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淨界法師  2021/11/21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九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面。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第二能變的相狀,唯識學它的根本教義,簡單的講就是發明萬法唯識的道理。萬法唯識的意思是說,我們凡夫的生命現象,它就像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就是說當我們還沒有成就涅槃之前,我們的生命是不斷的在那個地方活動,這個不斷流動的生命,基本上有兩個差別的相貌:第一個就是水流它會流到人天,受用安樂的果報;第二個情況就是這個水流往下墮落,到三惡道的法界受用痛苦的果報。

水流這樣不斷的變化流動就是兩個相貌:一個是往人天的流動;一個是往三惡道的流動。流動的方向,它不是上帝創造的,這個方向是由我們一念的心識,來主導生命的水流。

如何的來了解我們的心識,乃至於來改造我們的心識,在唯識學來說這是兩大重點:

了解心識(甚深見)——理論的認知。

改造心識(以六波羅蜜的修學來改造心識)——廣大行。

所以以萬法唯識的根本教義,開展出唯識的甚深見跟廣大行兩大修行宗旨。在本論當中,天親菩薩他是先成就甚深見,我們能夠去透徹了解這一念心識的真實相。我們這念明瞭分別的心識,天親菩薩把它分成三大類,所謂的異熟、思量、了境,三大功能,這一科我們是講到第二能變,再把偈頌念一遍: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

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我們上堂課是把第七識的所謂的第二能變有漏的相貌講出來,我們在研究《三十頌》講到第二能變的重點就是——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第七意識這個第二能變,它到底是怎麼生起的?為什麼會有第二能變的思量呢?依彼轉緣彼,我們能夠產生思量的功能,就是由於前生的一個種子存在第八識,第八識把它變現出來,所以依彼轉就是依止第八識而轉生的,轉生以後生起什麼作用呢?思量為性相,那麼它開始去思量第八識的明瞭性,它發覺第八識的微細的生滅相,它就是一個不生不滅、有主宰性的自我,就產生一種所謂的自我意識。

這個自我意識對我們生命的影響,在《成唯識論》當中講到兩點,就是說三能變裡面的異熟、思量、了境,這個思量,它也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那麼它不造業,它對我們生命是一個什麼樣的影響力呢?

《成唯識論》:內擾第八而成賴耶,外擾前六皆成有漏。

說第七意識對我們的影響有兩個方向:第一個它擾亂了第八識,身為第八識初能變,它的功能是異熟,它只是如實的把我們的業力轉換成果報,假設你過去是善業,就變成一個莊嚴的人天果報;假設過去是一個罪業的因緣,就變現一個地獄惡鬼畜生這種卑賤痛苦的果報,第八識把業力成熟叫異熟。那麼第七識它跟第八識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就把果報體——它產生一個思量就是一個自我,這個自我就住在果報裡面,說是萬法唯識。

萬法唯識有兩個重點:

第一、唯識所現——第八識把業力變現一個果報。

第二、唯識所住——第七意識在果報當中捏造一個自我,這個自我意識就住在果報裡面,去受用果報。

這第七意識的思量,它對第八識的干擾就是這樣子。它把每一期的果報都捏造一個自我,如果你是一隻螞蟻,它也捏造一個自我,住在螞蟻的生命裡面,你是一個轉輪聖王,它也捏造一個大的自我住在轉輪聖王裡面。思量能變它對第八識的影響——內擾第八而成阿賴耶。

其次它對外——前六識在造業的時候也產生了影響。前六識的明瞭性它在造業本來也是很自然,有一個第六意識去造業,可能造善也造惡,思量能變它去干擾前六識的時候,它也捏造一個自我,讓我們感覺到有一個我,哎,這件事情是誰做的,是我做的。依止這個自我去造業,使令我們雖然無量劫來,修了很多的善業,因為自我意識的系敷,使令善業變得不莊嚴,不能夠像清淨法界這麼樣的平等廣大。它是在造業的過程當中產生一個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當然是我癡、我見、我愛、我慢,在捏造自我以後,就把這個自我意識抬高,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愛著自我、保護自我,跟眾生就產生一種對立的心態。也就是說由自我意識去受用一期的果報,也由自我意識去帶動我們身口意的造業。

