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我們今天是吉日,初一。上一講,外出參訪有一點耽擱,所以今天我們時隔一個月後,再來學習《觀經四貼疏》。今天是第十課。我們現在講的內容是還在玄義分。實際上,此前講過說,玄義分是《觀經四貼疏》的靈魂。關於它之所以能稱之為楷定疏,特別是我們修淨土求往生這個法,就是一定要知道信心是決定性的因素。這個事實是擺在這裡的,一直是這樣的。
但是,這個信心又非常的微妙,它跟我們淨土的教義,是相互制約,又相互成就的。這個大家要釐清啊。什麼叫做相互成就呢,就是說你聽了這個法義以後,覺得說,原來發現這樣也可以往生,那麼就不由自主地會對照說,我居然也能往生,這是最可貴的一點。然後,我發現我居然能往生,我不由自主地就信了,正好說我就會信,但是信了就真的能往生,它就是需要的這個信,這就叫相互成就。聽法。
那麼什麼叫做相互制約呢?你一直以為,只有那樣才能往生,那下意識地拍拍胸脯子說,我根本沒有希望,這個修行,超凡入聖的話,從次第來講太難了,我根本就沒有份,往生無份,索性就算了,也不關注了,也不信了。那麼正好不信了,就真的不能往生,沒有信願行。所以大家要吃透這一點,這也是,其實是一個訣竅。相互成就,相互制約。榮,就俱榮,如果說損,就都損。它就是這樣的微妙。
所以善導大師作這個楷定疏,他干係到我們眾生,我們常說得生與否的法身慧命。跟大家講,我們去分享弘揚修學淨土,最致命的,最容易犯的,就是說不能往生,你不知道什麼情況下不能往生,然後你就按照自己的判斷認為不能往生,這叫謗法。大家想,當我們還不斷地說,說到什麼地步到什麼地步,才能夠往生的時候呀,你發現了沒有,因為我們現在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佛已經說了說,到這種水平就能夠往生,那麼我們說要到某某水平才能往生的時候,你不斷地這樣說,為什麼就叫謗法呢,因為你導致了大家認為說沒有用。
本來它是無上殊勝的作用,現在有可能有時候被我們認為,自已認為,演繹,跟別人講的時候,說發揮不了作用。實際上這就是謗法,謗淨土是最要命的,謗淨土就是阻礙一個凡夫直接成佛。所以我們以前也說過,說實際上誹謗淨土,就把五逆重罪全給套進去了,不知不覺之中。
我們在上一講的時候就講過說,上品上中下生的人,這些,法師們都給判了說,至少要地前的三賢,乃至登地到七地的菩薩,才能夠把往生據為己有。也就是說,一般的這種凡夫,乃至二乘,羅漢,在上品上生來講,完全沒緣,你看這個法判的。
那今天,我們開始要講到中輩人,因為善導大師在講和會經論相違,先講了法師們怎麼介紹九品,什麼人能夠往生。那麼,第二個版塊,就是善導大師用道理,用佛法的常規理來破,跟他們辨析。
今天我們的內容,辨析到什麼呢,你看「次責中輩三人者」,就是第十四頁的最後一段。其次我們來講,諸法師們判斷說中品上中下生,是什麼人能夠生。我們前面學過說,「諸師云:中上是三果者。」就是說,這個中輩,中輩三品人,上品是三果,三塗永絕,「然此等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就是這三果聖人。
大家有了解到一點點教理的話,知道這三果,實際上常說的是四果,我們常講到,像《金剛經》裡邊也不斷地說,有這個概念。諸位居士同修應該有的聽,有的沒聽過。
比如說預流,這叫初果。預流是什麼意思,就是預入聖流了,逆了生死流,已經開始入到聖位了,就叫預流。這是從凡夫到聖人,最開始的第一個,進門的一個所得吧,一個位次,叫預流。預流,到了預流,意味著什麼呢,他就再經過七次生死輪迴就了了,叫預流。
其次,二果叫做一來。一來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最多最多到咱們欲界的人間,再來輪迴一次,而且有可能是在天上,不一定來人間,這叫做一來,再來一次往來。
三果是什麼呢,叫做不還。這個不還,並不是說不到三界內生死輪迴了,而是說他已經斷盡了欲界的煩惱,所以就不再咱們欲界來了。也就是說吃東西,行淫慾,這兩大生命屬性,他已經沒有了。所以他就直接生到色界或者無色界,三界內輪迴中,他的級別就比較高了。在那兒就叫不還,受生只到那兒,不再來咱們欲界了。
所以這裡說,「諸師雲,中上是三果者」,就是中品上生,就是這些人能夠生。當然這裡並不是說,來讚歎他們還要來輪迴中,還要受生。因為按照正常的次序的話,超凡入聖的次序,他們還有這個煩惱的殘餘,這是他們煩惱的殘餘。但是我們現在說的是什麼呢,人家已經能夠徹底出輪迴,離三界火宅,打了保票。最次最次的預流,也什麼呀,也進入到倒計時了,也就是說,指日可待,心中有數,這樣的人。
那我們想想,這樣的人,你看,「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不造罪業,必定不招來果。」從預入聖流開始,就是最多七次,也不是說因為他們造的業在招感的,而是就剩下這麼多。
有一個比喻特別好,就是為什麼預入聖流再經七番生死,他們把這個次位比叫七步蛇。就像我們被這個七步蛇咬了一下,那麼這個毒的這個力量,蛇毒的力量,只能支撐著我們再,最多再走七步,就必死無疑,不多不少。預流聖人也是這樣,人家最多再輪迴七回,一定是證阿羅漢果,了生脫死,這是沒得說的。
那我們,這裡都知道,前邊講過說,見思的煩惱呀,見煩惱,見惑是下墮三途的誘因,有見惑的時候,你還墮三途的可能性非常大。那麼思惑,是你生到人天的這個業因。所以就此來講,三果聖人,實際上已經超凡入聖,入到位不退了,入到位不退了。那位不退,他就沒有造業的煩惱,就不會再感來果了,必定不招來報。
