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六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六隨念者。云何為六。答一佛隨念。二法隨念。三僧隨念。四戒隨念。五捨隨念。六天隨念。云何佛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世尊所。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佛薄伽梵。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佛隨念。云何法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乃至知者內證。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法隨念。云何僧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廣說乃至無止福田世所應供。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僧。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僧隨念。云何戒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謂此淨戒無缺無隙。廣說乃至諸有智者稱讚無毀。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戒隨念。云何捨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捨。謂我善得無染財利。我於慳垢所縛眾中。能離慳垢心無染著。舒手惠施所有財物。棄捨財物心無所顧。分佈施與心無偏黨。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捨。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捨隨念。云何天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謂有四大王眾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覩史多天。有樂變化天。有他化自在天。若有成就無倒信戒。聞捨慧者從此捨命得生彼天。我亦成就無倒信戒。聞捨慧善云何不得當生彼天。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天隨念。

六無上法者。云何為六。一見無上。二聞無上。三利無上。四學無上。五行無上。六念無上。云何見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往觀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或復往觀若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我說彼類雖有所見非無所見。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見。若有修植清淨信愛。往觀如來或佛弟子。我說彼類為無上見。能自利益能自安樂。能令自身安隱而住超越災愁滅諸憂苦。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見無上。云何聞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往聽象聲馬聲車聲步聲螺聲大小鼓聲呼叫聲歌舞聲伎樂聲。或復往聽若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說邪法。我說彼類。雖有所聞非無所聞。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聞。若有修植清淨信愛。往聽如來或佛弟子所說正法。我說彼類為無上聞。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聞無上。云何利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得妻子或得珍財。或得諸穀。或行親友。或於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得深信樂。我說彼類。雖名得利非不得利。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利。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於如來及佛弟子。得深信樂。我說彼類。得無上利。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利無上。云何學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學乘象或學乘馬。或學乘車或學彎弓。或學放箭或學執鉤。或學執索或學執排。或學上乘或學下乘。或學馳走或學跳躑。或學書數或學算印。或學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說學處。我說彼類。雖有所學非無所學。而是下劣本性異生非賢聖學。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學如來及佛弟子所說學處。我說彼類為無上學。能自利益。廣說乃至能疾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學無上。云何行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行調象行或調馬行。或調人行或調牛行。或事火行。或事月行或事日行。或事藥行或事珠行。或事星宿宮殿等行或行。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受持行。我說彼類。雖有所行非無所行。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行。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行如來及佛弟子所行之行。我說彼類為行無上。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行無上。云何念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念妻子或念財穀。或念親友。或念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及彼邪法。我說彼類。雖有所念非無所念。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念。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念如來及佛弟子。我說彼類為念無上。能自利益能自安樂。能令自身安隱而住。超越災愁滅諸憂苦。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念無上。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若得離相應  安隱無上見
 聞利學行念  必得趣無憂

六觀待者。云何為六。答一觀待色。二觀待聲三觀待香。四觀待味。五觀待觸。六觀待法。云何觀待色。答若色有漏有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應生時生。是名觀待色。聲香味觸觀待亦爾。云何觀待法。答若法有漏有取。於此諸法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應生時生。是名觀待法。

六生類者。云何為六。答一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二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三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四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五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六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憙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如是黑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憙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如是黑類。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種妙行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丑陋。人不憙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如是黑類聞有如來為眾宣說如實所證法毘柰耶。便往聽受。既聽受已得淨信心。彼成如是淨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獄。多諸塵穢。出家寬廣猶若虛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長。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恆修世善。況能盡命精勤修學。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應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既思念已。便於後時。棄舍親財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依斯戒蘊漸次勤修。乃至證得第四靜慮。由定心故乃至漏盡。證得無漏心慧解脫。廣說乃至不受後有。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請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如是白類。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種妙行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如是白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故名為白。如是白類。聞有如來為眾宣說如實所證法毘柰耶。便往聽受。既聽受已得淨信心。彼成如是淨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獄。多諸塵穢。出家寬廣猶若虛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長。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恆修世善。況能盡命精勤修學。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應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既思念已。便於後時。棄舍親財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具大怖畏。受諸學處常無毀犯。依斯戒蘊修根律儀。具念正知斷蓋證得四種靜慮。由斯展轉乃至漏盡。得心解脫及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覺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七法品第八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七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七法云何。嗢拕南曰。

