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從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舉數標名。二依名別釋。且初舉數標名者。論雲。如是已辨諸智差別。智所成德。今當顯示。於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盡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種。何為十八。頌曰。

 十八不共法  謂佛十力等

釋曰。佛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餘聖所無故。名不共法。

從此第二。依名別釋。就中有五。一明十力。二明四無畏。三明三念住。四明大悲。五明佛同異。就明十力中二。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且第一明心力者。論雲。且佛十力相別云何。頌曰。

 力處非處十  業八除滅道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盡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靜慮餘通
 贍部男佛身  於境無礙故

釋曰。初六句出體。次兩句依地。次一句依身。後一句釋力義也。力處非處十者。總標也。一處非處智力。以十智為體。處謂合道理義也。如說善因能感愛果。造不善業。能招惡果。斯有是處。非處謂不合道理義也。如說善因感惡果。造不善因。感愛果。必無是處。佛智能知處非處故。名處非處智力業八除滅道者。第二業異熟智力。以八智為體。除滅道二智也。知如是類業。感如是異熟。名業異熟智力。除滅道智者。以業異熟非滅道攝故。業異熟智力。除滅道智也。定根解界九者。此有四力。定謂第三靜慮解脫(八解脫也)等持(三三摩地)等至智力(八等至也) 根謂第四根上下智力。能知眾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解謂第五。種種勝解智力。能知眾生種種喜樂。殊勝解故 界謂第六種種界智力。能知眾生種種性故。此之四力。九智為體。唯除滅智。以靜慮等。非滅諦故 遍趣九或十者。遍趣謂第七遍趣行智力。一切諸行。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智能知。名遍趣行智力。若謂但緣能趣為境。九智為體。除滅智也。滅是所趣果。非能趣行故。故除滅智。若謂亦緣所趣為境。十智為體。宿住死生俗者。一第八宿住隨念智力。能知過去宿住事故。二第九死生智力。能知眾生死此生彼故。此二智力。緣事法故。俗智為體 盡六或十智者。第十漏盡智力。言漏盡者。謂涅槃擇滅也。若謂但緣漏盡為境。名漏盡智力。以六智為體。除苦集道他心四智。以此四智不緣滅故。若漏盡身中所得智故。名漏盡智力。以十智為體 宿住死生智依靜慮餘通者。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靜慮。起所餘八智。通依十一地起謂欲界四禪。未至。中間。並四無色也 贍部男佛身者。此之十力。依贍部洲男子佛身。於境無礙故者。釋力義也。智於境中。知無礙故。名之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唯佛永斷諸惑習氣。於一切境。隨欲能知。餘聖不然。故不名力。

從此第二。明身力。論雲。如是諸佛遍於所知。心力無邊云何身力。頌曰。

 身那羅延力  或節節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觸處為性

釋曰。身那羅延力者。佛生身力。等那羅延。此雲人種神。或節節皆然者。或言表有餘師說。佛身支節。一一皆具那羅延力。大德法救說佛如來身力無邊。猶如心力。大覺獨覺。及轉輪王。支節相連。有差別者。諸佛世尊。似龍盤結。獨覺似鉤鎖。輪王似相鉤故。三相望。力有勝劣。象等七十增者。明那羅延力量也。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當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當一摩訶諾健那力(此雲大露形神)。三十摩訶諾健那力。當一缽羅塞建提力(此雲勝蘊神)。四十缽羅塞建提力。當一伐浪伽力(此雲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當一遮弩羅力(此雲執持神)。六十遮弩羅力。當一那羅延力。故象等七。十十倍增。名那羅延力也。此觸處為性者。如是身力。觸處為體。謂所觸中。大種差別。

從此第二。明四無畏。論雲。四無畏相。差別云何。頌曰。

 四無畏如次  初十二七力

釋曰。四無畏者。一正等覺無畏。十智為體。猶如初力(釋初字也)。二漏永盡無畏。或六智或十智。為體。如第十力(釋十字也)。三說障法無畏。八智為體。如第二力(釋二字也)四說出苦道無畏。或九智或十智為體。如第七力(釋七字也)。正等覺無畏者。謂佛自言。我於諸法。正等覺者。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言佛如來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畏。故得安穩無怖無畏。漏永盡者。謂佛自言。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沙門等。依法立難。言佛於漏未得永盡。佛為通釋。無怖畏故。說障法無畏者。佛說染法必能為障。若外道難。言染非能障。佛為通釋。無怖畏故。說出苦道無畏者。佛說修道必能出苦。若外難言道非出苦。佛為通釋。無怖畏故。答難無懼。故名無畏。

