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

宏海法師  2018/10/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四講)

阿彌陀佛,各位,今天是我們《佛說無量壽經》的第四講。而且今天,馬上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值此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祭奠先祖宗親的這樣一個紀念的日子。那依照我們佛弟子這樣追隨佛的教法,能夠明瞭說,無量劫來的輪迴中的這些宗親父母眷屬,依然還在這個,如果沒有解脫,還在這六道裡面分分合合,也不知道現在到了哪一道,也許有的已經成菩薩,或者也就可以回過來在咱們現場來護持聽法。那有的可能還在三塗還在受苦。所以我們能夠坐在這裡來聞思正法,特別是淨土,來了卻這個輪迴生死這樣的一個智慧信願,可以說是還是確實值得珍惜的,來之不易的,培植善根福德因緣,也不要我們錯失良機,特別是今天還發心救護一下我們歷代的宗親,所以等我們講完了以後,希望大家也把聞法的功德各自迴向一下。像在《地藏經》裡面也講過,如果能夠聽聞到聖號,菩薩聖號,能夠見到這個經典,那二十八種利益中,有一個利益就叫先亡離苦,就是講的這個。

何況我們這裡是阿彌陀佛,佛的聖號,講阿彌陀佛專門往生一法的經典。那起碼在我們的差別心中的話,佛號肯定要勝於菩薩聖號,地藏菩薩聖號尚有如此功德,阿彌陀佛名號更加不言而喻了。上一講的時候,我們講到了: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大家還記得嗎?今天,我們從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開始講起。但是講之前希望大家先把法本拿起來,我們再共同讀誦一遍,一直讀誦到,如是之法一切具足。讀到這裡,大家一起來: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處兜率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從右脅生,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示現算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貫練群籍,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間。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詣道場,吉祥感徵,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釋梵祈勸,請轉法輪,以佛游步,佛吼而吼。

扣法鼓,吹法螺,執法劍,建法幢,震法雷,曜法電,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魔宮殿,眾魔攝怖,莫不歸伏。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嚴護法城,開闡法門。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入國分衛,獲諸豐膳。貯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現欣笑。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顯現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等正覺。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難量;游諸佛國,普現道教。其所修行,清淨無穢。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明瞭,在意所為。此諸菩薩,亦復如是。學一切法,貫綜縷練,所住安諦,靡不感化。無數佛土,皆悉普現。未曾慢恣,愍傷眾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好,上一講的時候,我們講到了說如此多的聽法眾,特別是菩薩眾。你看,我們再迴首一下,講到賢劫中的一切菩薩,後來有同修也提醒我了,賢劫中一切菩薩,那麼想想,我們現在已經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這只是第四尊、第五尊,那還有九百九十五尊,九百九十五尊度的這些菩薩們,想必我們也是其中一尊。誰知道彌勒菩薩,像我出家的話,這是佛說的也不是我說的。肯定在(龍華)首會得度證果,縱然就是再怎麼去流浪生死,沒有往生成就,一定在龍華三會首會證果。所以說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賢劫中一切菩薩的話,到底這個《無量壽經》的法會,到時候我們還得去聽,親見現前在靈山上繼續再聽《佛說無量壽經》。所以如此多的大菩薩,那麼他能夠像普賢菩薩這樣的願行作為他們全部的修學內容,而且能夠安住在一切的功德之法,那這個功德就是大功德了,是佛成就這個圓滿功德。

因為我們有時候現在做一點點就覺得了不起了,但是我們的功德會退,人家這裡的功德為什麼叫安住一切功德之法?就是不會退,徹底住進去具足這個功德之法。功就是功用德能,就是他所具這個內證的境界和他所能盡情發揮出來的度生功德,度眾生的能量,一切的現象都為其所用。雖然在一切現象中顯現如此功德,並沒有離開當下這個如幻如化的究竟法位。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上,他就能夠大現遊戲神通,你看這裡講到的: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就是開始顯現這個功德之法。游步十方當然不是像我們這裡說的出去旅遊,你得坐火車還是飛機呢,游步十方的話主要是指遊戲神通,可以分身去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所以這裡叫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如果說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一定是用權巧方便。你很簡單的,我們現在講一個說佛的根本佛身佛土,如果從佛的自己證得境界來講,我們常講的清淨法身,這是不用動的,叫做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已經到了這個最置頂的究竟涅槃果位了,那麼回過頭來度化眾生的時候,利用的是什麼?就是他的後得權巧方便智。所以有時候,我們在不能夠信受佛菩薩的這種神通妙用變現境界,乃至隨心所欲化現一個色身也罷,一個國土也罷,一個境界也罷,甚至有時候覺得說白娘子袖子一揮,化現出來一個讓許仙來做客的事,好像這是神話,佛法裡面沒有這麼一回事。但是要跟大家講,確實有這麼一回事。我們學佛法這個教法上來講,大家要懂得佛的智慧要權巧智慧和真實智,我們說的實智和權智。這裡講的行權方便主要就是後得智上來顯現。因為有二智的概念,有時候我們才能夠把佛自我解脫和度化眾生,不但是有機的結合,讓我們一切這種教法也罷,神變也罷,都能夠理上能講的通,現象能夠承認得了,這個時候,你在見到的時候,或者沒見到能信到的時候,都不會有這個疑情,或者凡夫這種分別心去猜忌。

完全圓滿才能把解脫的內涵(上升)到這個圓滿的高度,那一定要有什麼,真實智和方便智。什麼叫做真實智?真實智有照了的作用,就是如如不動,真實不虛的觀照著現前這個除去一切顛倒妄想的真實境界,這就叫真實智。所以有時候佛學有一個詞彙叫做直照空有萬法就是真實智,所有空有萬法就是現象和本質,都在他的智慧觀照下,如如不動的一目瞭然,一心本具。那麼什麼叫做方便智,有時候又叫做後得智呢?這個時候就是玄了,他可以悟到這個空性,他不證這個空性,他入到眾生之中,他沒有執著眾生之相,同時具足這樣一個叫做方便智。所以我們說佛的真實智慧有照了的作用,佛的方便智慧有鑒別的作用,一切諸萬事萬物萬法上面,他能夠如如了知,施設一切權巧方便來度化眾生。這裡講到的行權方便就是指的這個概念。當然我們在理解這個行權方便的時候,有兩種一般。一個是教法權方便,一個是示現權方便。

從教法上來講,咱們以釋迦牟尼佛為例,你看下面這一大段法義就是完全跟釋迦牟尼佛在咱們這個世界成佛步調是一致的。那麼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以後,他當時講的時候,開始講真實教法,我相信諸位也有這樣的心路歷程,就是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去聽講法,法師講的什麼也聽不懂,雲裡霧裡,用了這麼多專業名詞,搞不清楚,為什麼?他不在一個境界,不在一個語法中,沒聽慣,所以他一下子相應不了,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因為一開始雖然契了理了不契機嘛,就像講《華嚴經》的時候,後來沒有辦法回過頭來開始講阿含,就是從小教講起,講四諦法門,講十二因緣講這些,再慢慢的往六度萬行最後才開權顯實講了法華涅槃。這就是叫做教法權方便。示現權方便的話那就多了。現在咱們看見的白衣觀音叫做送子觀音。這是在古時候南京一件真實的事情,到現在我們都知道有一個雞鳴寺,那就是很信奉觀音菩薩的一個人。

