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淨界法師  2021/11/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一面,

丁二、廣明所變唯識(分二:一正明所變。二、廣釋外難。今初)戊一、正明所變

本頌藕益大師把它分成三大科,就是唯識相、唯識性跟唯識行。前面的唯識相、唯識性是屬於一個解門,唯識行是一個行門。當然解門就是說我們在修學佛法之前,應該要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而能夠正確的理解到生命的真相。有關生命的真相,佛陀在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那麼他們也提出了對生命的不同看法。這當中主要有兩個內涵:

一、外道——無因緣論、邪因緣論

第一個、無因緣論:一般的哲學家認為說生命是沒有任何的因緣,一個人會痛苦,一個人會安樂,這件事情是沒有任何理由。換句話說,生命只是一個偶然,你今生比較莊嚴,你今天的身體比較健康,這表示你的運氣比較好。他這個人身體多病,就是他運氣不好。整個背後沒有任何理由。沒有任何理由,當然斷惡修善完全沒有意義了。所以這樣的無因緣論就促成了,整個人生的一個所謂的及時行樂的心態。這個是佛陀出世之前,在印度的論師裡面其中一個觀念,叫無因緣論。

第二個、邪因緣論:生命的確是有它的因緣,這個因緣是大梵天,就是大梵天它決定了我們生命的快樂痛苦,所以我們應該向大梵天來祈禱皈依。就是說你的快樂痛苦你自己不能決定,你斷惡修善是沒有多大的意義,但是你向大梵天祈禱這件事很重要了,因為他決定了你的快樂痛苦。這種因緣觀,佛法認為這是邪因緣論。佛陀出世以後就提出了:

二、佛教——正因緣論

佛陀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生命的快樂、痛苦的生起,跟他的還滅都有規則。這個規則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心念的活動創造了我們的生命,就是所謂的萬法唯識。你心念一動,那麼這個念頭對我們未來的生命就是一個影響力,一個主導力。這個心念假設我們念念的隨順,就構成整個心念的相續,也就構成我們整個生命的相續。所以簡單的說,生命的真實相,是由我們每一個人心念的念念造作所創造出來的,生命是我們的心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個就是整個唯識的宗旨。

前面一科是把能創造萬法的心,所謂的三能變相講過了,這以下就說明所變現的萬法,這個心念是怎麼變現萬法的。前面是約能變現,這個地方約所變現,這當中分兩科,初、正明所變,正式說明依止我們迷悟的心所變現的這些雜染法跟清淨法。第二個廣釋外難,對於萬法唯識的道理,這當中二乘跟外道提出的三種問難,唯識論師加以破斥,破除邪執廣釋外難。我們先看第一科:

戊一、正明所變

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

這個地方提出一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怎麼知道這是心識變現的萬法?在萬法當中當然有它因緣的我相法相,我相當然是能受用的我,有所受用的這些種種的差別的法,不管是我相、法相都不是離開我們的心識,而別有它的自體,換句話說由這個觀念就建立了萬法唯識的道理。

這個問答問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人的心情,比如說我眼睛看到很多的東西,看到很多的顏色,我耳朵也聽到很多的聲音,我們總覺得這些色法跟聲音都是有真實性的,就是這些東西跟我的心識沒有關係。我們一般人的心情,心外求法,這個聲音是這麼的真實,怎麼說是我心所變現的呢?提出這個問難,看論師怎麼回答: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發明正義,就是說這一切法是諸識,這個地方的諸識是八識的自證分,八識的自證分它能夠轉變,這個轉變簡單的說就是依體起用,我們說明一下。就是說八識,當然我們前面說過是三能變——異熟、思量、了境,那麼異熟、思量、了境的心識,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了別的作用,這就是轉變,產生了見分跟相分,這叫做轉變。依體起用,從一個自證分的自體而生起一個明瞭的功能,這叫轉變。

當心識在生起了別作用的時候,它就變現了分別跟所分別,這個分別是指能分別的見分。能分別的這是一個見分,我們前面說過了;那麼所分別的是叫相分,我們所顯現的影像,可能是一個雜染的影像,也可能是一個三寶清淨的影像。所以我們一個心識一動,那麼就變成了見相二分,一個能分別的心、一個所分別的相分,不管能分別、所分別,其實都沒有離開心。這個是先做一個總說。

