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三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三

造作名業。此品廣明。故名分別。釋此品頌。總作三門。一明業體性。二釋諸業名。三雜明諸業。就明業體性中。一正明業體。二諸門分別。三廣明表無表。就正明業體中。一明所造業。二明能造大種。就明所造業中。一明二三業。二明五種業。此下第一明二三業。牒前問起。論雲。如前所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如是差別。由誰而生。頌曰。

 世別由業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業  所作謂身語

釋曰。初句總答。次句明二業。下兩句明三業。世別由業生者。世間差別。由業所生。非自在天及大梵王。為一因主。作先覺因。生諸世間。外道計天先起欲觀。欲受用境。名先覺因能生世間。此虛計也。業有善惡。果分淨穢。人中善業。惡所陵雜。以雜業故。感身不淨。感外資具。欝金栴檀。甚可愛樂。諸天善業。惡不能雜。名為純業。以業純善。所感內外。二事俱妙 問此所由業其體云何。答思及思所作者。此明二業。於契經中。說有二業。一者思業。二者思已業。思已業者。謂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者。此明三業。即前二業。開為三種。思是意業。思所作者。是身語業。因思起故。名思所作。言意業者。約等起立。業即是思。與意相應。意等引起。名為意業。言身業者。約所依立。身謂色身。業依身起。名為身業。言語業者。約自性立。以語自性即是業故。又論雲。然心所思。即是意業。思所作業。名為身語二業。是思所等起故(解雲。思名等起。思與心等。能引起身語業也)。

