去,聽到佛陀法音以後,就飛到法座上來聽佛法講四聖諦,聽了以後起歡喜心,有人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佛陀頂禮以後就離開了。阿難尊者說:佛陀,這些天人看到你老人家說法就起歡喜心,是什麼因緣?一切法因緣生怎麼回事呢?

佛陀說:過去我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做一個國王,這個國家本來是非常的富足,但是突然間旱災,沒有下雨,沒有下雨就歉收了,所以大家就饑荒,很多人餓死了。這個時候國王就把倉庫打開,用國家的倉庫來養這些饑民,但是天上還是不下雨,國家倉庫裡全部吃光了。這個時候國王就說:現在我非常慚愧,我認為一個國王沒辦法教導你們,沒有辦法給你們飲食,我現在不能再做國王了,他就要離開這個國家去帶領其他的人,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找食物,他說願意跟我走的,那麼就跟我走,你不願意就留在這個地方。

這個時候有八萬多人願意跟著國王到其他地方去找食物,正好找到大海,有海就有食物了,就抓魚、抓動物。但是七弄八弄把大海邊緣的東西都吃光了,還是沒辦法,大家又瀕臨死亡的邊緣。國王就感到非常的慚愧,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跑到海邊就發願說:我身為他們的國王不能提供他們飲食,我非常慚愧。就發願:「我現在死掉以後,依我的願力跟多生多劫所修的善業力,我要變現成一條大魚,用血肉之軀來滋養他們的色身。以後我要用佛法來滋養他們的法身」。

當然我們凡夫沒有什麼資糧力,發願就沒有什麼效果,這個菩薩有資糧力有福德智慧資糧,他發願以後,跳到大海去死掉了,死掉以後就變成一個五百由旬大的大魚。一早起來,有這麼大的魚,大家你砍一刀我砍一刀,大家就靠這個魚度過了旱災的饑荒,得到了生命的相續。這八萬多人過去就是因為這樣跟釋迦牟尼佛結的因緣,所以今生做天人的時候,看到佛陀說法起歡喜心而得度。

就是說我們凡夫在修六波羅蜜的時候,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凡夫的六度是不殊勝的。其實我們在修六度是假借眾生的因緣,來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是成就自己。真正六度的殊勝是從初地開始,因為他的心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他是不可思議的,他能夠用自己的色身去佈施,不要說外在的金錢,他們連生命都能夠佈施。當然這樣子的思想對我們凡夫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凡夫是愛著自己,保護自己——我愛執。當然這個聖人把我愛執破壞以後,他心中只看到功德沒有看到自我,他該做的事情他就去做,這是不可思議的。有關十地菩薩,我們看:

附表二十一——十地菩薩斷感證真表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十地菩薩——修習位,當然我們現在應該說是資糧位的菩薩,所以十地菩薩對我們來說非常的遙遠。但是從成佛之道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遲早要成佛,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也遲早要經過這十個階位,現在我們也無妨用一種嚮往、隨喜的心情來學習十地菩薩的功德。首先我們把這個」地「做一個解釋,為什麼這十個菩薩用「大地」來形容呢?

第一個、不動義:這個地方讚歎菩薩涅槃的功德,他的明瞭的心跟順境逆境接觸的時候,內心能夠如如不動,就像大地一樣不動,讚歎他的涅槃的攝持,這個也是讚歎他我空的智慧。

第二個、能生義:一切的草木都從大地引生,這個是讚歎他菩提的功德,他的大悲心,能夠引生種種的妙用來度化眾生。所以他有不動義跟能生義,所以叫做大地。這十地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一、歡喜地,   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   四、燄慧地,

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

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

九、善慧地,   十、法雲地。

一、歡喜地。斷異生性障。證遍行真如。

第一個歡喜地,「初入聖性,生大歡喜。」這個菩薩經過資糧位、加行位以後,經過了一大阿僧衹劫,節省飲食、節省睡眠,調伏自己非常辛苦,這個時候跟真理相應起大歡喜。他整個前面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所以這個地方歡喜地是形容菩薩內心的心情。他所斷的是異生障,所證得是遍行真如。那麼這異生當然是差別,他以前的生命是差別的,活在我法二執各式各樣的差別,這個時候跟真理相應,內心開始平等,遍行就是平等,他證得的平等真如,內心跟平等相應,把以前差別的思想都消滅了。

二、離垢地。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

離垢地就是:「具足尸羅,遠離污垢。」尸羅就是戒,他的戒波羅蜜圓滿,他這個邪行——就是一些犯戒的過失,乃至於誤犯都不會犯了。他內心當中的真如是最勝真如,這個真如裡面已經遠離身口意的過失,他永永遠遠不會損惱眾生,這叫離垢地——持戒的圓滿。

