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017/10/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四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請大家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請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金剛經》的第十四講。從內容上看也將過半,其實這次講《金剛經》好像拖的有點長,我們之所以給大家這樣有點婆婆媽媽,就是希望能夠隨著語言,不管你在哪一段哪一講,能夠入這個悟境。所以說基本上每一堂的講解,都可以當做一個單元來聽,大家來聽聞《金剛經》也要慢慢的學會隨時出入語言語境。

入是什麼意思,就是依著語言的方便而起悟,悟性的悟,這就叫入,入這個語境。那什麼叫出,就是丟開語言的這種束縛反面作用,就拋開語言盡情的徹底的來承擔無所得法。但是我們因為心都沒有到過這,也包括修行很久的同修他的心也不敢到這,所以更不用說承擔了。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感受不到無住無所得這個功德有多麼殊勝、珍貴,甚至不敢做為理想來追求。

那麼單從文字上而言《金剛經》雖然說表的是無上一乘的教法,但是我們有一點要明瞭,就是說從障礙的作用來講,就語言而言,它與其他的煩惱業的障礙性的作用它是一樣的,所以就這個層面來講,我們聽《金剛經》的法語非常重要,他一定跟其他的語言有所不同,為大乘最上乘者說。那平等的而言,《金剛經》的語言跟所有其他世間一切的語言,甚至於所有一切煩惱業的我們剛才講到的障道作用,他是一樣的。

所以重要的是什麼,重要的雖然從聽聞的方面來講,聽《金剛經》很重要,但是根本的重要點在哪裡,就是我們的心念需要一直在道上,一直往道上匯,來守候現前的道念。一旦語言的點化作用成功的發揮的話,那片刻就能夠明心見性。而一旦明心見性以後,不僅僅語言,所有的一切法,曾經的煩惱業它又和語言一樣又都成為助道的因緣,就這樣子的。所以就像後面要講到的,如來所得的法是無實無虛,既不是實法也不是虛法。這主要還是我們自己的事。「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腳下修」。當然特別再加一句就是不要搞錯了,又覺得這個道理跟淨土的道理是相違背的。其實我們說彌陀的淨土,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我們的心也沒有離開極樂淨土,其實這就叫人人有座靈山塔。以我們有佛的心念,來念心具足的佛,就是好向靈山腳下修。你如果能夠這樣悟過來的話,這才叫做「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這個法是通的。所以大家要善用語言,然後也要善於屏蔽。

上一講我們講到了「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今天我們從這一段接著講起。大家先來聽一段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來看這一段,就是這裡佛跟須菩提的溝通中,說前面他所有的領解都是正確的,並做了首肯「如是如是」。並且說到這個經典這樣的一種功德境,稀有難遇到什麼程度。如果有人聽了以後「不驚不怖不畏」,那我們諸位同修們都正在聽《金剛經》,不知道你聽到這個法以後嚇到了沒有。很可能你平常在心地上沒有好好用功夫,你都不知道嚇到的這個法是到了什麼地步。就是盡情的你要往開甩,這種甩的顛覆性,甚至你所有的這麼長久的辛苦修行都要把它給釋懷開來。所以有時候我們真的是「我執」還容易打破,特別是「法執」上來講的話,確實會讓修行人久修的人,都能夠生起驚心怖心和畏心,驚怖畏心。

「不驚」是什麼意思,就是聽到這個法以後,驚就是嚇到了,猛的一下不習慣怎麼會這樣。人情裡面待的太久了,那他讓我們往道上面匯,就覺得執著的太久了,放開太難了,就會受到驚嚇。

「不怖」是什麼意思,怖就是深惡痛絕的意思,就是生起恐怖,就是不願意提這個事,不想面對這個事,不去首肯這個事,所以更不要說去相應了。

「不畏」是什麼意思,就是內心的這種怯弱叫做畏,實際上就是也是接受不了,就害怕真的是這樣,這可怎麼辦。這樣的一部無所得的寶典,對有所得人來講的話,就會生起這樣的驚怖畏心。所以佛陀說了,如果能夠聽到這個經,不生這樣心的人,非常稀有難遇。