從此第二。明五業。一明表無表。二明身語表。三證有無表。且初第一。表無表者。論雲。且身語二業。自性云何。頌曰。

 此身語二業  俱表無表性

釋曰。身語各有表無表故。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

從此第二。別明身語表。論先問雲。且身語表其相云何。頌曰。

 身表許別形  非行動為體
 以諸有為法  有剎那盡故
 應無無因故  生因應能滅
 形亦非實有  應二根取故
 無別極微故  語表許言聲

釋曰。前九句明身業。後一句明語業。初一句。論主述一切有宗。形為身表。次五句。論主破正量部動名身業。次三句。論主卻破一切有宗實有形色。身表許別形者。一切有宗。許身表業。形色為體。由思力故。別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業。形謂形色。猶如合掌殺縛等形。形即是表。表善惡故。表即是業。有造作故。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身表業 非行動為體者。正量部說。動名身表。為破此故。說非行動。正量部計。有為法中。心心所法。及音聲光明等。許剎那滅。定無行動。身表業色。許有動故。非剎那滅。如禮佛等身動轉時。事若未終。此之動色無剎那滅。此身動時。表善惡故。故身表業。行動為體 以諸有為法有剎那盡故者。立理正破。以諸有為有剎那故。定無行動。何以得知皆有剎那。以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知有為法。皆剎那滅。故頌盡故二字。釋上有剎那故也。頌中故字。兩度言之。有剎那故。盡故。此應立量。身表業色。是有法。定無行動。是宗法。因雲。有剎那故。同喻雲。如心所等。並曰。心等有剎那。心等無行動。身表有剎那。身表無行動。故論雲。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故。不可言動名身表業。彼宗救雲。我許身表無剎那滅。故有行動。即顯論主剎那為因有不成過。為破此救。應立量雲。身表業色定有剎那。以有盡故。如心所等。並曰。心所後有盡。心所有剎那。身表後有盡。身表有剎那。故以盡故二字。成立有為皆有剎那。其理極成也。故論雲。諸有為法。皆有剎那。其理極成。後必盡故。謂有為法。滅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謂果。滅無非果。故不待因(解雲。果法待因。滅是無法。無法非果。故不待因。應立量雲。滅不待因。以是無故。猶如兔角。既有為法。滅不待因。明知有為。皆剎那滅也)。應無無因故者。破彼轉救。彼許法滅待因而滅。故論雲。豈不世間現見薪等。由與火合故。致滅無。定無餘量過現量者。故非法滅皆不待因(薪待火滅。即是待因。薪等現見現量證也)。為破此救。故言應無無因故。汝許薪等若待因滅。應一切滅無不待因。如生待因無無因者。並曰。生法待因生。無有無因生。滅法待因滅。無有無因滅。現見覺焰等。不待因而滅。明知薪等滅。亦不待因滅。應立量雲。又薪等滅。定不待因。有為攝故。如覺焰等。覺焰是有為。不待因而滅。薪等是有為。亦不待因滅。心心所法。總名為覺。能覺境故。焰是燈焰。生因應能滅者。更以理逐之。又若薪等。火合為因。有熟變生。下中上別。下熟初黃。中熟次黑。上熟最黑。然中熟生。下熟即滅。若上熟生。中熟亦滅。應生中上熟因體即是滅下中熟因。生滅相違。豈容生因即能為滅。故以此理。顯彼成非。論雲。故無有因令諸法滅。法自然滅。是壞性故。自然滅故。才生即滅。由才生即滅故。剎那滅義成。有剎那故。定無行動 身表是形理得成立 形亦非實有者。是經部宗。標破有宗實有形色。故論雲。然經部師。形非實有。謂顯色聚。一面多生。假立長色。待此長色。於餘色聚一面少中。假立短色 於四方面。並多生中。假立方色。於一切處。遍滿生中假立圓色。所餘形色。如應當知(所餘形色。謂高下等。皆假立也)。如見火[火*曹]於一方面。無間速運。便謂為長。見彼周旋。謂為圓色。故形無實別類色體。應二根取故者。是經部師正立理破。汝薩婆多。若謂實有別類形色。則應一色二根取過。如長等色。一眼根見。二身根觸。以身觸時知長短故。由此應成二根取過。十二處中。理無色處二根所取。故知形色。本無實體。論雲。然如依觸取長等相。如是依顯能取於形(解雲。此文是經部立正義。言依觸者。以形是假。身根觸時。意識於中。依身根觸。取假長等。故言依觸。即是意識。依身根觸。取長等也)。無別極微故者。說形假所由。謂離顯色外。無別極微名為長等。但由顯色。如是安布。差別相中。假立長等(方圓等相。名差別也)。然經部宗。形為身表。但假非實。形雖是表。而非是業。言身業者。以思為體。謂能種種運動身思。依身門行。故名身業。身之業故。故名身業。言語業者。亦思為體。謂發語思。依語門行。故名語業。語之業故。故名語業。言意業者。謂審慮思。及決定思。為意業體。故此三業。皆思為體。隨門異故。立差別名。依意門行。名為意業。依身門行。名為身業。依語門行。名為語業。總有四思。一審慮思。二決定思。三動身思。四發證思。前二意業。第三身業。第四語業。以經部宗身語二表。色性鈍故。唯無記性。不同有宗身語二業。以色為體。身業形色。語業音聲。俱色攝也。故論雲。謂前加行。起思惟思。我當應為如是如是。所應作事。名為思業。既思惟已。起作事思。謂隨所思作所作事。能發身語。名思已業(解雲。經部釋經二業也。欲明二業。皆思為體。思惟者。謂審慮思。決定思是也)。語表許言聲者。此明語業。謂即言聲為語表業。此身語業。皆有無表。如前界品已分別竟。

從此第三。證有無表。如前界品。以經部宗不許無表是實有故。彼說無表。但是思種。謂審決動發。四現行思。於色心上。熏成種子。此思種上。防非止過。假立無表。但不作惡。即名無表。更無實體。故論雲。經部亦說。此非實有。由先誓限。唯不作故。彼亦依過去大種施設。然過去大種。體非有故。又諸無表無色相故(解雲。一由不作。即名無表。二無表。依過去大種。大種尚非有。無表豈得有。三又無色相。由此三因。故無表無實也)。故此已下。薩婆多宗。以八義證無表實有。頌曰。

