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七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七

沙門釋光述

分別智品第七之二

如是已辨至今當顯示者。此下當品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德。就中。一結前生起。二別明 此即結前生起。

於中先辨至有十八種者。此下第二別明。就中。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 就明不共法中。一舉數標名。二依名別解 此下第一舉數標名。就中。一生起。二問。三釋。此即生起。

何謂十八者。此即問也。

頌曰至故名不共者。此即釋也。

且佛十力相別云何者。此下第二依名別解。就中。一明佛十力。二明四無畏。三明三念住。四明佛大悲。五明佛同.異 就明佛十力中。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 此下第一明佛心力。此即問也。頌曰至於境無礙故者。就頌答中。初六句出體。次兩句依地。次一句依處.依身。後一句釋力義。

論曰至十智為性者。釋初句。處謂是處。稱合道理相容受義名為是處。如說善因感愛果等。定有是處。非合道理不相容受義名為非處。如說善因感非愛果等。必無是處。此處.非處通一切法。以一切法皆有是處.非處義故。智能知此處.非處故名處.非處智力。具以如來十智為性。以佛十智隨應皆知處.非處故。故顯宗三十六雲。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是有。名為處智。知一切法自性功能理定非有。名非處智。此智通緣情.非情境。與一切智皆不相違。恐於略說少功難悟。故復此中折出餘九。

二業異熟至謂除滅道者。釋第二句。知是類業感是異熟。名業異熟智力。頌但言業。影顯異熟。此業異熟。若遠相望說業為因。異熟是果。若細分別。剎那前後自類相望。皆有因果。竝通苦.集。故十智中八智為性。除滅.道智。不緣苦.集業異熟故。故顯宗雲。謂善分別如是類業感如是類諸異熟果。無罣礙智名業異熟智力。或說名為自業智力。謂善分別如是類果。是自所造業力所招。非妻子等所能與奪。如是類業必招自果。不可貿易。無罣礙智名自業智力。婆沙三十名業法集智力。業是因。法是果。集通因.果。業是能集。法是所集。與此俱舍名異義同。

三靜慮至等至智力者。此下釋第三句 靜慮。謂四靜慮 解脫。謂八解脫 等持。謂三三摩地 等至。謂八等至 此等竝是定之異名。智能如實知靜慮等。名靜慮等智力。

四根上下智力者。知信根等上下差別。名根上下智力。故顯宗雲。若如實知諸有情類能逮勝德根品差別。無罣礙智名根上下智力。雖有中根。而待勝劣是劣勝攝故不別顯。此中根名為目何法。謂目信等。斷善根者總相續中亦有去來信等善法。或目意等。

五種種勝解智力者。知有情類種種勝解意樂差別。名種種勝解智力。勝解即是心所法也。故顯宗雲。若如實知諸有情類意樂差別無罣礙智。名種種勝解智力。意樂勝解名差別故。

六種種界智力者。知有情類種種界性名種種界智力。故顯宗雲。若如實知諸有情類前際無始數習所成志性。隨眠.及諸法姓種種差別。無罣礙智名種種界智力。應知此中界。與志性.隨眠.法姓名之差別。

如是四力至謂除滅智者。如上所明四力所緣定.根.解.界皆通苦.集.道諦所攝。故此四力皆九智性。不緣無為故除滅智。

七遍趣行智力至十智為性者。釋第四句。一切諸行隨其所應。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於一切遍趣行中。皆如實知名遍趣行智力。前解九智除滅。准此所趣果唯是滅。後解十智通知因果。故顯宗雲。謂如實知生死因果。及知盡道無罣礙智。名遍趣行智力。

八宿住至皆俗智性者。釋第五句。知昔過去宿住曾事。故名宿住隨念智力。以念強故此中別標。隨更事念故名隨念。於未來世死此生彼名為死生。智如實知名死生智如是二力並是事觀。皆俗智性。故顯宗雲。謂如實知自他過去宿住差別。無罣礙智名第八力。若如實知諸有情類於未來世諸有續生。無罣礙智名第九力(已上論文) 其死生智若據根本。是天眼通唯緣現在。言緣未來。據通所引眷屬說也。如下六通當更別釋。

十漏盡智力至十智為性者。釋第六句。漏盡是滅。餘文可知。又顯宗雲。此後三力即是三通。以六通中此三殊勝。在無學位立為三明。在如來身亦名為力。神境.天耳設在佛身。亦無大用故不名力。且如天眼能見有情善惡趣中異熟差別。由此能引殊勝智生。亦正了知能感彼業。由此建立死生智名。神境.天耳無此大用。是故彼亦不立為力。然不別說他心力者。義已攝在根等力中。以他根等中有心心所故。

已辨自性至男子佛身者。釋第七.第八.第九句。第八宿住隨念智力。第九死生智力。五通性故。依四本定。餘八通依十一地。俗智寬故。依身可知 又約念住分別者。如婆沙三十四雲。念住者種種勝解智力。宿住隨念智力。唯法念住。死生智力。唯身念住。漏盡智力。若緣漏盡境故則法念住。若依漏盡身故則四念住。餘力皆四念住 解雲勝解智力。別緣心所勝解法故唯法念住。宿住隨念智力。通緣過去五蘊為境。亦唯法念住。死生智力。緣色法故唯身念住。漏盡智力。兩說如文 餘六種力皆四念住。於六種中處非處.業異熟.遍趣行智力。此三通四。相顯可知 定力通四者。定言總攝相應.俱有。若知隨轉色。是身念住。若知受心。是受.心念住。若知餘法。名法念住 根力通四者。根謂信等善根。或意根等故通四念住 界力通四者。界者即是志性隨眠。及諸法姓故亦通四。

已辨依身何故名力者。釋後一句。此即問也。

以於一切至生多少等者答。以於一切所知境中。智無礙轉故名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所以者何。唯佛已除諸惑習氣。於一切境。隨欲能知。餘二乘等與此相違。雖亦有智於境有礙。故不名力。如舍利子捨求度人。昔佛在世時有一人。誓多門首求度出家。舍利子等觀知此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以無出家因緣故捨而不度。其人嘆恨求度不捨。後佛來見。度令出家。說法獲果。舍利子等怪而請問。佛告彼曰。我昔過去於那伽羅喝國。共此國人。掃灑街衢。嚴諸供具。欲請定光如來供養。時求度人入城賣柴。因知此事遂即發願我更取柴得錢供養。至彼山中遂被蟲食。臨欲命終。欲稱彼佛名號。忘而不憶。乃雲南無城中欲所迎者。即名種順解脫分善。雖昔起善。由時遠故。舍利子等而不能知 問聲聞極疾三生。極遲六十劫。如何八萬不入聖耶 解雲三生.六十據相續修。若有間斷無妨多劫 問昔未曾起順抉擇分。今生如何能入聖耶 解雲彼昔亦曾起順抉擇分善。故於今生入聖獲果 又如舍利子不能觀知鷹所逐鴿前後二際生多少等。如大智度論雲。佛在祇洹住。晡時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隱。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子影到鴿。便作聲戰怖如初。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復怖畏。我影覆上鴿便作聲戰怖如初。佛言。汝三毒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之怖畏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復能見 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已前不能復知。佛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不審。此鴿何時當脫。佛告舍利弗。此鴿非諸聲聞.獨覺所知齊限。後於恆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讚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行六波羅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已入無餘涅槃。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鴿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亦由時遠而不知也)。

