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

宏海法師  2018/10/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二十三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請放掌,阿彌陀佛。好,各位蓮友,我們繼續,今天是《無量壽經》,在上一講的時候,我們內容進行到,主要開始講到娑婆世界的這個苦,眾生的這種煩惱、障礙與生俱來、輪迴中生死的狀態、相互糾纏不得出離。那麼最突出的呢是從貪瞋癡三個方面來了解到說,這些煩惱,根本的煩惱呢,時時刻刻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中來,沒有一刻能夠逃脫得掉,這就是我們的現狀。那麼我想佛講這一些,當然不是說,為了表達他能夠說,多麼地能夠切中要害,能夠一言道盡人間的人情世態,這個冷暖吧,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是讓要猛醒,要讓聽法眾受用了以後,能夠猛醒到說,哎呀,天天是以這樣的這種姿態過日子,那麼居然還每天好像就是這麼個樣,不聽佛說還覺得沒意識到,聽佛這麼痛徹地一講呢,才覺得的話,還真是如此。

既然真是如此,就要有所志向,要脫離這個苦海,所以從今天開始的內容,佛就開始以彌勒菩薩作為這個當機者,著重給他一個對話性的講解,開始勸導他怎麼樣呢,勸導他要開始要注重到生死煩惱,要注重到佛道長遠,要注重到自力艱辛,要注重到這個法門的殊勝,能夠往生西方。今天我們的內容就從這裡開始講起。好,請大家翻到八十九頁,上次講到這兒,講到痛不可言,甚可哀愍。我們今天從佛告彌勒菩薩這裡開始讀起,一直讀到九十一頁的心得開明,讀到這一段,好,請大家一起來。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我今語汝,世間之事,人用是故,坐不得道。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慾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遇佛在世,當勤精進。其有至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儻有疑意,不解經者,可具問佛,當為說之。彌勒菩薩長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說快善。聽佛經語,貫心思之,世人實爾,如佛所言。今佛慈愍,顯示大道,耳目開明,長得度脫。聞佛所說,莫不歡喜。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佛語教誡,甚深甚善,智慧明見八方上下去來今事,莫不究暢。今我眾等,所以蒙得度脫,皆佛前世求道之時謙苦所致。恩德普覆,福祿巍巍,光明徹照,達空無極,開入泥洹。教授典攬,威制消化。感動十方,無窮無極。佛為法王,尊超眾聖,普為一切天人之師,隨心所願,皆令得道。今得值佛,復聞無量壽聲,靡不歡喜,心得開明。

好,我們來看頭一段,這是佛告彌勒菩薩和當時在場的諸聽法眾天人等,我今語汝世間之事,就是我剛才已經可以說清楚地告訴你們,這個世間的真實情狀。人用是故,坐不得道。就是說世間之所以有這樣的種種的罪惡報應輪迴之事,皆因人們被貪瞋癡所利用,因為被貪瞋癡所利用,坐不得道,坐,還記得我們講過,是因為的因,這裡做這個意思理解,所以、因為。因為這樣所以不能夠得道。那麼既然聽到我對你講解了這一番,你應當對一切的世間之事,看,當熟思計,就是深思熟慮地來擇其善惡,不是說讓你體悟一下,哎呀,真的這樣就行了,而是你聽懂了以後,在這上面要善於抉擇,棄惡行善,所以說,這裡後面說,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讓大家一定要努力地先來奉行善法。

我們常會聽到這麼一種語言,就是說,佛法不是平等法嗎,無為法,不分別法,這是對的。在真如理際中的話,佛和眾生是一樣的,可是問題是什麼呢,在現實的,當前現前的狀態下,佛已經成佛了,眾生還是眾生,雖然說善惡意識分別,可是現在我們眾生有惡無善,在這樣的一種病症之下,佛才開出來,先要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就是依善捨惡,這個方便是必需的一個必由之路。所以你看第一個就是勸世人棄惡修善,大家還記得淨業三福吧?為什麼淨業那直接往生就可以,為什麼說淨業還要三福作為大的這個,就跟一個底盤,一個基石一樣。所以我們先要用善來替惡,把它排除掉。再進一步大家看,愛慾榮華,不可常保,多麼現實的一個形容,一切的恩愛榮華富貴都是無常,你保不住呀,那這決定保不住的,十年二十年算好的了,算你過去培的這個因緣長久還在,三年五年非常正常。現在一年兩年起伏跌宕,人人好像都在這種生活中,每天都是小心翼翼,越害怕什麼,我們常說的咬處有蛇,怕處有鬼,越害怕越擔心它真的就來,這就是為什麼,都是無常的,你不可能永遠保持它。人與人之間緣分盡了就是得散。

這個物質上面,你福報不夠了就得沒。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情,所以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快樂,皆當別離,無可樂者。這是什麼呀,是勸人厭離娑婆,每一段話都是有步驟的,確實如此。憨山大師講到,我們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憨山大師那會兒寫過偈子說什麼呢,春日才逢楊柳綠,大家現在想想好像剛過了年一樣,我現在回想這剛過春節的時候,我還在五台山,還在那兒磕頭,過完年了覺得歷歷在目呀,在黛螺頂,在五台山看人家廟裡掛燈籠,常住師父們在那兒佈置這個法台要做佛事,這馬上又要過年。所以說秋來又見菊花黃,榮華只是三更夢,富貴猶如九月霜。真的是這樣的。你得把這個看透呀,這不是容易的事,看透就是你常得相應在上面,可是問題是我們有時候,現在就根本不願意承認它,都不想面對它,雖然是這麼一個理,是這麼一個事,不想面對,心裡總是自我的欺瞞,覺得說一時麻痹,現在還挺好的。

可是什麼呢?這個百年渾是戲文場,一朝鑼鼓歇了就不知何處是家鄉了,是這樣子的真實日子。後面我們再看,遇佛在世,當勤精進。其有至願,生安樂國者,可得智慧明達,功德殊勝。這是什麼呢,就是勸人能夠先厭離娑婆,在這裡欣求極樂。也就是說正好你現在遇到佛陀住世,這是絕無僅有的因緣。我們現在你看,這段時間是不是舍利開放,靈光寺的,這已經是莫大的福報,還能拜到舍利啊,大家只要一發心去到靈光寺,一排隊,做點香花券,一張一個香券,拿到手就排隊,就可以頂禮供養舍利,你想就在我們的眼根內就可以瞻仰,那是佛的真身舍利。佛陀滅度以後,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因緣,因為舍利一會兒在,一會出世,一會兒又隱沒在人間,不是時時刻刻都能夠瞻仰得到的,所以我們這個時代還算是,算是不幸中的一點小萬幸吧,佛指舍利也出現在人間,佛牙舍利還在如法供奉。

可是這個時候,還是不如你能夠現前值佛出世這個殊勝。所以說當勤精進,應當努力地學修佛法,其中有至心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往生得不退轉,可以智慧神通具足,所以呢,說千萬不要,勿得隨心所欲,就是隨著自己的習氣煩惱為所欲為不求解脫。這樣的話,虧負經戒,就是辜負了佛在經教中的這種勸誡,錯失掉了今生往生西方的機會,那麼再要想遇到這個法門,或者想成就的時候,已經在人後了,咱們世間常有這句話說,你已經落在人後了,就是不趕趟了。最後這句特別關鍵,看到了嗎,儻有疑意,不解經者,可具問佛,當為說之。你看,這就是佛在現前的時候,如果你有疑問的話,現場就可以給你解釋清楚,勸人聞法生信。