那麼你看這裡,佛就說了,「如佛說言:此四果人」,這就加上阿羅漢,「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復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
你看,說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聖人地位了,已經跟佛同坐解脫床。大家要知道,佛陀,他有兩個身。一個叫做解脫身,離開煩惱,離開見思煩惱。所以這裡所說的這個四果,即是羅漢聲聞乘,他跟佛一樣,已經得了解脫身了。在這個層面來講,說與我同坐解脫床,跟佛平起平坐。當然還有一點不能平起平坐,就是法性身,佛的法性身。
解脫身,說白一點,就是他把視野鎖定自己,鎖定自己的格局,慢慢地就觀照自己,觀照自己,把所有的這種執念呀,我執呀,放下了以後,他就入這個解脫位。真正入法性位的話,中道實相呀,萬法皆是這個佛性的顯現,皆是這個甚深般若波羅蜜,那麼到這個層面的時候,羅漢還是夠不著的。所以這裡只是說,與我同坐解脫床,但是能夠坐解脫床已經了不得了呀,就不再投胎輪迴了。
所以說,就這點來講,善導大師說,既然已經有斯功力,到了這個地步了,還有什麼後顧之憂,還有什麼擔心的,要靠韋提希這樣的一個凡夫,具足煩惱的這樣一個凡夫人,凡夫女子,替他們來向佛問一條生路,問一條出路,沒必要。大家記住,這是善導大師在用聖言量,經典裡面的道理,跟前面的法師在辯解說,你怎麼能說中輩三品,這樣的中輩的人,怎麼是只有四果的人才能生,三果聖人才能生。
我們要了解一下,你比如說,講到初果聖人,此前也說過。初果聖人,見思惑,他這個見惑已經斷盡了,就剩下思惑修惑。他絕不會起什麼,邪的貪瞋癡,此時我們還要差別一下,就邪的貪瞋癡是什麼呀,就是拽著我們造這個很惡業,能夠墮到惡趣裡邊,這叫邪三毒。
他但有什麼呀,還有正三毒。就是正三毒,就是說本能的那些貪瞋癡,在他的這個道力可控之下,好像它還在發揮,但是就剩這七次了,這是初果聖人。初果聖人到什麼地步呢,就是說,雖然也會剩下這七輩子的慾望還在,但是比如說他絕不會再去犯邪淫,初果聖人。如果,比如說他這輩子,七次生到咱們人間來了,他沒有出家,在家相。在家相,他們成家結婚了,那麼他合法的夫妻之外,他絕不會犯邪淫,這個戒叫做道共戒,就是他證的這個聖人之道已經足夠,就是他不要刻意地去守持戒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做到這種地步。
你比如說初果聖人,他沒有嗔恨心。他這個嗔恨心,微弱到什麼呢。他,在這個殺業,比如說殺業,他耕地的話,假如果他這輩子是個農夫,他去耕地的時候,他絕殺不了蟲子,他拿個犁耕地,蟲子自然而然就離開他幾寸,根本就近不了身,他不會造這個殺業。這都是自然而然,任運自如的,不是說他刻意的,卯足了勁,我絕不能幹,這是他已經證到了這個聖道的這種力量,輻射力,那麼就支撐著他自然而然就這樣。
所以大家想想,初果預流聖人尚且如此,何況一來不還乃至阿羅漢,還用得著靠韋提希趕緊說給,這個救急的淨土法門來,主要的主流的鎖定他們嗎,不是正解。就像說,在苦海里邊游游游,人家這些三果聖人,已經游到淺水區了。就是說,我繼續游也可以,但是我可以直接站起來,我直接走著就上岸了。不在苦海里邊,自己沒有力量,任苦海來,任它這個苦海里邊的波浪來激盪。所以說,既有這樣的力量,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我們作為一個人之常情的比喻,大家看,這個極能說明問題,怎麼說呢,「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這裡就是說,佛的這種慈悲心,在平等性中,他是有差別相的。為什麼,他一定會救苦救苦,是以苦為根本。
那麼你已經了生脫死了,甚至上了菩提道的這些行者,他修行跟遊山玩水一樣,那你還在這兒,你還要,專門還要給人家多此一舉地去設這個九品往生的這個法門嗎?對不對。他一定是去偏救苦的,乃至更苦的,甚至是極苦的,先讓他們趕緊上岸。
就像游泳一樣,那他還會啪嘰幾下,雖然不是專業的游泳選手,但是他狗刨兩下還會,半時半會兒淹不死,那麼何況這些專業游泳的,那就更不要管他了。趕緊要救什麼呢,完全不會游泳的,掉在水裡邊,兩隻胳膊伸都伸不出來,已經漸漸地要淹死了,最危難之際的。這個時候,才能叫「是以勸歸淨土」。這是切實之喻,這個比喻是很到位的。
所以他認為說,我們看,其實前邊法師們判的呀,確實是有違佛意,有違佛意。沒有把兩土世尊的這個大悲徹心,能夠全盤不保留地,盡情地能夠認識到位,沒有。雖然也是在弘揚,但是缺了一大塊。
所以講到此處,我們要知道,這裡就是說,這個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淨土法門,特別是《觀無量壽經》,這本經書,它可以說就是為凡夫說的,正對的就是我們,不關聖人的事。也就是說為了讓我們凡夫直接往生實報莊嚴土,才以這個角度,所施設的法門和行門,法門和行門。
你看這裡講到的說:「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法師們,前面的解這部經的法師們,大多都給判錯了。你看這裡講到的說,「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其實這些典故,在經典裡面是常用的比喻。