如是諸佛至此觸處為性者。此即第二明佛身力。

論曰至那羅延者。此釋初句 那羅延。此是神名。此雲人種。

有餘師言至無邊心力者。釋第二句。敘異說。

大覺獨覺至力有勝劣者。復對三人支節相連對願差別。大覺支節相連似龍蟠結。獨覺支節相連似連鎖。輪王支節相連似相鉤。故三相望力有勝劣。准婆沙三十。支節相鉤是銅輪王。若據金輪骨節連鎖。

那羅延力其量云何者。釋第三句。此即問也。

十十倍增至成那羅延者。答。於凡象等十十倍增故。說後後力增前前十倍。一凡象。謂西國凡受用象。二香象。西國別有一類好像名為香象。擬戰時用。三摩訶諾健那(此神名。此雲大露形)。四缽羅塞建提(亦是神名。缽羅此雲勝。塞建提此雲蘊)。五伐浪伽(亦是神名。此雲妙支)。六遮努羅(亦是神名。此雲執持)。七那羅延(如前說)。有說可知。

於所說中唯多應理者。上來總有三說。如來身力。論主評取法救所說。故言於三說中唯多應理。正理.顯宗亦同此說。

如是身力至離七外別有者。釋第四句。此中兩說。一說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若大種勝即名為力。異餘大種故名差別。有說力是所造觸。離七外別有力觸。此非正義。又婆沙三十辨身力身劣中總有五說。一說四大無偏增。強勝名身力羸弱名身劣。第二說地增名身力。水增名身劣。此說大種增。第三說重增名身力。輕增名身劣。第四說離七所造觸。外別有所造觸。名身力身劣。第五評曰應作是說。即四大種及所造觸。俱是身力身劣自性。謂若調和俱名身力。若不調和俱名身劣。正理意同婆沙。俱舍初說當婆沙初說。第二說當婆沙第四說。俱舍既無評家。即以婆沙第五評家為正 又解俱舍非以婆沙評家為量。若作此解以初師為正 又解俱舍言力是所觸中大種差別者。是經部義。彼宗觸中大種是實。餘皆是假。依大種立故。今說力是大種差別。論主意朋經部。故敘彼宗此解似勝。

佛四無畏至初十二七力者。此即第二明四無畏。

論曰至如第七力者。佛四無畏如經廣說。一我於諸法皆正等覺。若外難言非正等覺。如理為釋無怖畏故十智為性。如前第一處非處力。二我於諸漏皆得永盡。若外難言非漏永盡。如理為釋無怖畏故。或以六智為性。或以十智為性。如前第十漏盡力說。三我為弟子說能障法染必為障。若外難言染非能障。如理為釋無怖畏故八智為性。如前第二業異熟力。四我為弟子說能出道修必出苦。若外難言道非出苦。如理為釋無怖畏故。或以九智為性。或以十智為性。如前第七遍趣行力。故婆沙三十一雲。一正等覺無畏。如契經說。我是諸法正等覺者。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於如是法非正等覺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二漏永盡無畏。如契經說。我於諸漏已得永盡。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如是漏未得永盡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三說障法無畏。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障法染必為障。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有此障法染不為障無有是處。設當有者乃至廣說。四說出苦道無畏。如契經說。我為弟子說能出道。修必出苦。若有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難。或令憶念修如是道不能出苦無有是處。設當有者我於是事正見無由。故得安隱無怖無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於大眾中正師子吼轉大梵輪。一切世間沙門.梵志.天魔梵等所不能轉。又婆沙三十一雲。如是所說十力.四無所畏。一一力攝四無畏。一一四無畏攝十力故。則有四十力.四十無畏。然前說初無畏即初力。第二無畏即第十力。第三無畏即第二力。第四無畏即第七力者。依相顯說。理實世尊成就四十力.四十無畏。依根本說但言成就十力.四無所畏。

如何於智立無畏名者。問。

此無畏名至目諸智體者。答文可知。

理實無畏至體即是智者。論主解。理實無畏是智所成。智即是因。無畏是果。不應說言體即是智。故正理七十五雲。如何可說無畏即智。應言無畏是智所成。理實應然。但為顯示無畏以智為親近因。是故就智出無畏體。夫無畏者。謂不怯懼。由有智故不怯懼他。故智得為無畏因性 又解論主敘經部解。離智別有無畏體性。正理若言離智別有其體是何。

佛三念住至緣順違俱境者。此即第三明三念住。問及頌答。

論曰至第三念住者。釋上句三念住及下一句。初指經說。二別釋三。一緣順境不生歡喜住正念知。二緣違境不生憂戚住正念知。三緣順.違不生歡.戚住正念知。正理論雲。如前說四今復說三。可總說言念住有七。今三攝在前四中故。謂在緣外法念住攝。又婆沙三十雲。如是三種不共念住。應知亦攝在處非處智力。廣分別義如理應思。

此三皆用念惠為體者。釋上一句中念惠。此即出體。

諸大聲聞至不共佛法者。問。此三念住聲聞亦能具。如何唯佛名不共法。

唯佛於此至得不共名者。答。唯佛於此弟子歡.戚。不但惑除並習亦斷。故名不共。聲聞猶有歡戚習故 或諸一切出家弟子。皆隨屬佛有順。有違。及有順違。應甚歡.戚。佛能不起可謂希奇。非屬諸聲聞不起歡.戚非奇特故。諸聲聞等雖有弟子。但相依住非真隨屬。若真隨屬唯佛大師。故唯在佛得不共名。

諸佛大悲至異悲由八因者。此即第四明佛大悲。

論曰至如共有悲者。釋初句。如來大悲俗智為性。若異此俗智者。則不能緣一切有情。亦不能作三苦行相。如共有悲無嗔為性。唯緣欲界有情作苦苦行相。

此大悲名依何義立者。釋第二.第三句。此即問也。

依五義故至能齊此故者。答文可知。

此與悲異至哀愍異故者。釋第四句。明大悲異悲。大悲無癡為性。悲無嗔為性。大悲三苦行相。悲苦苦行相。大悲緣三界有情。悲緣欲界有情。大悲依第四靜慮。悲通依餘靜慮。大悲唯依佛身。悲通依餘身。大悲離有頂證得。悲離欲界證得。大悲事成。悲但希望。大悲於一切有情平等拔苦。悲不平等但拔欲界有情苦故 問此大悲何力攝 答處.非處智力攝。以佛世尊不共功德多分。攝在處非處智力中故。

已辨佛德至諸佛有差別者。此即第五明佛同異。結問頌答。

論曰至等究竟故者。釋上兩句。由三事等。一由三無數劫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等圓滿故。二由五分法身等成辨故。三由利他所化有情等究竟故。

由壽種姓至機宜別故者。釋下兩句。顯佛差別。或有諸佛壽年一百。或有諸佛壽二萬等 種謂種類。此據總說。姓即種中差別姓也。應知種中各有多姓。喬答摩是剎帝利中之一姓。喬中所生名喬答摩也。舊云瞿曇訛也。曾聞往昔剎帝利種被賊篡位。父死子逃。有仙人慈收其子養。意念其種不絕後嗣。後漸長大。有瞻星者白彼怨王。剎帝利種還有星玉。怨王出賞募人令捉。仙行去。後遂被捉獲。將送怨王。怨王逐令鏘身令罪。仙還所止。不見小兒。觀知所在來至其所。知不可活。遙勸小兒令起世情。冀留遺體。小兒苦惱有志不從。仙化蜜雲為其掩障。細雨沽灑暫息苦饑。現一女人以動其想。小兒緣此泄精於地。仙以牛糞承裹而歸。致甘蔗園。因日光觸糞團開割。生一男子。形容殊妙。後長為王。因以相傳為牛糞種。或名地種。或名日種 迦葉波。此雲飲光。即婆羅門種中之一姓也 或有諸佛身長丈六。或有諸佛復過於此。或有諸佛般涅槃後法住千年。或有諸佛般涅槃後法住七日等。餘文可知。

