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二十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二十二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辯業品第五之五

又經中說有三牟尼。又經中言有三清淨。俱身語意。相各云何。頌曰。

 無學身語業  即意三牟尼
 三清淨應知  即諸三妙行

論曰。無學身業名身牟尼。無學語業名語牟尼。即無學意名意牟尼。非意牟尼意業為體。何緣唯說色識蘊中有是牟尼。非於餘蘊。有餘師說。舉後及初類顯中間。亦有此義。如實義者。勝義牟尼。唯心為體。故契經說。心寂靜故有情寂靜。此心牟尼。由身語業離眾惡故。可以比知。意業於中無能比用。唯能所比合立牟尼。何故牟尼唯在無學。以阿羅漢是實牟尼。諸煩惱言永寂靜故。諸身語意三種妙行。名身語意三種清淨。無漏妙行永離惡行煩惱垢故。可名清淨。有漏妙行猶為惡行煩惱垢污。如何清淨。此亦暫時能離惡行煩惱垢故得清淨名。或此力能引起無漏勝義清淨故立淨名。若謂此亦能引煩惱垢故。謂作煩惱等無間緣是則不應名清淨者。此亦非理。善心起時。非為染心起加行故。染心無間無漏不生。有漏善心能引無漏。故有漏善得清淨名。順無漏心能除穢故。說此二者。為息有情。計邪牟尼。邪清淨故。又經中說有三惡行。又經中言有三妙行。俱身語意。相各云何。頌曰。

 惡身語意業  說名三惡行
 及貪嗔邪見  三妙行翻此

論曰。一切不善身語二業加行後起。及與根本並不善思。如次名身語意惡行。然意惡行復有三種。謂非意業貪嗔邪見。豈不契經。亦說貪等名為意業。如何今說貪嗔邪見非意業邪。是業資糧故亦名業。如漏資糧亦名漏等。是諸聖賢所訶厭故。又能感得非愛果故。此行即惡故名惡行。三妙行者翻此應知。謂一切善身語二業加行後起。及與根本並諸善思。如次名身語意妙行。然意妙行復有三種。非業無貪無嗔正見。智所讚故。感愛果故。此行即妙。故名妙行。正見邪見雖非益損他。而為彼本故亦成善惡。又經中言。有十業道。或善或惡。其相云何。頌曰。

 所說十業道  攝惡妙行中
 麁品為其性  如應成善惡

論曰。於前所說惡妙行中。若麁顯易知。攝為十業道。如應若善攝前妙行。不善業道攝前惡行。不攝何等妙惡行耶。加行後起等。彼非麁顯故。且於不善十業道中。若身惡行令他有情失命失財失妻妾等。說為業道。令遠離故。若語惡行過失尤重。說為業道。令遠離故。若意惡行重貪嗔等。說為業道。令遠離故。加行後起及餘過輕。並不善思皆非業道。善業道中身善業道。於身妙行不攝一分。謂加行後起及餘善身業。即離飲酒斷草施等。語善業道於語妙行不攝一分。謂愛語等意善業道。於意妙行不攝一分。謂諸善思。十業道中前七業道。為皆定有表無表耶。不爾云何。頌曰。

 惡六定無表  彼自作淫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無表

論曰。七惡業道中六定有無表。謂殺生等。除欲邪行。非如是六。若遣他為。至根本時有表生故。若有自作彼六業道。則六皆有表無表二謂起表時彼便死等後方死等與遣使同。根本成時唯無表故。唯欲邪行必具二種。要是自身所究竟故。非遣他作如自生喜。七善業道。若從受生必皆具二。謂表無表。受生尸羅必依表故。靜慮無漏所攝律儀。名為定生。此唯無表。但依心力而得生故。加行後起如根本耶。不爾云何。頌曰。