所以大家來看這一段,特別是最後一著,就是說可以表的法就是讓我們斷疑生信,還是常談老調,就是信願行,你看這裡講到說,儻有疑意,不解經者,這就是代表信。皆當別離,其有至願,生安樂國者這就是願力。勤而行之,當勤精進,這都是行。我們這裡總之來講,這一段話可以說就是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也可以換一個話題就是我們常說的聞思修。

不管你通途學佛法,還是說單獨選到淨土,你都得聞思修呀,你不聞,你看說,儻有疑意,不解經者,如果不聞,你就斷不了這個疑,生不了這個信。那你接下來你得思呀,當熟思計,你得把它想透,想透為什麼要離惡修善,為什麼這個世間無常,遇佛在世,遇到佛意味著什麼,那麼求生西方將來能夠得什麼功德等等這些,這要當熟思計,大家要知道修淨土的人,可以說真得把這些都想透啊。你想不透,就憑著善根單獨的一直在懸浮著在這裡,好像是來緣到淨土法上了,可是你的根紮不下來。如果你想不透,你比如說第一個,一個橫超法,一個豎出法,你就想不透,你就覺得都是佛法,等同一味,為什麼非就強調這個好,必須修這個,這個都得,最重要的想透點,就得把這個想透了,針對自己的能力,針對這個法門的契機,你得想透了呀。

第二個你得想透就是說,我們到此做甚,就是活成現在的這個樣子,每天還在吃喝拉撒,感覺到我活著,就是這樣的狀態進行中,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用的?你得把這當熟思計,得想透了。想完了以後,再說為什麼在我們的世界裡面會有佛法流傳,那麼這個佛法講的道理,為什麼說好像跟世間法是顛覆性的,那我憑什麼能夠信它,就這些都得一卯一卯地把它想透了以後,鐵定了,哦,這樣才,這才叫思,當熟思計。思了以後,鐵定了以後,你的人生觀,你的世界觀如此的與宇宙萬法的真實相狀脗合了以後,你再開始進行改造,要改造呀,要超越呀。這就是一步一步的,就是聞思修,所以大家要知道聞思修很重要。有時候我們現在有時候,你想,不這麼全盤地聽一部經典,現在到處都是一些小鏈接、小段子,有的還好是從祖師的言教裡面給摘出來的,有的就隨便給你弄點這個湯那個湯,我們叫雞湯,弄的你根本就不知所云。

就想都是純正的佛法,我們現在還要有一個,哪個宗派要依著哪個宗派行,這宗派的祖師們哪個有錯呢?那人家練出來的這一套程序,那麼你就隨著他走,你要像他練成這樣,必須聽著他的走,就是兩個都對,你走了這個,就不能聽那個,否則人家都對,你都錯了,就這樣子的。所以這些都需要我們從聞思的功夫上來把它來填充滿,否則是不夠的,不夠,不夠,你不要說,說給別人,自己說自己都說不透,所以這裡最後才說,儻有疑意,不解經者,可具問佛,當為說之。這一段就過去了。我們再來看,這裡下面就是彌勒菩薩代表末世的眾生來表法了,你看,長跪白言:佛威神尊重,所說快善。就是釋迦牟尼佛您講法太暢快,酣暢淋漓了,真的講到點上,非常的合情合理,從合情而言的話,貫心思之,世人實爾,就仔細的這樣客觀的,歇下心來,仔細想想看一看,還真是這個樣子,沉下心來反省世間的確如此。

那麼合理的話,這講到什麼,大家來看,如佛所言。今佛慈愍,顯示大道,耳目開明,長得度脫,就是佛今天您講的這個法一掃我們平日的,特別是咱們末法時期我們這種局限的視野,這種微劣的眼光,這是從理上來講,合理,就是把在場聽法眾這些,這個人生觀、生死觀都給打開了,敞亮了,明瞭了,才稱之為什麼呀,耳目開明,就是增長見識了,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心路歷程,我自己也有呀,當時一開始時,才知道說人有這個前生後世,慢慢才知道是怎麼造業感果的,最後還發現了說能夠往生西方有個極樂世界,這都是一步一步開的竅。

真正說聞即信受這種人特別少,應該說,那得多大的福報呀,我們所謂的聞即信受,就是今天給你說了,你當下不反對,然後先把這個先落停在那兒,慢慢地再琢磨的,對呀錯呀,進呀退呀,一會兒信,一會兒不信的,最後能夠入停到這兒了,那還算可以,幾乎我們現在都是僅此而已了,所以稱之為耳目開明,長得度脫,聞佛所說,莫不歡喜。就是因為淨土法門成佛之道這個利益甚大,現在目睹了他方的諸佛,耳聞諸佛說法,得這個涅槃妙樂,度生死苦,生起了無限的法喜隨喜,所以叫莫不歡喜。生起了無限的,一個是自己內心的法喜,二一個是什麼,對兩土世尊的大隨喜心。所以說你看,這個隨喜由內而外地發出來的時候,他就感慨,說哎呀,從今以往,不但只說天道的人道的眾生,包括畜生乃至這個蠕動的蟲類都因為蒙佛說的這個法慈悲的大恩,能夠解脫這個憂悲苦惱,解脫憂苦,所以這裡才講到說,佛語教誡,甚深甚善。大家知道,其實彌勒菩薩就是代表我們末法時期,受這個教,解這個佛說的。大家看到了嗎,一個是受佛教化了以後,他依教奉行,二一個知恩報恩令佛種不要斷,令這個法門不要斷,那我們大眾聽了以後也要生起這樣的心,隨順著佛的教誨,第二個也要不讓這個淨土法門要斷掉。

不讓它斷,所以說甚深甚善,這是佛的教誡。什麼叫甚深呢?就是你講的這個淨土法門,這個智慧深廣不可思議的。甚善就是說你太用心良苦了,大慈悲心不斷地勸導,要讓他覺得這裡苦那裡樂,大家都應當往生,不斷地在勸導這叫甚善。所以為什麼呢?因為智慧明見八方上下去來今事,莫不究暢。就是佛陀能夠徹見十方三世的這個事理因果,都莫不究竟明瞭,現在我等能以這樣的法門度脫,大家看到這句話了,當時我有一位師兄,他就是常年的讀誦《無量壽經》,他每次讀到這兒的時候,都要感動的,給我指一遍,說海師父你看:皆佛前世求道之時,謙苦所致,就這一句。就是我們現在,今我眾等之,所以能夠依附著這樣的法門度脫,全憑全仰仗多虧兩土世尊過去修道之時的謙苦所致。

這兩個標誌性的事件,一個是如果阿彌陀佛法藏比丘不發這個苦願,這個願很苦呀,我們覺得說讀起來說四十八願很流暢,好像處處為我,願願為我,還真是這樣,可是大家要知道這個願很苦發的,為什麼,他要用心設想一個是眾生之苦,要明瞭眾生之業,要觀到眾生的障礙,再估摸著眾生有多大的力量,在這樣的一種支撐下,這樣的一種組合下才稱性發揮了,才發的這個願,又修這個極樂世界,光構思就用了五劫的時間呀,又以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來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最後才成就,所以第一個謙苦所致,法藏比丘的謙苦所致就是他的發願。釋迦牟尼佛的謙苦所致是什麼呢?就是他的講說,於此五濁惡世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他要講這個法,就好不容易層層遞進,早就埋了這個伏筆,到這會兒最後才這個全盤托出來,讓大家聽。

