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淨界法師  2021/11/21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面,乙二、明唯識性。

本頌的修學重點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

甚深見就是要教導我們如何來觀照生命的真相。從佛法的修學次第上來說,你剛開始修學佛法是依止一份的信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是無所不在的、相信三寶有救拔我們的能力,我們希望離苦得樂,所以依止這個信心就皈依在三寶的座下,或者你選擇在家,或者你選擇出家,我們剛開始在修學佛法就是一份的信心,在支持著我們。

這個信心的第二個階段就是要培養正見,你要如何的來觀照生命的真相?生命真相的觀照有兩個方向:

一、向外觀照:一般人的觀照都是向外觀照,我們明瞭的心性是向外去觀察,結果我們看到的是生命的虛妄相,也就是說我們向外觀照,就帶動了心中很多的遍計所執性,帶動心中很多的妄想。當然我們對生命做了錯誤的觀照,也就帶動了錯誤的行為,就招感痛苦的果報。

二、向內觀照(內觀):佛法的教授是要我們向內觀照,內觀,就是觀照我們一念的明瞭分別的心識,我們就能夠了解到整個生命的全貌。

應該怎麼觀心呢?當然這應該要有一些佛法的教授,從本論上來說,觀心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是從體性的觀照;第二個是從它作用的觀照。

(一)、體性的觀照——唯識性

就是說我們在靜坐的時候,在觀察我們明瞭分別的心識,發覺我們的心識它是有很多的功能,有時候起善良的功能,有時候起邪惡的功能。我們剛開始用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先把這些善惡的功能剝開來,就看到我們內心的深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離開種種對立的,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識,這個叫做唯識性,或者說是圓成實性,就是我們整個十法界的共同依止的一個處所。

在唯識性體性觀察的時候,它是一個整體的生命,沒有個別的生命。整體生命觀沒有我跟你的對立。當我們安住這樣的一個清淨平等的體性,當然我們會安住五分鐘或者十分鐘或者三十分鐘,這個是從假入空。

(二)、作用的觀照——唯識相

你當然不可能在那個地方一直待著,你要出來——從空出假。這個時候你又動一個念頭,從一個清淨平等的法界,就回歸到你現前的一個個體的生命,你有你的色身、有明瞭的心識。那麼這個體生命,從本論的觀察當然就是一個八識的作用,異熟思量了境的交互作用。那麼當我們依止迷惑顛倒的因緣,創造了六凡痛苦的果報,我們也可以依止清淨觀照的力量,而成就四聖的清淨的功德。所以當我們從空出假以後,發覺到整個生命是有很多的個體生命,有雜雜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有十法界的染淨因果,這個都是唯識相。

所以我們在觀察生命,你可以做一種個體的觀察,原來當我們回歸到作用的時候,生命是有差別相的。但是當我們攝用歸體的時候,你就發現到生命它是一個如的法界,沒有少法可得,雜染法不可得、清淨法也不可得,這就是唯識性。

你能夠同時掌控諸法的唯識性跟唯識相,你就看到整個生命的真相,你就有資格開始去修習戒定慧,你有資格修行。我們看講義。

乙二、明唯識性

前面的唯識相是講差別相,這個地方的唯識性,是講到我們內心一個真實不變的體性,我們看偈頌: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我們把頌文做一個消釋:前面的唯識相是一個諸法的世俗的道理,這個唯識性它是一個諸法的勝義。這個道理它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勝義,這個地方的殊勝,古德說什麼叫殊勝呢?因為它有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作用,就是所有的聖人都一定要悟入唯識性,才能夠轉凡成聖。你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不可能轉凡成聖,「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個道理特別的殊勝。這個道理到底是什麼名稱?「亦即是真如」,那麼本論給它一個名稱叫真如,為什麼安立做真如?這以下解釋了,「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一、真:首先解釋這個真,這個真就是唯識實性,它是真實的,不虛妄的,不像我們平常起念頭,有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這個念頭是不斷的變化,這叫虛妄。好像說一個魔術師拿一個手帕,手帕一下子變成一個兔子,一下子變成一個野狼,一下又變成兔子,這些都是虛妄,但這個手帕是真實的,真實就是說它有真實體性,第一個解釋真。