 加行定有表  無表或有無
 後起此相違

論曰。業道加行必定有表。此位無表。或有或無。若勐利纏淳淨心起。則有無表。異此則無。後起翻前定有無表。此位表業。或有或無。第二剎那無表為始。名為後起。故此定有。若於爾時起隨前業。則亦有表。異此便無於此義中建立業道。加行根本。後起異相。如順正理廣辯應知。又契經說。苾芻當知。殺有三種。一從貪生。二從嗔生。三從癡生。乃至邪見有三亦爾。豈諸業道於究竟時皆由三根。佛作是說。非諸業道於究竟時皆由三根。加行有異。云何有異。頌曰。

 加行三根起  彼無間生故
 貪等三根生

論曰。不善業道加行生時。一一由三不善根起。依先等起故作是說。殺生加行由貪起者。如有貪彼齒髮身份。或為得財。或為戲樂。或為拔濟親友自身。從貪引起殺生加行。從瞋起者。如為除怨發憤恚心起殺加行。從癡起者。如波剌斯作如是說。父母老病。若令命終便生勝福。以令解脫現在眾苦。新得勝身明利根故。又謂是法祠中殺生。又諸王等依世法律。誅戮怨敵除剪兇徒。謂成大福起殺加行。又外道言。蛇蠍蜂等為人毒害。殺便獲福。羊鹿水牛及餘禽獸。本擬供食故殺無罪。又因邪見殺害眾生。此等加行皆從癡起。餘六加行從三根生。如順正理廣辯其相貪等加行如何從三。以從三根無間生故。謂從貪等三不善根。無間各容生三業道。由此已顯從貪瞋癡無間相應生三加行。依無間義亦生業道。已說不善從三根生。善復云何。頌曰。

 善於三位中  皆三善根起

論曰。諸善業道所有加行根本後起。皆從無貪無瞋無癡善根所起。以善三位皆是善心所等起故。善心必與三種善根共相應故。此善三位其相云何。謂遠離前不善三位。所有三位應知是善。且如勤策受具戒時。來入戒壇禮苾芻眾。至誠發語請親教師。乃至一白二羯磨等。皆名為善業道加行。第三羯磨竟。一剎那中。表無表業。名根本業道。從此以後至說四依。及餘依前相續隨轉。表無表業皆名後起。如先所說。非諸業道。於究竟位。皆由三根。應說由何根究竟何業道。頌曰。

 殺麁語瞋恚  究竟皆由瞋
 盜邪行及貪  皆由貪究竟
 邪見癡究竟  許所餘由三

論曰。惡業道中殺生麁語瞋恚業道。由瞋究竟要無所顧。極麁恶心現在前時。此三成故諸不與取欲邪行貪。此三業道。由貪究竟要有所顧。極染污心現在前時。此三成故。邪見究竟要由愚癡。由上品癡現前成故。虛誑離間雜穢語三。一一許容由三究竟。以貪瞋等現在前時。一一能令此三成故。諸惡業道何處起耶。頌曰。

 有情具名色  名身等處起

論曰。如前所說四品業道。三三一三。隨其次第。於有情等四處而生。謂殺等三有情處起。要待有情此業道生。故非唯待外物此業道生。豈不此三亦名色處起。一蘊一念亦得名色名。此三要託諸蘊總故。偷盜等三眾具處起。於他有情所受用物。欲攝屬己業道方成。雖待有情而眾具勝。故說三種託眾具成。唯邪見一名色處起。由此撥無名色法故。雖此亦撥涅槃為無。而名色門撥無永滅謂尚無苦況苦涅槃。是故但言名色處起。豈不邪見。亦撥有情。何故但言名色處起。由此緣別名色亦生。但撥有情所依名色。撥能依假不說自成。又聖教中有無有情理必無。名色亦無同有情。撥實為無重故成業道撥無假法輕故非業道。是故不言有情處起。虛誑語等三名身等處起。語體必依名等起故。語雖亦託有情等生。而正親依名身等起。又雜穢語不待有情。無有不託名身等者。或依不共處立業道無失。麁語雖依名身等起。恐謂唯依外此業道亦成。故說唯依有情處起。又發麁語不假飾詞。故不說依名身等起。由何建立殺業道成。謂由加行及由果滿。於此二分隨闕一時。不為殺生根本罪觸。頗有殺者起殺加行及令果滿。而彼不為殺罪觸耶。曰有。云何。頌曰。

