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觀經四帖疏

宏海法師  2019/06/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七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居士同修,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是我們講《觀經四帖疏》的第七講。大家來聽法,這個特別是要告訴一下我們,各種因緣,剛好聚到這個會場來,特別是居士同修,因為在這裡講呢,每一次都會有一些新的因緣出現,也有一些誤入到今晚的法會中來的,這反正都是因緣。一般大家聽佛法,聽法,就是來聽經聞法,到底為什麼呢,到底它產生的一個什麼作用,才是我們最值得的。

雖然講到說,哎呀,我有信仰了,相信了佛法。其實,剛剛開始生瓜,開始聽經聞法,只能算有時候會生起一點信心,叫做興趣之信心,就是說逗起了你過去,有一些善根,有一點因緣。那麼接下來,在聽聞佛法的過程中,相對的一個時間段,基本上就是掃盲,熱身。你比如說,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知識,要聽法相,所有經典裡面呈現出來的這些,特別是大量的專業的佛教的名詞術語。

其次,你要了解到,到底釋迦牟尼佛一輩子說法,它有個什麼結構,它的脈絡,這都基本上都是第一階段,最淺白的都要把這些掌握了。然後不管在僧在俗,先開始掃盲,然後才能夠混點兒什麼呢,我這話說的有點兒那個,混個耳熟,說實在話。就是慢慢地能夠把這個深化在心,運化在心。你比如說,如果說從義理上來講,我們要聽明白一些法門的特色,甚至去觸摸一些過來人的修證功夫的境界,乃至說萬法唯心,那麼在心地上一些稱性圓融的見解。

特別是這個時候,還要有很多輔佐的助緣。比如說,你要了解這些大成就者,千百來年,修法護法的這些大德,他們付出的心血,他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這個受用,甚至他們曾經走過的彎路。不斷地這樣的激盪得我們的這個宗教情懷,我們說,我才有點兒信仰。

所以,實際上,聽法呀,為什麼在菩薩戒裡面都講到說,如果有法師說法,四十里外都不去聽,都有過失。因為它最終的相續終極目標,其實就是不斷地長養我們的信心,不斷地堅固我們的信心,不斷地讓我們的信心入到這個不退,能夠入信位,直至我們所謂的證,證,最後證到的還是曾經信的這個法,才能持平。

所以,聽經聞法,既是我們常說功德無量,但是也是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這個需要莫大的福報。不管你是初學還是久修,不一定都具足這個福報的。我們大家要了解一下,特別是聽不太懂的,或者是有一些雲裡霧裡的。因為我們已經講到第七講了,有些居士同修,你不妨在網上搜一下,我曾經講過《觀無量壽經》,有二十多講,聽一下那個,輔佐的再聽這個,可以進行深化和定解。

那麼我們上一講講到,現在在正在講這個一個部分,就是講這部經的經題,《觀無量壽經》的經題。上一講,我們講到說,人法呀,所觀之境。實際上,說白了,就是心裡憶念,緣,不斷地攀緣,西方極樂世界的情境。正報,就是阿彌陀佛,西方三聖,清淨海眾,這些也都是活靈活現的,就在人家極樂世界。依報,什麼這個寶池呀,樓閣呀,種種的這樣的一種雲呀,化鳥呀,等等這些莊嚴。所以,說來說去呢,就在一個「觀」上。

我們要跟大家講,就是這個觀法,我們說的這個法的這個模樣,說的時候,好像它也有一些次第,那是因為我們的現在這個心呀,它是遷流變化的。但是,大家要相信,這個真心它是不生不滅的。不管我們的所謂的信解行證呀,止呀,觀呀,止觀呀,全部都在這個現前的一念心中,都是具足的。就看你怎麼擺弄,怎麼走向,怎麼具足。

這個念佛法門呢,它確實是一個圓頓觀法。你比如說,我們就講到,因為天台宗呢,法師們比較了解,天台宗不是常講說止觀止觀。雖然分開說「止」,「觀」。可是,你看,我們不妨就是說一念起來,其實你只要一念觀起來,它止的成分就在,止就是定,觀就是慧。可能居士有的他聽起來可能會澀一點。打個比方,最直白的講,只要我們一念正念起來,就是佛法的正念起來的時候,你一定會馬上就有一種什麼呀,定的感受。只要你正念起來,好像這個定力就會出現。

所以說,其實這個正念就像觀一樣,這個定的感覺就像止一樣。你有止的時候,也有觀法在其中。你比如說,如果一旦是,你一直在正念住心,那你一定有覺照,否則你這個正念是起不來的,你肯定是投入到這個生活中,忘我地去眼耳鼻舌身意去了。

所以說,一念正念提起來,就一定又有覺照又有定力。所以說,照而寂,寂而照。這是專業的一種說法。實際上,就不管你是懂不懂,都能操作。這就叫圓頓止觀。因為,為什麼要這麼講一下呢,一旦你能夠悟到這個,淨念的話,基本上,你念佛或者觀佛的時候,你是,就是這種,我們只說信心吧,是滿滿噹噹的,不會有失,不會有缺,不會有欠。

如果說再從微細上講一下,你比如說,諸位法師們,我們也常講,你看天台宗的藏通別圓,其實圓教裡邊,雖然講它的叫不思議觀,不思議境,不思議觀法。我們一般,昨天還跟一個法師在商榷,就是一般說這得要多麼專業的修行人,多麼有見解的大德才能觀起來。

實際上,你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已經就入在這個圓教的圓頓止觀中了。這個是非常(不可思議)。真正的圓頓觀法不是在於觀,這是我個人意見,在於什麼呀,就是觀,為什麼叫觀,不思議觀,重在不思議。這是圓頓止觀。那這個觀起來,確實和藏通別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大家有看過那個天台宗也有一個《始終心要》,像《心經》一樣短的這麼一個著述。裡面他講到的,圓什麼呀,圓伏三惑,就是同步就能把見思煩惱,塵沙惑,無明惑,同步能搞定。

這個說起來專業,我給大家細講一下,你就明白了。你比如說,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就內觀,斷這個見思煩惱,就是一點一點地,在自己的感覺上,斷自己的這個妄想,起心動念。但是,大家要知道啊,你再怎麼把它修得純熟,你一定脫擺不開,無明惑還在,因為你有修有斷的時候,已經就在無明惑中了,這個是一定脫不了無明惑的。

但是,你只要忘我的時候,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管不顧的,就這樣,一念念起來,念念相續,念念都是圓頓止觀。就是念念圓伏,不僅僅是見思惑,塵沙惑,包括無明。因為你在上面沒有啟動無明,那就說明已經把無明給收伏住了。所以說,說起來這麼深,大家也要知道,所謂的《觀無量壽經》,就是你一念心,用在佛法上,信在修行上,就可以了。