諸有智者至深生愛敬者。此下因前義便略明佛德勸人修學標名舉數。

其三者何者。問。

一因圓德至三恩圓德者。答。列三德名。

初因圓德至修無慢故者。此下別釋。此釋因圓德復有四種。如文可知。

次果圓德至踰百千日者。釋第二果圓德亦有四種。一智。二斷。三威勢。四色身 就智圓德復有四種。一無師智。由自悟故。二一切智。知諸法體。三一切種智。知諸法用別。或一切智知諸法自相。一切種智知諸法共相。或一切智證真理。一切種智達俗事。四無功用智。不作加行任運起故 二斷圓德復有四種。一一切煩惱障斷得擇滅。二一切定障不染無知斷得非擇滅。三即前二障斷已不退名畢竟斷。簡異鈍根。四不但斷煩惱並習氣亦斷。簡異二乘。惑之習氣無有別體。但習無時說名為斷。斷無別體。此中亦應別說斷根障等。言斷定障。影顯可知以類同故。或略不說。又準此中所明。斷得通於二滅。或正斷德唯是擇滅。若據兼說通非擇滅。此文斷德據正及兼。故通二滅。前明斷德。據正以論故唯擇滅。

第三威勢圓德亦有四種。一於外境或時先無。今怱化有。或時先有。變轉異本。化變住持自在威勢。二於壽量或促至八十。或劫延三月自在威勢。三於空於障於極遠中皆能速行。或偃臥空中或極障能度。或極遠速行。或小芥子.大妙高山展轉相入。自在威勢。四佛所至處能令世間華菓等物。種種本性法爾轉變殊勝於前。希奇威勢 又威勢圓德復有四種如文可知 第四色身圓德亦有四種。一具三十二眾相。二具八十隨好。三具大力。力如前說。第四可知。

後恩圓德至善趣三乘者。於前三中後恩圓德亦有四種。謂令永解脫三惡趣為三。令永解脫善趣生死為一。故名為四 或能安置善趣為一。復能安置三乘為三。故名為四。

總說如來至如大寶山者。總說如上。別說難窮。此則顯佛三德寶山。

有諸愚夫至不能信重者。傷愚不信。

諸有智者至後必得滅者。讚智獲福。依佛引生五種果故。一得不空果。以見佛時必得果故。二得可愛果。三得殊勝果。四得速疾果。五得究竟涅槃果故。引頌可知。正理.顯宗釋佛因.果.恩德三種。又同此論。

已說如來至今當辨者。此下大文第二明共功德。就中。一總標名二別解釋 此即總標結前生起。

頌曰至亦共異生者。明佛共德。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四靜慮.四無色.八等至.三三摩地 此雲等至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隨其所應。謂前三門唯共二乘。通.靜慮等亦共異生。正理論雲。雖佛身中一切功德行相清淨殊勝自在。與聲聞等功德有殊。然依類同說名為共。

前三門中至欲界有事惑者。此下第二別解。就中。一明共聖德。二明共凡德 就明共聖德中。一明無諍行。二明修願智。三明無礙解。四依邊定得 此即第一明無諍行。

論曰至俗智為性者。釋第一句。釋名出體。故正理雲。然一切諍總有三種。蘊.言.煩惱有差別故。蘊諍謂死。言諍謂鬪。煩惱諍謂百八煩惱。由此俗智力能。止息煩惱諍故。得無諍名。

第四靜慮至他身煩惱者。釋第二句。第四靜慮為其所依。四樂通行中最為勝故。不動簡前五種姓。應果簡有學。第六種姓不動應果能起。非餘五種姓及有學人能起。餘尚不能自防起惑。況能止息他身煩惱。

此唯依止至總緣境故者。釋下兩句。此唯依止三洲人身。性勐利故非依餘處。謂緣欲界未來有事修斷煩惱。勿他煩惱緣已生故。諸見所斷無事煩惱。不可遮防。迷諦理生。內起隨應總緣境故。

辨無諍已至為所緣故者。此即第二明願智。釋名可知。此願智自性是世俗智。地是第四定。種姓是不動。身是三洲人身。與無諍同。但所緣別。以能遍緣三界.三世一切法故。

毘婆沙者至如田夫類者。毘婆沙者有作是言。願智不能證知無色。觀彼將入無色因行寂靜相別。即能比知無色界果。觀彼初出無色界心。等流果別猶寂靜故。與彼無色心相似名為等流。即能比知前無色因。如田夫類見芽知種。見種知芽。此非正義。應作是說。證知無色。故婆沙一百七十九雲。問云何願智知無色界。有說由觀等流及行差別。如觀行路之人知所從至。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觀因而知果。不觀果而知因。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 又婆沙雲。問宿住隨念智。與緣過去願智何差別。復次宿住隨念智。知有漏五蘊。此願智知有漏.無漏諸蘊。復次宿住隨念智。知欲.色界五蘊。此願智知三界及不系諸蘊。復次。宿住隨念智。知諸蘊共相。此願智知諸蘊自相及共相 又云。問他心智與緣現在願智何差別。復次。他心智緣一物為境。此願智緣一物或多物為境。復次。他心智緣自相境。此願智緣自.共相境。復次。他心智緣他相續。此願智緣自.他相續。復次。他心智緣心.心所法。此願智緣五蘊 又云。問云何願智能知未來。有說以過去.現在比知。如田夫下種已比知有如是果生。彼亦如是。有說。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說。此願智不待觀因而能知果。是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

諸有欲起至皆如實知者。此明加行。將起願智先發誠願求知彼境。順逆出入八有心定。乃至後時便入邊際第四靜慮以為加行。從此定無間隨前所入邊際定勢力勝劣。如先願力引正智起。此名願智。於所求境皆如實知。

已辨願智至餘如無諍說者。此即第三明四無礙解。

論曰至兼顯所緣者。此釋初頌。於境領悟決斷無礙名無礙解。是利根故名無退智。謂無退智緣能詮法名.句.文.身立為第一。正理七十六雲。趣所詮義說之為名。即是表召法自性義。辨所詮義說之為句。即是辨了法差別義。不待義聲獨能為覺生所依託說之為文。即是迦.遮.吒.多.波等。理應有覺不待義聲。此覺不應無所緣境。此所緣境說之為文。文謂不能親目於義。但與名.句為詮義依。此三能持諸所詮義。及軌生解故名為法。即三自性說之為身。自性.體.身名差別故。三與聲義極相隣雜。為境生覺。別相難知。故說身言顯有別體(已上論文) 除名.句.文緣所詮義。立為第二義無礙解 緣諸方域種種言詞。立為第三詞無礙解 緣應正理無滯礙說。此無滯說名之為辨。及緣自在任運現前定.慧二道。由有道故善應物機能無滯說。道是辨因亦名為辨。立為第四辨無礙解。故正理雲。若無退智緣應正理無滯礙說。及緣自在定.慧二道立為第四。即於文.義能正宣揚無滯言詞說名為辨。及諸所有已得功德。不由加行任運現前自在功能亦名為辨。此能起辨立以辨名。了辨及因智名辨無礙解。

