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

從此大文第二別明。於中有二。一別明四法。二別指餘文。且別明四法者。一明無明。二明名色。三明觸。四明受。就第一明無明。複分為二。一明釋義。二引證。初釋義者。論雲。無明何義(問也)。謂體非明(答非智明)。若爾無明。應是眼等(難也。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以應是無明也)。既爾此義應謂明無(此更別釋明無之處名無明也)。若爾無明體應非有(難也。若明無之處名無明者。既是他無。體應非有也)。為顯有體。義不濫餘。頌曰(為顯有體者。不同第二釋。義不濫餘者。不同初釋也)。

 明所治無明  如非親實等

釋曰。明所治無明者。明有實體。謂此無明不了四諦。明所對治名曰無明。與明相違方名無明。非是離明之外皆是無明。亦非明無之處名無明也 如非親實等者。舉喻釋成。論雲。如諸親友所對怨敵親友相違。名非親友。非異親友。非親友無。解雲。非異親友者。謂說怨家。名非親友。非異親友。外皆名非親友。此喻無明不濫眼等也。非親友無者。謂不是親友無處名非親友。此喻無明有體也。非實者。諦語名實。此所對治虛誑言語。名為非實。非異於實皆名非實。亦非實無名為非實。等者。等取非法非義非事也。如不善法名為非法。不善義名非義。不善事名非事。此與善法等相違。名非法等也。論雲。如是無明。別有實體。是明所治非異非無。解雲。非異者。非是異明。之外總是無明也。非無者。非是明無處名無明也 又契經說。無明緣行。故知有體。此則略證。

從此第二。廣證。頌曰。

 說為結等故  非惡慧見故
 與見相應故  說能染慧故

釋曰。初句引證。下三句破異說。說為結等故者。說謂經說。結是九結。等取三縛十隨眠三漏四瀑流經說結等。皆有無明。豈無實體。說為結等。非惡慧見故者。破有餘師說。有餘師說。無明以惡慧為體。故彼雲。如惡妻子名無妻子。如是惡慧。應名無明。論主破此。故言非惡慧見故。謂染污慧名為惡慧。於中有見故非無明。如身見等。是惡見慧。慧既有見。寧是無明。與見相應故者。破彼轉救。謂餘師言。若爾非見。惡慧應許是無明。如貪等相應慧。是非見惡慧也。既非是見。應是無明。為破此救故。言與見相應故。謂此無明。與見相應故。知無明不可是慧。無明若慧。豈有二慧。共相應耶。既許無明與見相應。故知無明不是慧也。說能染慧故者。引教證也。如契經言。貪慾染心。令不解脫。無明染慧。令不清淨。此經既說無明染慧。故知慧體不是無明。無明若慧豈可慧體還能染慧。然無明體。謂不了知四諦三寶善惡業果。即是了知所治別法 大德法救。說無明體。是諸有情。恃我類性。解雲。無明恃我而起。即我慢之類也。

從此第二。明名色。論雲。名色何義。色如先辨。今唯辨名。頌曰。

 名無色四蘊

釋曰。名謂非色四蘊。即受。想。行。識 問名於四蘊。是行蘊攝也。如何四蘊。總說為名。答論有四釋。一雲隨所立名。根境勢力於義轉變。故說為名。問云何隨名勢力轉變。答謂隨種種世共立名。於彼彼義。轉變詮表。即如牛馬色味等名。問此復何緣。標以名稱。答於彼彼境。轉變而緣。解雲。已上論文。此師意者。如今時名隨於古昔名之勢力。方得於義轉變詮表。或詮此境。或詮彼境。詮彼彼境。名為轉變。名既如此。四蘊亦然。謂受等蘊。隨根境勢力。於境轉變而緣。轉變如名。故標名稱。言轉變緣者。謂緣此緣彼。名轉變緣也。第二釋雲。又類似名。此解意者。謂一切法。不過二類。一者色類。二非色類。四蘊與名。同非色類。類似名故。四蘊名名。第三解雲。隨名顯故。此解意者。謂色法麁著。有不須名顯。如眼見也。四蘊微細。要須名顯必藉名故。故標名稱也。第四釋雲。有餘師說。四無色蘊。捨此身已。轉趣餘生。轉變如名。故標名稱。解雲。此師約捨身名轉變。初師據緣境。名轉變。轉變雖同。二釋別也。