他很老了,到老了還沒有兒子,結果觀音菩薩跟他說,明天江上漂來一尊佛像,你要裝金以後供到雞鳴寺就會有兒子,說你做這個功德有什麼願望?他說就想有一個兒子,這還不容易嗎,就抱一個小孩就扔給他,第二天就懷孕,這叫送子觀音。還有魚籃觀音大家聽過嗎?魚籃觀音怎麼來的?大家聽過怎麼來的?真是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魚籃觀音就是一個長得很美貌,觀音菩薩化現的嘛,然後整個村裡整個人圍繞過來見到這個美貌女子都想娶她,她開始出題,先開始誰把《心經》背下來我就嫁給他,結果差不多篩了一些人,剩三十個、五十個,最後又說能把《金剛經》背下來才嫁,結果就剩十五個了,最後說《法華經》背下來才嫁,最後只剩一個。這歡天喜地把她娶到家裡面,入洞房的時候,拉肚子拉了一夜,拉死了,最後拉死了,死在那兒,才把這個後生給度了,度什麼呢,一看哎吆,原來心儀的這麼一個美色當前,正要洞房花燭夜的時候,死了,不淨觀,徹底放下修道去了,這就叫做權方便。

他真能就說變就變,現前就能給你變。這確實是像魔術師一樣,這就是這樣一個意思。阿彌陀佛也是曾經為了引誘一個村裡面的人念佛,他化現成這個什麼呢,這個村子在海邊,化現成魚,村裡的人念阿彌陀佛,一念,這個魚自己往岸邊游,拿上來烤著吃的時候,佛號念的越多,怎麼樣呢,這個魚吃起來越香,後來終於有一天村裡死了一個人,當天晚上所有村裡的人做到夢說這個人回來託夢,說大家不要再殺著吃魚,說為什麼?說這些魚全是阿彌陀佛,為令大家念佛變化所作的。你看他不在極樂世界,水鳥樹林能夠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能直入到娑婆世界來行權方便。所有這些都是這個內涵。總歸原則就是契機契理。你到什麼地步,他示什麼身,講什麼法,做什麼事。任何的方法手段機緣都可以,沒有規律的規律。只要說因以何身就現何身,因以何法即說何法。這就叫行權方便,他的這種方便為什麼說,這裡才講到的說兩種智慧,是從真實智中流露出來的後得方便智慧,沒有後得方便智慧,那麼你的度生事業是完成不了的,所以這就叫行權方便。

可是雖然如此的行權方便,他不是沒有考核標準,大家一聽的話,覺得說這我也以後度人隨便就,他想吃肉我陪他吃肉,他願意喝酒我跟他一塊兒乾杯,當然是行權方便,但是你要有一個前提資歷是什麼,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你到了彼岸了,你回過頭來可以行權方便,你還在此岸,那你晃晃悠悠就落到三塗去了。所以你看前提是入佛法藏,入佛什麼呢,如來法藏就是諸佛如來之藏。證入了,會入了,才能叫做入佛法藏。以這個究竟的智慧到達涅槃的彼岸,從此流出來方便示現的一切身形,一切教化,這才叫做行權方便。所以這裡講到說,這些菩薩們都已經有了這樣的教化功德。所以說只有這個行權方便和入佛法藏同步進行才能顯現出圓滿,出生這樣的真功德。下面文義開始就是可以說這樣的,初具了這樣的功德的菩薩以後,他到他方國土示現的時候,他有一攬子的成型的,有條理的去行權方便,就是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跟釋迦牟尼佛在咱們這個世界一模一樣。下面內容開始就是邁入八相成道。這一段的內容確實還是比較重要。

雖然可能我們身為同修居士,大家基本上也聞思的不少了,那今天我們就再隨著釋迦牟尼佛的步伐,看他老人家從作為等覺菩薩候在兜率內院,下生到南閻浮提印度的中國出生,開始他的弘法生涯最後滅度,全在這一段的文義中。我們也要一邊思惟說,為什麼在講一個橫超生死這樣的教法經典中,在一開始羅列一個豎出三界的一個常規範式?他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鋪墊?由於我們的本有家鄉極樂世界,一夢夢到娑婆來了,迫不得已必須做這樣的示現。所以我們下面開始看,這一段很有意思,但是大家要層次分明,腦瓜子清醒一些。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處兜率天,弘宣正法。這是第一個說這個模式的初步,前面像《法華經》裡面講到如來壽量品說,無量劫來就怎麼修,就不管了。每一尊菩薩只要你修到等覺,到了候補佛位的時候,馬上要成佛的時候,一定要候居在兜率內院。

這個等一下講,我們現在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做等覺?可能有的在上午聽到《楞嚴經》的時候,等覺是什麼?從一個凡夫發心,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往上修,十地完了以後,第五十一個位次就屬於等覺菩薩。那為什麼叫做等覺呢?既然他已經就是等於佛的覺悟,為什麼又叫菩薩?既然叫菩薩為什麼又跟佛的覺一模一樣呢?所以這裡有一個什麼呢?就是從佛的角度來看,成佛了以後,是乘著涅槃的法性回入到生死九法界苦海,來度化眾生,就是從佛位,佛的金剛座上出門了,那麼菩薩修到十地以後,往佛成的時候,他是向金剛道上會,是從門外邁入金剛這個寶座。佛是往出走,菩薩是往進去邁,一個從法性入生死,一個從生死見法性,在這兩位交叉之際的時候,擦肩而過的這個位次就叫做等覺。大家能聽明白吧,只有證到等覺位的時候,才前面這些,菩薩等覺位的話,依照通教的話到初地,那麼依照圓教的話是從初住開始就可以八相成道去度化眾生。

那麼這裡的度化眾生的時候,第一個你要示現,這裡指的是於無量世界,現成等覺,就是示現成一個等覺的資格,因為你一定是在這要成佛嘛,所以你一定首先在成佛之前的姿態出現在這個世間,但是出現這個世間的時候,他不是直接就到人道裡面來,先候居在兜率天。兜率天在哪裡?兜率天下面是什麼天?夜摩天?下面呢?忉利天,下面呢,四天王天,對,從人道往上走,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第四層叫做兜率天。兜率天再往上走,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屬於欲界六天。那麼欲界六天裡面為什麼不偏不倚端端選擇兜率天呢?為什麼,兜率天翻譯成咱們叫做妙足,有時候叫做知足。兜率天的位置在哪裡呢,在夜摩天上面的三億兩萬由旬,一由旬最少四十里,就這麼高,這個天的天人光明身上有光明,他的個頭有兩里路。這是兜率天的天人,壽命有四千歲,四千歲不是咱們這兒活四千年,都覺得成妖精了,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人家的一天等於人間的四百年,人家天上的時間活四千歲。這屬於外院的天人。候補的這個等覺菩薩居在哪裡呢,居在內院,兜率內院,是什麼呢,一生補處菩薩所居的淨土,現在就是彌勒菩薩在住持在講法。

