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017/10/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一講)

好,我們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請諸位放掌。

諸位晚上吉祥,今天又是週一也是初一,那我們一起來學習《金剛經》已經到了第十一講了。在第十講的時候講到了,因為一路都是循著經開題時候的問題,就是怎麼「住」怎麼「降伏其心」。佛在給須菩提的回答和表法中一直在依著「應無所住」、「不著相」的來說這個法,圍繞的非常嚴謹。那在上一講的時候,這個法表的是什麼呢?就是說從一個求解脫了生死的人而言,他從具足了見思煩惱、三界內的迷惑,然後一步一步地開始斷,最後證果位一直到阿羅漢。可是通常的表達,容易引發我們自以為是的一種認知,就以為說斷煩惱一定是見個分曉,分了個勝負,把它斷掉了。殊不知真正的斷煩惱,就是不煩不惱就是斷煩惱,不要跟煩惱去煩惱,這就斷了。那麼證果位而言,不是說你入到一個境界了真的有這個境界給你入這才叫證。而是你的心廣大、願力慈悲廣大到什麼程度,能夠放手到什麼程度,那麼所證的聖境,就在什麼程度。

所以雖然我們有四果,也就是聲聞乘的聖者,像剛剛入到聖人的行列,叫做「入流」。但是也不要真的認為有一個入到什麼聖流了,不要有這樣的概念。那麼包括「一來」,也不要認為真的有一個來,有一個往;「不還」也不要以為說真的有一個去,有一個還;那包括「羅漢」,也不要真的認為說有一個「羅漢道」為我所得。那大家發現了在前面,是三種果位都稱之為果,只有羅漢「我得阿羅漢道不」叫做道。這裡是有一個差別相,本來果位就是通達這個道。因為這裡的羅漢,是聲聞乘的最高水準,至極之道,所以把它稱之為「道」。

今天我們來看下面的經文。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大家看,就跟今天我們說起了,我說身心不得自在,難受。就有善知識說:為什麼要求自在了,就是因為要自在,所以才不得自在。你看跟這裡的法一模一樣。既然說「得了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這是世尊對須菩提的讚歎,也是在他弟子中,所得的屬於他的緣法這樣的一個,無諍三昧的這麼一個定境。

那為什麼說這樣的境界稱為人中第一?一個是他離欲第一,二是德行第一,就是因為有「無諍三昧」。我們一般的大家也會覺得說「無諍」嘛,一說佛法也會講到說與世無爭,跟人家不要見高下,不要有人我分別。這個「無諍」功德是哪裡來的呢?一般都是曾經聽佛說,有這樣的法,有這樣修的相續作用,修這個三昧,所得的種種功德。所以一定是前面有願力,發願而修成的「無諍三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跟我們的聯繫比較大了,我們現在就開始應該注意,就是說在凡夫的時候,他跟很多的眾生起爭執、諍訟,不斷的跟人家較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必然他有苦的果報,由於現在雖然得了羅漢的果位,可是他依然還在回憶往昔,依然在懺悔過去的這個業習,所以修的這個定叫做「無諍三昧」,這是須菩提。那麼現在他已經入了聖位的話,得到這個果報。他希望所有的有緣者都來現前得這個果報,勸大家來修。所以說這裡他在入定前也常做方便的願力,也就是為了守護一切眾生的無諍之心,他就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先起一個前方便,說應當沒有一個眾生能應著他的因緣而起鬥爭,先發這麼一個願力,然後再現生。

所以佛說他得了「無諍三昧。人中第一。」無諍就是不與人爭,不與物競。我們現在大家都深深的住在有諍三昧中,一般不但要與人要爭,與物要爭,與自己還要沒來由的鬥一番、折磨一番,鬥爭一番。這就是因為認識不了自己,體悟不到實相。跟人爭就不要說了,跟物爭是怎麼爭呢?就是本來已經滿足了足夠了,但是可能看到別人的比他多,那麼就起了一個,自己還要比現在的自己更多的這樣的一念心,這不就跟物爭嗎。可能我們會覺得說,跟物質有什麼好爭的,人怎麼會跟物爭呢。就是在爭,這也是爭。最後物也不爭人也不爭了,跟自己(爭)。你看為什麼哲學思辨或者演繹之道上,最後有的人就完全精神不太好了,或者抑鬱呢。他就是要跟自己鬥爭,自己不放過自己,所以沒來由的就會尋仇呀覓恨呀等等,這就是跟自己爭。