從此第三。明觸於中有三。一明六觸。二明二觸。三明八觸。且初明六觸者。論雲。觸何為義。頌曰。

 觸六三和生

釋曰。觸六者。是眼等六識。相應觸也。謂眼識相應觸。乃至意識相應觸。觸體雖一據識分六。三和生者。釋觸義也。謂根境識。三和所生。能有觸對故名為觸。論雲。且如五觸生。可三和合。許根境識俱時起故。意根過去法。或未來意識現在。如何和合。解雲。此文難也。法或未來者。緣未來法也。言或者不定也。且據緣未來。亦通緣餘世。故言或也。此難意者。謂意法識三各居一世。豈名和合。論雲。此即名和合。謂因果義成。或同一果。故名和合。謂根境識三。同順生觸故。解雲。答(前問也)此有兩釋。初釋者。意法為因。意識為果。因果義成。即名和合。第二解者。根境識三同。一觸果。同一果故。故名和合。此上兩釋。不約同世名和合也 依薩婆多。離三和外。別有觸體。是心所法。若是經部。三和即觸。更無別體。論有相破。煩而不敘。

從此第二。明二觸。論雲。即前六觸。複合為二。所以者何。頌曰。

 五相應有對  第六俱增語

釋曰。五相應有對者。眼等五觸。名有對觸。觸雖無對。謂依眼等是有對故。從所依為名。名有對觸。有對之觸依主釋也。第六俱增語者。第六意觸。名增語觸。所以然者。增語是名。名能詮表。增勝於語。故名增語。名是意觸所緣長境。故偏就此名名增語觸。問何故名是意識長境。答謂如眼識但能了青。不了青名。意識了青。亦了青名。故青上名稱之為長。長者餘長也。增語是境。觸是能緣。緣增語故。名增語觸。增語之觸。依主釋也。故論雲。增語觸名就所緣立。有說意識名為增語。以此意識語為增上方於境轉。五識不然。是故意識獨名增語 觸與增語意識相應。名增語觸。故論雲。增語觸名就相應立。

從此第三。明八觸論雲。即前六觸。隨別相應。復成八種。頌曰。

 明無明非二  無漏染污餘
 愛恚二相應  樂等順三受

釋曰。明無明非二者。此有三觸。一明觸。二無明觸。三非明非無明觸。頌言非二者。是第三觸也。無漏染污餘者。釋上三觸也。餘者。謂無漏染污外餘有漏善無記也。無漏相應觸。名為明觸。染污相應觸。名無明觸。與有漏善無記。相應觸名非明非無明觸 愛恚二相應者。此有二觸。一愛觸與貪相應也。二恚觸。謂與瞋相應也。謂煩惱中。此二數起故。無明觸外。別立此二也。樂等順三受者。為約三受攝一切觸。總為三觸。一與樂受相應。名順樂受觸。二與苦受相應。名順苦受觸。三與捨受相應。名順不苦不樂受觸。問何故此觸。名為順受。答論有三釋。一雲。此三能引樂等三受故。解雲。此則能引順所引也。二雲。或是樂等受所領故。解雲。受領於觸。觸名順受。此約所領順能領也。三雲。或能為受行相依故。解雲。受之行相。依觸而生。名為順受。此據所依順能依也。又論雲。如何觸為受所領行相依(問第二第三釋也)行相極似觸。依觸而生故(答也)解雲。行相極似觸者。答觸是受所領也。如世子孫媚好似父。名能領父。受似觸相。說領觸也。依觸而生故者。明觸受所依也 如是合成十六種觸也。初明六觸。次明二觸。又說明等三觸。其次愛恚二觸。後說順樂等三觸。故成十六。

從此大文第四。明受支。一總。二別。第一總者。論雲。受何為義。頌曰。

 從此生六受  五屬身餘心

釋曰。從此生六受者。從此六觸。能生六受。謂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五屬身餘心者。六中前五。為身受依色根故。色根名身。聚集義也。受依身起。名為身受。身之受故。是依主釋也。意觸所生受。說名心受。但依心故。名為心受。心之受故。亦依主釋。此上二受。俱從所依為名。思之可解。薩婆多宗。受之與觸俱時而起。觸生於受同時因果。若經部宗。觸既為因能生於受。故觸與受必不同時。彼宗不許同時因果。論有相破。煩而不敘。

