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六

釋曰。決斷名智。此品廣明。故名分別。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諸智差別。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諸智差別中。一明忍智見別。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諸門分別。此下第一。明忍智見差別。論雲。前品初說諸忍諸智。於後復說正見正智。為有忍非智耶。為有智非見耶。頌曰。

 聖慧忍非智  盡無生非見
 餘二有漏慧  皆智六見性

釋曰。初兩句。及第三句。餘二兩字。明無漏慧。有漏已下。明有漏慧也。聖慧忍非智者。聖慧忍。謂見道中八忍也。忍非智性。決斷名智。忍起之時。與疑得俱。未成決斷。故不名智 盡無生非見者。盡無生智。不名為見。推度名見。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見。餘二者。謂餘無漏慧。皆通智見二性。已斷疑故。推度性故 有漏慧皆智六見性者。謂有漏慧。皆智性攝。於中唯六。亦是見性。謂身見等五。及世間正見。如上聖慧。及有漏慧。皆擇法故。並慧性攝。

從此第二。明十智相殊。就中四。一明漸增至十。二明盡無生別。三明建立為十。四明法類智別治。就明漸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旦初明二智三智者。論雲。智有幾種。相別云何。頌曰。

 智十總有二  有漏無漏別
 有漏稱世俗  無漏名法類
 世俗遍為境  法智及類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諦為境

釋曰。智十總有二有漏無漏別者。一世俗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如是十智。總為二種。一有漏智。二無漏智 有漏稱世俗者。前有漏智。名為世俗。多緣瓶等世俗境故。無漏名法類者。前無漏智。分為二種。謂法智類智也。世俗遍為境者。謂世俗智。遍緣一切有為無為之法。為所緣境 後三句者。明法類智境也。若法智。緣欲界苦等四諦為境。若類智。緣上界四諦為境。

從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論雲。即於如是三種智中。頌曰。

 法類由境別  立苦等四名
 皆通盡無生  初唯苦集類

釋曰。初兩句者。謂明法智類智。緣四諦境。有差別故分為苦集滅道四智也。皆通盡無生者。此上六智。至無學身。非見性者。名為盡無生。故此二智。以六智為體也 初唯苦集類者。盡無生智。初起之時。唯苦集類。以緣有頂苦集二諦。作六行相。觀有頂蘊。為境界故。初起之時。唯苦集類。後起時。方能遍緣四諦。故通六智。問何緣初位。唯緣有頂苦集為境。答有頂苦集。從無始來。未能全斷。今時初斷。故先緣彼。自生慶喜。

從此第三。明九增至十。論雲。於前所說九種智中。頌曰。

 法類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  去來世不知
 法類不相知  聲聞麟喻佛
 如次知見道  二三念一切

釋曰。法類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謂法智。類智。道智。世俗智。此之四智。成他心智。若知他無漏心。以法類道他心智知也 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 知故由四智。成他心智 於勝地根位去來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於勝地勝根勝位及去來心。皆不能知。不知勝地者。謂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勝根者。謂信解。時解脫。鈍根他心智。不知見至不時解脫心。不知勝位者。謂不還聲聞。無學。獨覺。大覺。他心智。前前不知後後者心 不知去來心者。謂唯現在。他心心所。為境界故 法類不相知者。法智所攝他心智。不知類品心。類智所攝。他心智。不知法品心。謂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對治。為所緣境。若類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對治。為所緣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緣 聲聞麟喻佛如次知見道二三念一切者。聲聞知見道二念心。謂知苦法忍及苦法智也。麟覺知見道三念心。謂知初二念。及第八集類智心也。佛知見道一切心。問聲聞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類忍耶。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類分心。法類不同。所緣境別故不能知 若為更知類分心故。別修類分他心加行。經十三念(聲聞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加行方滿。彼已度至第十六心。雖知此心。而非見道。問何故麟覺。能知第八集類智心。答謂此麟覺。知法分心初二念已。為欲更知類分心。故別修類分他心加行。經五念心。加行即滿(謂麟覺根勝。故但由下加行。五念心也)。故能知彼第八集類智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故於見道。一切能知。

