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開示佈施應有的三因緣

2013/04/28  大字體  護眼色

佛開示佈施應有的三因緣

佈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佈施,梵語音譯為檀那、檀,即是將自己所具之財物、體力、智慧(知識)乃至妻、子、王位施與他人的意思。佈施之人稱為檀越、施主,所施的是物,物可以是財物、身體、體力、生命、智慧(知識)等能夠利益他人的有形物無形物,接受佈施的對像稱為福田。佈施除了是六度之一外,還屬於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四攝法(佈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之一。佈施是菩薩修集福德資糧的最首要的方式。

按佈施的內容劃分,佈施略分為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

財施是指不僅不侵佔他人財物,反而將自己所有的食物、衣物、醫藥、金錢、房產,乃至將自己的體力、身體器官、生命捐施舍給他人,其中佈施的錢物等稱為外財,身體器官、生命稱為內財;法施是指或對人稱讚諸佛,或應機為人開示三乘佛法的內涵,為人種下覺悟三種菩提的種子;無畏施指不僅不侵害他人,反而要以言語、行為等消除他人的恐怖畏懼。

佈施的目的:

一者:佈施能使受施者身心得到利益,佈施體現了菩薩道的大慈大悲精神;

二者:菩薩藉佈施能夠和眾生結下善緣,以善巧方便將有情置於佛法之中,種下來世學佛的因緣;

三者:可以積累福德資糧;

四者:藉破除個人的吝嗇與貪心,解脫行者對於「我」「我所」的執著,稱為檀(佈施)波羅蜜。佈施的功德很大,對於修學菩提道的菩薩來說也最首要,所謂「卑吝者難成大器」,故佈施位於六度之首。

菩薩如何佈施?有人以為只要不吝嗇自己的財物,將錢財多佈施給他人就可以了。佛教如法的佈施不只這麼簡單,菩薩在決定佈施以前,有一些事項是必需要注意的;否則,佈施與受施者不僅不能得到佈施的利益,反受其害。

如《優婆塞戒經》卷二,「自他莊嚴品第十一」中,佛對善生菩薩說:

善男子!……(菩薩修習佈施等)有三因緣(三個要求):一者物淨、二者心淨、三者福田淨。云何物淨?非偷盜物,非聖遮物,非眾共物,非三寶物,非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不惱他得,不誑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淨。云何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力財、不斷家法、眷屬多饒,唯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是名心淨。云何福田淨?受施之人遠離八邪,名福田淨。

這段經文得意思是說,佈施對佈施者(施主)、接受佈施的對像(福田)、所施的物,這三方面都有種種的要求:一者,施主在佈施時心要清淨(心淨);二者,施主所佈施的物也要是清淨的(物淨);三者,接受佈施者,也應該是清淨的福田,而不是染污、不淨的毒田(福田淨)。

略解釋如下:

(一)心淨

心淨,是指菩薩在佈施的時候心要清淨,《優婆塞戒經》說:

「云何心淨?施時不為生死善果、名稱勝他、得色力財、不斷家法、眷屬多饒,唯為莊嚴菩提故施,為欲調伏眾生故施。」

這就是說,菩薩佈施的目的不是為了增益「生死善果」,不是為了獲得來世的人天福報,不是為了來世身體健康生活富足,不是為了來世得到美滿的家庭眷屬,不是為了獲得世間樂善好施的名聲,也不是為了要超勝他人;而是因為菩薩憐憫眾生,要和眾生廣結善緣,而是為了要利樂、調伏眾生,藉著佈施的因緣而將眾生引入佛法之中,而是要將佈施所得的福德迴向給今生來世親證三乘菩提,亦如是教導眾生親證菩提,以這樣的心態佈施才能稱得上清靜佈施。

比如,雖然佈施給窮人財物,但是卻不能以善巧方便,為接受佈施的人種一點善根,或者不能將其引入佛法中來,就不是清靜佈施。再如,若佈施是為了得到今生來世的回報,則佈施等同於世間市井之人投資作生意,是將佈施庸俗化了。當然,心不清靜的佈施,今生來世也能得到利益,但是只能得到世間法中的福報,不能得到佛教修行上的功德。

(二)物淨

物淨,是指菩薩所用來佈施的物應是清靜的,《優婆塞戒經》說:「云何物淨?非偷盜物,非聖遮物,非眾共物,非三寶物,非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不惱他得,不誑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淨。」

這就是說,菩薩用來佈施的物,不能是以下幾種物:

一者,所佈施的物不是用偷盜、搶劫、逼迫、欺騙等違犯法律違背道德的方式獲取來的,須是以合法合乎道德的方式獲取的財物,如現在的一些貪官污吏,喜歡用貪污受賄的錢物佈施,以求佛菩薩保佑,如果佛菩薩真的有靈,則會早曰讓其東窗事發,以便減輕罪業。

二者,所施之物不是聖所遮物,以佈施食物為例,不能用牛排、豬排等肉類,或者是含有蔥蒜等五辛的食物,來供養三寶。也不能拿煙酒等對人身心有害的物來做佈施。

三者,不能用多人共有的物拿來佈施,必須是自己所有的物,如家庭財物屬於家庭成員共有的,不是個人所有,在沒有徵得其他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就把眾共物取來佈施,就犯了私自盜用公物的過失了,這樣的佈施就是物不淨。