為什麼悟的這麼難呢,因為有兩大問題,一個是從無始以來,我們在習氣中全是有所得的煩惱,有執著心的煩惱,熏的都是這些習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跟般若的緣分就很淺,非常淺。所以這裡才覺得「不驚不怖不畏」就很難,就跟我們說你存的錢非常少,你欠的債很多,所以就日子難過,般若的緣分太淺。

另外一個,就是包括修行已久的人,他放下執著法太難了,你好不容易得來的這種修行的成果,突然間告訴他沒有人也沒有法,所以他會很驚怖。驚怖到什麼地步,我們常說六度萬行般若忍辱,你看這裡就雖然我們在講「般若法」,可是隨時隨地都要破這個「般若法」,破這個「般若波羅蜜」的定見,你看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個講說的技巧,在《金剛經》後面的經文裡面非常之多,就是說「即非第一」就是在真如實法中,波羅蜜這個法他也是無相的。那麼「即非」就表明他的無相,「是名」是從世俗因緣中,他有一個假名而已,所以說「是名第一波羅蜜」。

當然從另外一個理解的話,就是這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比其他的經典要殊勝,這也是確實如此「第一波羅蜜」。因為在六度的法中,般若是作為根本的引導,所以排名在第一,這裡講到的「第一波羅蜜」。我們都知道六度法行,前面是從佈施開始後面是以般若智慧結束。

為什麼後面要單提到「忍辱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因為就是前面我們不斷的在講般若的道理,講他的名字概念,講他體的圓滿完美,但是般若得拿來用呀,你這具體到底有什麼用,功用在哪裡?

大家要知道功用是無窮的,能生諸佛,這個法能斷我們分別心。為什麼這裡要講到忍辱來進行勘驗,就是因為最接地氣。我們平常一般的凡夫,最麻煩的就是忍辱忍不住,安忍不住這個。所以看我們這個般若,你用的怎麼樣,有什麼用,你用的程度在哪裡了,就看忍辱。遇到憂遇到苦也不生憂愁心,碰到樂也不生歡喜心,這就是「忍辱波羅蜜」,這個功用最為切要。

所以大家看後面有一段,就引發出般若的作用,就是在這一件著名的事件之中,正在發生的時候,那麼雖然是很血腥的事件,但是全體都是釋迦牟尼佛在用「般若波羅蜜」。

那大家來看。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首先講到「何以故」,為什麼說前面講的「波羅蜜」「忍辱波羅蜜」都是所謂的這樣的一個「波羅蜜」,又說「即非波羅蜜」呢,「是名波羅蜜」呢。那麼這裡做了一件事例的引證,這個典故可能大家都有聽過。這個主人翁叫歌利王,歌利王是印度話,在經典中有時候我們也看到叫做迦羅富、羯利等等都是指的他,他翻譯成漢語叫做惡王,就是這個王是個暴君,他是富單那城的一個國王,為人非常的暴虐,他的惡名在外,不好惹,這麼個國王。

有一次他帶著宮女出去遊玩,在山裡面遊玩,有水池,風景很好,正好這個山裡面有一個忍辱仙人在這修行。他們玩兒的累了就睡過去了,睡過去以後,等他醒來的時候看見這個忍辱仙人,給他帶的這五百才女給她們講法,讓她們修這個法說無煩惱。他看到了以後就非常的嗔恨,說修忍辱的仙人貪色,想非禮他的這些宮女們,所以他就問說:「道人是修什麼法門的?」那麼這個仙人他說:「我是修忍辱的。」一聽這麼說他就拿刀把他的手、腳、耳朵、鼻子什麼的都一刀一刀給割掉,割一下就問說:「你忍不忍,你恨不恨我。」你看這裡講到「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就是等於說咱們中國叫凌遲刑法。