 說三無漏色  增非作等故

釋曰。此頌有八證。一說三色證。二說無漏色證。三說福增長證。四說非作成業證。五法處色證。六八道支證。七別解脫戒證。八戒為堤塘證。

說三無漏色者。此舉二證。一說三色證。二說無漏色證 增非作等故者。增謂第三福增長證。非作是第四非作成業證。餘四證等字收 第一說三色證者。以契經說色有三種。此三為處。攝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見有對(色處是也)。二者有色無見有對(眼等五根。聲香味觸)。三者有色無見無對(無表色也)。此經既說有無見無對色。明知實有無表也 第二無漏色證者。如契經說。無漏法云何。謂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色。不起愛恚。乃至識亦然。是名無漏法 此經既言有無漏色。明知無表。體必實有。除無表外。更無有色名無漏也 第三福增長證者。如契經言。諸有淨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業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覺。恆時相續。福業續起。無依亦爾。此經既言福業增長。福業增長。即是無表。謂彼施主。行施已後。或起恶心及無記心。或無心時。若無無表。依何法說福業增長。故知無表。實有體也。七有依福者。一施羈旅客。二施路行人。三施有病人。四施看病人。五施園林。六施常乞食。七隨時施。如是七種。善故名福。作故名業。業依此七。故名為事。無依福者。無物佈施。但起深心。隨喜恭敬。亦生勝福也 第四非作成業證者。又自非作。遣他殺等。若無無表。不應成業道。所以然者。謂發語處分。遣他殺等。此發語表。非業道攝。謂使未作殺等事故。若彼使者。行殺等竟。此前語表。更無異性。如何能教者。成殺等業道。明知別有殺等無表。來入身中。故能教人得成業道。故此業道。即無表攝。第五法處色證者。又契經說。苾芻當知。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無見無對。此經於法處中。不言無色。故知法處中。實有無表色。若無無表色。此經闕減。便成無用。謂經闕減無色言故。既不言無色。明知實有無表。第六八道支證者。若無無表。應無八道支。以八道支中。正語。正業。正命。此三是無表。故論雲。以在定時無語等故(解雲。在定不可語。無正語也。身不運動行禮佛等無正業也。不乞食等無正命也。既於定中。說正語等三。以在定中。有正語等。三無表色。出定之後。能起三正。不起三邪。故於定中。說正語等。此於因上。立果名故。因即無表色。果即正語等也)第七別解脫戒證者。若無無表。則亦應無別解脫戒。以受戒後雖起異緣惡無記心。而名苾芻。明知別有無表戒色。名別解脫戒。惡無記中。相續而轉。名苾芻等。第八戒為堤塘證者。又契經說。離殺等戒。名為堤塘戒。能長時相續。堰遏犯戒過故。此經既說戒為堤塘。明知別有無表戒色。薩婆多宗。引上八證。證無表實 從此經部。會通前說。且三色者。是定境色。非無表色。瑜伽(此雲相應。謂心境相應也)師說。修靜慮時。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見。故名無見。不障處所。故名無對。第二無漏色。亦定境色。依無漏定。所生色者。名無漏色。第三福增長者。但是佈施。現行善思。所熏成種。假立無表。名福增長。故論雲。而前緣施。思所熏習。微細相續。漸漸轉變。差別而生。由此當來。能感多果。故密意說。恆時相續。福業漸增。福業續起(解雲。一熏習。二微細。三相續。四轉變。五差別。此五並是種子異名) 第四非作成業證者。亦思種為體。第五法處所攝色者。是前定境界色也。第六八聖道支者。論雲。雖無無表。而在道時。獲得如斯。意樂依止。故出觀後。由前勢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於因中立果名故。可具安立八聖道支(解雲。依經部宗。道俱時思。名為意樂。與出定後三正為依。故名依止。此道俱思。假立無表。名道俱無表。無表無體。於此思上。立正語等。餘文可知也) 第七別解脫戒者。亦思種為體。於此思種上。有防非.止過功能。假立無表。故論雲。謂由思願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語惡業。由此故建立別解脫律儀(已上論文) 第八。戒為堤塘者。論雲。謂先立誓限。定不作惡。後數憶念。慚愧現前。能自制持。令不犯戒。故堤塘義。由心受持。略明經部思種之義。且如受戒。誓斷七非。於加行位。熏成加行七思種子。後至受戒第三羯磨。遇勝緣已。從此加行。思種子上。復更熏成根本思種。與前加行思種。並起初念。七支種子。第二念。二七支種子。第三念三七支種子。乃至未遇捨緣。念念七支增長。若遇捨緣。即不增長。惡戒亦爾。又解。於一思種。剎那剎那。七支功能增長。大乘亦爾。然依大乘宗。熏第八識。若經部宗。熏於色心。即色心持種子。於色心上。有生果功能。假立種子。離色心外。更無別體。