二、如:常如其性故,它是不變化的,它是真實而不變化。你不管造善業,它也是一個如的相貌,你造惡業它也是如的相貌,所以它有資格稱為真、也有資格稱為如。那麼這種道理是非常殊勝的,只要你能夠跟這個道理接觸,你就有轉凡成聖、離苦得樂的功德,看蕅益大師的註解:

此乃遠離我法二執,二空妙智所顯,即諸法之勝義,所謂一真法界。亦即名為真如,真實而不虛妄,如常而無變易。

這個地方把真如做一個說明,就是說它為什麼能夠開顯,你要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去觀照,它才能夠顯現。當顯現以後,它就永遠不消失掉,它在你的內心當中不斷的引導你離苦得樂。但是剛開始你要去開顯它,要依止二空妙智來開顯。看第二段做個總結:

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淨;常如其性故,即唯識之實性也。

說明真如的內涵。什麼叫真如呢?就是我們凡夫的煩惱罪業,不能使令它減少,聖人無量無邊的波羅蜜的修學,也不能夠使令它增加。我們一般所能夠想像的東西都是有變化的,你的心也是會有變化。你要修行戒定慧,你的心就感到快樂法喜,但這個法喜它沒有資格稱為真,因為它會有變化。當然你要是放逸的時候,你那個寂靜法喜的心就消失掉了。就是我們的心,當然你要是不觀心,你一天到晚向外觀察,你就不知道你的心有變化,但是你要經常靜坐,你就知道你的心是不斷的變化。你做什麼事,你的心就會有出現什麼樣的相貌,那麼這些都是唯識相。

但是在變化當中有一個法是不變化的,凡夫的雜染法,不能染污它;聖人的戒定慧,也不能夠使令它增長清淨,它永遠是保持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狀態,這個就是我們內心的真實體性,禪宗說的本來面目。在這個地方唯識學給它一個名稱叫做圓成實性,或者叫真如。

這個地方我們也說明一下,從一個修學的角度,真如應該是我們生命追求的目標。禪宗經常說是:把心帶回家。這個應該就是我們的家。就是說你為什麼佈施?你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忍辱?為什麼要修禪定?你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心帶回家,把這種生滅的心回歸到真如。

當然真如它是這樣子的:說真如它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現在理論上我們也有真如,說我凡夫的時候起煩惱,也沒有破壞真如,因為它不生不滅,也沒有垢淨相,也沒有增減相。為什麼我們今天不能受用真如?這個地方有個道理,就是說我們的心本身也具足真如,但是我們的心有遮障,我們心中有遍計執。我法二執的內心的了別活動,就障礙我們趨向真如。所以你要趨向真如,要做一些破障——就是修習我空、法空的無分別智,把心中的遍計執破壞了,你心中本來具足的真如就顯現了。先修我空法空破遍計執,證得真如以後,接著再證得依他起性。

所以唯識三性是先破遍計執、證得圓成實性——真如,然後再從空出假,修無量的法門通達一切的差別相,再證得唯識相。先證得唯識性再唯識相,你在沒有證得真如之前,前面這些所修的這些差別法,都是染污的。在佛法比較高的標準來看都是不及格。所以唯識的修行一定先證得圓成實性,再證得依他起性。

講到這個地方,等於整個唯識學的對生命的判定(甚深見)全部結束了。我們看:

乙三、明唯識行位

這以下講到修行的方法跟修行的位次:

論曰: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依幾位,如何悟入?

前面講到甚深見,講到我們一念心有它的相,唯識相有三能變——異熟、思量、了境,帶動整個染淨的因果。唯識性我們剛剛講過了,它是我空法空的真理,它是沒有什麼相狀可得。要悟入唯識性、相,應該怎麼悟入呢?看註解,蕅益大師的註解:

一問「誰人悟入」?