廣如彼釋。此則總說無礙解體。兼顯所緣。

於中法詞至無尋伺故者。釋第五.第六句。四中法.詞二無礙解唯俗智攝。非無漏智緣名身等及世言詞事境界故。此即出體 言依地者。法無礙解通依五地。謂依欲界.四本靜慮。以於上地無名等故。彼不別緣下名等故。又婆沙一百八十雲。地者法無礙解。有說在二地。謂欲界.初靜慮。有說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有說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及四靜慮 然無評家。解雲初說據名隨語系故。說法無礙解但依二地。後二說據名隨身系。說法無礙解通依上地。以緣法難要依自地緣自地法。此論.正理.顯宗。竝同婆沙第二說以五地為正。詞無礙解唯依二地。謂依欲界.初本靜慮。以於上地無尋.伺故定無言詞。以緣詞難唯自地故。

義無礙解至皆得起故者。釋第七.第八句。義無礙解或十智攝。或六智攝。謂若諸法皆名為義。義無礙解則十智攝。婆沙有說八智為性除盡.無生。以無礙解是見性故。若唯涅槃名為義者。義無礙解則六智攝。謂俗.法.類.滅.盡.無生。婆沙有說四智為性除盡.無生。以無礙解是見性故。辨無礙解九智所攝。謂唯除滅。以緣言說.定.慧.道故。婆沙有說七智。除盡.無生。以無礙解是見性故。此即出體 言依地者。此二通依一切地起。謂依欲界乃至有頂。言說唯在欲初定中。辨無礙解如何通九。辨無礙解於說及道。許隨緣一皆得起故。故通九地。

施設足論至四種次第者。述施設論。釋此四言。緣名.句.文無退轉智立法無礙解。緣此名等所詮諸義無退轉智立義無礙解。緣即此義一言.二言.多言.男聲言.女聲言.非男非女聲言等別。無退轉智。立詞無礙解。緣此言詞無滯礙說。及說所依定.慧二道。以有此道方能說故。無退轉智立辨無礙解。先起能詮次方取義。既取義已方乃有言說無滯礙。由此先.後顯四次第。

有餘師說至無滯礙者。敘異說。詞.辨同言故相對明。法.義差別故不對顯。

傳說此四至無礙解故者。此明加行。毘婆沙師有傳說。此四無礙解生如次。串習算計名.句.文身為法無礙解加行。串習佛語解諸法義為義無礙解加行。串習聲明論言詞為詞無礙解加行。串習因明論宗.因.喻等立破道理為辨無礙解加行。若於四處未得善巧。必不能生無礙解故。此非正義。

理實一切至能為加行者。論主述正義。理實一切無礙解生。唯學佛語能為加行。以佛語中具明法.義.詞.辨四故。故婆沙一百八十評家雲。如是說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如於一伽陀中應如是說彼名習如是說名。是法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解彼義習如是解義。是義無礙解加行。應如是訓彼詞習如是訓詞。是詞無礙解加行。應如是無滯說。習如是無滯說。是辨無礙解加行。是故四無礙解皆以習佛語為加行。

如是四種至可名為得者。釋第九句。顯得必具。以得第四邊際定時。四無礙解起自在故。名具得四。故下文言。詞無礙解雖依彼得。而體非彼靜慮所收。又正理雲。有餘師言。有不具得。無理得一。必令得四。

此四所緣至如無諍說者。釋第十句。此顯同.異。此四無礙所緣.自性.依地三種。與前無諍差別如是。種姓.依身如無諍說。謂不動種姓依三洲人身。又婆沙一百八十雲。世者皆墮三世。法.辨二無礙解緣三世。詞無礙解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者緣未來。不生緣三世。有說法與詞同。有說法.詞.辨三無礙解。過去.現在緣過去。未來緣三世。義無礙解或有欲令唯緣離世。或有欲令緣三世及離世。然無評家。

如是所說至佛餘加行得者。此即第四明依邊際定得。

論曰至邊際定得者。釋初句。此明六種依邊際得。邊際力所引發故。

邊際靜慮至靜慮所收者。釋第二句邊際六。總而言之。邊際靜慮體有六種。於前六中除詞無礙。以在欲界及初定故。取五少分。以五有通非邊際故。故取少分加餘邊際。即延促等。故正理雲。邊際靜慮體有六種。前六除詞。餘五少分.及除此外。復更有餘加行所得上品靜慮。名邊際定。故成六種。(已上論文) 詞無礙解雖依第四邊際靜慮。起自在故說名為得。如佛盡智時說名得滅定。據起自在故。前文說四無礙解一時得也。然詞無礙解欲.初定系。得邊際時。而體非彼靜慮所收。又依婆沙一百八十雲。此中願智攝願智.邊際智.無諍智.四無礙解。如願智應知。義無礙解亦爾。邊際智不攝詞。餘如願智說。無諍智攝無諍智.願智.邊際智.義無礙解。不攝法.詞.辨三無礙解。如無諍應知。法.詞.辨三無礙解亦爾。如其所應各說自攝。除無諍.詞無礙解。又不攝邊際智。此七種皆依邊際定得。邊際定力所引發故。邊際靜慮體有六種。謂七除詞。以第四靜慮最上品名邊際故 解雲願智若依殊勝。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勝。及依後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諸論中言願智依第四者。據勝及初。婆沙通據非勝.後起。故說願智攝詞無礙解。又據諸法通名義故。故義無礙如願智說。又邊際智唯在第四。故不攝詞。又無諍智緣未生惑故。不攝法.詞.辨三。又法.詞.辨三所緣各異故。不緣未生惑故。不攝無諍。又詞無礙唯欲.初定故。不攝邊際智。此七雖復系地不同。皆依邊際定力引發得。

邊際名但依第四靜慮故者。釋後定。

此一切地至得邊際名者。釋第三句。總開三章。一此一切地遍所隨順故。二增至究竟故。三得邊際名。

云何此名至遍所隨順者。此釋初章。問答可知。

云何此名至名至究竟者。釋第二章。問答亦可知。

如是靜慮至及實際言者。釋第三章。如是靜慮得邊際名。此中邊名顯無越義。勝無越此定故此定名邊。際言為顯類義。謂此定中有多種類相似義故。如說四際。謂一頌中四句分齊。或如一界四海分齊。皆是種類相似義也。或顯極義。如說金剛實際。或如說言諸法實際所謂涅槃。皆是極義。

除佛所餘至自在轉故者。釋第四句。除佛所餘一切聖者所說六種。唯加行得非離染得。非皆得故。若別修邊際定者得。若不修者不得。唯佛於此六種功德亦離染得。後隨現前不由加行 然婆沙明願智.無諍智中皆言。如是說者。若決定可得者彼離染得。盡智時得故。後加行現在前。佛不加行。獨覺下加行。聲聞或中.或上。然有願智.無諍。由邊際定加行故得。加行故現在前 解雲婆沙通據少分故。說二乘亦有離染得。俱舍以二乘離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

已辨前三至且應辨通者。此下第二明共凡德。即明六通。就中。一正明六通。二辨三種明。三明三示導。四別明神境。五別釋眼.耳。六明通種類 此即第一正明六通。結前起後。

頌曰至餘四通唯善者。就頌中。一列名。二出體。三智。四依地。五通境。六二得。七念住。八三性。

論曰至亦共異生者。釋初三句列六通名。神謂等持。境謂所作。智證境時無擁名通。從定.及境.能證為名。故名神境智證通。餘通雖亦依定。此通相顯偏標神名。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是二識相應慧。智緣二境無擁名通。從根.及能證為名。名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從加行.及能證智為名。名他心智證通。從境.及相應.並能證智為名。名宿住隨念智證通。若涅槃名漏盡。從所證.及能證智為名。名漏盡智證通。若漏盡身名漏盡。從所依.及能證智為名。名漏盡智證通。於六通中第六唯聖。前五通凡。從多據總言共異生。