所以大家想在這樣的一種有諍的常態中,哪怕我們就是跟這個法,跟這一部經,這一句聖言,哪怕有一念的相應,甚至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感受,不是說一下子就入到中道般若中,那都是通體的透亮清涼,何況身心住到這種「無諍三昧」中呢。所以須菩提他老人家就是有這個本事,他在《涅槃經》裡面提及到他說,他住在虛空地,怎麼隨順眾生才能得這個「無諍法」呢?說有人如果嫌他站著,那他就終日的就端坐在那兒不起來,就坐著。如果有人嫌他坐著,那他就又終日就站著不動,住於這個空性,這就叫「無諍三昧」。可能我們讀過《法華經》的都知道那個常不輕菩薩,他其實也是一種「無諍三昧」。一切人是佛的這樣的一種對境,歷緣對境而修也是住的這個功德。最著名的我們藕益大師,蓮宗的第九代祖師,他當時號稱叫「發三拌」。什麼意思呢,「發三拌」拌的是什麼呢,就是說拼了自己的力量,被人看不起,怎麼不待見,他也拌得自己餓死,或者拌得自己凍死,或者拌得自己被人給欺死。他都不忘初心,要修道。

所以大家看被人欺死,這不就是修得「無諍三昧」的因嗎。就這麼一件事,就這麼一個法,你就只管去持的住,就能因果相應。所以佛說他得了「無諍三昧第一」,但是雖然是第一的離欲阿羅漢,這裡的離欲其實屬於無諍的功德,就是與世無爭了,沒有在乎了。

但是「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假如我這麼想,我是得了阿羅漢道,那世尊就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什麼叫阿蘭那行者呢?就是寂靜的意思,就是無事。你看我們祖師們開示的時候說,叢林裡邊以無事為興盛,意在於此,就是寂靜不諍嘛。但是如果你在微細的心念上,你認為自己已經離了欲了,那就不叫無事了,就有事兒了。因為你認為自己離欲,這就是個事兒,所以自認為得道,佛就不給他說他得了寂靜,樂寂靜者,是這樣的一個行者了。因為「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所以大家都要來體悟一下無事法,寂靜法,也就是說樂阿蘭那行。其實它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執持法。

你看我們為什麼能夠行一法,行一門兒能夠一直堅持到底呢?其實就是一種無事的執持。比如說前面講的佈施,如果沒有「無人我眾生壽者」這種空性的觀照,假如你在佈施的過程中,一直在行這個法,生起一念的自我傲慢,或者對境的時候覺得這個受施的人不太如法,你看不起他等等。這一切的是非生起的時候,那麼就有我和我所,有他和他得。必然求回報,要人讚嘆,物質上要回收,這樣的話那修行者就一定會得益、有求。在這種情況下長久以往你就會有停止之日了,因為你繼續不下去了,有了障礙了。

所以大家想這個「無事寂靜法」非常重要。這是決定了一個行者是否能夠一直增進,就是把你的精進勇猛,使到前方沒有障礙,一直能夠在修行路上不斷的節節高,這也是需要無事和寂靜法來護航的。所以持續一件法門行一種功德,他也是自然而然要你無住的才能相續,否則你自己就把自己給折斷了。「樂阿蘭那行者」。