 俱死及前死  無根依別故

論曰。若能殺者。起殺加行定欲殺他。與所殺生俱時捨命。或在前死。彼能殺者業道不成。所以者何。以所殺者命未斷故。以能殺者其命已終。別依生故。謂殺加行所依止身今已斷滅。雖有別類身同分生非罪依止。此曾未起殺生加行成殺業道。理不應然。若有多人集為軍眾欲殺怨敵。或獵獸等。於中隨有一殺生時。何人得成殺生業道。頌曰。

 軍等若同事  皆成如作者

論曰。於軍等中若隨有一。作殺生事如自作者。一切皆成殺生業道。由彼同許為一事故。如為一事展轉相教。故一殺生。餘皆得罪。若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即同心。亦成殺罪。唯除若有立誓要期。救自命緣亦不行殺。無殺心故不得殺罪。今應別辯十業道相。謂齊何量名為殺生。乃至齊何名為邪見。且先分別殺生相者。頌曰。

 殺生由故思  他想不誤殺

論曰。要由先發欲殺故思。於他有情。他有情想。作殺加行。不誤而殺。謂唯殺彼不漫殺餘。齊此名為殺生業道。有懷猶豫為杌為人。設復是人。為彼非彼。因起決志。若是若非我定當殺。由心無顧。若殺有情亦成業道。如是業道若定若疑。但具殺緣皆有成理。於剎那滅行殺罪如何成。以起恶心行殺加行。令所殺者。現命滅時。不能為因。引同類命。障應生命。令永不生。故名殺生。由斯獲罪。已分別殺生。當辯不與取。頌曰。

 不與取他物  力竊取屬己

論曰。前不誤等言如應流至後。謂要先發欲盜故思。於他物中起他物想。或力或竊。起盜加行。不誤而取。令屬己身。齊此名為不與取罪。若有盜取窣堵波物。於佛得罪。佛將涅槃總受世間所施物故。盜亡僧物已作羯磨。於界內僧得偷盜罪。羯磨未了於一切僧。若盜他人及象馬等。出所住處業道方成。已辯不與取。當辯欲邪行。頌曰。

 欲邪行四種  行所不應行

論曰。總有四種行不應行。皆得名為欲邪行罪。一於非境。謂他所護。或母或父或父母親。乃至或失所守護境。二於非道。謂設己妻口及餘道。三於非處。謂於制多寺中逈處。四於非時。謂懷胎時。飲兒乳時。受齋戒時有說若夫許受齋戒而有所犯。方謂非時。既不誤言亦流至此。若於他婦謂是己妻。或於己妻謂為他婦。道非道等但有誤心。雖有所行而非業道。若於此他婦作餘他婦想行非梵行。有說亦成。加行受用時並於他境故。有說如殺業道不成加行。究竟時前境各別故。苾芻尼等如有戒妻若有侵[夌*欠]亦成業道。已辯欲邪行當辯虛誑語。頌曰。

 染異想發言  解義虛誑語

論曰。說聽力故成虛誑語。謂於所說異想發言。及所誑者解所說義。染心不誤方成業道。所誑未解。雜穢語收語多字成。要最後念表無表業。方成業道。或隨所誑解義即成。前字俱行皆此加行。此中解義據所誑者能解名解。非正解義。齊何名為能解正解。前謂解者。住耳識時。後謂正能分別其義。若正解義義意識知。語表耳識俱時滅故。應此業道。唯無表成。是故理應。善義言者。住耳識住。業道即成。能誑具足表無表故。有言所誑隨解不解。但異想說業道即成。不爾此同離間語故。隨忍不忍要解方成。經說諸言略有十六。謂於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事中言實見等。所見等中言不見等。如是八種名非聖言。不見等中言不見等。所見等中言實見等。如是八種名為聖言。何等名為所見等相。頌曰。