從此第三。明三念住。論雲。佛三念住。相別云何。頌曰。

 三念住念慧  緣順違俱境

釋曰。三念住者。以念慧為體 一緣順境。不生歡喜。念住。謂有弟子。一向敬佛。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一念住 第二緣違境。不生憂戚念住。謂有弟子。不恭敬佛。如來緣之。不生憂戚。捨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二念住 第三緣順違境。不生歡戚念住。謂有弟子。一類敬佛。一類不敬。如來緣之。不生歡戚。捨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三念住。頌言俱者。即順違俱也。

從此第四。明大悲。論雲。諸佛大悲。云何相別。頌曰。

 大悲唯俗智  資糧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異悲由八因

釋曰。如來大悲。俗智為體。以緣一切有情事境界故。問此大悲名。依何義立。答由五義故。一資糧大。謂大福德智慧資糧。所成辨故。二行相大。謂此力能於三苦境。作行相故。三所緣大(釋頌境字)謂是總以三界有情。為所緣故。四平等大。謂普利樂諸有情故。五上品大。更無餘悲能齊此故 此與悲異由八種因。一由自性異。大悲以無癡為體。悲以無瞋為體。二由行相異。大悲作三苦行相。悲唯作苦苦行相。三由所緣異。大悲緣三界悲唯緣欲界也。四由依地異。大悲依第四禪。悲依四靜慮。五由依身異。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身。六由證得異。大悲離有頂。證。悲離欲界證。七由救濟異。大悲救濟事成。悲唯希望救濟故。八由哀愍異。大悲哀愍平等。悲哀愍不平等故。

從此第五。明佛同異。論雲。已辨佛德異餘有情。諸佛相望法等不。頌曰。

 由資糧法身  利他佛相似
 壽種性量等  諸佛有差別

釋曰。謂佛三等。一由資糧等圓滿故。二由法身等成辨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約壽種性身量等殊。佛有差別。言壽別者。謂佛壽有長短。言種別者。謂佛有生剎帝利種。有生婆羅門種。言姓別者。謂佛有姓喬答摩。有姓迦葉婆等。言量別者。謂佛身有長丈六。有長千尺等。頌言等者。謂顯佛法住久近等故。如是別者。所化有情。機宜別故。佛有三德不可思議。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恩圓德 因圓德者。復有四種。一無餘修。福德。智慧。修無遺故。二長時修。三阿僧祇耶修。無倦故。三無間修。剎那剎那。時無廢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學。修無慢故 次果圓德。復有四種。一智圓德。二斷圓德。三威勢圓德。四色身圓德。智圓德中。復有四種。一無師智自覺悟故。二一切智照真理故。三一切種智照俗事故。四無功用智任運起故。斷圓德中亦有四種一一切煩惱斷。二一切定障斷。三畢竟斷。四並習斷 威勢圓德。亦有四種。一難化必能化。二答難必決疑。三立教必出離。四惡黨必能伏 色身圓德。亦有四種。一具眾相。二具隨好。三具大力。四內身骨堅。越金剛。外發神光。踰百千日 後恩圓德。亦有四種。一能令永解脫。三惡趣為三也。二令出善趣生死復為一也。故名為四。又解安置善趣為一。安置三乘為三故。名為四。總說如來圓德如是 若別分析。則有無邊。唯佛世尊。能知能說。諸有智者。聞說如斯。生信重心。徹於骨髓。彼由一念極重信心。轉滅無邊。不定惡業。攝受人天。殊勝涅槃。故說如來出興於世。為諸智者無上福田。如薄伽梵。自說頌曰。