那麼我們再講,比如說,我們想一下極樂世界的這些依正莊嚴。實際上,你比如說,我們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黃金為地,七寶而飾的時候,它是一種什麼呢,依照著經典裡描繪出來的帶質境,把我們內心就有這個功能,給它把這個功能給調出來。大家一定要聽入到這個法中啊。就是說,我們現在在講這個觀法的時候,會覺得說,那是怎麼一回事兒呀,我這麼做對不對呀,或者我這麼一直修是怎麼,修的是到了哪個地步啊,都幾乎是一種設想。

最佳的狀態就是說,你只管想,不要設想,你只管想西方。看上去,雖然說,哦,想極樂世界的種種相,我們不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可是實際上,這個是什麼呢,一旦你真實地入到那一念中,就是你的觀法相應的成就的時候呀,實際上,就只有法沒有相了,一定是這樣的。絕不會出這個範疇,就是只有法,真實的受用,沒有這個相的執著。但是,我們基本上平時在妄想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說,沒有法,只有相,就只有虛妄之相,但是這個法你並沒有入進來,這就是解和行的毫釐之處,差之千里。

所以,其實修行的訣竅就在那麼一個關口上,就是我們根塵相對的時候,你只要現量就可以了。有觸,雖然眼對色法,耳聽聲音,聲塵,但是你只有觸,不要在上面生想,不要再想。那這是我自己的一個,在上面的一個,所謂的這樣的一個見解吧。但是,這個東西也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相應,我們只要圓滿地來信受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可以了。當我們「心作」的時候,好像有一種刻意感,實際上,把這個刻意的去掉,就是「心是」,就是「心是」。

我們不斷地這樣的相續,就是《觀經》裡面講到的,為什麼他要要求你說,開眼閉眼,非常了了分明,實際上就是入這個三昧。我們現在講的觀法。實際上,大家講到淨土的訣竅,就是信是首當其衝,信也是止,信也是觀。相信此時此刻就心作心是,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上一講的時候,講到第八頁的第一段,就是講到其中的所觀之境,那麼有依報正報。光前面講了依報中,有三個方面進行了判斷。後面還有一段兒,是說叫做,第二段,「又言依報者」,這一段就是從另外的,這種十三種觀法上面呢,一點一點地作了一個判分。後面這兩段論文,我們跟大家稍微這樣貫一下,基本上就明瞭了,太講開了反而會亂心的。我們知道祖師的這種判別,才能了解他的用意吧。

大家來先看:「又言依報者,從日觀下至華座觀已來,總明依報。」日觀是第一觀,就是《觀無量壽經》一開始就教她說,觀這個太陽,快要落山的這個太陽,什麼狀如懸鼓開始,到華座觀,華座是第七觀,都是觀的極樂世界的種種的莊嚴,不是指的正報有情,就是那個世界的種種境相,物質性的東西,國土莊嚴。但是他這裡又講到說,光這個依報中,「總明依報」,就是總的依報中,物質中,又「有通有別」。

什麼叫「別」呢?「言別者,華座一觀是其別依,唯屬彌陀佛也。」就是說從第一觀到第七觀的這個依報莊嚴中呢,有大家共同體現的,都在受用的,也有別,就是只有佛來體現的。你看這裡,他就把這個華座觀,就是阿彌陀佛所坐的須彌座,大家看一下《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那個心量廣大微細莊嚴極了。那這裡他,善導大師就把它判作說,這是觀為別的依報,是只屬於阿彌陀佛。

在華座觀之前,「餘上六觀是其通依」。就是前面的六種觀法屬於什麼呢,整個法界凡聖,所有的往生者,來共同受用的,同步體現的,叫做「通依」。有點兒類似於咱們這兒講的別業共業。共業就是反正地球上的人都在享受地球,但是如果從別業來講的話,這個首腦,國家的元首,跟一般的老百姓,享的就不一樣,他的福德有差別。所以這裡,淨土它不是業所成的,所以它就是觀法所成就的,叫做通依別依。所往生的人,都能夠所見到的,像前六種觀法的莊嚴,但是呢,這個華座觀獨屬於佛的莊嚴,這叫做「別依」。這是通別之別。

下面開始「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但是,這個真假呢,它不是我們說決定性的那個真的假的,它有點兒叫做借假修真的這個真假。怎麼說呢,大家來看:「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為什麼叫「假依」呢,就比如說看太陽,觀到落日的這樣的一個境相,再比如說水,再比如說冰,前三種觀法,就是從這次第一步一步地觀下去。

那我們要知道,你比如說這個,咱們這個世界看起來,比如說,太陽它好像是真的,這個大海水也是真的,冬天結冰了也是真的,但是,實際上,它是假的。我們此土的這些,我們以為的真相,實際上它是假的。但是它看起來,你比如說,太陽看起來,特別像佛菩薩這個背光,這個莊嚴相。那麼水看起來,水呀冰呀看起來,它就是一個平的,極樂世界沒有高矮不平,因為他的心,所有往生者的心都是平的,召感的國土也是平的,但是它又是無染的,是透明的。

那因為為了借這個我們這個國土眾生眼根所可以見到的境相,借這個眼根所見到的這個假的境相,來成就,觀成彼土殊勝的境相,就叫借假修真,所以叫做「假依」。就是告訴我們這麼個道理。所以說,「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見境相故」。

後面什麼叫做「真依」呢?「言真依者,即從琉璃地下。」因為後面的水觀冰觀觀成以後,再一個觀,就是觀極樂世界的國土叫琉璃,透明無染,下面又說有多少個棱的這種,就是我們說擎天柱一樣的,把它給撐著,整個這樣的,當然不會有地震或者什麼。所以這裡講到的,從琉璃觀,還有寶樓閣觀等等這些。你看下面說:「從琉璃地下至寶樓觀已來是其真依。

為什麼呢?「由是彼國真實無漏可見境相故」,就是它已經脫離了我們此土的,陋劣的,日常所見的境相,而是把目光投向極樂的真境,用過來,用在我們的心眼上。所以大家看,這個合作是天衣無縫的。其實也是一種厭離,割離娑婆和欣求極樂的一種修法。先借娑婆中比較殊勝的,類似的這樣,往那兒推,然後再把極樂世界日常的場景,往過來攬,這樣無縫的對接。但是,它前半部分是「假依」,這半部分就叫做「真依」了,是極樂世界無漏的,可見的,真實可見的境相,就叫「真依」。

說實在的,其實這一段也很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大家修淨土,基本上我們一直在提倡說,要持佛名號,好好念佛,一心念佛。那這樣,往往我們就基本上關注的只有它的正報。在關注它的正報,也只是一個模糊相,就關注著說,彼佛,有極樂世界,名曰極樂,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就是一個,很容易把它抽像化。

