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往生的護照--淨土三資糧

從慈法師  2014/05/07  大字體  護眼色

往生的護照--淨土三資糧

學生們出國留學時要申請留學生護照;商人們出國考察時要申請考察護照;一般人們出國旅遊時要申請觀光護照。各種護照申請的單位雖然不同,但凡是想要出國旅遊都需要擁有一張護照。而一個淨土的修學者要往生西方也必須擁有護照,而往生的護照我們稱為—淨土三資糧。擁有出國護照是出國前的事前準備,具備了淨土三資糧—信、願、行,則是往生西方的事先準備。何謂淨土三資糧呢?下面讓我們一一來探討這個問題。

淨土三資糧——行、願、信

(一)信:

在探討淨土三資糧的同時,我們首先當知——信是一切事情最後的基本資糧。陞學、事業、抱負……等,一切都依信心來達成。大智度論有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所以,信是入佛法大海的第一步。同樣地,淨土修學者也依信為首要資糧。大略而論,淨土宗依六點起信,西方淨土及彌陀絕無虛願的真實性。那六點呢?

(一)信自——淨土修學者,首先要相信,我人現前一念心不可思議,它能變現宇宙萬有一切事物;例如:在我人閉眼一瞬間,即可概略想像出台北總統府的影像。由此可知,彌陀與極樂,是我心具,只要我人臨終時能一念心至心稱念彌陀聖號,願生西方淨土,必得往生目心所具彌陀淨土中。

(二)信他——在此一點中包括有三:最先是相信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西方淨土的聖言量;其次,相信彌陀因地做法藏比丘時曾發四十八大願,其中有願:願成佛之後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西方,現彌陀佛果已成,絕無虛願:最後,應當相信十方諸佛勸我們念佛往生,更要相信從古至今已往生淨土的大德們,往生的實例。以上是為信他。

(三)信事——所謂信事,就是相信,既然有我人所居的娑婆國土,則彌陀經內所言,過此三千大千國土十萬億佛土之西,的確有極樂世界的存在。

(四)信理——此點即是相信我人的心性,大而無外,盡虛空遍法界,小而無內,在微生裡可轉大*輪。往生極樂是往生我人心性內的極樂,並非心性之外有一極樂為我所生。所以,有佛經言道:若人臨命終時至心信樂念佛,乃至十念,一剎那頃即得往生。這就是心性廣遍,唯心淨土之言,但並非只有心性沒有淨土。

(五)信因——佛法信因果,所以當深信散亂心稱佛名號,猶為成佛種子。(如法華經中雲。)況能念佛一心不亂的淨因,安得不往生淨土之果?

(六)信果——此點即深信依因感果。深信淨土的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假;有念佛求往生之因,必有見佛往生之果,是為信果。

以上六點是淨土修學者所當深信的,由上述六點起信,信後又起願;以下我們繼續來探討——願資糧吧!

(二)願:

一個人一生中,陞學、事業、抱負……等等的成就不唯依信心來達成 ,願力乃是支持信心的主要後盾。願,可使我們度過困難;願,可使我們人生有了無形的鞭策。因此,願,對淨土修學者而言也是重要的資糧之一。淨土的修學者願資糧雖然包含很廣,但主要的當有厭離娑婆苦及欣求極樂樂的兩點願力。此兩點中的厭離娑婆苦即佛所言四聖諦中的——知苦及斷集;欣求極樂樂即四聖諦中的——慕滅及修道。另外有五點也是願資糧中我們所當知的:

(一)願離五濁世——就是希望今世之後能離此劫濁、見濁、煩惱濁、命濁、眾生濁的五濁娑婆國土而往生西方淨土。

(二)願上善聚會——其次,希望今世後能往生西方淨土與諸佛菩薩,上善聚會同修佛道。

(三)願速登不退——即願往生西方得三種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並能得一生補處之位。

(四)願見佛聞法——此點即是,願能到西方速能見佛聞法而了悟無生。

(五)願廣度眾生——最後,希望能到西方國土,分身塵剎,廣度十方法界眾生同成佛道。

以上是為簡略介紹淨土三資糧之二——願資糧。

(三)行:

