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017/10/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五講)

好,我們各位正法學堂的同學們,請大家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各位,今天是農曆的九月十八。非常歡喜,一方面迎接明天的九月十九,觀音菩薩的日子。而我的現在的時空坐標呢,正在南海普陀名山,觀音菩薩的座下,普濟禪寺,來跟大家分享法海法義。確實第一次在普陀山講法,帶來一種不一樣的體驗,當然呢,雖然我們的心念會有這樣那樣的覺受,但是他的性海中是如如不動的。所謂的《金剛經》的「金剛」呢,也有這一層的意思。

那麼我們今天講的是《金剛經》的第五講了,今天的內容比較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濃縮度很高,他對於悟性觀照的要求也比較高,而且他又是最在平常朴實處,來體現後面整版《金剛經》經文的濃縮的法義。所以請大家不管從我們兩條路線,知識上也罷、心地上也罷,要認真一些,要全情的把神提起來。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講到了序文的部分,但是上一講的內容屬於叫做通序,也就是每一部經典,通通都是這個開場白。像「如是」就是講到所聞的法是這樣子的;「我聞」是說我們能聽聞的人,是阿難為代表,也包括我們每一位能夠聽聞《金剛經》的人;「一時」是說這個教法之時;「佛」是說教法的主人;「舍衛國」是佛所在的住處;「與大比丘眾」是說當時所有在場的聽聞眾。這六種因素,全部聚全就叫做通序,又叫做正信序。

我們今天講的內容呢,叫做發起序,又叫做別序。先給大家來讀一下這段經文,我們用心來聽。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就這段經文,很短很短。但是,這段經文呢,我們可以把他類別來五個部分,先進行一個籠統的一個概括劃分。

「爾時世尊」是指的福田,三界的福田,能夠讓眾生得福的主人翁「爾時世尊」。

「食時」是指的他行的方便,度化眾生給眾生培福的方法,行的這個方便就是乞食的時候。

「著衣持缽」說明他整理自己的威儀容儀,因為什麼呢?讓大眾起敬心、起信心、起護持心。所以從這點來講,也是護持大眾有緣眾的心,對佛法生起信仰。

「入舍衛大城乞食」,是說他乞食的處所,其實也就是他弘法因緣攝受的範圍,今天在這個地方。

「次第乞已」是說明他乞食的方法,也可以是說我們修行的教法。

這五個部分,大家先了解一下。下面我們就通過這五個部分,先來還是依舊的跟大家貫解一遍這個經文的知識內容。

首先我們來看「爾時世尊」。「爾時」就是說白了就是這個時候、當時,當爾之時,也就是啟動這個《金剛經》教法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佛的稱謂德號有十種,為什麼這裡把「世尊」這個稱謂,來放在此處。因為我們都知道佛的異名: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等等。那麼今以「世尊」而言呢,一方面講的《金剛經》的這個法是不共法,不共於人天乃至小乘,他是大乘菩薩藏究竟法般若法。第二點,為什麼叫「世尊」,是表這個法是三世諸佛所遵循之法,一切眾生所成佛之法,所以叫「世尊」。另外一點,再廣一些,就是其實一切法上都在體現這個法「般若波羅蜜」,所以這裡叫「爾時世尊」。

「食時」比較好理解,就是吃東西的時候,大家看佛的方便啊,確實是隨順世間的,世間的時節,因為我們世間人吃飯都有一個時間點,我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就是說上古時期每天人是怎樣的?在每一天內是三打扮一吃飯,就是早午晚要打扮、洗臉,洗涮三回,但是只吃一次飯。後來是不知道什麼緣起呢,就變成一打扮三吃飯,就是早上洗涮一下,然後一天要吃三回,當然這是一種說法。這裡佛呢,他就是應著世間人用食的這個時間點,因為太早的話人家還沒有做,太晚的話人家已經鍋碗都收拾了,所以正好在大家吃飯的時候去,得適當的時候。從中我們也看到,不管是聖人來,雖然是心是存在道法上無差別呀、空性呀、隨時隨地都在用功的呀,但是他的身體還是按照世俗的法式來進行。

