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智者大師與淨土法門

2016/12/12  大字體  護眼色

智者大師與淨土法門

智者大師,名智顗,字德安,姓陳,潁川人。母親懷孕時,夢見五彩的煙縈繞懷抱。師誕生時,室內光明洞然。師眼有重瞳,乃古帝王之相。師每臥必定合掌,每坐必定面向西方。師年紀稍長,見佛像就禮,逢僧人必敬。十八歲時,投湘州果願寺的法緒法師出家。誦《法華經》,兼學律藏。因大師好樂禪悅,故到光州大蘇山禮慧思禪師學法。慧思大師一見到智者大師,就對智者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並示以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智顗大師於是在大蘇山修法華三昧。

經過三夕,誦至《法華經·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一句時,身心豁然,寂而入定,照了法華,通達所有的法相,大徹大悟。陳光大元年的時候,初到金陵,居瓦官寺,弘揚禪法。大建七年,到台州的天台山,結庵於北峰。沒有多長時間,奉詔入金陵。陳朝滅亡後,大師去了廬山,又周遊荊揚間。隋開皇十四年,又回到天台。智者前後造寺三十六所,佛像八十萬軀,親自度僧一萬四千人。贖魚簄溪梁六十餘所,作放生池,並作表上報朝廷,嚴禁采捕。可謂是龍天致敬,道俗向化,佛陀教育於那個時候大盛。當時的晉王楊廣,也是從大師受的菩薩戒。晉王尊重大師,故稱大師為「智者」。

在淨土方面,大師最偉大的著作是《淨土十疑論》,正像「無為子」楊傑在序文裡說的:「讚輔彌陀教觀者,其書山積。唯天台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最為首冠。援引聖言,開決群惑。萬年暗室,日至而頓有餘光。千里水程,舟具而不勞自力。非法藏後身,不能至於是也。傑頃於都下,嘗獲斯文。讀示所知,無不生信。自遭酷罰,感悟益深。將廣其傳,因為序引。」

在《淨土十疑論》中有人問,諸佛菩薩以大慈悲為業,如果想要救度眾生,只應願生三界,於五濁三途中救苦眾生。如果求生淨土,只令自已得到安樂,而舍離眾生,則是無大慈悲。對於這個問題,智者大師引《大智度論》言:「具縛凡夫,有大悲心願生惡世,救苦眾生者,無有是處。」指出唯有專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後,才能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並指出淨土之生是「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有智慧的人,才會熾然求生淨土,因為他了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這個就是「心淨佛土淨」的道理。愚昧的人,為生所縛。一聽到生,就作生解。一聽到無生,就作無生解。不知生即是無生,無生即是生。不通達這個道理,所以橫生是非,瞋他人求生淨土。大師指出:這樣的人是謗法罪人,邪見外道。

在論的末篇,大師開示欣厭二義。言,想決定生西方的人,如果具二種行,定得生西方淨土。一、厭離行。二、欣願行。

厭離行,是指凡夫無始以來,為五欲纏縛,輪迴六道,備受眾苦。不起心厭離五欲,沒有出期。為此,要常觀我們這個身體,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淨臭穢。修行的人不管是動是靜,不管是醒是睡的時候,都要經常觀想這個身體只苦無樂,對它深生厭離之心。即使房事不能一下子斷掉,也要漸漸產生討厭之心,同時要修七種不淨觀:

1.觀想自己這個淫慾的身體,是從父母貪愛淫慾的念頭而來的,這是最初的種子不清淨。

2.父母由於淫念起而行淫,行淫時父精母血結合,自己的神識就進入精子與卵子的結合體中,這就叫做受生不清淨。

3.胎兒在母親的子宮裡,居於五臟六腑之內,這就叫做居住之處不清淨。

4.胎兒在母腹中,吸的是母親的血,這就叫做食噉不清淨。

5.在母胎內期滿之後,胎兒要出生時,頭部自然轉向產門。出生時刻,膿血會一起流出來,又臭又髒,滿地狼藉,這就叫做初生時不清淨。

6.出生之後,日日長大,全身被一層薄皮包裹住,皮內到處是膿血,這就叫做全身不清淨。

7.死了之後,尸體腫脹腐爛,被狐狸野狼吃得骨肉縱橫,這就叫做究竟不清淨。自己的身體如此,別人的身體也一樣。因此人要對於自己內心貪愛的男女肉身,要深生厭離之心,常常觀想它的污穢。如果能這樣觀身不淨的話,淫慾就會日漸減少。

