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017/10/12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十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的學子們,我們先合掌端身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金剛經》的第十講。那麼非常抱歉,因為因緣所致,今晚開示推遲了半個小時。當然我也感覺到很殊勝,因為剛才思維作意了一下,覺得說可能真的就是因緣中,這也是一種到處講法吧。因為昨天從普陀山出來到北京。到北京的時候已經十二點了,那今天一早上,迎請一位護法往普陀山供養幾百尊這樣的古佛像,非常殊勝的法會,大家也可以隨喜讚歎,那下午還有一百多尊從寧夏這邊來迎請,所以又到了銀川了。此時此刻我宴坐在銀川的一個賓館裡邊跟大家來接法緣。雖然一路這樣行色匆匆,特別是在北京的同修弟子們可能覺得說路過北京就一晚上,也只好擦肩而過,後會有期。那麼這會兒在銀川,我說還沒有來過銀川。今天這也算是在銀川講法,往常是從北京去哪裡哪裡講,現在是從哪裡哪裡往我們大覺世間正法學堂講,所一樣的,還是一個法界,還是一個心地,很殊勝。

上一講,我們就講到了一切的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跟這些聖人,他們的因緣中就跟鬥法一樣,看誰能夠空得徹底。看誰能夠不動得究竟,如如不動到這個究竟地。本來如此,隨緣不變,任運自如,都是在這個核心的、唯一的、中道實相的、聖人境界上來見分曉。那我們今天開始要講到既然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那就要開始在這個法上來見差別。首當其衝就是我們常行的佈施功德講起。行佈施功德都知道,財施、法施、無畏施,說你舍得舍得能舍才有得,那到底得什麼?怎麼得?還是有差別相。

好,我們先來看一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好,我們來看這一段。如果從理解的角度,前面我們講的是從因果門來講般若理。從信心門來勸大家入般若境,從智慧門來引導我們與般若現前相應,那麼此時,是從功德門來講般若。也就是我們一直前面在給大家來一起學修觀照這個般若的體,當體如如不動,應無所住。那如如不動它不是一個死的。這一段開始就是要講到般若的妙運,它也是有用的。這個妙用怎麼起用呢?就是從這一段來講,也是諸法實相雖然不能夠說,那麼這些經文,這些文字,我們在講的時候也是可取也是可說的,但是如果依著這個文字能夠悟般若,那就是應著這個「說」來悟「無說」了,所以這裡的核心思想,這一段就是受持的功德,福德無量無邊。

為什麼須菩提跟佛陀的對話是從佈施講起,特別是從財佈施講起。我們現在,說實在能夠舍點兒財,特別是在自己擁有的這個量上能夠比例稍微高一點的舍點財,這已經是大根器的人。可是,其實這是從解脫法上來講,只僅僅是一個入門。你看,我們財施現在做個普供,或者說去寺院裡一下子,建個殿堂,塑一堂的佛像等等,這是大功德主。但是這裡的佛陀和弟子們人家是怎麼修成佛的,怎麼成了佛的首席弟子。從財佈施來講,眼界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以佈施。我們都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一中千,一千個中千一大千,每一個世界都是一個須彌山一個太陽月亮圍繞的,上到色界天,下到無間地獄,這樣的一個範圍,只是一個小世界。所以我們聽起來好像說這哪有這麼多。真有這樣的。真是有大千世界七寶佈施。

比如說,如果有轉輪聖王出世,他的福報夠輻射引領一四天下,所以他就能用四天下的這些勝妙七寶來佈施,他能做得了主。比如說如果是一個大梵天王,那他就能領一個大千世界,能以大千世界的七妙寶來做佈施。

所以說,首先我們理解這個不要作為比喻,在佛的視野中,他的佛眼觀過去,無量無邊的世界裡面,這樣的佈施太微小了,就是等於說是他的分內之事,這種佈施人家常見。我們聽了都好像覺得十分離奇,規模太大了。那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有這樣的人能發這樣的心,能夠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來佈施,這樣的話,功德已經是非常大,甚多了。但是,須菩提雖然說「甚多。世尊。」但是他加了「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這裡我們就要看到他雖然講功德甚多,是依著什麼呢?是依著分別心、回報心、功德心、帶著我慢心,這樣來說,那當然大。依照世間相上來講,所以這裡講「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你從相上來佈施的話,那你當然越佈施的多,佛就說功德越大。我們思維一下,就是你一旦把它投入到一個有量的形容中描繪裡,那就再怎麼多,它一定還會少,一定還會無。他是有完有了可說可思議的。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佛也隨順著世間法說,你的功德大。就像我們現在住持寺院,法師們也會說,哎呀,這個功德無量,功德無量。那我們一聽,功德無量,就馬上覺得不知道我種了多麼大的(功德),將來能得多大的回報這樣的一個歡喜心,可是大家不要聽錯了,真正的功德無量,這是三寶法師們給你們種一個出世解脫的正因緣,樹立這個緣起。因為你說你功德多大多大的時候,你這個下意識的心念一定是在求回報,在著相中。所以「功德無量」,有時候我們聽不對。一聽無量就以為這個量不知道有多少,去描繪、去等量去了,其實真正的無量,就是說它的福德性不可思議,不能量,沒有個量。

