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諸字母,云何一切諸法,入於此及陀羅尼字?」

佛告文殊師利:「一切諸法,入於字母及陀羅尼字。文殊師利!如:

「稱阿(上)字時,是無常聲。

「稱阿(引、去)字時,是遠離我聲。

「稱伊(上)字時,是諸根廣博聲。

「稱伊(引、去)字時,是世間災害聲。

「稱塢(上)字時,是多種逼迫聲。

「稱污(引)字時,是損減世間多有情聲。

「稱[口*呂]字時,是直軟相續有情聲。

「稱[口*呂](引、去)字時,是斷染遊戲聲。

「稱力字時,是生法相聲。

「稱[口*慮](引)字時,是三有染相聲。

「稱曀字時,是起所求聲。

「稱愛字時,是威儀勝聲。

「稱污字時,是取聲。

「稱奧字時,是化生之聲。

「稱暗字時,是無我所聲。

「稱惡字時,是沉沒聲。

「稱迦(上)字時,是入業異熟聲。

「稱佉(上)字時,是出一切法等虛空聲。

「稱誐(上)字時,是甚深法聲。

「稱伽(去)字時,是摧稠密,無明、闇冥聲。

「稱仰字時,是五趣清淨聲。

「稱左字時,是四聖諦聲。

「稱磋(上)字時,是不覆欲聲。

「稱惹字時,是超老死聲。

「稱酇(才舸反)字時,是制伏惡語言聲。

「稱孃(上)字時,是制伏他魔聲。

「稱吒(上)字時,是斷語聲。

「稱吒(上)字時,是出置答聲。

「稱拏(上)字時,是出攝伏魔諍聲。

「稱荼(去)字時,是滅穢境界聲。

「稱拏(鼻聲呼)字時,是除諸煩惱聲。

「稱多(上)字時,是真如無間斷聲。

「稱佗(上)字時,是勢力進無畏聲。

「稱娜字時,是調伏律儀,寂靜安隱聲。

「稱馱字時,是七聖財聲。

「稱曩字時,是遍知名色聲。

「稱跛字時,是勝義聲。

「稱頗字時,是得果作證聲。

「稱麽字時,是解脫繫縛聲。

「稱婆字時,是出生三有聲。

「稱莽(鼻聲、呼)字時,是息憍慢聲。

「稱野字時,是佛通達聲。

「稱囉(梨假反)字時,是樂不樂勝義聲。

「稱砢字時,是斷愛支聲。

「稱嚩(無可反)字時,是最上乘聲。

「稱捨字時,是出信進、念定慧聲。

「稱灑字時,是制伏六處、得六神通智聲。

「稱娑(上)字時,是現證一切智聲。

「稱賀字時,是害煩惱,離欲聲。

「稱乞灑(二合)字時,是一切文字究竟無言說聲。

「文殊師利!此謂字母義,一切諸字入於此中。」

文殊問經字母品


上篇:文殊師利問經

下篇: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舍利弗前...

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上(一名阿闍世王品) 西晉月氏三...

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

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一卷 開府儀同三...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卷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佛說七女經

佛說七女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於十萬廣頌中略出) 開府儀同三司特...

佛說未生冤經

佛說未生冤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淨土境觀要門

淨土境觀要門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虎谿沙門 懷則述...

佛說七女經

佛說七女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

【註音版】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等譯 如是我...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遊方時。所至盡誠。諮扣尊宿五宗綱要。...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佛說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

【註音版】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大寶積經陏伽長者會...

【佛教詞典】懺僧殘出罪法

亦名:出罪法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出罪法者,支條已...

【佛教詞典】溈山警策

(書名)一卷,溈山靈佑著。註釋數種,如下:溈山警策...

戒殺放生的重要意義

編者按:不殺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以什麼樣的心態聽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師講一個偈頌說: 佛非水洗眾生罪, 亦非手拔...

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守三關與破三關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鮮活、更富內涵、...

慧律法師《不聽是非,不傳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業。 生活中說話的機會很多,但...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

把生命徹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信心啊,這個分別很大的啦。不是像我們說啊,我念句阿...

肉食百害而無一益

1.動物被宰殺時,極端的恐懼、痛苦、憤恨、掙扎,使其...

【佛學漫畫】地底的生命

地底的生命...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

問: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呢。請一開示一下。 方...

為靈魂沐浴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

【視頻】《金剛經》旃檀居士念誦

《金剛經》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