 由眼耳意識  並餘三所證
 如次第名為  所見聞知覺

論曰。若境由眼耳意餘識所證如次名所見等。鼻舌身根取至境故總名為覺。餘經定說三根所取為所覺故。經言大母。汝意云何。諸所有色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見。汝為因此起欲起貪起親起愛起阿賴耶起尼延底起耽著不。不爾大德諸所有聲。非汝耳聞。廣說乃至。諸所有法非汝意知。廣說乃至。不爾大德復告大母。汝於此中應知所見。唯有所見。應知所聞。所覺所知。唯有所聞所覺所知。此經既於色聲法境。說為所見所聞所知。准此於餘定立所覺。若不許爾所覺是何。又香等三所見等外。於彼三境應不起言。已辯虛誑語。當辯餘三語。頌曰。

 染心壞他語  說名離間語
 非愛麁惡語  諸染雜穢語
 餘說異三染  侫歌邪論等

論曰。若染污心發壞他語。若他壞不壞。俱成離間語。解義不誤流至此中。若以染心發非愛語。毀訾於他名麁惡語。前染心語流至此故。解義不誤亦與前同。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皆雜穢故。唯前語字流至此中。有說異前三餘染心所發。侫歌邪論等。方雜穢語。收侫謂苾芻邪求名利發諂愛語。歌謂倡伎染心悅他作諸諂曲。及染心者諷吟相調。邪論者謂勝數明等。述惡見言等。謂染心所發悲嘆及戲論語。輪王現時歌詠等語。隨順出離與染相違。故彼皆非雜穢語攝。有說彼有嫁娶等言。雜穢語收非業道攝薄塵類故。不引無表。非無無表可業道攝已辯三語。當辯意三。頌曰。

 惡欲他財貪  憎有情瞋恚
 撥善惡等見  名邪見業道

論曰。於他財物非理耽求欲令屬己。或力或竊。如是惡欲名貪業道。於有情類起憎恚心。欲為逼迫名瞋業道。於善惡等惡見撥無。此見名為邪見業道。舉初攝後。故說等言。具足應如契經所說。謗因謗果二世尊等總十一類。邪見不同。謂無施與。乃至廣說。如是已辯十業道相。依何義釋諸業道名。頌曰。

 此中三唯道  七業亦道故

論曰。十業道中。後三唯道業之道故立業道名。彼相應思說名為業。彼轉故轉。彼行故行。如彼勢力而造作故。前七是業。身語業故。亦業之道。思所游故。由能等起身語業思。託身語業為境轉故。業業之道立業道名。故於此中言業道者。具顯業道業業道義。雖不同類而一為餘。世記論中俱極成故。或業之道故名業道。亦業亦道故名業道。具足應言業道業道。以一為餘但言業道。善業道義類此應知。加行後起應名業道。思亦緣彼為境轉故。理亦應說。而不說者。為本依本彼方轉故。先說麁品為業道故。內外增減隨根本故。一切惡業道皆現善相違斷諸善根。由何業道斷續善根。差別云何。頌曰。