你要是早一點講淨土,都完全連一點佛法底子都沒有,全跑光了,不聽反過來多少誹謗,根本就不買這個賬。所以大家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時發那五百大願,為了專門到人壽百歲的時候,來末法時期救度眾生,他的王牌帶的就是這張淨土法門,我們一定要意識到這個,之所以六度圓滿,忍不能忍,行不能行,終於時機成熟在菩提樹下成道,唯說這個彌陀本願海,他過去就是這麼謙苦地帶著這個法門,今生在印度成道以後,剛開始講法都不敢講,講《華嚴經》都沒人相應呀,只好再回過頭來,降下門檻,權巧方便,幾十年的循循善誘,最後才同歸一乘。釋迦牟尼佛這是今生今世,將來還要特留此經止住百歲,所以就無時無刻,無一個眾生不受過去求道之時謙苦所致的這種恩德,所以這裡才講到說什麼呢,對佛的這個讚歎,佛的果德,什麼呢,恩德普覆,福祿巍巍,光明徹照,達空無極。

這就是說對於佛對眾生的這種恩德呀,就像天能夠普覆一切,地能夠普載一樣,就這麼大的功德。那麼佛所成的這個智慧,這個光明呢,能夠徹照法界,達空無極就是說,畢竟空,一切諸法對他來講已經無礙了,沒有難題了。而且併用這個呢,方便地開示眾生,讓他們入於無住的大涅槃菩提佛果之道。這裡講到開入泥洹,所以說今天所講的法門就是教授典攬,威制消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可以用這個今天講的法門,總攬一代教法的要義,可以攝受,這個威力可以度化一切根性的十方國土裡的眾生,叫做威制消化,感動十方,無窮無極。沒有剩下一個,就這樣的心量,這樣的願力,這樣的度脫方法。最後才說,佛為法王,尊超眾聖,就是聖中之聖,光中最極,特別是阿彌陀佛,普為一切天人的導師,所以才能夠隨心所願,應機說法,讓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眾生,皆令得道。

大家今天有這樣的法會中,能夠今生值這個佛出世,又進一步聽到淨土法門太稀有難得了,所以大家靡不歡喜,心得開明,就是開明見己覺得什麼呀,度生死有望了,當然這一段話非常的直白,我們就不用細講了,大家貫一遍,領受他這種勸導,和這個聖言的這種真實不虛就可以了。下面我們再來讀,這一段開始就從佛告彌勒開始,一直讀到後面的九十二頁,不敢有疑。這一段我們再繼續講。好,一起來:

佛告彌勒:汝言是也。若有慈敬於佛者,實為大善。天下久久,乃復有佛。今我於此世作佛,演說經法,宣佈道教,斷諸疑網,拔愛慾之本,杜眾惡之源。游步三界,無所罣礙。典攬智慧,眾道之要,執持綱維,昭然分明。開示五趣,度未度者,決正生死泥洹之道。彌勒當知,汝從無數劫來,修菩薩行,欲度眾生,其已久遠。從汝得道,至於泥洹,不可稱數。汝及十方諸天人民一切四眾,永劫已來,展轉五道,憂畏勤苦,不可具言。

乃至今世,生死不絕,與佛相值,聽受經法,又復得聞無量壽佛,快哉甚善,吾助爾喜。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宜自決斷,端身正行,益作諸善。修己潔淨,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裡相應。人能自度,轉相拯濟,精明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勤苦,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國,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也。彌勒白言: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好,這段開示呢可以說,第一個是讚歎,印證說,彌勒菩薩在這裡領解佛說的話,他領解的是正確的,是第一個給彌勒菩薩做一個印證。第二部分就是說,正確的領解這是其一,那麼領解了以後,要勸其正行,來修行,第三個部分就是最後勸其舍掉疑惑。不要生起這個疑惑來了。大家來看,首先這裡是表法,表的是什麼,佛出世太難得了,你看,佛告彌勒:汝言是也。就是你理解的是對的,你認知的是對的,若有慈敬於佛者,實為大善。大家看到我們世間也有善人,這個修橋補路,學好行善等等這些。那麼能夠對佛生起這個尊敬稀有之心的叫做大善,這就不是世間的小善,我們的一個同情心、憐憫心,或者說這個人的性情比較溫和,或者有的人他從來不與別人爭執呀,好像給人感覺這個人從來不傷害人,但大家知道,有的那人呀你看上去溫和不傷害,犟得要命,非常,你怎麼也度化不了他,一旦讓他死執一個崖板,死執一個道理,你講來講去,掰開揉碎正著反著說,他沒有這個大善福報。

大家要知道,為什麼這裡叫做大善呢?他能夠對佛生起稀有尊敬的心,這個大善需要他過去行過特別大的善,來支撐著他顯現有這個大善。所以這一目瞭然的因果,你世間的小善,或者世間的這種福報之善,享受之善,為人所尊敬之善這都不行,一定要有出世間的因緣才能對佛生起恭敬心。這裡就這個大善裡面就具足福報和智慧兩重了,你光有福報那是世間的什麼呀,癡福,你以為光有乾巴巴的智慧沒有這個福報來支撐,那只是世間的聰明,你可能學問做得好,讀書讀得進去,那不叫智慧,所以這要大智慧福報支撐才能顯現出來大善根跟佛有緣,值佛出世,所以說天下久久,乃復有佛呀。

我們這裡就是不要說深講了,稍微想一下,我們娑婆世界這有無量劫來成住壞空,有多少次了,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裡面,也不知道是他方挪到這來的,還是說將來還得回到他方去,也搞不清楚,如果像《地藏經》裡面說的說,此界壞了,轉寄他方,他方壞了,展轉相寄,誰知道我們是在此界呢,還是在輾轉途中呢,還是將來還復再來途中,也搞不清楚,總歸就出現了。那出現了佛,這麼久的輪迴中,我們的生死六道,在這樣的一種版塊頁面裡面,你上上下下,那麼佛又在成住壞空中不是隨時出世,你說啥時候才能剛好碰到一起,所以說天下久久,乃復有佛出世呀。所以我今於此世作佛,這就是釋迦牟尼佛依照自己第一人稱而說了,我在你們娑婆世界,在這一世來作佛,大家看,演說經法,宣佈道教,這是什麼呢,就是揭示宇宙的真理呀,我照著原樣跟你們說明,而且說明的這種難度有多大?只有佛能夠做得到。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來看,演說經法什麼意思呀?就是得隨著你們的這個形象,你們的這個活法,我混進來一起跟你們在一起,我演呀得,你說佛還需要我們這個長著胳膊腿的色身嗎?需要嗎,肚子裡還有腸子、肚子,每天吃了飯,胃消化了,再遊走在大腸小腸再拉出來,還這麼過日子嗎?還必須每天過二十四小時,得醒一半睡一半,這些都是示現在印度的那位老比丘幹什麼的,在演的。所以這叫做演說經法。一個是演,二一個是說,還用得著說嗎?說是用什麼,用嘴說的呀,說出來用耳朵聽的呀,這六根門頭都是虛妄境界,可是呢他在這個演的角色裡面,也就跟我們一樣,用嘴來說,用語言來說,用字體來表達,最後形成了三藏教典,所以叫做演說經法,宣佈道教。