咱們賢劫的千佛,這已經到了釋迦牟尼佛,未來的彌勒佛,乃至最後一千尊佛全部在娑婆世界示現成佛的時候,下生到人道之前,全都候補在兜率內院。那麼為什麼升到兜率內院天?因為這個天是我們就說不冷不熱正正好,從修道上來講。兜率天以下的這個眾生心放逸的不行,收不住,收拾不住心不好修,兜率天以上的天,心又暗鈍的不行,因為過去你肯定是修四禪八定,乃至修四禪八定趨近於四禪八定的時候,那麼欲界肯定是,如果說我們想想你這個比如說慾望呀,這個分別淡的時候,他心肯定是有點沉,那麼沉,心清淨的時候,有時候就顯現在沉的一面,就比較暗鈍,所以只有兜率天最為殊勝。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每一尊佛將要八相成道的時候,第一個就叫做處兜率,這是八相裡面第一相。一定候居在兜率內院。在兜率天裡面講法,在兜率天裡面講法的時候,上下界諸天都會來這兒聽佛菩薩宣說正法,所以叫弘宣正法。那麼第二步就是這裡講到的:捨彼天宮降神母胎,就是指的第二相托胎。以我們釋迦牟尼佛為例,世尊沒有下生的時候,叫做護明菩薩,候居在兜率內院,那麼將要降生人間的時候,他一定要先觀五個條件,因緣成熟了,哪五個呢?就是這裡講到的捨彼天宮,就是時間、地點,還有國家還有家庭還有父母,這五個因緣都具足成熟該下生的時候,就會口裡含著白蓮花,乘著六牙白象,降入到母胎來。

所以咱們釋迦牟尼佛就是觀察到他的因緣在這個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國王,王后摩耶夫人晚上剛好夢見說有天人菩薩乘著六牙白象放大光明,天女散花,天月盈空,投入到王后的胎中。那為什麼這裡講到說,捨彼天宮來降生,如果從咱們常規來講的話,生你佛也用不著這麼勞累,還非得投一次胎,直接化生不就得了,生有四種,有胎生,有濕生,有卵生,有化生,對不對,為什麼這裡由胎生來示現,一個就是濕生和卵生比較低級,我們說果報比較卑劣,所以佛不生,怕生不淨。那麼如果是化生的話,雖然殊勝,但是就會有人誹謗說佛為幻化不是真實的,就有這個後患之憂,所以佛在這裡可以說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差不多有八點,我們了解一下,為什麼要選擇胎生來作為示現。

第一個就是為了增長同生之力,咱們菩薩不是有四攝,其中有一個是同事攝。你說咱們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胎裡出生的對吧,那麼佛示現的時候,他給你來一個化現在這兒,和天人一樣飛幾天又走了,過幾天又來了,這就沒有親切感。所以我們現在很多時候,你看人世間信受佛法,他們都能考證的到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歷史人物,不是傳說寓言,所以這叫做增長同生之力。再一個就是說,生在王公貴族家裡,表示能夠說說法殊勝。生在王公貴族家裡,你看釋迦牟尼佛如果不出家的話,不是有大算命師,就說如果這個孩子不出家,他就是轉輪聖王,出了家了三界之尊佛陀。再一個就是為了使世人傚彷孝順父母之福德,所以他選擇胎生。看過釋迦牟尼佛傳,最後他的父王母后,特別父王死的時候,佛陀還親自回去去扶靈,去操辦後事,所以說傚彷他孝順父母之業。

再一個就是說,生在上等之家止息眾生我慢,你想想佛後來出家以後才成了一個乞食的老比丘,對不對,那一開始就是沒吃沒穿才出的家的話,又像咱們這兒的人又要說了,他是窮的過不下去了才當和尚的,都是這樣的。所以你看,每一尊佛一定示現在棄國捐王,國和王這就是人間最高的榮華富貴,人家可以隨意的不要,你還敢小看他嗎?這也是一種示現。再一個就是剛才講的為了止息眾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果你胎生留下來肉身,將來可以留舍利來利益後人,讓人種大福田。如果沒有胎生是化生的話,那化的時候生,化的時候滅,就不會有舍利。所以由於這樣的話,最後三世諸佛都是從胎裡來化生的,胎裡化生,叫做降神母胎捨彼天宮。捨彼天宮的話就讓咱們南閻浮提眾生都會感佛的恩德,說他在兜率天這麼快樂的這個天的五欲六塵,他不去享受而降生到南閻浮提來慈悲我們度化眾生,會生起感恩心,所以叫捨彼天宮,降神母胎,這是第二相托胎。

第三相大家來看,從右脅生,現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震動,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這是講到的第三相出生。當時釋迦牟尼佛出生的時候確實很奇特,後來也有一些可以說是無聊吧,還有一些喜歡考證的人還考證說,怎麼可能人是從肋骨這生出來呢,這骨頭怎麼擋不住嗎?然後再考證說怎麼怎麼樣不斷的考證,最後徹底否定釋迦牟尼佛,這是一種美好的,佛弟子們的一種美好的說辭,絕不可能是從右脅生出來的。大家相信嗎?我問問你們相信嗎?相信釋迦牟尼佛是從右脅生出來的嗎?所以這個出生跡象第一個是生處奇特,佛從右脅出生的時候,是在公元(前)的六二三年,四月初八這一天藍毗尼園,藍毗尼園當時的摩耶夫人是手攀著這個無憂樹,一點都沒有苦惱,為什麼從右脅生,就是有別於凡,聖人的現世。

這是說出生之相就奇特,第二個生出來以後也奇特,你看這裡講到現行七步,生出來以後朝十個方向各走七步,這個時候樹下自然湧出來蓮花,他就舉起右手做了一個獅子吼,我們常知道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時候身體也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國土,你看這裡還說了有無量佛土,六種震動。震動六種震動是什麼呢?動起湧,震吼覺,動就是像我們說的搖蕩一樣,起就是隆起來了,湧就是地面先凸,凸出來了,後又凹進去了。那麼這個像水燒開一樣沸騰。震是什麼?就是隱隱約約傳來這樣的聲音,吼就是巨大的聲響,覺就是使人能夠覺知的到。這是我們常說的六種震動,在佛經裡面常會有講,佛說法放光現瑞的時候,都會出現這六種震動。那好我們又要考證成這是不是地震?這是一種瑞相。六種震動以後,你看:舉聲自稱,吾當於世,為無上尊。