那麼就這個事件來講,如果「乞食」的時間正好恰當的話,就不管是自己能夠用飯滋養色身,那麼也給他人提供了一個培福的機會。因為如果你乞的時間不當對的話,那麼自他都煩惱了,你自己去「乞食」,可能不一定人家有現成兒的,那人家到底給不給你呢,也會生起一種難為,所以這裡才叫做「食時」。也就是家家戶戶正把飯做熟的時候,容易生佈施心。這個我們大家將心比心就會有這種感覺。正好家裡吃飯,那麼來了一個不要說乞士比丘了,來了一個乞丐,那我們還是會很方便的說給他點兒吃的,何況來的是聖人是三界之尊呢。

這裡再往下看講到的「著衣持缽」,這就比較專業了。我們大家有時候聽法或者共修的時候呢,也常能看到在僧團裡邊,我們現在漢傳大乘佛教裡邊的,雖然沒有「乞食」,但是「著衣持缽」的這個方軌還在。當然這個「衣」呢,我們現在有一種情況,就是有時候追求這個經濟也罷,或者是一種習氣也罷,僧俗越來越好像不分了,然後什麼唐裝漢服弄了一堆,也不像僧人穿的也不像俗人穿的,然後就不管僧還是俗都穿在一起,這個不太好。

這個「衣」呢,他不是T形台上的時裝周展示的「衣」,他是出家人的標誌之「衣」。為什麼叫做離塵服呢?就是離開紅塵的這個塵的服裝,因為他朴素,穿著簡單,不是講究款式顏色,他就是讓大家生起安貧守道、恭敬謙卑之心。從穿衣服的人、僧人來講,離塵服,就離開五欲六塵了貪心不起麼。有時候又叫做消瘦衣,這個先給大家交代一下。有時候也叫做蓮華服,就是像出淤泥而不染,離開垢穢。那麼消瘦衣是指的披這個衣服的人,就是他的煩惱本來很豐富很豐滿,慢慢讓把煩惱折服、把他去除掉、降服掉,那這就叫消瘦的意思。通稱叫做袈裟,我們一般都叫做袈裟。想起西遊記裡面那個金池長老,看到玄奘法師的袈裟起了貪心,引發了一場災禍。所以說這個袈裟表的呢就是這個內涵,是出家人的標誌。

那一般的話,我們袈裟的顏色是有規定的。我們把這個做為一個知識跟大家普及一下,一般顏色有青、黑和木蘭,有時候叫做壞色。如果有接觸比較多的居士的話聽過這些詞,壞色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低調,不是那種給人一種好像大紅大紫的這種,壞色。甚至有時候新衣來了,為了止貪和對於新衣的執著,更加如法,有的還故意點一點兒。現在像我們東土有時候比較如法講究的,哪怕你穿的新衣服,甚至長褂短褂也點一點兒顏色,壞色,青色或者泥的這種顏色,有時候叫木蘭色。木蘭就是樹枝泡的那個,如果沒有泥呀或者什麼,用鐵磨的鐵汁去點,也是有的。所以說「衣」的顏色是有這個講究的。

「衣」的式樣也是有三種。一般有叫做五衣、七衣和大衣,有時候我們常叫做祖衣。最少的這個五條布塊兒的合在一起縫合的。為什麼叫福田衣呢?你看這個袈裟展開以後它上面有格子,最少的叫做安陀會,又叫做內著衣,也就是平常在坐臥或者說起居的時候穿的衣服,叫做五衣。多兩條的叫做七衣,因為叫七條兒就是在入眾呀做法務的時候穿著的,一般我們現在上早晚殿搭的就是叫做七衣。再重要點的場合,比如說傳法大典、大法會、入大眾中,或者說進王宮見國王等等這些,那麼這個時候著的就叫九衣,九衣是大衣裡邊最少的九條衣,最多的可以達到二十五條。這個衣又叫僧伽黎,我們現在一般叫的祖衣。這三樣加起來就叫做三衣。這裡講的「著衣」就是著的這個「衣」,袈裟。