從此第二。明能造大種。於中有三。一明表無表大種異。二明能造時同異。三明大種依地異。且初第一表無表大種異者。論雲。前說無表大種所造。為表大種所造。為有異耶。頌曰。

 此能造大種  異於表所依

釋曰。此者此無表也。無表與表異大種生。此無表色細。表色即麁。不可一四大種能生麁細二果。故須異也。

從此第二。明能造時同異。論雲。如表與大必同時生。無表與大少分時異。頌曰。

 欲後念無表  依過大種生

釋曰。言欲者。簡色界定俱無表。定俱無表。與能造大時必同也。唯欲界系。初剎那後。所有無表。從過大生。謂初念無表。與大種俱。此時大種。懸造未來眾多無表。故第二念所有無表。依過去大生。過去大種。能造無表。具生等五因。名為所依。此為所依。無表得起。無表起時。依現大種。現身大種。但能為依。非所依也。論雲。為轉隨轉因。如輪行於地。以手地為依(解雲。過去大種。名轉因。轉之言起。無表起故。現身大種。名隨轉因。無表隨逐大種轉故。隨轉之因依主釋也。以手擲輪。輪依地轉。輪喻無表。手喻過去大種。地喻現身大種也) 問初念大種。造後念無表。為即用彼造初念無表大種。為別起大種。造後念無表。答依婆娑論。此有三釋。第一解雲。即用造初念無表大種。造後念無表。第二解雲。別起一具大種。懸造未來眾多無表。第三釋雲。於初念時。起眾多大種。懸造未來眾多無表。剎那剎那四大別造。

從此第三。明能造地別生。論雲。何地身語業。何地大種所造。頌曰。

 有漏自地依  無漏隨生處

釋曰。有漏自地依者。明有漏戒所依大種也。欲別解脫。及色定共。此二律儀。名有漏戒。各隨當地。大種所造。以有漏法系地定故。故論雲。欲界所繫。身語二業。唯欲界系。大種所造。如是乃至。第四靜慮。身語二業。唯是彼地。大種所造(已上論文) 無漏隨生處者。此明無漏戒所依大種。道共無表。名為無漏戒。此無漏戒。隨身生處。大種所造。謂生欲界。無漏現前。即是欲界。大種所造。此欲無漏。雖依色界六地而起。不依彼地。大種所造。以無漏法。不墮界故。又無諸大種是無漏故。復不可說不系大種。由所依身。無漏起故。故隨生處大種所造。如是乃至。身生第四靜慮。無漏現前。唯是從地。大種所造。隨生處故。義准前說。

此下第二。諸門分別。就中一約類以明。二約性界地辨。

此下第一。約類以明。論雲。此表無表。其類是何。復是何類。大種所造。頌曰。

 無表無執受  亦等流情數
 散依等流性  有受異大生
 定生依長養  無受無異大
 表唯等流性  屬身有執受

釋曰。前六句。明無表類及所依大種。後兩句。明表類及所依大種。無表無執受者。若定若散。一切無表。無變礙故。名無執受。亦等流情數者。謂無表色。同類因生。是等流性。亦言顯此有是剎那。謂苦忍俱。道共無表。非等流故。名有剎那 言情數者。又此無表依內身起。有情數攝 散依等流性有受異大生者。明無表所依大種也。散謂欲界。別解脫無表也。依謂無表。所依大種。此散大種。同類因生。唯等流性。又此大種。散心果故。名有執受。必有愛心。執為自體。故有執受異大生言。顯身三口四七支無表。一一各別。四大種造。以散七支展轉相望。非一果故。故此七支。各別大造。定生依長養無受無異大者。明定無表所依大種。定生無表。總有二種。謂靜慮戒。及無漏戒 此二無表。所依大種。唯長養性。以在定中必能長養四大種故。定生大種。唯長養性也 又定大種。是無執受以於定位。必無愛心執此大種。為內自體故。無執受無異大者。顯定無表七支。同一四大種造。以此大種與定心俱。定心一故。故此大種。亦唯一具。又此七支。展轉相望。同一果故。無異大造。表唯等流性者。身語表色。同類因生。唯等流性。屬身有執受者。就中身表。以屬身故。名有執受。語表不屬身故。無執受也。然有新生等流大種遍住身份。造有表業。不破本身。身亦不大。異熟虛疎。有孔隙故。故得相容。