這個時候由於他示現的奇特,所以諸天趕緊來護持,當時的四天王,就把太子的身體接住,安置在這個羅漢榻這個寶几上,帝釋天親自持寶傘蓋,那個大梵天手持這個拂塵就來侍奉來護法,這些情形閻浮提的人哪能看的見,是吧。到現在還在靈鷲山,還在天龍八部圍繞護持,我們就是看不見,龍也在,天也在。所以天人歸仰,我們現在不是說太子九龍灌頂嘛,就是當時兩大龍王吐水給太子沐浴,純金色的光芒,這叫做第三個出生相。出生以後開始要第四相就是出家了。你看,這麼一示現,醉翁之意不在享受,在哪裡呢?我們再往下看:示現算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貫練群籍,游於後園,講武試藝。這就大概形容從佛陀的少年時代,釋迦牟尼佛生下來母親就去世了,上升到忉利天,由他的姨母,摩訶婆闍波提把他給養大,很幸福的長大,七歲開始讀書,請名師教他學習研究五明,大家見到,這裡講到說文藝射御博綜道術就是指的五明。

博就是博覽,綜合的都能夠知道,五明就是我們說的聲明,是指語言一類這樣的一種,大概是我們說的文學。還有工巧明,就是工藝。還有這個醫方明,就是醫學。邏輯就叫做因明。最主要最後講到道術,博綜道術,還有一些宗教學的內明。包括這個宗教的讚歌,宗教歌詞的譜寫,還有這些咒術所發揮的作用他都懂,你看釋迦牟尼佛一學就會,都懂,聞一知十,沒有幾年就通達一切學問,這是從文方面來講。那麼文藝射御還有武方面,在王家的一次比賽中,他的體格非常優越,其他的王子,最佳的王子射箭的時候只能穿過三個鼓,釋迦太子當時射箭一箭能穿過七面鼓,所以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效果這麼快,就是因為是由菩薩示現,所以這裡講到,每天在講武習藝。那麼慢慢開始,這是講到說學藝,下面開始是指他的受欲,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你看:現處宮中,色味之間。在這段時間他有最好的財色名食睡,他的父王非常疼愛他,美食、歌舞、奇珍異寶等等美景,為他娶了一個鄰國的公主叫耶輸陀羅,後來又生了羅侯羅,淨飯王非常疼愛他,知道他有出家這個傾向,非常緊張,後來就建立了這個寒、暑、溫三個時間三個宮殿,隨便他在裡面住遊玩。印度只有好像寒季、熱季、雨季(春分、夏分、冬分),只有三個季節,不像咱們這春夏秋冬。雖然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是他並不感興趣,那麼再隨著情節的發展,終於有了轉機了,因緣成熟了,大家來看:見老病死,悟世非常。

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這個時候就開始他的出家情景。為什麼呢?有一次隨著父王去田野裡面玩的時候,看見一個農夫在那耕地,也沒有穿衣服,曬得烈日當頭,曬得很累,那麼耕地的時候還拉著一頭牛,前面拿鞭子還不斷鞭打這個牛,結果耕過的泥土又翻出來許多小蟲子,飛來的鳥一口把它吃掉,他看到這一切場景他就說太苦了,怎樣才能夠救濟他們,讓他們離苦得樂呢,你看開始這就是以苦為本發起出離。那麼在這樣的情況,終於有一天他出去游四城門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見到老人、病人和死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死亡?諸如此類既然是一種現象,那麼這種現像是否一定會發生,必然要發生?是否可以避免?這就是一個修道者的潛質。他在看一切世間稀鬆平常的事情,他會有反思的能力,是否可以避免。那麼終於迎面又過來了一個出家的沙門,非常的快樂自在,這樣的因緣促使他不能夠安住在王宮的榮華富貴了,終於在一個月圓之夜,下定決心捨棄了王位、國家、父母、妻子,就帶著一個隨從,騎著白馬離開王宮入山學道。這個隨著他的一個隨從叫做車匿。那麼過了一段,走到這個路以後,你看下面又講到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就是走到一個地方以後,他就把所有這些身上戴的纓絡,穿的寶冠這些讓這個隨從拿回王宮去了,自己就拿著劍把頭髮給剃下來了,發願和眾生一起來斷煩惱絲,當然這是我們人間的情形。

當時真實的情形是等太子把頭髮剃下來的時候,帝釋天趕緊就把他的頭髮捧著,迎到三十三天去供養去了。那麼剃下來以後,又覺得說自己穿這麼好的衣服不太適合,覺得你出來既然修道了你穿的還是王子的衣服,這個時候就有天人化現成一個獵人,披著像袈裟一樣的衣服,袈裟怎麼來的?就是這樣來的。袈裟獻在太子前,那麼他就說,你怎麼能,太子就說你怎麼能穿這個衣服?就是意思跟修道者佛一樣的衣服,出世沙門衣服一樣,那麼這個天人示現的獵人就說,我帶著這個衣服為了就覺著說顯得自己很慈悲,這樣我打獵的時候,這個群鹿看見我穿著這個衣服,它就覺得我不會捕殺它們,自然而然就來了,我就能夠把它們給逮著。太子生了慈悲心,說你為了殺生你才這樣穿,這樣不好,咱們換,所以就把他身上的袈裟換下來,把自己的衣服換給他,就叫做捨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鬚髮,端坐樹下。看到了吧,這就是這一段。那麼端坐樹下的時候,這還在出家的範疇之內。第四相出家。那麼後來太子走了以後,這個淨飯王還特別的哀傷很悲痛,他就派了五個人去追太子,太子不回來,說我如果不證到真理覺悟的話就絕不回王宮,那麼之後派了貴族青年,五個青年是追隨著像他一樣,也跟著他去修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子就進入了苦行林,當時印度有好多外道在那修法,苦行林。那麼苦行林裡面有好多苦行者他不是為了解脫,他是為了升天,你看那會普遍相信有六道相信有天,為了升天。有一個苦行者看到他的志不在此,就跟他說你可以去恆河的南邊去訪師尋道。所以當時他就趟過恆河到了南邊走的時候,那個頻婆娑羅王就是《觀無量壽經》裡的那位主,頻婆娑羅王當時還請他入宮供養嘛,覺得說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出家了,說來入宮供養說你不要去修了,我送你一半的國土和財物,他不願意,不願意兩個人就約定說,那好吧,如果你成佛了以後你一定要先來度我,他答應了就辦,一定滿你的心願。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他去訪問了兩個最著名的宗教師,有一個叫做阿羅邏迦藍和郁陀迦羅摩子。這麼兩個人,可是他發現他們的學術都不圓滿,就是說根本上解決不了他要究竟覺悟這個問題,他覺得他們都不究竟,所以又離開了他們,最後沒辦法了,去了雪山,六年的苦行,這就叫勤苦六年。

有時候我們見到釋迦牟尼佛,有一種像是渾身就是骨頭都露出來了,很老很苦,每天只吃一麻一麥,身體消磨的四肢無有力了,這樣整整六年以後。他反應過來說過分的苦行並不能覺悟,他覺得這是種無益的苦行。但是為什麼並不能覺悟還要這樣示現呢?視同邪道一樣去勤苦六年,然後再行這個因,所應這個果,為什麼?就是行如所應。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就是為了在咱們五濁惡世,大家都崇拜修行苦行的人,那麼做這六年華麗的,從示現到修苦行再到成佛悟道這麼一個轉身,就是把大家都能夠帶起來。你直接你就在太子在王宮裡成佛也可以,問題是不隨順咱們這兒的人情世故,所以叫做:行如所應。現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示有塵垢就是太子本身已是清淨的金剛身。