那你怎麼去形容呢。它是從法性上,你看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這裡講到的,這個福德多不是從性上而言,是從相上來講的。我們一般很容易隨順相,很難隨順性。真正如果你說把佈施的功德,就像我們常說的三輪體空,那就是入了法性了,那這樣來講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功德無量」。所以大家看到這一段,如果說福德多是依著有所得的財佈施而言,如果說就法佈施來講,無所得的法施來講,即非福德性,沒有一個福德可得。

所以大家看到這裡主要講福德性和福德多,主要就是從有德還是無德來進行差別的,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果你求福德就是有漏的,如果你往法性上匯,那就是無漏。所以我們這裡來釐清一下,大家看,如果說我們常行財佈施,那麼我們從有所得的層面來講,現在我們還沒有入法性,沒到這個境界。那麼我們從有所得心來講,我們有所得的財佈施就不如有所得的法佈施、法供養。

我在這裡這樣跟大家分享,我覺得一直堅持,我自己也很法喜,其實也是一種供養。但是,說實在的還是以有得心。那麼,都是有得的情況下,這個法佈施還是勝於財佈施。為什麼呢?因為你跟法相應了以後能夠入性,從相上入性,但是一味的執著財佈施,那就只能是換點兒人天福報,甚至我們有時候現在的佈施呀,佈施的時候還不太痛快,還有點討價還價,甚至生了我慢心,這都會給自己的因緣果報中埋下伏筆,就像財佈施來講,你如果佈施地暢快淋漓,法喜充滿、歡喜。那麼你雖然是有得心,再回過來這個回報也來的容易,就跟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樣,在那兒等著給你。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比如到道場裡面常住還要抬舉你一點兒,分別心對待,接待的比較周到等等,這樣的種種心的話,因為接待你的過程中,有人也會付出,也會辛苦,那你自己來的時候也要付出辛苦。甚至有些人佈施了以後又後悔,那這樣的話你可能回報的時候來了又會失去,得而復失,所以種種都是在一個因果上。這個因果鏈上就在無為法性中妙有裡面,相上來演繹,什麼因演繹什麼果,那麼如果說,你不管是財佈施和法佈施,你都是有所得心,那就不如以無所得心進行財佈施和法佈施。

這是從有所得的層面來講。如果從無所得的層面來講,比如說,我的無所得的法佈施還是要優勝於無所得的財佈施。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法是見法身,是成佛道的。一樣的你帶著無所得心,但是你結的是法緣還是福報緣。所以一樣的無所得的也是法佈施大於財佈施。但是這裡有一點,如果你以無所得心去財佈施,那就大於殊勝於有所得的心做法佈施。因為一個雖然是財佈施,但是他以無所得心,是以法性來見的,有法。雖然你是法佈施,可是你是有所得心來論的,還是有見。沒有法只有見。

所以大家從這裡,我們再去做功德的時候,大家就要學會這個善觀己心。你是以無所得還是以有所得。當然這個也不要用錯了,有時候我們這麼一聽就又在佈施的時候非常執著,我是以無所得心佈施,不斷執著這個無所得,還是有所得。你就在佈施功德的這一件事中去破這個相,往性上去匯,這個性怎麼匯出來的,就你把相破了。也就是依著經文裡面提供給我們這個思路,你這這樣去正思維,這就是個入道方法。

所以總而言之,無所得殊勝於有所得。這個有所得的福德,所以才能說多少,如果說無所得呢,這裡須菩提就說了,「即非福德性。」無所得就是指的從福德的這個佈施相上去入這個法性,其實就是在一切法上得解脫。