從此第二。明性界地。一明性界地。二明三性。論雲。已辨業門二三五別。此性界地。差別云何。頌曰。

 無表記餘三  不善唯在欲
 無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無有覆表  以無等起故

釋曰。無表記餘三者。三性分別。謂無表色。不通無記。唯善惡性。故說記言。餘謂表業。及與意思。皆通三性。問何故無表。不通無記。答以無記心。勢力微劣。不能引發強無表業。可因滅時。果仍續起。故無表業非無記也。不善唯在欲者。無表表思。於中不善。唯在欲界。善及無記。諸地皆有。無表遍欲色者。此明無表不通無色。以無色界無大種故。既無大種。無表寧有。又有身語。方有律儀。無色界中。無身語轉。故無律儀。又毘婆沙師。作如是說。為治惡戒。故起尸羅。唯欲界中。有諸惡戒。無色於欲具四種遠。一所依遠。二行相遠。三所緣遠。四對治遠。故無色中。無無表色。表唯有伺二者。欲界初禪。名有伺二。表色唯在有伺地中。要有尋伺。方能發表。二禪已上。無尋伺故。故無表業。欲無有覆表以無等起故者。明有覆表唯在初禪也。夫論表業。約等起心。以判善惡。言等起者。能發心也。以欲界中。無有覆心能發表業。故有覆表。欲界無也。欲界雖有身邊二見。是有覆心。是見所斷。不能發業。夫發業者。唯修所斷。問何名初禪有覆表業。答如大梵王於馬勝所。起諂誑心。發身語業。名有覆表。論雲。復以何緣。二定已上。都無表業。欲界無有有覆無記表業。

以無發業等起心故。有尋伺心。方能發業。二定已上。都無此心。又發表心。唯修所斷。見所斷惑。內門轉故。以欲界中。決定無有有覆無記。修所斷惑。是故表業。上三地皆無。欲界無有有覆無記表業(已上論文思而可知)。

從此第二。明三性所由。就中有二。一明三性所由。二明二種等起。且明三性者。論明四因能成三性。一由勝義。二由自性。三由相應。四由等起。此中應辨。何法何性。由何因成。頌曰。

 勝義善解脫  自性慚愧根
 相應彼相應  等起色業等
 翻此名不善  勝無記二常

釋曰。勝義善解脫者。涅槃名解脫。以涅槃中。最極安隱。眾苦都寂。猶如無病。是善是常。故名為勝。有實體故。復名為義。故此涅槃。名勝義善。自性慚愧根者。根謂無貪等三善根。及慚愧二。此之五法。體性是善。猶如良藥。名自性善相應彼相應者。上相應是標。下相應是釋。謂彼前無貪等五。餘心心所。自性非善。與彼相應。而得善名。名相應善。如雜藥水。等起色業等者。色業謂身語表無表業等。等取不相應中四相及得。二無心定。此等諸法。名等起善。以是自性。及相應善。所等起故。而得善名。如良藥汁所引生乳。翻此名不善者。翻此四善。立四不善。勝義不善。謂生死法。由生死法。苦為自性。極不安隱。猶如痼疾。自性不善。謂無慚愧。及貪瞋等。三不善根。性是不善。猶如毒藥。相應不善。除無慚愧等外。餘心心所法。要與無慚愧等相應。方名不善。如雜毒水。等起不善。謂身語業。不相應中。四相及得。以是自性相應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藥汁所引生乳。勝無記二常者。勝義無記。謂虛空非擇滅。二常法也。以是常故。名為勝義。非道所證故。稱曰無記。理實有為無記。名自性無記。此論略而不論。正理論具明。應知無記中。無有相應等起無記也。問若等起力。令身語業成善不善。即此業上能造大種。亦等起生。何故大種唯無記性。答以作者心。本欲起業。非四大種。故不成例。