雖然《彌陀經》裡面也講到說「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但是我們很多時候只有佛號,只有彌陀,而且彌陀的莊嚴,我們也很少去觀得來。這樣實際上,當然持佛名號,是為什麼,因為這個時代的眾生只能這樣修了,那麼稍微有點觀力的同修來講呢,實際上緣的境更加的廣大。這個也沒辦法,因為我們是凡夫的心力。凡夫的心力跟菩薩有一個反比例是什麼呢?就是凡夫的心力,緣的境一旦一廣,馬上你的質量和定力都會下降,這是凡夫的一個,就這點兒水平。

可是如果是菩薩,他是什麼呢?他緣的境越廣,他的心越定。所以跟凡夫正好成反比。為什麼在剛剛淨土宗開始廣弘廣修的時候呢,幾乎都是依著《觀經》來成就的。那會兒《觀無量壽經》非常流通之廣。越到我們這個時機,基本上就是《彌陀經》,執持名號。所以大家有時候,因為有一些修淨土的同修呀,他是口裡有口稱,他意業還要繫念。那麼不妨呢,就是說把這裡,把它的境再稍微廣一點,也許,或許在品味上,信心上,都會有所增進。那好,這一段,包括我們上一講的前一段,都是在講它的依報。

下面我們來看:「二就正報中」。大家來看,就正報中,還是在講《觀無量壽經》的「觀」字。這是善導大師在註釋這個「觀」字。在「正報中亦有其二,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你看,前面這個依報中呢,他講到了有三種,有通有別。這裡講正報呢,也總的有兩種。一個叫「主莊嚴」,就是指的阿彌陀佛莊嚴妙相。大家有的看過這個極樂世界變現圖,中間的本尊,主尊,幾乎就是最大的這個,體相莊嚴的,就是阿彌陀佛。

其實應該修淨土的這個行者來講,就應該把阿彌陀佛看作是世界的核心。他是一切往生者的對境,也是我們往生以後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原動力。不墮惡道,必至滅度,一定住正定聚,得以圓證三不退,所有的根本保障,就是因為能夠現見,常見,無間見阿彌陀佛。大家一定要明確,這為什麼,就是完全仰仗佛,到極樂世界更是如此。我們娑婆世界來講說,念佛就是不斷地攀緣,到極樂世界的話,就是念念都是要跟佛相應的,才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說,「一者主莊嚴,即阿彌陀佛是」。

二者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這個就有意思了,大家聽出來了嗎?就是除了阿彌陀佛為本尊莊嚴之外,所有的海眾莊嚴中呀,不僅僅有已經往生的。已經往生的,不論是新往生的,還是舊往生的,早就往生的,十劫前往生的,剛開始就往生的,還是現在剛剛到了淨土的,我們的因緣中,六親眷屬中,昨天,前天,大前天,才去的,一直有。這裡就叫「聖眾莊嚴」。

但是大家要知道,還有一部分的,是我們現前,也許就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有這個自信。說了嘛,「已發者已生,今發者今生,當發者當生。」所以說,有沒有往生,只要你心行具足,決定往生,這裡就叫做「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就在因中就可以體現這個果,決定往生。所以大家想一想,你看這個美不美。就光我們現在描繪極樂的聖眾莊嚴的時候,其實已經就把我們的,正在因行具足的這個,將來感的果已經帶進去了,這就叫聖眾莊嚴。這是我們從正報來講有兩種:主莊嚴,聖眾莊嚴。

其次,我們再往下看:「又就此正報中亦有通有別。」又講到通別了。那麼「言別者,即阿彌陀佛是也。」光講別者,也是單指阿彌陀佛。但是阿彌陀佛中,又開始他又判到也有真有假。可是我們在聽這個法的時候,大家一定不要看作他是真假的假。一旦有的人一說,也有真有假,難道阿彌陀佛還有假的嗎?到時到底誰來接呀?大家看那個十六種觀法裡邊,隨著你的品位高下,有真身,有化身,有報身,各種各樣的來接,持的金台,什麼銀台,也都不一樣。

但是我自己有時候也在想,難道彌陀佛的差別相這麼大,實際上,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現前的修行功德了。你也可以這麼猜測一念,就是在往生的前一剎那,這些分別絲毫不差,就是九品三輩。但是一旦往生以後,所受用的這個境界來講呢,就是整個給你來一個天下大統。它就這麼妙,就這麼不可說,可以成功的反轉,但是你也不可能,就是說以凡夫心來逾越,它就這樣子的。

所以你看,為什麼他這裡講到:「亦有真有假,言假正報者,即第八像觀是也。觀音勢至等亦如是。」這是第八像觀裡面的內容,包括兩位菩薩。他是因為凡夫的心太下劣,那麼他一下子觀佛菩薩的真身,他不要說觀了,他設想都設想不起來。大家想想,我們有時候障重呀。障重的人,你就這樣閉目去觀阿彌陀佛,你有時候觀著觀著就成仇人就冒出來了,或者是你貪愛的人就冒出來了,有時候是一種凶相,有時又是欲心感召的赤身裸體,各種各樣,修道人都有這樣的,我告訴大家。甚至一團烏黑,或者什麼,千奇百怪,等等,諸如此類的。為什麼?就是「染惑處深」。

你看這裡講的:「此由眾生障重,染惑處深。」染呀,染的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你顧了這個,那個就顧不來。這邊的份額太多了,那邊的份額就起不來。所以一下子讓你投入到這種真境中,咱們不是不想投,不是不知道極樂世界的莊嚴,不是說自己不想馬上就得這個三昧,但是,你投不進去呀。

我們自己,我自己就是說,一個窮子吧,像《法華經》裡面的,大富長者常在,錢一點都沒有丟掉,就等著去繼承。可是我們現在是一個窮子,這個顯現他相應不了,沒辦法。所以說,故使,現在先假,假借這個真金像來用什麼呀,用注心。把我們的心投入到那裡。注就是注意的注,來注心。

所以大家來看,「佛恐乍想真容無由顯現,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這裡是安住的住。有時候大德們的解釋也有注,就是關注,注意到的注,其實意思應該是一樣的。「想同彼佛以證境,故言假正報也。」就是你觀想成了以後,跟佛一樣,以這個所證的境界,是佛的真身境界,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講,就是「假正報」。我們常說的,有一點借假修真的意思在裡邊。這是從通別中,又在別,通來講且不說,就在「別」裡面又開了兩門:一個是假,一個是真。我們現在講一個假正報。