那麼「持缽」呢,「缽」也是有說法叫做應量器,就是表示出家人是斷煩惱、增智慧、應受人天供養的器皿、器具,用餐的吃飯的,叫做「缽」。這個「缽」還是有來歷的。像釋迦牟尼佛沒有成道之前,他不是剛開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的供養嗎,那個時候他是用的金器,金屬的器皿給他接過來的。成道以後,當時有一個叫做提謂波利長者,那麼他佈施給世尊、就是供養給他的水果,當時沒有一個盛的工具。所以當時世尊就自己心裡念叨說,三世諸佛都沒有用手捧著吃東西,這個不好看。他心念一動呢,四天王就一人捧一個缽來供養奉給佛,佛就用神力這麼一按,就把四個缽合成一個缽來用,這就是「缽」的起源。這個「缽」是石頭質量的,在另外的資料裡邊也講過,說當時淨居天的天人把過去四天王用過的「石缽」還給四天王,四天王就把他一人一個捧給佛,前面講到。這個「缽」直至世尊的像法滅了以後,四天王還把這個「缽」又還到淨居天去了,那麼等待彌勒菩薩成佛在龍華樹下的時候,淨居天的天人又會讓四天王捧著這個「缽」去奉給彌勒佛,所以說這個「缽」也是有傳承的。

那麼從「缽」的體上而言,就是他的質量上而言呢,不能用木頭的,木頭的因為里邊剩髒東西;也不能用金銀,害怕生貪心。所以只能用鐵或者瓦。我們在受戒的時候都會問說鐵缽還是瓦缽?只有佛可以用石頭的,比丘也沒有用。那麼形狀是一個圓形的,沒有足,顏色是要低調,剛才講到的這種壞色。總而言之「著衣持缽」其實是表什麼呢?在律典裡面佛所制,比丘所行的這個內容,所以這叫做「著衣持缽」。

「入舍衛大城乞食」,因為當時這個祇桓精舍離舍衛城還有一千兩百步的路程,有的說是有四里路,去「乞食」,這是佛當時製定的一個生活方式。因為乞食其實也是一種慈悲心的體現。從對於比丘的功德來講,它能夠降伏我慢,不讓他們去貪口食,因為給什麼吃什麼,專心去修道。而且使這個供養的人也能生起慚愧心。現在因為我們到了東土以後,這個時節因緣,大家對於佛制的乞食的生活方式,生不起信心了。現在有時候有的出家師父人去體驗一下生活,也不一定都能夠讓大家覺得這是好,甚至有的乞食也乞不到,還被當作叫花子一樣,這就不好了。所以我們這兒的眾生的根器,跟這個法不相應,慢慢就是後來轉到寺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特別是禪宗,就成了這樣一個農耕的一個自養的一個方法。

佛在當時乞食的時候,他也是各種各樣的。有時候呢他坐在那兒,自然而然就有人就來送。或者有的時候呢,佛跟僧眾一塊兒去,有的時候僧眾去佛不去的。比如他當時在入定,或者為天人去講法,乃至為了要制戒,甚至去看生病的比丘等等,這些情況的話,佛就不跟僧眾一塊兒去,有這些原由。佛一個人去的時候呢,有的時候他是飛空而去的。有時候又是足下離地差不多有四寸,或者是有時候腳上踏著蓮花。蓮花動但是他的腳不動,這樣去乞食。這是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所顯現的狀態。

從乞食的功德來講呀,真的是無量無邊。佛為什麼自己選擇並教化弟子,用這種方式呢?你想大家出去乞食遊行的時候,大家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莊嚴相好,就發心,發菩提心,也要像如來、佛一樣,長這個樣子。那麼有一些疾病呢,盲聾呀這樣的人,殘疾了不能到如來佛所。那麼佛出去乞食時候呢,就放光照射他們,讓他們的苦心熄下來。還有一些婆羅門呀豪貴長者呀,他的種姓高貴,他就不生恭敬心,那麼如來出去乞食的時候呢,就用攝受力讓他們生起恭敬心,熄滅他們的我慢心。或者有的是女眾呀沒辦法出來,乃至有一些人呢對於佛的威嚴生不起信心的話,他們會覺得佛乞食的時候四天王呀天龍八部都跟著,說天龍八部都這樣,何況我人呢?等等這一切。

總而言之,佛他是如來之身呀,常在三昧裡邊,他不是真的需要吃東西的,只不過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現的這個乞食的方便。特別是為什麼這裡講到在「食時」乞食呢?因為當時有一些外道,修樂行的外道他不喜歡受苦,他就坐受大家的供養。那麼又有一些修苦行的外道呢,他就是不在這個吃飯的時候兒去乞食。他所謂的乞食,就是認為反正我愛什麼時候乞就乞,乞到就吃,乞不到就不吃,以為這就是苦行。所以為了破外道的這兩種不如法,佛才製定了「食時」,「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所以等等諸如此類的,這就是「乞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那麼這裡還講到,「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這是講到乞食的方法。大家看每一句話都是核心法,你在因緣裡邊,他不會去抉擇誰貧誰富。「次第而乞已」這才是最重要的方法,這是根本方法。才是平等心的表現,既不嫌貧也不愛富。 可能大家有的也知道,在佛的弟子的公案裡邊,還是因為有這樣的不平等心。像須菩提,須菩提曾經有一段時間呢,他就只跟富人去乞食。