所以講到呢,有時候,我們現在來講到說,聽法聽法呀,法是不得不聽的,法是不得不聽的,不論在僧在俗,不敢吹這個牛。末法時期也不知道為什麼,不愛聽法,有時候好像白衣又比出家人還更好聞一些,不知道什麼因緣,就緣成這樣了。實際上,也有古德就講過說。你看現在我們有一些,在大學裡邊,他有的就是能夠把這個三藏經典研究個透,這些大學者們。但是為什麼有的他還未必能夠生起對佛法的信心,這其實裡邊就有因果的,就講到宿世也是完全不聽法義,但是可能一味地在這個幹知見上用功,就產生這樣的效果。
那麼在佛法裡面,像我們聽得多了,就是這些譬喻,你就知道它的典故在哪兒,馬上下意識地這種儲備中就調出來說,這個比喻用在此處在說怎麼樣的一個次第。你比如說這講到說,溺水之人,實際上,在經典裡面也是有講究的。他就作一個比喻是說,說恆河邊上有七種人,有七種凡聖的差別。這七種人,有的是為了洗澡,去過印度的就知道,恆河,每天這個印度人,特別是依婆羅門教的都要去洗。有一種外道,說到在恆河裡面一天洗三次,就能解脫。有的呢,是為了這個賊寇,好像躲什麼呀,或者有的是為了採花,等等諸如此類的因緣,則入於河中。
但是入於河中,怎麼樣呢?你比如說第一種人,他說到什麼呀,入水就沉,就是到河裡面,馬上就沉下去淹死了。為什麼,因為沒有一點點的善根力,所以他完全不會游。比喻的就是我們現在的一闡提,完全沒有善根,沒有佛性,就是過去沒有一點兒善根,今生也不會生一絲的信心,就叫不會游。所以你看為什麼,下品三生裡邊就大部份都是這種人,就在臨終的關頭,看看他能不能有善知識,能夠給他引出來一點兒善根,只要一點兒就行,這是第一種人,入水就沉。
還有一種人是什麼呢,說「雖沒還出,出來還沒」。就是他掉到水裡邊了,雖然掉進去了,但是,他為什麼呢,他的身體有力量,就比如說,我們掉起來了,一下子,趕緊站一下,站起來了,站起來了,又發現這個水很深,雖然你站起來了,猛地,可是不會游泳,又給淹進去了,這是第二種人。是什麼呢,就是這個造惡的人。造惡的人,雖然他過去可能善惡相摻,善惡相摻的話,所以他有時候會,過去有一些善根,可是今生又沒有修,不去學這個游,所以雖然說,能夠站起來一下,最終還是沉下去了。
那麼還有第三種人,就是我們說的,已經修學佛法,已經開始想上道,但是還沒有到聖人的這個層面,我們有時候把他叫做內凡。就是說,掉在水裡,沒進去了,淹進去了,突然間又出來了,出來了以後,他這個精進勇猛就再不往裡邊沒了。為什麼,因為他身體有業,有煩惱,會退,所以他掉在水裡淹沒了,但是他有這個佛法的力量,他能夠得出,他游一會兒,慢慢就學會游了,出來就再不入水了,這就已經開始算內凡了。
像第四種人,就是說的這個四果聖人。四果聖人是怎麼樣呢,就好像掉在水裡面,趕緊沒進去,剛沒了一下,人家就修出來了,出來以後再就不掉水裡,而且還能東張西望地看看是怎麼一回情形。就像我們說,他有了法門了,他修四諦法了,有法門,有訣竅了。所以這一類的人呢,就是從我們這裡講到的三果聖人、四果聖人以上。那就說明,比如說後面的第五種、第六種、第七種,就是有的這個,你比如說,他說菩薩是怎麼樣呢,就是剛掉在水裡邊,還沒沒,人家就離開水走了。為什麼,因為他不住生死,離開水走了,他又不會純粹出水,他覺得水裡面還有這麼多的受苦的,掉進去要淹死的,那麼他就在這個淺處看著,能撈一個算一個,盡量都撈上來。這就是菩薩,已經到了第六種人。
所以大家看,如果從這點來講的話,就這麼多的溺水之人,實際上急需偏救的是什麼,就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第三第四種開始,就是當然也在救,可是不是偏救了。那麼淨土法門,這個是在娑婆世界來講,它就是偏救罪苦眾生的啊,《觀經》裡面講的。那麼岸上之者,何用濟為。所以說,用這個聖言量來作證的話,從中可見,法師們判錯了,法師們判錯了。
實際上確實如此。大家知道,在這個經典裡面講到,經典裡面講到,說佛念眾生,就跟魚,咱們舟山你們打魚都知道,魚,我有的時候去放生,那黃魚,那賣魚老闆還說,這裡面魚籽多,魚籽多,放生放得多,勸我多買點兒。那麼實際上,佛念我們眾生,也跟魚母念魚子一樣。大家知道,魚跟魚子,它有一個什麼天然的關聯,有個共業相關呢,就是說如果魚母不念魚子,魚子就會壞爛,就爛掉了,活不了。
所以這個魚母,它一定會常念魚子的。而且它要偏念馬上就爛的這些。佛念眾生也是這樣的。就比如說阿彌陀佛念我們,攝取不捨,四十八願就是這樣,一直是這樣,成佛以來就這樣,此時此刻還是這樣,盡未來際依然這樣。佛如果不念我們的話,我們的善根早就壞爛了,大家知道嗎。就憑我們造了無始劫來的那麼多業,你跟我們好不容易積的這點善根來相攻相拼,你說能拚得過嗎?沒有佛力早就壞爛了。
你看經典裡面講的,給大家念來分享一下。「如父母有子,始生便盲聾。」就是人之常情,我們世間的人,你說夫妻兩個生下來一小孩,那麼,我們說生下來就是健康茁壯成長的,倒也罷了。兄弟姐妹裡面,比如說有一個眼睛看不見,或者從小說不了話,耳朵是聾子,你說是不是父母,他的慈悲心殷重得會更加的多心疼關愛他們一些嘛,甚至覺得一輩子,說愧疚他們一樣。這佛的心力也是這樣的。
你看,「慈悲心殷重,不捨而養活。子不見父母,父母常見子。」就是比如說,這個小孩眼睛看不見,天生下來就是瞎的。他從來都見不著他的爸爸媽媽,但是他的爸爸媽媽,他是一家子,天天都看著他。
實際上,「諸佛觀眾生,猶如羅睺羅。」我們覺得釋迦牟尼佛的親生兒子,這一輩子是羅睺羅,我們因為凡夫了,肯定說,這是他親兒子,雖然跟著他出家了,也不一樣吧。實際上,佛見羅睺羅跟見一切眾生,正等無異。但是「眾生雖不見,實在諸佛前」。就是我們雖然現在看不見佛,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特別是我們偏有因緣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雖然看不見,那我現在也看不見。