以下做一個總結:「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所以由此義故,由自證分轉成見分、相分這個道理,所以「彼」,這個地方的「彼」就是心外的實我、實法,這個是不存在的,這個是我們自己的顛倒所捏造出來的。所以由此義故「彼」,心外的實我實法是不存在的,的而建立了萬法唯識的道理。就是我們的心念的了別活動,只能夠在自己心中的影像活動。

譬如你今天看到佛像,你能夠去了別這個佛像,就是你的心跟佛像一接觸的時候,你的心要先轉成一個佛像的影像在你的心中出現,然後在你自己的心中的影像裡面去了別、去造業。你不能夠去了別你心外的佛像,不可能!所以「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不管是你能分別的心,不管是你所分別的境界,都不離開你的心識。看蕅益大師的註解:

此正明所變唯識,而決無實我實法也。

我們這個地方的論文,說明了所變現的法是心識的造作,沒有心外的實我實法,這是總說。以下把偈頌分兩段,先解釋第一段「是諸識轉變」:

「是諸識」者——指前所明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也。

「轉變」者——諸心心所之自證分,皆能變似見相二分也。

是諸識者,這是前面八個心王的自證分,還有它所挾帶的心所。轉變就是諸心心所之自證分跟境界接觸的時候,生起一個了別的作用,包括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相分,就是依體起用。

所變見分,名為「分別」。所變相分,名所分別。

離此見相二分,則彼實我實法決定皆無,是故一切無不唯識。

萬法唯識的道理,藕益大師以五位百法的觀念把它做一個會歸。唯識學認為宇宙的萬法可以歸納成五個法,這五個法大部分是先分成兩種:一種是有為法,一種是無為法。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有為法就是說這個法它是有生滅變化的,你要去做才有。比如說人的果報,這人的果報是有為法,你要去持五戒十善,這人的果報才能出現。那麼當然空性的道理,你不能說是有為法,你不管造善、造惡它還是空,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沒有生滅相。有為法又分成四個:

一、心王有八……即自體唯識(唯識的自體)

第一個、心王,就是自體唯識,就是我們心識它的本身的自體。

二、心所有五十一……即相應唯識(就是跟心王相應的)心所就是它的相應,當然心王是八個,八個等於是三類:異熟、思量、了境。它在活動的時候帶動它的眷屬,這個眷屬都是所謂的相應唯識。

三、色法十一……即所變現影像唯識

色法,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所變影像,我們所受用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都是我們心中的影像。

四、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識

那麼不相應行,當然它只是一個名詞的概念,就是分位唯識,它是在解釋前面色心諸法的差別相所安立的這些名詞。所以這個有為法,其實簡單的說就是色法跟心法,簡單的講就是兩個,心法就是能分別、色法是所分別,都不離開一念心。

五、無為有六……即實性唯識也

無為法其實也不離開心,因為無為法的我空、法空的真理,它就是在解釋內心的體性。前面的四個是解釋心的作用,所以這樣子講不管有為、無為,都不離開我們一念心識。

我們凡夫的顛倒,總覺得我們的心跟外在的環境是兩件事情,有我相人相的對立,我跟這個環境是沒有關係的,那麼我在這個環境造作,就產生一種對立的思考。但是唯識學它認為這樣的思想是顛倒錯誤,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心中的影像活動,你不可能跑到外在的環境去活動,不可能。

過去埔裡有一個居士,他學佛也很久了,有一天他來找我,看他那樣子心情很傷心。他說師父我感到很後悔,我說你是發生什麼事情那麼後悔?他說他很努力的去工作,積集了一筆錢,這筆錢他供養埔裡——當時有一個道場蓋大殿,他就把他的錢很真誠的供養蓋大殿,然後這個大殿蓋好他很歡喜,他覺得大殿蓋好他的功德也成就了。但是沒多久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大殿全部破壞,他說他真是後悔,他的功德被破壞了,早知道他就不管這個大殿,他應該到其他的地方去供養。