 若於佛福田 能殖少分善 初獲勝善趣 後必得涅槃。

從此第二。明共功德。就中有二。一總標名。二別解釋。且總標者。論雲。已說如來不共功德。共功德今當辨。頌曰。

 復有餘佛法  共餘聖異生
 謂無諍願智  無礙解等德

釋曰。復有佛法。與餘聖者。及異生共。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此三二乘。亦有。五通。靜慮。四無色。八等至。三等持。四無量。八解脫。十遍處等。異生亦有。雖佛功德。超過一切。然依類同。故說為共。

從此第二。別解釋。就中二。一明共聖德。二明共凡德。就共聖德中四。一明無諍行。二明願智。三明無礙解。四明依邊際定力得。且初無諍者。論雲。且辨無諍者。頌曰。

 無諍世俗智  後靜慮不動
 三洲緣未生  欲界有事惑

釋曰。無諍世俗智者。煩惱名諍。謂阿羅漢觀有情苦。由煩惱生。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續。此智生時。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息煩惱諍。得無諍名。此行但以俗智為體。後靜慮不動者。此無諍行。依第四禪。發。樂通行中。此最勝故。言不動者。六無學中。唯不動性有無諍智。退法等五。不能自防。況能息他諸煩惱諍。故唯不動。三洲緣未生者。唯人三洲。有無諍智。緣未生者。緣未來惑。令不起故 欲界有事惑者。謂緣未生迷事煩惱。諸無事惑。不可遮防。內起隨應。總緣境故。

從此第二明願智論雲辨無諍已次辨願智頌曰。

 願智能遍緣  餘如無諍說

釋曰。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此智出體。依地種性。及所依身。與無諍同。唯所緣別。願智遍緣一切法故。

從此第三。明無礙解。論雲。已辨願智。無礙解者。頌曰。

 無礙解有四  謂法義詞辯
 名義言說道  無退智為性
 法詞唯俗智  五二地為依
 義十六辯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餘如無諍說

釋曰。無礙解有四謂法義詞辯者。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三詞無礙解。四辯無礙解。名義言說道無退智為性者。出體也。謂無退智。緣能詮名。名法無礙解。名句文三。總說為名。此名句文。持所說義。及生物解故。說名為法 又無退智。緣所詮義。名義無礙解 又無退智。緣方言詞。立為詞無礙解 又無退智。緣契正理。無滯言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名辯無礙解。無滯言說。名之為辯。定慧二道。能起辯說。道是辯因。故亦名辯。是利根故。名無退智。智。緣名等。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故四無礙。以無退智為體也。法詞唯俗智者。此二無礙。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唯俗智攝。五二地為依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欲界四靜慮也。無色界中。無名等故。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欲界初靜慮也。二禪已上。以無尋伺故。義十六辯九者。義無礙解。或十智或六智為體。謂若諸法皆名為義。十智為體。若唯涅槃。名為義者。六智為體。如漏盡通說 辯無礙解。九智為體。唯除滅智。謂辯無礙。緣說道故 皆依一切地者。此義及辯。二無礙解。通依一切地起。謂九地也。但得必具四者。隨得一時。必皆具四。餘如無諍說者。此四無礙。依不動性。依三洲身。如無諍說。

從此第四。明依邊際定得。論雲。如是所說無諍行等。頌曰。

 六依邊際得  邊際六後定
 遍順至究竟  佛餘加行得

釋曰。六依邊際得者。無諍願智。四無礙解。此六皆依邊際定得。邊際六者。此邊際定。體有六種。謂四無礙。無諍願智。此六除詞。更加延促壽等邊際。故體成六。謂無諍邊際。乃至延促等邊際也。詞無礙解。雖依第四邊際定發。體是欲界。初靜慮攝故。詞無礙解。非邊際體 後定者第四定也。此明邊際唯依第四禪故 遍順至究竟者。釋邊際名也。從一切地。遍所隨順。增至究竟。故名邊際。謂從欲界加行善心。入初靜慮。次第順入乃至有頂。復從有頂。入無所有處。次第逆入乃至欲界。復從欲界。次第順入。展轉乃至第四靜慮。名一切地遍所隨順。謂專修習第四靜慮。從下至中。從中至上。如是三品。復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邊言。顯無越義。勝無越此。故名為邊。際言為顯類義極義。如說一頌。有四句故。名為四際。顯類義也。如說涅槃名為實際。顯極義也。佛餘加行得者。此邊際定。佛離染得。所餘聖者。唯加行得。