如是六通至顯出障義者。釋第四句。且言解脫。顯出障初。理實亦容勝進道起。故正理七十六雲。解脫道言顯出障義。勝進道中亦容有故。

神境等四至緣一切境者。釋第五.第六句。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通。緣事境故唯俗智攝。他心通五智攝。名如文漏盡通如前漏盡智力說。若緣漏盡為境。六智攝。若依漏盡身起。十智攝。以十智攝故。由此已顯漏盡智通依一切地緣一切境。因明智攝。便明漏盡依地.所緣。

前之五通依四靜慮者。釋第七句。此明依地。於六通中前之五通。依四靜慮不依無色.近分.中間。漏盡通依地.緣境。前已便明。故不重辨。

何緣此五不依無色者。問。

初三別緣至無如是能者。總答。初三神境.天眼.天耳。各別緣色為境界故。修他心通。必先觀色為門入故。修宿住通。漸次憶念前前色相。出胎五位.胎內五位.及中有位。十一分位差別不同方得成故。成時能緣昔在某處及種姓等。應知但約分位漸憶不約剎那。若約剎那向前漸憶。憶半生事即便命終。豈能修至加行成滿。依無色地。無如是能 諸有欲修至能如實知者。此下別明五通加行。此即明修他心通加行。如文可知。

諸有欲修至自相續起者。別明修宿住通加行。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審察次前滅心。漸復逆觀於此生中十時分位前前差別。至結生心。乃至能漸憶知中有前一念前生命終心。名自身宿住加行已成。婆沙一百雲。應作是說。漸審憶念至此中有前一剎那心。名加行成滿。彼是前生命終心故。能隨念知名善成滿 解雲婆沙據無間道起說加行成滿。俱舍據加行落謝名已成滿 或成滿言顯已成滿。正理.顯宗文同俱舍 或可。論意各別。於已成位名無間道。總緣前生命終五蘊。如婆沙說。宿住無間道是法念住。以中.生二蘊一業感故。所以乃至。知中有位初念心來。猶此生攝。未得名為知宿住事乃至知前身命終時心。方名無間道。第二念名解脫道宿住通成。如是自修加行既然。為憶念他加行亦爾。二乘.異生此通初起。唯次第知過去諸生。串習成時。亦能超憶過去諸生。諸所憶事要於過去。曾所領受方能憶念。宿住通憶淨居天者。雖不生彼。昔聞說今時能憶。故婆沙一百雲。問此宿住隨念智。為但憶知曾所更事。為亦憶知未曾更事。答此但憶知曾所更事。問若爾此智應不憶知五淨居事。無始時來未生彼故。答曾所更事略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餘欲.色界極遠極勝。諸難知事准此應知(已上論文) 若彼自身從無色沒來生欲.色者。依自相續修加行滿。依他相續初起此通。若從所餘欲.色沒還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續初起此通若依下地起宿住通。從上地沒來生下者。類此應知。

修神境等至不依無色者。次明修餘三通加行。修神境等前三通時。神境思輕以為加行。天眼思光以為加行。天耳思聲以為加行。成已自在隨所應為。無色界中無斯色故。故此五通不依無色。

又諸無色至由此已遮者。第二解。又諸無色觀減。止增。五通必依止.觀均地。未至.中間由此已遮。觀增。止減故。又正理雲。若爾何緣有漏盡通。樂.苦.遲.速.地皆能盡漏故。五是別修殊勝功德。要殊勝地方能發起。

如是五通至無數世界者。釋第八.第九.第十句。一約竪明寬狹。境唯自.下。不通上地勢力劣故。二約傍顯作用寬狹。如文可知。

如是五通至不由加行者。釋第十一第十二句。明二得。如是五通。若有殊勝勢用勐利。未曾得者由加行得。若過去世已曾串習無勝勢用。及未來世是彼無勝種類。由離染得。二乘.異生。隨其所應。若加行得。若離染得。若起現前皆由加行。佛於一切皆離染得。隨欲現前不由加行。又正理雲。三乘聖者.後有異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餘異生唯得曾得。

六中前三至天耳緣聲者。此下釋第十三.十四句。念住分別。於六通中前三種通。唯身念住。但緣色故。

若爾何緣至諸惡行等者。問。若天眼通但緣色處何緣契經。說死生智。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當生惡趣。此中難意說。死生智是天眼通。既是天眼通。只可知色身。如何知語.意。

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者。答。非天眼通能知語.意。以天眼通但知色處。有別勝智是通眷屬。依聖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屬智是天眼通力所引故。所以與通合立死生智名 問何故死生智。是天眼通所引眷屬 解雲謂天眼通於現在世。見有情類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復知有情死此生彼。流類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屬名天眼通。如變化心是神境智證通攝。彼通能作運身等用。彼變化心.能變化事。流類相似故在彼攝。若說天眼通名死生智。從果為名。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為名 問若說死生智名天眼通。何故婆沙七十六雲。死生智觀未來事 解雲彼據眷屬。對宿住說言觀未來 又問若死生智能緣未來。何故婆沙三十雲。死生智力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解雲彼據根本不言緣未來。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未來。二緣現在。此據緣現 又問若死生智通緣三業。何故婆沙三十雲。死生智力緣色處 解雲彼據根本言緣色處。若據眷屬通緣三業。或據眷屬。眷屬有二。一緣色處。二緣三業。彼據緣色處說 又問若死生智是天眼通應是無記。何故婆沙三十雲。十力唯善 解雲彼據眷屬說。死生智力唯是善性。若據根本。天眼通說唯是無記。若據現起緣境寬狹。應知天眼通狹。唯緣現在色處。死生智寬。通緣五蘊。或緣現在。或緣未來。

他心智通至一切境故者。他心通三念住攝。宿住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故。漏盡通四念住攝。通緣一切故。正理破雲。宿住.漏盡。經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苦.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漏盡如力。或法或四。不應定言四念住攝 俱舍師救雲。我許宿住亦有別緣故通四念。言漏盡通四念住者。據十智說。六智唯法。類顯可知。故不別說 問若言宿住通四念住。即與婆沙評家相違。如婆沙一百雲。念住者。唯是雜緣法念住。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通四念住。如契經說。我念過去受苦.樂。既知樂.苦。即是受念住。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諸樂.苦具名受樂.苦。非但緣受故彼非證。然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生攝 解雲我以理為正。非以婆沙評家為量。雖同妙音亦無有過。經分明故不應異釋。此六通中至相應慧故者。此下釋後兩句。三性分別。眼.耳二通是無記性。許是二識相應慧故。言非善者。五識是生得善。不得異地起故。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彼二通唯定相生 問既是無記。四無記中是何無記 解云是通果無記 問既天眼.耳相應慧名通。如何名果 解雲即通名果故名通果。無擁故名通。從定生故名果。