二問「幾位悟入」?

三問「如何悟入」?

蕅益大師把這段論文分三段,第一個是什麼人悟入?這個地方講到修學唯識觀的根機是什麼根機?第二個幾位悟入是講到它的修學的過程。第三個如何悟入是講修學的方法,這個地方等於是提出了三個問,誰依?幾位?如何悟入?誰依就講根機;幾位是講過程、它的次第;如何悟入是講方法。蕅益大師就把這個論文分成三個部分。那麼看下面的論文,這個是天親菩薩的論文:

謂具大乘二種種性。

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

二、謂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已聞所成。

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謂五位?

這個地方是回答前面的三個問題,先回答說一個人能夠悟入唯識的性相,到底是什麼樣的根機?這個地方講:謂具大乘兩種種性,這個不是人天種性能夠修的,也不是二乘種性,要大乘種性。大乘種性又必須要具足兩種種性:

第一個、本性住種(信心):他必須要有本性住種,就是說無始劫來依附在我們第八識當中有一種無漏的善根,這個地方的善根是它對大乘佛法,有一種大乘的信心,這個是第一種——本性住種,要有信心。

第二個、習所成種(智慧):他聽聞到大乘的法界等流正法,聽到諸佛菩薩所開演的這些大乘法門,能夠加以信解、加以理解,要有智慧。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你缺一個都不行,不能減少。這兩個種性,蕅益大師的註解,我們把它看一下,看:

附表二十——「大乘二種性」差別表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論文的註解,他把它分成三段來揀別,先看第一段,補充講法第四十三面:

一、現見有人,未聞教時,渾若不知;既聞教已,便速開悟,是有本性種子,亦有薰習種子故也。

有一種人,他這種人是非常的殊勝,怎麼說呢?他還沒有學佛之前當然是渾若不知,一個人沒有經過佛法的開導,他的心糊里糊塗的,跟著感覺走。有一天他可能參加爐香讚,或者參加法會以後,他也聽聞到佛法的這些法義,這個時候便速開悟,內心當中就出現光明了,他就知道這個生命應該怎麼做,何去何從。這種人跟佛法的文字義理接觸的時候,便速開悟,表示說他有這種本性住種的信心,跟習所成種的智慧的善根,這兩個都具足,他過去也有信心,也有智慧。

二、復見有人,未聞教時,茫然不知,既聞教已,雖不頓悟,深生渴仰者,但有本性種子,未有薰習種子故也。

第二種人是比較差一級的,他沒有聽過佛法之前,當然也是茫然不知了,整天打妄想。但是他聽聞教理的時候,他雖然不明白,但是深生渴仰,他相信這是宇宙間的真理。這種人是有本性住種,但是沒有習所成種。就是說他一聽到有法師說法起大歡喜心,他就每天放下自己的工作,全部的精神體力去聽經,聽完以後你說法師講什麼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就是歡喜聽。這種人他是有信心,但是過去智慧的善根栽培不夠,有本性住種,沒有習所成種。第三種人是最糟糕的:

三、復見有人,未聞教時,茫然不知,既聞教已,與不聞同,絕不飡採,都無信樂者,原無薰習種子,又無本性種子故也。——《觀心法要》——

第三種人他沒有接觸佛法之前,當然也是茫然不知,那麼他偶爾去聽聞佛法的時候,跟沒有聽聞是完全相同,因為他完全沒有領納受用的功能,也完全不相信這是宇宙間的真理,他還是跟著他內心的老毛病——過去心中的妄想去活動;這種人佛法對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種人聽聞佛法跟沒有聽聞是完全一樣的,他在三界當中還要吃很多的痛苦才能夠覺悟。所以這個地方說,這以下的五重唯識觀,你要修行是信心跟智慧缺一不可。

蕅益大師說修行佛法就是兩個重點,一個是信心,第二個是智慧!