從此第二。明盡無生智。論雲。盡無生智。二相何別。頌曰。

 智於四聖諦  知我已知等
 不應更知等  如次盡無生

釋曰。謂無學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是名盡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復更知。我已斷集。不復更斷。我已證滅。不復更證。我已修道。不應更修。名無生智。論雲。如是十智。相攝云何。謂世俗智。攝一全一少分(攝他心智名一少分)。法智。類智。各攝一全七少分(苦等四智。盡智無生智。及他心智。攝此七少分也)。苦集滅智。各攝一全四少分(四少分者。謂法智類智。盡智無生智也)。道智。攝一全五少分(五少分者。謂法智。類智。盡智。無生智。他心智也)。他心智。攝一全四少分(法智。類智。道智。世俗智也)。盡無生智各攝一全六少分(六少分者。謂四諦智。法智。類智也)。

從此第三。建立十智。論雲。云何二智(有漏無漏)。建立為十。頌曰。

 由自性對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辦因圓  故建立十智

釋曰。由七緣故。立二為十。一由自性故。立世俗智。體是有漏世俗法故 二對治故。立法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故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體雖無別。而行相別故。立二智。謂苦智作苦空等四行也。集智作因集等四行別也 四行相境別故。立滅道智。言行別者。謂滅智作滅靜等行。道智作道如等行。言境別者。謂滅智。緣滅諦無為境。道智緣道諦有為境也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本修加行。謂知他心故。約加行。名他心智 六事辦故。建立盡智。事辦身中。最初生故 七因圓故。立無生智。一切聖道。為因生故。

從此第四。明法類兼治。論雲。知上所言法智類智。全能對治欲上界法。為有少分治上欲耶。頌曰。

 緣滅道法智  於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斷  類無能治欲

釋曰。修道所攝滅道法智。斷欲界已。兼能對治上界修斷。欲之滅道。勝上界故。已除自怨。兼除他敵故。由此類智無能治欲。

從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攝淨盡。三明實體能所。且初行相者。論雲。於此十智中。誰有何行相。頌曰。

 法智及類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餘  四諦智各四
 他心智無漏  唯四謂緣道
 有漏自相緣  俱但緣一事
 盡無生十四  謂離空非我

釋曰。法智及類智行相俱十六者。謂法智緣欲界四諦。作苦空等十六行相。類智緣上界四諦。亦作十六行相也 世俗此及餘者。謂世俗智。作此十六行。及作所餘自共相行。以世俗智。緣一切法故 四諦智各四者。苦等四智。各有自諦四種行相也 他心智無漏唯四謂緣道者。此明他心智。若無漏者。唯四行相。謂緣道諦。作四行相。有漏自相緣者。有漏他心智。緣自相境。緣心心所自相法故。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俱但緣一事者。有漏無漏。二他心智。俱緣一事。謂緣心時。不緣心所。緣受等時。不緣想等。論雲。諸他心智。有決定相。謂唯能取欲色界系(簡無色界。不知上故)及非所繫(緣無漏故也)他相續中。(緣他身也)現在(不緣過未)同類(法分他心智。知法分心。類分他心智。知類分心。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無漏他心智。知無漏心也)心心所法(不緣色故)一實自相。為所緣境(唯緣一事。名為一也。不緣假法。名實也。不緣共相。名自相也)空無相不相應(三解脫分別也。謂緣道諦。作四行相。與無願解脫門相應。不作空非我行。不與空解脫門相應。不作滅諦四行相。不與無相解脫門。相應之也)盡無生。所不攝(他心智。是見性故。彼不攝之)不在見道無間道中(修他心智。容預時修。見道速疾。非容預故。無間道中。正斷惑故。亦非容預。故彼二位。無他心智)餘所不遮。如應容有(餘修道位。加行解脫。勝進三道。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也。已上論文也)盡無生十四謂離空非我者。盡無生智。十六行中。除空非我。有餘十四行相。由此二智於出觀時。作如是言。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我生等言。涉於世俗。故於觀中。離空非我。

從此第二。明行攝淨盡。論雲。為有無漏越此十六。為更有餘行相攝不。頌曰。

 淨無越十六  餘說有論故

釋曰。上句述正宗。下句敘異說。淨無越十六者。無漏為淨。大毘婆娑諸論師言。無有無漏行相。越此十六行相也。餘說有論故者。有餘西方師。說有無漏行相。越此十六。由識身足本論說故。彼論說雲。頗有不繫心。能分別欲界系法耶(彼論問也)曰能分別。謂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緣故。有如是處。有如是事。如理所引。了別(已上本論答前問)西方論師意。彼論既於非常等八行相外。言別有有是處有是事二行相。故知離十六行相。外別有有是處。有是事。二無漏行相也。