「實在諸佛前」,真實不虛的就在他跟前,大家知道。所以大家明白了沒,這個念佛法門,為什麼說下手易,成功高,為什麼?它的決定因素在,佛念我們,在我們念佛之前就一直在那兒準備著,鋪墊著,全天侯著。大家知道吧。佛念眾生,在眾生念佛之前,常念眾生,所以眾生迴心一念,就能感應道交。
所以大家想想,什麼叫做莫向外求呢?我們思惟作意一下這個法,就佛念我們,已經一直在念,前前後後一直念,不間斷地念。那我們現在一迴心感念,才能感應道交,這就叫莫向外求,不向外求法啊。多少人還把念佛認為是心向外求,你說這種知見。而且很多人持這種知見。為什麼,他覺得自心是佛,你還偏要念,多一個阿彌陀佛。不明瞭心,非常冤枉。好,這是我們講到的說,中輩上品中品。
下面的內容,就是等於說是,你看第三,到了第十五頁了,「重舉九品,返對破者。」這是第一個問題九品往生章的,誰往生,怎麼往生裡邊的第三個版塊。先說了法師們的意見是怎樣的,然後用通常的道理來跟他辨析。
第三個就是「重舉九品,返對破者」,是什麼呢,這就是具體開始從經典裡面摘出來,進行辯論。就是佛已經如此之說了,你竟然這麼去給他講解,為什麼跟經文不脗合呢,不隨順經文呢?你在講經,但是你講的跟佛說的經不一樣。這裡講到的說「重舉」,就是說重新列舉這些法師們判九品往生條件的文義,就叫「重舉九品」。這裡「返對破者」,是什麼呢,就是說,把你們解釋經典的這個,然後返過來,把你們對於經典的解釋,返過來,你們調個頭,再來看看你們解釋的經,跟你們解釋經典的這個解釋一樣嗎?你們解釋經典,居然跟解釋的經,說的不一樣。
所以大家來看,這裡就開始說,用經文中的道理。如果說這麼多的法師所判的是事實,那為什麼反而跟經文中有矛盾有衝突呢?你看這裡講到的說,「諸師雲,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
這是在《觀經》裡邊所說,什麼樣的人可以上品上生。我這裡跟大家看一下,在經典裡面的原文是怎麼樣。說「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首先他說,從發心上而言。這還是這裡善導大師,把發心這段,如果從發心上而言的話,就更差得遠了。
你看,他說:「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就是你發心上只要有至誠心,念念不忘,阿彌陀佛,淨土法門。「二者深心」,就是深信不疑。你的信根紮穩了,落停了。輕易任何境界,凡說聖說,都動不了你的這個根了,深信不疑。「三者迴向發願心」,就是我決定就是要去極樂世界。「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而且是上品上生。大家看。這還是從發心上而言就能生。
那麼後面是從行為上而言,才講到說,你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所以這裡講到的說「但能持戒修慈」。「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這是什麼意思?你看善導大師解釋理解的很到位,他是說,如果你能持戒修慈心就好,縱然你連這個也做不到,不能夠持戒修慈,怎麼呢,「但能讀誦大乘」,就是你讀誦大乘經典,你有這個行為。
乃至你讀誦大乘經典也沒辦法,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他,怎麼講呢,他讀不了經呀,不喜歡讀,那怎麼辦呢。你看,「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好了,這兩樣你也做不到,還有一個什麼呢,唯能,哪怕你只會,只曉得念佛法僧,就是這裡講到的六念。「修行六念」。但是大家要知道,所有的這三種裡邊,都有一個最後落腳點,「迴向發願,願生彼國」,迴向發願。
那麼「具此功德」,還要告訴大家,還不是說你一輩子,說你一輩子不知道要積攢了多少這樣的行。是一日乃至七日,並非盡形壽。就是一天這麼修,或者七天這麼修,哪怕修夠一日乃至七日,都能夠往生,而且是上品上生。你看這裡講到的,「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回所作之業。」
當然我們也不要忘了,這要相續不斷,日日如此,各回所作之業,「求願往生」。結果非常好,「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大家想想,如彈指頃,真的就跟我們夢裡面夢到的那種,噌地一下。我們夢裡好多時候不是場景轉化,或者說劇情發展都是噌噌的,不像咱們這兒緩緩的,慢慢的,思惟一下,討論一下,怎麼辦怎麼辦這樣來的,夢裡邊不都是這樣的。「如彈指頃,即生彼國」,這是經典裡面說的話。你現在怎麼敢判的說,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薩。
你看善導大師說了,「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同上聖也?」大家看到了嗎,這裡雖然用了幾個詞,一個是大乘,極善,上品,可是最後落腳點是凡夫。也就是說,我們也能做得到這些法。
當然他這裡講到的說,「大乘極善」,極善的善法,其實就是我們說的「迴向發願,願生彼國」。你只要有這個心念,就是無上的善根,極品的善根。由於這樣,雖然修的時間短,但是他的行,行持的這個業,精進勇猛。可是問題是再怎麼精進勇猛,你肯定不是登地乃至這是要四地的菩薩呀。那我們想想,人家四地的菩薩,還差這麼一點點一日至七日之善嗎?