一、有信心,沒有智慧——增長煩惱:有些人修行是完全靠信心,一路的拜佛念佛,就是這個人重行門,但是什麼是生命的真實相?他完全不懂,完全不懂當然就跟著自己的這些生命的經驗來判斷,你活了三十歲,就用你這三十歲的生命經驗去觀察生命,你活到八十歲,那麼你就只有八十歲的生命經驗,因為你不學佛法,你就不能夠把先聖先賢幾千年的經驗,會歸到你的心中,你就用你這個膚淺的短暫的生命經驗去觀察生命。只有信心,沒有智慧的結果——增長煩惱,你的行門的加持增長你的我執、我見,煩惱比以前更重,嗔心高慢心更重。

二、反過來有智慧,沒有信心——增長邪見:你能夠努力的修學佛法的教理,但是沒有宗教情操,把佛法當學術研究,你就會增長邪見,遲早你會起顛倒,你對這種大乘的不可思議的境界,沒辦法直下承擔,就會誹謗大乘法,說是大乘非佛說,就是你缺乏宗教情操,所以這個地方是缺一不可。

我們回到講義來,這個地方是講唯識的修行位次之前,天親菩薩先說明你要具足什麼條件,才能夠修下面的唯識觀法。看蕅益大師註釋:

具大乘二種種性——答其「誰人」之問。方能悟入——答其「如何悟入」之問。何謂五位——答其「幾位」之問,總徵下文也。

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這以下的五重唯識觀,修唯識的五位,我們是要具足兩種功德才能夠開始去啟動修行:

第一個是信心,第二個是智慧,當然智慧就是正見。

從這兩個法門的次第,你剛開始要先修信心,所以你看普賢十大願開展出菩薩的十大法門,它是先叫你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這是幹什麼?這就是讓你修皈依。你剛開始對三寶的境界,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意業的皈依,在這個地方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再後面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常隨佛學——修智慧!最後的恆順眾生、普皆迴向——修大悲,所以信心、智慧、大悲,整個大乘法就三個道次弟。

所以你看你修密宗,你跟一個藏地的法王修他的法,他第一個告訴你修四加行——禮拜十萬拜,持咒十萬聲,然後修供養,供養就等於是我們平常修福報,佈施、持戒、供養。第四個是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我們先不談了,這是密宗特有的。你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為什麼要多拜佛、多持咒?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就是要修皈依。在家居士修學佛法,為什麼很容易起邪見、批判?因為他們沒有拜佛,沒有拜佛你聽聞佛法以後,你就用你的分別心來看佛法,很容易起顛倒。我們出家眾看了一部經典,是把它當做法寶至誠的恭敬禮拜,所以每一句佛法都能夠很真實的流入到我們的心中,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因為我們對佛法有皈依的心,所以你一個出家人剛開始多拜佛是對的,一方面皈依、一方面破障,懺悔業障,無始的罪障。

七十六年我讀佛學院的時候,我讀佛學院的時候講實在話聽不太懂,那個時候海公是我們院長,海公、信公、達公,果清律師、慧老師,我那個時候五個老師,現在往生兩個人,那個時候我也是聽老法師講課聽不太懂,是有些歡喜心,但聽不太懂。

聽不太懂呢,畢業以後我的同學都到外面參學了,我那個時候沒有離開,就找一個地方拜懺,我拜了三部《楞嚴經》,差不多二十萬拜,一年,不到一年把它拜完,拜完以後我發覺整個心有變化,我才把以前的功課拿來看,一看就懂。

所以這個破障法門你不能忽略,雖然說佛法是聞思修,聞思修它是一個正行,但是你內心過去有一些罪業,你要不破障,就像這個車子它是可以過去,但是前面有大石頭,你不搬開,它就過不去了。

剛開始我們一定要對三寶的境界,多多的禮拜讚歎供養,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那麼你遮障破除了以後,這個時候來修智慧,你智慧就能夠成就。

所以這個地方先把大乘兩種種性,第一個你要有信心的種性,第二個智慧的種性,缺一不可,就是誰有資格修唯識的這個行位。這以下我們正式講到唯識的修學次第。

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於識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