所以大家設想一下那個罪得受的,非是人能夠受得了的呀。結果他還一邊割人家一邊問說你忍得住嗎,你恨不恨我?這個忍辱仙人就說了,說大王你把我粉身碎骨了,我依然不生一點嗔恨。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感動的天地,四大天王見這個場景就暴怒了,因為四大天王是護法,他還是有嗔恨心的,暴怒了以後下金剛砂雨,後來歌利王看到了以後也生恐怖心了,就跪在地上懺悔。那麼仙人就現前給他演法,就發了個願說如果我沒有嗔恨心,讓我的身體還復如初,果然恢復了。並且他當下就發了一個願,說等到我來世的時候,假如我得道了,那麼先度的就是你歌利王跟我的這個因緣。所以大家可能有的也知道歌利王的後生是誰呢,就是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成道以後,回到鹿野苑,度的五比丘,第一個給說法的人喬陳如,這就是他的前世。

所以你看未成佛道先廣結因緣,那麼惡緣都被世尊能夠結的轉成得度的因緣,何況善緣。我們今天能夠在這裡聽《金剛經》也是宿世,像經文裡面也講到了,不是一二三佛,是見了無量諸佛以後,所才感的因緣果報。為什麼在這個事件中我們講到,全是忍辱在起作用呢,你看佛說「我於爾時。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且「何以故」這裡問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問,為什麼能夠這樣。一個在這個事件中他沒有嗔恨,因為有「我相」的話,他應該嗔恨,無我的話誰去嗔,嗔者又是誰呢。第二個所謂的「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就是說沒有一個真正的忍的一個狀態,已經空掉了,沒有人我之相了。那你沒有忍的狀態,那誰忍誰,誰是在忍的人,什麼是要忍的事,都沒有這些。不嗔不忍叫做「忍辱波羅蜜」,這才叫「忍辱波羅蜜」。

所以大家聽《金剛經》法,每一句法義境,其實都是最究竟的,你一定要就到這個妙高峰頂來,以身示法。所以說前面都講到,以捨身的佈施都不如持經的四句功德大。為什麼?因為你捨身的佈施,他是有所得的,他是顛倒的苦因,他還要得有所得的苦果。所以他不如受持經典的功德。那大家也會反問,佛從往昔以來種種的苦行,這樣修過來,難道他也是修的顛倒之因呀,為什麼現在成佛了,不是顛倒的果,而是圓滿的果呢。這裡就要明瞭,佛往昔所修的苦行,皆是發的無生法忍之心。也就是這裡所說的「忍辱波羅蜜」。是「波羅蜜」,不是光幹幹的在那兒強忍著。

所以雖然捨身,他沒有煩惱。不但沒有煩惱,沒有這個苦,他還有樂,他有法樂。為什麼?因為身是苦本。這個身體是造業的苦本,所有的覺受都是因身體而起的。我們現在對自己的身體,因為知見也罷、境界也罷、發心也罷,都沒有調頻到那個高度。因為我們現在聽《金剛經》這麼講,好像就釋迦牟尼佛能夠做得到,我們確實做不到。可是如果真的跟法相應了,到了那個地步,太小菜一碟了。

後面我們看。「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這裡講到「又念過去」,是說剛才講的歌利王肢截他的那的一世,以前這個仙人,你看他名字就叫「忍辱仙人」。「仙人」在佛經裡面其實就代表是一個修道者。不是我們說的神仙通常的一個狹義的概念。因為佛陀不是也被稱作為「金仙」嗎,就是仙人中的頭兒一樣,最圓滿的。這裡講到,從歌利王那一世往前算,整整五百世,他都是做忍辱仙人。而且這五百世,一直在做捨身的佈施,就捨這個色身。