這是這段經文就到這裡。下面我們今天再開始看一段,這是按照昭明太子分叫「莊嚴淨土分第十」,經文是: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就這麼一問一答。首先我們要講一個知識點,就是說燃燈佛何許佛也。燃燈佛是釋迦牟尼佛的親教師、導師,也是他的授記師。燃燈佛沒有出家的時候,叫定光如來,我們有時候也會聽到說叫定光佛,大家要知道這兩位是一個人。那麼他和釋迦牟尼佛的因緣,這裡講到說「於法有所得」,這是講的燃燈佛給他講的法。因為在曾經的一次燃燈佛要講法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還是一個修行的菩薩,是一個因地的菩薩,叫儒童菩薩,又叫善慧仙人。見到燃燈佛走過來的時候,他就把自己身上穿著的衣服,鹿皮圍的圍裙解開舖在地上,就為了表這個恭敬,讓燃燈佛當做地毯一樣走。結果還有一點兒不夠,就是沒把道路給鋪滿,還有水,害怕把燃燈佛踏在水裡,他就把頭髮散開舖在地上,補足了鹿皮沒有鋪滿的那一點兒不夠。就因為這個舉動,怎麼樣呢,印證了他放下了自我,跟空性相應了,就是無我人眾生壽者的這個程度已經到了這兒。所以佛當時就為他授記。

當然我們還要了解一下,就是說當時釋迦牟尼佛修行,他到了一個什麼水平了。從知識上大家要知道,從凡夫到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夠修成就。那麼粗顯的了解,成佛之道上,從你初發菩提心開始修行,到前面菩薩的地步,比如說十住十行十迴向,包括十住裡面還開十信,這些都屬於在第一大阿僧祇劫完成的修行路程。第二大阿僧祇劫到什麼時候呢?從初地,就是登地的菩薩到七地,這屬於第二大阿僧祇劫。從七地再往上修,到了八地開始,一直到成佛是第三大阿僧祇劫。當時釋迦牟尼佛修的水平在哪裡了,已經到了七地的菩薩,也就是進入到第二大阿僧祇劫,馬上要圓滿的時候,是這一件事情證明他圓滿的。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馬上要第二大阿僧祇劫圓滿,進入第三大的時候,這時他聽到燃燈佛給他講法,給他授記,證得了無生法忍。當場就告訴他說,再過九十一劫,叫做賢劫。我們現在釋迦牟尼佛的這個時代,他出世不是叫賢劫嗎,過去叫做莊嚴劫,那麼未來還有一個劫,叫做星宿劫,每一劫裡面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那佛說你將來就是叫賢劫的時候成佛,你的名號叫釋迦牟尼,就給他授記了。這也就是在燃燈佛所,所聽的法。

但是所聽的什麼法呢,正是於法無所得法,也就是無生法。我們都知道,不是有無生法忍嗎,這個境界,就到了八地的菩薩一般才能證得。證到一切法不生,那麼如果說,你認為有一個無生法,能夠得能夠生,這就不叫做「無生法」了,就有生了。所以這裡,佛就問須菩提,你以為在燃燈佛所,真的有個法得嗎。須菩提就領解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大家想這個法都沒得了,這個什麼概念呢。就跟我們現在說,有了覺悟,又不可以有覺得執著,這是什麼概念。

這就入到真理實相中的話,就是說主觀能動的能觀的智慧,也就是能激發我們覺悟的智慧,和我們對著一切的事物,進行正確認知的真理,也都相融到一塊兒了,沒有一個對立的「我」在相應真理,這個真理在支撐著我的智慧,都相融到一起了。這個時候就是說一法都不生了,怎麼去證明他得了「無生法」。我告訴大家,只有什麼呢,只有「忍」可以印持他得了這個「法」了,就是證明。為什麼,你真正得了「無生法」,一念都不生,一法不生的時候,那就在事中,具體的事上看你有沒有忍得住。你被一試,試出來你沒忍住,那你可能就沒到那地步。

所以為什麼除了「無生法」外,還要加個「忍」。這個「忍」就是來印持他有沒有得。你說無所得的法,誰看得見摸得著,有看有摸那還是一種執著。你怎麼去證明呢,就看你忍住忍不住,那釋迦牟尼佛當時忍住了。因為燃燈佛過來的時候,他不但把自己的衣服給他披在地上,最後把頭髮都放下來,說明他無我相,那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沒了。