我們在修行唯識的觀法,第一個所要經過的是資糧位,資糧位就是修順解脫分,就是仰仗我們的信心跟智慧來隨順解脫。雖然還沒有解脫,但是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趨向解脫叫隨順解脫,看它的內涵: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在剛開始修唯識觀的時候,他的相貌是怎麼樣?「乃至未起識」,這個地方的識是指的是我空、法空的真實智慧。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止觀力薄弱,只是對三寶的信心,還有一點佛法的正見,我們內心當中跟環境接觸的時候,還是心隨妄轉,止觀力薄弱。但是難能可貴的是這個資糧位菩薩「求住唯識性」,他以他的一個四弘誓願,對於無上菩提的追求、對眾生的悲憫、上求下化的菩提心,支持著唯識的修行者,一步一步的去追求,想要悟入唯識的真如理,他內心當中有一種希望。

「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這個地方解釋他為什麼叫未起識,因為他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他的二取,他的我執、法執,這個煩惱障、所知障的隨眠、現行跟煩惱都不能夠調伏,更不可能消滅。他只是靠一念的信心,跟佛法的一個基本的正見,還有他的菩提心。信、願,還有正見在支持這個菩薩。那麼這種菩薩都叫做資糧位,這個地方要修一大阿僧衹劫。看蕅益大師的註解:

為求無上菩提,修習無量福智,名「資糧位」。為有情故,勤求解脫,名修「大乘順解脫分」。

這個菩薩他有兩種功德,第一個是智慧的功德,他要追求無上菩提;第二個是大悲,為了利益有情,為利有情願成佛,他對眾生有悲憫心,這是總說。

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順抉擇識,但以四弘誓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

但是他還沒有生起加行位中的這種智慧,沒有加行智慧,內心當中很多的妄想、執著,怎麼辦呢?他就依止對無上菩提的追求,對有情眾生的悲憫,這樣的願力,一步一步的拜佛、持戒,一步一步的趨向唯實的真實性,這個都叫資糧位。那麼這種資糧位當然他障礙很多,他的色身有障礙、病痛、老病死,內心有很多的煩惱障礙,他怎麼度過資糧位的一大阿僧衹劫呢?這以下說出個道理:

此位菩薩,發起大菩提心,親近真實善友,作意勤求正覺,修集福智資糧,以此四種勝力,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於我法二取隨眠種子,止觀力微,猶自未能伏滅,但能伏於分別二執之現行耳!

資糧位的菩薩當然是在三界打滾,打滾的時候他的身心有諸多的障礙,但是他內心當中有四種力量在支持著他:

第一個,「發起大菩提心」——誓願力:他不斷地在佛前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雖然這四個目標他一個都沒有完成,但是他不放棄這樣的努力,他不斷的在佛前發願,告訴自己要往這個方向走,這個叫誓願力。

第二個、「親近真實善友」——善友力:他也知道他的煩惱粗重,止觀薄弱,他一個人不敢住茅蓬,怎麼辦呢?依眾靠眾,親近善知識,每天聽經,聽聞善知識的開導,而且跟同參道友在一起依眾靠眾,靠大眾的攝受力,使令他不敢放逸。

第三個、「作意勤求正覺」——作意力:他不斷的在靜坐的時候,思惟生死的過患,思惟涅槃的功德,來勉勵自己要精進,不斷的作意。

第四個、「修集福智資糧」——資糧力:有事沒事的時候,他要修習佈施、持戒、忍辱,修習福德的資糧;偶爾聽聞佛法聞思,積集智慧的資糧——資糧力。

依止誓願力、善友力、作意力跟資糧力的支持,就一步一步的邁向到圓成實性。但他的內心當中煩惱粗重,跟環境接觸的時候,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跟現行不能夠調伏;因為止觀力薄弱,都不能夠調伏,當然也不可能消滅,這個叫資糧位。