這個就是第七意識的第二能變的思量,對我們生命的兩大影響。這個前面都講過了,它雖然不造業,但是它捏造了自我,使令我們有漏的生命就變成比較麻煩了,應該怎麼辦呢?這以下講到轉依,轉變的情況。轉變的情況我們看偈頌,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我們看蕅祖的註解,看第十科:

十、雲「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者——謂此我執相應之末那,二乘無學,方得永斷;菩薩八地以上,方得永伏,故阿羅漢無有。

前面都是講到第二能變的有漏位,它的一個活動的相貌。下面講到有漏的思量是什麼時候消滅呢?這當中講到有三種的功德力現前的時候,這個自我意識就會消滅:

第一個、阿羅漢。第二個、滅盡定。第三個、出世道。

這個道就是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現前的時候,這三種的功德力現前就能夠去破壞恆審思量的自我意識了。

我們把蕅益大師的文消釋一下:第一個我們解釋阿羅漢,就是我執相應的末那識,在二乘的無學位方得永斷,二乘無學當然是包括阿羅漢或者辟支佛,在大乘的果位是八地以上的菩薩,無功用行我行摧,那麼八地菩薩的我空智慧現前的時候,就把這個自我意識破壞了。這個當然講的阿羅漢,這樣子的一個消滅是永遠的消滅了,就是恆審思量自我意識永遠消滅。阿羅漢的聖者它不管是變現果報或者造業,它的心完全跟清淨的法界平等法界相應,它沒有在這種眾生的我相、人相的對立,沒有這種觀念。

第二個、講到滅盡定無有,

那含聖者,登地菩薩,入滅盡定,亦暫伏滅,故云滅定無有。

阿那含聖者,三果以上的聖者,初地以上的菩薩入了滅盡定,它能夠暫時的去伏滅恆審思量,三果以上的他有本事入滅盡定,它以滅盡定的力量,使令恆審思量暫時不活動。

聲聞初果以上,菩薩登地以上,真無我解,及後得智,二無漏道,若現前時,亦暫伏滅,故云出世道無有也。

第三個聲聞以上的初果,菩薩登地以上,真無我解當然指的是我空法空的智慧現前。那麼還有它所帶動的這些後得智,這兩種智慧現前的時候,也能夠暫時的沒有有漏的第七意識活動。這個地方當然阿羅漢滅盡定這都不是我們能夠成就的,蕅益大師他強調——出世道,這個是我們凡夫可以去修學的。有關這一點我們看補充講表第二十面。

唯識學重視強調對治第二能變,也就是說唯識學認為第八識是沒有錯了,第八識它是把業力也變成果報。問題點當然就是第七意識,我們看: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附表十——伏斷門

這個伏就是調伏,這個斷就是真實的斷除。伏斷門當中,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成唯識論》的註解,他對這段的「出世道無有」這句話,我們把它分成三段來解釋,先看行法,(一)行法

講到修行的方法,這當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的總標:

所謂對治道生,斷煩惱者。非如世間軍陣相殺,對壘抵敵之謂也!直是以二空智,深觀煩惱,本無自性。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對治道,這個道,佛法就是講到修行的法門叫道,因為我們可以經過道路,從這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那麼佛教的法門能夠引導我們這念心的從一個苦惱的此岸,引導我們趨向安樂的彼岸,所以叫做道。當然這個地方的道在六波羅蜜的法門當中,特別指的是——般若法門,這個地方的道。當然一般我們講道應該是包括六度,但是這個地方特別指般若。

從般若的斷煩惱來說,不是說像世間的軍隊相殺,對壘抵敵之謂也,就是說,當然我們修行,剛開始我們初發心的菩薩都是仰仗信心,我們希望能夠像諸佛菩薩一樣,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成就自利的功德,他力乃至於利他的功德,但是我們想要成就種種功德莊嚴,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我們內心當中有煩惱,煩惱障使令我們知道要佈施要持戒要修忍辱,乃至於修禪定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有障礙,沒法子動了,煩惱障礙住了,所以破除障礙在修學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這個地方是說,破除煩惱的障礙,你不能夠說像世間上打仗那麼硬幹,楚漢相爭,兩個軍隊站在東西兩方,軍鼓一擊兩個人就開始死拼了,不是這個意思。煩惱你障礙我就給你拼了,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對付煩惱,你要用般若的智慧,深觀煩惱的本性——是畢竟空寂!