所以大家看這一段,總而言之就是,佛法前面不是說了不可取不可說。前面的經文說到「不可取,不可說」。可是如果不可取,那當時你做儒童菩薩的時候,你應該得不到這個授記。如果你得了授記,你怎麼說不可取呢。那如果說不可說的話,燃燈佛就不應該給你授記。既然給你授記,說當來做佛,那說明就給你說了這個法,是可說的。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一句經文才破「所住」,有所住,說「如來在燃燈佛所,實無法可得」。本質上沒有一個法可得。

那好,到了這裡,我們再講一個概念叫做「授記」。要明瞭一下什麼是「授記」呢。我們通常在三藏十二部中,也知道有一部叫做「授記」。大家讀過《法華經》的話,那就太多的授記了。專門有一品,叫做「授記品」。五百弟子授記品。提婆達多也給授記。還有一部經典叫做《觀世音菩薩授記經》都在講「授記」。授記就是佛給菩薩乃至羅漢,給授予他們未來的懸記的這種說教。也就是為發心的眾生,告訴他們將來一定做佛的預計,這就叫授記。

那一般我們要了解授記和授記的原理,先要了解授記有多少種情況。有一種授記叫做未發心而授記。就是說有些人他還沒有開始修行,甚至連佛法都沒有起緣,一直在輪迴中。但是佛看到他的根性裡面將來會好樂大法,比如說觀到他再過若干劫,若干劫呀,哪怕是這麼多的劫,他會發無上的菩提心。發完心了又繞邊走了,再過若干劫,才能夠起修菩薩行。那麼再過若干劫,才可能成就佛果,叫什麼,國土怎麼樣,什麼時候滅度,正法像法多少年,度多少人等等這樣的。那麼如果佛給這個人來授記,就叫做「未發心授記」。也就是說,他跟佛法還完全不搭界呢,但是他就確定將來他會入道,他會起修行,他會最後成就。

那麼還有一種叫做「已發心授記」,所對的人呢,其實就是已經修行上道了。就比如說咱們今天在群線上聽聞的同修來講,如果說佛現前來授記,就叫「已發心授記」。因為有的人修行已經很不錯了,長久以來修習善行,非常勇猛精進,而且六根也無染,這樣的人的發心住到不退,也就是進入學修的良性循環。他再不會入到三途八難,也就是不會墮惡道,不會生到沒有佛的國土,不會有世智辯聰的障礙等等,這樣的人那麼他已該發心的時候,佛就給他授記,將來做佛,這叫做「已發心授記」。

還有一種叫做「秘密授記」。我們來了解,什麼叫「秘密授記」。有的行者他確實是發了無上的菩提心,要行種種的佈施,不斷的精進勇猛的修法。那這樣的人理應給他授記,就跟前面講的。可是世尊害怕他由於授完記以後,生起自滿自大的心障道,就不發精進心了。就等於說,哎呀,我一聽佛說,將來我什麼時候成佛。一聽這個,會馬上回饋反應到當下就不好好修行了。在這種情況下,佛就以威神力,秘密的說他將來一定成佛,但是只讓其他的人知道,不讓他知道。所以這個「秘密授記」又叫做「隱覆授記」,隱藏的「隱」,覆蓋的「覆」。

這是三種授記。那我們一般對於授記的理解,第四種為正解,叫做「現前授記」。這種菩薩已經久修善根了,就像釋迦牟尼佛修到第二大阿僧祇劫圓滿了一樣,得了無生法忍,佛就知道他的福慧將要圓滿了,在一切的大眾前,現前給他授記,說將來成佛,國土怎麼怎麼樣,這叫做「現前授記」。

所以這裡講到的這個典故,因為佛跟須菩提都知道,其他經典裡面講到。我們聽的時候,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說燃燈佛是誰,怎麼給他曾經講過法,為什麼有這個因緣講法,就是這麼回事兒,順便我們也把「授記」了解一下。