下面,再往下貫一下:「言真正報者,即第九真身觀是也。」大家翻開原典經書裡面,你去看一下第九觀。第九觀把西方三聖描繪的呀,就是我們的凡夫心力,你不要說去運用,去觀了,你的心跟著那個經典的描繪走,你都覺得可以說是很辛苦,也可以說是業消的簡直就真是跟洪爐化雪一樣,太莊嚴了。

所以說,這裡是「第九真身觀是也。此由前假正」,就是前面修行,借這個假的正報,慢慢怎麼樣呀,「漸以息於亂想」,慢慢把我們的凡夫心,妄想心,分別心,給歇下來了。慢慢這個心給練出來了,清淨的這個止觀定力了,再怎麼樣呢,大家來看,「心眼得開」。這非常微妙。

大家看,這裡講的「心眼得開」不是小心眼兒,說你現在突然間花花腸子多了,聰明瞭,哎呀,修行修得好。很多時候,我們現在修道人,本來應該木木的,拙拙的。但是這個社會容不下這樣的人,最後就導致他覺得,我智慧不夠呀,就開始學小聰明。但是這裡的「心眼得開」呀,不是小心眼兒。而且也要告訴大家,也不是說看得更大更廣了,才叫做「心眼得開」,有時候會誤解。這個「心眼得開」是什麼呢?就是說,心地打開了。可以說,是見性,聞性,本性顯現了。也就是唯心所現的理,唯心所現的境,同步現前,就這個真身妙境現前了,就叫「心眼得開」。大家到不了,不要緊,你可以設想,你盡情地設想,就往那兒種種子,就攀這個殊勝緣。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經典裡面講到的,就叫做什麼呀,「粗見彼方清淨二報種種莊嚴」。經裡面講叫做粗見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因為你根本的障礙已經把它給伏除了,就能見到極樂世界的真實境相。因為見到的是真實境相,所以叫做什麼呀,叫做「真正報」,由假見真。所以我們大家,特別是法師們,可能會隨著你所鐘情的這個經論, 有時候嘗試著心地上去試著去用一下功。這個法這麼用一下,那個法,有時候會貪多的話,你用一下,再慢慢把它通,通通通,通到最後,什麼禪宗,什麼淨土,真的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手法,無非就是這一念心地,就簡單得不得了,這也算是一個法喜充滿吧。

所以說,「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見彼真實之境相也。言通正報者。」前面講「別」,這不是有通有別嗎?言別者,是阿彌陀佛。但是別裡面又分了真和假。這裡就說:「言通正報者,即觀音勢至等已下是也。向來所言,通別真假者,正明依正二報也。」就是總的前面的這些說法,總的這一種說法,只是依著經題作了一個對照性的劃分,為了讓咱們便於理解。就是無非告訴大家一個什麼呢,我們在這裡釐清一下,或者聽得多了就散掉了。

這段內容,總的從上一講的這一段開始,到我們今天貫的這一大段,總的說明什麼。一個,《觀無量壽經》觀所對境和內容,乃至功德。就是觀,你到底是觀什麼,有多少種觀,顯現什麼功德。第二點,就是它裡面給我們講了觀的前方便次第,還有後面得了觀,成就這個觀以後,所顯的真實所現的境相。這是告訴我們第二個消息。第三個,其實它也從中體現了觀法成就的原理。大概就是這三個脈絡,我們了解一下。其實總的就告訴我們,但凡我們,只要你有心,有眼,有想,有識者,就是這部經典,這個法門的根性。大家完全可以照著這個起修,皆能得到這個極樂現前的利益,往生西方的利益。這就是直白,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段就算我們貫完了。

為什麼說都能夠得到這個利益?何以故呢?就是因為全部的作用過程就串聯在這個觀的力量上。觀,又見。從娑婆又見極樂。這個又見就是說,我們本具的功德,我又要見到它。又見就是說,換一重我們整個的對境系統。所以,你怎麼理解都行。只要是為我們的信心修持服務就可以了。

大家再往下看這一段:「言觀者,照也。」還在講這個「觀」的意思。「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就這句話,總結得就如此的精闢。大家讀一遍過來,就我們怎麼講呢?你說祖師爺說的這些話。「以淨信心手」,就一個絕對的信心嘛,純淨的信心。怎麼樣呢,「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就說絕了,真的是說絕了,這就是過來人的圓滿見解。你看,所以說,這一句話雖然短,好像內容不豐富。大家要知道,實際上操作起來,實踐起來,它是非常豐富的作用和內容。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都在里許。

他這裡解釋說,「觀」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照也」。那「照」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什麼叫做「照」?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我記得講《心經》的時候,就說這個「照」,太妙了,就跟燈一樣。噌地開了以後,了了分明,但是它就不挨著你,就不粘住你,絕不會執著你。你也挨不著它的邊。它這整個前後左右,一覽無餘。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常講的,換一種說法,就叫定慧等持。你如果處在一個照,觀照這個照的之際,一切的外法都無力干擾,而且你自己又能明瞭顯現萬法的真相。說白了,照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

所以,善導大師這裡解釋為「常以淨信心手」。「常」就是說一直相續,處在這樣的狀態。大家知道為什麼每個菩薩的功德不一樣,每尊佛的名號不一樣。我剛剛我們去菲律賓,也參加了一個千佛拜懺法會。這個法,我還發願,我說以後在微信上我想每日一佛,把這個所有千佛的名號功德,都給他會到無量光壽上來。

當時我還發了這個願,為什麼。那麼多尊的佛,他為什麼功德尊號不一樣呢,就是過去他持的法不一樣。他在持什麼法,你看這裡說,為什麼叫「常以」,就是一直要持,相續。「常以淨信心手」,淨信,不懷疑,這是第一個條件,純信淨土不懷疑。第二個就是不雜,第三個不能退不能斷,第四個不容動搖,唯此一味的之信就叫做淨信。

一旦你有這個淨信啊,為什麼這裡他講到「淨信心手」呢,這個淨信一旦你入到這個淨中啊,它既是根本,就體現的是我們的心地,一切眾生的心地。既是根本又是智慧,包括我們對於佛法的見地,也是這個淨信。而且所有的修行手法,包括妙用、作用,還是這個淨信。

所以說正當你以這個淨信觀照之際,就是我們用修行手法通心之際,就叫做相持,「以持智慧之輝」,遍照極樂依正之事,全體都在我一念心性之中,真的是妙不可言。這個語言太蒼白了。總歸,反正就越信越淨,心清淨,越淨就不由自主地越照,越照就越信。反正就是其實就是一體心同、心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沒有錯了。就只能這麼說了。