我們從中也可以聯想到梁武帝和達摩祖師的那個著名的公案,一個是說見的是福德,一個見的是福德性。你看梁武帝說:「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計,舍身為佛奴。」結果達摩祖師是什麼人啊,觀音菩薩的化現,鐵面無私,祖師的風格,他不將佛法做人情的。唯以法為重,所以他說,你這個並無功德,他說圓妙的本自空具的法性,這樣的功德不可以世間心世間法來求。梁武帝不在這個根器上,受不了。那只好北上就去面壁去了。其實這個公案也不是達摩祖師把自己好像裝扮成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將一樣的,人家是有出處的,此處的《金剛經》講的就是這個公案,這個「福德非福德性。」所以佛才說「福德多。」

那麼從這個較量功德來講,你看這裡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大家記住兩個,一個是自己受持,另一個為他人說,就這樣的一個福德已經勝過前面「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佈施功德。」所以我們就要明白受持經義、受持經法勝於佈施。並說出所以然,為什麼?因為一切諸佛,一切的究竟法、圓滿法都從此經而出生的。

那這裡有一個很常說的「乃至四句偈等」,我們一般講四句偈,大家都會覺得說,後面不是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嗎,大部分都以為說是這樣的,這就叫四句偈啊,不能夠死概定在這樣的一個定見上。那如果只有這四句為偈的話,那前面從說經開始,甚至世尊去乞食、宴坐,在這些經法上、聖言量上,難道受持就沒有功德嗎。所以很多時候對這個四句偈,其實大家還是有時候理解的比較狹隘,那我們一般這裡為什麼用四句偈呢,不是有通偈別偈嘛。一般以四句為一偈,或者四五六七個字組成一句話,四句話。那麼就稱為一個偈頌。但是如果是不規則的長行的,這樣的一種經文,就像《彌陀經》呀,這一類的經裡邊,沒有這樣的四六句子,那就以三十二個字為一偈。這也叫做可以說這裡講到的四句偈。

所以這裡的理解是怎麼理解呢,就是用少來列多。因為四句偈是經言裡邊,就是經文裡邊話最少的部分。意思就是說,你看這裡講到的「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大家想起了《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乃至十念」,那我們就不能死框在說那就十念就行了。乃至十念,就是以十念為基調,十念也能往生。從這個十念開始,它是多多益善。所以這裡講的最少的部分尚且如此,何況多呢。受持四句為人解說,都能得如此大的福德,那何況去受持為人講說,為他人說一段或者一章一品或者一部經。所以大家要從中看,我們要得這個經的意義,不要執著經裡語言說,一說四句偈,馬上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也是不對的。

那後面這裡講到為什麼說受持才為真正的殊勝。大家看到了,一切諸佛,這是最極致的大聖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是最圓滿的究竟法。最極致的人、最圓滿的法都是從此經而出而生的呀,一切諸佛都是從本經出的。所以大家看後面講到《金剛經》就是佛的法身呀,我們但看《金剛經》,但誦《金剛經》就能夠見佛的法身,見自己本有的法身。這裡設的即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大家也要看到這裡不是教而是法。我們現在講的只不過是教,你要借這個教來入這個法。

就比如說過去現在心不可得,你看我當下思維。當下思維是東方世界,後面講到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可思量否。那我就感覺到,昨天從普陀山朱家尖到北京晚上。一早又法會完了,要到銀川。一直去這樣走來走去,好像在一個地兒,我也沒離開我呀。那我不斷在這個時空中行走,大家想想,真的有這麼一回時空嗎。從這個教法上,我們就要先了解。其次,從教法上來入法境。大家知道法境,就是說借著語言,從心地裡生起這種相應,然後再把所有的語言和自以為的這種相應放下,就住在這裡,不去了別。諸佛諸法都是「皆從此經出」。所以說從此經出,就是只論這個現量的去證,不是在這個教理上論,也不是在相貌上論,所以大家要懂得這些,不斷的在提醒我們要離言絕相。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念佛,南無阿彌陀佛。

那我們看後面「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你看佛法本來是無法可說的,凡有言說就已經不在佛法裡邊。那我們首先所謂佛法是什麼,就是成佛,入這個佛之法,佛的法。佛的法不是我們的凡夫法,不是我們分別。所以當我們說佛法的時候,就不是佛法,即非佛法,這是一種理解。就是前面佛的教法,都是指月亮的指,渡苦海的舟。而不是佛所證的這個證量法,就是天上的月和已經渡過去的彼岸。它只是指和舟,而不是月和岸。所以你在這個法相上,如果說執著的話,又成了障礙。