我說你的功德的確被破壞了,但是不是地震破壞,是你的後悔。

佛法的因緣觀就是「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我們從佛法的道理來解釋這件事:你當初的功德是你的心去緣大殿的影像,心跟大殿接觸的時候,你心中出現一個相分,見分是你能佈施的心,然後這個能佈施的心在三寶的境界裡面,念念的起施捨心,念念的造作。所以其實當大殿蓋好的時候,你的功德已經成就了,你的功德已經念念的造作、念念的造作,已經熏習很多佈施的種子。至於大殿保持多久,那是眾生的共業。你對於曾經做過的善法,我們前面也說過,後悔它是一個破壞法,你一後悔,折損你前面的功德。

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講到佈施度,他也是提出這個觀念,他說所謂的佈施不能約外境安立,要約內心——能施捨的心。比如說我今天有個東西,我現在有兩支筆,其中有一支筆看起來我很討厭,我很討厭就送給別人。在菩薩道不認為這個叫佈施度,不能講佈施度,這叫你送給他。因為佈施它必須是要能夠生起無貪,對治慳貪的心所。這個東西你根本就不要,你去丟給別人,這個不能講佈施了,就是你送給他這樣子,不要說是佈施了。

宗大師說為什麼佈施要依止內心安立?而不約外境呢?

宗大師說三世諸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的佈施所成就的宮殿現在全部都消失了,但是三世諸佛的佈施功德還是圓滿,不會因為他所佈施的法的消失而有所減損。就是他假借這個環境在造功德的時候,他功德成就。那麼當然這個環境是生滅法,會消失,但這是借假修真,假借生滅法來成就內心真實的功德。所以唯識的觀念是認為:

生命的重點在於過程,不在結果!

結果當然什麼東西都是無常破壞,但是問題是,你曾經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環境?你用善心?用恶心?那麼你就累積一種業力,業力對你來說又有影響。比如說我們今天,一杯開水,當然你拿到開水的時候,你自己的心中會出現一個水的影像,你把它丟掉了,很浪費,這樣子折損福報。假設我們今天一杯洗缽水也是一杯開水,我們很虔誠的願此洗缽水,如天甘露味,

施食眾鬼神,悉皆得飽滿,

我們也把它丟掉,同樣是把這個水丟出去,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咒願有善心,我們是希望這個水來佈施鬼神,你這樣子把水丟出去是功德相。在唯識學的定義,這樣的造作是一個功德,這樣的造作對我們的生命會創造安樂的果報。這個時候我們想,這兩個人同樣把水潑出去,一個人折損福德,一個人增加功德,當然結果都一樣(把水潑出去),但是我們也講過了,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人和人之間周圍會有一些好的因緣,我幫助你、你幫助我。但是也有一些過去的惡因緣也會接觸。當然我們如果沒有學唯識,你傷害我,我也破壞你。但是我們學唯識以後,你會重新的去反省、思考這件事情:就是說今天某一個人他傷害你,可能用言辭來誹謗你,或者用種種的方法來障礙你。他傷害的其實不是你,他是傷害他心中的一個影像,他嗔心的火在心中自己燃燒,然後在自己的影像造業,如果我們今天也傷害他,我們也是在心中的影像,自己起嗔心的火,這個火還是燃燒自己。所以一個通達唯識的人,他的心情是:

別人怎麼做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起煩惱。就是:起煩惱不能有任何理由!

因為你起的貪慾的火,瞋恚的火,這個火是在你自己的心中燃燒你自己心中的影像,你不可能傷害別人。你這樣子燃燒的結果是傷害你的生命,傷害你今生的安樂,破壞你的寂靜,也傷害你來生的安樂。所以說你要知道「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一個修行人的態度就是你怎麼做,那是你自己的因緣。但是我要求我自己,我要善調其心。比如說你敢傷害我、我不敢傷害你,我的確是不敢傷害你,因為我傷害你的心是在我心中的影像造業,累積我自己的業力。

這個地方「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所以我們要知道每一個人的造業都是在心中的影像造業,而把這個影像稱為一種業力,我們再自己去受用,我們不可能離開這一念心識,去了別外在的境界,不可能!這就是整個論文大意,當然這段論文是把前面的內涵做一個總結。

這段等於是先把一切的色心諸法會歸到唯識。看第二段廣釋外難:

戊二、廣釋外難(分三:己一、釋分別由何難。己二、釋生死由何難。己三、釋違經三性難。 今初)有關萬法唯識的道理,二乘跟外道就提出了三個問難,這當中有三科:初、分別由何難,二、生死由何難,三、違經三性難。先看第一個,己一、釋分別由何難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