從此第三。明實體能所。論雲十六行相。實事有幾(一問)。何謂行相(二問)。能行所行(此有兩問。一問能行。二問所行也)。頌曰。

 行相實十六  此體唯是慧
 能行有所緣  所行諸有法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次句答第二問。次句答第三問。第四句答第四問。行相實十六者。行相名既十六。其實體亦十六也。苦諦有四。非常苦空非我待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 集諦有四。因集生緣。如種理故因(種子生芽道理)。等現理故集(因集果令現也)。相續理故生(令果相續)。成辦理故緣(為緣令果成辦也) 滅諦有四。滅靜妙離。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貪瞋癡火)。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 道諦有四。道如行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體唯是慧者。此十六行相。體唯是慧。慧觀四諦。作此行相。能行有所緣者。心心所法。名有所緣。此是能行。能行境故。所行諸有法者。一切諸法。皆名所行。所緣境故。

從此第四。諸門分別。於中六。一明性依地身。二明念住攝智。三明十智相緣。四明十智緣境。五明人成智。六約位辨修。且初明性依地身者。論雲。已辨十智行相差別。當辨性攝依地依身。頌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餘七九
 現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餘八通三界

釋曰。性俗三九善者。性謂三性門。俗智通三性。餘九智唯善也 依地俗一切者。依地門中。世俗智依九地。謂從欲界。乃至有頂故言一切 他心智唯四者。他心唯依四靜慮。起五通所依。止觀等故。由此餘地無他心智 法六餘七九者。法智依六地。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也。所餘七智。通依九地。謂四諦智。類智。盡智。無生智。此七智通。依未至。中間。四靜慮。下三無色。名九地也 現起所依身他心依欲色者。依身門中。他心智依欲色界身。俱可起故。不依無色。彼無通故 法智但依欲者。法智唯依欲界身起。以緣欲界四諦境故。餘八通三界者。除他心智及法智。外所餘八智。通三界身。皆得起也。

從此第二。明念住攝智。論雲。已辨性地身。當辨念住攝。頌曰。

 諸智念住攝  滅智唯最後
 他心智後三  餘八智通四

釋曰。滅智。攝在法念住中。以緣擇滅唯是法故。若他心智。後三念住攝。以能知他受心法故。不知色故。除身念住。所餘八智。通四念住。

從此第三。明十智相緣。論雲。如是十智。展轉相望。一一當言幾智為境。頌曰。

 諸智互相緣  法類道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滅非

釋曰。法類道各九者。法智能緣九智。除類智 類智能緣九智。除法智 道智。能緣九智。除世俗智 苦集智。各二者。苦集二智。一一能緣二智為境。謂世俗智。及有漏攝。他心智也。四皆十滅非者。四謂世俗。他心。盡無生智。此四皆緣十智為境 滅智不緣十智為境。故言滅非。滅智唯緣擇滅境故。

從此第四。明十智緣境。就中有二。一正明十智緣境。二明俗智緣境。且正明十智緣境者。論雲。十智所緣。總有幾法(一問)。何智幾法。為所緣境(第二問也)。頌曰。

 所緣總有十  謂三界無漏
 無為各有二  俗緣十法五
 類七苦集六  滅緣一道二
 他心智緣三  盡無生各九

釋曰。初三句答第一問。餘五句答第二問。所緣總有十謂三界無漏者。標所緣法也。十智所緣。總有十法。謂有為法分。為八種。三界所繫。及無漏有為。此四各有相應不相應二。故成八種。無為有二。一者是善謂擇滅也。二者無記。謂虛空非擇滅也 俗緣十法五者。俗智緣十。法智緣五。謂欲界二。無漏道二。及善無為。故為五也 類七苦集六者。類智緣七。謂色無色界。無漏道。各二為六。及善無為。為七 苦集六者。苦集二智。各緣六法。謂三界所繫。各二法也。滅緣一道二者。滅智緣一。謂善無為 道智緣二。謂無漏道二也 他心智緣三者。謂他心智。緣欲界色界無漏三相應法也 盡無生。各九者。盡無生智。能緣九法。除無記無為也。