三、發光地。斷暗鈍障。證勝流真如。

這個地方是禪定的圓滿,「成就勝定,大法總持。」暗鈍障就是前面的初地二地的禪定還沒有得到四禪,可能只有初禪二禪三禪。發光地他有四禪的攝受,他對無量的法義已經不再忘失了,所以他沒有暗鈍的情況,證得勝流真如,這個我空法空的真如能夠攝受無量無邊的法義,叫做勝流,能夠來自利、利他。

四、燄慧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證無攝受真如。

燄慧地是智慧的圓滿,特別指的是我空智慧圓滿,所以他沒有微細的煩惱,前面的三地有時候還有一些微細的貪瞋癡煩惱的現行,這個地方連俱生的煩惱都不活動,那麼他真如不再攝受煩惱的現行叫做無攝受真如。前面的四地偏重在斷煩惱障——從假入空;五地以後,是斷所知障——從空出假,能夠他受用。

五、極難勝地。斷於下乘般涅槃障。證類無別真如。

什麼叫極難勝呢?就是「真俗雙照,極難超越。」他內心當中能夠觀察真俗雙照、即空即假即中,內心當中所斷的障是下乘般涅槃障,這個下乘是二乘,二乘涅槃的障礙。

這個地方是說:前面的四地他內心明瞭的心性,當然跟二空真如理相應,但是他有時候在佛堂靜坐的時候,會出現寂靜的相貌,這個寂靜跟躁動,都是有相行,都是所謂的唯識相。他在佛堂靜坐的時候,會出現寂靜的相貌,他到外面去弘法的時候會有躁動的相貌。前面的四地他還對這種寂靜相有點歡喜、有點羨慕。但是五地菩薩他對涅槃寂靜不再羨慕,他知道這兩個是沒有分別——生死涅槃等空花,這是證得類無別真如,他已經證得不生不滅了,生滅法跟不生滅法是沒有差別的,這個是不容易超越的,這個都是微細的法執。

六、現前地。斷粗相現行障。證無染淨真如。

現前地。「染淨平等,妙慧現前。」就是說菩薩斷的是粗相的現行,這個地方相,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相?相就是雜染相跟清淨相,雜染的當然是貪瞋癡,清淨的是戒定慧。他對這個雜染相跟清淨相的分別消滅了——無染淨真如。

七、遠行地。斷細相現行障。證法無別真如。

前面的相是粗的,這個地方是微細的染淨相的障礙、分別也消失了。我們解釋一下,這個相,菩薩剛開始度化眾生的時候,在前面的五地,他只能夠現清淨相,就是用戒定慧來攝受眾生,因為他染淨相的執取還有,得到七地的時候,他如果觀察這個眾生要現染污相能夠得度,你對他起貪瞋癡的慾望來攝受他,他就能夠聽佛法的教化而因為這樣栽培善根,菩薩會採取染污相。他已經跨越了染淨的分別,現染污相對他的心沒有影響,只有增上、沒有影響,這個都不容易跨過去的,所以前面的極難勝地是證得不生不滅,這個地方的菩薩證得不垢不淨,他的垢淨相的分別消滅了。

八、不動地。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真如。

這個地方不動:「妙智相續,心不擾動。」這地方當然是證得不增不減,前面是不垢不淨。這個地方是說菩薩在無相中做加行,這個無相是空性的真理。那麼前面的七地有時候閉關的時候,他的空性會加強,那麼要出關的時候,他的空性會減少,所以他的空觀因為他的入關跟出關有所增減。但八地菩薩他不管閉關、出關,他的空觀是沒有差別,所以八地菩薩他做早晚課跟不做早晚課對他是沒有差別。他不必要假借外面的加行來增長他的空觀,他的空觀是任運的現前,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動靜一如。所以在他的心裡已經是真正的證得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是最容易證得的,生滅相的執取、染淨相的執取、增減相的執取,這個都是從五、六、七地、八地,慢慢的破壞。

九、善慧地。斷利他中不欲行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

這個善慧地,「具無礙智,說法自在。」他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義,演說佛法自在,而且他能夠斷除利他中的一種懈怠。八地菩薩他有時候對說法會有所懈怠,那麼這個地方他是樂說無礙,他能夠白天到晚上一直說法,內心當中不生疲厭,在利他當中沒有疲厭之心,這個是非常不容易。證得智自在,他的智慧辯才都不可思議。

十、法雲地。斷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證業自在等所依真如。

法雲地是:「大法智雲,含眾德水。」他的心含攝無量無邊的十波羅蜜的功德,所以他在利他的事業當中完全得大自在。不管是觀察眾生的根機,不管是攝受無量的法義,不管是上求下化,都得大自在。所以他得到業自在,他的身口意不管上求下化,都能夠大自在,他已經即將要成佛了。法雲地下面就是佛地。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初地:當然初地是轉凡成聖。