他認為富人雖然有富貴的果報,但是他沒有將來富貴的因,他不種了,光享福而不去培福。所以為了讓富人將來還能繼續富,他就不去從窮人那兒乞食,只去富人家乞食。這個迦葉呢正好相反,他修苦行的。他呢不去富貴家,他就覺得窮人現在都這麼窮。那麼他如果不去施捨的話,將來還是個窮,脫不了這個窮,不能脫貧。所以呢他又捨了富貴家,只去貧困家去乞。這兩位雖然慈悲,但是這裡就是跟佛就沒有辦法比了。所以《維摩詰經》裡邊,被維摩詰居士所批評。所以佛在這裡為了顯現大慈悲的平等之道,才叫做「於其城中。次第乞已。」不越富而去找貧,也不捨賤而去從貴。這樣的一種平等心,在這裡叫做「次第乞已」。

後面的一段話我們就連著來講,「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大家看這就是「還至本處」,如果說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從城裡回到祗樹給孤獨園。其實這個「還至本處」呀,也有很深的寓意。還是在講般若法。如果跟空性法去相應的話,雖然從現象上來講,去那兒乞食又回來了,吃完了,其實去沒有去的相,實際上沒有到那兒。沒有一個往來,不來不去嘛。吃這個飯,雖然受人家的供養,但是沒有真正的像我用餐一樣用進去。一切都是本有的不動法中的一個夢幻方便。由這個行為中,來向眾生示現他的法身不動的功德。所以,你看這裡講到了「還至本處」,因為本來就在本處。中道思想裡邊不是有講過八不中道,不進不出,不來不去嗎?所以由此我們也聯想到,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雖然有這個缽呀美味呀,在缽裡邊應念就來,但是只是見色聞香,根本不會真正的去吃。何況世尊這是大圓滿覺呢?但是如果你不去乞不去食的話,不去乞食要來然後真的吃的話,那麼供養飯的這個人呢,他所獲的福報就不能圓滿。所以佛是為了圓滿他們的願望,示現而隨順去乞去食。

還有種說法,就是佛在乞食的時候,其實乞到的食物將要到佛的口的時候,就有威德天他隱藏在佛邊。把這個食物呢,轉接到他方去施做佛事。是這樣子的一個「還至本處」。

「飯食訖」,就是吃完飯以後,把衣服、缽收了,把腳也洗了,敷座而坐。你說為什麼要「洗足」呢?其實表的是什麼,洗去我們的塵勞、分別。所以,雖然說佛去行腳的時候,離地是四寸的,但是他顯現的還是有塵垢,示現的要洗。我們現在大家可能聽了以後不能理解,說難道佛走路就真的離地四寸嗎?前幾天,我還跟同修聊起說,當時佛在靈山講法的時候,很多羅漢就是坐在石頭上,坐在草蒲團上,坐在虛空中,各處都坐著,大家都來聽法。地上空中都有。那麼在我們現代人來看的話, 那要出現這麼一個場景,他嚇都嚇死了,或者興奮都興奮的都發瘋了。可是那會兒,佛跟弟子們就是這樣子的。那羅漢們都有神通,大家都知道他們有神通。他們有時候也會有必要的時候顯神通。別人也能夠看得見這個神通,也接受得了這個神通,就是這樣子的。可是我們現在的話,這個信心就聽這些尋常法很難對接,還會生起疑情。

再一個,為什麼這裡要「洗足」呢?就是為了尊敬、恭敬下面要講的法。身體洗乾淨以後才能說法。而且也認為講法的時候,不是肯定有人要繞佛三匝頂禮佛足,能為了讓大家禮佛足的時候生起恭敬,為弟子們而洗足。也為了表達眾生的煩惱,應該像洗足一樣洗乾淨,所以這裡「洗足」。