我們一般人總是覺得我的心是受環境的影響,我到什麼環境,這個環境就對我產生影響。如果說一切法都是心所變現,而沒有心外的境界,那麼為什麼有分別心呢?我分別心的善惡功能是怎麼產生的呢?就好像說是上帝創造的萬法,怎麼會有上帝呢?他提出這個問題了;說心創造萬法,那麼你這個心是怎麼來的呢?是誰創造的你呢?你的心識創造了一切的法,三惡道是你創造的,天的果報也是你的心創造的,那麼你這個心是誰創造的呢?由何而生種種分別心的?二乘、外道就用這個觀念來問難唯識的學者,看大乘的唯識論師怎麼回答: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當然這個問題是問得非常好,說是萬法唯識,我們的心創造了地獄,也創造了惡鬼畜生,也創造了人天,那麼這個心是怎麼有的呢?這當中有兩個因素,一切法因緣生,心也是因緣所生法。這當中有兩個因緣:

第一個我們過去的業力,你造的什麼業就會影響到你今生的心態。「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就是由過去的業力所生。

第二個「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就是今生的環境的熏習。你前生造的什麼業招感今生的環境,那麼這個環境又帶動你的心,又會去影響到你的心,產生很多的差別。

所以我們這念心,唯識學它的意思就是說心創造萬法,它沒有說心有自性,它也是說心是因緣所生。第一個過去的業力,第二個今生的環境,兩個因素。我們看藕益大師的註解,此先釋分別由何難也。

我們的分別心是怎麼有的?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

謂由第八識中,含藏前七識心心所法一切種子,此等種子,薰習生長乃至成熟,轉變不一。

謂由第八識當中含藏前七識的種種的種子,這個種子不斷的在這個地方造作、累積、生長、成熟而產生很多的轉變——就是過去的業力。比如說你造了五戒的業,今生變了一個人,你變成一個人的心態;假設你前生是造了殺盜淫妄,那麼你就是一個狗的心態,那麼做狗的心跟你現在的心就不一樣,這狗的心是比較卑賤的。如果你前生造的業是更殊勝,是十善業,你是一個天人,你的天人的心態,你就不會坐在這個地方了,你就去享受、放逸、高慢心。所以你的心態跟你前生的業力有關,業力所招感,過去生的業種子所變現。第二個:

又此現行互相資助力故,彼彼分別而便得生。

由業力創造你今生的環境,假設你對環境又不加以改變,又在這個環境裡面不斷的去造作,又產生一個變化。過去的業力、今生的環境的資助,所以何假外緣,方生分別哉?

不必假借外緣。這個地方,我們先根據附表十六,根據《成唯識論》的註解,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附表十六——心法生起之因緣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成唯識論》它這個地方也分兩段,第一個講到「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就是過去的業力。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業力當然主要有四種因緣:

第一個、親因緣,第二個、所緣緣,

第三個、等無間緣,第四個、增上緣。

那麼這當中第一個就是新因緣:

一、親因緣。謂有為法親辦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行。

在我們的因緣法當中,決定我們今生心態的就是種子——善的種子、惡的種子。善的種子招感的是尊貴、安樂的心識;惡的種子招感是一個痛苦、躁動的心識;當然這個種子是由現行而來的,你沒有現行怎麼會熏習種子,所以他也把現行列進去。不過當然唯識學主要是約種子,是因為種子是累積性的,你這個現行只是一時的現起,你偶爾起一個善法,不表示你來生就一定會招感安樂果報,他是約種子,多生多劫的累積才產生力量。

二、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此體有二:一、親。二、疏。

當然以招感人的果報來說,你除了你的善業的五戒以外,你這個所緣緣,就是你要有一個所緣的環境,有一些父母的因緣,你要有些父母的因緣才能夠得人的果報。

三、等無間緣。謂八現識及彼心所,前聚於後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定生。

這個就是說要有自類無間,等而開導,就是說你這個心念不能夠只是一個心念,要有相續,好幾個相續的心念——等無間。比如說你是五戒的業,心要相續,那麼你造惡業這個念也要相續,如果你在造惡的過程當中這個心念被破壞了,那麼你這個因緣就不能成熟了。所以我們在懺悔經常說斷相續心,其實斷相續心就是在破壞惡業不要讓它成熟。