從此第二。明俗智緣境。論雲。頗有一念智。緣一切法不(問也)。不爾(答也)。豈不非我觀知一切法皆非我耶(難也)。此亦不能緣一切法(答也)。不緣何法(一問)。此體是何(第二問也)。頌曰。

 俗智除自品  總緣一切法
 為非我行相  唯聞思所成

釋曰。初句答第一問。下三句答第二問。以世俗智。觀一切法。為非我時。不緣自品。故除自品 言自品者。謂俗智自體。相應俱有也。不緣自體者。謂境有境別故。不緣相應者。謂同一所緣故。不緣俱有者。謂極相隣近故。此無我觀。俗智為體。唯是聞思所成慧也。

從此第五。明人成智者。論雲。已辨所緣。復應思擇。誰成就幾智耶。頌曰。

 異生聖見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後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離欲增他心
 無學鈍利根  定成九成十

釋曰。異生聖見道初念定成一者。謂異生位。及聖見道。初苦法忍。名為初念。此之異生。及初念聖定。成一智。謂世俗智 二定成三智者。入見道至第二念苦法智位。定成三智。謂世俗智。法智。苦智。後四一一增者。從苦法智。後有四位。一第四念。苦類智位。二第六念集法智位。三第十念滅法智位。四第十四念道法智位 此上四位。皆增一智。且第一位。成前三智。增一類智。總成四智。於第二位。成前四智。又增集智。於第三位。成前五智。又增滅智。於第四位。成前六智。又增道智。故見道位。總成七智。修道定成七者。此約修道。未離欲位。亦成七智。如見道說。離欲增他心者。於離欲位。成前七智。有增他心。總成八智。無學鈍利根定成九成十者。時解脫者。定成九智。除無生智。不時解脫。定成十智。

從此第六。約位辨修。就中分六。一約見道辨。二約修道辨。三約無學道辨。四約餘位辨。五約依地辨。六明四修義。且初約見道辨者。論雲。於何位中。頓修幾智(此總問也)且於見道十五心中。頌曰。

 見道忍智起  即彼未來修
 三類智兼修  現觀邊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滅後
 自諦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釋曰。見道忍智起即彼未來修者。於見道中八忍七智。忍正起時。修未來忍。智正起時。修未來智。此之忍智。先未曾得故。不相修唯修同類 三類智兼修現觀邊俗智者。於苦集滅三類智時能兼修未來現觀邊俗智。此世俗智。於一一諦現觀後邊。方能兼修。故立現觀邊。世俗智號也。現觀邊者。即三類智也。謂世俗智。於無始來。曾知苦斷集證滅。今三類智。亦知苦。斷集證滅。與世俗智。同為一事。有事現觀故。三類智邊。能修世俗智 問於道類智時。何不修俗智。答俗智於道中。曾無事現觀故。道類智不修世俗 又必無於道。遍事現觀故。謂於三諦。可遍知苦。可遍斷集。可遍證滅。當諦事周。故修俗智。必無於道。可能遍修。種性多故。故道類智。不修俗智 問何故於三諦。有遍聲非道諦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斷一切集。證一切滅。而無能修一切道諦。佛亦於道得修習修。俱不盡故。故無遍聲 不生自下地者。此世俗智。三類智邊。得非擇滅。故名不生。此不生法。於一切時。無容起故。以見道是無漏俗智。是有漏故。於見道此無容起。以不起故。得非擇滅 自下地者。修世俗智。唯自下地。謂依未至。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二地俗智。謂修未至及欲界也。修未至者。是修自地。修欲界者。是修下地。如是乃至依第四禪。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七地俗智。謂色界六。欲界一地。修第四禪。是修自地。修餘六地。名修下地 苦集四滅後者。此世俗智。苦集邊修四念住攝。滅邊修者。唯法念住。自諦行相境者。此世俗智。隨於何諦。現觀邊修。即以此行相。緣此諦為境。唯加行所得者。此世俗智。見道力得。故唯加行得。