從此第二。明共凡德。就中分六。一明六通。二辨三明三明三示導。四別明神境。五別釋眼耳。六明通種類。且第一明六通者。論雲。已辨前三唯共餘聖功德。於中亦共凡德。且應辨通。頌曰。

 通六謂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盡通  解脫道慧攝
 四俗他心五  漏盡通如力
 五依四靜慮  自下地為境
 聲聞麟喻佛  二三千無數
 未曾由加行  曾修離染得
 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餘四
 天眼耳無記  餘四通唯善

釋曰。初三句者摽列六通。一神境智證通。神謂等持。境謂行化。智證神境。無擁名通。二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智是二識相應慧體。智證於境。無擁名通。四他心智證通。智證他心。無擁名通。五宿住隨念智證通。於宿住事。隨所憶念。智證宿住。無擁名通。六漏盡智證通。漏盡者擇滅也。智證漏盡。無擁名通。或漏盡身中。所有智證。名漏盡智證通 解脫道慧攝者。出體也。此六神通。解脫道攝。慧為其體。四俗他心五者。神境。天眼。天耳。宿住。此之四通。俗智為體。他心智通。五智為體。謂法。類。道。世俗。他心。漏盡通如力者。漏盡智通。如漏盡力。或六智。或十智為體。五依四靜慮者。前之五通。依四靜慮。問何緣此五。不依無色。答初三種。通緣色為境 他心智通。初修之時。以色為門。謂欲修時。先審觀己身心二相變異相隨。謂心喜怒。形之於色。後復觀他身心二相。由此加行。後得他心。於他心等能如實知 若宿住通。漸次憶念分位差別。謂憶前念。漸復逆觀於此生身十位差別。次第而憶。乃至能憶中有已前一念之心。名宿住通。加行成就。根本成時。能憶過去生中。某處某姓。種種事故。依無色地。無如是能。又於無色觀減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等地。觀增止減。以增地故。亦無通 自下地為境者。五通唯緣自下地境。如神境通。於初禪發。能於初禪及下欲界。行化自在。於上不然。勢力劣故。餘四通亦爾。聲聞麟喻佛二三千無數者。諸大聲聞。能於二千世界。起神通用。麟覺能於三千世界。佛能於無數世界。神通自在 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者。此明五通於無始來。若未曾得。由加行得。曾已串習。由離染得。念住初三身他心三餘四者。念住分別。初之三通。唯身念住。緣色起故。他心智通。唯三念住。不知色故。無身念住。所餘宿住。及漏盡通。四念住攝。謂緣五蘊一切法故。天眼耳無記者。天眼耳二通。無記性攝。以二通體是眼耳識相應慧故。謂眼耳識。生得善者。非異地起。若色界生得。不能生定。今此二通。與定相生。故二通體。唯無記性。四無記中。通果無記。餘四通唯善者。除天眼耳。所餘四通性皆是善。

從此第二。辨三明。論雲。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彼於六通。以何為性。頌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際愚故
 後真二假說  學有闇非明

釋曰。第五二六明者。第五宿住通。是第一宿住智證明。第二天眼通。是第二死生智證明。第六漏盡通。是第三漏盡智證明 治三際愚故者。於六通中。唯三名明。謂能對治三際愚故。宿住智明。治前際愚。死生智明。治後際愚。漏盡智明。治中際愚。後真二假說者。此三明中。後漏盡明。容有是真。通無漏故。前二名明。但是假說。以有漏故。學有闇非明者。有學身中。雖有宿住及死生智。不名明者。以彼身中有闇惑故。