若爾寧說依四靜慮者。問若爾寧說依四靜慮。二識但是初定散心。不依定故。

隨根說故至依四地故者。答。通所依根四靜慮攝。隨根說故說依四言。或此依通無間道說。通無間道依四地故。隨無間道說依四言 正理破雲。此解不然。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慮中有定相應勝無記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慧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 解雲正理論意。六通解脫皆是意識。眼.耳二識是五識攝非解脫道。應作是說。四靜慮中從淨定起。有勝無記慧。與淨定相隣出入名定相應。淨定為無間道。意地勝無記慧為解脫道。即是二通自性。能引自地勝大種果造天眼.耳。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慧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意地勝無記慧。體非根.耳。能引天眼.天耳。從果為名故名天眼.天耳通。眼.耳二識相應慧。體非是通。而言通者通所引故。從因為名。言通果者。若天眼.耳二識相應慧是果非通。言通果者通之果故。從因為名。依主釋也。若意地勝無記慧。是通非果。或亦是果。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 俱舍師救雲。本起二通為遠見聞。得遠見聞即顯無障。眼.耳二識名解脫道。何理能遮。如他心通等解脫道中知他心等。斷惑解脫可唯意識。無擁解脫何妨通五。若說意地勝無記慧名為通體。能見聞耶。若不見聞然名通者。起通何用。若謂引大種及引眼耳。本起二通欲遠見聞。非引大等。又復自有勝善定引。何須無記劣慧引耶。又彼所言有定相應勝無記慧。何處有定是無記耶。而言相應。若謂別有勝無記慧。與定前後出入相順名定相應。應言相順。何謂相應。此即言失。又諸經.論皆言天眼.天耳二通。不言意識勝無記慧名為通體。非但與理相違。亦無文可證。由斯理.教。二識相應慧定是通體。言通果者。定所引故名果。無擁故名通。即通名果。持業釋也 問若爾何故。婆沙三十二雲。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 解云是通無間道果故。亦名為通。或是通果所依根故。亦名為通。或同正理。無勞會釋 餘之四通性皆是善者。除天眼.耳餘四皆善。

若爾何故至謂善慧者。問。若眼.耳通是無記性。何故品類言通是善。

彼據多分或就勝說者。答。六中四善。二是無記。彼據多分言通是善。或通有二。一善。二無記。彼就勝說言通是善 又解品類足據善心達境皆名為通。若據別修勝慧名通。唯六是通。或善.或無記。故不相違。故婆沙一百四十一雲。問品類足論當云何通。答彼所說通。與此說異。彼說善慧皆名為通。以說一切法皆是所通達故。此中所說勝慧名通。此通。或善.或無記。通與善慧得作四句。有通非善慧。謂天眼.天耳通。有善慧非通。謂除通餘善慧。有俱是。謂餘四通。有俱非。謂除前相。

如契經說至學有闇非明者。此即第二辨三種明。依經起問及頌略答。

論曰至為其自性者。釋第一句 言三明者。一宿住智證明。以第五通為性。二死生智證明。以第二通為性。從因出體。據本為言。三漏盡智證明。以第六通為性。

六中三種至治中際愚者。釋第二句。六中三種獨名明者。宿住智通治前際愚。死生智通治後際愚。漏盡智通治中際愚。由智現前。令彼現在惑不起故名治中際。餘三不爾故不立明。又正理雲。宿住智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背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故。唯三種偏立為明。廣如彼說。

此三皆名至非無學故者。釋第三句。此三皆名無學明者。俱在無學身中起故。於中最後漏盡智明。或六智性。或十智性。容真無學通無漏故。餘二假說名為無學。體唯非學非無學故。故正理雲。由此最後得無學名。自性.相續皆無學故。前之二種得無學名。但由相續。不由自性。有學身中至故不名明者。釋第四句。有學身中有愚闇故。惑未除盡。於三明中雖有前二。由無後故不立為明。雖有暫時伏滅愚闇。後還被蔽故不名明。愚闇永無方名明故。

契經說有至引利樂果故者。此即第三明三示導。依經起問。及頌略答。

論曰至餘三不爾者釋上一句 三示導者。如其次第。一神變示導。以六通中第一神境通為性。二記心示導。以第四他心通為性。三教誡示導。以第六漏盡通為性。於六通中。三是示導三非示導者。唯此三種引所化生令初發心。最為勝故得示導名 或此能引外道憎背正法。及非內外處中之者令發心故。能示現希有事故。能導引入正法故。得示導名 又唯此三。令諸有情於佛法中如其次第。神變能令歸伏。記心能令信受。教誡能令修行。故唯三種得示導名。餘三不爾。故非示導。故婆沙一百三雲。謂若自說我能遠聞。我能遠見。我能遠憶諸宿住事。他皆生疑為虛為實。即不信伏故非示導。

於三示導至最勝非餘者。釋下三句。校量勝劣。於三示導教誡最尊。唯此定由通所成故。定能引他人.天利益果。及取涅槃安樂果故。由決定故。故名最尊。謂前神變.記心二導。咒術亦能。不但由通故非決定。如有咒術名健馱梨。持此便能騰空自在如神境通。健馱是國名。此國所出名健馱梨。又真諦雲。有女天名健馱梨。翻為持地。此咒是健馱梨所說。從能說女天為名故稱健馱梨。復有咒術名伊剎尼。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如他心通。伊剎尼此雲觀察。又真諦雲。伊剎尼是論名。是露形外道師所造。翻為觀察。此咒從彼所造論為名故。稱伊剎尼 教誡示導除漏盡通。餘咒術等必不能為故是決定。又前神變.記心二導。有但令他暫時迴心。非引勝果。教誡示導不但令他迴心趣正。亦定令他引當來世人.天利益果。及涅槃安樂果。以能如實方便說故。由是教誡。三示導中最尊最勝。非餘神變記心二導 言教誡者。教謂教授。誡謂誡勗。

神境二言至謂似自他身者。此下第四別明神境。就中。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 此即正明神境。問及頌答。

論曰至謂行及化者。釋初兩句。依毘婆沙所說理趣。神名所目唯勝等持。有神用故從用為名。由定能為神變事故。諸神變事說名為境。此境有二。謂行及化。

行復三種至猶如飛鳥者。此下釋第三.第四句。此解運身。可解。

二者勝解至便能速至者。由勝解力極遠速至。又正理七十六雲。本無來去何謂速行。此實不行但由近解。行極速故得勝解名。或世尊言靜慮境界不思議故。唯佛能了。

三者意勢至並異生者。意勢極遠。舉心即至。諸佛境界不可思議。又正理解意勢中雲。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沒彼出。中間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思議故。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正理論解。一即舉喻以顯。二即讚不思議。然意不許中間間斷 問若非間斷如至極遠。度一極微經一剎那。如何舉心身即至彼 解雲此讚極速言舉心緣身即能至。然於中間亦經多念。身微妙故非餘所見。大而不停故能速至 又解第一剎那舉心緣時。第二剎那隨方遠近現一大身。中間續起第三剎那方至彼處 又解非從此處漸行至彼。舉心緣時不離本處隨方遠近現一大身。故說此身即能至彼。如應持菩薩量佛身時。上過無量無邊世界常見佛身 問如何得知中間不斷 解雲正理既言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又正理二十四解中有云。有餘復言。死.生二有雖隔而至。如意勢通。此亦不然非所許故 以此文證。故知意勢中間不斷。於三種中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勝解兼餘聖。運身並異生。又婆沙一百四十一雲。有說聲聞成一謂運身。獨覺成二除意勢。唯佛世尊具成三種。有說異生成一。謂運身。二乘成二。除意勢。然聲聞運身所顯。獨覺意解所顯。佛具成三。意勢所顯婆沙雖無評家。此論正理.顯宗等。皆同第二說。即以第二師為正。

化復二種至無香味故者。釋第五.第六句。如文可知。

此二界化至故總成八者。釋後兩句。此二界化各有二種。謂欲界中化。屬自身.他身別故。謂色界中化。屬自身.他身別故。身在欲界化有四種。欲界自身.他身化。色界自身.他身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色界自身.他身化。欲界自身.他身化。故總成八。