那前面是從教理上了解,下面我們再把授記進行一個「觀法」,從心地上去做一個開悟。就是佛為什麼能夠授記。大家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授記呢,也能授記呀。比如說,我們午飯、晚飯,這會兒吃飯,待會兒吃完了一定會飽,我們也可以授這個記。你睡覺吧,睡到明天早上一定能醒,也叫授記。此時此刻,我們也講到八點半,講了半個小時了,再有半個小時,我們就結束了,這也叫授記。所以大家發現了沒有,授記依附的是什麼,就是因果和空性。你有這個因必然會有果。那麼這個因果怎麼從因到果,因果相扣呢,就因為他是在「空性」的平台上。現前我們常講萬法唯心、心為萬法,萬法就是因果法。

所以我們現在因為把現前的萬法唯心的心地,只能打開這麼點兒,一天的時間能夠得著,一年能夠得著,甚至或者說一輩子夠得著。那有的人呢,有點兒小通,過去修行留下點烙印,前生後世也能夠偶爾的夢一把,看一把,也可能吧。但是太少了,這個心地,只有佛能夠徹底打開,現前觀照。所以我們的前因後果,在佛的心地中就是即因即果,當體因果是同時的。就跟左手拿著碗,右手筷子就跟上來了,就吃飯一樣,一下子就看到了。所以他為什麼能授記呢,他是照著這個實相中的萬相,而以我們活在虛相,依照此道來說這個法,就叫做「授記」。

所以大家現前看,其實授記法還是講的緣起性空。說到授記,我們覺得是一種預言一種推測,但是就佛而言,他是看著實況,直接轉說的。希望大家從心地來入授記法。你看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如來藏呀。那我們再要打個閑岔的話,告訴諸位,淨土法門大家說是不是授記法呢?淨土法門正是全面圓滿的授記法。為什麼叫無量光壽呀,就是阿彌陀佛他已經不在時空的錯覺中了。所以授記法的原理就是緣起性空。為什麼在《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講到,彌勒菩薩問有多少國土多少菩薩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佛就給他如數家珍的說,哪個國土,佛叫什麼名字,然後就會說,彼有多少多少億菩薩皆當往生,這不是授記嗎。《佛說阿彌陀經》裡面也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然後怎麼怎麼樣,將來會導致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不也是授記嗎。包括第十八條願力,「若有人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不生者,我不取正覺,這就說明我取正覺的時候,就得必然生,這也是授記。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前面講的四種授記,淨土法門全在其中。比如說,有的人還根本沒有八字一撇,但是他可以保證將來能聽聞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雖然他沒有發心,但他將來能得聞佛號,這就已經種佛種了,這就叫沒有發心的授記。再比如說,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定能夠往生,這不是就叫做發心授記嗎。你比如說秘密授記來講的話,也許我們自己完全還不知道這麼回事,人家清淨海眾早就知道,你哪個時候往生,生的什麼品位等等這些,到了極樂世界,那就自然而然好景在前,這就叫秘密授記。一旦往生以後,住到清淨海眾中,圓證三不退的功德,就叫做現前授記。大家知道圓證三不退的功德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念不退的時候就是證無生法忍。所以這就跟釋迦牟尼佛當時在燃燈佛所,所得的授記正等無異。所以大家要知道,淨土法門為什麼是總持法門,我們在這裡又耽擱一點時間,本來講《金剛經》這又等於繞道一樣,可是他是通的。淨土法,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他的功德就是現前授記。這個法我們要了解。也從這個授記,引發我們在心地上進行一個觀照,這就是佛法,你看這一部分叫「莊嚴淨土」。

我們再往下看。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我們常講到說,大乘佛法叫莊嚴國土,利樂有情。菩薩們在修因的時候,他把六度萬行的種種的法門功德,全部迴向清淨的國土,成就淨土。但是清淨的國土,就著這個法來講,它是無形無相的。無形無相的,你用什麼東西能夠莊嚴呢,什麼東西能夠莊嚴無形無相的,這樣的一種無染世界,只有定慧之功德才能莊嚴。