借我們的這個生存的這種樣態,來什麼,依照這個,在這個份上來反揭示這個宇宙萬法的真理。斷諸疑網,因為懷疑是我們天生的一種心所呀,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一個特性。你看為什麼要勸信,勸信,為什麼說,哎呀,你現在世界上騙子多,你可不要輕易相信,這是我們常說的話。要不就是,是真的嗎,下意識,真的嗎?你說為什麼有這個反問,說,真的嗎?因為基本上都是假的呀。這一切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呀,我們仔細體悟一下,當下現前的真實生活常就是這樣的狀態,一問就是這是真的嗎?可信嗎?屬實嗎?所以斷諸疑網,大家你看,說的多好,我們這兒整個的疑心就是一個網呀,如果就一個個體而言,在自己的心裡就結成一個網,這個網非常牢固,輕易決不會破的。

自己覺得左思右想覺得,哎呀,人生是真實的,佛法是虛幻的,這是一妄,第一種。第二個每一個人他跟大家相互來往,對吧,我們從小受教育,我們相互之間溝通,大家都有人情世故,所有大家的共識都覺得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你我他都是真實存在,編織成了這麼一個共識之網,懷疑呀,大家都在懷疑,你我他都在懷疑,共同來懷疑,你說這個佛法要流佈有多少地難以讓人置信。斷諸疑網,一人一個網,人人皆是一條繩子,結起來又是一個大網,就在咱們娑婆世界。所以才什麼,這個怎麼樣呀,陷得太深了,這個煩惱的習氣太濃了,才佛說了什麼,拔愛慾之本,就是陷得太深了得拔出來,杜眾惡之源呀。就是這個習氣太濃了,得拚命地這樣攔住,不讓你發揮,堵上去,就這樣的來教化眾生,這是佛說我於此世作佛,就幹的這個事。

可是雖然如此,大家不要以為說佛就累得不行了。呀,多辛苦啊!那麼我們這是真累,但是大家要(知道),佛不是累,他是假的,是真的不累,為什麼?大家來看,游步三界,無所罣礙。雖然給我們這麼,可是呢,雖然在三界游化,就佛而言,他是什麼,已經沒有牽掛沒有障礙了呀,典攬智慧,眾道之要,就是人家一切所行都是跟智慧相應,是隨智而行的,不是隨我們的煩惱而行的。所以說所說的這些經典能夠什麼,典攬智慧,就是所說的這些經典,能夠總攬世出世間的修行法要。大家要知道,世間和出世間兩重都在佛這個經典裡邊能夠總攬,就是具足了這些內容,有這樣的修法。你看第一個,執持綱維,昭然分明。

這是指的什麼呀,就是我們世間法,這兩句話這八個字呢,是說先要以世間的倫理道德來調製眾生的心,有這個大祖師就開示過,說是在上古時期出現的這些大聖者,包括儒家的大儒們,讓大家遵守三綱五常等等這些,這其實有的都是大乘菩薩示現的。先用這個,比如說儒家的這種思想,把你從道德上,作為人的道德倫理建立起來,再用大乘佛法來進行教化,他提前有這個準備的,不是直接來了。所以這個是我們漢人的一個,算是一個優勢吧,確實當然我這裡沒有就是說,刻意地一個分別,好像說一個貶義的意思,而且這個話也是從藏地的一位大德來,好像是從,他講過是怎麼說呢,說這個漢人和藏人,說漢人如果沒有佛法還行,為什麼?因為有儒家的傳統,雖然已經支離破碎,但是至少還有這個在。但是說我們藏人,因為他也是藏地的一位大德大堪布,他說我們藏人如果沒有佛法就完蛋了,說沒有佛法沒有信仰的話,就徹底完蛋了,因為他沒有中途的這個調理,儒家的調理,所以這裡講到的執持綱維,就是指的什麼呀,綱維就是世間的倫理嘛,有綱有維,你看為什麼以前講過說,這個三綱五常,不是說儒家講到五倫嘛,就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都有相處之道,都有相處之這個格式這個道理,你不是說亂來的呀。

那我們現在其實也是如此,家庭關係、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不是都要相處嗎,包括君臣,我們現在不在古代了,其實就是在事業,我們說的工作單位上你上下屬的一個關係,對不對,你這裡邊都有一些什麼呀,不能夠越分,都得有規矩才成方圓,可我們現在都想越分。不能越分,一個不能越人之分,二一個不能越身份的這個分,不能越人分,因為你既然是人,那麼我們就應該有禮義廉恥,你看這裡講到的說綱維,那麼禮義廉恥都是立國的,以前古人把它稱之為立國的四個柱石一樣,又稱四維。禮其實就是,說這個尊貴卑賤的相處之道。那麼這個義就是說,要恪守一些道義,為人的道德。那麼這個廉就是說,要廉政要清潔,不能夠自私嘛貪污嘛,恥就是要知恥,人如果恬不知恥那不是就沒救了。

所以你看古人留下來的這些,這就是以這些,世間的來先教化眾生,讓大家對善惡是非,都先有一個心知肚明,所以這裡叫做執持綱維,昭然分明。這是世間法,就像印光老法師常說的敦倫盡分,不就是這個意思嘛。其次再什麼呀,開始出世間,開示五趣,度未度者,然後再給你出世間的佛法,講有什麼呀,六道輪迴的事實,有得道成道的事實,明確告訴眾生,什麼是生死因果,什麼是涅槃正道,這是進一步才勸說轉向佛法,出世間法。開示五趣,度未度者,決證生死泥洹之道。後面這一段話就特別的有意思了,大家來看,你看,彌勒當知,汝從無數劫來,修菩薩行,欲度眾生,其已久遠。從汝得道,至於泥洹,不可稱數。就是說彌勒你應該知道,你當初立志修菩薩道,立志要度眾生的時候,已經是無量劫前的事了,你已經修了這麼多時間了,那麼現在到你將來成佛普度眾生,你還要等一些,說也不可稱數,還要等那麼長的時間,那麼總之什麼呀,我們來看,汝及十方諸天人民一切四眾,總之你跟十方諸天人民,乃至就是說出家的這些四眾弟子,永劫以來什麼呀,就是從久遠劫以來,一直在這個六道中,這裡講到的五道,輾轉五道,沉淪生死。

其中受的苦,說都說不盡,憂畏勤苦,不可具言,就是你們現在輪迴到今天這個地步了,受的苦都不能夠說啊。乃至今世,生死不絕,到了現在了,還是生死相續還沒有斷絕,這是給彌勒菩薩說。那麼後面就改說,現在已經因緣成熟,你看,與佛相值,你與佛也碰上了,聽受經法了,今天聽到受持這個淨土此經。又復得聞無量壽佛,又聽到無量壽的名號,那麼快哉甚善,吾助爾喜,就是說非常暢快殊勝的一件事情,連我釋迦牟尼佛在這兒,我也要隨喜你呀。這是一個鋪墊,其實就是什麼呀,你看先從世間法講起,再告訴他有出世解脫,現在進一步說,你雖然知道出世解脫了,問題是你也算一個修出世者,你從一開始發願度眾生修菩薩道,到現在跟你旁邊的這些四眾弟子們一樣,還是在生死中,還沒有了生死,那麼你還沒有了生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了完,現在問題是你已經碰到佛了,又聽到還有這麼一個,橫超的《無量壽經》講的淨土法門,實在是一件難得的事,我要隨喜你。

這是釋迦牟尼佛講法的善巧方便,大家看言外之意是什麼呀,就是說你該從豎出法轉向來修這個橫超生死了,趕緊出去吧,用意在這裡,吾助爾喜。所以你看下面就正中下懷了,你看,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就是你現在已經聽到了折攝二門的道理,大家還懂什麼叫折攝嗎?什麼叫折攝?就是用極樂世界的樂來攝受,用娑婆世界苦來折服他,這個道理呢,應當生起厭離這個生老病苦,乃至這裡另外,你看說,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惡露不淨就是要討厭自己的這個色身,不但我們一生的遭遇是痛苦的,當體我們具足的身體,這個肉身就是麻煩,就是要捨的,所以說惡露不淨呀。大家知道,人的身體在經典裡面形容叫做九孔流不淨,每天都是九孔流不淨,哪九孔呢?誰能說說?