若生在色至成香.味失者。問。欲界八微體不相離。生上化下。如何不有成就香.味二種失耶。

如衣嚴具至唯化二處者。答。身生色界化欲香.味。而不成就。無生上界成下香.味。猶如衣服及莊嚴具。雖不離身作而不成就。有說。在色作欲界化。唯化色.觸二處不化香.味。欲界八微不相離者。據非化者說。又如色界眼根八微不相離。然有身生欲界得色天眼。但得眼根.及四大。不得身.色.觸。即有相離時。何妨欲界香.味亦有相離時 問於二說中何者為正 解雲前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雲。問所化作身幾處所攝。答若生欲界作欲界化自身.他身。皆四處攝謂色.香.味.觸。作色界化自身.他身。皆二處攝謂色.觸。若生色界作色界化自身.他身。皆二處攝。作欲界化自身.他身皆四處攝。如前說 有說。若化他身則四處攝。若化自身唯二處攝。勿彼成就香.味處故。

如是說者。雖化香.味無成就失。如人衣服.嚴具.華香。雖復在身而不成就 問異界化色.觸皆成就不 解雲皆成就。如婆沙一百三十二雲。有成就欲界系大種。亦色界系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又云。有成就欲界系大種。亦色界系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又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又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 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文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身。若化他身。色.觸二種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 或可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婆沙言成就者據即身化。雖有兩解前解為勝。又婆沙雲。如是說者。離所化身不發化語。語者必由麁四大種相擊起故。

化作化事為即是通者。此下第二明能.所化。問。化作化事。為即是神境通能起化事。

不爾者。答。

云何者。徵。

是通之果者。答。是神境通之果。諸能化心能起化事。

此有幾種差別云何者。問。此果化心總有幾種。此果化心差別云何。

頌曰至餘得通三性者。就頌答中。初兩句答初問。下十四句答第二問。

論曰至一切化事者。釋初句中能化心。神境通後起果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據同時能起化事。故說化心不言通化。若據前後通亦名化。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一說言諸所化事由神境通道化作。一說言諸所化事由化心化作。第三評家雲。如是說者。諸所化事由道化作。亦由化心。謂神境通隨道無間而滅。化心與所化俱時而起。雖俱時起。而能化心唯是道果。諸所化事是前道果及化心果。

此有十四至亦得名勝者。釋十四及第二句。化心有十四。初定有二。二定有三。三定有四。四定有五。謂各自.下。如理應思 諸果化心。或依自地。如初定等果化心依初定等或依上地。如欲界等果化心依初定等。必無依下地起上果化心。下地定心不生上果。勢力劣故 以第二定等果下地欲界等化心 謂二定等化作欲界等化。望初定等名下 對初定等果上地初定等化心 謂初定等作初定等化。望欲界等名上 彼二定等欲界等化心。由依第二定等勝故。及由行至第二定等勝故。亦得名勝。

如得靜慮至俱時得故者。釋第三句。明定及果俱時得故。

諸從靜慮至還從門出者。釋第四句。化心從二心生。謂從淨定及化心生 能生二心。謂能生化心及淨定心。餘文可知。

諸所化事至起餘地化故者。釋第五句。顯事及心必同地化。

化所發言至起表心故者。釋第六句。若依化人所發語言通由自.下。謂若身生欲界.初定。若身生二定已上。但起欲界.初定化所發言。此言必由自地之中通果心起。有尋.伺故。若生二定已上。若生欲界.初定。但作第二定已上化人起語。由初定中通果心發。上地自無起表之心。無尋.伺故。應知通果心寬。變化心狹。離化心外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表業。化心但能變化諸事非能發表。如身在初定作欲界化發欲界語。還以欲界通果心發。故知身在二定已上。化所發言但起初定通果心發。不起下地威儀心發。如化發言。化身亦爾。故婆沙一百三十五雲。答如生初靜慮以發起表心。令化身轉作往來等用。如是生上諸靜慮。亦以初靜慮發起表心。令所化身起往來等用。如眼識等。有餘師說。諸所化身無往來等種種作用。但默然住。由化主力令彼似有往來等事。如帝網戲非有現有(前師為正) 若一化主至亦容有別者。釋第七.第八句。餘二乘.異生定非自在。而不能令一語一默。要語皆同。佛定自在。或時皆同。或復能令一語一默。准婆沙文。乃至諸佛化主。及所化能發語心。前後各別。於中迅速謂語俱時。理實前後言一心發。謂一相續心。

發語心起至化如何語者。釋第九.第十句。問。發語通果心起。變化通果心既無。應無化身。化如何發語。

由先願力至亦得發語者。答。由先願力留所化身。後起餘通果心發語表業故。雖變化通果心.發語通果心。二心不俱。而依化身亦得發語。應知通果心寬。化心.發語心皆名通果。以此故知。發語心非是化心。別有一類通果心。能發語業。以化心不能化聲處故 又空法師云。化心不能發業。然別有發業心。如身生欲界.初定。化作欲界.初定身已。還卻入定。從定出已。起自地善.無記發業心。令化主語化人方語。若生上三定。雖無發業心。以初定發業心發自地語。令下欲界及上三定化人言語 此解不然。檢尋諸論未見有文以初定發業心令其欲界化人語言。故說非理 又泰法師云。自古諸師。皆依俱舍。發語心起化心既無。故知化心不能發語。又前論雲。若欲界化外四處除聲。故知化心不化聲處者。不然。依舊十四卷鞞婆沙雲。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故知化心亦化聲處。又今婆沙一百三十九雲。若生初靜慮成就欲界一。謂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總緣色等為境起故 有說。彼成就三。謂色.聲.法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若緣所起身表。即有緣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起語表。即有緣聲捨意近行。此心若緣所發化事。以總緣故。即有緣法捨意近行 有說。彼成就六。謂六捨意近行。即通果心俱。此心容有總別緣故 又依婆沙。梵王請佛轉法輪時。評家雲。以欲界不隱沒無記心語。故作梵福。由此多證故知。化心亦能發語。然此論雲。發語心起化心既無者。此中問意。化心.發語名發語心。化心依化身立化心名。欲明二心不竝起。如何身語竝。故化語心別立發語心名。若發語心亦立化心名者。不成問答。欲彰二心別故。此中別說發語心名。能變化心實能發語。故與前引文不相違。然論雲。唯化四處除聲者。聲不常有。四相.及得.名.句.文等非是色法。故略不論。若通據聲.及非色法即化六處。如前所引 今解不然。別有通果心發語。化心不能發語。寬狹如前說。法師未委通果心寬。變化心狹。謂諸通果心皆是化心故作斯釋。檢尋婆沙.及諸論文。皆言欲界化四除聲。色界化二謂色觸。不言化聲處。亦不言化法處。又婆沙上下論文皆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但言發不言化 問舊鞞婆沙雲。欲界化六入。色界化四入者。云何釋通 解雲未審。此論定是何部。引來為證。設是當部。從多分說。如品類足言。通云何謂善慧。或相從說。或非正義。違諸論故 問若語聲非可化者。何故集異門足論第五。解三欲生中。雲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法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 解雲彼由業力令他化作。非由化心。不可為例 或可。從多分說。以實而言。聲由擊發。不可言化。以間斷故。或聲不離所化色.香.味.觸四種。相從說故亦名為化 復有古德雲。梵王請佛轉法輪。以欲界威儀.工巧心語者 此不成釋。如二十心中色界六心。必不能生欲界威儀.工巧心。又欲界通果心。亦不能生欲界威儀.工巧心。梵王如何得起欲界威儀.工巧語。

非唯化主至持令久住者。釋第十一.第十二句。初解化骨瑣身令久時住。既言留化身。明非本身骨。第二解可知 迦葉波。此雲飲光。前解為正。故婆沙一百三十五雲。有說有留化事。有說無留化事。如是說者。有留化事。是故大迦葉波已入涅槃。