這裡講到「敷座而坐」。我們剛才也是希望大家說,合掌的時候呢端身正念,因為說這個般若法,他要入三昧。「敷座」就是指的入三昧前的一個方便。「而坐」就是指的入到三昧正定中來講這個法。這就是佛法。如果說局外人看的話,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個老了的比丘,這樣帶了一堆人。那麼如果說信行人看的話,他就生起恭敬。如果是法行人看的話,這全部都是正法,一句話沒說的正法,沒有佛法的無上佛法。這也為了尊重般若,所以要「敷座而坐」。因為我們著相的眾生呀,對於結跏趺坐,他認為是「坐」裡面最殊勝的,大家見到了歡喜,身體也能夠快速的得到安穩,心裡也隨著非常的端正。實際上來來講,如來已經如如不動了呀,那他哪裡有一個一定是坐下來就靜了,然後散了就亂了嗎?他沒有靜,沒有散,散靜不二的,沒有一個出定入定。這只是為了說法。給後世的說法人,做一個模範的軌跡。也就是給一些容易生起輕慢、福薄、業障重的眾生,給製造這麼一個法則,說你講這個甚深法的時候,必須要靜心。如果你不靜心,你就聽不出來這個味兒,什麼是根?什麼是塵?什麼是因緣?包括大家我們現在也是這樣,你心不夠靜的話,就識不出來這個法相,你辨不出來。所以這裡如來說,先要入三昧,然後後面才講法。

我告訴大家真的是這樣子的。前幾天我回普陀山的途中,途經九華山。到九華後山,九華山有三寶,他們導遊一些遊客都說,有一個叫做金錢樹。這個金錢樹落得金錢呀,到了這個季節,正好風吹下來落在樹葉子上。你心不靜,滿眼都是樹葉子,你就見不到金錢。因為它跟樹葉的形狀還不一樣。撿起來,我撿了好多,可以穿成菩提子念佛。但是你的心靜下來以後,突然間在樹葉子上就飄了幾個,就在一起,你很簡單的就把它撿起來了,再一轉眼又看不見了。就在你眼前,你就看不見。所以這裡也跟我們這裡講到的,如果心不靜,你就不能夠辨別根、塵、因緣一樣。你的心提不起來。這就叫做「敷座而坐」。

我們從字面知識上,先用一半的時間,跟大家做這麼一個交代。那麼大家也看到了整個這段序文呀,主要的內容前部分是說乞食,後部分說的是入定。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格局呢?大家也可以反思。因為確實有甚深的內涵寓意在其中。

首先一點,前面講乞食,是讓眾生生這個福德。大家都去供養佛及常隨弟子。後面不是讓眾生生福德了。生什麼呢?生智慧呀!我們說福慧雙修,福慧雙修。所以為了入三昧要講法,這是為了讓大家生智慧。前面是生福德。前面乞食是為了利益在家眾。所以大家看,乞食都是去白衣家去乞嘛。有在家人,家裡去乞食。後面說法為四眾說法,那麼他利益的是,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前面講的是世間利益,後面講的是出世間的利益。前面佛的角色是什麼呢?是應供。因為給大家種福田。那麼後面佛就成為什麼了?施主。為什麼?用般若法來進行法施。法佈施嘛。所以你看這個法,是非常有次第的。前面的其實是用身業來利益眾生,所以他去乞食;用意業來利益眾生,所以他在這裡入定。後面開始要講說了,跟須菩提要問他要說的時候,是用口業說般若法,來利益眾生。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呢,前面的乞食是表他的的慈悲法,後面的三昧是表他的智慧法。前面乞食能夠破行者的憍慢心,後面的般若能夠破大眾的愚癡心。

所以今天我們學習這個序文的這一小段呀,大家也要得到這樣的功德。你也要去了悟一下,把自己當做當事人,來領略這個法,來行在這個道。因為道並不遠呀,後面我就講到你看這一段話,他說的啥呢?就是說世尊的一天的生活。這個道並不遠,但是你能夠體悟就是了道了。怎麼體悟呢?你吃飯的時候,不離開般若。你能夠明瞭飲食當體就是清淨法,那就是般若。當體就是道。不管你是吃飯的時候,搭著衣、拿著缽、入到城、開始乞。一家一家的乞,再回來,再把飯吃完了,把衣缽收了,把腳洗好,在那兒坐,從始至終都是在「敷座而坐」,都是在「著衣持缽」。這一段序文呢,分門而論是說前乞食後入三昧;總而來悟的話,念念都沒有離開三昧,念念都在行給大眾增福田造福德之法。