所以我們通常以為,菩薩莊嚴佛土,一定是有的呀,積功累德呀,結果這裡須菩提說,何以故呢,「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斷掉莊嚴的想,莊嚴的相,是真莊嚴,在一切土中而能莊嚴。一般我們莊嚴呀,如果是莊嚴世間的佛土,現在我們基本上所持的法,都是在這個層面。比如說造寺院、寫經書、印經書、佈施供養等等這些,這都屬於莊嚴世間國土。如果莊嚴去見佛土,你想現前見這個佛土,那就是見一切人,普行恭敬心,無差別心,叫見佛土。這裡是莊嚴的心淨佛土,我們常講「心淨則國土淨」。所以這裡的莊嚴佛土者,雖然說莊嚴,但是真正意義上的莊嚴,根本法就是「心淨則國土淨」。

什麼叫做「淨」呢,淨不是好或者善良了,我們就以為是「淨」,現在很多時候,我們把清淨的「淨」,當作人品中比較乾淨的「淨」。就好像做點善法行點好事,就以為這個人很淨,不是的。是不著於相,不取於法,也不取於非法,這才叫「淨」,這是根本的「淨心之道」。

那這個就難了,為什麼說又要莊嚴佛土,又說即非莊嚴。這就是法,就讓你不落兩邊,這才叫真正的莊嚴之道。你著相的莊嚴,那就是前面講的取了法了。好,那我們一些行者,一聽是這樣暢快淋漓,就覺得說這種去前面講到了世間的佛土的莊嚴方法,他不去行了。佈施供養、造寺寫經他不管了,我告訴你,這也錯了。如果你誤會了這個不著相就是不去幹,不去莊嚴,那就又取了非法。前面取了法,這裡取了非法,在這兩者中,你總是偏了一邊。所以你看這裡講到的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就是讓你不執著有,就是不應取法。「是名莊嚴」就是不取於非法,不執著空。

所以大家看,我們為什麼說要修六度萬行,六度就是莊嚴,福慧資糧。但是一定要以前五度以般若為正眼,前五度來講,佈施也罷,持戒忍辱等等這些,這確實是修因地的莊嚴國土,但是如果沒有般若的空性,來指導這個非空非有這樣的一種任運的進行,長遠發心的話,那就是等於說,要麼就取法,要麼就取非法,一定會陷入到這兩種窠臼。

所以大家看,我們在講到佛世尊的時候,並不是從他的應化身,或者報身,一直在講佛的法身。那在講法身的時候,就是以正法為身,正法為身就沒有色相之身,沒有這個身哪來的土呢。所以說一般我們講到淨土的莊嚴,它就是因為淨土是無染的,就是不著相的這種諸法實相,恰恰它才沒有功德不具備,所以有種種七寶來莊嚴。但是,又不會受種種物資或者幻相這種束縛,生不淨的執著心,所以就不生定相叫做莊嚴,這才叫莊嚴。「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是這一段。

那我們來又循著剛才的這兩小篇來總結一下。大家看到了前面講的這個小乘四果,是從入流到羅漢。這裡又講的是什麼呢,是大乘的修法,這就圓滿了,大小乘是同步的。因為剛才講到的,所謂的莊嚴國土,還有燃燈佛給他授無生記。所以我們看出來《金剛經》,就講的是一脈佛法,就講無住法,成就無住心,一直沒有偏離這部經的血脈。那後面講到,我們說的大乘佛法他的六度萬行,他是無量的法門,為什麼這裡只講到授記和莊嚴國土呢?

大家要知道這就是佛法的自利和化他的核心,就有這兩項給體現出來。授記就說明是行者、修行的菩薩,他自行自利嘛,證到了無生法忍,所以叫自行。莊嚴國土是菩薩度化眾生,度化他,所以叫做化他。自己悟到無生法忍,所以佛給他授記,這叫自利。那麼怎麼叫莊嚴國土,國土裡面有誰呀?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這些眾生由佛菩薩去度化,心地清淨,國土清淨,這樣莊嚴起來,這就是化他。所以你看大乘佛法的行門雖然多,但是沒有出這兩種範疇,就是自利利他。佛講法如此的嚴謹,有時候我們讀《金剛經》會覺得說前一段兒說到那兒,後一段轉到說到那兒,好像前不搭界,後面就跟《四十二章經》一樣,一段一段的,其實它的血脈一直是相連的。為什麼說昭明太子分了這麼多分呢,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對聖言量的一種隔斷吧,會讓著相的眾生,就把學這部經典的血脈,從中有可能會隔斷,這也是一個弊病。