初習業者至多少化事者。釋第十三.十四句。可知。又正理雲。初習業者。由多化心要附所依起一化事。習成滿者。由一化心能不附所依起眾多化事(解雲所依謂木石等)。

如是十四至亦無有失者。釋第十五.十六句。十四修得。無記性攝。餘生得等能變心通三性攝。如天龍等能變化心。彼亦能為自.他身化。於十色處化九除聲。理實無能化為根者。然所化境改轉本形。不離根故言化九處。亦無有失。若修得化不轉本形但化四處。以離根故不說化根。故婆沙一百三十五雲。修得化。若欲界系四處攝。若色界系二處攝。生得化若欲界九處攝。若色界系七處攝 問由如是法成化身故。化當有心。無心耶 答當言無心。然化有二種。一修得此無心。二生得此有心。此中說修得化。非心依故 又有二種。一化他身此無心。二化自身此有心。此中說他身化非心依故。若變化他有情身者如自身說。

天眼耳言至取障細遠等者。此即第五別明眼.耳。問及頌答。

論曰至名天眼耳者。釋上兩句。

如是眼.耳何故名天者。問 體即是天至及中有等者。答。生得謂生欲.色天中。餘文可知。

修得眼耳至能見聞故者。釋恆同分。以天眼.耳識必俱故。恆名同分。

處所必具至一切有情者。釋無缺。左右二眼處所。必具無翳無缺。如生色界一切有情。

能隨所應至天眼見無遺者。釋下一句。天眼.天耳依四靜慮。能隨所應取自.下地。被障隔等諸方色.聲。引證可知。

前說化心至各有異耶者。此下第六明五通種類。問。前說化心修得與餘生得等異。神境等五各有異耶。

亦有者。答。

云何者。徵。

頌曰至地獄初能知者。就頌答中。初五句明五通類。次一句三性分別。後兩句約趣通局。

論曰至是業成攝者。釋初兩句。總以六義明五通異。神境智類總有五種。一修得。由修定得故。二生得。生彼處得故。三咒成。由咒力成故。四藥成。由藥力成故。五業成。由業力成故。曼馱多王.及中有等諸神境智是業成攝。隨難別解。不由佔相得飛行等故無佔相 曼馱多。此雲我養。如前具說。

他心智類至加佔相成者。釋第三.第四句。他心智類總有四種。前三如上。謂修.生.咒。又加佔相。佔謂占卜。相謂覩相能知他心。夫他心智知他心上一別相用。行相微細難可知故。非藥.業成。

餘三各三謂修生業者。釋第五句。謂餘天眼.天耳.宿住三類各三。謂修.生.業以難成故。非咒.藥.佔。謂眼.耳鈍故非咒.藥成。佔相唯意亦非眼.耳。身雖是色以相顯故。神咒.塗藥可以飛行。不同眼.耳。知過去難所以宿住非咒.藥.佔 問知現在易。他心如何非由業耶。解雲他心雖知現在。知一用故。行相微細。難可知故。非由業成。宿住知過去多體故。雖緣過去。對彼他心總易知故。可由業成 問他心知一用難如何咒知他心。不知過去 解雲咒力唯及現在。故在他心。不及過去故不通宿住。

除修所得至不得通名者。釋第六句。三性分別。於六類中除修所得。餘生得等皆通善等三性。咒.藥據心說故。非定果故。雖類相似不得通名。若據修得。三善二無記。

人中都無至業所成攝者。釋第七句。此約趣通局。於前六類。人中都無生所得者。以佔相智所覆損故。有他心智及願智等所映蔽故。餘五皆容有隨其所應。本性生念業所成攝。故正理雲。人由先業能憶過去 此文應言本性生念智。故婆沙一百一釋名雲。問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念生智是何義耶。答生謂前生諸有漏法。智謂此生能知彼智。念謂此智俱生勝念。言本性念生者。簡別修得。即本性智由勝念力。知過去生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 復次住本性心由勝念力發起此智。知過去生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心者。謂善.染污.無覆無記。不由修得故名本性 復次本性者。謂諸法自性。即過去生諸有漏法自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 復次本性者。謂前際法性。即過去生有漏法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問此智俱生法有多種。何故但說念耶。答念力增故。如四念住等。此亦如是雖體是慧而念增故。名本性念生智 又云。唯欲界人趣中能造殊勝業。引得此智 又云。人趣中。智慧勐利勝餘趣故。

於地獄趣至更無知義者。釋第八句。於地獄趣。初受生時唯以生得他心知他心等。唯以生得宿住智知過去生。苦受逼已。更無知義。

若生餘趣如應當知者。總指餘趣。若生天.鬼.傍生趣中辨其通局如應當知 問六類對五趣通局云何 解雲。修得唯人.天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餘四趣。咒.藥.佔三唯人趣。以無生得故。三唯人 或可。咒.藥亦通人.天.鬼.傍生。業通五趣。以中有是業。通五趣故 又解天有修.生.咒.藥.業無佔相。或可。亦無咒.藥。人除生得有餘五種。鬼及傍生有生.咒.藥.業。無修.佔相。或可。亦無咒.藥。地獄有生.業。無修.咒.藥.佔相。雖作兩解仍更勘文。婆沙一百一說。人趣有佔相。有本性念生智。無生得。又說。天.鬼.傍生.地獄。有生得他心宿住。餘不別釋。此文與前兩解亦不相違。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七

一校畢

保延元年七月七日黃昏於田原裡大道寺點了

羊僧覺樹

 

上篇:俱舍論記

下篇:律宗新學名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唯識三十論直解

唯識三十論直解 世親菩薩 造 三藏法師 玄奘 譯 蕅...

法華論疏

刻法華論疏序 法華論疏者嘉祥大師之所譔也。本山實藏...

大乘起信論義記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 京兆府魏國西寺沙門釋法藏撰 夫真...

百論疏

百論序疏 大業四年十月因講次直疏出不事訪也。肇公是...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如是我聞:...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

【緣起第一】 夫諸佛菩薩愍念群迷。不啻如母憶子。故...

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八正道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說信解智力經

佛說信解智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發覺淨心經

發覺淨心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隋言志...

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楊岐方會和尚語錄 袁州楊岐山普通禪院會和尚語錄 江寧...

佛說寂志果經

佛說寂志果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商主天子所問經

商主天子所問經 隋北印度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婆伽婆住...

【佛教詞典】四種審問處法

【四種審問處法】 p0452 瑜伽三十卷二頁云:以如是等柔...

【佛教詞典】鉤菩薩

(菩薩)金剛界四攝菩薩之一。具名金剛鉤菩薩。黑色,...

為何有些畜牲人見歡喜,有些人見厭惡

問: 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

化緣有緣

昭引和尚雲水各地,被大家認做是一個行腳僧時,有信徒...

「魚王」吃甲魚而斃命

我只有一個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於他父母死得早,...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處

蘄陽慧玉慧覺二禪人,參老人於黃梅紫雲山。自云心中生...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

現代人為何活得這麼累

如果把社會中的人,按工作性質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分成...

法門無量,願為先導,世出世法,無願不成

問:發菩提心最勝功德,利他自利,為菩薩行。如諸比丘...

真正的愛,在自己心間

那是一個忙碌的早晨,大約八點半,醫院來了一位老人,...

業障和煩惱該如何消

問: 業障和煩惱到底是什麼東西?該如何消除? 慧律法...

「唯心淨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門下很多祖師大德常常談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癡

勤修戒定慧。要斷這個貪心,如果你想修行,如果你貪著...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

【視頻】《金剛三昧經》聆志居士念誦

《金剛三昧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善音居士讀誦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善音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