兩個眼睛有眼屎,兩個耳朵有耳屎,兩個鼻子(孔)有鼻涕,這就六個了,口裡面又有唾液痰,大小便道要拉尿拉屎,一共這九個,天天要流不淨的。有時候我們想想真是慚愧得了這麼個身體,你說天天要拉尿拉屎,你想想這個惡業從哪兒來的?這不是自己宿世的業力所招感,那人家天人有的就不這麼幹,何況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所以說終生沒有什麼可樂的,問題是我們,以苦為樂的能力極其超強,真的是極其超強,只要你有時候,大家真的這個,真的是也要用過功夫的人,就是這種麻痹大意,咱們也不要說粗重的煩惱了,就是麻痹大意,你自己一下子把意念,貪在享受在這個娑婆或者現前的身體上,一不小心你就上去了,就覺得很舒服,包括有一些這種小資學佛的,也是每天弄點這個,弄點那個,覺得好像生活幸福得不得了。其實呀無非就兩者,一個是現在麻痹在裡邊,等哪一天無常來了收拾他,還有一個就是說,死要面子活受罪,全把那個光溜鮮美的發在微信上,然後苦一肚子裝了,也有這樣的。其實誰都一樣,從大修行,大祖師受的苦更多。

從小畜生,小毛毛蟲,小寵物,家裡的,就一模一樣,你仔細觀察,沒有一個人,天道與人無不公,一模一樣,不論貧富貴賤,誰也說不過去。大家在這兒,都是用自己的短處跟人家的長處比,所以覺得人家多麼多麼好,或者用自己的長處跟人短處比,覺得我多麼多麼厲害,沒意思。所以這裡叫做無可樂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宜自決斷,要下定決心,發心。要端正身心行為,益作諸善,要多修善法。這樣的話,才能夠修行自己的,本有的這個清淨心顯現了,洗除心垢你看,修己潔淨,洗除心垢。去掉這個三毒煩惱,並且言行忠信,表裡相應。這是修行人最大的一個難題了,言行忠信,就是你的言行相符呀,外在的行為,內心的想法是一致的,你想修到這個功夫,這是大修行人。所以有時候呀,我們也要,確實有些心還是真的是要包容,你看有一些同修的,他的性格呀,可能他的習氣很濃,或者有一些煩惱,甚至性格中有一些缺憾,讓人覺得你咋這樣,但有的人他確實他比較單純,他就是表裡什麼呢,差別沒那麼大,也可以說他是一個非常純粹的人。

那麼有時候有的呢,可能在外面來講他比較注重,可是裡面的話,這個我也算是在修行,那自己都知道自己,你說到十分了,你能做到五分嗎?大家都要慚愧,我們在這裡都要向佛菩薩懺悔慚愧,就是因為人家是表裡相應的,現在因圓果滿,我們還是半吊子,還再繼續的這種,可以說是說出來的巨人,行出來的矮子吧,大部分還是如此,所以這裡佛說言行忠信,表裡相應,這樣的話,如果有這樣的至誠心,那麼必然能夠得度,你看人能自度,轉相拯濟,就是說,必然能夠自度,然後呢成就往生了以後乘願再來,那麼可以輾轉地去什麼呀,拯救那些現在還在生死苦海中沉淪的有緣之人。當然更精確地來講的話,應該說是有緣眾生,因為曾經的有緣,現在也不知道他幹什麼去了,做了啥了,你搞不清楚,那家裡不是都養寵物呢嗎,誰知道那寵物是幹什麼的原來。

所以說,後面我們再來看,精明求願,積累善本,這就是說,讓你精進的,自己心裡有數的,就叫精明求願,發起求生之願,修萬善,積累往生資糧,這樣的話,雖然看上去這輩子好像怎麼樣呀,一世勤苦。大家要知道,就是我們常看到有些真正的苦修者,這輩子捨了很多,世間的快樂呀、娛樂呀、聚會呀,乃至說說笑笑逛個商場什麼等等,好像他已經徹底都成了一個苦淒淒乾巴巴的一個生活狀態了,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愚癡地說,哎呀這活得,雖然表面讚歎他的修行,覺得說他這也太過了吧,可是大家知道,我們不知道人家的內心,雖一世勤苦,他能忍得住這個一世勤苦,後面的果報是什麼呢,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國,那到時候這個東西你就沒法比了呀。

你看這也是因緣巧合,我突然想起了,昨天有同修就在微信上給我發了一個鏈接,上面有兩個小視頻,有兩個小視頻,上面就講的咱們廬山東林寺一僧一俗的往生紀實。一個是這個法師的上下,我一時也想不起來了,我也不說了。就是這個法師躺在那兒,那麼大安法師去了還給他開示一下,把手握著,又說這是念珠,拿著,念佛,就是從人家這種以道相交來講,如果說我們的俗情的話,這個師父躺在那兒就已經,好像就不行了嘛快要,那又一個法師來了,也不說說你身體怎麼樣啊?覺得哪兒疼嗎,這會兒怎麼樣,喝點水呀,不說這些,說噌地給了個珠子,念佛,就這樣,就只在這個上面論,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相信須臾之間,就後生無量壽國。

還有一個姑娘,非常年輕的一個小姑娘,她呢,附上她曾經在這個,比較活潑時候的一個照片,就覺得說非常漂亮,也打扮的豆蔻年華,結果我也沒看仔細,因為這裡遮著,就是這兒可能是起了一個大肉瘤還是怎麼樣,可能是很恶心的那種,看上去就是給人害怕,這不知道什麼業障,那麼也在東林寺去了求往生。我記得這個拍視頻的時候,她還跟他們非常淡定地說,你們要拍個紀錄片嗎?怎麼怎麼樣,最後也是成功地往生了,雖然很年輕。他們那個時候,因為在那個道場裡面這種巨大的加持力,你想那兒的同修們,那都是佛號天天塞起來的呀,所以在那個裡面自然而然就會被加持,他就覺得往生是一種昇華的,確定我根本就不是說面對死亡,我死了要死了沒有我了,而是說馬上要怎麼樣,我要生了,我們世間說陞官發財,人家要什麼呀,生到淨土了。

就是那種感覺,就覺得說前途,這就是鐵定了篤定了,我終於,甚至有時候在跟別人講話中,感覺到這種說,你看我都要馬上成功了,你們也得好自為之吧!這樣的一種姿態。所以說雖一世勤苦,這個我們可以再進一步說,有時候說雖一時勤苦,哪怕我們現在以後呢,有一些不好的機緣,因緣吧,順逆都可能有,但是要記住,忍得住這一時,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國,要有這個準備吧。所以說這就是佛給彌勒菩薩這裡講了一個,這樣的一個反轉法,希望他從那個,說你都修了這麼多年,這麼多劫了,不是這麼多年,那你現在該想想,橫超到淨土去了。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來看這裡,這就到,能夠得到極樂世界的真實境界受用,長與道德合明,就永遠沒有退沒有走偏的現象,與道常合,就不退不偏,與德常合,就不會造不善,永無不善,就是這樣子的。這樣就徹底拔除生死根本,不再有貪瞋癡的過患,無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