所以其實「捨」和「忍」呢,是直通的。生生世世,能捨這個苦本,捨這個大患之身。我們現在根本就覺得,修行也在修,應該出離,想了生脫死。但是真正面對這一個層面的時候,想都不敢想。我們生怕這個色身有一點損壞。我們常說「千萬般寵愛就在這一身」。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把這個沉重的色身、障礙,給徹底拋掉以後,這個時候我們本有的覺性,才是光彩照人的時候,這什麼境界。所以我們難以企及的,從設想上演習一下,都演習不來的時候,世尊已經五百世,生生世世都在捨這個障道的色殼子。而且要知道這五百世,也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修行中的一段切片而已,一段而已。無量劫來不知道修了多少。光我們去讀世尊的本生故事,過去世生生世世。

我記得講哪部經典,有一世到一個孕婦家裡,她剛生了孩子。那一世釋迦牟尼佛還是一個淫女,也就是一個妓女。但是她的菩提心非常得難得。孕婦生了孩子以後餓得要命,要麼她就得餓死;要麼就把她生下的孩子煮著吃了,孩子得死。在這樣情況下這個淫女,釋迦牟尼佛的前世,就把她的兩個乳房給割下來,提供給孕婦吃,把她的命救下來,又把她生的孩子的命救了。所以生生世世都在做捨身佈施。為什麼呢,這就是後面講到了,捨和忍是一個境界。

因為「捨」就是智慧。你只有智慧生起來,我們平常智慧沒有生起來,就是沒有隨順著教法來修。這是我們漢傳佛教,說實在的很缺這個短板。我們現在聽(法),要麼你就是根器非常的好,一聽就上去;要麼就是完全雲裡霧裡,跟自己不相干。很少有次第的技巧,就是你能觀照到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然後在一天的生活中,專門在心地上不斷的提正念,跟智慧相應。不斷的來發心,不斷的來用願力來擴展自己的心地。所以不能夠相續這個「捨」,智慧就相續不起來,也忍不住。你不捨的話就會貪著。不捨這個相,那一定就會執著這個相。任何事物都是這樣。

那一著相,馬上三毒就同步而起了,貪、嗔、癡。愚癡的相貌狀態,就是執著不放呀。在愚癡的基礎上,進一步產生出來粗重的煩惱。一個層面是貪,一個層面是嗔。雖然是兩種狀態,其實是一條病根。因為你自己得不到了,就貪了。別人得到了,你眼紅了就會嗔。所以得到得不到,皆是對萬法相狀的、一個同步節奏的、一種分別煩惱就是著相。所以後面才讓「須菩提。是故菩薩應離一切相。」來發正等正覺的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離一切相發這個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這裡又講到「不應住色乃至聲。香。味。觸。法生心。」因為從經文的開場以來,好像有過三次了,講不應住色乃至法生心。但有什麼不同呢,大家還記得吧。

第一次講不應住的時候,是為了什麼,為了成就佈施。成就無所得佈施,所以說不應住色而行佈施。

第二次說不應住色身香味觸法生心的時候呢,是為了種淨土的正因。因為你有所住,那你的心就是有「穢」。心裡有穢,土也不淨了,成了穢土了。當下的這句,這是第三次了講什麼呢,應無所住,是為了成就無上的菩提心。無上的菩提心,大家要體會,真正無上的菩提心,就是無住而生心。如果你心有所住,就不是中道、正理,不是正道之心。

你看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這是這句經的後面一句。如果你的心有住,有執著,那麼就住的是顛倒。不是住的般若。你住了一切法了,任何一法上,你住一點點,有著相,那就不住般若了。一切法,如果你真的不信了,我告訴大家,可以試著這麼修一下。如果一切法,萬事萬法,你都不相信它的時候呢,你就相信般若。大家可以從心地上體悟,試著修一下「一切法都不信」。

為什麼在經典裡面,佛陀說過你不要信自己的意願,你的意願是不可信的。為什麼,意願其實也是驅動一切法的總後台。自己認為,自己看待,自己感覺是怎樣怎樣怎樣的。這一切法你都不用信,那麼你對般若就會有感覺。

後面講說:「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大家來看這一段經文。前面我們剛才講了一二三四層面,這個第三次呢,是為了成就無住來發這個菩提心,依著無住而發菩提心。