其次要修欣願行。修欣願行有兩個步驟:第一,要先明白為何要求往生;第二,要觀淨土的美好莊嚴。首先求生淨土的意義,是為了要救拔一切痛苦的眾生。如果在此濁惡的世間,因週遭環境太惡劣,說不定就會被宿世的惡業所束縛,而墮落三惡道,求出無期。如果這樣的話,如何能夠拯救苦惱的眾生?因為如此,故要求生淨土。在那裡可以親近諸佛修行,等到證得無生法忍,才有能力到濁惡世中拯救苦難的眾生。《往生論》裡說:

「言發菩提心者,正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則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則是攝眾生生佛國心。」

發願生淨土要具備二種修行:第一,要遠離三種心;第二,要生起三種心,這樣才能獲得清淨的菩提心。

遠離三種心:

1.要以智慧為前導,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樂,因此要遠離貪愛自身的心。

2.要培養慈悲心,要時時想如何來拔除一切眾生的苦惱,因此要遠離不為眾生著想的心。

3.要修行神通方便,要憐憫一切眾生,以神通力讓他們得到快樂,因此要遠離只以神通供養自己的心態。

若是能遠離上面所說的三種自利心的話,自然就能生出三種清淨的利他心,那就是:

1.無染清淨心,能夠不為自己求各種快樂。

2.安清淨心,就是能夠為眾生拔除痛苦。

3.樂清淨心,就是要讓一切眾生獲得大菩提涅槃的心。

這種菩提心要如何才能獲得呢?要生到淨土,經常不離諸佛,證得無生忍之後,到有生死苦惱的國度去,救度苦惱眾生,這時才能獲得。菩提心是慈悲與智慧的互相融合,雖在禪定之中而能生起大用,這種神通大用能自在運用,了無障礙。第二種觀淨土的美好莊嚴,是指希心起想,緣念彌陀佛,若法身、若報身等,金色光明,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攝取念佛的眾生,又觀極樂世界七寶莊嚴妙樂等。並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且以之迴施眾生,同生極樂,這樣的人決定得生。

大師臨終的時候,命弟子將床安置於東邊的牆壁,面朝西方。專稱阿彌陀佛、觀音。又令多燃香火,唱《佛說無量壽經》題後,說偈:

「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慧熏修,聖行道力,功不唐捐矣。」

弟子問:大師證入何位?離開這個世界到哪個世界去?智者大師言:我如果不領眾,必淨六根。現在損己利人,只登五品。我的各位師友,現在跟隨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來迎接我。說完後端坐,如入三昧,安詳往生極樂世界。那時正好是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師67歲。天鄉寺的慧延法師,聽到大師圓寂的消息,非常難過。想知大師生處,就寫《法華經》,以求冥示。夜間夢到智者大師跟隨觀音菩薩從西而來,對他說,你現在疑心消除了吧!可見大師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疑!因智者大師求生極樂,故後來的台宗祖師也多以求生極樂淨土為指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全體果覺授與薄地凡夫」是什麼含義

問: 法師,阿彌陀佛把全體的果覺授與薄地凡夫,這句話...

淨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淨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絕對不...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

極樂世界絕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華經》裡講,為了引誘那些根機暗鈍的眾生,...

一邊掙扎,一邊念佛

我每天功課不缺,禮佛,誦經,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

【推薦】誰能保證臨終時不會有人來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賺了很多錢,晚年...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

上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

病中有沒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師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西歸直指》中有一個精妙深遠的...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推薦】舍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

慳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當中,被人讚譽為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這天早上,小和尚發現師父得到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得...

人類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鳥問它的母親,世界上最高級的生靈是什麼?母親...

淨業行人如何修死觀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說無常經》言:外事莊彩咸歸壞...

被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

不看不知道,世界還真奇妙!原來我們平時所講的俗語,...

木魚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 今天我們道場白華庵,跟大家...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

不必去想著以後的事情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隻舊鐘當中。兩隻舊鐘滴答...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這個拜懺,你最好有一個相續的時間。你不要說拜一天,...

文殊菩薩的141願,教我們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身為管理者應會的56個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

正門西方極樂,門餘八萬四千

大家要知道,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

中醫如何看素食

隨著素食日益普及,人們逐漸知道素食對健康的好處,不...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

示現滅度,拯濟無極

示現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具足功德,...

【佛教詞典】妙慧童女經

全一卷。須摩提經之異名。唐代菩提流志譯。收於大正藏...

【佛教詞典】心解脫貪瞋癡

【心解脫貪瞋癡】 p0355 大毗婆沙論二十七卷十四頁云:...

【視頻】富翁殺生 災禍纏身

富翁殺生 災禍纏身

【視頻】宏海法師《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師》

宏海法師《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