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於是會中有一菩薩,號曰明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欲有所問,唯願世尊分別解說。」

爾時,佛告明天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欲有所問莫得疑難,如來當為隨問解說。」

明天菩薩即白佛言:「云何菩薩少修善本而獲大果,或多作功德福報無量?」

佛告明天菩薩摩訶薩:「善哉,善哉!明天!能於佛前問如是義。汝已曾於過去無量諸佛所殖眾德本供養諸佛、親近善知識,能為樂福眾生髮甚深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明天菩薩白佛言:「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明天:「諸菩薩摩訶薩當於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心行,專心念佛所行功德。復次,明天!菩薩摩訶薩當應往詣如來尊廟禮拜供養,右膝著地合掌右遶,散華燒香、懸繒幡蓋、作眾伎樂尊重恭敬,以微妙音歌、甚深句義,讚佛功德隨喜嘆善。」

佛告明天:「云何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心行、念佛功德?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當念如來:堅固士、無上士、最勝士,為師子王勇勐無畏,自度度彼、自安安彼、自滅滅彼,說真諦法安立眾生,心無諂飾淨戒具足,力無畏辯永除障習,於法自在無與等者。如是專心念佛功德已,右膝著地,散華、燒香、幡繒、幢蓋、伎樂供養,是為菩薩修慈身行;以微妙音歌、甚深句義,讚歎如來無量功德,是為菩薩修慈口行;因彼身口善根念佛功德,至誠恭敬,是為菩薩修慈心行。明天!是則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所,修慈身、口、意習行正念。」

佛復告明天:「又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來、今現在諸眾生所,亦應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等念眾生。明天!云何菩薩摩訶薩於三世眾生所,應修慈身、口、意行,等念眾生?如是,明天!菩薩摩訶薩不殺眾生、不盜他財、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慾、不瞋恚、不邪見。云何菩薩不殺眾生?於一切眾生慈悲愛念,慚愧愍傷,永捨刀杖。不偷盜者:若於聚落空處,所有遺物不與不取。不邪淫者:若女有主,父母、兄弟、宗親所護,乃至見彼授華一莖,不起欲想。不妄語者:若於鄉邑、若在王者堪為證佐,真誠實語守死不虛。不兩舌者:常於彼此起和合想,從彼所聞不向此說,從此所聞不向彼說。不惡口者:軟語開喻先意問訊,終不以苦切惡言加於眾生。不綺語者:時說、實說、知義而說,為利益彼說,心口無差。不貪者:於他財利不起欲想,見來取者心無悋惜。不瞋恚者:於一切眾生除諸恚恨,起慈愍心、饒益心安彼心,隨順善攝一切眾生。不邪見者:有施、有濟、有說,有父母,有今世、後世,有苦樂行果報,世間有阿羅漢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明天當知:彼不殺、不盜、不邪淫,則是菩薩修慈身行;不妄語、兩舌、惡口、不綺語,則是菩薩修慈口行;不貪、不恚、不邪見,則是菩薩修慈意行;修慈身、口、意,則是菩薩等念眾生。」

佛告明天:「菩薩摩訶薩於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及於過去、當來、今現在一切眾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報悉與一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天!菩薩作如是迴向者,是為菩薩少修善本獲大果報,多作功德福報無量。」

佛告明天:「是菩薩成就無量功德時,持是功德迴向無量智慧,又共一切眾生,盡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功德三種,有三種迴向。何等為三?謂過去空、當來空、現在空,無有迴向者,亦無迴向法,亦無迴向處,菩薩摩訶薩當作是迴向。作是迴向時,三處皆清淨,以此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是迴向者,無有凡夫及凡夫法,亦無信行亦無法行,亦無八人,亦無須陀洹、向須陀洹,亦無斯陀含、向斯陀含,亦無阿那含、向阿那含,亦無阿羅漢、向阿羅漢,亦無辟支佛、向辟支佛,亦無有佛及向佛者。何以故?法性無緣、不生不滅、無所住故。是故菩薩摩訶薩應以是三種迴向三種清淨功德、與一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作是迴向已,又復願言:『若我生處常遇諸佛,逮甚深三昧,見無量佛成就多聞、清淨智慧,弘誓不捨一切眾生。』」

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願欲往生阿閦佛國。

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我向說此甚深法時,百千天人皆願往生阿閦佛國。阿難當知,彼於此終,皆當往生阿閦佛所妙樂國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諸佛聽受正法,得陀羅尼如說修行,皆當成就不思議慧,於五濁國當得作佛,皆同一號,號甘露音王如來、應供、等正覺。當知彼天受記別時,百千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當知此為大功德趣、為無量功德、為無邊功德。」

佛言:「憍尸迦!是法畢竟淨故。」

「世尊!當何以名此經?云何奉持之?」

佛告釋提桓因:「憍尸迦!是經名『大迴向』,亦名『甚深法性迴向』,當奉持之。」

佛告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學是迴向者,當知是人必逮得無所從生法忍,能度未度者,安樂百千無量眾生。」

說是法時,諸比丘眾,釋、梵、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甚深大迴向經


上篇:諸法最上王經

下篇:弟子死復生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大淨法門經

佛說大淨法門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修行道地經

偷迦遮復彌經晉名修行道地卷第一(並序) 造立《修行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陽神咒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皇明名僧輯略

明雲棲寺比丘袾宏輯 △楚石琦禪師 行 實 師諱梵琦,楚...

佛說文殊悔過經

佛說文殊悔過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法句經

法句經卷上 尊者法救撰 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譯 無常品...

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

佛說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 後漢臨淮沙門嚴佛調譯 佛言:...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佛說信佛功德經

佛說信佛功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

【註音版】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佛說鹿母經

佛說鹿母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佛言:「昔者,有鹿...

【佛教詞典】得益分

(雜語)善導之觀經疏科本經之王宮會為四分,第三曰得...

【佛教詞典】雲章一慶

(1386~1463)日本臨濟宗僧。號寶清老人,為一條兼良...

憨山大師放生功德偈

人既愛其壽。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放生順佛命。...

拍攝葷腥菜譜會涉及到間接殺生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修行淨土法門並且吃長素。一個朋...

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樣的

問: 見性與見本體有什麼區別?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

一切物質現象,都與心性有密切相關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驚世之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

增長智慧的八種方法

今晚我們講如何開發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夠增長智慧...

原諒別人才能解除內心壓抑

有的人即使不學佛法,也同樣堅持做人的基本原則,這就...

十念法費時短,而所得功德卻無盡大

【原文】 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用之間...

精進破懈怠

懈怠一定墮落。懈怠就是人沒有自信,身體很懶,懶得不...

你這樣去想,心驚膽戰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夢是不是還知道用功,夢中有七八分...

聖嚴法師《天堂、地獄一念間》

一位太太來到農禪寺,向我抱怨她的孩子難以管教,而引...

達摩祖師度鸚鵡

參禪,乃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所傳之徽妙心...

蠶和蜘蛛的故事

這是一隻蠶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對蠶說:「你和我雖然...

【視頻】《佛說護淨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護淨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楮訾)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楮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