下面要講的佈施是什麼呢,是依著無住來修菩薩行。既然無所住了,又說無所住發心,又說無所住修行,這個《金剛經》把人逼得,就是要逼到頭。那為什麼還要發心,要修行呢。大家看到這一句是這段經文的核心眼目,特別重要。為什麼既然無所住了,還要發心,還要修行。為什麼,「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為了利益眾生,這句聖言量,真的既是圓滿究竟又是第一方便。雖然一切無所住了,可是為了發心度眾生利益眾生,故要修行故要發心。那反過來說明,只有我們以無住修行的這種水準,才能真正的利益眾生。因為這樣的話,才能讓眾生往佛的一乘道上匯呀。唯一的法,就是佛乘,就是佛道。所以才叫無所住的修行能利益眾生。

現在大家再看一下,就是我們現前的修行,都屬於有所住的修行。有所住的修行,真的就是不究竟的。他不是住到「愛」,就是住到「見」。愛見嘛,關愛的「愛」,見解的「見」。如果住到「愛」來修行的話,看上去也是結伴而走,師兄呀,同修呀,居士呀,但是是用感情來維繫的。感情維繫必然就是難捨難分,或者是相互不待見。

這樣的話,不管是關係好也罷壞也罷,一定是相互依賴,還是落到人,我,眾生,壽者中。我們有所住修行,修得好一點,更多的是住到「見」裡邊,見解的「見」。就覺得修行正合我意了,非常法喜充滿,我們所謂的「法喜」吧。基本上都是這種在道心上面,又增加了一些滿足感。其實都是增加我們的種種知見的。或者法門之見,乃至跟哪個同修相應了,說他修得好。為什麼,因為感覺遇到知音了。誰修得好不好,是看不出來的,你怎麼知道他修得好了。他對你好,或者說他對所有的人都好,那你就感覺到他好,有個「好不好」嗎?

所以有時候我們見地相合了,就覺得情投意合了,就是同修善知識。其實什麼見呀地呀,無所謂「見」,無所得的見才是真正的見地,你要做什麼知音呢。所以這種有所住的修行,不是住愛,就是住見。都是千般纏繞,萬劫不復,《金剛經》就講這麼究竟,讓我們無所住修無所住的發心。所以這裡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不要住在度眾生的見解中。

後面這裡講到了這一句話,我們常引用,五語者是如來。「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叫五語,五種語言。

後面講到真語,什麼叫真語呢,大家細細的理解。真語是什麼呢,就是如實而見真理實相而說,他見到真理實相了。

實語是什麼呢,在真語中,能夠不加分別、不見增減、不見垢淨、不見來去等等這些真實利益,這叫做實語。能讓聽聞者得到這樣的真實利益,入到真實的見地中,這就叫實語。

什麼叫如語呢,這是我們分開來講。其實這五語,總而言之其實是一個境界。分開來講。如語是什麼意思,就是佛佛道同。十方三世諸佛如來,口徑都是不約而同的。因為三世諸佛皆依這個道這個法來成就的。就這一道一法,就是這一個見地。這就叫如語。

不誑語者就是不欺誑眾生。為什麼呢,廣長舌相可以作證呀。又想到《佛說阿彌陀經》裡所說的出廣長舌相。

不異語是什麼概念呢,人家前後就這麼一個法,不會有矛盾,就讓你斷疑生信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凡夫講法,是矛盾的。有時候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我們做不到。甚至包括很多公開場合說的話,甚至在講這部經和那部經不一樣的時候,現在有時候講法的法師,調出來他的視頻時都會覺得講的有矛盾。就在這個時候這麼說,那時候有那麼說,好像自己跟自己意見不一樣、不圓滿。所以我們現在的根性,只適合主要的去弘揚一個法門。這樣的話,口業的鬥爭會稍微少一點。