四、增上緣。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於餘法,或順或違,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餘,為顯諸緣差別相故。

增上緣就是說除了前面三種因緣以外,對於你得果報有幫助的都叫增上緣,有幫助的任何的環境都叫增上緣,前面三個沒有收攝的,都是在第四個增上緣所收攝。當然這四種因緣,主要的是業力,就是親因緣,其他都是枝末的因緣。就是說我們可能會因為殺盜淫妄的業力而變成一個狗的果報或者一隻螞蟻的果報;我們也會因為五戒的業力變成一個人的心識,人的果報;或者是修十善業得到天,天的心識天的果報。當然在六道當中,佛陀是讚歎人道,因為人道的心識有三種殊勝:

第一個、憶念殊勝:人的心識有憶念力,他能夠把所聽聞的佛法,牢牢記住不加以忘失。你要是一隻狗,你聽到一個東西,它當時會理解,但是一下就忘掉了。那麼天人更可怕,在經論上說佛陀說法的時候,天人經常下來聽佛說法,回去以後忘得一乾二淨,他們沒有記憶力,沒有記憶力就不能深入的對法義思惟觀照。只有人道,不管是好事情壞事情,他都能夠深深的記住。所以他的造業力強,憶念力其實就是造業力強。

在唯識學的意思就是說,其他的五道造業力都非常薄弱,其他的五道其實都是在受果報,把前生的果報受完就算了,真正對果報有影響力是做人。就是說你到三惡道去,那是因為你做人的時候有罪業;你到天上去,因為你曾經做人的時候有善業;重大的善業跟重大的罪業都是在人道完成。其他的果報心識都非常昏昧,因為諸天太快樂,三惡道太痛苦。這是憶念殊勝。

第二個、梵行殊勝:人才能夠持戒,三惡道跟諸天沒辦法持戒,佛陀制戒也沒用,他沒辦法遵守戒律,他內心太感性,沒有克制力。憶念勝、梵行勝。

第三個、精進殊勝:只有人能夠精進,他能夠專注相續地去做一件事情,可以去拜佛聽經等等。所以在整個心識當中,第一個因素就是業力所招感。我們再看第二個,(二)結示展轉而生

「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第二段是解釋「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就是說我們心識變現的生命,假設我們是由五戒的業力,變成一個人的果報,這個果報開出來就是色心諸法有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當然這個心識是主導者,我們的前六識依止六根來攀緣六塵,攀緣六塵的時候,第一個所攀緣的叫本質相分,其次第二個叫影像相分,我們接觸到這個本質以後,就轉成你心中的影像,在影像裡面造作,這個時候自變自緣又產生了另外一個心態,另外一個新的心態。

我們現在每一念心識,每一個人的心各式各樣,你的心跟我的心也不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心不一樣,這個時候 「分別由何難」,那麼這個心識怎麼會有差別相呢?

第一個,你曾經在什麼樣的業不斷造作,你今生就會有這種功能。你持五戒十善的業成為人,人當中有各式各樣,你曾經過去生喜歡佈施,你今生也喜歡佈施,前生喜歡持戒,那麼不斷的造作累積種子,你今生也喜歡持戒,這是第一個「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

第二個和你今生的環境有關係。中國的孟母三遷,孟子以前生的善根,這個人善根應該深厚,說」書到今生讀已遲「,他能夠做到一個聖人,不是今生成就的。但是他小時候家裡是在菜市場旁邊,他就整天跟人家賣菜,後來他母親看這個不行,就搬家到墳墓的旁邊。他整天看著人家在那拜拜、祭祀,就拿很多石頭很多碗,帶了很多小朋友在那個地方做祭祀,禮拜的儀軌;他母親看這樣也不對,就把他們的家搬到學校旁邊。這個時候孟子看人家讀書,他就學習別人讀書,果然成為一個知書達理的聖人。

就是說「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你今生所接觸的環境有關係。孟子的母親要不搬家,孟子他可能是一個菜市場賣菜的,他所有的聰明才智,前生所累積的智慧都花費在賣菜,但是菜賣得很好,如此而已。所以你今生所接觸的環境有關係,就算你前生有大乘的善根,你生長在南傳的佛教,你還是有可能會修小乘法,因為你是不斷的熏習,「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所以,前生的業力跟今生的環境的和合,構成我們的分別心!