從此第二。明等起義。引經難起。故論雲。如上所言。見所斷惑。不能發表。若爾何緣。契經中說由邪見故。起邪思惟。邪語。邪業。及邪命等(解雲。邪見。是見所斷惑。既從邪見。發邪語等。如何見惑。不發表乎) 此不相違(總答)。何以故(徵也)。頌曰。

 等起有二種  因及彼剎那
 如次第應知  名轉名隨轉
 見斷識唯轉  唯隨轉五識
 修斷意通二  無漏異熟非
 於轉善等性  隨轉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無記隨或善

釋曰。初一行頌。明二等起。第二一行頌。約六識。明差別。後一行頌。約三性辨同異。等起有二種者。標也。表無表色等起。有二種也。因及彼剎那者。列名也。一因等起。二剎那等起。發業前心。名因等起。在先為因故 與業俱心。名剎那等起 同一剎那時故。如次第應知名轉名隨轉者。因等起心。說名為轉。謂能轉業。轉之言起。將作業時。能引發故 剎那等起。名為隨轉。謂隨業轉。正作業時。不相離故 見斷識唯轉者。此下四句分別。此初句也。謂見斷識。唯能為轉。但為遠因。助尋伺心。能起表也。不為隨轉。於外門心。正起業時。見斷無故(外門者謂修斷)唯隨轉五識者。第二句也。謂五識身。無分別故。不能為轉。外門起故。能為隨轉。修斷意通二者。明俱句也。修所斷識。有分別故。而能為轉。外門起故。亦為隨轉。無漏異熟非者俱非句也。謂無漏法。唯在定故。不能發業。非轉非隨轉。若異熟心。任運起故。不能發業。非轉非隨轉。於轉善等性隨轉各容三者。明轉隨轉三性不同也。善等性者。等取不善無記也。三者三性也。謂轉心。若善。隨轉容三性。轉心。若不善隨轉。亦容三性。轉心若無記。隨轉亦容三性。牟尼善必同者。明佛心也。謂佛轉心。若是善性。後隨轉心。亦必是善。故言必同。無記隨或善者。佛無記心。若是轉者。其隨轉心。或是善性。亦通無記。是故言或。以佛世尊於說法時。心或增長。無萎歇故。故無記轉心。通善心隨轉。言佛有無記心也。若依薩婆多宗。許佛有異熟。通果。威儀。三無記心也。若依大眾部宗。說佛無無記心。心唯是善。以佛世尊常在定故。故契經言。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那伽此雲龍頭。顯佛世尊)。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十三

 

上篇:俱舍論頌疏論本

下篇:羯磨儀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金剛般若論會釋

金剛般若論會釋卷第一 大乘基撰 一部分三。初敬所師。...

起信論疏

起信論海東疏刊行序 釋於大乘起信論之疏。振古凡有三...

十二門論疏

十二門論序疏 大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疏一時講語。此序...

因明入正理論疏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詳夫。空桑啟聖...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魔逆經

佛說魔逆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佛說兜沙經

佛說兜沙經一卷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一切諸佛威神...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六...

【註音版】吉祥經

吉祥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解夏經

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佛教詞典】支謙

三國時期佛經翻譯家。一名越,字恭明。月氏族後裔,其...

【佛教詞典】礙復

【礙復】 p1447 瑜伽九十五卷十頁云:又卽如是所說相愛...

聖嚴法師《謝謝癌菩薩》

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來

我們經過無量的生死輪迴,內心累積很多問題,要在一生...

專修淨業,一念精誠親見聖眾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蘇無錫人,居住南門慈雲庵,每天誦...

身體少病的十個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千念萬念成就臨終純淨的一念

憶佛、念佛是我們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們要淨念...

向外求安,自古學人之通病

學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見。殊不知知見立知,即...

心識如何生

問: 心識如何生? 正如法師答: 在唯識學中,所謂心...

阿彌陀佛的慈愛超過世間父母

我們都要去理解阿彌陀佛的心,彌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怎麼念佛 以淨土念佛法門為歸,以持名為中心,持名念佛...

外在的世界究竟從何而來

簡單地講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當中,個人的...

佛為長者說四種施

昔日,在舍衛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

【視頻】《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三千佛洪名寶懺》慧律法師領誦

【視頻】《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

《往生論》善音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