這個時候他也覺得太苦了,六年的苦行身體上已經髒的就是比濟公還髒了,到這種情況下走到哪裡?走到尼連禪河,接受了當時牧羊女的供養,吃了她供養的羊奶,然後在尼連禪河裡去洗澡,把六年的污穢全部給洗掉,開闢自己的成佛路線。所以叫做示有塵垢,沐浴金流。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段是天按樹枝,得攀出池,什麼意思?就是當時太子因為太累了,你想六年這樣的苦行生活,所以到了水裡面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洗一回澡可累了,那麼他水裡面就出不來了,很累,甚至走出不來了,在這個時候還是有天人來護法,在太子沒有力氣上岸的情況下,他就把樹枝按了一下讓它低了,太子能夠得著,拽著它從池河裡邊出來,所以叫做天按樹枝,得攀出池。在這樣的情況下,慢慢他的氣色就轉好了,就馬上下一步去哪裡呢?去菩提迦葉,去道場,去打坐,要去證悟去了。

那麼證悟的時候,當時都有經典裡面講到,有五百個這個青色的雀鳥騰飛圍繞著他一起走,所以叫做靈禽翼從,往諧道場。靈禽翼從,往諧道場,前往摩羯陀國就是我們現在的菩提迦葉,有去過的,就是那棵茂盛的樹,所以現在為什麼佛陀的教法還在,那個樹確實還非常茂盛,全球的佛弟子在那裡打坐,都是非常大的加持力。這個我也去過,特別是裡面供的就是咱們在問訊的時候這尊佛像,這就是菩提迦葉供的釋迦牟尼佛像。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化現,是什麼呢?你看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就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割草的人,割草的人他自稱他叫做吉祥,就把他自己清淨柔軟,實際上是天人變化的,把天草來供養給太子,鋪在地上跏趺而坐。

吉祥感征就是說。是菩薩發誓決定成就佛果的一個提前的預兆,所以叫做吉祥感征。就是這個徵兆出來了,馬上要成佛了。所以在菩提樹下用草,鋪團把他安住供養起來,佛也非常慈悲的接受了他這個佈施供養的天草,叫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這就是整個出家和修道的過程,第四相。第五相開始要怎麼樣?降魔了!大家來看: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第五相降魔了,當時太子坐在菩提樹下發了誓願。

發誓願說如果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他的眉間白毫,馬上佛的功德就要顯現了,肯定會有瑞相,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時候六欲天的魔王就知道在欲界有菩薩坐道場快要成佛了,非常的懊惱,因為之所以稱之魔又叫魔羅,他有一個特色就是壞人善事,所以稱之為魔。這個知道了以後非常懊惱,就帶著他的魔兵魔女來威脅菩薩,用了三個手段。所以我們通常稱之為三伏魔軍。第一個手段騙太子說你的迦毗羅衛國,你父王的宮殿就是已經被敵國佔領了,如果你不回去的話你們就要滅亡了,這是第一個,太子沒有動心。第二個又用魔女來進行色誘,用這個美色,魔女不是非常漂亮,太子也沒有動心。第三個又用魔軍來佈陣威脅太子,要把他弄死,結果由於當時太子入的是三眛,慈悲三昧。一切的兵器扔到他打坐蒲團旁邊的時候,過來都化作一朵朵的蓮花落在地上,本來是想致害他的兵器都化作蓮花。

所以魔王就心生恐怖,逃之夭夭了,這是八相裡面的第五相,就叫降魔。降完魔以後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就是成道,入了深妙禪定,思維真理,大家想到我們現在每個修道人,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禪修,就是要打坐,這是決定是不可更改的,雖然最後的禪修。可能完全是動了以後還依然不動,但是我們的入道方法就是這樣。每一尊佛的示現都是如此,跏趺而坐。我以前也聽過我們有的善知識說了,你降服不了腿,你怎麼降服心呢?有的又說禪不在坐,結果老禪師們就說了也不在不坐,所以一定要坐。每一尊佛都示現這樣的常法,這個時候由於他一坐,證得宇宙萬法真實。

這個真相實理,境界現前就在臘月初七,我們不是臘月初八嘛。臘月初七的那一夜,初夜證到了宿命通,就是知道他往昔的每一件事,看到自己和所有的眾生。每一生所做的輪迴中的種種的現象,所做的善惡業,中夜證到了天眼通,天眼明。這就徹見世間無數的眾生。有多少種類一目瞭然。這些眾生死此生彼,隨著善惡業得苦樂報,全部看的到。後夜得漏盡通,就是觀察一切皆是因緣,觀察十二因緣原來是順著走,現在是逆著觀,最後在初八的早上睹明星而豁然大悟,妙契真理,就成了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就叫做得微妙法,成最正覺。脫口才出的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就是佛的第六相成道的時候三十歲。三十歲就成佛了,這個時候開始第七相轉法輪。我們再跟著經文往下看:釋梵祈勸,請轉法輪,以佛游步,佛吼而吼。這是為什麼叫做釋梵祈勸?當時佛成道以後,他獨自住在佛的境界中,就證到這個法樂境界,他不說話,而且他也不能講法,為什麼呢?他自己就說我的這個法甚深難知,就是明明是內證的境界,他沒有辦法用口說,也沒有辦法用我們這種凡夫心去緣慮,思慮分別,那你讓他怎麼說呢?他證得是真相,眾生都執著在假相上,不能接受他這個所證的菩提,他當時想不如自己涅槃算了,取證涅槃,滅度。在這樣的危難之處有人顯身手了,釋就是帝釋天,梵就是大梵天王,這是兩位主要的十大願王裡面,請轉法輪,請佛住世。

就行這個普賢功德,開始無量諸天,合掌敬禮勸請佛來轉法輪。由於這個因緣佛才接受了請這個法輪慈悲不捨,開始到了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對五比丘初轉四諦法輪,開始他的弘法生涯。鹿野苑現在去印度還可以去。那麼開始弘法生涯以後,這就是轉法輪了,這是佛從三十歲開始,他基本上到八十歲,我們常說四十九年的講法生涯。當然四十九年的講法生涯。無非就是一個核心內容,破邪顯正,因為世間的外道或者執著這些顛倒的知見,那麼他是破邪嘛,破完邪了把佛的正法宣講出來顯正。所以大家來看,這裡講到了佛吼而吼,怎麼個吼法呢?為什麼老是把佛吼而吼就表示說度眾生呀他有兩大手段:一個是身形威儀,就是他走到哪裡別人都肅然起敬,他可以放光現瑞,可以發生神變就是顯神通,所以這裡叫做以佛游步,就是遊戲神通。