從此第二。約修道辨。論雲。次於修道離染位中。頌曰。

 修道初剎那  修六或七智
 斷八地無間  及有欲餘道
 有頂八解脫  各修於七智
 上無間餘道  如次修六八

釋曰。修道初剎那修六或七智者修道初剎那者。道類智是也。此智現前。修未來智。或六或七。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已離欲者七。更加他心斷。八地無間者。謂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此八地中。無間道也。及有欲餘道者。謂未離欲。名為有欲。此有欲聖。所有加行。解脫勝進。名為餘道。是前無間道。外故名為餘。有頂八解脫者。謂斷有頂。八解脫道。除第九也。各修於七智者。此上所明八地無間道。及有欲餘道。並有頂八解脫。各修未來七智也。若無間道。及有欲餘道者。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及世俗智。有頂八解脫。修七智者。於前七智。除世俗智。加他心智。上無間餘道如次修六八者。上無間者。謂是斷有頂。九無間道也。此上無間。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 言餘道者。謂斷欲界。第九解脫道。及第九勝進道。又斷上七地。諸解脫道。及勝進道。斷上八地(加有頂也)諸加行道。又斷有頂前八品惑。諸勝進道。此上諸道。皆名餘道。此之餘道。未來修八。於前六智。加世俗智及他心智。

從此第三。約無學辨修。論雲。次辨離染得無學位。頌曰。

 無學初剎那  修九或修十
 鈍利根別故  勝進道亦然

釋曰。無學初剎那者。謂斷有頂。第九解脫道也。此無學位。未來修智。或九或十。謂鈍根者。除無生智。若利根者。具修十智。於無學位。諸勝進道。或九或十。准前說之。

從此第四。約餘位辨修。論雲。次辨餘位修智多少。頌曰。

 練根無間道  學六無學七
 餘學六七八  應八九一切
 雜修通無間  學七應八九
 餘道學修八  應九或一切
 聖起餘功德  及異生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應思

釋曰。練根無間道學六無學七者。有學練根。諸無間道。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 無學練根。諸無間道。未來修七智。於前六上。更加盡智。餘學六七八者。餘謂餘道。即是練根諸解脫道。及加行道。並勝進道。故名為餘。有學練根。諸解脫道。未離欲者。未來修六。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已離欲七。更加他心。若加行道。未離欲者。未來修七。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及世俗智。已離欲八。更加他心。諸勝進道。未離欲者。未來修七。已離欲八。如加行說。應八九一切者。應謂無學。上句餘字。流入此中。謂約餘道。應八九一切也。謂無學位。退法等五。修練根時。前八品解脫道。未來修八。謂四諦智法。智類智。他心智。盡智。於退法等四。第九解脫道。未來修九。於前八上。加世俗智。於第五堪達種性。第九解脫道。未來修十。又無學練根。諸加行道。未來修九。除無生智。若勝進道。是鈍根者。未來修九。若利根者。未來修十。雜修通無間學七應八九者。此明雜修無間道。及修五通諸無間道也。有學雜修。諸無間道。及修五通。諸無間道。未來修七。謂四諦智。法智。類智。及世俗智(釋學七也)無學雜修。諸無間道。及修五通。諸無間道。未來所修。鈍八利九。八者。除他心智。及無生智。九者唯除他心(釋應八九也)餘道學修八者。餘道。謂雜修。及修五通。諸解脫道。及加行道。並勝進道。名為餘道 學修八者。學位雜修。及修五通。諸解脫道。及加行道。並勝進道。未來修八。除盡無生智。應九或一切者。應謂無學。上句餘字。流至此中。謂無學雜修。及修五通。諸解脫道。並加行道。及勝進道。未來所修。鈍九利十。此上修通。諸解脫道。應知唯取宿住。神境。他心修。解脫道也。謂天眼。天耳。二解脫道。無記性故。不名為修 聖起餘功德者。謂餘四靜慮。四無量心。等諸功德也。及異生諸位者。謂異生位。修四靜慮。及修通等也。所修智多少皆如理應思者。此上兩句。修智多少。如道理思之。謂聖起餘功德。若有學聖。未離欲七。已離欲八。若無學聖。鈍九利十。其異生位。若未離欲。唯世俗智。若已離欲。加他心智。