從此第二。別明於中有二。一開定數。二義分別。且初開定數者。頌曰。

 此復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釋曰。此復成十八由意近行異者。此前心受。由意近行異。複分成十八。應知此復聲。顯乘前起後。意近行異。有十八者。謂心受中。有喜憂捨緣六境起。各六近行。故成十八。且喜緣六境。有六喜近行。憂緣六境。有六憂近行。捨緣六境。有六捨近行。問若由自性。應但有三。喜憂捨三自性異故。若由相應應唯有一。一切皆與意相應故。若由所緣應但有六。色等六境。為所緣故 答此成十八。具足由三。由自性相應所緣三義。乃成十八也 於中十五名不雜緣。謂色等五。十五近行。境各別故。名不雜緣。三法近行。皆通二種。法且有二。一者別法。謂五境外。所餘法也。二者通法。所謂五境。或二二合緣。乃至五五合緣。以雜緣故。此之五境。亦名為法。喜憂捨三。若緣別法。名不雜緣。緣別法時。兼緣色等。或唯合緣色等五境。名為雜緣。故法近行。通二種也 問此意近行名。為因何義。答傳說喜等。意為近緣。於諸境中。數遊行故。有說。喜等能為近緣。令意於境數遊行故 身受不名意近行者。良謂身受。有二種依。一依五根。二依意根。非唯依意故不名近。由無分別故亦非行 第三禪樂唯依意根。亦有分別。非近行者。謂欲界意識無樂根故。緣初欲界無樂近行故。上界樂亦不立也。又於意地有喜有憂。以相對故。各立近行。第三靜慮雖有意樂。而無意苦無所對故。不立近行。

從此第二義分別。一系緣分別。二有漏無漏分別。初系緣分別者。論雲。諸意近行幾欲界系。欲界意近行幾何所緣。色無色界為問亦爾。頌曰。

 欲緣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緣欲十二  八自二無色
 後二緣欲六  四自一上緣
 初無色近分  緣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邊  唯一緣自境

釋曰。初兩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後四句明無色界 欲緣欲十八者。上欲明系十八。下欲明緣境十八。謂欲界系具足十八。緣欲界境。其數亦然 色十二上三者。此明欲界近行緣上界境界數也。欲緣色界境。唯十二。謂喜憂捨各緣色四。三四十二。彼無香味。除香味六也。上三者。上謂無色。欲緣無色。唯得有三。謂喜憂捨。各緣彼法。彼無色等五所緣境。故有三法 二緣欲十二者。二謂初禪二禪。此初二禪唯系十二。謂六喜六捨。但除六憂。彼無憂故。緣欲界境。共亦有十二。除六憂境也 八自二無色者。謂初二禪緣自界八。謂彼喜捨各緣四境。除香味四。二無色者。緣無色二。謂喜與捨各緣彼法。後二緣欲。六者第三四禪名為後二。三四靜慮唯系六種。彼無六喜。但有六捨。緣欲界境。亦得有六。色等六也。四自一上緣者。三四靜慮緣自境四。謂捨緣四境。除香味二也。一上緣者。一緣無色。謂法近行 初無色近分緣色四自一者。謂空處近分唯系四種。緣色界境亦有四種。謂空處近分起有漏道。能緣色界第四靜慮色等四境。既緣有四。系亦四也。緣自界一。謂唯法境 四本及三邊唯一緣自境者。謂空處等四根本地及識處等三近分地。名為三邊。此七地中唯一。謂法。無色根本不緣色界。彼上三邊亦不緣色。故唯有法一近行也。不緣色義。定品當辨。