我們回到講義來,這裡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學唯識學,跟世間唯心論者是不同的,唯心論者他們心是有自性,他們的心是不隨環境而改變的,所以一般的世間的唯心論,跟我們佛法的唯識論不同,世間的唯心是完全是由心來主導一切;但是唯識學不同意這個看法,唯識學說我們的心創造一個環境,這個環境也會影響我們的心,只是說這個環境也是心中的影像,如此而已;不離開心,但是環境對我們的心也有影響。

境由心生,但是心又隨境轉。

所以在佛法說,我們很容易墮入惡性循環,你前生造罪業,造罪業以後你就招感一個卑賤的果報,你就更容易造罪業,更容易造罪業,你又繼續去造罪業,你又繼續墮落,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那麼修習善法的人,物以類聚,他就招感到來生跟好人在一起,他就更容易造善,就這樣善的循環。

除非有一天你遇到佛法,在黑暗當中啟發你心中的光明。你真實知道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快樂?它的真實的因緣相,這個時候你的生命才真實的改變。否則我們凡夫現在就是惑業苦,這個苦又帶動了一層的惑。又一層的業苦,就是這樣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所謂我們的恶心:「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我們的恶心由於過去罪業的累積,得到這個心念的相續,心念相續又創造一個有漏的環境,又很容易帶動我們另一層的惡,「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當然惡念的相續只有靠我們內心的覺悟,才能夠產生調伏跟轉變的力量。

所以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人要成就解脫,兩個因素很重要:

第一個、善得人身:「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你要得到人的果報,你的心才有辦法修行。

第二個、聽聞正法:你要是出生在沒有佛法住世的地方,是一個黑暗顛倒的世界,也不能修行,要聽聞正法。第一個、前生的業力,第二個今生的環境,要有三寶住持。好,我們看下一段。

己二、釋生死由何難

前面是分別由何難,能變現的心是怎麼來的;這個地方是問所變現的這些雜染的生死法是怎麼有的?前面是問難能變現的心,這個地方是問難所變現的法。從凡夫的角度,當然所變現不可能是涅槃的法,是生死的法。看論文: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

就是說假設這一切法都是每一個人內心的造作,在自己的心中的影像造作,而沒有真實的外境。為什麼有情眾生有生死相續呢?如果我們能夠自己的心來控制自己,那誰會願意相續呢?說到三惡道去也是你自己去的,那誰願意到三惡道去呢?怎麼會有生死痛苦的果報呢?這個地方問難這些萬法的生起,前面是問難,能分別的心,這個是所變現的萬法。看大乘論師怎麼回答: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

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這個地方有三段:

第一個由諸業習氣:這個地方諸業習氣就是善惡業的種子,這是親因緣。就是我們曾經可能一時的顛倒造了一些業力,可能是善業,可能是罪業,那麼都是有漏業。第二個「二取習氣俱」:我們心中的取,「二取」就是煩惱障、所知障,這個地方這兩個障都有取著的功能就叫做取。我們心中對於三界的果報有所貪愛,這也是一個因緣,就叫緣,前面的是因,這個是緣。前面的業力是因,那麼對三界果報的愛取是一個緣。第三個就是果,所以使令我們「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使令我們前面的生死死掉以後,果報結束了以後,又引生下一期果報,由業力跟愛取的滋潤。看藕益大師的回答:

此次釋生死由何難也。謂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

此次釋生死由何難也。謂生死相續,是由內在的因,內在的因當然是業力,還有緣,緣就是心中的愛取煩惱,不必等待外在的因緣,故唯有識。這個地方是總說。這以下別示,別示分兩段,就是解釋這個分段生死跟變意生死,先看分段生死:

蓋界內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業種子為因,煩惱障種以為助緣,招於六道身命麤異熟果,前盡後生。

界內的分段生死,是由於有漏的善業或者罪業為因,心中的愛取煩惱是助緣,招感六道這種生命粗的異熟果,那麼前面的果報結束,後面又生起,有這個業力跟愛取而產生的分段生死。