第二個、五地:一至四其實這個菩薩還是偏重在自利的成分多,成就戒定慧,成就自利的功德。五地以上就是在修利他的功德。從利他當中去調伏自己的生滅相、染淨相、增減相的執取。

第三個、八地:到八地又是一個關鍵,八地以後,他的功德就任運的成就了。菩薩不管他是精進、懈怠,他的功德是一直一直在進步,沒有所謂的用功不用功的差別,他是無功用行現前。所以初地、五地、八地這三個是重點。

我們回到講義來,這個地方講到十地的菩薩,簡單的說這十地的菩薩,他在自利方面跟利他方面,「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好,我們看第五的究竟位: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其相云何?

究竟位就是成佛。我們在學佛的時候總是想:學佛,那麼什麼是佛的境界?佛的內心跟我們有什麼差別?我們看天親菩薩怎麼說: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佛的體性跟作用,先看他的體性,佛的體性有兩個:第一個是無漏,他內心當中有大涅槃的功德,所以他沒有這種煩惱障、業障、報障的漏;其次他是不思議善常,不思議善常是講到他菩提的功德——大菩提,他的善法是常,常就是相續不斷的生起,不過這個地方的善是偏重在智慧,後面講到四智菩提。就是佛的內心當中依止的功德有兩個:一個是涅槃,一個菩提。

這樣子功德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個有安樂的功德,他能夠自己安樂,也能夠安樂有情;第二個解脫,他能夠解脫兩種生死,簡單的說就叫做「法」,這個法就是清淨法身,大牟尼名法。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後面的註解,大家可以自己看,很容易清楚。我們提出兩點來說明就夠了:

一、無漏

這個漏,我們把佛的心,從一個有漏無漏的差別做一個說明。

大乘小乘講到八相成道的時候,對佛的心有漏無漏有點爭議。小乘的學者是認為佛陀他一出生的時候是有漏的,怎麼知道呢?他還會娶妻生子,所以他當然有煩惱,要不然他怎麼能夠娶妻生子呢?他什麼時候開始無漏呢?他要到出家成道以後,才正式的無漏——小乘的學者是這個看法。

但大乘的佛法是不同意這個看法,認為佛陀是示現,說佛陀是早就成佛了,他怎麼可能有漏?久遠劫成佛,他是依止他的願力而做的一個示現。就是說佛陀不管做什麼事都是無漏。所以小乘的學者他比較用行為本身來判斷漏不漏,那麼大乘本身是依止內心,佛陀即使示現取妻生子,他的心還是無漏,他不管是做什麼事「此即無漏界」,他不可能再有煩惱,不管是粗的煩惱,微細的煩惱,任何的煩惱一點都不可能有。這第一個。

二、常

第二個佛陀所生的自利、利他的功德是常,這個常字很重要。小乘的學者一直認為佛陀滅度了,所以他認為拜佛沒有意義,你憶念佛陀也沒有用,你念阿彌陀佛也沒有用,因為佛陀滅度了,你呼喚他的名字他根本聽不到。大乘佛法不同意,大乘佛法是認為佛的心是常住的,深信諸佛皆充滿,法身是常住的。所以你現在去呼喚阿彌陀佛的聖號,他是聽得到的,佛陀是從來沒有滅度的。

第一個是無漏,第二個是常。

佛陀的明瞭心識是恆久住世,所以我們在大乘佛法,頂禮常住十方三寶,常住怎麼說?就是佛陀沒有滅度,當然我們眼睛看不到,但是我們眼睛看不到不能表示說不存在,你也沒看到美國,但是美國還是存在。

就是說我們對佛的心有兩個地方要知道,第一個他是無漏,第二個他是法身常住。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拜佛才能夠得到感應道交。這兩個觀念你懂,後面的論文你就看得懂。

看甲三的結示勸修,我們《唯識三十頌》學完了,用一個偈頌跟大家互相勉勵:

甲三、結示勸修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

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般舟三昧經》——

──釋《唯識三十頌》直解竟——

整個唯識學的內涵我們是分成兩個:一個是甚深見,一個廣大行。

一、甚深見:你要修唯識觀一定要有正見,什麼叫正見?就是「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你內心當中跟外在的境界接觸,這個境界可能是一個安樂的,隨順於你心意的果報,也可能是一個痛苦不隨順你心意的果報。但是不管你歡喜的境界,你不歡喜的境界,你都要觀察這個境界是不牢固的,他是剎那剎那的生滅,那麼這個境界是怎麼有的?他不是上帝送給你的,是常在於念中,是我們一念心中所顯現出來。