大家知道四地的菩薩,《金剛經》裡面講到說,一切賢聖以無為法有差別。四地菩薩是什麼概念,四地菩薩叫做焰慧地。焰慧地就是什麼,人家的這種智慧火焰已經非常熾盛了,他依照自己的能力,就能夠把自己的,怎麼說呢,把自己的這個悲心,智慧,願力,全部導向在甚深的禪定中。也就是說,不要咱們這兒卯足了勁,刻意地,想法設法生怕退,結果還容易退,就在這種糾結中,才發那一點兒智慧,還是起一點兒悲心,乃至發點願。
焰慧地的菩薩就是說,人家已經沒有後顧之憂。為什麼,他沒有身見。也就是說,蘊界處,這裡講到的,比如說,我們常說的五蘊,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到這個水準。色受想行識,束不住他,徹底已經出離了,到四地的菩薩。我們現在看看,不要說其他,就光說色法,你能出離嗎。你說給說一句說,我們看見的都是假的,做夢一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你意識中又鎖定了說,我看見的這個就是假的。
你看我不斷地講說,要告訴大家,連我看見這個假的。可是受想行識,取種種相,作種種想,你出不來呀。你這個心念剎那剎那流動,你管不住呀。所以你說四地菩薩,到這個時候,就這樣的概念,你說四地菩薩還要藉韋提希的口去往生嗎?
你看,「然四地七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台授手,迎接往生也?」
五地的菩薩,跟大家講,五地的菩薩,到了什麼地步了。五地的菩薩,就是人家的福力、智力、定力、願力能夠相融並進。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他的,你比如說,我們現在有時候覺得,哎呀,一念冒出來了,覺得我的這個智慧,好像比別人強一點,悟性高一點,這種一念我覺就起來了。或者說你覺得今天打坐打了坐了,雙盤起來,比別人長了多少時間,乃至你發願的時候覺得願力廣大,別人卯不到這個心勁上,甚至你的福報覺得很大。
可是我們有時候,在這個上顯現,那個上就不行。那個上面出色,這個上就特別短板。到了五地的菩薩的時候呢,他能夠讓心性行持,就是同步讓它互相相融。就什麼概念呢,所有的這個力量他就讓他的福德一直持續,福報一直相持,他的智慧不會退的,不會起伏,一會兒迷一會兒悟,一直在常,恆常的。他的定力相續,他的願力不退。所有的這些力量就在他的一心中,心性中,他能夠甚深地讓它相續。
所以第五地叫極難勝地。極難勝地是什麼呢,他真正能夠把佛知見和世間知見能夠擺平了。現在我們來講,佛法是佛法,世間法是世間法,你現在我們吹不得牛說,好像說不離世間法,不壞佛法,沒有這個能力呀。只有到五地菩薩的時候,才能入這個法。六地的菩薩,三解脫門就現前了,空解脫門、無相、無作解脫門就現前了。到第七地,遠行地。我們就說第七地,什麼概念,能夠入無量的眾生法界,能夠入無量的世界網,能夠入無量的清淨佛國淨土,隨意。這是七地的本事。
你想想到這種本事了,還要藉韋提希說,哎呀,好不容易到了臨命終時了,趕緊接我一把。他還跑去接人呢,有可能他還跟著阿彌陀佛去輔佐西方三聖作清淨海眾去接人呢。就這地步,你看還用說,「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台授手,迎接往生也?」所以善導大師這裡講的,你說,說四地到七地的才能得上品上生。
可是經文中講的,根本就沒有這種地步,甚至還差得很遠。能夠持戒修慈悲心就行了。不能了會讀讀經也可以。最後實在不會了,能夠六念,能夠念佛法僧,迴向都可以。所以大家要知道啊,這裡面主要大家不要忘了,重在迴向發願。因為淨土法門,就是從事相上它就是一個感應法門。感應法門它實際上就是什麼呀,唯有這個誠懇不分別的心,才能最容易達到效果。不是靠你自己到什麼水平才夠資格,就論你想不想、願不願意。你真的想真的願意,這樣就能感得前來接引。這是第一段裡邊,重返破這個上品。
那我們再來看,重舉上品上生完了,是上品中生。上品中生來看。「次對上中者。諸師雲,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云不必受持大乘?云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
你看,你說這個真的,法師們解啊,不知道怎麼解的這個經。像上品中生裡邊他就明確地講到,你比如說你讀經你讀不了,讀經讀不了,就是什麼,「不必」,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比如說你不識字,那怎麼辦。比如說你坐不住,比如說你一念你就犯睏,都不行。那麼這裡就講到的「不必」。善導大師解釋得非常的妙。什麼叫做「不必」呢?就是讀也行不讀也行。
讀嘛固然好,沒讀了也行,就這樣,這就叫「故名不必」。但是什麼呢,「但言善解」,就是善解意趣,你得善解這個經意,一說了你就懂。於第一義,心不驚動。就是佛說的說,真如實相呀、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呀,你不害怕,你認可他。你像我們記得那會兒聽《金剛經》呀,很多人聽了就害怕,念著念著念著,最後他說什麼都是空的假的,那怎麼辦呀,我日子也沒法過了。
但是有善根的人呢,他就一聽這個就很歡喜。哦,他就覺得原來如此。所以從這上面來講,本身就具足了善根的差別相,不可比的,有時候一念之差就是不可比。那你看這裡講到的,節節一下不如一下的,說能夠讀就行。不能夠讀了,懂得道理也行。最後說什麼,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也行。
就是實在你善解意趣也解不了,那你總相信因果,相信因果你不誹謗佛法,也就是說不討厭佛法吧,這麼說,因為有的人他討厭佛法。那麼你還相信善惡報應。就是這種資歷的人,你只要迴向發願往生西方,還是上品中生。你說這樣的人所能夠夠得著的法門,怎麼能夠判給登地菩薩呢?怎麼能給判給登地菩薩!