大家體悟這句話。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他的意蘊是無量無邊。只要你往這個法上匯,怎麼理解都行。你比如說有所得法,有佛可成,有成佛之定法,那他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也可以這麼理解。或者我們也看到佛的良苦用心,就是他剛說所謂佛法者,剛讓我們建立一個佛法的語境,結果馬上就把你的心往那投,但是又把你的意識往斷截。即非佛法,你不要以為真的有個法,隨處立、隨處破。就讓你在這個立一法、破一法、破一法、立一法,在這樣的過程中把你推到那個月亮現前的境界上。

再一個,我們比如說「所謂佛法者」,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說「所謂佛法者」,就是破世間法。破了世間法,才能出世間,才能成就佛道。「即非佛法」,就是破出世間法。你不要以為說,所謂佛法者是為了方便說,有世間法才說有佛法。那麼當如果你這樣,去了世間法,走到佛法時候。那又要破你對佛法的執著,「即非佛法」。所以說真正的佛法,就是真的是無佛亦無法,這才是真佛真法。總之,我們種種的理解,任何見解都是為了助成我們入這個無相無住。

我想講到這裡我再插一句,像我感覺到跟諸位同修們,我們越學《金剛經》,才越發現淨土的殊勝。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你原來發現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所謂佛法者。因為你現前念的就是佛的果地覺法,但是即非佛法。你就忘了說,也不管說我是凡夫我是聖人,我要怎樣都不管,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行的是佛境界,但是破的又是對於佛法的執著。不要管那麼多教法,就是為了你起行法,這非常殊勝非常微妙。

好,我們再往下看一段,下面這一段,還是在講,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怎麼差別呢。

一相無相分第九。但是,再講這一段兒,也比較長。我想今天我們要停頓一下,因為要悟無為法,你先要入次第教。你必須釐清這個教法的修行,斷煩惱,次第的階位,高低境界。所以我們今天先要,在這個時間段,停頓一下,先來了解一些名詞概念。也許有的人以前也聽的講過,但是今天因為到了這個經文的這兒了,那先必須有幾個概念,我們要了解了,做一個備存。這樣的話,我們後面聽這一段兒就不會覺得雲裡霧裡,覺得說這是講什麼呢,前些天講的還挺通俗。今天一講,就講到這個玄妙的沒聽過的詞上。所以首先我們來做一個知識性的學習,再進行心地上的觀照。    第一個名詞概念,就是我們說的什麼叫做「煩惱」。「煩惱」有時候又叫做結使,就是那個打結的結。有時候又叫做惑,迷惑的惑。那我們從一個凡夫到成佛的,這個起點到那個終點上來講,其中的煩惱有三大類,最根本的叫做無明惑。那麼途中,還有一個比較多,點點滴滴叫做塵沙惑,很多很多的煩惱。這個無明惑,是障礙我們成不了佛的,見不到中道。這個塵沙惑,是障礙我們度化眾生的。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開智慧的話,這個事我也不懂,那個事我也不知道怎麼個套路。雖然你的境界已經是菩薩的,可是你度化眾生,你不了解這個套路。

就跟大家匯報一下,諸位,我這段時間雖然講法依舊,可是我真的是心已經徹底沒有自己的空隙了,還感覺蠻殊勝。因為沒做過的事讓我去做一做,體驗一下。沒幹過的活兒,讓我幹一幹。我才知道原來這裡邊,如果弄不好,做不好的話,裡邊發現說,你曾經沒有心到過這,那你就不會在心應該到的這個地步上修。你不知道怎麼下手,怎麼觀照。你只有到過這了經歷過了,然後說一路這樣輕輕地走過,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那有了這個資糧這個緣分,那麼以後才能夠應緣度眾生。所以塵沙惑,就是指的說,好多事情我們不懂,要一點一滴的去經歷去觀照。但是這兩個太高了,

我們今天主要給講一下叫做「見思惑」,見解的見、思想的思。為什麼要講見思惑呢,因為見思惑是我們三界內的,主要最粗重的煩惱的一個表達。這個見惑的見,其實就是分別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對於我們收集的一些知識,認為的一些見解,或者從始而終的人生觀,起了很多自以為是的見解、道理、說辭,可能都是邪見。所以就叫做見惑,見解上的迷惑。