「常在於念中」我們解釋一下,第一個就是因緣變——初能變,它由業力所顯現出來,假設你是有善業的因緣,它就會出現你如意的果報;如果是罪業的因緣,它就會出現不如意的果報,這個是由異熟能變所顯現出來的。這個我們不能排斥,只有逆來順受。

第二個叫分別變,就是由第二能變、第三能變這個思量了境,它產生很多很多的妄想執著,又變現了一次,把這個果報又變現了一次,那麼這一部分叫遍計所執性,是我們要破壞的。但不管是怎麼樣,不管因緣變還是分別變,都是我們一念心。我們內心的業力的顯現,再由我們心中的分別,把這個果報複雜化。我們對於生命應該有這樣的看法,簡單講就是萬法唯識;唯識所現、唯識所變,這叫甚深見。

二、廣大行:我們對這樣的一個生命的內涵應該怎麼辦?「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我們剛開始就修無分別智,破除遍計執——破除心中的名言,破除心中的戲論。那麼慢慢慢慢的到達一切無想念,我們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不再起任何的名言,只有面對它,沒有妄想。

這個地方的無想念,我們說明一下:

破除的是顛倒的想念,

但是你還要建立佛法正確的想念。

這個地方是破除我們過去的顛倒的想念;或者我們這樣講好了,你剛開始的修學重點就是從假入空觀,剛開始的修學是用否定的方法修學,你想什麼要否定,否定,否定——大死一番。剛開始是這樣子的,一切無想念。但是你慢慢慢慢到了五年、十年以後,你內心當中會覺得,對這個世間的得失比較平淡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從空出假,開始又有想念,但是你這個想念是跟真理相應,就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你個人的私慾,比較淡薄。

當然你要永遠在一切無想念,那就是二乘人,你這個菩薩的善巧方便,菩提心就不能發揮作用了。所以這個地方一切無想念是說:

你沒有這種雜染的想念,轉識成智;把雜染的想念轉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清淨的想念。

但這個轉變的過程,你一定要有一個從假入空的過程。如果一個菩薩學者一出家,馬上去度化眾生,除非你是菩薩乘願再來,如果你是一個資糧位菩薩,你所有的善法一定會夾雜很多的罪業跟煩惱;你的善法,因為你沒有經過淨化的過程,所以在本論裡面你看天親菩薩,很強調修無分別智,你剛開始先用否定。

修行——否定門入,肯定門出!

你一開始不要肯定自己,所以說基督教,我們有時候去外面看到電線杆上:一切眾生都是有罪,這句話是講對了。我們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是帶著很多的煩惱障、業障,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你不要太相信你的思想,你說這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那都是你的妄想。

所以剛開始就是少管閑事。好好的找一個地方安住,先做一個自調的工作,慢慢慢慢你會覺得:大死一番——這句話有道理。

就是說你出家的十年二十年以後,你發覺,現在的你跟你以前在家的那個思想,完全不一樣——覓之了不可得。你的思想是完全脫胎換骨,這個時候你就能夠隨緣隨份去做你該做的事情,你要到一個地方去成立一個念佛堂,你要帶行門共修、講經都好,但是這時候你的心是依止你的菩提心,這個時候你所修的善業都是莊嚴無上菩提。這個地方道理就是這樣,本論就是告訴你:

你剛開始先成就甚深見,依止止觀調伏你心中的妄想,然後依止清淨的心,再從空出假廣度眾生!就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在生命相續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

第八識轉變的兩個關鍵點

我們再看看無漏的情況。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

輪迴的因素與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

五位百法——心法的種類功能與意義

學習佛法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為不了解名相的含義所障礙...

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佛開示佈施應有的三因緣

佈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佈施,梵語音...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識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個時候,徹底了...

佈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佈施的...

股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這一段時間,不管是在微博還是微信,真可謂被這個股市...

臨終助念要避免「瞎張羅」

臨終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辦,要按印祖撰述的《臨終...

同以不思議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師說,我們一個人在成佛之道,其實最難最難的地...

人體自身擁有的31味心藥

為了充分發揮心藥作用,31個心你必須知道,這就是開心、...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

三方面檢查自己是否有進步

我們經過理觀跟事修的修學,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可...

讓愛生愛--婆媳關係

在一個村莊裡,一位年輕的村婦和她的婆婆關係非常不好...

地藏菩薩手裡的如意寶珠有什麼作用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咸見如是種種雲雨。亦聞如是諸...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

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人生彷彿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然而,計利當計...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安穩性

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

八正道

「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

【佛教詞典】嵩岳寺

位於河南登封縣北之嵩山南麓。又稱中嶽廟、崇嶽寺。建...

【佛教詞典】不承聽

【不承聽】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不承聽者:不...

【視頻】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視頻】淨土必修五部經典之《佛說觀無量壽經》

淨土必修五部經典之《佛說觀無量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