 唯邪見斷善  所斷欲生得
 撥因果一切  漸斷二俱舍
 人三洲男女  見行斷非得
 續善疑有見  頓現除逆者

論曰。惡業道中唯有上品。圓滿邪見能斷善根。若爾何緣本論中說。云何上品諸不善根。謂諸不善根能斷善根者。或離欲位最初所除。由不善根能引邪見。故邪見事推在彼根如火燒村。火由賊起。故世間說被賊燒村。何等善根為此所斷。謂唯欲界生得善根。色無色善先不成故。施設足論說。斷三界善者依上善根。得更遠說令此相續。非彼器故。何緣唯斷生得善根。加行善根先已退故。此斷善根。何因何位。謂有一類成極暴惡意樂隨眠。後逢惡友緣力所資轉復增盛。故善根減不善根增。後起撥因撥果邪見。令一切善皆悉隱沒。由此相續離善而住。此因此位斷諸善根邪見有二。謂自界緣。及他界緣。或有漏緣及無漏緣。誰能斷善。應言一切能斷善根。九品善根為可頓斷。如見道斷見所斷耶。不爾云何。謂漸次斷。九品邪見九品善根。順逆相望漸次斷故。如修道斷修所斷惑。既如修道斷所斷惑。理於中間通起不起。諸律儀果有從加行。有從生得。善心所生。隨捨彼因。即便捨彼。為在何處。能斷善根。人趣三洲非在惡趣。染不染慧不堅牢故亦非天趣。現見善惡諸業果故。言三洲者。除北俱盧。彼無極惡阿世耶故。如是斷善依何類身。唯男女身。志意定故。為何行者能斷善根。唯見行人非愛行者。諸見行者。惡阿世耶極堅深故。諸愛行者。惡阿世耶極躁動故。由斯理趣遮扇搋等。又此類人如惡趣故。此善根斷。其體是何。善斷應知非得為體。以重邪見現在前時。能令善根成就得滅。不成就得相續而生。故斷善體。即是非得。前已成立非得實有。善根斷已。由何復續。由疑有見。謂續善位。或由因力。或依善友。有於因果欻復生疑。所招後世為無為有。有於因果欻生正見。定有後世。先執是邪。爾時善根成就得還。起不成就。得滅名續。善根九品。善根頓續。漸起如頓。除病氣力。漸增於現身中能續善不。亦有能續。除造逆人。有餘師言。斷見增者。亦非現世。能續善根依彼二人。經作是說彼定於現法不能續善根。彼人定從地獄將歿。或即於彼將受生時。能續善根。非餘位故。言將生位。謂中有中。將歿時言謂彼將死。若由因力彼斷善根。將死時續。若由緣力彼斷善根。將生時續。由自他力應知亦爾。又意樂壞非加行壞。斷善根者。現世能續。若二俱壞斷善根者。要身壞後方續善根。見戒相對應知亦爾。非劫將壞及劫初成。有斷善根相續潤故。斷善邪見四句差別。斷善邪見破僧妄語。當知定招無間異熟。已乘義便辯斷善根。今應復明本業道義。所說善惡二業道中。有幾併生與思俱轉。頌曰。

 業道思俱轉  不善一至八
 善總開至十  別遮一八五

論曰。於諸業道思俱轉中。且不善與思。從一唯至八。一俱轉者。謂離所餘貪等三中。隨一現起。若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餘染及不染心。現在前時。隨一究竟。二俱轉者。謂行邪行。若自行殺盜雜穢語。或遣他為隨一成位。貪瞋邪見隨一現前。若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餘染及不染心。現在前時隨二究竟。三俱轉者。謂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起時隨三究竟。若遣一使作殺等一。自行淫等俱時究竟。若自作二如理應思。若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餘染及不染心。現在前事隨三究竟。若起貪等。餘染心時。自成業攝。離間虛誑語業等使。作一等如理應思。四俱轉者。謂欲壞他說虛誑言。或麁惡語意業道一語業道三。若遣二使自行淫等。若先加行所造惡業。貪等起時隨三究竟。如是等類准例應思。五六七俱如理應說。八俱轉者。謂先加行作六惡業。自行邪欲俱時究竟。餘例應思。後三不俱。故無九十。如是已說不善業道。與思俱轉數有不同。善業道與思總開容至十。別據顯相遮一八五。二俱轉者。謂善五識及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無散善七。此相應慧。非見性故。無色定俱。無律儀故。三俱轉者。謂與正見相應意識現在前時。無七色善。四俱轉者。謂惡無記心現在前位。得近住近事勤策律儀。六俱轉者。謂善五識現在前時。得上三戒。七俱轉者。謂善意識無隨轉色。正見相應現在前時。得上三戒。或惡無記心現前時。得苾芻戒。九俱轉者。謂善五識及依無色。盡無生智現在前時。得苾芻戒。或靜慮攝盡無生智。相應意識現在前時。十俱轉者。謂善意識無隨轉色。正見相應現在前時。得苾芻戒。諸許亦用。加行善心。受散律儀。作是通說。或餘一切有隨轉色。正見相應心正起位。別據顯相所遮如是。通據隱顯則無所遮。謂離律儀有一八五。一俱轉者。謂惡無記心現在前時。得一支遠離。五俱轉者。謂善意識無隨轉色。正見相應現在前時。得二支等。八俱轉者。謂此意識現在前時。得五支等善惡業道。於何界趣處。幾唯成就。幾亦通現行。頌曰。