什麼叫做思惑呢,思維的思,迷惑的惑。思惑就是思維貪染,前五根貪染外面的五塵的境界,而起了這樣的這種染著,這種不能自拔,所以叫做思惑。

大家想想看,我們現在是不是渾身,所有的身心世界都處在這個中。我們很多的見解,比如說不信因果,比如說我們常講到什麼東西要相信,一定要用我親自見到了,才做為可以證明的證據,這就是一種邪見。甚至我們現在很多,自然科學、物理科學等等這些推出來的論斷,只不過是截了一段,人類能夠夠得著的推比度量中,又假借著不可知的前因後果中,說不透了,自圓其說一番,好像能夠自圓其說。也許經不起歷史的審核,但是現階段好像就是這麼一個學說是對的。很多時候其實也都是屬於見惑,見解上的邪見。

那說得這麼教條,可能大家也搞不清楚什麼。我告訴大家明確的,比如說不相信因果,不懂得有輪迴,以為人死如燈滅,或者說進化論等等,是由猴子變的,這些都屬於見惑,邪知邪見。什麼叫思惑呢,就是道理上雖然我明白了,可是這個事情發生的時候,我還是沉迷於其中,我還是拔不出來。比如說我們學佛教,學的知見很正,八正道的第一個就是正見。可是事情來了這個正見就軟了,沒了,迴避了。這其實就等於說,你沒有把見惑給破掉,而且思惑的作用還正在纏綿拔不出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所具備的煩惱,佛學的專業詞叫做「見思惑」。

那麼這個見惑在什麼時候沒了,在見道的時候能夠斷掉。比如說無漏的智慧法生起來了,懂得這個四諦的道理,四諦就是佛成道以後,去鹿野苑給五比丘第一次講的「苦集滅道」四諦法輪,「四諦法」。那照見四諦的道理,明確在他心裡,以四諦法的人生觀,去觀照自己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的時候,這就稱之為所斷的煩惱,就是把見惑給斷了。因為他智慧顯現了,那煩惱就沒了。這樣的斷掉以後,還能不斷的在生活中履練。依照這個四聖諦的智慧去觀照一切生活中的境界的時候,這就開始屬於斷了這叫思惑,修道時所斷的煩惱,所以這個思惑有時候也叫做修惑。

這是大家第一個明白一個詞叫做見思惑,斷掉見思惑就跳出三界了。那大家想,我們首先也要明白,我們聽了斷煩惱就以為說,一定有一個力量或者一個勢力,把另外一個勢力給擺平了、搞死了、抹去了。不是這樣子的,是因為煩惱本來不是真的。但是我們見到這個不是真的的虛妄法,虛妄不實在的法,以為是真的,就提醒我們成就了一種定知見,就叫見惑。

那這個煩惱引發的我們,對外界的境界投射過來,我們內心的慾望一結合,然後我們就以為這個就是正常的,本能不這樣才怪的這種煩惱生起來了,貪瞋癡慢疑等等這些。如果你能更加的思維,不要讓他在你內心起波瀾、不起貪慾、不起嗔火,那麼這就斷的時候,就等於斷了是思惑。所以說一切都是煩惱本沒有實體,是你把它空掉了、看開了,才稱叫斷。不是說拿一個東西把另外一個給制服了,很多時候我們下意識會這麼想。

如果你真這麼想的話,那《金剛經》就講不通了。因為你已經落入到分別二邊中了。有了一個智慧,去斷了一個煩惱。這個斷是怎麼斷的呢,是看破了,當體就斷。不是去打架、鬥爭才斷。我們一般以為說去斷,因為有時候會說去對治、去把它給降伏,我們就以為一定是像兩軍鬥爭一樣,這樣的斷,不是這樣。你想如果真的有一個煩惱是真實的煩惱,我們又有一個真實的智慧去斷煩惱。那你生起真實智慧的執著的時候也是煩惱,用煩惱能斷煩惱嗎。所以大家看,見思惑所謂的斷就是破了、空了,不去執著他,當體就斷了。