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呢,跟大家再來看看這段序文。我們再進行另外一條線索的講解。學《金剛經》,這次我們的範式就是這樣的。前面我們已經給大家講過了,聖說法和聖默然都是講法的方法。那麼今天其實講的序文的這段關鍵情形,這個場景,就是一個無言之教。那就看大家能不能領會與否?後面的文字再怎麼玄妙,全部都是從這一段兒最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本有的智慧生活中流淌,稱性流露出來了。所以大家看這才叫做「如如不動,不取於相」。那佛的生活就是這樣平淡無奇的。當然這個不動,我們一定要知道它不是死的。而且可以說是你該幹嘛就幹嘛,也沒有什麼應不應該幹或者能夠不能夠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就這樣去體悟去受持。同時也在表顯這個無相之法。

所以大家看《金剛經》的核心思想呀,比如說不思議呀、無取捨呀、離一切相呀,這就是講的無相之法。不知道諸位怎麼理解無相的,一路過來都在講無我相,可是大家要知道無我相,還要同時要無無我相。因為無我相,所以他才能離開一切事件之相。所以他才能夠在吃飯的時候,吃著飯而不執著於吃飯,就像以前祖師們也講的,整日穿衣吃飯,從未吃了一粒米。但是,他依然在吃飯,他也不會執著我不吃飯,也就是不會執著這個無我相。既不執著世間相,因為世尊已經成了一個比丘,顯的是出世間相,但是他同時也並沒有執著出世間相。他示現成為一個八十歲的老比丘,一個平凡的人,就這樣平凡地生活。他一點都沒有執著,說我是出世間的高人,我是成佛,我是已經是圓滿的果位之相,他也不執著。所以,依然還是八十歲的老比丘。

所以大家這才能明瞭說,什麼叫做平常心是道。我們平常都在講平常心是道,我們都容易知道平常心是道,但是往往我們就以為平常心就是,怎麼講的就是一個無記心,就是死心,死的。要麼就覺得穿衣吃飯中,說想這些都是假的,穿衣也是假的,吃飯都是假的,那你這個叫平常心嗎?你在平常的行為上起了一個心就不平常了。所以我們常說平常心是道,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平常心。或者有的又以為說平常心就是說愛咋滴咋滴,啥都不管了啥都不幹了,也不對。

平常心,真的就是生活的心,就是認認真真的好好生活,體悟生活,不生執著,沒有妄念。但是大家一定要從微細上,從曾經不到之處來體悟這個平常心。吃飯、穿衣、睡覺,就像以前祖師說「饑來吃飯,困來眠」。那說說這麼簡單誰不會呀,問題是我們吃飯的時候我們就不好好吃飯,不認真吃飯,計較這個飯好吃不好吃,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應該怎麼做,都在這個妄想中。睡覺的時候又不好好睡覺,失眠,輾轉反側,翻來覆去,不知道要想什麼。

所以大家引申到我們今天這個法,真的是非常有現實意義。如果把它引申到我們的生活中的修行來講的話,大家都說修行離不開生活,可是我們往往非得要強迫自己要離開生活修行。大家想什麼時候不是生活呢,不管你在世間或者到了道場,乃至你在生活總去投入,這會兒再來聽法。你說哪一會兒哪一念不是生活。可是我們有時候到了道場又嚮往生活,在生活中又覺得應該追求道場清淨。然後到了道場裡面稍微修一下表演一番,大家共同促進一下感慨幾多,共修呀閉個關呀,其實我們去道場,說白了,很多時候是被這個有限感給做為背山靠近才能撐得下去。

什麼叫有限感?就是說來的時候就知道我還能回去。要不然許多人你讓他到道場裡面出家,你讓他去試試,馬上就絕望了。然後回去這又參加了一次共修,閉了幾天關,訴說這一次的感動、殊勝、比大家強等等這些。這就叫做非平常心了,根本就不在道。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比如說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吃飯的時候我們想著工作,工作的時候想著下班。與同事出差出去了,惦記著家人,跟家人在一起商量著,又計較著同事怎麼相處,都是妄想,不是平常心,大家仔細地反觀一下,是不是如此。

所以我們就要知道,其實今天講的這個法就是在講平常心,就如同我們每個人今天都可以入這個法,怎麼入呢?大家來看,爾時,我們在座的所有的諸位聽法的,大家早上起床洗涮畢,乘車上班,工作完了,回家,吃完飯了,看電視,完了再休息。就是只要你有這個覺照、觀慧,本有的智慧在,不在上邊再進行分別計較的話,就跟這一段序文是一模一樣的境界。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說這會兒聽聞《金剛經》,在學修的話就好像這是在學佛。