四者,所佈施財物必須非三寶之物私自拿三寶所有的物作佈施,也就是俗語所說的「借花獻佛」。出家的僧人,或者住在寺院的男女居士,若是想要佈施眾生時,不可以取用三寶的財物去佈施。如有乞丐前來乞食,法師居士不能在沒有徵得常住法師同意的情況下,就將寺院的食物佈施給乞丐,這成了侵呑三寶物而佈施了,來世果報很嚴重的。此時最好將自己的食物佈施給乞丐,如果要將寺院廚房裡的食物佈施給乞丐,要徵得常住主事者同意以後才可以,或者先將食物佈施給乞丐,然後自己事後再掏錢補贖也可以。

五者,不能「施一人回與多人,非施多人回與一人」。菩薩出口成願,不能將原來承諾佈施給某甲的物,改變主意再佈施給某乙,也不能將許諾佈施給多人的物擅自改為佈施一人,同樣也不能將許諾佈施一人的物擅自改為佈施多人。

六者,所供養的財物不可以是通過騷擾、勒索、逼迫他人而得到的財物,必須是合理合法得到的物才是清靜的,才可以用來佈施。

用清靜的物佈施,才能得到佈施的利益,否則連佈施的物尚且不是清靜,如何能以清靜心來作佈施,又如何能得到佈施的利益?

(三)福田淨

福田淨,是指菩薩所要佈施的對像(福田),也是清靜的。《優婆塞戒經》說:「云何福田淨?受施之人遠離八邪,名福田淨。」

所謂的八邪,就是違反八正道。八正道是指:一者正見,二者正思惟,三者正語,四者正業,五者正命,六者正精進,七者正念,八者正定。因此,八邪就是指:一者邪見,二者邪思維,三者邪語,四者邪業,五者邪命,六者邪方便,七者邪念、八者邪定。略解釋如下:

一者邪見,俠義的說是指撥無因果,廣義的說對佛法存有的各種不正確的見解,都可以稱之為邪見。在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就是正見,因為只有掌握正確的知見,用正知正見指導實修,才能有效果,如果以邪知邪見來指導實修,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如果堅持以為自己的邪見是正確的(見取見),往往就會誹謗和邪見截然相反的佛法正見,那就犯下了誹謗佛法的大錯了。

二者邪思維,就是不按照佛教所說的正理如實地思維,而是在邪見的基礎上,所作的錯誤的思維。

三者邪語,也就是說違背世尊的教導,說一些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

四者邪業,就是指專幹一些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

五者邪命,就是指從事一些不正當的職業活命,如《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從事「販賣畜生、刀劍、毒藥、煙酒、羅網,賣淫,屠戶」等職業,從事這些職業的人都是世尊所說的邪命自活一類。

六者邪精進,就是在沒有佛法的正知正見的指導下,而努力地盲修瞎練。

七者邪念,即是對自己的邪見、邪精進等念念不忘。

八者邪定,就是在邪見的作用下,離開佛教的智慧,單純地修習禪定,或者將禪定當作是佛教的終極目標而修習者,如以定為禪。存有八邪的人,就不是清靜的福田。

最後要注意:佈施應隨喜迴向

菩薩修佈施、隨喜等福德,應迴向給法界、六道一切眾生,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等正覺,即是成佛的意思。隨喜與迴向可以起到「放大」福德功德的作用,故菩薩見人佈施應隨喜讚歎,自己佈施應迴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宇宙人生都離不開因緣果報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如何解釋

問: 經中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請解釋一下。 方海...

貧女人以隨喜心,助行施者,得報如此

【原文】 目連復見一神,身體極大,有金色手,五指常流...

怎樣觀察念佛有沒有進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機好而又真誠心念佛的人,...

勿以貧賤而輕視小的施舍

釋迦牟尼在印度北部遊歷傳教,一日於林中樹下靜坐,頭...

為自己想,更要為別人想

佛光禪師為了推動佛教的發展,創辦了許多佛教的事業,...

好德的重要性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

是什麼因緣觸動了十法界的門

我們時刻的檢查自己的內心的相貌,從而反省自己的心態...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工作也可以是一個悠遊的過程

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裡觀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

虛雲老和尚回憶印光大師

今天是印光老法師生西十二週年紀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

追求心靈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

【推薦】如何正視福報與建立福報呢

我們常說要福慧雙修,如何正視福報與建立福報呢?經過...

人善土地就豐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經》上講,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潔之地,供養...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世界上的人人都想擁有快樂。但是,多數的人覺得快樂在...

聖嚴法師《最好修學哪一宗?》

在前面已經說過,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於學佛者的根...

淨土法門唯上智與下愚不疑

有世智辯聰,心意識很發達,邏輯思維是很發達,包括通...

佛源老和尚對發心受戒的弟子一段發自肺腑的教誡

知客師父領幾位新落髮僧前來禮源公。 知客:師父,他們...

螞蟻的哲學

光滑的牆壁上,一隻螞蟻在艱難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

人有福德,鬼神護佑

《印祖文鈔》提到過一個公案:有一位夢庵居士,談當地...

學佛人的人際交往21法

我們接觸到的人可以分為:富貴者、貧苦者、初交者、久...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

關於香疤起源的說法

影視文學作品中,經常會有某人看破紅塵,落髮受戒為僧...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

【佛教詞典】耶舍塔

(堂塔)名山記曰:王禕自建昌還,經廬山,記曰:石峰...

【佛教詞典】聞仗

【聞仗】 p1263 集異門論五卷十五頁云:聞仗云何?答:...

【視頻】吃素培福消惡緣

吃素培福消惡緣

【視頻】大安法師《因果為何看似得不到證明》

大安法師《因果為何看似得不到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