那具體這裡怎麼斷呢,既然是見思惑,我們講是三界的煩惱,它還有一個概念叫做九地。這是我們要學的第二個概念。九地很簡單,大家不要害怕,以為很艱澀。九地其實就是把我們欲界,因為有三惡道,還有人道天道,把修羅道也包括進來。那麼因為是五趣,就是五道裡邊的各種眾生都有,所以叫做五趣雜居地,這屬於第一地。五趣雜居地再往上,就到了三界的色界之天,分了四個層面,叫做四禪天。初禪我們叫做離生喜樂地,因為離開了欲界的慾望,升到色界了,有禪定了,所以他生起很大的歡喜,叫離生喜樂地。那麼再往上二禪,叫做定生喜樂地。禪定深入,不斷的鞏固,禪定力越來越深,所以他就又生起一種歡樂的感覺,法喜,叫定生喜樂地。再往上,三禪的時候,就叫做離喜妙樂地。離開你那種初級的,對於小小的禪定或者離開慾望的法喜,這種歡喜還是一種執著,所以叫做離喜,離開這種歡喜的執著的叫做妙樂。那種快樂是真正意義上的更高層次的法樂,叫做離喜妙樂地。那麼四禪叫做舍念清淨地,這叫做色界四地,包括五趣雜居地,已經是五地了。再往上就是無色界的四重天,叫做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共叫九地。

我們眾生在九地也就是這個三界之內,為什麼要列九地呢,因為九地每一地都有九品思惑,思想上的煩惱,我們剛才講到的思惑。這個五趣雜居地怎麼算九品呢?就像那個往生九品一樣,上品裡面有上品上、上品中、上品下,中品裡邊又有中品上、中品中、中品下,下品裡面又有下品上、下品中、下品下。這裡大家不要聽混了,上品就是指的你這個煩惱非常熾盛,很粗顯的意思,下品就說明你的煩惱比較薄,每一地都有這麼九品,九九八十一品,我們三界內每個眾生都有八十一品思惑,思想上的煩惱。

那麼見惑是怎麼算的呢,從三界內來講,不是剛才講了聖智的這個佛講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法。但是我們沒有聽到四聖諦法之前,我們起的見解或者心念,跟四聖諦是相違背的。在相違四聖諦的這種情況下,其實表現出來就是種種的煩惱,因為你不跟真理相應,不跟真理同步,那一定就跟顛倒同步。這種煩惱呢,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有二十八使,無色界有二十八使,一共有八十八使。所以在三界來講,我們的見思惑,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見惑是就三界來算的,思惑是就九地來算的。

所以第二個補的內容叫九地,為了補充見思煩惱,見思惑的這個數量,因為我們要了解一下到底到時候斷是怎麼斷。那再講一下這個見思是怎麼啟動的呢,就是我們說的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我們背的時候都覺得已經大概很溜了,這麼背下來,但是我們要去現前體悟的時候,每個人還不一定有這種反觀能力。也就是你不一定能找著你的貪、嗔、癡,因為相應的太久了,沒有反觀的能力,很弱。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為什麼要說,反觀自心。貪愛,為什麼要生嗔恨呢,逆我了,違背我了,我喜歡的被違背了就生嗔恨。我討厭的,你對他好,那我也生嗔恨。就是惱我,讚歎我冤就生嗔恨。那麼這個癡呢,就是不明事理。慢就是自以為是。疑就是懷疑一切。

大家感受一下,我們現在是不是在懷疑一切。下意識的就保護說,真的嗎?真的假的?這就是我們疑的煩惱,所以每天在這裡邊,我們自己搞不清楚。包括後面的不正見,就是身見,對自己以為真的有一個我,這個身體是我的。邊見,什麼東西都要弄個水落石出。種種的邪知邪見還以為自己是對的,就叫見取見。再一個就是有些東西沒必要,他就以為,其他的宗教信仰持的不是佛的正知正見的戒體呀,等等。現在我們學佛法,很多人學成外道,而且還很虔誠,很精進,這就屬於戒禁取見。

總歸這十種煩惱就發揮在三界九地中,我們統稱叫做見思惑。

大家也明白了見思惑,那麼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包括九地三界。出三界九地怎麼出呢,這又下面一個概念叫做四果,第一個叫做預流,第二個叫做一來,第三個叫做不還,第四個叫做羅漢。這是從凡夫開始修修修,修到進入聖境的這四個境界次第。最高的叫阿羅漢,阿羅漢就無生了,就是不再三界來投胎了,所以他已經就把見思煩惱徹底斷的乾乾淨淨。