那麼,前面講到的授記,是得的正報,佛的正報果報。這裡講莊嚴國土,是佛的依報,世界的這個依的果報,依正莊嚴,稱之為佛。也就是說菩薩得了無生法忍之後,就再沒有其他的事了,只有這件事一直幹下去,成就眾生進佛國土。所以你看這一段講的全體就是這個法。雖然這段很短,大家明確一下。好,我們再往下看一段,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段話,我們看到了是從開經以來,須菩提總的提問,這裡來做了一個總的回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這「是故須菩提」,「是故」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前面講的一系列的講解,如果能夠相應,不要說這一直講下來都能相應,只要我們能夠在裡邊相應一句,那當體就是金剛座的法,就是這樣來無住,這樣來降伏自心。

所以說這裡一開始就講的「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就是說決定是這樣子的,大家要跟得上,因為這一句,就是回應前面所有的教法教義,就一定是這樣,這條路不會錯。不管是小乘也罷,大乘也罷,所有你欲入佛法的,欲成就佛道的行者來講,因地也罷,果位也罷,都要當下就要修這個無住法,當下就離相。

諸位大家正在線上聽,此刻就是當下,雖然我們聽著好像有一個宏海,一個和尚,我們在拿著手機在聽法。好像有這個法,這種種的相,如果你能當下能夠圓離,就在這個法中不要有住,不要同步而再生多一層的心,這就是應當的「應」,就應該這樣,這就是一種心地觀法,當下就離相。大家不要再這會兒聽的時候,又想到說我要離相,或者又把它下意識就推在將來了,不要在將來相中再去了卻,多此一舉了。體悟體悟。

「不應住」這裡的「不應」,就是指的錯誤、顛倒的路線。凡聖的決定的差別就在這個「應」,這個生如是和不應的、不應住的分別上面來看。所以大家看這裡講到的「色」,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色」乃至聲香味觸法,其實與我們是毫無關係的。我看到參考書裡面講的非常認同,為什麼我們就是,依這個色生這個心呢。主要是發生在哪裡,就是在這個住上,你住在這個色法上了,你這個心就生起來了,粘住了。所以就要反觀到底誰在住呢,誰在住?如果說你不住的話,不應住這生這個心。大家要體悟,是不是就從中拔出來,這種拔也是多餘的種說法,就是馬上就入到這個任運的覺海中了。

所以此處,他的文法上也和《心經》一樣,先是把色法提出來,然後說聲香味觸法。其實如果方便說的話,為什麼說為上乘大乘人說呢,就我們聽的有時候特難受。有一種感覺說,說的確實好、痛快。可是自己呢,好像就貼不上去。為什麼,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看到,或者說感受到、捕捉到,到底色聲香味觸在哪?捉不住,當然這個捉不住,不是說讓你著相,就是你觀不到,太粗淺了我們的心,你都不能夠把脈把到那個脈上。所以雖然時刻就在其中,但是我們卻找不到這個境界的相狀。大家仔細地羅列的觀照一下,「色聲香味觸」,世間一切的境界,生活中的感覺,我們本能的這個,現在不是說刷個存在感嗎,這不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你在哪兒去刷呀,你絕對離不開這色聲香味觸法,法就是心緒浮動的境界,然後我們就在其中任運地遨遊,稱之為人生多姿多彩。

所以說,如果我們要修觀照的話,你還要在這個色法、身法上再去,當然,這是已經到了這個析空,就是分析地去修了,很容易入道。雖然從《金剛經》頓悟的無心於萬物,當下就落地的這個上面來講慢了一頭,當下就落地你就不必須千絲萬縷,就體悟在法上產生的感覺。這個感覺不是我們通常的感覺,是覺受。與這個覺受上,再不起覺想,就在覺悟中不要起這個覺想。那我們又會覺得說,哎呀,達不到,太難了。大家知道你看放眼整個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讓我們去精進,大家仔細的分析一下,哪一法門不是讓我們入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的。大家想想哪一法呢,讓你不要太在乎,要放下、看破,讓你常要忍辱柔和,包括具體的去捨財,恭敬一切眾生,甚至誦經禮拜持咒。