佛吼而吼就是說法度眾,你看就是後來後半生所有的講經都說居獅子座,做獅子吼。所以佛講法就是可以說像獅子吼一樣百獸聞起來都害怕,都喪膽。那麼具體的內容我們來看,這裡有一些排比的詞,扣法鼓,吹法螺,執法劍,建法幢,這就屬於破邪的範疇。因為這裡講到這個鼓、螺、劍、幢其實都是兵家的常器。對不對。所以這裡你想扣法鼓,就等於說集合大眾進取聖道,我們要出發了,要修行了,要成佛去了。吹法螺,就是號令大眾大家要修行了,要斷惡了,要修善了。執法劍就是斷除我們的煩惱無明。建法幢就是降服諸魔得勝回營,回營的時候不是在法幢高豎的意思,所以這屬於破邪的範疇,在說法的過程中。那麼顯正就是震法雷,曜法電,澍法雨,演法施。

大家想想震法雷是什麼意思?你們聽了佛法以後,第一念怎麼動心的?所以這個震法雷,就是一念讓你動,撓到你心裡發覺活了這麼幾十年,半輩子,或者說從來沒有聽過原來真實的法是如此的呀,原來真的有輪迴,原來是因果呀。《地藏經》一讀了以後說原來是這樣,怎麼以前的這些遭遇,以前的這些怪事情一下子就解釋清楚了,這就說的動人心了,動了我們的無明的業識了,開始要趨向於智慧了,就叫做震法雷。那麼曜法電就是照亮世間一切諸法實相,把它顛倒的世界再給顛倒過來。澍法雨就是普施甘露法雨,入一切眾生的心田。就像《法華經》裡面講的番番種,番番熟,番番脫,就是澍法雨。

演法施隨眾生機演繹一代教法八萬四千法門,所以這就屬於顯正的範疇,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是這一段轉法輪。那麼具體轉法輪。佛後半輩子他是一生的時光,他到底總得有個生活狀態,有個生命的載體體現,他才能夠真正的從始至終的轉法輪,是怎麼體現的呢?大家想佛陀是一種什麼生存方式一直體現?什麼身份?有人說了老比丘呀。釋迦牟尼佛在示現在印度一直是一個老比丘的身份。雖然他的莊嚴報身只有登地的菩薩才能見,但是他的千百億化身。我們見的就是八十歲的一個老人,到臨終的時候,那麼從三十歲到八十歲這個時間段,一直是一個比丘身份來勤轉法輪。非常的勤苦的去度化眾生。比丘是什麼意思?第一個怖魔,第二個破惡,第三個乞士。

我們來看第一個就是: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魔宮殿,眾魔攝怖,莫不歸伏。這就叫做怖魔。看到了吧。那麼摑裂邪網,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嚴護法城,開闡法門。洗灌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這就叫做破惡。因為說的這一切法你都是來破我們的煩惱之惡。破我們的煩惱結使。對不對。所以說你看摑裂邪網,消滅諸見都等於說破我們的見思惑。見解上的煩惱。邪見屬於外道。摑裂邪網,邪網就屬於外道,諸見就屬於小乘。包括有所得大乘,所以這叫做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塵勞是什麼?我們一般塵勞就是煩惱的異名,你對外面的六塵你心裡起了攀攬了嘛,勞累了嘛,所以就叫做塵勞。散諸塵勞就是觀空遣相,用空法把它給觀掉。觀空了。壞諸欲塹,塹是什麼意思?就是圍繞我們城的護城河,那麼這個護城河有時候很深,掉下去就上不來了,就等於說我們在輪迴中無始以來的這種煩惱,無數次的習氣的串習掉進去很難拔出來。

這是從破煩惱惡,那麼嚴護法城,開闡法門,嚴護法城就是涅槃城,就是本覺城,就是佛性城。始終圍繞這個不生不滅的根本的涅槃法,而讓眾生背塵合覺,就叫做嚴護法城,一直守衛這個如如不動的本性,佛法。在這個本性上面才能夠普遍的開示種種的方便法門,那麼他的目標是為了什麼呢?一切都是為了:顯明清白,光榮佛法。通過實修就能夠實證,那麼就能夠去掉虛妄分別的煩惱,顯就是顯現,明就是明瞭,清就是無染,白就是本有的原色,就是把我們本有的自性清淨佛性顯現出來,叫顯明清白。那麼光榮佛法,光就是光大光顯的意思,榮就是通達無礙的意思,讓佛法無礙的流傳在世間,以健康的正知正見,契機契理的來傳授宣講,正確的來轉化世間的顛倒,就叫做宣流正化。

總共從摑裂邪網到宣流正化,就是他比丘生涯中,就是以比丘身份來破惡的過程,破煩惱之惡。那麼第三個乞士是什麼:入國分衛,護諸豐膳。貯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現欣笑。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顯現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等正覺。這就是他的乞士的身份生涯,你看經典多麼微妙。就這麼一段經文,雖然我們看上去是這麼好像華麗讚歎,但是它不會亂掉根本的,釋迦牟尼佛一輩子就以老比丘身,以比丘的身份而進行怖魔、破惡和乞士的弘法生涯。所有的轉法輪功德義在於此。所以大家來看,這裡講到的入國分衛就是入到國土世間來利益眾生。分衛是什麼意思?梵語翻譯成咱們漢語就是乞食的意思分衛。比丘不是叫乞士嘛。但是為什麼說一切的聖賢他沒有貪著這個食物,他只是為了讓眾生,這裡講到貯功德,就是積攢他們的功德,能夠積攢一些福報,培植出世間的資糧,所以才示現成一個福田之相,受人間的供養。所以這仍然到聚落中去次第乞食接受供養,所以才叫做示福田。貯功德。

福是只有佛是最圓滿的福田,無上的福田。大家要知道阿羅漢也是福田,但是阿羅漢只能夠做人間的福田,佛可以做九法界的福田。所以我們在培福的時候,還有一種關鍵就是你的發心也罷,你供養的物也罷,還有一個對境也要較量,你發心殊勝,施物殊勝還有對境殊勝,對境就是你供菩薩就不如供佛,供羅漢就不如供菩薩,供天人就不如供羅漢,供人就不如供天,就是這樣。供人裡邊沒有福氣的,就不如供有福氣的,就是這樣。這叫做對境福田殊勝。所以說這樣的話一般就是施主來進行財佈施,財供養,所以叫做護諸豐膳。那麼佛接受供養以後開始進行法佈施,法供養,這個時候就開始欲宣法,現欣笑,就等於說顯現微笑,象徵著佛陀的慈悲不捨眾生,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我們都知道身體的病要有物,物質的物,物藥來醫,那麼心病要用法藥來醫,特別是我們的貪瞋癡病。所以這裡才講到說以諸法藥,救療三苦。三苦知道嗎?哪三苦?三界有三苦,苦苦,地獄惡鬼畜生,苦的沒法說,不斷的苦,所以叫做苦苦逼迫。壞苦是指的人道也有一部分上界的二天,上界就是欲界的人天和色界,為什麼?因為他的好事會壞,就是天福或者人的福享完了以後會沒,沒的時候你就難受失去了,所以叫做壞苦。行苦遷流變化,這是在無色界,所以三界之內就是苦苦、壞苦和行苦的場所。具足了這三苦就在三界之內是一個生死罪惡凡夫,所以這裡才講到救療三苦。