那麼在阿羅漢成就了這個羅漢聖人的時候,他前面還有前奏,前奏的初果就叫做預流。預流到了什麼水平呢,就是把三界內所有的八十八使的見惑,都斷乾淨。那為什麼叫做一來,一來就是他既然見惑已經斷乾淨了,他開始斷思惑。思惑呢,他只把我們五趣雜居地的,也就是我們初禪以下我們人道的,剛才講了三惡道的,五趣雜居地的思惑斷了六品。不是有九品嗎,他斷了六品,上品的上中下和中品的上中下,剩下下品的上中下還沒有斷,所以叫做一來。為什麼?由於有下品的上中下思惑,會牽引著他必須還要到人道,或者說在欲界的天道,也就是我們說的六欲天,再出現一次輪迴一回,才能夠了卻,所以才叫做一來。但是到了他這個地步,保證只剩下來一次。

那麼什麼叫做不還呢?不還就是三果聖人已經把五趣雜居地的後三品思惑斷乾淨了。就是下品上中下,那麼他就不會再來五趣雜居地,只會生到色界無色界,不會來到咱們這個欲界來受生,所以叫做不還,不還到欲界來受生了。那到了不還以後呢,再斷掉這個色界和無色界,也就是上面八地,從離生喜樂地到非想非非想處地,這八地所有的思惑也就是修惑呢,斷的乾乾淨淨,就證阿羅漢果。所以大家看到了,這就稱之為了生脫死,跳出三界。可能講的速度也有點快,不知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這個四果,預流又叫做須陀洹,一來又叫做斯陀含,不還又叫做阿那含,羅漢就叫做阿羅漢。

好,那先給大家把這個有為的叫法次第先釐清一下,這個名字概念,你明白了,我們再來看這段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大家從前面的概念明瞭了以後,再來貫解這段經文就發現了,這叫做前面的「一切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註釋。你看,他講到預流果位就是須陀洹,說你真正要證到預流的話,你能執著的說,哎呀,我是得了一個這樣的預流果,執著在這兒,能這麼執著嗎。你但凡這麼執著的時候,你已經就證不了這個預流果位。因為你卡住了,有所得了,不是無為法了。無為法無到見惑能夠無了,那麼才能夠證須陀洹果入預流果。可是這個裡邊就很巧妙,你越不執著,你才能越證到這兒。大家發現了,為什麼我們說的無所得而無所不得,有所得有所不得。你能夠無為到什麼地步,能夠空到什麼境界,你才能夠證什麼果入什麼位。所以這裡須菩提就給世尊回答說,肯定不能夠他自己這麼想,你想他自己這麼想的時候,他就有了我人眾生壽者了,他怎麼入這個入流呢。哪怕我們聽了他是預入聖流這個果位,但是也不能執著入流這個概念。因為他真正執著他入了流了,他有這個入,他就入不了這個流。因為他不入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的這個流,所以才叫做預入聖流。

那麼斯陀含呢,也不能說我得斯陀含果。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叫做一來,你也不能執著說真的有一個眾生,只到我們欲界再來一次,那這樣的話,還是有我人眾生壽者,不能叫做一來。一來就是實無往來,雖然這裡講的實無往來,就是破我們對於一往來的相,這才叫斯陀含。那阿那含也不能,為什麼,阿那含叫做不來,也叫做不還了。他憑什麼到不還的水準呢,就是因為他不執著無為到不還的果位,你還確定說有一個眾生一定不還了,那說明還是有我人眾生壽者,所以說「實無不還,是故名阿那含」,就是雖然到這個位,可是一定是破了到這個位的相,才能到這個位。

這個聽的非常的教條,那我們再接著再給大家觀心釋一下。什麼叫做觀心釋呢,你看這些果位呀,這是聲聞果位。也就是說聲聞乘、小乘裡面的法,還要是以無為法而見高低。當然我們說的高低,也不要大家執著真的有高低,我也學著佛來這麼一句。既然是這樣,何況大乘菩薩法,他就是不脫離以這個無為法而論位次、論境界。所以大家看修行,就看你空到什麼地步,無住到什麼地步,如如不動到什麼程度。

由此我們要可知,大家知道作為善知識來調教行者學者,就這樣。他是想方設法的把一切法,甚至有時候,不管是正法、邪法、善法、惡法,他就是為了調教不讓你有住,只要你住到一法中,他一定會把你踢出來。我們住到惡法的時候,他就勸我們要眾善奉行。但是我們住到善法中的時候呢,他又覺得說你這是非福德性。

就像達摩祖師,本來想調教梁武帝從善法中走出來,他走不出來。這個時候,好了,就有一些行者他慢慢的上道了,他修行了。修行開始他會住到修法境界中,比如說神通,比如說禪定。如果再到這個層面,我告訴大家,其實我也有這種體悟,當然本人修行並不好,應該精進勇猛。但是,我看到有的非常精進勇猛,特別執著苦修的同修們,這樣的一種行者,就祈禱觀音菩薩一定會幫他在這個上面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也就是從這個有修有住有行的這個法,這個所謂的法喜中,再把他踢出來,讓他往高了走。