你想想這裡講到,他是說,初地到四地菩薩,初地菩薩是什麼?初地一旦登地以後啊,才能我們常說的,才真正意義上,當然這是大乘法來講,跟我們前面講到的四果聖人,那是不可比的。那麼一旦登地以後,所有的修行功德都發生質變,一剎那間,就能到一百個,化身到一百個土裡邊。
大家想想,這種神通力,他能知道說,如果我度化眾生有必要住世啊,說我就一直不死,能夠相續什麼呢,能夠加持自己的壽命能上一百劫。現在我們只能活一百歲,大家想想。而且能夠一剎那中,就能夠入八百個禪定、八百個三昧,各種各樣的。一剎那能夠震動一百個世界,就有這樣的神通。就不要說二地和三地了。
三地的菩薩就是一個身就能化成很多個身,多個身就能變成一個身。一會兒隱,一會兒顯,那我們大家念過《地藏經》,分身集會品裡邊不是嗎?不知道多少菩薩共復一形,多少分身散影的地藏王菩薩是吧,共復一形。然後一會兒又說,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就是這個功德。那你想想,到這樣的菩薩了,你這裡還上品中生才給人家個機會,你說聽起來也真的是好玩。
好,我們大家再往下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你看跟上面有一點差別是什麼,「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就是前面的是阿彌陀佛及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那麼這裡也是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但是他這個中生和前面的上生呢,接引的時候,比如說到了那兒,然後經一晚上,花才能開,這些差別相還是有的。上品中生的話,一晚上花才能開。
但問題是說,雖然這樣,「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我們剛才講的,登地初地就已經這樣不可思議了,那三地四地就更不要說了,還用韋提希夫人給創造往生的機會嗎?
所以善導大師一直堅持,他在堅持一個什麼觀點,大家不要搖擺開這個脈絡。就堅持是所有的這些法門,設的往生的可能性就是給凡夫,就看你是什麼樣的凡夫。他這裡分得這麼細,雖然我們學習起來好像說,哦,這個修的凡夫是能夠夠得著這樣,能夠持戒,能夠不殺;那個能夠讀誦大乘經典;這個讀不了也沒關係,能夠懂道理就行;這個道理也不懂,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也行。
實際上就是撒網,網開了,面面俱到。雖然好像有這個優劣差別,換個想法也是一種根性差別。為什麼?因為有的人,你比如說有的人他就愛讀經,有的人他就能持戒,對不對。有的人他就好念。那麼有的人,他雖然不喜歡學習經教,但是只要你把大乘核心義理一講,他就明白,也有這樣的人。所有種種諸如此類,都在往生之列,都在往生之列。
大家要記住啊,他主要是為了說明這個。那麼差別相的話,你比如說上品上生的話,是佛跟無數的化佛。上品中生這裡是說,佛跟一千個化佛,中生。上品下生的話,佛跟五百個化佛。這就是這裡善導大師講到的是什麼呢?「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迎候有異,就是接引的場景有點兒差別。
那好,我們再來看上品下生者,他們出錯出在哪裡。「次對上下者」,到了十六頁了,「諸師雲,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那說明什麼呢?其他的法師判別的,種性是什麼呢?就是開始發心要修行成佛,就這麼個意思。種性發心到初地前的三賢位的菩薩。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都在裡邊。那麼法師們判的就是只有這些菩薩才能往生,還是上品下生。
可是,善導大師說「何故《觀經》云」,說為什麼經典裡面只講了說,「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為亦。」你看這裡講的,真的是滴水不漏。前面講到的說,不必受持大乘。善導大師說了「不必」,就是說你能讀固然好,不讀也行。這裡講到的「亦信因果」,講到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就是什麼,要跟前面的上品中生者一樣深信因果,這個條件是必須的。所以叫做,「亦信因果,云何亦信?同上深信,故名為亦。」
「又言不謗大乘」,不討厭佛法,有緣,能夠走近。最後有一句什麼呢?第三個條件是什麼,「但發無上道心」,就是說唯一的有一個念想說,你想了生脫死,成就佛道。你要不要這樣幹,你這輩子發現了你的生命應當如此的投影。所以說這裡講到,「但發無上道心」,就是前面上品裡邊,所有前面的那些功德都沒有,行持都沒幹,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就想成佛,想解脫。
「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回斯一行,」你看,相信因果,不誹謗佛法,那這兩個肯定是相貫連的嘛。如果你沒有這兩個,你怎麼會發無上道心嗎,對不對。所以落腳點就是,就這樣,但發無上道心,回斯一行,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回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那你看,在這裡來講,就是說他都,說實在的都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善根了,大家看,有可能還不如你們。為什麼說拿不出什麼像樣的善根呢?他第一個就是相信因果是真實的,那就說明他就是只不過不說佛教的不是,相信因果對的,有這回事。也想成就菩提,就到了這個地步,就到這個水平就夠本了,就這樣。「一時授手,即得往生」。
那麼「以斯文證」,善導大師說,「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就是只發了心呀,大家看到了嗎?佛滅後只是發了大乘心的眾生,「行業不強」就是說,基本上修行他都不行,沒有好好修,修不了多少。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
「致使去時迎候有異」,只是往生的場面不如前面的一點,但是決定往生。可是你現在講到的說,叫做種性以上到初地的這些菩薩來講,你看,「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就是他們的神通、道力、心力的這個力量,大勢至的勢。
「十方淨土隨意往生」,人家已經自由了嘛,想怎樣怎樣了,還要這韋提希被兒子要殺她,逼得趕緊請佛給說這麼一個,只適合她這個陋劣根機,才能夠正當時的、正當機的法門嗎?「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