這是一個重點。我們剛開始面對煩惱的時候是強壓,佛陀告訴我們,這件事不能做,我們心中有煩惱會驅動我們想要去做,但是我們又怕犯戒,不敢做,剛開始就是不敢做,為什麼不敢做呢?因為我們對三寶有信心了,我們知道這個做下去會帶給我們痛苦的果報,因為害怕痛苦出現不敢做,這種情況叫作——如石壓草。也就是說你今生因為對三寶有信心,不敢做,那麼你來生當沒有受戒的時候,你就繼續做下去了。

就是說你沒有般若的觀照就容易退轉,你那個不做,是暫時不做, 這個石頭把草壓住了,草暫時不能生長,但是那個根,草的根,原封不動,當你把這個石頭一搬開的時候,春風吹又生。就跟一般人完全一樣,就是做這件事情跟一般人做的完全一樣。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沒有修般若法門、沒辦法對治。

我剛出家的時候,那個時候在佛學院做沙彌,大概1987年做沙彌。這個沙彌十戒,過午不食對我有點困難,晚上就肚子餓,因為那個時候,工作也多拜佛也多,就去泡個非食漿吃吃,泡非食漿吃,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但是我想這不是個辦法了,出家僧也不能老泡非食漿啊,雖然佛陀開緣,就對治。當然你不想隨順煩惱,那麼就只好去面對它了。面對它的時候,後來我發覺這個煩惱它本身是無常變化,這個地方我得到一個很大的發現。有時候我沒有吃的時候,強迫自己不吃的時候,前一天晚上很餓,第二天早上起來是不餓,後來我發覺餓的感受原來是不真實的,這件事情對我的震撼很大。

就是說我們剛開始總是覺得跟著感覺走,我有什麼感受我就要去做了。一般人都是有什麼感受,就產生什麼樣的思想,有這個思想就推動身口意去做了。我們剛開始對於我們的感受,總是覺得它是非常的真實跟堅固。所以我們這個感受一生起的時候你沒辦法。那麼你能夠用無常無我的觀察,原來這個感受是不真實的,它是一個虛妄相,你今天前一小時餓,但是可能經過四、五個小時,餓的感受消失了。那麼既然它是一個虛妄相,我們為什麼要喜歡飽的感受,而厭惡餓的感受?其實這兩個都是虛妄相,這兩個都是一種感受而已。你不吃也不會死掉嗎?第二天早上起來還是很正常。所以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持戒都是強壓。心中信心的支持不能做要他做。當然這樣的信心會帶動我們突破一個過渡時期,但是如果你一輩子這樣的出家生涯都只有信心,那你這個出家生涯就很難過了。而且你來生的時候:

《印光大師文鈔》:如果一個人不深修般若,也不求生淨土,只是靠著一念的信心來佈施、持戒,很容易產生三世怨。

三世怨就是說,第一生靠著信心把你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壓住,壓住煩惱,當然你持戒這是一個善業。那麼來生的福報很大了,你可能是一個大國王,你做大國王的時候,你前生的煩惱壓抑太厲害,你第二生的時候比誰都放逸,放逸的比誰都厲害。到第二生的時候放逸,第三生的時候就墮落到三惡道去了。

第一生修行。第二生享受福報,第三聲墮落三塗,叫三世怨。

為什麼呢?就是你的煩惱沒有去疏導,沒有去觀——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是如夢如幻的一個剎那剎那的生滅相,所以我們剛開始持戒——正確!先把自己一些過失的這些因緣都把它封閉起來,但是你進一步在信心的基礎之下,要增加一份觀照力,就是——智慧,看看你心中煩惱的活動相,其實它是一個生滅的假相而已。當然這樣子你觀這個煩惱是虛妄相,不是說煩惱就不活動,但是你要對治它就容易了。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對治煩惱不是說像世間的打仗硬幹的,是要用般若智慧去觀照。