那麼還能夠:顯現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等正覺。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不但自己前面不是說的出世間是小法離苦得樂,還能夠讓他們迴心向大,授記授菩提記成等正覺。就是授記作佛。所以這裡也開始真正的明確了什麼呢,就是直暢轉法輪的究竟本懷。是什麼呢?開示悟入佛知見,就是成佛。所以才講成等正覺。那麼這是什麼呢?整個八相成道的第七相,第八相就是入滅。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示現滅度。當時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摩羯陀國一直到毘舍離還是去游化,世尊當時在印度王舍城裡面不是有竹林精舍嘛,在竹林精舍最後一次開示,就是說法。

說法以後他已經觀到他在三個月後要涅槃了,所以他這個時候慢慢的已經八十歲了,大家設想一下八十歲的老人佛陀,那麼他當時就是漸漸的又向前走,經過一個村寨就說一次法,那麼還做一次開示,最後呢接受了有一個金匠,就是冶金的,叫做純陀,就是最後供養他種福田的一個人,接受了他的供養,最後就步行去了拘尸那拉,到城外的雙樹林,娑羅樹林中。他當時選擇在那兒入滅。到了那兒以後世尊就鋪好他的法衣,然後右脅朝下。就是我們說的吉祥臥,非常疲倦。非常疲倦的時候又來了一位外道,這個外道當時就叫做須拔陀羅,是佛陀又給他講法,把他攝邪歸正這是他最後度化的弟子。做了最後的度化以後,還有阿難三次請佛住世。

三次請佛住世呢佛就告訴他說人人有生必有死,這個肉體是不能永存的,肉體是不能永存的回答了四個問題還安慰他,就是以戒為師那四個問題。說你們不要悲傷,一生講了很多法了,你們可以依教奉行就可以了,而且說我的法身已經永在人間了,最後《涅槃經》,一切眾生皆當作佛。這四十九年的弘法生涯,最後一個老比丘到八十歲的時候,該度脫的已經度脫了,該讓增長的已經增長了,該種得度因緣的也種好了,我們就說化緣已盡了。就是說這輩子八十歲的一期示現任務完成了。任務完成了以後,這裡開始從容滅度,在《大般涅槃經》裡邊講。這就是我們說的世尊從候補在兜率內院現居等覺,開始行權方便的一個總套路,每一尊佛的套路都是這個套路,八相成道。所以稱之為示現滅度,這叫示現滅度啊。不是真的滅度。

滅就是滅除一切煩惱,度就是度脫一切眾生。所以有時候我們不懂涅槃的意思,涅槃,涅就是無的意思,槃就是糾纏的意思,糾纏煩惱痛苦,那麼涅槃就是無糾纏無痛苦。所以大家要了解,這樣一種涅槃示現,也是他度化一生事業的步驟中一個步驟,八相成道。直至涅槃了才算究竟成道,色身融入法界了。所以在《法華》《涅槃經》裡面我們才知道說,都以為涅槃是死了,才發現涅槃才是永生了,這是多少世間人的一個誤會。那大家也要了解一下,當時在《涅槃經》裡面也講了,為什麼佛要示現涅槃,就跟他為什麼示現胎生一樣,也有緣起的。為什麼要示現涅槃,第一個叫做事究竟,就是他這輩子任務已經完成了,自利利他,示成等覺菩薩,馬上要成佛,把成佛這一段演繹在咱們娑婆世界,已經結束圓滿了,該收場了,所以示現涅槃。

第二個除顛倒,就是我們凡夫認為這個世界是常樂我淨的,是常的嘛,是樂的嘛,所以他的示現涅槃是讓見到是不樂的,無常的,人人都是無常的,我們都在無常中,還有什麼提醒,否則你想不起來無常,老覺得我永遠都在北京生活著,每一週都能在福慧慈緣聽法,下週就聽不了了,而且這輩子能活多久呢?估計再過一百年都得死嘛。所以為什麼示現,就是提醒,人人都身處其中的提醒。第三個就是令捨輕慢。有的人見到佛從此以後常在不滅了,他就不起這個難遭遇想了,我們說的百千萬難遭遇,他生不起這個渴仰心了。所以再一個就是令生渴仰,就是佛示現人間八十年就這麼過去了,那麼佛出世是難得的呀,我們生在佛前佛後就屬於八難之一了。

經典裡面像優曇花開一樣,非常的難得,就像我們說的曇花一現。所以給你現一下,你才知道曇花的可貴,否則你不待見它,這也是示現的因緣。再一個就是為了令精進,怎麼精進呢?眾生都愛惜自己的身體,佛示現滅度就是將此身體捨去,不讓眾生不再愛戀憐惜自己的身體了,精進的修道,重法輕身。還有一個就是說欲速得眾生成就解脫,就是讓眾生趕緊成就解脫。你說趕緊成就解脫跟他滅度有什麼關係呢?大家想想有什麼關係?你們聽過一句話叫老子不死兒不大嗎。就是佛不涅槃,你就永遠以為有靠有追隨,你永遠自己不修行,你自己不成佛,覺得有他就行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法華經》裡面就做了一個比喻,就像一個良醫一樣。

這個良醫他自己有一個兒子,他開藥給人治病,到處都能治病,非常有名,結果他給兒子開一個藥,讓他就是養生一樣,他就不吃,都覺得他爸老在,隨時都可以吃,他就不吃。結果終於有一天他到別國去了,差一個人回來說你爸快要死了,結果這個兒子一聽以後,趕緊說這可怎麼辦,我以後萬一有個病呀災呀怎麼辦,趕緊把他開的方子抓過來給吃了,就好了,就把身體的毒給除了,就是這個意思。欲令眾生速得解脫。種種諸如此類的,最後說示現一個入滅涅槃。因為確實佛,如來如來,如就是永遠在,來才叫示現。他老在來的話,你就覺得常在就不珍貴了,他一會兒來一下,一會兒來一下,才叫如來。

所以由於如此因緣,最後一相就叫做入涅槃。大家想,你看這是從降兜率、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這就是佛出世的一次度化模式。也就是說他在無數次示現中一次標準示現,就在這一番示現中就是這樣的。那麼這樣的話,他具足了這樣就是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難量。游諸佛國,普現道教。其所修行,清淨無穢。就是他這樣一個境界不可思議是一念間就可以成就了。不僅僅在咱們娑婆世界如此,在他方國土同樣也是這樣的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所以大家想想,這裡講到其所修行,清淨無穢。為什麼說其所修行清淨無穢呢?就是因為說我們一般以為釋迦牟尼佛也是印度生下來,成了一個小孩,慢慢的長大,跟咱們一樣,對吧?!也娶過妻子,生了兒子,最後出家成佛了,我們眼裡他始終是這樣的一個狀態,這就是在咱們這兒。