我告訴大家一切的工作、吃飯、聚會、睡眠都是佛學。我們好像此時此刻好像在學修,我告訴諸位,一切不是此時此刻的時間也可以這樣修學。如果能夠這樣,那你才抓到平常心,住在平常心了。這就很微妙了呀,就上道兒了,知道吧。那麼我們念阿彌佗佛的也是這個平常心,其實我們不念佛的時候,還是這個平常心。然後我們不念佛,覺得應該念佛,還是這個平常心。隨順著這個心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也沒有出這個平常心。這才叫做念佛。不但念他佛也念自佛,念的自他不二了,當然也不是說後來才出來個不二,本來就是不二,是因為我們現在把他給分開了,二掉了。

所以大家看,這樣才叫做入了道場,在當作道場。這就是佛法,極樂世界娑婆世界都是這個法。往生前就是這個法,往生後還是這個法,這才叫做不著相。當然這個法,心在這個法上呢才能相應這個,心不在這個法上呢,也不知道怎麼理解呢,反正總歸結個緣吧。你看,這就是空性法,無取捨。

前面講到的「次第乞已」。大家要知道這個「次第乞已」呀,很重要。我們一般都通常容易把這個平等心呀,就認為沒有差別相。這是也是最大的通常知見上的錯誤,下意識的錯誤。我們都認為,好像把一切事物同時進行,才他是平等的胸懷好像。殊不知次第很重要,從次第上才能夠見到無取捨的平等。大家好好理解,好好悟。打個比方,比如說我們去坐車或者乘飛機吧,乘飛機要登機口了,到了登機口要登機了。就是我們去乘這個飛機一定會在那個時候起飛,這就叫平等。

但是,我們每個人一定是前後一個一個的上,這就叫次第。不是說我們誤以為是一定要一轟而上,這才叫平等,這就錯了。所以我們對於法的誤解,很多時候都會在這種尋常知見上出現誤會。所以這裡的「次第乞已」,才說明他的無取捨的平等心。那後面也講到說「敷座而坐」,那就入到佛的不思議境界了。我們以為說「敷座而坐」佛才坐在這兒。真正是他的如如不動的如來法界心一直坐在那兒。只不過在這個坐的不動法位中呢,給我們演的這麼一個夢幻泡影法,教你們怎麼入這個「敷座而坐」。

這一段經文,為什麼今天我們花一節課的時間跟大家來講解學習,就是很重要。那我們也從心地上,來進行一個慣例的觀心釋。在另外一個群裡不是在講《印光法師文鈔》嗎,其實這段法也就是講的敦倫盡分法,也就是講的安分守己法,也就是講的知足常樂法,同時它也是生死事大法。

你想如果從心地上來觀照的話,佛在這個「爾時世尊,食時著衣」。著這個衣,表示什麼呀?我們每個人從皈依、受戒、念佛、迴向、發願、懺悔等等,其實都是著衣。就著這個慈悲衣,這個擔當衣。擔當佛的法,教法。「持缽」是幹什麼,就是我們的行持,你的行持在每一個事情上具體的生活中,用你的行的山來填願的海,入解脫之道,這就叫「持缽」。這是我們從心地上來觀。那「入舍衛城」是幹什麼呀?每個人都是一座舍衛城呀,舍衛城如果你沒入對了,你就入到五蘊上了。就成一個妄想我,造業我,執著我。你如果入對了,那你五蘊這個假的房舍你把它觀空了,就得了法性了,就入的是涅槃城了。所以大家想「入舍衛城」,我們每個人的五蘊就是一座舍衛城都要善入,都要在裡面去「著衣持缽」,這就是我每天的行法。

那「次第乞已」就是以差別相來顯平等心。我們修「次第乞已」呀,就是說每一天的生活,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你連我在幹什麼都不要想啦,真能這麼觀下去就是無上的「次第乞已」。為什麼乞呀?你想「次第乞已」就是我們每天的因緣,不就是冤親債主嗎?不就是償,不就是還,要不就是討嘛。所有這些因緣,你說還能有什麼因緣,所以就一樣一樣的過,一樣一樣的經歷,在經歷中不起波瀾,不再著相。就像風一樣,我們的心就像風一樣,清淨。無心道染,風哪裡有心呀,但是風它哪兒都去刮呀,不是說就不刮了,不經歷了呀。刮到哪兒算哪兒,你還刮的還厲害了,這業風吹蕩起來,但是你在業風上,我們盡量要訓練,不再起念,這才叫做「次第乞已」。