所以從中可見,上品三生完全不是說只有這些聖人,人家聖人當然能夠上品三生,沒有問題了。問題是人家都根本看不上這個上品三生,知道吧。現在唯有我們的凡夫,凡夫夠不著了,這會兒才說,哎呀,上品已經是好生了,好結果了。所以,總而言之說,都是具足善根的凡夫,完全沒有說到你要什麼證量,特別是你已經登到幾地。換句話說,如果已經那樣了,你還要淨土法門要幹什麼?特別是這種九品的往生的意義何在呢?這是對於上品的一個叫做,這裡叫做「返對破者」。
下面我們來看這一段,十六頁的第二段剛才我們講了。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云何異?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只是在這個差別相上,「直是業有強弱」,就是他們修行的功德,有多有少,有深有淺,「致使有斯差別耳」。說白了,實際上就是說功德大小不一樣,致使阿彌陀佛的願力,在他們這兒,一下子就不敢給他們發揮出來,他們承載不住。總歸以往生為本分的話,就是說看他們能受得了多少,就給他們顯現多少,先把他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再說,是這麼個意思。所以說「致使有差別耳」。
這是講到的上輩三品,哪兒不對,大家要搞清楚,能聽進去啊。一定要記住,我們自己受用的時候,你要觀照自己和大眾的這種有緣。我們講這個法,就是說到這個時代了,這一生我們遇到淨土法門了,既然遇到了,千萬不要可惜了,沒用到盡頭,沒把它用到位,害怕往生不了。我們所要做的,反而是力爭上游而已了。往生與否的話,全部的都是在你的信願、念佛和迴向功德。實際上,迴向願生就具足了信願行,這是根本法。
所以,大家要知道,有時候我們也想想,就此時此刻這個場景,你比如說我講諸位聽,咱們真的講得相應了的話,其實這會兒就已經具足了往生的資格,已經就是極樂世界中的一員了,知道嗎?因為這個法已經通了嘛,夠得著了嘛。
說明我們現在此時此刻,也就是當來往生,實際上現在已經,就是已經賺到了,這個生活水準已經夠得著了,大家要生這種自信。由此而產生的法喜,再滋養我們將來有可能生起來的一念,或者對自己的不自信,乃至對阿彌陀佛願力的這種仰仗心不夠,等等諸如此類的。不要白白聽這個法,不要白白聽這個法。這是指的上品。
下面我們再來看十六頁的第三段。「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雲,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你看,中品上生是小乘的三果。「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
「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實際上五逆已經就是過患中的大過患了。那當然這裡邊可能還,比如說誹謗正法,乃至一些,「無眾過患」就是讓我們把自己現前的過患,盡量地能夠改、能夠捨、能夠修,越少越好嘛。所以叫「無眾過患」。每一句話都是針對我們每個人,每種根性都是起作用的。大家不要說,好像我剛才聽了半天法師講的,那些我已經夠得著了,這個我就不必再在乎了,這些可能我已經超過了,隨時隨地。
你看這裡說,「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很有意思,我們猜想一下,為什麼跟比丘聖眾來?那很可能是這些眾生,比如說諸位,可能有的就說,哎呀,這輩子我也沒有因緣出家。有的人還說,能的話讓我兒子出家就好了。我們以前見過。那這種,其實這個想法,就是這輩子他想出家,想出又出不了。
我現在就發現一種狀態,這段時間我們廟裡面也來了好多信誓旦旦的義工,男眾。我仔細觀察就在這個關頭,真的是說:入山嘛,六根不淨,入世嘛,狼心不足。為什麼呢?到紅塵裡面他又有點信仰,他跟人家打拼,現在那勾心鬥角,五欲紅塵,你過日子想過好,你不害幾個人,你能過好嗎?他的日子過不好,過不好,又有點兒小懶惰。
說好吧,到佛門裡邊。到佛門裡邊他這個日子也過不好。其他的不說了,每天早上跟著四點起床他就受不了。頭幾天來了比我們去得都早,比師父們去得都早,過幾天就一把麩子不見面。信誓旦旦地說,來做義工至少三個月,最後幹著幹著,你說這麼枯燥的生活,這麼千篇一律,你沒有法,沒有這個法,沒有出家的善根,沒有吃十方飯的福報,你能定得住嗎?你一天都待不住呀。跑了,拜拜了。我也不知道他現在有沒有在聽,聽的話說的就是你。所以說,希望菩薩加被,我也迴向說,他早點兒能出家。
為什麼這裡講到說與比丘聖眾呢?我就想到說,很可能這些眾生,你看他喜歡持五戒乃至八戒,不是八關齋戒嘛,八關齋戒就是給在家人設的這個出家的戒法,那他心裡肯定有一種想出家的好樂。這個時候阿彌陀佛就滿他的願。你看,他帶著的根性來了,就是跟他對接,來跟比丘。那你一看見,哎呀,我也想出家,很可能我曾經共修過的比丘,或者我這一世的師父都來了,那他很歡喜,就「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
所以大家以為說,這裡是三果聖人。既然是三果聖人,為什麼這裡講到的說,受持五戒八戒,所修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呢?那就說明他不是小聖人,而是持小乘戒的凡夫,還是凡夫,不是聖人,這是這點。我們再來看,這就不要多講了,大家就明白了。你既然說是小乘三聖人講的話,為什麼在《觀經》裡邊,人家只說了這麼一個條件呢?這是中輩上品。
再看中輩中品者,「諸師雲,見道已前內凡者。」就是說,是見道前的內凡,我們不是給大家講過了嘛,暖、頂、忍、世第一,就是那個內凡。就是還是凡夫,沒有入聖位,但是就快了,這個火燒得越來越旺了,就已經不斷地增進,不斷地增進,已經就是說入到那個海拔了,就快到山頂,這樣的一個感覺。
但是,這些法師們說,必須要這樣才能夠中品中生。為什麼《觀經》裡面講到說,「受持一日一夜戒」,大家要知道這裡講到的中品中生者,明確說「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這是為在家的,乃至出家的說,「一日一夜持沙彌戒」,乃為比丘說,「一日一夜持具足戒」,這是為中品。
那這裡我們就說在家人來講,你看,「受持一日一夜戒,回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為什麼我們要受持八關齋戒?有時候,有的同修也是他的信心不足了,他就非要這麼走一下。為什麼?他覺得看到這裡,一日一夜八關齋戒,就是往生的正業資糧。
就是你行過這個法,你迴向,就等於說你就能花這個錢,會花這個錢了,你把錢已經賺到手了,一日一夜。迴向不是就等於說,把這個錢既然賺到手,我怎麼花怎麼花,我要花到哪兒嘛,花到極樂世界去嘛,對不對。所以說,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功德,都是中輩中品往生的保障。