好,我們大家來再看下一段:「言經者,經也。經能持緯,得成疋丈,有其丈用。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義不零落。」這是善導大師講這個經的字面意思。他老人家講「經」倒是沒有像那麼按部就班。那我們聽經的時候,這個經那個經,把這個「經」字也聽了不少了。光我那會兒講那麼多經的時候就頭疼,說一會兒說《大佛頂首楞嚴經》,一會兒《般若波羅蜜經》,一會兒《無量壽經》,《彌陀經》。這個「經」字怎麼講呢,講來講去都,真的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推陳出新,這就是妄想。

什麼叫做「經」呢?解釋這個「經」字,實際上,我們常說的解釋解釋,最根本的解釋就是不解釋。為什麼,因為有一種境界有一種法叫做顧名思義。你一看這個經,你馬上就顧名,顧這個名,馬上就思義,心裡就馬上知道它,經的體現,它的內涵是什麼。「經」是什麼呢,「經」,它就是經呀,經就是經呀。好比我們現在說,哎呀,一撇一捺寫了個人字,說人是什麼呢?阿彌陀佛,天老爺,我怎麼跟你解釋人呢。就顧名思義,人就是人,什麼是人,人就是人呀。

所以大家,真正認識「經」就這麼就得了,不要那個再出幺蛾子了,一會說什麼貫攝常法呀,一會什麼繩墨呀,楷定,當然這些都是它的種種功德。那實際上經就是經,沒的說,不容商量,只有隨順,歡喜信受。所以這樣的解釋法才叫做什麼,叫做法說,就直白地把這個法直通給你,叫做法說。後面才開始叫做譬喻說,這個法告訴你,你一愣,這是什麼說法呀,沒有聽到過,理解不了。

那他給你打個比方,才開始說,「經」是什麼意思,它能持緯。什麼叫做「緯」呢,大家見過那個,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知道,上一代,上上一代人中,那個年代他沒有穿的,叫織布。織布是什麼呢,很多的棉線一條一條地把它排在那兒,然後拿個梭子穿來穿去,把它穿在一起就叫「得成疋丈」,一疋布縱橫交錯。一條一條的義理把它攝在一起就形成一部經。

所以這裡講到的,你看:「經能持法,理事相應,定散隨機。」就是前十三觀屬於定善,後面的三觀屬於散善,十三觀,三觀,一共十六觀,把它一串穿起來形成一部,就叫做「經」。定善也罷,有這麼十三條線,散善也罷,又有這麼三條線,三條線裡邊還有好多的微細線,一縷一縷,總歸用這一股繩子把它穿起來就叫做「經」。「經」是能說的言教,那麼它講的法呢,是所說的這個定善散善,就是讓你怎麼觀極樂世界。所以才說「定散隨機,義不零落」,義不零落啊。

那麼,「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這就是說,開始你就修嘛,修行就往那兒走嘛。那修成功了一定能到那兒,就叫做「趣」嘛,趣就是趣向的意思。起行,當我們的修行啟動的時候,就開始就,能令修者。那麼一旦你啟動了,那你心就安在淨土法門上,這就叫做「趣」。實際上在座的諸位,如果現在你的心已經徹底落停在淨土上,這個法喜皆只有自己知道,這個心安只有自己知道它多麼的安。很多修行者還在苦苦追尋,還在百思不得其抉擇,我到底怎麼修?法門怎麼樣?能不能成就?很擔心,落不了停。

所以才叫「一切恐懼為作大安」。那如果我們的心行修成就了,心行就叫做「修」了,一定能夠往生成佛,就叫做「趣」,「修趣之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是教法,就是緣嘛,我們今天聽到了這個法,知道這個方法,這就是給我們很大的增上緣,提供給你了。借這個法來成就這個什麼呢,成就我們的修行,行就是因,教就是緣,以這個教緣之行因,得將來往生之果,就叫做「必藉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因為我們往生一定是什麼呀,主要靠的是佛的願力,所以叫「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

你看在《無量壽經》裡面講到了,所有的往生者那個快樂僅次於什麼呢,無為泥洹之道,僅次於無為泥洹之道。裡面勸了很多,大概意思就是說,哎呀,反正你這輩子呀,你就辛辛苦苦修吧,你捨了這輩子,臨終成功地一躍,就鯉魚躍龍門就躍過去了,叫捨棄今生。說你這個苦哈哈的一輩子,你在這兒吭哧吭哧的有什麼勁呢?大家都在互相欺騙,欺瞞,大家都在互相作亂,什麼臣欺其君,子欺其父,所有的這一些陋劣的,都是說我們娑婆世界的苦趣。

但是你看:「既生彼國,更無所畏。」所以說學習善導大師的這個論典呀,真的是也是難為大家了,你要對淨土法門就等於說你已經心安在淨土上了,現在只是百尺竿頭,想更進一步而已。你剛剛來聽淨土的幾乎還是很難入。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生死間隔,所以沒有怖畏。沒有三途之險,所以沒有怖畏。任運長時起修行,自然增進,即證佛果,所以叫「長時起行,果極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虛空。能招此益,故曰為經。」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給我們透露的法界信息,給我們提供的修行手法,告訴我們將來能得的利益,就這點。這善導大師已經把它全盤托出了。

後面再來看「言一卷者」,他講得很細,前面講到的是《觀無量壽經》,那麼這裡又講到說一卷。《觀經》不太長,很短,比這個《無量壽經》要短得多,稍比《彌陀經》長一點。那麼雖然《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典是在兩個地方講的。一個是在當時的王宮,阿闍世王太子要殺父的這個王宮。另一個呢,後面就是最末端有一小段講到說,世尊回到靈鷲山以後,又告訴大家,《觀無量壽經》,又講了一遍。所以說在兩會、兩處所說的,叫做「一卷」,就說的這個內容。

當時在靈鷲山啊,大家設想一下,就不只是王宮裡邊的這些,韋提希夫人呀,或者宮女呀、國王呀、太子呀、大臣們聽了,那就是不但有凡夫,還有聖眾。所以大家想,這個有可能當時世尊回到靈山以後,大家有去過印度的,上過靈鷲山,還有說法台,現在還在。現在的那個山形就真的是特別像靈鷲山。

到了那些聖地呀,想想說這些聖言量,像祇樹給孤獨園呀,竹林精舍呀,全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就是從心性中,從這個法界化現中呢,流淌出來的聖言。那我們現在雖然已經鬥轉星移,似乎已經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普陀名山的白華庵齋堂來講,實際上也沒有離開靈鷲山當時的一念。所以說這一卷經,實際上再要把它往上會一下,就是這一念法而已。一卷經就是一念法。所以「故言佛說無量壽觀經一卷,此即釋其名義竟」,到這裡就把《觀無量壽經》的經題講完了。大家要知道不是我講完了啊,是善導大師把《觀無量壽經》的經題講完了,我們把他講經題的內容給講完了,學習完了。

下面開始第三個版塊,就是要「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所以你看後來天台宗的五重玄義的講經方法,其實也有很多繼承和集大成。你看善導大師唐朝人,雖然他在講這個《觀經》,實際上這幾個內容點,也差不多就是五重玄義的這種核心介紹。但是它這裡有一個時代的烙印,大家看,它後面的內容是:「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這是什麼意思啊?