從此第五。約地辨修。論雲。諸未來修。為修幾地(一問)。諸所起得皆是修耶(第二問也)。頌曰。

 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為離得起此  修此下無漏
 唯初盡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釋曰。前七句答第一問。第八句答第二問。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此明修有漏也。諸道。謂世俗。及無漏道。此有兩類修有漏道。一諸道依此地。能修未來此地有漏。二諸道得此地。能修未來此地有漏 依此地者。於九地中。隨依何地也。得此地者。隨依何地。離下地染。第九解脫道。得上地也。得上地時。能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離下地縛。必得上故。為離得起此修此下無漏者。此明修無漏也。此有三類修無漏道。一為離此。謂為離此地也。二得此謂得此地也。三起此。謂此諸道。起此地也。此上三類。皆修未來此地無漏及下地無漏。以無漏道非系地攝。故得傍修。論雲。為離此言。通二四道(二謂有漏無漏也。四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也)唯初盡遍修九地有漏得者。唯初盡智現在前時。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淨觀等。無量功德。以彼自心初為王位。一切善法。起得來朝。生上不修下者。上言遍修。若生上地。必不修下。修九地者。約欲界說。曾所得非修者。若法先時。曾得棄捨。今雖還得。不名所修。曾來未得。今時方得。名為所修。用功得故。

從此第六。明四修。論雲。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種依何法立。頌曰。

 立得修習修  依善有為法
 依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釋曰。得習二修。依有為善。以可修習得愛果故。故有為善。可名為修。若現若未。俱有得得。皆名得修。法體現前。名為習修。亦名行修。法現行故。約世分別。於未來世。唯有得修。起得得故。現具二修。有法俱得。名為得修。體現行故。名為習修 治遣二修。依有漏法。謂有漏法。有對治道。名為治修。遣縛義邊。名除遣修。西方諸師。於四修上。加防護修及觀察修。防護諸根。觀察身故。毘婆娑雲。防觀二修。即治遣修攝。

 

上篇:俱舍論頌疏論本

下篇:羯磨儀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唯識二十論述記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 翻經沙門基撰 唯識二十論者。筏蘇...

因明入正理論直解

因明入正理論直解 古吳蕅益釋 智旭 述 △解分為二。...

七十空性論科攝

七十空性論科攝 弘悲 七十空性論本論有七十三個頌,以...

起信論疏筆削記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一 此文之作本乎石壁。石壁慈甚蔓...

【註音版】佛說法常住經

佛說法常住經...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 晉水沙門淨源述 法非喻不顯。喻非法...

大方廣十輪經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序品第一 如...

重訂西方公據

重訂西方公據卷上 知歸學人 彭際清 集 一起教大綱...

【註音版】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蓋阿耨達龍王...

佛說象頭精舍經

佛說象頭精舍經 隋天竺三藏毘尼多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

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西域三藏支曜...

淨土論

淨土論序 帝京弘法寺釋迦才撰 夫淨土玄門。十方咸讚。...

【佛教詞典】菩薩不斷煩惱不起煩惱過失

【菩薩不斷煩惱不起煩惱過失】 p1135 集論八卷九頁云:...

【佛教詞典】法華三昧

三諦圓融的妙理現前,障中道的無明止息,攝一切法使歸...

你心中在動,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動

楞嚴經中講有個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時候,先觀察...

淨業行人如何修死觀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說無常經》言:外事莊彩咸歸壞...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郁頭藍弗...

在末法時期,佛菩薩是如何示現的

現在我們聽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識,也是...

半杯水,幫你死裡逃生

哈利和朋友困在沙漠,後來哈利發現了滿滿一杯水,是先...

素食是修行順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滿各種污染源的現代人,有著設備多樣與華美潔...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

淨土法門的難信與仰信

淨土法門就由於這樣的至簡至易、至頓至圓,又是從佛的...

觀四諦發弘誓,當仁不讓要成佛

四弘誓願是智者在觀察聲聞教苦、集、滅、道四聖諦之後...

參禪人在修行中會出現的種種境界

真實用功辦道的人,首先要明瞭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參禪...

大安法師:文化人學佛的通病

文化人學佛,大多好樂研究教理,總想從經卷中得大總持...

【視頻】《南傳法句經》女聲讀誦

《南傳法句經》女聲讀誦

【視頻】慈悲藥師寶懺(佛光山)

慈悲藥師寶懺(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