怎麼觀照呢?我們看第二段,蕅益大師根據大乘的經論,開展出兩個觀照的方法,這兩個觀照方法事實上是根據智者大師的空觀,智者大師把空觀分成——體空觀跟析空觀,體空觀是根據《般若經》觀察它的自性空。好,我們看:

第一段、體空觀

既不自生,亦不他生,

又不共生;不無因生。

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就是說我們這念心受到環境一刺激的時候就產生煩惱,或者是比如說我們講感受,飢餓的感受,我們說這個感受是怎麼有的呢?說是自生,說是他自己生起的。這個地方我們先假設我們的煩惱,我們的感受都是有自性:有自性有兩種情況——第一、有因緣生。第二、無因緣生。

第一、有因緣生

有三種情況:一個是自生,第一個他生,第三個共生。

一、自生:就是說他是自生,他不必假借外在的因緣就自己能夠生起,那麼這樣子就會產生一個無窮的過失。說我飢餓的感受不必假借外緣其他的因緣就能夠生起,那麼我應該一切時都感到飢餓,因為它不必假借外緣,但事實上不是,所以自生不能成立,因為你自生應該無窮的生起。

二、他生:外在的因緣所生,外在因緣當然很多,說是上帝、大梵天給你的,或者是某一件事情給你的,外境所生這個地方的錯誤點在——因為自他體性是不同的,他體能夠生起自體,既然他把你生出來,為什麼他跟你的體性不同呢?這就不能成立了,他生不能成立的。

在我們自己的經驗,有時候我們內心起煩惱,我們就會直覺說我起煩惱是因為他引起的,因為他刺激我,他一天到晚刺激我,所以我起煩惱了。這當然就叫他生了。我的煩惱是因他引起的,但是這樣講也是不對。因為:如果你今天去拜八十八佛剛拜完,或者剛打完佛七,心中有法寶的攝受正念現前,他來刺激你,你心中不動,你的心不會心隨妄轉,不會!你內心當中能夠在自己的法寶中安住不動,所以說如果是真正他生,但是有時候他刺激你也不起煩惱,所以這個他生不能成立。

三、共生:那麼自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自他和合也不能生。

所以說假設煩惱感受是有自性,有因緣生不能成立。

第二、無因緣生

說是無因緣生,所以他是莫名其妙自然生起的,他沒有章法的。當然我們一般學佛人不會同意這個觀點,說是煩惱只是一個偶然,當然不可能。所以說:

有因緣生不能成立,無因緣生也不能成立。——所以說煩惱有自性不能成立。

有自性不能成立,只好說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他的生相只是一個虛妄相,所以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說是我們這個五蘊的果報體,感受、思想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般若法門的道安大師,大家都知道,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道安大師他安立一個宗派叫本無宗,什麼叫本無宗呢?就是說:

本無宗——一切諸法本性空寂。

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從凡夫位到成佛,很多的障礙要破除。但是你剛開始的時候先知道一個觀念——一切諸法本性空寂,其實你要對治的,所有的煩惱障也好,業障也好,老病死的報障也好,它都是如夢如幻的,都是不真實的。我們受菩薩戒的時候,菩薩戒的戒體它是依止般若智慧而安立的,不是靠信心,你要得上品戒體,菩薩的上品戒體是怎麼成立的?就是你能夠說是:

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就是說你能夠經常觀察你這個明瞭的心性,雖然很多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要去處理,但是這些煩惱障、業障、報障,把它撥開了以後,你那個清靜明瞭的心性,跟諸佛明瞭的心性沒有差別的。依止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一個勝解力,發出你的四弘誓願,所以說你才敢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因為你的心本性是空寂清淨,所以斷除無量的惡法,修行一切的善法是有可能做到的。所以菩薩的三聚淨戒,真實的從內心產生戒體——是依止你,深觀煩惱本無自性的基礎而建立起來的。