這個時候你看,你欲壽一劫、百劫、不是說你輪迴一劫百劫了,修行一劫百劫了,是你想什麼呀,欲壽就是想活一劫百劫,千億萬劫你自在隨意,皆可得之。所以大家想,這就是一種無為自然之法,你看次於泥洹之道,已經就離佛的大涅槃就差那麼一點點,僅次於了,這是這裡講到的這個意思。當然說了這麼多的勸誡,還有一條,每一段最後都是破疑生信的,最重要的又是末後一著,是什麼呢,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看到了嗎?這裡不斷地強調,透露出來一個什麼信息呢?就是淨土法門的得度的最高的一堵牆是什麼,是信,這堵牆必須爬過去,當然還有願行之牆,可是最高的這一堵就是信。最前面的一堵最高,你看這裡講到說,你們宜各自精進的發這個求生之願,不要懷疑或者中途有退卻或者後悔,無復中悔,就是無得疑惑中悔,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有的話自為過咎,就是假如果你生起這種懷疑,中途退了那是你自己的過失。還記得我上次講到一句話叫做自然之所牽,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就是極樂世界沒給你設障,你自己把自己牽在這兒走不了,這也就同這句,也是自為過咎。

這樣的話,但是還有一種人生到什麼,夾在中間了,生到哪兒了?雖然離開了娑婆世界,可是也沒有成功地往到極樂世界的核心區,到了哪裡呢?生彼邊地七寶宮殿,就是我們說的疑城,有懷疑心會生到邊地疑城,那生到邊地疑城五百歲中,受諸惡業,當然後面還會講到,這五百歲受的是什麼痛苦,五百歲受諸惡業怎麼樣呢,五百歲見不到佛嘛,說明生到邊地疑城的話,如果你沒有悔心,求再進一步跳躍的話,就是得五百歲在這個邊地疑城呆著,這裡給彌勒菩薩什麼呀,這可以說是一個警醒吧,聽不到佛法見不到佛五百歲,就極樂世界的邊地疑城。那麼彌勒這裡,彌勒白言: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大家看到了嗎?這裡講到的受佛重悔,深重的教誨,從前面的一個是什麼,佛出世難,這不是一路重誨過來,教誨過來嘛,遇經法難,生起這樣的信仰,淨土的信仰難,修行難,遇到這個方便法門,能不能受這個方便的利益也難,所以這裡佛才給他說,要重悔他,你應該什麼呀,應當信,應當行。

你看,說你應當專精修學,專就是專門,精就是深入,其實就是讓他精進地深入地修學淨土,如教奉行不要有疑慮,為什麼這裡還是講到說,無得疑惑中悔,就是生不起來信心?大家也見過這樣的人,外人就不說了,我所說的外人,就是說佛法之外,還根本沒接觸的人不說,咱們就從內人來講吧,也成了佛弟子了在修行,甚至說在修淨土,容易在懷疑,疑情上說,一個有時候是,要麼是信自不信他,什麼叫信自不信他?就是說對佛的智慧有疑惑,對佛的願力有疑惑,對他方國土有疑惑,死執說,我執的這種驅使下,他就認為說,佛法的所有的核心就是我的心淨了國土才淨,一定要一味標準,就得從我這兒開始動刀子,其他地兒都不行,死執崖板,這樣的話,看上去說,其實把心淨則國土淨,唯心淨土的這個道理也給歪曲了,這叫信自不信他,對於阿彌陀佛或者他力的這種救度方法,阿彌陀佛存在乃至他方國土,他入不進去,這也叫做疑惑。

那麼還有一部分同修算是虔誠,相信有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相信。有時候我們想想,如果是真的相信這麼好的事兒,他為什麼覺得自己不能夠?有的人就覺得說,哎呀好!淨土法門極樂世界我還不行,他馬上就來一句,我恐怕還不行,你們行,這就是給自己設障,也叫做疑惑中悔。信他不信自,對自己的自信力不夠,不相信說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國,他不相信這須臾的這個功德,不相信念頭的力量,其實對於佛法呀是黑摸著,你知道。很多人看了好多經,讀了完了還不知道,對佛法是黑摸著,咱們不說行修證,就說教理上他就是黑摸著,也不說你要修證次第多麼的通達,徹底明瞭,就是基本的信解行證,自力他力,宗派教法的特色,黑摸著,搞不清楚,由此就導致說,也是一種,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我慢,看上去是非常的自卑,就是我們七種慢裡面的卑慢所導致的,信他但是不信自,覺得極樂世界有,你們去吧,我可去不了。

再有一些就是半信半疑的,也持戒修善,但是有時候心口是各異,或者這段時間又信了,那段時間又疑了,就這樣來回遊蕩,也有這樣子的。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法門就是這樣,不能夠懷疑,不能夠懷疑因果,不能夠懷疑佛的願力,不能夠懷疑阿彌陀佛的國土,不能夠懷疑釋迦牟尼佛的佛言,不能夠懷疑這個法門就是信願行就具足,不能夠懷疑自己自心本具這種功德,只要你信願一轉就可以成就,都不能懷疑,這才叫做無得疑惑中誨,這樣的話就是自己的過咎了。那麼有的會生到七寶宮殿,這樣的話你就等於說繞了遠路了,所以這裡講到的說要專精修學,所以大家你看,在這個《往生論》裡邊就開了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等等就是所有的這個門,不管你是磕頭禮拜,出來讚歎隨喜,乃至發願觀察,就是觀照,都緊緊地圍繞著阿彌陀佛和他的佛土,佛身和佛土來,這就叫專精修學。五種正行裡面也是,讀誦的正行就是只讀淨土的經典,觀察的正行就是只觀察極樂世界的莊嚴,禮拜正行就是只禮拜阿彌陀佛,還有讚歎供養正行,就是專門讚歎供養阿彌陀佛,最後持名正行就是一心持名阿彌陀佛,這都屬於什麼呀,這裡講到的專精修學。

後面開始就要講到這個什麼呢,一個非常重要的版塊,無量壽經裡面描繪的五惡五痛五燒,大家一起來讀一下。從佛告彌勒,一直讀到其一惡者,再到第九十四頁的是為一大善也,讀到這裡,一起來: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作眾惡,甚為至德。十方世界,最無倫匹。所以者何?諸佛國土,天人之類,自然作善,不大為惡,易可開化。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教化群生,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佛言:何等五惡、何等五痛、何等五燒?何等消化五惡、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其一惡者,諸天人民蠕動之類,欲為眾惡,莫不皆然。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惡逆無道。後受殃罰,自然趣向。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故有貧窮下賤,乞丐孤獨,聾盲瘖啞,愚癡弊惡,至有尪狂不逮之屬。又有尊貴豪富,高才明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有常道,王法牢獄,不肯畏慎,為惡入罪,受其殃罰,求望解脫,難得勉出。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後世,尤深尤劇。入其幽冥,轉生受身。譬如王法,痛苦極刑。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轉貿其身,改形易道。所受壽命,或長或短。魂神精識,自然趣之。當獨值向,相從共生。更相報復,無有止已。殃惡未盡,不得相離。展轉其中,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卒暴應至,善惡之道,會當歸之。是為一大惡一痛一燒,勤苦如是。譬如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是為一大善也。