最好的例子就是什麼,印光法師。我們也在聞思講堂一直在講《印祖文鈔》。印光法師是從出道開始,弘揚淨土,讚歎淨土,攝大家念佛,沒有改變過,沒有挪移過,這也是屬於不異語。這樣的話大家都能仰靠,你說的不一樣,我們會覺得你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到底怎麼樣呢?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釋迦牟尼佛也有異說,為什麼呢,他一會兒說「諸法無常」,一會兒又說「常樂我淨」,這個我們大家不要搞錯了。正因為有異,才說明佛語是不異的。為什麼,常與無常,都是為了成就不二之道,道是不異的。成就的佛道,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他所說的話,也是不異的,叫做不異語。

所以我們在這個上面,理解一下什麼叫做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差別相上理解,還是有助於我們對於佛的廣長舌,對於世尊這種無上智慧,要生起信心。比如說從因果的角度,如語的話就說的是因,真語講的是果,那如語和真語其實是講的是大法,大的層面。實語者就是講的是小法,為什麼,像實語講四諦法,那就是真實不虛的苦集滅道,他屬於實語,這個我們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後面再來看這段經文的總結一句叫做「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這句經文的由來,為什麼說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呢,前面講到一切相非相,一切眾生非眾生,這是引證釋迦牟尼佛講的話來勸信的,就是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勸大家要相信。剛剛我們講到了這五種語是論證佛所說的是真實不虛的,這裡說「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這是什麼,是從佛所證的境界上來講,勸大家來信這個無所得的教法。因為佛就是親自依這個無所得的教,證得這個無所得的法。什麼法呢,就是無實無虛,中道正法。剛才我們講到了沒有什麼垢淨、增減、生滅等等,這就叫無實無虛,入不二法門。

所以每一句經文它都有它的妙用,因為我們所有的眾生,就是誰都沒辦法超越的一個特質,就是步步為營地去生執著,念念地生著。所以說前面講了這麼多的勸信,一定要信,要生起這個無所得的信。害怕什麼呢,害怕有鈍根的人,他又守著這個語言不放,怎麼辦,所以第一個守著不放的這種鈍根的人,對這個語言他放不下,才在這裡說無實無虛。如果你守著語言不放,你就失了正道了。所以說語言是不實的,無實嘛。但是我們也不是說能夠離開這個語言來表這個法,所以叫不虛,無虛嘛。這是第一個恐眾生對這個語言生起執著。

第二個是什麼呢,就是如來所證的境界,這裡講到的無實無虛,其實同步也表達了,自在的智慧中也可以實也可以虛。我們都知道諸佛菩薩,常說示現示現,示現的一個菩薩怎麼樣點化眾生。我告訴大家,諸佛菩薩示現,比如說示現六道裡面,示現一個鬼,他就真的是一個鬼,不是虛的,他就真的是一個鬼一樣。但是雖然他是個鬼,他就是示現就是幻化的,他也不是實的,這就叫如來所得法無實無虛。如來所得法,他所證的這個聖量,這個境界是真的,他所說的語言是虛的,這也叫做無實無虛。

那麼最後我們可以從這一句話,這句法裡面切入點,我們設想一下,觀心釋,前面我們都是從文字上釋,再觀心一下釋,真正我們現前的念頭中,你去觀照相應一下無實無虛,也就是不增不減,就我們現在當下大家在聽法,都在拿著手機在放,就在這個事件裡邊,就在這個境界中,你在上面不要再多一點點的念頭,就是無實無虛。一切這就是因緣自在,不要在上面,一多就是頭上安頭,一少就是刻意破壞,這就叫中道法。

好,我們再往下看一段。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佈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住於法而行施,這裡的住於法,就是前面我們講的顛倒相,就會生障礙,背覺合塵。你只要一有住,就是你一粘在那個境界上,那麼他一定會所行的、所證的就都成了顛倒相。這對於我們真的是修行人來講,憑自力修行的人來講,非常冤枉的一件事情,那麼的精進辛苦,但是一旦你有著,一旦你鎖定一個目標,有個停靠,那你一切的這個皆成了顛倒相。為什麼這裡說應該不住法而行佈施,我們太容易住法了,我們基本上都住在這個法中。