如果你出家以後,你一直認為煩惱是真實的,煩惱活動的時候,你壓它一下,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你就是逃避,不要去面對它不要去想它。那麼這樣子,我看你不敢說——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句話你不敢講,你講不出來,因為這個煩惱是熟境界,戒定慧是生疏的境界,你怎麼敢說你能夠去,煩惱無盡誓願斷呢?你講不出這句話,你能夠很真實的相信,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是可以做到的。雖然你現在很多煩惱,要去破壞,你很多的善法還沒有成就,但是因為你能夠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所以你覺得斷惡修善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時間的問題而已。只要你不放棄努力,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

好,這個地方的般若法門在你的成佛之道當中扮演重要角色,你要去思惟,它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最後結論是故知無生。無生是怎麼有呢?它只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的一個剎那剎那的假相而已。你只要能夠知道這一點,你就很容易過關。當然這是利根人,他能夠直接從理論上的去觀照,這個叫——體空觀。

第二個假設我們這樣觀實在是有困難,那麼我們看

第二段、析空觀

正妄生時,仍不在內,

亦不在外,不在中間;

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未來。

析空觀它是從一個有相因緣的觀察,前面是從理論上。就是說煩惱活動的時候,比如說你貪慾、瞋恚,你可以從分析的方式觀察。

一、從空間上觀察:煩惱,它是有自性,有自性它應該有一個處所,這個東西是存在的,那麼它存在一定有一個依止的處所:

(一)、在內:在身體之內,我們看身體之內是心肝脾肺腎,找不到煩惱的處所。

(二)、在外:身體之外——身心本不相知,如果它在身體之外,那麼它跟我沒有關係。

(三)、在中間:當然沒有所謂的中間,不在內外中間,在空間上你找不到它的存在。

二、從時間上觀察:在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蕅益大師說,我們觀察煩惱也可以從過去、現在、未來,來觀察。說是:

「未生無潛處」——說這個煩惱是假設有自性的,那麼它還沒有生起之前,它潛伏在哪裡?就是我本來沒有煩惱,後來才有煩惱,這個煩惱還沒有在我的身心出現的時候,它是躲在哪裡?結果你找不到它躲的處所——「未生無潛處」,沒有潛伏的處所。

「正生無住處」——它在我身心世界活動的時候,它也不在身體裡面,也不在身體外面,它也沒有一個依止處。

「生已無去處」——當煩惱消失的時候,那麼它又去哪裡了呢?你找不到。最後結論——覓之了不可得,吾與汝安心竟。

就是說我們看到煩惱,不要馬上就想要去壓抑它或者隨順它。你可以稍微靜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那麼你只要有一次的經驗,只要有一次的經驗,不管哪一個煩惱,你能夠知道它是覓之了不可得,對你未來的修行當中會產生很大的信心。所以我們做個結論:

第三段、總結

生即無生,終無自性;

自性既無,他性何有;

自他既無,豈有共性;

有尚叵得,況無因生。

所以說簡單的講就是第一句話,總結就是這句——生即無生。就是說它雖然有一個它的活動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的體性是畢竟空寂的,所以它是可以假借因緣而生,也能夠假借我們戒定慧的因緣而消失,因為它不是那麼的真實,不是那麼的堅固。好,我們看第三段的總結:

如此研觀,勿令休息,解種薰發,惑種自消。——《觀心法要》——

我們只要根據諸佛菩薩的這樣的一個開導,這些道路法門這樣去走,你有一定的功課,你這樣子慢慢的解種薰發,你心中的光明智慧——你不斷的去思惟,你就會產生光明了。那麼這些煩惱的恆審思量,這個第七識恆審思量的捏造的自我意識,就被你動搖了,慢慢就消失掉了,就是這個意思。

在禪宗有一個禪師很有名,叫雪峰禪師,雪峰禪師他住在福建雪峰山去攝受眾生。這個時候有一個北方的禪師去參訪他,他從北方走到南方要走好幾個月,好不容易爬到山上以後就跟雪峰禪師頂禮,雪峰禪師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禪師說:「我從很遠的北方走過來,走了三個多月」,雪峰禪師說「你辛苦了」,那麼這個禪師說:「仰慕道德,不憚辛勞」,我仰慕你的道德,這個辛苦值得。

雪峰禪師說你來這個地方有何所求呢?這個禪師說:「請和尚開示修行的法要」,就是說我出家很久了,不知道怎麼辦,怎麼修行才好?請你開示我一條光明的道路。雪峰禪師講了兩個字就走了。他說:修行之道就是——出去。

出去!