 支數具財力  非妙妙各二
 識住與隨眠  事止諍各七

有七等覺支。七補特伽羅。七定具。七財七力。七非妙法七妙法。復有七非妙法。復有七妙法。七識住七隨眠。七無過失事。七止諍法。七等覺支者。云何為七。答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云何念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云何擇法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簡擇法。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是名擇法等覺支。云何精進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廣說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等覺支。云何喜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數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可意踴躍非不踴躍。悅受適悅調柔性堪任性。歡悅歡悅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云何輕安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云何定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云何捨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七補特伽羅者。云何為七。答一隨信行補特伽羅。二隨法行補特伽羅。三信勝解補特伽羅。四見至補特伽羅。五身證補特伽羅。六慧解脫補特伽羅。七俱分解脫補特伽羅。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答此隨信行補特伽羅。先凡位中稟性多信。多愛多淨多勝解多慈愍。少思惟少稱量少觀察少簡擇少推求。彼由多信多愛多淨多勝解多慈愍故。得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由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以無量門分別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作是念已遂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由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相應聖道觀欲界行。為無常或苦或空或無我。隨一現前乃至未起道類智現在前。爾時名隨信行。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答此隨法行補特伽羅。先凡位中稟性多思惟。多稱量多觀察多簡擇多推求。少信少愛少淨少勝解少慈愍。彼由多思惟多稱量多觀察多簡擇多推求故。得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由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以無量門分別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自審知。應自審見應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作是念已便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由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相應聖道觀欲界行。為無常或苦或空或無我。隨一現前乃至未起道類智現在前。爾時名隨法行。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答即隨信行補特伽羅。得道類智故捨隨信行性。入信勝解數。是名信勝解補特伽羅。云何見至補特伽羅。答即隨法行補特伽羅。得道類智故。捨隨法行性。入見至數是名見至補特伽羅。云何身證補特伽羅。答若補特伽羅。雖於八解脫身已證具足住。而未以慧永慧諸漏。是名身證補特伽羅。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答若補特伽羅。雖於八解脫身未證具足住。而已以慧永盡諸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答若補特伽羅。於八解脫身已證具足住。而復以慧永盡諸漏。是名俱解脫分補特伽羅。問何故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答有二分障。一煩惱分障。二解脫分障。是名俱分。此補特伽羅於彼二分障。心俱解脫極解脫永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七定具者。云何為七。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如是七種即七道支。應如彼相一一別說是名定具。問何故名定具。答定謂正定。由七道支資助圍繞。令彼增盛具大勢力。自在運轉究竟圓滿。故名定具。

七財者。云何為七。一者信財。二者戒財。三者慚財。四者愧財。五者聞財。六者捨財。七者慧財。云何信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財。云何戒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離斷在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是名戒財。云何慚財。答如世尊說。有具慚者。於可慚羞惡不善法。有諸雜染能感後有。有極熾然苦異熟果。能引後世生老死法。深起慚羞。是名慚財。云何愧財。答如世尊說。有住愧者。於可愧恥惡不善法。有諸雜染能感後有。有極熾然苦異熟果。能引後世生老死法。深生愧恥。是名愧財。云何聞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多聞聞持其聞積集。謂佛所說無上法要。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於如是無上法要。具足多聞能持語義。極善通利心無散亂見善通達。是名聞財。云何捨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為慳垢所纏眾中能離慳垢。雖住居家而心無著。能行惠捨能舒手施。常樂棄捨好設祠祀。惠捨具足。於行施時平等分佈。是名捨財。云何慧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能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慧財。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男子或女人  具信戒慚愧
 聞捨慧財者  真富貴應知
 我說彼大士  不虛度一生
 常生天人中  受富貴妙樂

七力者。云何為七。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慚力。四愧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云何信力。答如世尊告諸苾芻言。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乃至廣說。是名信力。云何精進力。答如世尊說。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乃至廣說四種正勝。是名精進力。云何慚力。答如世尊說。有具慚者。於可慚羞惡不善法。乃至廣說。是名慚力。云何愧力。答如世尊說。有住愧者。於可愧恥惡不善法。乃至廣說。是名愧力。云何念力。答如世尊說。於此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云何定力。答如世尊說。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定力。云何慧力。答如世尊告諸苾芻言。有聖弟子。能如實知此是苦聖諦。乃至廣說。是名慧力。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若有諸苾芻  具信勤慚愧
 及念定慧力  速得盡眾苦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六

 

上篇: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下篇: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連造 三藏法師玄奘...

雜阿毗曇心論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曇五法行經

阿毘曇五法行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苦法黠可苦法黠...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

佛說新歲經

佛說新歲經 東晉天竺三藏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大乘入楞伽經

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 御 製 蓋聞:摩羅山頂,既最崇而...

【註音版】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

釋華嚴十明論敘 宋寶覺圓明禪師惠洪覺范撰 顯謨閣待制...

念佛百問

序 一念念佛。全念是佛。是則名為自性彌陀。觀想西方...

【註音版】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佛教詞典】攝相歸性體

法相宗所立四重出體之一。相,指現象差別之事相;性,...

【佛教詞典】四滿成佛

(名數)一信滿成佛,於十信之滿位,決定信諸法之不生...

佛陀從他的娶妻生子當中悟到了什麼

這一科講到教主略史,就是我們介紹釋迦牟尼佛一生簡略...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

出家的條件與受戒的程序

一個人要加入僧團,成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僅要符合...

非份之財不能要

佛法不離世間法,就生產事業而言,佛法講正業與淨業。...

為了我們的健康請盡量素食

1976年,美國成立由參議員喬治麥高文主持的營養與人類...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補相

我們身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養自己的福慧、如...

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

【經文】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之後就將王位...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在不堅牢中,求得牢靠的功德利益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世尊教誡比丘:在...

聖嚴法師:大人應該怎麼幫助小孩

問: 原本我們以為小孩子是天真、無憂無慮的,但其實...

佛門裡面為何有「三多」

明清以來,世間人對於佛教或佛法產生了種種的誤解,現...

【視頻】《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地藏經》旃檀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