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傳印長老  2024/04/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彌陀垂慈接引,往生淨土。俾善根熟者,頓圓佛果;即惡業重者,亦預聖流。乃三世諸佛度生之要道,上聖下凡共修之妙法。由是諸大乘經,咸啟斯要;歷代祖師,莫不遵行。

論主闡明淨土法門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的所謂特別之處,大須著眼!總結如下:

一、淨土法門專仗阿彌陀佛宏誓願力,所謂「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二、行人宿世與現生所有善根,無論成熟與否,但肯執持名號,臨命終時與佛相應,即得蒙佛接引,往生淨土。

三、善根成熟者,頓圓佛果,破無明惑,得「念不退」,證常寂光法身,直至妙覺。

四、據此可知,善根未熟者往生淨土即得「行不退」,證入三賢之位。

五、行人的惡業無論重或輕,但能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執持佛號,一念相應,即得往生。

六、行人即使惡業重者,一得往生,即預聖流。預聖流,即意味著斷除見思惑,得「位不退」,永超凡流。

諸如上事,皆有別於通途教道的一般法門,故稱之曰特別法門。吾人惟當仰信佛語,遵行勵修,便獲如是殊勝利益。

關於善根和惡業的問題,徹悟禪師曾有言曰:

然吾人無量劫來,業力輕重,善根深淺,皆莫得而知。但業力由心轉變,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懇切開示;而學道者,不可不竭力奮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動心,皆可轉變業力,皆能栽培善根。雖聞種種緊要開示,都無一言所入;雖遭種種逆順境界,曾無一念奮發。是為真業力深重,真善根輕鮮,則亦莫可如何也矣!

有人問徹悟禪師:「諸方(十方諸佛)皆有淨土,何以專讚西方阿彌陀佛淨土?」

徹悟禪師答曰:這不是為人師者獨出心裁,其緣由可有如下數端:第一,此乃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金口誠言,分明指示故;第二,大乘顯密諸經共同指歸故;第三,令初發心修行之人專注一境,三昧易成故;第四,阿彌陀佛立四十八願,以此為緣,此緣異常強勝故;第五,行人十念為因,此因殊勝故;第六,阿彌陀佛與眾生偏有緣故。此土眾生,無論僧俗、男女、老幼、善惡之人,當其處於極順逆、苦樂境緣之時,多必由中而發,衝口而出念佛一聲。然而不念佛則已,凡念佛必念阿彌陀佛。此誰使之然?蓋眾生久蒙佛化,久受佛恩,與佛緣深故也。

且此《彌陀》一經,由鳩摩羅什最初譯成,廬山東林寺慧遠祖師,即與一百二十三人結社念佛。以次漸化,臨終皆留瑞應。雖鸚鵡、八八兒(鳥)念佛,化時皆有瑞相。此非眾生與佛緣深,謂之何哉?

又《無量壽經》云,當來經道滅盡,我以願力特留此經更住百年,廣度含識。夫不留他經而獨留此經者,豈非以此法門下手易而攝機普、入道穩而獲益速耶?以是而知,其時愈後,此法愈當機矣!

徹悟詩曰: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陰身階段會更容易往生嗎

問: 現在往往是事先沒有準備,發現亡者斷氣之後才開...

造了五逆十惡,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修淨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強調生命是由思想來決定的。否...

【推薦】花季在極樂綻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我今天把《淨土》雜誌去年的第五期找出來,給大家介紹...

普陀山慧濟寺的「佛頂頂佛」具有哪些涵義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來朝拜普陀山呢,有一個地方...

大安法師:家裡多是道教徒,會對往生有障礙嗎

問: 原本我和道教頗有淵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對我...

每天念佛多少與行願有無

問: 淨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聲?法師曾開示說至少每...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為臨終昏迷者、聾人助念有用嗎

問: 有人平素信願念佛而臨終中風失語,神識昏迷,此...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

問: 請示法師,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為何? 淨界法師答...

惡口一言,角長頭上;傷人一語,尾生臀際

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講到了菩薩的四攝,非常令人感動...

透視輪迴生命的狀況

以蘊為觀察對像 所謂認識生命的狀況,說到底就是認識蘊...

淫慾心的對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與欲是學佛修行中兩個很大的障...

以淨土法門作為自己安心立命之所

業緣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受業力所牽引,有種種的因...

經常夢見鬼神或已故的親人是怎麼回事

佛在《地藏經》中說,如果未來世諸眾生等,或者在夢中...

【推薦】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呢我們跟大家...

修行不必罣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天護持

《佛藏經》上說,出了家的人,應該一心用功辦道,隨順...

誰都可以靜坐學佛嗎

問: 誰都可以靜坐學佛嗎? 大安法師答: 誰都可以。因...

事必躬親成就不了大事

問: 領導是門藝術。如果弟子做事不積極,讓他做不如...

被眼前的妄想誤導

我們一般人很難被勸諫,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煩,你對一...

不屈不撓的意志使我們心想事成

柏克斯頓曾經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頑童,他的與眾...

貪圖供養墮餓鬼

佛陀時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達多長者,所擁有的財物...

如何在布施中達到三輪體空

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輪體空的道理。三輪乃指:布...

為什麼要超度歷代宗親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為救度亡靈,使其超脫苦難,請僧尼為...

指責別人時,要先承擔三倍責任

一位後生到寺廟裡向方丈求教,談起世態炎涼,頗有感慨...

【佛教詞典】尼夜摩

(一)梵語 niyāma 或 niyama。又作尼也摩。意譯為決定...

【佛教詞典】師子胄

(人名)成實論之造主訶梨跋摩Harivarman也。一譯師子...

【視頻】夢參老和尚《念文殊心咒增智慧》

夢參老和尚《念文殊心咒增智慧》

【視頻】婚姻與吃素放生護生的關係

婚姻與吃素放生護生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