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對父母做了少許不善,定得大苦報

2013/06/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對父母做了少許不善,定得大苦報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誡諸位比丘說:供養父母哪怕僅僅一點,也能夠獲福無量,即使是少許作了一些不孝順的事情,也會獲罪無量。

諸位比丘說:世尊啊,這罪福報應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釋迦牟尼佛說:在過去很久以前,在波羅奈國有一位長者的孩子叫慈童女。他的父親很早就死了。錢財也花費盡了。於是他出賣勞力打柴為生。一天得到兩個錢,全部交給母親。後來賺的多了點,每天得到四錢,也同樣供養母親。這樣又漸漸增長,每天得到八錢,供養母親。這樣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情,遠近都來買柴,獲利轉多。每天得到十六錢,都供養給母親。

大家見到他聰明又有福德,就勸他說:你父親在的時候常入海採集寶藏,你為什麼不也入海尋寶呢?慈童女聽後就問母親,我父親在的時候常做什麼行業呢?母親告訴他:你父親在的時候,經常入海尋寶。慈童女向母親說;我的父親能夠入海尋寶,那我為什麼不能入海尋寶呢?

母親當然不願這個孝順仁慈的孩子離去,但是卻開玩笑說:你也可以去。

得到母親的允諾,慈童女便打定主意,尋找旅伴。鄭重向母親告辭。母親說道: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孩子。除非我死了,怎麼能放你走呢?慈童女回答說:如果當初您不允許的話,我自然不敢打這個主意,但是母親已經准許了我,為什麼又阻攔呢?當然要立信而行,不可能再留在這裡。

母親見到孩子意志堅決,於是抱住他的腳痛哭,說道:你除非等到我死了,怎麼能現在離去呢?但是慈童女掰開母親的手,拔出腳,扯斷了母親數十根頭髮。母親害怕孩子獲不孝之報,於是放他離去。同商賈夥伴,入海尋寶。尋到寶島,取得寶物,與同伴返回。

返回的道路有兩種,一是水道,二是陸路。眾人都說從陸路走。當時的國家法度有這樣的規定:如果有盜賊來搶劫,抓獲商主,那麼商人的貨物都歸盜賊,如果沒有抓住商主,那麼商主索要時要把財物歸還。所以慈童女總是和同伴分開宿營。其它商人起的早,會提醒叫他。一次夜間大風,商人早起,忘了叫他,這樣慈童女就丟失了同伴,也不認識路。

見到有一座山,於是遍登至山頂,遠遠看到有一座琉璃色的城池。因為飢渴睏乏,於是慈童女快速向城中進發。這時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持如意寶珠,歌舞彈唱,前來迎接。留慈童女在城中生活,經過四萬歲,享受無盡快樂。後來自然生出厭離心。便想離去。諸名玉女都說道:閻浮提人,反覆無常,和我們共同生活了四萬歲,卻說走就走。

慈童女不理會她們的言語,前行見到一座玻璃城,有八名玉女前來迎接,與其在城中歡愉度日,過了八萬歲。慈童女再次厭離捨去。

這一次又到了一座白銀城,有十六名玉女,持如意珠,前來迎接。十六萬歲,享受快樂。之後慈童女又棄之離去。到達黃金城,與三十二名玉女快樂享受了三十二萬歲,再次想要離去。

諸玉女對他說:你從前所住都是很好的處所,但是從此出去,便沒有好的住處了。慈童女聽了這話認為是諸女想挽留他,故此找這樣的藉口。如果繼續前行一定有更好的地方。於是離開黃金城。

遠遠的看到一座鐵城,心中不覺奇怪。於是想,外面雖然是鐵,裡面想必極好。繼續前進,也沒有玉女來迎。又想:看來此城中一定十分快樂,所以沒有空來歡迎我。於是前行,進入鐵城。

城門有一個頭戴火輪的人,把此火輪放到慈童女的頭上,便自己出去了。慈童女問旁邊的獄卒說:我頭頂的火輪什麼時候可以摘下來呢?回答他說:世間有人,造作同你一樣的罪福。,入海采寶,經歷各城,時間也一樣,然後才能代替你。這個鐵輪始終不會墜落到地上。

慈童女說:我做了什麼福,造了什麼罪?回答說:你在閻浮提以兩錢供養母親,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四名玉女,四萬歲中享受快樂。因為四錢供母,所以得玻璃城,八如意珠,八名玉女,八萬歲中享受快樂。如此類推,得福增倍。但是因為你不順母意,扯斷母發,所以得到鐵輪的果報。必定有人代替你,才可以解脫此苦。

慈童女又問:這獄中有和我這樣受罪苦報的嗎?獄卒回答:有啊,數不清呢。聽了這話,慈童女暗自思忖:我決對不能免除此苦報,願一切應當受苦者的罪報都集中到我的身上,令我代受吧。剛有此念,鐵輪墜地。慈童女問獄卒:你不是說此輪不會墜地,現在怎麼落到地上了呢?獄卒十分生氣,以鐵叉重擊慈童女頭,把他打死了。命終後慈童女生都率陀天。

其實那時的慈童女就是我。比丘們當知,如果對於父母做了少許不善,一定得大苦報,能少作供養,獲福無量。我們應當盡心奉養父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要讓昨天的傷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這裡一個關鍵點,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簡單,你有沒有...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

【推薦】感恩「病」,讓我更懂慈悲

我從十三歲開始病,到現在五十多歲,病足四十多年,可...

慾望來了怎麼辦?你需要這十五個退欲靈丹

對治手淫最重要是防患於未然,在你被淫慾控制將要手淫...

「離苦得樂」的新髮型

在當醫生的時候,有一天我下班以後就去美容院剪頭髮,...

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一個苦者找到一個和尚傾訴他的心事。 他說:我放不下...

在家佛子應如何孝順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們應怎樣做才能算是孝順呢...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一捂一悟」的啟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輕士子,飽讀詩書,學富五車。由於...

光大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

六祖惠能,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涿州),父親名行...

用佛的慈悲智慧來包容別人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一個小和尚講故事。這...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

念佛是以淨想轉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

大安法師:如何拜《無量壽經》

問: 您在講經當中,提到過做鈍功夫,如拜《無量壽經...

他用一根稻草換到了一個莊園

古時候,有一位很想成為富翁的青年,他到處流浪,尋找...

助念可以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嗎

問: 助念的時候,助念人員圍著亡者邊繞行邊念佛,可...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

要常常好運氣,須自心覺悟。明白深解人世間之理,以及...

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歸宿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

五根放逸的過患

現在我們關鍵是要認識五根放逸的過患,一定要在這上面...

以金剛慧斷煩惱

今天接著講《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四祖道信大師說:...

煮菜時放一點料酒吃了犯酒戒嗎

問: 請問第五條戒,酤酒戒當中提到藥酒不犯,但生活中...

淺議如何集中精神

現代人在生活中,時常感覺無法集中精神,以致工作學習...

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我今天在過堂的時候,看見各人吃飯,漸漸有些散亂。吃...

破壞親人往生正念,其罪過極大無比

汝母七十一歲,來日無多。須為家中眷屬說,大家日常在...

【佛教詞典】果

1、由前因而生的後果。   2、由道力而證悟的果位。...

【佛教詞典】憍尸迦

(天名)Kausika,又曰憍支迦。帝釋之姓。雜阿含經四十...

【視頻】蒙山施食儀標準本(文殊講堂唱誦)

蒙山施食儀標準本(文殊講堂唱誦)

【視頻】高僧傳奇:百丈懷海禪師(台語)

高僧傳奇:百丈懷海禪師(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