大家要知道真正的到了這個高推聖境的時候,你看《楞嚴經》裡講到的,為什麼說有的人甚至最後落到羅漢地步,就是因為不是從不生滅因而入手,他就覺得一定我要修成就,一定要這輩子要得個什麼,比如開悟也罷、證果也罷。問題是你這麼做,這麼把起手大幹一番,最後你還要知道,我們上一講的時候,終點又回到起點,本來就什麼都沒有,你要修什麼呢。你只要有修,追求證,只要有一念住在某一法中,我告訴大家,這都屬於魔法,而非佛法。當然我們是在講究竟,不是在講方便。只要你有修,只要你以為我已經得到一個什麼境界,什麼果位,什麼神通,一定是魔法。

這就是佛法這麼偉大,就這麼清白,這麼乾淨,這也是禪法的妙不可言之處。禪宗的善知識就這樣,只要你在任何住,只要你有住,他就想方設法往出拽、往出踢。我們感覺到好不容易積攢到,哎呀我的身心多麼清淨或者怎麼,他就讓你犯過失,往出踢你往出拽你,讓你不往裡邊往進去住。所以啊,為什麼說真正修行,一地都不知道二地的舉手下足之處,不知道呀,這才叫高人聖境。那你看這馬上要出生死苦海了,真正的出生死的時候,就是讓你無住。

後面又講「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你看這裡就不講果了,只講道。因為果還是有一個東西結在那兒,好像可以摘。阿羅漢,他是無生,就是跳出三界的一個無為之道了,無生之道了,但是你對這個道產生了有這個道,還是不行。為什麼,「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所以大家看看,這就叫佛法,這才叫「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希望大家多多的反參,多多的念南無阿彌陀佛,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明白了什麼叫無為法。縱然不明白,這輩子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那兒明白,一目瞭然的事。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晚推了大家的半個小時,在此懺悔。

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感恩成就,感恩諸位一起來建立法緣隨喜大家聞法功德。我們下週再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講《金剛經》

真如禪寺結夏安居講經法會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可否理解極樂只是一個化城,並未真正到家

問: 《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

慧律法師:心無所住就是安住

世間沒有中庸,無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無所住就是中庸...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與持誦事蹟

金剛經十大威力依《金剛般若經旨讚》開示:此經有『十...

誦《金剛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

《普門品》和《金剛經》不能一起誦嗎

問: 現在每天早晨我誦《金剛經》,《普門品》,《大...

聖嚴法師《不住於相而行佈施》

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

金剛經的功德利益作用與十大威力

一、金剛經中佛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佛教導我們對一切...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佛陀會做這7件你我都難做到的小事

華嚴經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曰常隨佛學...

淨除雜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話,一定能淨除雜念,一心念佛。同時...

少碰9種對腦部有害的食物

研究證實,腦部退化與飲食有關。食用具有提高體內抗氧...

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

如此忍辱

從前的時候,在拉薩的空地上,有一個人在繞行經走,而...

教育兒女比送經書更重要

一位居士經常請經書送給別人。印光大師對她說:你有這...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會因聚緣而來。將...

初習禪應如何調身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

人生為什麼不能十全十美

經云:財富從佈施中來,貧窮從慳貪中來。長壽從慈悲中...

憑求佛速來接引的強烈願心,能否當下蒙佛接引往生

問: 單憑求佛速來接引的強烈願心,能否當下蒙佛接引往...

心靈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美容店,這美容店的作用的確不小...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問: 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 反...

佛門裡的四尊大財神

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多寶如來 佛教認為宇宙在時間上和...

如何分辨虛妄與真實

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莊嚴...

我是個好人,為何還會得癌症

為什麼會得癌症?很多人一聽到醫生宣佈自己得了重病時...

念佛後該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

【佛教詞典】法喜

(一)又作法悅。指聽聞佛陀教法,因起信而心生喜悅。舊...

【佛教詞典】七種不淨

乃對自他「身份」貪著所說之七種不淨。即:(一)種子不...

【視頻】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6-淨戒門》

宏海法師《莫到老來方修道26-淨戒門》

【視頻】界詮法師《南山律學教程居士選篇》

界詮法師《南山律學教程居士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