那麼在《大般涅槃經》裡面就講過了,說若人所言,就是說如果有的人說釋迦佛受父母愛慾所結胎生,這個為太子出家修道成佛等等,那麼他會說什麼呢?說這就是魔說,又說佛已經入了涅槃了,等等這些這屬於魔說,是為邪說。如果說佛已經涅槃,法性不動,無有來去,八相成道,皆是為了度化眾生,權巧變現的這是為佛說,是指深知如來之意,這才是真正知道如來度化眾生,這麼演一場戲,虛雲老和尚講到水月光中又一場嘛,一場又一場,當我們正為虛老走了哭的死去活來的時候,人家一場又一場。這個舞台常在,閉了幕以後,馬上下一場就要開始了,我們也是一場又一場。大家是不是一場又一場?可是我們是雜染有穢的,不是其所修行清淨無穢的。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菩薩的修行。他已經知道這個萬法如化沒有執著,沒有人相我相眾生相,人我都皆空了,所以說清淨無穢,而起的妙用,而起的妙用啊!所以大家想這麼八相示現一次,就跟一個我們常說的一夢一樣,南柯一夢。一夢又一夢的同時去夢。所以後面講到,大家來看:譬如幻師,現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明瞭,在意所為。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你看,說到這裡才講到說像大幻師一樣,為男為女,無所不變。這男女就代表著世間一切的萬法,一切的萬法不是由男女出生的嗎?我們這欲界不是由男女來發展的嘛,所以說無所不變。但是人家是本學明瞭,本學明瞭是什麼,就是前面的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了。根本的本學,本來的這個真實智已經具足了,所以才能夠在意所為,才能夠行權方便。

一定要有這個資格,不然的話就不叫做為男為女,無所不變了。那就可能就是真的變出來,你當真了,咱們也都是變出來的,我們不都當自己真的。所以統共這裡講到這個譬如幻師,我們想起大家讀的另一段了嗎,你們讀《地藏經》的時候,不會讀那個覺林菩薩偈還記得嗎?怎麼說來著?譬如工畫師,分佈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分佈諸彩色就是行權方便,大種無差別就是入佛法藏,你看一模一樣的道理,所以都是變現出來的幻相,在這樣的幻相中。諸佛菩薩就有這樣的一個以幻制幻的模式,就叫八相成道,度化眾生。到夢裡去撈,跟你們一樣入到夢裡面去來撈。好,我們從這個菩薩處兜率最後滅度,好像這麼一場戲,我們設想一下,你看看如果說就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示現,那我們如果說同步跟他作意,就好像說很真實,是不是?好像世尊他就是從這樣的一個凡夫好像降在王宮裡面,慢慢的通過修道,最後成就了一個大阿羅漢,成佛了,最後度化眾生最後滅度了,很真切。

為什麼上座部就是突破不了這個?他就始終鎖在一幕,他顯一幕的意象。也就是說行權方便的時候,他不懂得什麼叫分身散影,他不覺得這是示現,他就是真實的。一旦我們如果說邁入大乘的教法,你覺得說原來說無量劫來就成佛了早就成佛了,一次又一次這樣的示現,釋迦牟尼佛在咱們娑婆世界來講。這已經是第八千次了,在經典裡面講第八千次的示現,一次又一次。所以你放眼這種大乘的視野來講,一念起就能夠在十方三世的佛剎土中,同時這樣去示現成佛,去八相示現。這才是大乘教法,萬法唯心。他也能,我們也能。所以我們就是要從這樣的見地啟建不同的覺受。你看一樣的示現,如果以釋迦牟尼佛為例,他就很有真切感,就在我們地球,就是一個歷史人物。

一旦你一念,馬上打開擴展開來十方三世的,全部是如幻如化八相示現的話,那你馬上心量就開了,這就是華嚴、法華境界佛知見,這也就是淨土為什麼要先穿插這麼一段八相示現,這叫豎出三界,他為了進一步提升還有橫超之法。他在法藏比丘,後邊要引出法藏比丘要出現了呀。開始要講這個法藏比丘怎麼修的極樂世界,就開始說這是十方諸佛的常法,但是在法界的無量國土中還有不用這種常法,不必八相示現,直接願力對接,靠佛加被就可以。所以說有的彙集本把一大段覺得它非常繁瑣,大家想想就覺得非常繁瑣就給刪掉了,可是這一大段,我們下一節來的時候還要講一段。這一大段的功用是特別重要。

只有在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的這一期教化中,我們了解到他有這樣的示現教法,那麼再提升到十方國土裡面,都是八相成道度化眾生,才能夠脫穎而出法藏比丘的特立獨行,接引之願。極樂依正莊嚴這種承佛加被,快速淨土之門才從這個基礎上凸顯出來,否則你何以見得。所以這一段內容確實是非常重要,有的彙集本就把它給刪掉了,這祖師、大安法師也講過不太適合。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此諸菩薩,亦復如是。也就是說在場來聽《無量壽經》的這些菩薩,所有在場的菩薩都具足了這樣的一個分身散影八相成道的功德。以老比丘身,示現破惡怖魔乞士,那麼破邪顯正,請轉法輪,包括從出家降魔成道,乃至從兜率降下往回推,才能推到世尊的本有家鄉,在《法華經》應該是《如來壽量品》,說早就久遠劫來,早已就實成之佛了,只不過這一生又是一個八相示現。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

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將來往生淨土的日期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親李氏,年到四十歲,吃長齋...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

阿彌陀佛能加持臨終者不貪戀娑婆嗎

問: 請問大安法師!如果心裡還留戀世間的財產事業,...

哪怕往生邊地疑城,也從此與輪迴絕緣

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是進進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點功...

房門反鎖,念佛穿牆

⒈董子明居士,民國時期山東蓬萊人,學識淵博,曾經擔...

四十八大願——(第9願)皆得神足飛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

在家淨土行人如何做到決定往生

問: 《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至心信樂,《...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人,爭個什麼呢

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 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

桑葚的功效與作用

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成熟的鮮果味...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從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斷除這五種辛菜

那麼這一段佛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生命的變化跟...

修法前應當先修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說: 「應知善男子!」應該知道...

摹仿國王

世間萬事最初都是摹仿而來,譬如小孩學走路、讀書、學...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風水

在佛法當中,我們學來學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心。 在廣...

以身作則,反求諸己

人活在充滿罪惡的世間,自身又有私慾偏情、妒忌佔有等...

人心的九個結

從前,印度有一位叫無著的菩薩,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修行中遇到障礙該如何克服

問: 在修行當中遇到障礙,如何克服? 大安法師答:...

跺腳念佛與念「彌陀佛」如法嗎

問: 有許多居士以腿不彎曲、類似蹦的形式來幾天幾夜地...

欲愛的根源來自於這念心

過去,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時,為所有的天人等四輩說...

【佛教詞典】現世利益

「當益」之對稱。於現在世受佛、菩薩之恩惠。亦即由祈...

【佛教詞典】掘地戒掘傷

子題:钁、耒、扴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若用鋤,钁耒...

【視頻】大安法師《專思寂想》

大安法師《專思寂想》

【視頻】《我建超世願》男聲讀誦

《我建超世願》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