這個資糧位的菩薩,天台宗智者大師給他一個名稱叫外凡——外凡位。當然他是個凡夫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煩惱沒有斷。為什麼叫外凡?因為他心游理外,內心當中跟真理相應的時間少,大部分的時間都心隨妄轉,不過這個地方我們看註解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求住的這個「求」字,我不知道諸位是不是有人受過菩薩戒?菩薩戒它戒體的安立就在「求」字——就是你要發願。就是說雖然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煩惱沒有斷除,有無量無邊的善法我們都沒有成就。但我們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希望從來沒有放棄,這個時候你的菩薩戒體還是在的。

所以菩薩戒有它的戒體,這個戒體在《瑜伽師地論》上叫種性,戒體生起戒行,就是說你的戒行:三聚淨戒——斷惡、修善、度眾生,你都還沒有做好。斷惡我什麼都沒有斷;修善我什麼善也沒有修,度眾生我一個眾生也沒度,但是你的戒體,你安住菩薩種性,你沒有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你從來沒有放棄要對眾生的度化,你那個意樂還在,你的戒體就還在。

有一天你放棄對無上菩提的追求,你不在追求無上菩提,你自甘墮落,你想來生做人也不錯,不一定要成佛;看眾生那麼可惡,眾生我不度了,你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你的菩薩戒體就消失掉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看論文你要知道,「求住唯識性」,你要對無上菩提跟度眾生的追求放棄了,那麼你所修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資糧力,就不是成佛的資糧,因為你的種性已經失掉了,那麼你這個叫人天果報,就是一般的善法。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就是說資糧位的菩薩十信位,外凡位,他心中有很多的障礙,但是他就是靠著願力的支持,還有他對生命的正見,那麼搖搖晃晃跌跌撞撞的要經過一大阿僧衹劫,就是他對三寶的信心、對成佛的願力,還有對佛法的正見三個資糧。不過這個地方在《瑜伽師地論》講的詳細,說菩薩的發願有兩個,我們一般發願一個是上求佛道,一個是下化眾生。但是在實際的實踐上會有所偏重:

《瑜伽師地論》上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悲增上,二者智增上。

一、悲增上菩薩:如果你是悲增上菩薩,你在成佛之道當中,你會先完成下化眾生。雖然你也知道要成佛,但是你覺得成佛不是很急,你整個功課當中你很少在佛堂用功,你就是到都市里面到處跟眾生結緣,積集福德資糧。悲增上菩薩一般來說不喜歡求生淨土,他願意陪眾生在三界流轉,那麼他的相貌——他會先成就福德資糧、再成就聖道。悲增上菩薩有一個障礙,容易退轉,但他福報會很大,這第一個。

二、智增上菩薩:智增上菩薩他的特點就是說,他在受菩薩戒的時候,大家也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在實踐的時候偏重在上求佛道,他的想法是說我要先成就聖道、成就不退轉的功德再廣度眾生。就是說他雖然沒有度化眾生,但是他沒有放棄度化眾生的意樂,他只是沒有採取行動,那麼這個時候他一天的功課大部分時間都是跟三寶相應——念佛、念法、念僧,要不然就是聽聞佛法,這種人一般他歡喜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到淨土、到十方諸佛國土去成就聖道,再回入娑婆,廣結善緣、積集資糧,這個叫做智增上菩薩。這種菩薩是比較不容易退轉。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有志於成佛的過程,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選擇先度化眾生再成佛,那麼你會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你來生的時候講經說法,你到什麼體育館去,聽眾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都做你的皈依弟子,但是你內心當中還是有煩惱的人。第二個選擇就是說你先成就聖道——智增上,你先到淨土去,雖然你再來的時候你的聽眾沒幾個,但是你是一個聖人,你以聖人的基礎再去廣度眾生,再跟眾生結緣去成就福德資糧。