首先我們來看,你看為什麼他這裡講到「辯釋宗旨不同」。大家要曉得釋迦牟尼佛當時講法的時候、講說的時候,他的針對性是非常強的,他今天要講一個什麼核心的修學法門,他講以什麼角度來契入這個宇宙的真相,那麼它就是一部經典可以說是一個路子、一個套路。所以每部經典都有它的經眼所在。經眼是什麼意思,法就這麼一個法,看引導你怎麼看,往哪兒看才能看清楚,給你瞅準一個角度,這就叫「辯宗旨不同」,一部經的宗旨。

所以我們看這個「宗旨」的意思,「宗旨」什麼意思啊?「宗」嘛,你看我們說宗派,你所屬的哪一宗。那什麼宗,「宗」就是我最矚目最搶眼的這個地方,在這部經典最搶眼最矚目的地方在哪兒,就是它的「宗」。所以也可以理解成尊貴的「尊」,大家萬眾矚目,主要就是這個點。說句罪過的話,就這部經典這個法門的賣點在哪兒,博眼球處在哪裡。

那麼「宗」也是它的一個主要的,就是核心思想在哪裡。所有這部經典的語言一定是把它推向這個核心思想,讓你讀完誦完以後,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的心地總結在那裡,趣向在那裡。從始至終護持你,趣向這個法界,這就叫「宗旨」。

所以像以前的法師們在辯這個經的「宗旨」以後,他也會從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比如說「宗旨」是什麼呢,叫做「獨尊義」,這一部經典主要講什麼。就像天沒有兩個太陽,國沒有兩個國王一樣,它一定是圍繞一個核心法門,這叫「獨尊義」。第二個叫「統攝義」,就是它所有的這些言辭,這部經典不管它縱橫交錯,就橫看成嶺側成峰,好像遠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它都是給你講廬山真境的。你得要記住我們想目光鎖定的是什麼,廬山真境。你不要在這個是峰那個是嶺上面大做文章,「統攝義」。再一個叫「歸趣義」,歸趣呀,眾星拱北。雖然這個水不斷地在流,它一定是往東流就好,這就叫「宗旨」。

但是大家發現了,為什麼他這裡舉了兩部經典,一個是《維摩詰經》,這是在當時非常流通影響甚廣甚廣的一部經典。維摩大士現在很多經典裡面的,像不二法門呀。大家看到不二法門,你隨便到廟裡邊有時候轉一轉,就轉到不二法門。一個月門上面有個牌匾,不二法門,那就是出自《維摩詰經》。那每個廟裡邊都有方丈、丈室,也出自《維摩詰經》。

我們說的不思議呀,專門講不思議的境界就有一品,叫不思議品。所以這部經典當時流行非常廣,所以大概是為了就是說,我們也可以某種意義上說為了順應時代性,當時不是解這部經嘛,那總要博引旁證。所以大概這裡,善導大師說,把《維摩經》拿出來說:「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不思議解脫」就是真如實相,就是說不起心動念了,不去起心動這個分別心了。那麼這個心念一旦與這個真如實相相應,那麼現前一切法都是解脫的相貌,而不是貪著的相貌、執著的相貌。所以他說以這個不思議解脫為宗,這是說的《維摩詰經》。

那麼「大品經」是指的什麼呢,指的《大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通常來講,我們現在來看應該是指的羅什法師翻譯的《大品經》。因為後來龍樹法師著的《大智度論》,《大智度論》就是解釋這個《大品般若》的。但是他這裡講到的宗旨是以什麼呢,以這個空慧為宗,「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

那他講這兩個啊,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把它「牽強附會」一下,也很有意思。大家要知道往生淨土法就叫不思議法,淨土還有個異名叫做攝受一切有情之不思議之究竟不思議淨土。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信就信,你不信就拉倒,不跟你多說二句話,就這麼鐵,就這麼個法。但是往往有福德智慧的人直接就從這兒上道,就得了天下,就買了乖。只有說受不了這種法的,才跟你再進行思議的對接,怎麼個好,圓證三不退,一生補處,信願往生等等諸如此類。如果你真的相信淨土就是阿彌陀佛攝受,你去不去,就這麼一念法。所以你看他這裡講,「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實際上淨土法門也是不思議法,往生即是解脫嘛,所以也可以說是不思議解脫。

那麼《大品般若》以空慧為宗,實際上往生淨土這個法也是建立在畢竟空義的基礎上。論典裡邊講到「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一切法就包括信願行法、往生法、圓證三不退法、一生補處法,和「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之法,所有這一切法都是因為「以有空義故」。這個根本我們也不要忘了。就往生淨土啊,亦復如是,所以你看這裡講到的說「此例非一」。就是大概這個意思,不思議空慧。

那麼就如同說,這兩部經典它們都有自己的宗旨一樣。我們「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趣。」那麼引出來一個什麼呢,就是現在的《觀無量壽經》,它是以這個觀佛三昧、念佛三昧為宗的。因為前面的十三觀裡邊呀,是韋提希請而說的十三種觀法,它是以觀佛為根本的修法。

但是後面的三觀呢,是佛無問自說的,它裡面又立了說,這個就是說你持阿彌陀佛名號,持無量壽佛名,那麼你是以什麼呀,又以念佛為宗。這兩種行法,都可以入什麼,入三昧。言觀佛者就是攝心觀佛嘛,攝心觀佛的色身相嘛,言念佛者,就是出聲,稱彼佛名嘛,總歸無非就是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制心一處。

所以說,實際上就是一個三昧。觀也是佛,念也是佛,念就是觀,觀就是念,總歸就是見佛成佛,最後就是入這個三昧。所以「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趣」。前面的這兩個宗旨呢,念佛三昧,觀佛三昧,是屬於因;那麼我們成功的往生呢,是屬於果,所以往生淨土是本經的根本歸趣。這就是這部經典告訴我們,這部經典所要主導的修行體系。得以往生,最後就是為了往生,這就是佛說這部經典的本懷吧。