大家想,我們這裡講一個知識點給大家聽,就是我們所住的法,無非是三個層面,一個叫做境,一個叫做行,一個叫做果。我們做任何一個法,你看這裡講到的佈施,始終以佈施為例,我們任何一個相應的行法,在這個境來講,我們一定是有住的。

什麼叫做境,境是什麼,就是我們說的五蘊之境,我們的色身這個身體,六根六塵,包括我們的思想認知等等,這都屬於境界。大家想想我們在行法的時候,在佈施的時候,能不住到這種境界中嗎。你去佈施,我們現在去佈施給人家送一個蘋果,馬上這個蘋果就影現出來,我們確定這就是一個蘋果,就有住。給兩百塊錢,馬上你就知道這是兩百塊錢,我給了他了,他得了好處了,受了我的恩惠,這都叫住。一定會住在這種境界中,真的有境。

那我們修六度萬行來講,那麼的不容易,我們一定會覺得我們當真在修行,很不容易,修得的的確確在行,這也叫住。那麼我們期望說,將來超凡入聖了,好像成了什麼果位了,像菩薩一樣十信十住十地等等這些果位,終將有所獲得,這就住到果裡邊。境、行、果無時無刻不在住。

所以在心有所住的背景下去行佈施,就跟道背道而馳了,就跟我們一下子就入到黑暗的境地一樣。大家知道這個有住佈施,現在我們因為做不到了,所以才覺得能佈施已經不錯了,可是真正的如果從佛的這種智慧境界,具足的佛眼中來觀的話,他覺得我們有著佈施太浪費了,你住相佈施,你一定是生到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你會招的來生又不如意。

那麼就三世因果而言就等於說,你雖然你佈施的發心好行為善,但是你有可能會招惡果。在這個善惡之間不斷有相續作用,慢慢就牽引的這世好像你行的是善法,或是上一世你還得的是樂報,但是在這種有所得中,他沒有保票的。只要你有得那就會繼續造業,有得就會有失,有失再會去有取,有取就會有報,就這樣循環中,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有多麻煩,就好比一個人在黑暗裡面瞎摸地往前走一樣不斷地碰壁,眼看著他得往懸崖下掉,就是佛看我們有所得心行佈施的時候就這麼危險。所以說只有不住法佈施,就像一個人有眼睛一樣,有道眼,這就講的不是我們肉眼凡胎了,能看到日光,就是佛的智慧,能見種種色,就是真正見到意識到相應到無所得佈施的種種功德,這裡是一個比喻,見種種色,所以大家看這就是住。

在經文裡邊一直用佈施來做例子,可是我們退一步,其次來講的話,也要反觀反觀自己。大家想首先說如果我們住於法去行佈施的話,都好像要進入到一個看不見的黑暗之中,那我們就會想想說,如果依然住於六根六塵的境界,卻還不行佈施的人,那要到什麼境界。就等說你住到六根六塵的境界中去行佈施,好像入了黑暗,那你依然住於六根塵,而且還不去行佈施,叫入什麼境界?如果心裡老想得到好的果報,還不肯去佈施的人要進入什麼境界?縱然說有的一些修的比較好,對根塵無所住,覺得六根六塵都是空的,可是他又不去行佈施,雖然算是有點兒小自在,他還是住於非法,得不到這個無所得的究竟功德,等等這一切又入什麼境界?所以大家想這個背覺合塵,是非常的就一個字「苦」。苦,再沒的說了。

我們大家也自己對照對照,你說無住而行佈施,我們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但是我們不去佈施,依然還住在根塵中去貪戀。而且不肯佈施住在根塵中還要想得到好的果報,等等這一切,這就是顛倒中的大顛倒,粗重顛倒、無可奈何。