在所有的境界中歷緣對境。歷緣對境完了以後才「還到本處」,為什麼?因為一切皆在本處,所有的因緣都是本地風光。然後才能夠大事已辦呀,吃完飯了,收衣缽了,腳也洗了,已經到了大圓滿覺,究竟無餘了。「洗足已」就是一切煩惱已經清淨無染了。最後,一盤腿坐在諸法空性之座,這個座子隨處都是,只要你的心坐下來,你就「敷座而坐」了。

大家看,其實這就是序分講的萬法皆空,就是講的本來面目,就是講的生活中修行,就是講的平常心是道,就是用功的方法。這個法真的是難解、難悟、難做到。但是我們又天天在其中,那你其中做不到的、就所謂的虛生浪死,如果你一念回過來了,那就是本地風光。

所以大家看,雖然序分這麼短,其實後面的法都是為這個序分做註釋的。這才是無上甚深的大法。最平常的生活,最習以為常的內容。你看佛在這裡,沒有像其他的經教一開始說,哎呀這個放光呀,現瑞呀,什麼震動呀,神通呀等等,沒有呀,都是大家就這麼過日子。結果,後面須菩提還說從來沒有見過這個樣子,故說稀有世尊,怎麼怎麼樣,稀有啊,稀有到到處都是。所以剛才不是講說,整日穿衣吃飯未曾吃了一粒米,就這樣大家去參吧。問一句,整日穿衣,這個衣服到底穿在誰身上呢?大家參究一下。

這就是《金剛經》的序分。其實這幾句話呀,這個序分的內容,可以跟大家說,跟釋迦牟尼佛當時面對迦葉尊者和百萬人天的大法會中,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更為究竟,為什麼?拈花微笑還多了個拈花引出個微笑。這篇序分是更加的無染不露痕跡。但是,因為沒有人能在其中微笑,所以沒有辦法。故而就引出了後面說,由須菩提祈請,是後面的就開始第二分了,是長老須菩提就開始而白佛言,「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實開始講出了,引出了後面文字語言的部分。

這就是這部金剛經裡次序,我們從文字上給大家這麼講,這麼分享。當然,希望這樣的增上,能夠引發我們盡快的脫離文字和意識分別,長驅直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的功德海和功課中來,大家不要忘了啊,我們講《金剛經》是為了增進念佛三昧,是為了更加信願,明白往生西方,是集這一生一定要成就的事情,這才叫如虎添翼,這才叫所謂的有禪有淨土。

那好,今天呢正好時間也到此,明天是九月十九。那麼在菩薩的道場,也祝大家能夠法喜充滿,早成佛道,非常隨喜大眾在我們的正法學堂,來聽聞無上金剛法義。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啊...

心安處便是吾鄉

為了盡快成佛,有好幾個月,一休和尚獨自一人在禪堂打...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

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淫妄,它的本質...

嗔心的火燒的是自己

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

十大防癌的食物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

法門無量,願為先導,世出世法,無願不成

問:發菩提心最勝功德,利他自利,為菩薩行。如諸比丘...

十種方法教你遠離睡眠昏沉

睡眠是修行人非常大的障礙,睡不著我們會焦慮,覺得身...

寬容是一劑良藥

古代有一老禪師,夜晚出房門巡夜時,發現牆腳有一把椅...

把佛號重視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但這個法門是方便當中的...

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錯事,肯承認錯誤,...

古德參究機緣頗多,唯有「念佛是誰」最易得力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

《雜寶藏經》白話

雜寶藏經 卷第一 十奢王緣 第一 往昔人的壽命在一萬歲...

拒絕眼前利益的智慧

上世紀80年代初,一位大學剛畢業的上海小夥子,經營起...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個人的雙腳,福德的資糧,它是讓一個...

【佛教詞典】罣礙

(術語)言障於前後左右上下而進退無途也。掛為四面之...

【佛教詞典】夢氎

(故事)頻婆娑羅王夢見一氎分為十八片。佛記為滅後十...

【視頻】文殊菩薩發願記

文殊菩薩發願記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