大家想想所有的這些方法,哪一個方法不是讓入,生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的,就想入這個境。甚至包括我們說的雞湯,只要把雞湯喝一喝也能夠啊,現在什麼認識自我呀,善待一切呀,什麼走自己的路,不要被其他人所左右等等這些,償還債務,懺悔得清淨,所有的法都是讓我們入這個法的,你不要把它隔開了,就是這樣子的,一味的佛法,只不過我們今天把他攤派在《金剛經》上。

所以說不應住而生心,真的是,如果依著主動的方法去修,你主動,哪怕你念念,哪怕你就分分秒秒間,都能夠持在持的這個境上。不被色聲香味觸法一下子把你拉下水,就始終在這個境上。那就跟住到三昧裡面一樣,那就能夠脫,擺脫。主動的修法也可以,那當然,你可以被動的修也行。被動就是隨緣的活著,徹底被動一任因緣就是擺佈,就這樣。但是你還是會有一個,怎麼說呢,主動或者隨緣的這樣的念想。真正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就是既不主動也不被動,就按著自己的習氣走,於覺中不生這個覺,在這個覺中沒有作用,我覺得我都說多了,只能說到這兒。我們再往下看。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是這一分的第二小段,相對來講比較容易了,了解一下就打個比喻,譬如有人就是指的發大心修大果的人。那麼發大心修大果的他能夠證到勝妙的報身,這個身,就是比喻報身。報身就像什麼呢,就像須彌山王一樣。為什麼要用須彌山,須彌山又叫做妙高山,最大,在眾多的寶山中,須彌山是最大的。所以用這裡來比喻,已經過累劫修行,因緣果滿得了實報莊嚴身,這樣的身大不大呀。須菩提就說,甚大,非常大。世尊說,何以故,說怎麼才叫真正的大呢,「佛說非身。是名大身。」就是只是報身之大,有形象的大,那一定會有量的。

當然,雖然說報身的量,我們肉眼凡夫是看不見的,只有登地菩薩以上才能看得到勝妙莊嚴身。那看起來對凡夫來講,他是無量的,但是他還是一種有量的無量,因為他被物化了。而真正的法身他才是用這種無為相,有形有相的報身稱之為大身,無形無相的無為法身,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身。一個是有量的無量,一個是無量的無量。所以這裡就講到,佛說,這個佛身呀,不同於須彌山一樣,他不是有為有漏之身,所以說是非身,是名大身,大家理解。

那好今天時間又到了,大致如此,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啊...

心安處便是吾鄉

為了盡快成佛,有好幾個月,一休和尚獨自一人在禪堂打...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

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淫妄,它的本質...

嗔心的火燒的是自己

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

十大防癌的食物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

法門無量,願為先導,世出世法,無願不成

問:發菩提心最勝功德,利他自利,為菩薩行。如諸比丘...

十種方法教你遠離睡眠昏沉

睡眠是修行人非常大的障礙,睡不著我們會焦慮,覺得身...

寬容是一劑良藥

古代有一老禪師,夜晚出房門巡夜時,發現牆腳有一把椅...

把佛號重視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但這個法門是方便當中的...

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錯事,肯承認錯誤,...

古德參究機緣頗多,唯有「念佛是誰」最易得力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

《雜寶藏經》白話

雜寶藏經 卷第一 十奢王緣 第一 往昔人的壽命在一萬歲...

拒絕眼前利益的智慧

上世紀80年代初,一位大學剛畢業的上海小夥子,經營起...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個人的雙腳,福德的資糧,它是讓一個...

【佛教詞典】罣礙

(術語)言障於前後左右上下而進退無途也。掛為四面之...

【佛教詞典】夢氎

(故事)頻婆娑羅王夢見一氎分為十八片。佛記為滅後十...

【視頻】文殊菩薩發願記

文殊菩薩發願記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