從此第三。明三示導。論雲。契經說有三種示導。彼於六通以何為體。頌曰。

 第一四六導  教誡導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樂果故

釋曰。第一四六導者。第一神境通。名第一神變示導。第四他心通。名第二記心示導。第六漏盡通。名第三教誡示導。能示能導。得示導名故 教誡導為尊者。三示導中。教誡示導。最為尊勝。定由通所成者。教誡示導。定由第六漏盡通。成故最為尊 前二示導。咒藥亦成。非定由通故。非勝也。如有咒術。名健馱利(此雲持地也)持此便能。騰空自在 復有咒術。名伊剎尼(此雲觀察)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引利樂果故者。教誡示導。以能如實方便說法。故能令他引當利益果(人天果也)。及安樂果(涅槃果也)。前二示導。無此勝能。由是故教誡最為尊勝也。

從此第四。別明神境。就中二。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且正明神境者。論雲。神境二言。為目何義。頌曰。

 神體謂等持  境二謂行化
 行三意勢佛  運身勝解通
 化二謂欲色  四二外處性
 此各有二種  謂似自他身

釋曰。神體謂等持者。神名所目。唯勝等持。由此能為神變事故。境二謂行化者。神變名境。境有二種。一行二化 行三意勢佛運身勝解通者。釋行境也。行有三種。一者運身。謂乘空行猶如飛鳥。二者勝解。謂極遠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勢。謂極遠方舉心即至。此勢如意。得意勢名。意勢唯佛。運身勝解。亦通二乘 化二謂欲色四二外處性者。釋化境也。化有二種。一欲界化。二色界化。欲界化四。謂四外處。色。香。味。觸。名欲界化。色界化。二所謂色觸。名色界化。以色界中無香味故。此各有二種謂似自他身者。此二界化。各有二種。一似自身化。二似他身化 身在欲界。化有四種。謂作欲界自他二化。及作色界自他二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種。如欲界說。故總成八。

從此第二。明能所化。論雲。化作化事。為即是通(問也)不爾(答也)云何(徵也)是通之果(答此能化心從神境通。能化生是通果也)此有幾種。差別云何。頌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從淨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語通由自下
 化身與化主  語必俱非佛
 先立願留身  後起餘心語
 有死留堅體  餘說無留義
 初多心一化  成滿此相違
 修得無記攝  餘得通三性

釋曰。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者。從神境通。生變化心。總有十四。謂初定果有二。二定果有三。三定果有四。第四定果有五。且依初禪。有二化心。一欲界攝。謂初禪。作欲界化也。二初禪攝。謂初禪作初禪化也 第二靜慮有三化心。二種如前。加第二禪化也 第三靜慮。有四化心。三種如前。加第三禪化 第四靜慮。有五化心。四種如前加第四禪化 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無依下。如初禪化。依初禪名自。依二禪等。名之為上。二禪等化。不依初禪。故無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謂勢力劣故。如所依定得者。如得初禪定。必得初禪化。乃至得第四禪定。必得第四定化。以果化心與所依定。俱時得故。從淨自生二者。淨者善靜慮也。自者化心也。此能化心。一從淨生。二從自生。又此化心。能生二心。謂生淨心。及生化心。謂從靜慮。起能化心。此心必無直出觀義。且從淨定。地起初化心。此後後化心。從自類化心。生最後化心。還生淨定。故此化心。從二心生。能生二心。化事由自地者。化前境事。由自地心。如化四境是欲化心。化初禪境。是初禪化心。必無異地化心生起異地化事故。語通由自下者。化所發語。通自下心。謂欲初禪。化所發言。此言必是自地心起。依二禪等化。所發言。此必依下地心發。謂二禪等。無尋伺故。無發語心。起下初禪心。而發語也。化身與化主語必俱非佛者。若一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語時。諸所化方語。言音詮表。一切皆同故。有伽陀頌曰 一化主語時 諸所化皆語 一化主若默 諸所化亦然。

佛則不爾。與所化語。容不俱時。言音所詮。亦容有別。以佛定力不思議故 問發語心起。化心已無。應無化身。化如何語。答頌言先立願留身。後起餘心語。謂先願力。留所化身。後起餘心。發語表業。故雖化語二心不同。而依化身。亦得發語。有死留堅體者。有說願力。留所化身。亦得死後。如大迦葉留骨鎖身至慈尊世。唯堅實體。可得久留。即骨鎖身。名堅實也。謂簡肉等。餘說無留義者。有餘師說。無有留身得至死後。迦葉留者。天神扶持。非願力也。初多心一化成滿此相違者。初起化事。由多化心。方能化作一所化事。後若成滿。與此相違。但一化心。即能化作眾多化事。修得無記攝者。此前十四。能變化心。從定修生。無記性攝。四無記中。通果無記也。餘得通三性者。餘生得等。能變化心。即通三性如鬼神等所有化心。或善或惡。或是無記。