從此第二有漏無漏分別者。論雲。此意近行通無漏耶。頌曰。

 十八唯有漏

釋曰。此意近行三界所繫。故唯有漏。不通無漏。論雲。誰成就幾意近行耶。謂生欲界。若未獲得色界善心。成欲一切初二定八三四定四無色界一。所成上界皆不緣下。唯染污故(解雲。欲界有情成三界染故。雖未得上界善心。而成彼地染污近行也) 論雲。若已獲得色界善心。未離欲貪。成欲一切初靜慮十。唯成四喜染。不緣下香味境故。捨具成六。未至定中善心得緣香味境故。餘隨此理。如應當知。解雲。未離欲貪。顯未得根本也。言獲得彼善。唯近分也。然近分地唯捨無喜。既得善捨。故捨有六。善緣下也。未得根本。成彼染喜。故唯有四。染不緣下也。又論雲。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解雲。以通果心唯捨相應也。此上所論十八近行皆通有漏。是婆娑宗 然依經部。於有漏中。唯取雜染。名為近行。於愛門立喜近行。或於憎門。立憂近行。或於不擇捨門。立捨近行。以雜染故。所以近行名耽嗜依。是染喜憂捨也。為治染故。立出離依。即善喜憂捨也。故論雲。即喜等為三十六師句。謂為耽嗜依出離依別。此句差別大師說故。耽嗜依者。謂諸染受。出離依者。謂諸善受。解雲。染善相對。各有十八。成三十六句。

從此第二餘指別文。論雲。何緣不說所餘有支。頌曰。

 餘已說當說

釋曰。上來所明無明等四所餘六支。已說當說故此不論。且識與六處。界品已說。前言識謂各了別。是識支也。名眼等五根。六處支也。行有二支。業品當說。愛取二支。隨眠品。說。生老死二是識等攝。故無指陳。

從此大文第二略攝喻顯。論雲。此諸緣起略立為三。謂煩惱業異熟果事也。應寄外喻顯別功能。頌曰。

 此中說煩惱  如種復如龍
 如草根樹莖  及如糠裹米
 業如有糠米  如草藥如華
 諸異熟果事  如成熟飲食

釋曰。前四句喻顯煩惱。次兩句喻顯業因。後兩句喻顯果事。煩惱如種者。如從種子芽莖等生。從煩惱生煩惱業事。煩惱如龍者。如龍鎮池水恆不竭。煩惱鎮業。感果無窮。煩惱如草根者。如草根未拔。苗剪剪還生。未拔煩惱根。趣滅滅還起。如樹莖者。如樹莖頻生枝葉華菓。從諸煩惱。數起惑業事。及如糠裹米者。如糠裹米能生芽等。煩惱裹業能感餘生。業如有糠米者。如米有糠能生芽等。業有煩惱。能招異熟。業如草藥者。如諸草藥果熟為後邊。業果熟已。更不招異熟。業如華者。如華於果為生近因。業為近因。能生異熟。果如成熟飲食者。如熟飲食但應受用。不可復轉成餘飲食。異熟果事既成熟已。不能更招餘生異熟。

從此大文第九明四有者。論雲。如是緣起煩惱業事。生生相續。不過四有。中生本死。如前已釋。染不染義。三界有無。今當略辨。頌曰。

 於四種有中  生有唯染污
 由自地煩惱  餘三無色三

釋曰。前三句及第四句餘三字三性分別門。最後三字三界分別。於四有中。生有唯染污。謂受生時。自地煩惱皆能潤生。故對法者咸作是言。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無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自力現起纏垢。解雲。自力纏者。嫉慳忿覆悔眠也。垢謂六垢。此纏及垢起不籍他。故名自力。以自力故。要因思擇。方始現前。初受生時。身心昧劣。故不起也。無慚。無愧。昏沉。掉舉。是隨從纏。煩惱起時。必相應故。於受生位。亦得起也 又論雲。雖此位中身心昧劣。而由數起或近現行引發力故。煩惱現起。解雲。無始名數起。前生稱近行。初受中有。亦唯染污。猶如生有。餘三無色三者。除生有外所餘三有。皆通三性。名為餘三。善染無記也。無色三者。於無色界。唯有三有。但無中有。頌中不言欲色界者。故知於中具足四有。已上總是第一明有情生竟。

從此大文第二明有情住。論雲。有情緣起已廣分別。是諸有情由何而住。頌曰。

 有情由食住  段欲體唯三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脫故
 觸思識三食  有漏通三界
 意成及求生  食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後二於當有  引及起如次

