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拜佛的兩大誤區

宏海法師  2018/10/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拜佛的兩大誤區

我每天住在普濟寺,這是普陀山的首剎。那我們自古以來說,廟嘛,就是香火道場,說香火興旺,這個是無可厚非的。它就代表了說,大家來信仰佛教,皈依佛法,這個來求菩薩拜佛的人呢越來越多嘛,這是好事兒。但是大家要知道,有的時候呢,這個立一法就生百弊。現在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呀,現在出來,我觀察一下啊,就每天在這個芸芸眾生,拜佛的人裡邊呀,有兩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呢,就是燒香。燒香,我們現在提倡啊,在普濟寺呢就是說一塊錢,讓你做一個淨資,就結個善緣,三支香。我們師父常說的,現在一塊錢扔到地下都沒人撿,但是呢表你的誠心。上三支香,上到外邊的香爐裡邊,供養佛法僧三寶,代表或者說這個戒定慧,就足矣了。然後你有什麼願,有什麼恭敬,有什麼虔誠,你盡管去拜菩薩,心香一瓣,這是最重要的。不是說,煙濃了心才誠。但是我們現在有時候,現在高香的這個現象呢,在普陀山還好。可是有的呢就拿進來一捆兒,然後把它全部點著了,又往正面拜了,左面、右面、後面全要拜,也搞不清楚是什麼意思。而且現在你看,為什麼我要在這兒講法呢?我不講法,導遊就講法。導遊講法特別精進,而且大家還都聽導遊的。結果這引著引著,就把你引導盲道上去了。

那我今天也說幾句啊。燒香第一個,心誠則靈。不是說你的香多了,煙濃了就好,這反而成障。成什麼障了?你看,整個道場裡面全是護法,包括這些參天古木。那我們燒香燒得到處都是這個煙,把樹都給熏得都活不了了,把護法都熏死了。你來拜,你拜菩薩,就是護法要護持的呀。所以,希望大家呢,引以為戒,三支清香表心,恭敬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再請點花呀,果呀的供一供,這都無可厚非的。

再一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求。我看到也是,在圓通寶殿面前,形形色色的求。這個有的人說,佛教裡面,說你們求是一種慾望,當然這個也是一種誤區,也是一種偏激。那佛法講,求福求慧求生淨土都是求,觀音菩薩有求必應。但是我們求呀,不是看你,助長你求東西的那個貪,是要發出來你向菩薩求的這個信心和恭敬。所以不是要論所求的物,是論能求的心。這個上面要下文章。

所以我有時候也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聽他們的求,求這個興旺發達,財源廣進,生意興隆的,基本上就普天之下。再求這個長命百歲,家宅永安。我有時候也想想,人活不過百呀,哪裡能活一百歲?你為什麼要自欺欺人呢?我們來求呀,求個吉祥自在。而且給大家講,這個求呢是,為自己的自私心求呢,還是為大眾求,為國家求,為人民求。這因果不一樣的。你像我們現在縱然不能求:希望正法久住,法輪常轉,有佛法在國土中流傳,那麼大家都有這個人天眼目,有智慧的源泉。至少我們發心說,求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也是為我們國家人民來求,也是善事好事。

現在有時候我們求呀,就這麼一點點心,只管自己,只管這輩子,只管這一會兒。所以有時候呀,就跟我們講的諸法無常的真相是相悖的。所以希望大家來拜菩薩的時候呢,普濟寺的菩薩已經被求得太累了。可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雖然來了求福,但是,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縱然你有求,也靈驗了,可是你的這個福量不夠,慢慢的福,你一下子求到手了,後面就沒了。該一口一口吃的福,你一下子猛地一口,大口把它吃完了,那下一口也就沒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要修福,培自己的福,培自己的心量越來越大,承載的福量就越來越大。你老以自私心求求求,只管順著自己,一定全部要如願以償。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是實事呀。我們要最後修平了心,求得自己的安寧,順也是如此,逆也是如此,心平了,「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大家要知道,佛門講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就是讓你從求到不求。從這個自私的求到最後無求。這也是一個修行的法門。

見到此情此景了,有感而發。當然呢,也不是說,這個無一是處。普陀山的菩薩呢,還是非常歡迎十方信徒,來到這裡禮拜觀世音菩薩。但是呢我們要用清淨心,用虔誠心,而不是帶了過多的這個功利心,和這個利慾熏心的心。希望大家能夠正信的求,不要迷信的求。

好,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神通不是辨別正法與邪法的標準

神通,根據佛經上講,有妖通、報通、證通。證通就是一...

學佛的三個階段

簡單來說,佛法分為人天乘、解脫乘、菩薩乘。人天乘就...

關於《六祖壇經》的真偽之辯

在《壇經》流傳過程中,因為輾轉抄錄,數人編訂,多次...

佛學常見辭彙(十一畫)

【假】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

星雲大師《說夢的神奇》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的佛學講座,我要和各...

為何要受持「不殺生」戒

說起五戒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國大乘佛教中最...

【推薦】被玩壞了的「開光」

開光是許多宗教都有的宗教儀式。在我國,佛教中有開光...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

人以愛慾交錯,故心不見道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

梵網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

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今天煩惱了,就要想想是誰給的我煩惱,實際是自...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燃燒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帶領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們走到象頭山...

聖嚴法師:整容能改命嗎

問: 整形美容在台灣很風行,甚至有母親送給女兒的生...

朗然比丘尼三見極樂而預知時至往生

朗然比丘尼,俗姓沈,浙江嘉興縣人。年十八歲時,見到...

把每件事物都拿來修行

若我們如實覺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麼它們...

聖嚴法師《人,為何而活》

問: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將受傷、瞋恨的心轉為感恩心...

為何有些畜牲人見歡喜,有些人見厭惡

問: 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問: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方海權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過是如幻夢一場

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腐蝕。生命...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

五種夫妻類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會成為夫妻,除了愛...

習慣成自然

有這麼一個笑話:說有一位技藝很好的廚師,經常被人請...

【佛教詞典】邪行真如

【邪行真如】 p0672   瑜伽七十七卷八頁云:五者、邪...

【佛教詞典】功能

【功能】 功能,指有功用的能力,以能生結果而名。《成...

【視頻】五福臨門

五福臨門

【視頻】仁清法師《如何敬法》

仁清法師《如何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