所以大家,聽法聽到這裡,你也聽來聽去,聽到了這是幹什麼的,我們要搞明白。這個宗旨要是一旦吃透了,很重要。否則我們聽來聽去,老是抓不住重點,大家要知道。有時候,我自己講法也是,你這講法要撒開網,還要收網,你帶著聞法者,你可以說撒開了把它談玄說妙,但是你說著說著,自己都跟著走了,那大家,你說怎麼來洗耳恭聽。所以聽著聽著,一定要,也是要收放自如,有廣法,有略法,有進法,有出法,就是看我們怎麼,總歸就是為了做這個夢幻佛事。所以大家聽著也要,聽到哪裡,就是聽到宗旨為歸趣,到底學這個法是幹什麼的,就讓你幹這個,念佛、觀佛、求往生,就這一件事情。

那好,我們再往下看,前面的是辯它的宗旨,後面開始呢,是辯它的教之大小,也是不同的,就是淨土屬於大還是小教呢。一般大家學習一下佛教史的時候呢,都會關注到當時不是有幾次結集經典嘛。結集經典的時候,我們現在往往容易喜歡判點史實,實際上史實我們很多時候也不知道,何況當時諸佛菩薩的神通妙用,羅漢的這種發心,我們更不知道。

實際上當時啊,阿難、迦捨尊者著手組織人員,去結集經典,五百個人結集的是什麼呢,在王舍城的七葉窟裡面結集的是聲聞藏。同步,阿難有多少,阿難有這個八不思議法呀,同步,阿難跟文殊菩薩在鐵圍山結集的是什麼,是摩訶衍,是大乘法,叫做菩薩藏。

那麼這裡講到的說:「言教之大小者,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就是說這個《觀無量壽經》到底是屬於聲聞藏,還是屬於菩薩藏?那告訴大家,這裡是菩薩藏收,是純大乘法。為什麼?因為在小乘部經中呢,從沒有說到淨土,你大家去看一下。那大家看到這兒,哎呀,我們能夠生在大乘法的流通之地呀,大家設想我們現在的佛教,三寶,你說在以什麼法來廣攝大眾?幾乎念阿彌陀佛是學佛的標誌,是佛教的代表。

以什麼法我們來廣結佛緣?那合掌一下,阿彌陀佛。諸位同修,阿彌陀佛。大家感恩法師,阿彌陀佛。以什麼法來個得一生解脫,得不退轉?只有這個法。就是說很多現在我們淨土法門達到的指標,我們根本就意識不到,雖然口口聲聲也在宣揚,在受用,還意識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小乘經部中呢,就是整個翻遍這個貝葉經裡,沒有一個字說淨土的,因為當時受不了嘛,講《華嚴經》吃了虧了嘛,所以就完全在這講阿含裡邊沒有一個字說有淨土,何況說勸人往生呢。

在小乘部類中從來不談還有另外的佛,還有藥師佛,有阿閦鞞佛,有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沒有一個字說有阿彌陀佛。所以大家要知道,淨土彌陀這個名詞概念只要我們一入耳根,即刻你下的種就是大乘佛種,就是大乘佛種。這學佛也很要命的呀,開始下種就看你下的什麼種嘛,對不對。這跟那個,這跟買股票一樣的呀,你下手,你下的,買的什麼股呀。大小乘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我們確實有時候覺得我們的行持好像天天吹牛,說大乘玄妙,行持連小乘都夠不著。可是要大家知道,在緣起法中,不可同日而語。貌似我們就我常說就跟蓋樓一樣,你下的這個種,你蓋樓蓋的地基打得好,面積非常寬,你起來它起來的是什麼概念?你下種就下的地基就這麼點兒窄,你起來你再怎麼高你也粗不了呀。好像現在蓋得慢,好像這個面積廣,好像不如那個嗖嗖地搞得一層又一層蓋得快。但是呢,一旦成就了以後,就這個地基小的就要後悔,悔青了腸子了,還得從頭來,還得迴心向大。

所以說這裡講到的說:「菩薩藏收,頓教攝。」因為在修行法門裡面呢,有大乘小乘,那我們現在說淨土是唯大乘,在修行法門裡有頓教漸教,淨土法門叫唯頓教。大家要體悟這個頓是什麼呢,它不是說,我們一般習慣說,禪宗不是直指人心嘛,好像是頓教。什麼叫做頓,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做漸,漸次的漸,漸漸的漸。你是從小慢慢地入大,這個叫什麼,叫做漸教,漸法漸修。你直接就入的大,從來就沒經過小,這就叫做頓教。

韋提希夫人她就是個凡夫,氣得要死,都想自殺了,活得已經徹底沒法活了。這個時候她找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直接就劈頭蓋臉就把這個法講給她了,最後她就搖身一變,就徹證無生法忍,這經典裡面說得非常明確,這就叫頓教。沒有讓她說你先修個小乘,慢慢地從幾地幾地怎麼怎麼樣,從來不說,就直接,這就叫做「頓教攝」,頓教攝。所以我們聖道門裡邊憑藉自己的修持出離,那麼淨土法門借著他力的這種攝受來出離。就好像我們現在呀,春天呀,大家也知道,把原來那些枝枝末末全給它削掉,剪掉了,直接就留一個主幹精華,就給你透露出來,這就是淨土的一脈修法。

這是我們辯到這個第三個,宗旨和教理大小,在講《觀無量壽經》。

後面我們再看這一小段,就是第四個版塊,就是說「辯說人差別者」,說人差別者。你看,他首先講到說:「凡諸經起說,不過五種:一者佛說;二者聖弟子說;三者仙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這個內容呀,有好多論典裡邊,《大智度論》裡邊也講的非常明確,就是說經典,講經的呀有五種情況,但是後面的四種啊,就是佛的弟子,佛的聖弟子就是指他的菩薩羅漢弟子。你像《法華經》裡面有一個品階叫做轉教付財,就是講般若的時候呢,讓羅漢給菩薩講般若法,轉教付財。那麼像《維摩詰經》也是菩薩說。

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這一段說的啊,說這是佛自說的這個明確呀,它從義理而言,好像沒什麼重要性,但是大家,不代表說,它因為沒有講什麼深奧的法義。但是為什麼在這裡側重要講了一個版塊呢,是因為從勸化起信而言,它有根本性的重點,透露了一個什麼信息,《觀無量壽經》是佛說的,不是其他弟子以下的人說的。

為什麼呀?因為淨土之難信之法呀,假如果是佛以外的幾種情況說的啊,現在是佛說的都沒人信,很難信嘛。你想想要是其他的幾個情況說的話,誰能相信嗎?因為只有佛才是這個實知、實解、實見、實證者,我們常說的正遍知,無上士。有這樣的名號加持,才能讓我們凡夫,所謂的信心百倍,信心十足,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加持。

