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勿貪非分之物

心律法師  2012/03/11  大字體  護眼色

過分的貪慾,是很多人不快樂的根源。

沒車子時候,想著買輛車子;有了車子,就想著換輛更好的。房子要大了才夠氣派;老婆是別人的漂亮;……總而言之,太多的慾望難以滿足了。

還有的人不平的是:憑什麼別人錢掙得比我多?憑什麼他們升職比我快?憑什麼美女喜歡他?……憑什麼,憑什麼?

看起來是對物質的追求,其實都緣於心態。看看下面這則故事,智者是如何對待非分之物的:

春秋時,有個宋國人在山上發現一塊非常奇異的石頭。於是就把它帶回家去,並請來一位琢玉的師傅。琢玉師傅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塊難得的寶玉。琢玉師傅提醒宋國人要小心,不能讓別人知道,不然的話,寶玉可能被人偷去,說不定還會使他招來殺身之禍呢。

那位宋國人又喜又憂。決定把它送給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這樣既可以丟掉禍患又可以落下個人情,今後辦事就順的多啦。於是,他悄悄帶著寶玉來到京城見子罕,獻上寶玉。誰知子罕卻說:「這塊寶玉我不能收下。我以廉潔為寶,而你以玉為寶,我若收下了你的寶玉,那我們不是都失去了自己的寶嗎?」

那人聽子罕說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連忙叩頭請罪說:「大人可真是高風亮節啊!實話對大人說吧,我是怕因擁有這塊玉招來殺身之禍,才把它拿來獻給您的!現在您讓我拿回去,只怕我還沒到家就被人殺死了。」

於是子罕就讓人把玉雕琢好,賣掉後將換來的錢給那位宋人。這樣,既消除了對方的後顧之憂,又使自己心安理得。誠如《菜根譚》所說「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之花,自是舒徐繁衍」,對這一點,子罕是問心無愧的。

不貪非分之物,不做非分之想,做事全憑良心,這樣可以睡得踏實,活的舒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禁不住誘惑,就會誤入邪師外道

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有些人知道皈依,但...

飽食的危害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

聖嚴法師《為什麼貪心》

只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

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

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

五欲猶如大賊,急當遠離

在佛法中主張人們要在生活中對名利、物質上的追求要時...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

多欲的過失

《大智度論》當中,有一個小故事,說明多欲的過失。 這...

脫離滔滔苦海愛河,免除輪迴之苦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普門品》 這是說...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世間有三法甚可愛敬,為世間人所貪慕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一天,對...

墜入啼哭地獄的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時,有一則公案:一天黃昏,波斯匿王來到佛陀...

文殊度屠夫

有一次,文殊菩薩示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

佛與提婆達多所結的冤結

昔時,佛與大比丘們一起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當...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

愛的表達有時不用語言

總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讓我們感動。而那些發生的...

境隨情起,識逐緣生

大智度論問。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

將一切追求與執取放下

放得下對外境的執著、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種嗜好、習...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

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

業力不可思議,但願力也更不可思議

業力固然不可思議,但願力也更不可思議;眾生心地無明...

龍樹菩薩的出家因緣

龍樹菩薩為南天竺國一大富貴人家之子,於樹下誕生,因...

求生極樂是貪心嗎

或問:何得文中,彼佛有聲聞弟子。答:此暫有終無,至...

到此放開手來用工,處處是得力處

參禪人,在散亂心中參禪,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念佛的現世感應

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跡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

【佛教詞典】翠岩

(人名)明州翠岩永明大師,名令參,嗣法於雪峰,大張...

【佛教詞典】作持戒

(術語)區分戒為二種: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積極...

【視頻】大悲咒(女聲輕唱)

大悲咒(女聲輕唱)

【視頻】慧律法師《用真心修行,不看眾生過失》

慧律法師《用真心修行,不看眾生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