其實我怎麼知道我是悲增上還是智增上?我過去生當中,在三寶當中不斷地結緣,誰知道我是悲增上、智增上?龍樹菩薩說有一個方法可以判定,就是說到了饑荒的時代,你現在手上有一碗飯,你同時看到佛陀過來,你看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托缽,那麼你要想——佛陀是世間的福田,我把這個飯供養給佛陀,佛陀能夠去攝受更多的眾生,你要把飯給佛陀;但是你同時又看到一個乞丐,這個乞丐要餓死了。

如果你今天把飯給佛陀,你這個人是智增上菩薩,你是偏重在對三寶功德的皈依,假設你選擇把飯給乞丐,你是屬於悲增上菩薩,你的所緣境比較去關心弱勢團體,對苦惱眾生比較關心,超過對佛陀的皈依,你這個是悲增上菩薩,這就代表了一個人的種性不同,也就影響到你成佛之道。為什麼有些人會成就聖道而沒有福報力,有些人會成就福報力而不是聖道,這就是你內心因地種性的不同。

所以資糧位雖然是福慧兼修,但是這個當中千差萬別,有各式各樣。一般的資糧位菩薩很多人都求生淨土,因為他怕退轉,當然有些人他也不怕,他願意在三界裡面歷練,那麼這都是個人的選擇,佛陀都允許。總之不管你求生淨土也好,或者是你在娑婆世界繼續流轉求增上生,重點在「求住唯識性」,你不能放棄你的菩提本願,你放棄的話,你整個大乘的跑道就消失了,你可能跑到二乘的跑道去了,或到人天跑道去了。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抉擇分,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其相云何?

前面還是資糧位,這個地方是加行位,他已經有所謂的順抉擇分,這個就是有禪定引生的修慧,這個人止觀力比較強,看這個偈頌: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加行位的菩薩,他的內心是什麼相貌?現前立少物。我們解釋一下,這個資糧位的菩薩內心是心隨妄轉,整天跟妄想打結在一起,只是說他心中有一個希望,有一個正見的支持,不敢太放逸,但是加行位的菩薩不同,他內心當中是完全在止觀當中操作,但他這個止觀在唯識學叫做:帶相觀空。

什麼叫帶相觀空呢?就是說他內心跟我空法空的真理還沒有完全的契入,還沒有完全契入他怎麼觀空——他挾帶佛法的名相,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這個明瞭的心,依止這十個字的相貌,就能夠引導我契入到一種空的真理去。但這個真理的相應是挾帶名言的引導,所以叫現前立少物。他心中還有佛法的名相,以佛法的名相來契入唯識的圓成實性,所以他「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他還是帶相觀空,心中還有佛法的名相可得,所以還沒有真正的契入唯識的實性。但是加行位已經不可思議了,後面會講到他是一個有禪定的凡夫,雖然是凡夫,他的心跟前面的散亂心不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阿賴耶識淺說

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

人生是果報跟造業交互的作用

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

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

為什麼第八識不能造業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 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對我們功德最破壞的兩件事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淨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麼呢?「拔...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

應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受用

問: 佛弟子應該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真正受用? 慧...

只有精神財富才可以真正依賴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學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著要放下...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生活的環境 中國人說怎樣做事會順利,一命、二運、三風...

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

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可能給你煩惱

清覺禪寺的心明禪師,悟性很高,感應靈敏,對禪對世間...

這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麼東西

我們的主見來自什麼地方?來自淨土五經聖言量,來自中...

大安法師:【無我】能適應繁忙競爭的現代社會嗎

問: 無我是一種心態嗎?有時當什麼事都一起來的時候...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

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都要從信字開始...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是中國傳統營養學理論的精髓,在膳...

聖嚴法師《持誦觀音聖號的法門》

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

【佛教詞典】巡案

(雜語)禪林住持巡迴眾寮按察其行儀,謂之巡案。於僧...

【佛教詞典】離妄語者相

【離妄語者相】 p1427 瑜伽八卷十五頁云:可信者:謂可...

【視頻】大安法師《名號的功德》

大安法師《名號的功德》

【視頻】妙境法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妙境法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