釋曰。有情由食住者。標也。經說。世尊自悟一切法。正覺正說。謂諸有情一切無非由食而住。食有四種。一段。二觸。三思。四識。段有二種。謂細及麁。細為欲界中有食香為食故。諸天中食及人劫初食。亦名為細。無便穢故。如油沃沙。散入支體故。或細汗蟲。嬰兒等食。亦名為細。謂身有細蟲。因汗而生。名細汗蟲也。段欲體唯三者。明段食體。如是段食唯欲界系。體唯三塵。謂香味觸。言段食者。可成段別而飲噉故。謂以口鼻。分分受之。光影炎涼及塗洗等。雖無分段。有資益故。亦名為食。故段食言從多分說。光影炎涼名為食者。寒遇日光。及值炎火。熱逢樹影。並得風涼。有益於人。皆名食也。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脫故者。明色非段食也。論雲。色亦可成段別飲噉。何緣非食。以不能益自所對根解脫者故。解雲。且色不益自根者。自根是眼。眼見色時。而無益也。自根大種尚無有益。況能益餘諸根大種。故色非食。不益解脫者。謂不還果。及阿羅漢。無段食貪。名為解脫。此不還等。色香味觸俱得離貪。雖見美食。而不能益飲噉香味等。便即有益。一種離貪。見色無益。以此故知。色非段食。觸思識三食者。觸謂三和生觸。思謂意業。識謂識蘊。皆能持身。併稱為食。有漏通三界者。觸思等三雖通無漏。而今食體唯取有漏。資益有故。若無漏法破壞諸有。故非食也。觸等三食通三界攝。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者。此通經說中有名也。謂契經說。食有四種。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資益諸求生者。解雲。言部多者。此雲已生。五趣生已皆名已生。故部多言攝五趣也。言求生者。即是中有。以佛世尊以五種名說中有故。一名意成。從意所生。非精血等外緣成故。二名求生。常喜尋察當生處故。三名食香。香為食故。四名中有。二趣中間所有蘊故。五名為起。對向當生暫時起故。又契經言有壞自體起。有壞世間生。解雲。起謂中有。生謂生有。此二無常可破壞故。名為有壞。中有非無標以自體。生有多過。稱曰世間。又契經言。有補特伽羅。已斷起結。未斷生結。於此經中。廣說四句。謂上流者。為第一句。謂無色上流也。於無色界。不受中有。已斷起結。更有受生。未斷生結也 中般涅槃為第二句。正居中有。未斷起結。更不受生。已斷生結 諸阿羅漢為第三句。更無生故。除前諸相為第四句。上來引經意。證中有名為起也 又部多者。是無生義。謂阿羅漢不受生也。諸有愛者。說名求生。更受生故 後四句頌者。明食廢立。問諸有漏法。皆資長有。如何世尊說食唯四。答雖爾。就勝說四。無失。問其勝者何。答頌言前二益此世所依及能依者。此明二食勝也。言此世者。現在世也。言所依者。謂有根身。段食於彼能為資益。言能依者。謂心心所。觸食於彼能為資益。如是二食。於已生身有資益功能。最為殊勝。後二於當有引及起如此者。明後二食勝也。言當有者。謂未來生。思食是業。能引當有。思食引已。識種子力能起當有。由業所熏識種子力。當有方起。故此二食能益當生。最為殊勝。故雖有漏皆資長有。而就勝說唯有四食。前二如養母。養已生故。後二如生母。生未生故。又論文明段食四句分別。第一句者。是段非食。謂所飲噉為緣。損壞諸根大種。第二句者。是食非段。謂觸等三食。第三句者。亦段亦食。謂所飲噉。為緣。資益諸根大種。第四句者。謂除前相 觸等三食皆有四句。於中是觸等而非食者。謂無漏觸及有漏觸為緣。損壞諸根大種。餘思可解。論雲。五趣四生。皆具四食。問如何地獄有段食耶。答飲鐵丸等。雖於食已能為損壞。而能暫時解除飢渴。得食相故。亦名為食。又孤地獄飲食如人。故五趣中皆具四食。