好,我們來看這一段開始呢,佛就是首先告彌勒菩薩,汝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作眾惡,甚為至德,為什麼呢?他這個話題想引出來說,因為後面大家聽到的話,會覺得說我們這兒還真好,如果會錯意的話。其實這個話題引出來,就是想告訴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這個痛苦的量有多大。大家依照著五惡、五痛、五燒,其實就是代表我們說的,五戒中的殺、盜、淫、妄、酒。就是每個人大家共同生活的世界裡面,這五樣行為幾乎是什麼呢,是我們的常態,為什麼要設這個戒呢大家想?佛制戒也是從這裡來的,因為修行就是把常態轉成非常態,非常態轉成常態,那你怎麼轉呢?你得有個杠杆,這就是五戒的意義,從這個上面來講,所以這裡釋迦牟尼佛呢,把這五惡鑲嵌在這樣的一種,激盪我們的厭離心的內容裡邊來分門別論,但是在分門別論之前,他首先做了一個對比,對比就是說惡到什麼程度?是要告訴我們,說惡到我們在這兒呀,大家來看,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作眾惡,甚為至德。

就是說,進一步對彌勒菩薩說,能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你能夠端心正意不去做惡的話,是屬於非常難行而行的一種至善的德行。那麼為什麼呢?他做了一個對比,十方世界,最無倫匹。就是跟十方世界去比的話,就沒法跟我們這兒修善的功德比。他方國土裡面修善法的功德,遠遠不如咱們這兒修善法大,所以大家一聽可能說,哎呀,原來我們在這兒修行功德這麼大,難不成是說先在這兒修,圓滿了再讓極樂世界自己顯現,不要去西方了,有的人真的就用這段話,就拿出證據來說,你看還用去極樂世界嗎?在這兒修行功德多大呀,怎麼個大法呢?諸佛國土,天人之類,自然作善,不大為惡,易可開化。就是人家國土裡面的這些天人,這些眾生,人家不做惡事的,不大為惡,至少是什麼呢,就是都是以善行居多,惡行很少,所以說可以就是去度化,讓他開這個因果輪迴,或者說讓他開這個竅,是比較容易的。但是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最為劇苦。

你看這就是說,在這個惡世界裡邊,你能夠端心正意不做眾惡的話,是非常值得嘉獎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惡世界裡修善,用的力量在他方國土裡面根本比不上。使出了十二分的力量,你都修不善,惡的力量太大了,污染性太強了,所以有的人就覺得說,哎呀,咱們這兒修善,十方世界就無與倫匹,就娑婆世界最佳了,這有點什麼呢?有點怎麼說呢,說不好聽,就是不以為恥,還反以為榮似的,大家能聽得出來嗎?十方世界無與倫匹,他就能聽成這樣,所以我們要正會這個法義,不敢錯會,就是為了反襯托我們這兒有多苦。

所以大家在這個上面,要把這個讀懂。然後說為最劇苦,教化群生,令捨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在這樣的一種形勢裡面,才讓這個什麼呀,這裡講到的五惡五痛五燒各代表什麼呢?五惡就代表殺、盜、淫、妄這五條,淫妄酒,五痛是什麼意思?就是你造的這些業造的多了,等不到下一世,明白吧?你造的惡貫滿盈的話,不必等到下輩子,這輩子就要開始什麼呀,有現報了,就是我們說的花報要先來,花報報來的時候是很痛苦的,叫五痛,可是並不是說花報完了以後,你就好像賬就算清了,下一世開始才正報現前,入到三途裡邊去受報,這叫做五燒,所以它是一系列的反應,從造這一世的五惡業,感這一輩子現報的五痛苦,然後還轉來生的五燒三惡道這個苦,這就把你給燒進去了,無有出期了。

所以才說令去五痛,就是讓我們從業果上,從業上面捨,不要造這個業,令離五燒,只有不造這個業,才沒有現世的這個報,這樣的話,令離五燒,就會離卻下輩子墮到惡道的最劇之苦。所以這裡講到的說,這叫降化其意。分開來講,降化是什麼呢,就是用降服和化解這些眾生的意願,怎麼個降服化解呢?如果從降服來講,就是告訴你要降服你,你這麼做,我告訴你,你將來有果報,這叫做降。化是什麼呢?用善來引導,說你不要幹這個了,這個怎麼怎麼樣,咱們幹點做點好事不行嗎,所以叫做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就獲得什麼呀,世間的福德,這叫福德,度世就是來世能夠出輪迴度脫生死,最後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得無量壽的這個大菩提涅槃之道,就叫做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

那佛這裡就又開始自己設問了一下,跟彌勒講說什麼叫五惡,什麼叫五痛,什麼叫五燒呢?又告訴說,要怎樣才能夠消化去除,如何消化五惡,令持五善,讓眾生受持五戒這個十善,使他們獲得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呢,這就是這裡的設問,說怎麼樣獲得這個。怎麼獲得呢?我們先提前的預習一句話,大家看九十四頁的最上面,這裡講到說,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這個大火焚燒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者,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度世上天泥洹之道。

大家來看,這就是說,因為我們後面要大幅度地要講到五惡、五痛、五燒了,可是我們怎麼消化五惡令持五善呢?告訴大家沒有捷徑。就是首先第一個我們要了解到,在我們這個世界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這個大火是什麼呢?一個我們由內而外的這種貪瞋癡慢疑,這種慾望之火、貪婪之火、嫉妒之火,這是時時刻刻在點著著的,在焚燒著的。另外一個外在的這個誘境,外面的五欲六塵呀,誘惑著把你這個火焰再往高了點,就在這樣的一種情境中,怎麼樣呀,我們人能於中一心制意,就是你得安忍得住,要逆極而行,看你能不能行。所以大家就是,這裡面下面講五痛五燒,我們首先第一個,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微信圈裡或者網上,看到這麼一張照片,一個圖片,就是一條路分成兩撥了,岔開兩條路,就像一個倒放的人字一樣,然後好多人就在人的這個頭上的時候,好多人一起走嘛,再分路的時候,一邊是大家都往這兒走,這邊只剩一個人,有這麼一個圖片,就是像人字一樣這樣分開走,先大家一起走,最後走到岔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往這邊走了,只有一個人往這邊走,這一位就是我們這裡進到的,人能於中一心制意,就這麼難,這就修行難。大家都如此,我還要很孤苦伶仃地就往這兒走,這叫做一心制意,因為大家都在點燃都在滑落呀,都在前仆後繼地去撲這個痛這個燒這個惡,五惡五痛五燒呀。那麼你想從這裡面剝離出來,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大家知道,你要端身正行,獨做諸善,我們要聽明白這句話,就是你做善事是沒人陪你的實際上,咱們一塊兒做一個佛事,做一個放生或者什麼,這都是一個號召,都是一個什麼呀,相互拉拔的一時一事而已,一個事件而已。你真正你去修善法或者什麼,特別是從心地上跟自己做鬥爭,那只有自己面對自己,這叫做獨作諸善呀。