大家這樣看下來,就簡單得我們都不敢信嘛!知道吧。這想來想去,都好像覺得這簡直就是淨土行人就所作已辦了。所以,為什麼是極難信之法。
那麼,「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你還怎麼說是內凡人呢?人家就修了一個法,就是持了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所以,善導大師說,其實這一類人是什麼呀,「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回願往生。」你看,這裡都覺得就是說,善法功德不具足大功德了。
不具足大功德,就遇到因緣了。我們說的罪過的講,就跟說剛好碰上,就這麼個情況下修的這個法。剛好碰上了這個呢,受一個戒,就因為受了這個戒,真的受了,人家也是真的受了,真的持了。那麼,回願往生,為什麼我們說就可以往生呢?因為佛在發願的願力裡面,就有這個內容點呀,看到了嗎?這裡講的「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這是佛說的。剛才雖然我們講,說容易得讓人受不了,但是這就是佛告訴我們的。那麼就能夠引發這個功德,作為往生的資糧。這是講到中品中生者。
當然,善導大師也說得很圓滿。你看,「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就是說,如果你要說這些往生者,一定是聲聞乘的小聖,或者是內凡也行,你說去往生嘛,也無妨呀,九法界都去呀。
但是你現在不要給人家框死了說,《觀經》裡面講的能夠中品中生的就是內凡。現在告訴你,「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幹聖也。」還是回到這個正見上,這個根本見上,佛就是為凡夫正說的,不是為聖人正說的。可以說,在講這個法的時候沒有顧及到聖者。這是指的中品中生。
我們再看一段,十七頁的第二段。「中下者,諸師雲,小乘內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這裡講到說,這個中品下生的,中品下生的人,他給上面蓋了一個什麼內容呢?就是雖然是世俗的凡夫,沒有問題,但是「唯修世福」,就是他修福報修得很積極。「求出離」,就是他的出離心很濃。那我們想想,現在能夠說,修福報修得很好,很發心,然後還帶一顆特別正的出離心,這樣的修行人,我告訴諸位,四眾弟子中都少見了呀,就僧俗弟子中已經少見了,咱們也說實話。那你說這裡講到的是中品下生。
所以,善導大師反駁說,「何故《觀經》云: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
他要說明什麼?這個還比較難把它看出來。說明什麼,你看,我們看的說「唯修世福求出離」,那這個《觀經》裡面講的說,「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這不是很好嗎?大家看出來了沒有?這裡面很大的一個差別是什麼呢?孝養父母,只不過是你盡人分,對不對。你人裡面你只是一個好人,你跟佛法不搭嘎的也有啊,對吧。
然後這裡是「行世人慈」,也是盡人分,對不對。然後命終感得善知識來,才給他講極樂世界的消息,並不是說他在平常的生活中儼然已經是懂得修福,然後勤求出離,完全沒這個概念。這個法跟大家講,最對我們現在有現實意義,特別是諸位的六親眷屬。很多人,有一類人,其實他為人秉性很好,對不對。但是他就不信佛,沒有辦法。他世間做人做得很到位,就是這一類。大家看到了嗎,這一類的生者,中品下生的機會來了。
就是雖然他一輩子,現在我們很多這個時候,我們也遇到嘛,剛剛聽聞佛法,或者他對淨土法門聽你說嘛,笑笑,也不反對,但是你問他自己的話,哎呀,我恐怕不行吧,還是,誒,不想了,這些事於我還很遠。就指的這一類人,這個往生機會,知道吧。這一類人,那麼到什麼地步呢?臨命終時他突然覺得說,這往哪兒死呀?死了以後怎麼辦呀?生死是怎麼回事呀?他在這個上面突然間通了,乘機你給他講,你給他講說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他一想生,對接上了,即刻即生彼國。
所以,就是告訴你,這些法師們,你不要把這個依然給人家加門檻說,還修世福,勤出離者。他不求出離,從來都沒有這個感覺。他就是說,從來沒有遇到佛法,而且還生活幸福善良的人,就這一類人。那麼,這一類臨終遇到善知識而往生,也是解脫正途的根器。大家看,所以說,九品咸令登彼岸啊,我們常念這個話,就沒有意識到咸令、咸令、咸令,就是都,都讓,都讓到什麼地步,差點兒就說你是個人就行,想生就可以了,實際上就是這樣。
所以說,善導大師,「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你看,就是說他根本,雖然他世間的福自然而然在修,但是他沒有出離心。「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迴心」,能聽得進去,就因為臨終的時候聽善知識的,他聽進去了,「即得往生。」
「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你看,最後還特別加了一句說,你不要說人家在世間的時候就,雖然人好,但是他並沒有出離心。說白了,實際上就是不通佛法,不了解佛法,聽都沒聽佛法,乃至不信佛法,但是他提供給他還是中品下生的機會。
大家要想想,就這號人都到了中品下生,還有下輩三品。那這想想這個下輩三品,那這真的是就惡人已經惡到極致的這個時候,才開始講下品,還要給提供往生。那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我們就要深思之,這個法,你也是要聽對。你聽得是說,呀,居然曾到這個地步了,都能往生,那我肯定能往生了,那你一定要再接再厲,這就對了。你不要聽得說,哎呀,到這地步都能往生了,我早就夠了,我再退一點兒也沒關係,我明天再破兩個戒也夠了,明天再殺個生,吃個葷,乃至再犯點兒惡業都行了,足夠了。那這個就聽歪了。
為什麼上好的法,越鋒利的法,它刀子兩面刀呀。要麼把你的煩惱給砍了,要麼把你的這個善根給砍了。把你的煩惱跟疑情砍了,這就是聽對了,把你的善根反自傷了,那你就把這把刀用錯了,知道吧。所以為什麼這樣的法,真的是叫玄義分呢,都不能夠,不竟因緣都不能講了。
當然也恭喜隨喜諸位,那師父們就不用說了,能夠還依然,這都一個月了,還不落地來聽這第十講,真的是越聽越要命,真的是要命的法。大家希望能夠把它真實地能夠在信願上,能夠有所增補和通透。那麼,這就是成就的方法、成佛的方法。
好,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一起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隨喜諸位,感恩諸位。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