即彼界外不思議變易生死,亦由無漏有分別業種子為因,所知障種以為助緣,感於三種意生身細熟果,前後改轉。

變意生死,是由於菩薩的不思議變意生死,是無漏的業力,我們知道變意生死是聖人,是阿羅漢、菩薩,他們是無漏的業,都是依止戒定慧的業,所知障。

這個所知障我們解釋一下,菩薩的所知障就是大悲願力,他認為還有眾生可以度,還有佛道可成,他們還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因為這個地方還有所取著,但這個取著是微細的法執,所以叫所知障。這個界外的菩薩他為什麼不安住在涅槃呢?因為他認為他必須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有這微細的法執來滋潤他無漏的戒定慧,所以招感了三種的意生身,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三種差別的意生身,那麼前後改轉。

意生身我們解釋一下,我們凡夫當然叫業報身,凡夫的果報體是不能做主的,你要活六十歲、八十歲,這個是由業力所決定的。阿羅漢、菩薩來到人世間的時候,他的果報叫意生身,就是說他住世的壽命能夠由他的願力來自由決定,他要住世一百年,也可以,三百年也可以。意,他果報體由他的心力來決定,他不受業力的干擾,因為他是由發願才來的,他根本就不需要來,但是他是大悲願力的觸動,所以才招感變意生死,所以叫意生身。

是則二種生死,皆由內識惑業所感,何藉外緣哉?

這個地方講二取,煩惱、所知二障都有取著的意思。關於這一點我們看補充講表第十七:

附表十七——分段生死之緣由

十二緣起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這個地方講生死由何難?這個生死在佛法裡面講到十二因緣,有情眾生的生死,第一個是無明,無明就是一種愚癡,有兩個:

一、異熟果愚:這個是對世俗諦的疑惑——善惡業果。就是這種異熟果愚比較嚴重,異熟果愚就容易造罪業了。

二、真實義愚:真實義愚就是對我空法空對勝義諦的愚癡,當然你對勝義諦的愚癡不一定會造罪,你說我有一個我,但是我也可能會造善,所以真實義愚是比較輕微。總之一個人會造業是因為愚癡才造業,所以是發業惑它發動業力。

那麼由無明就產生行,這個行就是造作,就是業力,可能是福業,福業就是善業,可能是罪業,可能是不動業,這個不動業就是禪定——四禪、四空,叫做不動業,它是非善業、非罪業,叫做不動業。這樣子就產生一個種子。這個行以後就招感一個識、明色、六入、觸、受,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這個地方是一個種子,不是約現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

法性本來空寂,是誰造業?誰來受果報呢

『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

在生命相續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

第八識轉變的兩個關鍵點

我們再看看無漏的情況。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

輪迴的因素與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

五位百法——心法的種類功能與意義

學習佛法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為不了解名相的含義所障礙...

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佛開示佈施應有的三因緣

佈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佈施,梵語音...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識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個時候,徹底了...

佈施的重點在於改造思想

所有經典的學習,是改造思考模式。我們盡量養成佈施的...

股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這一段時間,不管是在微博還是微信,真可謂被這個股市...

臨終助念要避免「瞎張羅」

臨終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辦,要按印祖撰述的《臨終...

同以不思議持名之妙行

蕅益大師說,我們一個人在成佛之道,其實最難最難的地...

人體自身擁有的31味心藥

為了充分發揮心藥作用,31個心你必須知道,這就是開心、...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

三方面檢查自己是否有進步

我們經過理觀跟事修的修學,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可...

讓愛生愛--婆媳關係

在一個村莊裡,一位年輕的村婦和她的婆婆關係非常不好...

地藏菩薩手裡的如意寶珠有什麼作用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咸見如是種種雲雨。亦聞如是諸...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

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人生彷彿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然而,計利當計...

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安穩性

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想好的妄想、壞的...

八正道

「苦」是人生實相,離「苦」得「樂」,人之所欲。學佛...

【佛教詞典】嵩岳寺

位於河南登封縣北之嵩山南麓。又稱中嶽廟、崇嶽寺。建...

【佛教詞典】不承聽

【不承聽】 p0318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不承聽者:不...

【視頻】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

【視頻】淨土必修五部經典之《佛說觀無量壽經》

淨土必修五部經典之《佛說觀無量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