淨土大德藕益大師曾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 於念佛之淺深。由此可知,信願行三資糧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而念佛的正行正是往生的行資糧。總而言之,佛法是一門求覺的學問,淨土的修學過程也不離此,念人生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觀照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念人生是苦——使生厭離及出離心以長道心。

(二)念人生是空——使學者除貪愛而增長智慧。

(三)念人生無常——使學者長道心而增精進除懈怠。

(四)念人生無我——以破眾生的執著緊縛而得自在與解脫。

以上四點是為智慧的觀點;另外,更有五點是學者在力行上必須堅持修行的。

(一)念阿彌陀佛——學者念彌陀萬德洪名,不但可除罪消障長智慧,能如子憶母,念念相繼,淨念自得顯現。

(二)做早晚功課——學者為求收攝散亂心,增長定力,每日必須至誠持誦早晚課。

(三)閑邪又存誠——學佛修持不得一心乃因惡業障心,學者如能閑邪而心存至誠心,惡業自除,淨業增長,久而久之佛號自能專一。

(四)修餘行助道——淨土的修學雖以念佛為主,其他餘行為助,不過隨緣盡分,廣修功德,自利利他以為助道之緣,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五)得一心不亂——在彌陀經內有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淨土修學者,果能得一心不亂,臨終往生西方即有把握矣。

以上幾點是為修學者概略解說淨土三資糧之三—行資糧。

(四)結語:

從上我們大略得知淨土三資糧的意義;在信方面六點是主要的;在願方面,大略包括有厭離及欣求兩方面;行方面則以智慧的覺悟及老實修行為主。淨土法門乃是世尊澈底悲心為末法眾生特開的殊勝法門,如能具備以上所提及的三資糧,可謂萬修萬人去;最後,我們竭誠地盼望您能依教奉行,同生淨土。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臨終開示的技巧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

信忍、悟忍、喜忍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

詩人白居易的一生佛緣,暮年潛修淨業

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之後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極虔誠...

【推薦】難道您還沒有玩夠嗎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惡人所造的惡業是否可帶業往生

問: 帶業往生,善人得往生,惡人以前所造的惡業是否...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

1.生平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縉雲縣...

如何才能稱得上對淨土法門的真信

既知如上所說義理,必須依此諦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

念佛人常念死時節,方肯切心

一、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極樂,誰不...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所有顯現皆是識神所變現,切不可認以為真

古人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總的來說,不論什麼好...

佛經中講邪淫的果報

佛在《善生子經》上講: 【淫邪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佛法化導,救人心之陷溺

大凡一個國家之政治法律,無微不至,那還有不逮之處?...

少年時舍其不能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

取是一種本事,舍是一門哲學。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

唯有一念話頭,是當人命根

古德教人參禪做工夫,先要內脫身心,外遺世界,一切放...

要從當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學好了,就能夠用智慧觀照自己的身心狀態,時...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經咒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然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

聖嚴法師《回家的感覺真好》

我們要用愛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溫馨的意涵是指溫暖,令...

人生怎樣活才有意義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話,這句話你就會有答案。當你還問出...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大乘經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學的經論,都要你好好地保...

忍辱法門有五種

第一、生忍。 每當被辱境到來之時,無法迴避,無法抵...

非時食戒十大益論

客問杜多子曰:吾聞殺、盜、淫、妄,名為性罪;飲酒昏...

做早晚課的用意

早晚課誦是自古就傳下來的傳統,但是雖然傳了數千年,...

有八種原因會導致持咒不靈

1-3、【懷疑心、起噁心、不誠心】,有這三種心,持咒必...

寺院不是星級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鑽VIP

上午與某居士喝茶時閑聊,他告訴我,師父,前兩天我在...

【佛教詞典】本弘誓願

(術語)佛未在因位時誓願弘濟一切眾生也。...

【佛教詞典】六解一亡

據楞嚴經卷五載,佛陀嘗以一寶花巾比喻涅槃,花巾綰六...

【視頻】靈岩慈航系列《妙蓮老和尚閉關前對大眾開示》

靈岩慈航系列《妙蓮老和尚閉關前對大眾開示》

【視頻】界詮法師《別鑽比丘尼的圈圈》

界詮法師《別鑽比丘尼的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