如果沒有這一句話,沒有說「今此觀經是佛自說」,你看著吧,完了。為什麼我們說有四依,叫做依了義教,什麼叫做了義教,菩薩以回說的都有可能不是了義教,不圓滿,因為他覺行還沒有圓滿。所以這裡就這一句是佛所說,就確定不是說菩薩以回,有的他還是自己心還是疑惑心,他怎麼說決定法嗎?大家想想。菩薩以回的眾生,九法界還是都是處在疑惑心呀,沒有徹底紮到底嘛,所以我們心裡就得不到這樣的一種加持。你看為什麼我們平常有一種修飾語說,哎呀,有可能吧、也許吧、大概吧、應該吧,你一旦用這幾個詞,一加持實際上就是不負責,不敢擔保嘛,不敢拍著胸脯子擔保疑惑心就是飄忽不定的。

你看有的祖師們在開示的時候講到說,淨土法門特別害怕還有一個什麼,被他宗知識所轉。這是什麼意思?被他宗就是說被其他法門的知識,知識來講,其他法門宗門下的知識,他人家也是真正的善知識,是善知識。但是呢,他弘那個法,有時候就不能夠偏讚這個法。所以由這個角度來講,他是那個宗的善知識就未必是淨土的善知識,所以專修很重要。

這裡說是佛自說的,其實就是讓我們安心專修,沒有問題。判定這個就是佛說的了,不存在半信半疑了,就根本底氣就給你了。為什麼?因為如果佛都不可信了,還有什麼可信的呢?諸位同修,大家設想一下,這個話是實在話。你現在想想如果都佛都不可信了,還有什麼可信的,這世界沒有什麼可信的了。

那我們再看一下,還有一句講完就今天結束。「問曰:佛在何處說?為何人說?答曰:佛在王宮為韋提等說。」太淺白了吧。這麼淺顯的問題,問答,是給誰說的呢,說給韋提希說的呀,經文裡面明目標寫的嘛,說在哪兒說的,就王宮裡面說的。可是大家知道,一體悟就皆有深意。為什麼啊,你看我們分析一下,剖析一下啊。

這兩部經實際上有兩處,剛才講了,一個王宮為韋提希說,一個靈鷲山為大眾說。那如果我們一定要註解一下,立足於淨土的修法來註解一下,換句話說:這部經典什麼呢,在苦處說;為誰說?為苦人說。大家要悟到,為什麼說在苦處說?呀,我們想想王宮呀,這是人間第一尊貴地呀,大家不要忘了,依然是八苦交煎。我再次地講過,實際上就是緣於一場宮庭政變嘛,宮庭政變就是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生老病死,就全部佔全了,這宮庭政變這場戲演的,所以就是八苦。這個韋提希雖然已經貴為皇后了,依舊是怨親逼迫,做不了主,所以典型的就是什麼,就是苦處嘛,王宮,就是為苦人所說嘛。

他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淨土的根本思想,就是欣厭思想,就是以苦為入道根本。當然另一方面也提出淨土的三根普被。你看,上至王宮貴族,下至裡面講到了有五百侍女,跟著韋提希的五百侍女,這算卑賤的了,同時證無生法忍,所以說這三根普被。那我們一想想,那王宮算是苦處了,這靈鷲山是大聖地。我告訴大家,依然,雖然在靈鷲山為大眾,有羅漢有菩薩眾,還是什麼呢,還是苦處,還是苦人。

大家在學《彌陀要解》的時候,就應該還記得,靈鷲山再怎麼人間第一聖地,可是依舊還是什麼,還在娑婆世界呀。娑婆世界是一個苦道場,這些聖弟子們修得再已經達到了這個修證不凡之地,非凡之地,問題是什麼呢,哪怕他修到等覺菩薩還要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不圓滿之苦,還是屬於什麼,苦人。所以靈鷲山依然是苦地,諸聖弟子依然是苦人,這部經典就告訴大家,一個什麼呀,了苦之法。

我們要知其說處,知其為人,則知道盡娑婆無一處不是苦地,無一人不是苦人,包括菩薩示現到這裡,依然如故。所以說我們學修淨土,要看清楚這個苦趣,發這個真實心,你要不發真實心了,菩薩就真實地讓你苦,實際什麼時候你苦得受不了了,自然而然就發起來了。

今天呢,就給大家法供養到這裡。

好,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用佛號來壓煩惱,臨終時恐怕壓不住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毘舍闍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經文,那...

為什麼你覺得淨土之法那麼難信

在這個以科技和經濟為主流的當代社會,佛教無可避免地...

聖嚴法師《什麼是淨土》

(一)淨土的定義: 淨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薩等聖人所...

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

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

暫執聖號已勝百年之福,一發大心已越歷劫善根

佛在《阿彌陀經》中講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

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執持名號跟禪是有密切關聯的。經典當中有句話:若人但...

【推薦】一念虔誠皈依的心啟動了彌陀本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極樂世界也是緣起,是否也有成住壞空呢

問: 請問師父,如果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是緣起,那是...

心病有五大種類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心裡不舒服,就是當我們的內心...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一般簡稱為《華嚴經》,大方廣是...

無分別心是道

寶峰寺,某天午齋畢。僧問:飯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飯...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惡業

凡皈依佛法之人,無論男女,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常住物」有四種分類

常住物有四種: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現...

相信六道輪迴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觀念呢

六道輪迴確實是我們業力凡夫的真實的生命現象,但我們...

答非所問

世間各行各業,各人有各人的智識和經驗,智識有累代傳...

【推薦】深圳最大海鮮酒樓改賣素餐 看老闆改變的心路歷程

剛到新梅園圓通素食城(深圳店)時,感覺很是驚訝。一...

昌臻法師《以戒為師》

結夏安居是佛陀傳下來的,利用夏季三個月時間,不外出...

往生的護照--淨土三資糧

學生們出國留學時要申請留學生護照;商人們出國考察時...

淨界法師:五濁惡世

娑婆國土的特色,這個地方講出一個相貌叫五濁惡世,我...

如何掌握給亡者助念和開示的時間

問: 法師說,給亡者開示時,不要死板地每隔兩個小時...

為什麼一夢見保家仙,身體就生病

問: 我媽媽信仰佛教幾十年了,現在除了住在家裡之外,...

出家人可以贍養和照顧父母嗎

經常有人會問,出家人可不可以贍養在家的父母?尤其是...

夢參法師:不要評論僧過

這些大德們,大和尚們,他個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別是...

【佛教詞典】婆收婁多柯

(流派)Bahu?rutiya?,十八部中之多聞部也。...

【佛教詞典】趯倒淨瓶

禪宗公案名。百丈懷海為擇大溈山住持,試驗典座靈祐、...

【視頻】《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龍施菩薩本起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慧律法師《識心是賊,真如才是主人》

慧律法師《識心是賊,真如才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