那大家知道嗎,我們所有的最惡的事情,或者說讓我們果報中最苦的事,一定是自己單獨完成,或者最多也就三三兩兩,絕不可能大面積的,你包括大面積地去兩軍對戰打仗,也是幾個人在那兒什麼,一錘子定音開戰了,都是這樣子的。所以大家要知道這個很艱難,為什麼,第一個在惡世界裡面求善,大家說這個難不難?惡世界裡邊求善,那就等於說,我們常記得小時候,黃河水都是黃的,上古的時候說,因為上古的時候應該是黃河水比較清,說掉到黃河裡也洗不清了,現在的黃河水都是黃的,你有時候在黃河裡面,扔進去一條魚或者什麼,有的像我們那個小時候長在那兒,就淡水,清水裡面養慣的,根本活不了,因為你到處都是渾的,你一個猛紮下去,你就根本不知道在哪兒呀,你只有自己面對的四面八方都是渾濁的水,你根本不知道怎麼走,所以說在惡世界裡面求善就像如此一樣。

第二個你得逆轉輪迴,這又是一個難呀。要知道輪迴輪得正在非常相應,慣性已經久習成性,輪得節奏非常穩,穩得很,快得很,速度也,正在力量很大,你說你要逆轉,你試一試,你其它的不說了,咱們就都騎過自行車,你把那鏈兒,騎的正在,有人騎的這個自行車的那個拉鏈,你還記得嗎,正在轉的,正在歡的時候,你往這樣逆反的收一下,非把你的手給你,先把你滲的血肉模糊不行,逆反輪迴,你的心上面一定得血肉模糊,否則是沒戲的,這是在心上面讓你血肉模糊,要多虧這些血肉模糊,否則你逆轉不了,這是又一個難。

第三個就是說,我們在進退中能夠有多少堅持,人能於中一心制意,大家想我們堅持的怎麼樣呢?最近在這個大覺世間道場裡面,頭一個星期倒是法會還舉辦的也挺複雜的,每天都有,人也挺足的,後來跟同修一起說,就是下去兩個結果,一個要不人越來越多,要不人越來越少,就是我們對於自己的心性,你都維穩都維不住,知道吧,穩不住的時候藉口就來了,由於心一招感,外在的因緣障礙就是都來了,你說啥呀,說這個事那個人,還不是自己招感的,你的心就發成那樣了唄,所以說進退中有多少堅持,這又是一個難。第三個你得徹底放棄現前的幸福呀,徹底得放棄,所以說這裡譬如大火焚燒人身。大家知道後面要講到,我們首先要知道怎麼樣?這裡講到如何消化五惡,令持五善,就在這個勁兒裡面來修吧。

第二個就是在講之前,為什麼這裡要講到殺、盜、淫、妄、酒這五戒的過患,當然我們現在都學佛了,明瞭了這成了五戒以後,才這麼認為說,一看就把它比較教條地配到五戒的內容上來,其實呢既然為戒,就是說這五個行為是我們平常生活中,特別是一個道人來講是,最常見的最主旋律的障道因緣,可以說五濁惡事的惡,就是體現在這五大類的行為上。大家想我們幾乎所有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就為這五樣,殺、盜、淫、妄、酒嘛,酒作為遮戒,那現在我們生活中能缺的了酒嗎,你看佛當時制戒,大家不要說當時的情形怎麼,又說制酒戒是為了害怕喝了以後犯下了,到現在我們的這個南閻浮提震旦國土裡面,這酒是流通的,甚至交際中沒有酒,很多同修來受戒只能受前四戒,酒戒他沒辦法受,這不還,現實中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所以你看我們的生活中,要麼就行為,穩準狠地就體現了殺盜淫妄酒,有的人說不是這樣的,哪有我們天天,要麼不管我們的工作也罷,社會分工也罷,你的生活出去的所有的世間的場所,乃至公共設施等等這些,娛樂節目等等這些也罷,要麼是為這五樣行為,做前期的準備鋪墊和誘惑,要麼就是為這五樣行為,最後什麼樣,怎麼樣把它隱瞞了,銷毀痕跡,所有的生活內容就是這樣,你不信你自己回去想想,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所以這裡的五惡五痛五燒這麼提出來,是非常合理的,具有現實意義。從反面,五戒作為根本,反面就證明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常態,就是幹這五件事情,和它的前後因果中的關聯,就為這五件服務,或者為這五件包裝,就僅此而已。一語道破天機,無非就是這樣。

再一個呢,講這五惡五痛我們還要有一個認識,就是經典裡面講的,雖然也許我們不能夠大精進大禪定,或者做這些大功德等等這些大的去奉持善法,但是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雖不能為善,可是你得幹什麼,要止惡。說這五惡、五痛、五燒就是什麼,消化五惡,就是首先你要在惡世中,先得止惡,這是根本。如果能止惡,不虧失者,虧負的話,就能夠往生西方見阿彌陀佛,也許你行不了這個大善大功德,但是止惡是根本。說這就又給我們交代了一個,淨土法門的一個可以說我們的入手的方法,因為有的人的條件因緣上,他可能為不了大善,因為我們現在覺得大善,一定是要具體的做什麼行為,可是調心中的這種願力大善又調不出來,那首先我們先來什麼,止惡,把惡止住也算成功了。

這是佛在這裡講五惡五痛五燒的一個初衷,我們先這樣做一個概述,下一講來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要從這個,其一惡者,二惡三惡呢貫一下,看看佛怎麼說的這麼惟妙惟肖,與現實脗合,非常的貼切,好,現在我們一起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

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將來往生淨土的日期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親李氏,年到四十歲,吃長齋...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

阿彌陀佛能加持臨終者不貪戀娑婆嗎

問: 請問大安法師!如果心裡還留戀世間的財產事業,...

哪怕往生邊地疑城,也從此與輪迴絕緣

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是進進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點功...

房門反鎖,念佛穿牆

⒈董子明居士,民國時期山東蓬萊人,學識淵博,曾經擔...

四十八大願——(第9願)皆得神足飛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

在家淨土行人如何做到決定往生

問: 《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至心信樂,《...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人,爭個什麼呢

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 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淫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

桑葚的功效與作用

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桑葚又叫桑果、桑棗,成熟的鮮果味...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

從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斷除這五種辛菜

那麼這一段佛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生命的變化跟...

修法前應當先修懺悔

《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說: 「應知善男子!」應該知道...

摹仿國王

世間萬事最初都是摹仿而來,譬如小孩學走路、讀書、學...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風水

在佛法當中,我們學來學去,也沒有離開這一念心。 在廣...

以身作則,反求諸己

人活在充滿罪惡的世間,自身又有私慾偏情、妒忌佔有等...

人心的九個結

從前,印度有一位叫無著的菩薩,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推薦】十心嚮往,命終必生極樂國土

又云,十心嚮往,命終必生彼佛國土,是《寶積》義。《...

修行中遇到障礙該如何克服

問: 在修行當中遇到障礙,如何克服? 大安法師答:...

跺腳念佛與念「彌陀佛」如法嗎

問: 有許多居士以腿不彎曲、類似蹦的形式來幾天幾夜地...

欲愛的根源來自於這念心

過去,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精舍時,為所有的天人等四輩說...

【佛教詞典】現世利益

「當益」之對稱。於現在世受佛、菩薩之恩惠。亦即由祈...

【佛教詞典】掘地戒掘傷

子題:钁、耒、扴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若用鋤,钁耒...

【視頻】大安法師《專思寂想》

大安法師《專思寂想》

【視頻】《我建超世願》男聲讀誦

《我建超世願》男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