這句話怎麼說?我們從唯識的角度來解釋這句話,萬法唯識,萬法唯識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初能變,第八識的思量能變,把我們的果報變現出來,或者是一個莊嚴的色身,那麼他有他的感受思想,就是初能變,異熟能變,把我們過去某一期的業力變成一個果報,思量能變就有一個問題——唯識所現——唯識所住。第七意識就使令我們的心捏造一個自我意識就住在這個果報,雪峰禪師就叫我們出去——修無住,無住法門對我們淨土宗就很重要了。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起顛倒,他為什麼起顛倒?

照正常情況你這個果報體,你的這一期的色身,你的感受思想,你這一期人的感受思想都要消失的,你應該很正常的去面對另外一個生命,就像你這個衣服破舊了,你要脫掉換一個新的衣服,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從初能變是很正常,但是因為恆審思量,因為我們平常不修無住法門的人,身心世界咬得很緊,你一直很注意你的感受,很注意你現前的思想,很注意你外表的色身,心住在五蘊的果報,住的很堅固,突然間要把你的心跟五蘊果報拉開的時候,不得了——生龜脫殼。

所以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管有錢也好,沒錢也好,他離開他這一期的果報那非常嚴重,沒辦法接受。說這個人他發現得癌症了,生命還有一個月的時候,他就沒辦法吃飯,沒辦法睡覺了。所以很多癌症的患者都不是真正被病毒殺死,是嚇死的,自己嚇死的。就是我們習慣:第七識是隨所生所繫,第七意識它的執取就是第八識變現什麼果報,它就住在果報。

我們今天要生死無懼,就是說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是修無住,把咬住你這一期果報的身心世界的那個力量,把它慢慢的鬆脫,慢慢的鬆脫。所以修行人為什麼臨終的時候,他死亡他的身心世界放下很自在,他平常就在鬆脫,所以我們應該試著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對自己的這一期的五蘊身心的世界,不要咬得那麼緊。

我們的生命就是去積功累德,對於這一期的感受思想不要太在意,這個只是在釋放我們的業力,這個業力出現了,我們會跟什麼人在一起,會有什麼環境?那麼另外一個業力出現了,我們可能有安樂的果報,痛苦的果報,這些都不要太在意,過去就好了。你要注意到你的目標是——成就聖道、往生淨土!把這個心識放在修學聖道,不要把心識放在你這一期五蘊的果報。因為有一天死掉的時候,你就受不了。

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鼓勵我們「如此研觀,勿令休息,解種薰發,惑種自消」。告訴我們如何來鬆脫第七意識恆生思量的方法。好,我們看第二:

(二)位次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它的修學位次有三個:

第一個、補特伽羅我見相應——一切異生,二乘有學,七地以前菩薩,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

恆審思量的消滅,剛開始是先破壞我見,補特伽羅就是凡夫的果報,就叫補特伽羅,我們有一個果報體一個五蘊,那麼這個五蘊裡面產生一個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在什麼時候消滅呢?就是在八地的菩薩,把五蘊的一個自我意識消滅。

第二個、法我見相應——一切異生、二乘、一切菩薩,法空智果不現前位,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法的執著是比較微細的,阿羅漢他的身心世界沒有一個自我意識,所以他對五蘊報體完全是無住,但是嚴格來說他心還是有所住,他不住五蘊,但是他住涅槃。他執取涅槃法是真實的,這也是一種法執,所以阿羅漢為什麼不敢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來到三界廣度眾生,他就是好樂涅槃寂靜樂。當然這個已經不是我執,是法執——對法的執取。這個法的執取(消滅)當然就不容易了,金剛道後異熟空,要成佛才完全消滅。