 不善地獄中  麁雜瞋通二
 貪邪見成就  北洲成後三
 雜語通現成  餘欲十通二
 善於一切處  後三通現成
 無色無想天  前七唯成就
 餘處通成現  除地獄北洲

論曰。且於不善十業道中。那落迦中三通二種。謂麁惡語。雜穢語。瞋三種皆通現行。成就苦逼相罵故。有麁惡語。怨嘆悲叫故有雜穢語身心麁強。[怡-台+龍]戾不調由互相憎。故有瞋恚貪及邪見。成而不行。無可愛境故。現見業果故。無相害法故無殺生。謂彼俱由業盡故死無攝財。女故無盜。淫以無用。故無虛誑語。或虛誑語令他想倒。彼想常倒故無誑語。彼常離故。或無用故。無離間語。北俱盧洲貪瞋邪見皆定成就。而不現行。不攝我所故。身心柔軟故。無惱害事故無惡意樂故唯雜穢語。彼通現成。由彼有時染心歌詠壽量定故。無有殺生。無攝財物及女人故。無不與取及欲邪行。無誑心故。無誑虛語。或無用故。常和穆故無離間語。言清美故無麁惡語。除前地獄北俱盧洲。餘欲界中十皆通二。謂於欲界天鬼傍生及人三洲。十惡業道皆通成現。然有差別。謂天鬼傍生。前七業道唯有處中攝。無不律儀。人三洲中。二種俱有。已說不善善業道中無貪等三。於三界五趣皆通二種。謂成就現行。身語七支。無色無想。但容成就。必不現行。謂聖有情生無色界。成就過未。無漏律儀。無想有情。必成過未。第四靜慮。靜慮律儀。然聖隨依。何靜慮地。曾起曾滅。無漏尸羅。生無色時。成彼過去。若未來世。六地皆成。二處皆無。現起義者。無色唯有。四蘊性故。無想有情無定心故。律儀必託大種定心。二處互無故不現起。餘界趣處除地獄北洲七善。皆通現行及成就。然有差別。謂鬼傍生。有離律儀。處中業道。若於色界唯有律儀。三洲欲天皆具二種。

說一切有部顯宗論卷第二十二

 

上篇:阿毗達磨藏顯宗論

下篇:中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發智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

阿毗曇毗婆沙論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法觀經

法觀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第一、何以故...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咒(白衣大士咒)

觀世音菩薩說隨願陀羅尼咒...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菩薩本生鬘論

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一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註音版】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 宋國廬山慧遠法師。公少瞻儒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佛說息諍因緣經

佛說息諍因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佛教詞典】疑是解津

(雜語)謂疑為知解之律渡也。涅槃疏十三曰:疑是解津...

【佛教詞典】共分修三昧

為成實論所舉之一分修、共分修、聖正等三三昧之一。指...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災難與人生意義的省思

近日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如短期內多宗空難事...

聖嚴法師:慾望得失

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普賢菩薩警眾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

臨終提不起正念,阿彌陀佛能把我救走嗎

問: 我們都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一定要相信阿彌...

真行善不可為名,有發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從之; 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 利不...

當願眾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們學習《淨行品》偈頌的第一〇七願: 入其家已 ...

印光大師開示化痰止咳丸方

【製法】用荊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陳皮 桑白...

往生的護照--淨土三資糧

學生們出國留學時要申請留學生護照;商人們出國考察時...

如何掌握給亡者助念和開示的時間

問: 法師說,給亡者開示時,不要死板地每隔兩個小時...

佛教如何解釋各種夢境

我們做了各種夢以後,心裡就會牽腸掛肚,想要找人來解...

出家人可以贍養和照顧父母嗎

經常有人會問,出家人可不可以贍養在家的父母?尤其是...

太虛大師:夢的五種來源

睡眠不定就成為夢。佛典善見律說夢的來源有四種,大智...

【視頻】《佛說法滅盡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法滅盡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晚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晚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