從此第五。別釋眼耳。論雲。天眼耳言。為目何義。頌曰。

 天眼耳謂根  即定地淨色
 恆同分無缺  取障細遠等

釋曰。天眼耳者。謂眼耳通。依四靜慮。所生淨色。眼耳二根。見色聞聲。名天眼耳。此名天者。定地攝故。天眼有三。一者生得謂生天中。二者修得即前所說。三者似天謂由業得。如輪王鬼神。及中有等。唯有修得天眼耳根。恆是同分。又無缺壞。能取被障細遠等。諸方色聲。故有頌曰 肉眼於諸方 被障細遠色 無能見功用 天眼見無遺。

從此第六。明五通種類。論雲。前說化心修得等異。神境等五亦有異耶(問也)。亦有(答也)。云何(徵也)。頌曰。

 神境五修生  咒藥業成故
 他心修生咒  又加佔相成
 三修生業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無生得  地獄初能知

釋曰。初五句明通種類。次一句三性分別。後兩句約趣通局。神境通類總有五種。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藥得。五者業得。他心智通類有四種。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佔相。所餘天眼。天耳。宿住。三通唯有三種。謂修。生。業 此五通中。神境等三。若修得者。唯是善性。天眼天耳。是無記性。除修得外。餘生得等。皆通三性。人中都無生得通者。餘皆容有。於地獄趣。初受生時。有生得他心智及宿住智。知過去等。苦受逼已。更無所知。若修得通。唯人天趣。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餘四趣。皆有生得 咒藥二種。通人天鬼趣。佔相唯人也。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七

 

上篇:俱舍論頌疏論本

下篇:羯磨儀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理門論述記

理門論述記 泰法師撰 初言因明者。五明論中論。即是諸...

瑜伽師地論略纂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論本第一第二) 翻經沙門基撰  ...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大乘起信論內義略探記 太賢作 今釋此論。粗開二門。一...

辯中邊論述記

辯中邊論述記卷上 翻經沙門基撰 佛滅度後九百年間。無...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太子瑞應本起經

太子瑞應本起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光讚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

蓮華世界詩

明雲棲會下妙意庵廣貴撰 佛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則...

【註音版】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佛說阿耨風經

佛說阿耨風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不增不減經

佛說不增不減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教詞典】廁籌

(物名)竺人以小木竹片拭糞,一名廁籌,又名廁橛。...

【佛教詞典】大淨福田

【大淨福田】 p0241 佛地經論二卷十二頁云:大淨福田者...

大乘佛教修學的三個次第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

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在政治哲學上,如果想立功創業,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這...

陝西扶風法門寺塔的由來

法門寺是因痙貯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

惡人所造的惡業是否可帶業往生

問: 帶業往生,善人得往生,惡人以前所造的惡業是否...

有十種行人多墮在邪僻

有十種行人,發心修禪不同,多墮在邪僻,不入禪波羅蜜...

不要期待別人讓你滿意

這個對外的弘化,我覺得有兩個重點。這個忍辱是有一些...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聖繼昌禪師是一位有修有證,品行正直的高僧...

獼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門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區的靈鷲山精舍裡,為天、人、龍...

以善攝惡,治貪慾病

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要重視心靈的淨化與提升。假使...

佛為說智慧方便功德因緣

昔日,波斯匿王聞佛說十善、五戒之功德,乃進一步問佛...

這樣賺錢花錢必能增加福報

佛陀告訴我們,佛法是難行之法,難行還是要行。佛陀對...

你的貪瞋癡多久能平復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煩很氣,你看看這個氣多...

【視頻】瑜伽焰口(聖修老和尚主法)

瑜伽焰口(聖修老和尚主法)

【視頻】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

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