第三個、平等性智相應——一切如來,菩薩見道及修道位,法空智果現在前位,彼緣「無垢識」「異熟識」,起「平等性智」。——《成唯識論》——

平等性智就是當我們把人我見、法我見消滅以後,這個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就不是跟我見法見相相應,是跟平等性智相應,轉成平等性智。恆審思量——當然思量這句話,講一個白話就是執取,就是心中有所住。在《瑜伽師地論》當中,根據我們心中所住的處所安立四種種性,我們解釋一下,說是我們一般的凡夫的種性有四種:

一、三塗種性:三塗種性為什麼叫三塗?說他這個果報體,如果思想不改變,他這個人在三界流轉大部分都在三惡道,偶爾得到人天,沒有多久又到三惡道去,為什麼?因為他的心住在他心中的慾望當中,他以他的慾望為住,就是這個人他對自己的慾望他不調伏,他的生命就是怎麼回事?就是跟著感覺走。他現在的感受是一個痛苦的感受或者安樂的感受,他就隨著這個痛苦安樂那個感受去轉,他的內心當中完全沒有任何的理智的觀照。那麼這種人偶爾也會造善業,但是時間不多,大部分都造罪業,所以他這個種性是三塗種性,大部分都在三惡道。

二、人天種性:人天種性這個人比較好,他的心不是以慾望為住,他以善法為住。說云何應住?他這個人內心當中知道慾望不好,當然他也有慾望,但是他克制,他能夠以世間的理法、章法。應該要——說是克己復禮,對這些佈施、持戒的善法,要求自己去勉強力行。那麼善加克制自己的慾望,說慾望有沒有?有。但是我不住在慾望當中,那麼你住在哪裡呢?住在善法。這種人他的三界流轉生命的水流,大部分都在人天果報裡面,就算到了三惡道也不會持久,這叫人天種性——以善法為主。

三、二乘種性:二乘種性就更高了,他是以空性為住,他對惡法當然是觀察它是畢竟空,善法也畢竟空,他以無住為住,這種人他的生命就容易趨向涅槃,這叫二乘種性。

四、菩薩種性:他是以菩提心為住,他一方面能夠遠離這些慾望的繫縛,一方面起大悲心廣度眾生,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中道的智慧來安住在菩提心,他的生命也不以慾望為住,也不以空性為主。依止他的願望,他的生命是活在他的理想抱負當中,他的身心有什麼感受,有一點痛苦都無所謂,因為他不住在這個地方,他覺得這個只是在籌償他的業力,這個車子稍微好一點,風吹雨打一點,都沒關係,這個車子弄壞就算了,換一個新車子就好了。那麼他就是持戒,他這個車子在開的時候,心就活在自己的理想目標當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人菩薩種性,就是說:你心中的恆審思量所執取的對像影響到你生命的種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阿賴耶識淺說

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

人生是果報跟造業交互的作用

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

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

善用其心——可以扭轉人生

相隨心轉,這個很重要。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

如何做好臨命終時的準備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

為什麼第八識不能造業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 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對我們功德最破壞的兩件事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淨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麼呢?「拔...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

應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受用

問: 佛弟子應該具備何種參訪心態,才能真正受用? 慧...

只有精神財富才可以真正依賴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學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著要放下...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

生活的環境 中國人說怎樣做事會順利,一命、二運、三風...

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

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不可能給你煩惱

清覺禪寺的心明禪師,悟性很高,感應靈敏,對禪對世間...

這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麼東西

我們的主見來自什麼地方?來自淨土五經聖言量,來自中...

大安法師:【無我】能適應繁忙競爭的現代社會嗎

問: 無我是一種心態嗎?有時當什麼事都一起來的時候...

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問: 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千信則千生,萬信則萬生

不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要想成就,都要從信字開始...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

平衡膳食,辯證用膳是中國傳統營養學理論的精髓,在膳...

聖嚴法師《持誦觀音聖號的法門》

觀音菩薩的法門一共涵納七個法門,至深的是《楞嚴經》...

【佛教詞典】巡案

(雜語)禪林住持巡迴眾寮按察其行儀,謂之巡案。於僧...

【佛教詞典】離妄語者相

【離妄語者相】 p1427 瑜伽八卷十五頁云:可信者:謂可...

【視頻】大安法師《名號的功德》

大安法師《名號的功德》

【視頻】妙境法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妙境法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