再往下看:「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這個就很明瞭了,還是校量說,能夠於此經典能夠受持讀誦的話,佛以佛的眼,佛的智慧,清清楚楚的見到這個人能夠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好,既然說經典的功德如此之大,下面又開始要校量一番。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佈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大家看這裡又開始校量有所得佈施和無所得法義的差別相,而且這個距離拉的是越來越大了,更大的拉開了距離。就體現出這個四句偈,這部經典金剛無所住不思議的特性。說白了就是講到般若的功德,真的是無窮無盡,就好像我們通常說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根本丈量不到,是一個道理。

大家看此處不僅僅是外財佈施,就內財施的話,前面說「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這裡更多了,為什麼,一天佈施三回。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我們一天不是有六時嗎,我們常說六時吉祥,這個就叫晝三時。從太陽出來到上午九點叫初日分,從九點到下午三點叫中日分,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叫後日分。所以大家看這個佈施多吧,一天三回恆河沙等身佈施,時間又久,為什麼,無量百千萬億劫一直這麼堅持以身佈施一天三回。這樣的佈施規格越來越重越來越多,可是大家要知道從聽聞這個經典就能夠對般若生起信心的功德來講,它越來越低。所以從中就可見差別越來越大,般若的福已經這樣形容是越來越重。

你看這裡講到一句叫做「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什麼叫做「信心不逆」,那當然從我們佛弟子來講,最好能夠生起實相的淨信,能夠深解義趣。可是大家知道這個水平已經非常高了。那麼把每天佈施自己的身命,百千萬億劫這樣的佈施比下去的時候根本用不了這麼多,只要什麼呢,信心不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多麼地去深信領解,只要你怎麼樣?不反對。大家聽明白了嗎,不反對。這個不逆就是不去相違,不生反對的心,這樣的信心生起來的時候,功德就蓋過前者。實相的清淨功德對它不逆,那麼你一定會依教奉行,信解行證,隨順佛語,那這樣的功德,它已經蓋過了前面如此艱辛龐大的佈施發心。

從下來列上,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書寫」是什麼意思,古代來講,其實就是寫經來流通這部經典,我們現在印《金剛經》就是這個功德,何況書寫。那麼「受持」就是法義跟自己的心地相應。「讀誦」能夠把經文念或者背下來。「為人解說」就是講解這個法義。所以讀誦屬於聞,講解法義屬于思,書寫受持屬於修,還是聞思修的功德,要比這樣龐大的佈施發心,兩種功德不可同日而語。

好今天就到這裡,時間關係,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啊...

心安處便是吾鄉

為了盡快成佛,有好幾個月,一休和尚獨自一人在禪堂打...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法是指什麼

問: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是指什麼?如果是...

學佛困難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善護念

善護念這三個字,鳩摩羅什不曉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譯的。...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酒戒的開遮持犯有哪些

前面的四條戒,我們叫作性罪,就是殺盜淫妄,它的本質...

嗔心的火燒的是自己

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

十大防癌的食物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在寺院當義工,接受物品是否會犯戒

問: 道場分給師父們的水果、飲料等,師父們可以給居士...

法門無量,願為先導,世出世法,無願不成

問:發菩提心最勝功德,利他自利,為菩薩行。如諸比丘...

十種方法教你遠離睡眠昏沉

睡眠是修行人非常大的障礙,睡不著我們會焦慮,覺得身...

寬容是一劑良藥

古代有一老禪師,夜晚出房門巡夜時,發現牆腳有一把椅...

把佛號重視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但這個法門是方便當中的...

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錯事,肯承認錯誤,...

古德參究機緣頗多,唯有「念佛是誰」最易得力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

《雜寶藏經》白話

雜寶藏經 卷第一 十奢王緣 第一 往昔人的壽命在一萬歲...

拒絕眼前利益的智慧

上世紀80年代初,一位大學剛畢業的上海小夥子,經營起...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個人的雙腳,福德的資糧,它是讓一個...

【佛教詞典】罣礙

(術語)言障於前後左右上下而進退無途也。掛為四面之...

【佛教詞典】夢氎

(故事)頻婆娑羅王夢見一氎分為十八片。佛記為滅後十...

【視頻】文殊菩薩發願記

文殊菩薩發願記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