從此大文第三明有情沒。論雲。今應正辨。何識現前。何受相應。有死生等。頌曰。

 斷善根與續  離染退死生
 許唯意識中  死生唯捨受
 非定無心二  二無記涅槃
 漸死足臍心  最後意識滅
 下人天不生  斷末摩水等

釋曰。初兩句標六法也。一斷善根。二續善根。三離染位。四退惑時。五死。六生。許唯意識中者。於此六位。唯許第六意識相應也。死生唯捨受者。死生唯許捨受相應。苦樂明利不順死生。捨受中庸。故順死生。非定無心二者。二謂死生。定及無心無死生義。故言非也。言非定者。謂由三義。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必無死生。界地別故。二加行生故。然死生心任運而起。三能攝益故。生死有損。定既有益。故無死生。非無心者。在無心位。命必無損。若所依身。將欲變壞。心必定還。起屬所依心。然後命終。更無餘理。於無心位。亦無受生。以受生時煩惱為因。於無心位。無煩惱因。故無生也。二無記涅槃者。入涅槃心唯二無記。謂異熟生及威儀路。唯無記心入涅槃者。無記勢力微。順心斷滅故。工巧稍強。通果定發。雖是無記。不入涅槃。漸死足臍心最後意識滅下人天不生者。明死時識也。言下者。三惡趣也。不生謂阿羅漢也。若頓命終。意識身根忽然總滅。若漸死者。墮於惡趣。識滅於足。若往人中。識滅於臍。若得生天。識滅於心。若得羅漢。識滅亦於心。有言於頂。上來所明皆據最後意識滅也。斷末摩水等者。正明死義。末摩此雲支節。然於身中。有百處異支節。其量甚小。觸便致死。是謂末摩。水等者。等取風火。於此三大隨一增盛。如利刀刃。觸彼末摩。因此命終。故名為斷 此言斷者。非如斬薪令成兩段。但由三大觸彼末摩。令身無覺。說名為斷。地界不名斷末摩者。謂無第四內災患故。內三災患。謂風熱痰。痰是水增。熱緣火起。風病風增。無第四災故。無地界斷末摩也。有說。此似外器三災。外有水火風。內還有水火風。既外無地界災故。內無地界患也。此斷末摩唯人間有。非於天上。然諸天子將欲死時。有五衰相。一衣染塵垢。二華鬘萎悴。三兩腋汗出。四臭氣入身。五不樂本座。此五相現必定當死。

從此大文第二明三聚。論雲。世尊於此有情世間生住沒中。建立三聚。何謂三聚。頌曰。

 正邪不定聚  聖造無間餘

釋曰。上句標。下句釋。謂諸聖人。名正性定聚。造五無間者。名邪性定聚。自餘凡夫。名不定性聚。頌言餘者。正邪定餘即無間外餘凡夫也。言正性者。所謂涅槃。定者是聖。有無漏道。遠一切惡。故名為聖。獲得畢竟離系得故。定盡煩惱。故名為定。聖於正性。得決定故。名正性定也 言邪性者。謂三惡趣。定謂造無間人也。造五無間。必墮惡趣。故名為定。造無間人於邪性中。得決定故。名邪性定也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餘有情。遇聖入聖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

 

上篇:俱舍論頌疏論本

下篇:羯磨儀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金剛般若論會釋

金剛般若論會釋卷第一 大乘基撰 一部分三。初敬所師。...

起信論疏

起信論海東疏刊行序 釋於大乘起信論之疏。振古凡有三...

十二門論疏

十二門論序疏 大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時講語。此序...

因明入正理論疏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空桑啟聖...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六...

【註音版】吉祥經

吉祥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解夏經

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大乘同性經

大乘同性經卷上(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毘盧遮那藏說經) 周...

【註音版】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海印三昧論

海印三昧論一卷(並序)依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皛所述 若夫...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佛教詞典】摩訶薩埵以身施虎

(本生)釋迦如來往昔修菩薩大行時,以身投餓虎。見金...

【佛教詞典】恐怖蘭若受食戒開緣

亦名:蘭若安坐受食戒開緣、有難蘭若受食戒開緣 含注戒...

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不思維無常的過患

云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此...

慧律法師《「運命」而不被「命運」》

當前命相、風水、地理之學大行其道,相信的人為數不少...

現在很多人為什麼不肯聽經

那麼當我們在聽聞佛法的時候,最好的心態就是把自己當...

真正障礙往生的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

諸位要知道在我們八識當中分成三類,第八識第七識跟前...

供養的時候,天上的宮殿也給你修好了

我們做善事沒有根,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

勸化更多的人來行善

有的人喜歡個人行善,然後好自己獨吞善果。見別人行善...

佛陀為何要示現「納妻相」

四、納妻相:經云: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單純而透明,在陽光下卻能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

接觸佛法半年多,為什麼對佛法沒有什麼疑問

問: 我較深入地接觸佛法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別的師兄...

不生退怯厭倦,如是發心才名之為真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

佛家怎樣看賭博

形形式式的賭博,在當今社會已大行其道。知道一點佛家...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戒香經》楮訾

《佛說戒香經》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