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六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三法品第四之餘

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天住云何。答謂四靜慮。何等為四。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為一靜慮故行。爾時我為天住而行。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為一靜慮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天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世間四靜慮中。隨於一靜慮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天住。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何等為四。謂慈悲喜捨。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行。爾時我為梵住而行。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梵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四無量中隨於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梵住。聖住云何。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行。爾時我為聖住而行。若時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聖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於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聖住。

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尋俱伺俱。尋等起伺等起。尋相應伺相應。依尋伺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俱唯伺俱。非尋等起唯伺等起。尋不相應唯伺相應。尋已止息唯依伺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俱非伺俱。非尋等起非伺等起。尋不相應伺不相應。若尋若伺俱已止息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神變示導者。云何神變云何示導。而說神變示導耶。答神變者。謂諸神變現神變已神變當神變。謂諸所有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岩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變。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神變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神變。亦名示導。由此說名神變示導。記心示導者。云何記心云何示導。而說記心示導耶。答記心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一類或。由佔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或隨記過去。或隨記未來。或隨記現在。或隨記久所作。或隨記久所說。或隨記少。謂隨記心。或隨記多。謂隨記心所法。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或有一類不由佔相不由言說隨記他心。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天神不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然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復有一類不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此如此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示導者。謂有苾芻。雖由佔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若不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或由。佔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記心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記心亦名示導。由此說名記心示導。教誡示導者。云何教誡云何示導。而說教誡示導耶。答教誡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示導者。謂有苾芻雖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若他聞已不起諦順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亦能令他聞已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智。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教誡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教誡亦名示導。由此說名教誡示導。

三清淨者。一身清淨。二語清淨。三意清淨。身清淨云何。答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復次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復次諸所有學身業。諸所有無學身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如是一切名身清淨。語清淨云何。答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復次諸所有學語業。諸所有無學語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如是一切名語清淨。意清淨云何。答無貪無瞋正見。復次諸所有學意業。諸所有無學意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如是一切名意清淨。如是世尊說。

 身語意淨中  我說無漏淨
 名圓滿清淨  能永淨諸惡

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語寂默。三意寂默。身寂默云何。答無學身律。儀名身寂默。語寂默云何。答無學語律儀。名語寂默。意寂默云何。答無學心。名意寂默。如世尊說。

 身語意默中  我說無漏默
 名圓滿寂默  永寂諸惡故

三增上者。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世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今此世間有多眾集。夫眾集處必有天神。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覩見。心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則諸天神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又於世間大眾集處。或現有佛及佛弟子。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覩見。心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則諸聖眾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復作是念。彼諸世間雖見知我而不及我自審了知。故我今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沉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世間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世間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世增上。自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我已厭俗正信出家。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沉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自我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自我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自增上。法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之法善說現見。離諸熱惱隨順應時。來觀來嘗智者內證。如是正法我已了知。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沉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正法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正法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法增上。如世尊說。

 世無有智者  樂作諸惡業
 彼能自通達  諦實虛妄故
 賢善者能證  不應自輕蔑
 應常省己惡  有便無隱覆
 世現有天神  佛及佛弟子
 恆見知愚者  造作諸惡行
 是故世增上  自法增上力
 能斷不善法  修法隨法行
 我說有勇健  能摧伏魔軍
 度生老病死  證彼永寂滅

三無上者。一行無上。二智無上。三解脫無上。行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支聖道。是名行無上。智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智。是名智無上。解脫無上云何。答盡智無生智。是名解脫無上。

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無學漏盡智作證明。云何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答如實憶知諸宿住事。謂如實憶知過去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壞劫或成劫。或壞成劫。或多壞劫。或多成劫。或多壞成劫。我於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樂。曾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我曾從彼處死生於此處。復從此處死生於彼處。於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緣若言說無量種宿住事。皆能隨念如實憶知。是名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續智。是名明。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發起邪見譭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發起正見讚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是名明。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答如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道聖諦。彼如是知如是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無學漏盡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盡智。是名明。如世尊說。

 牟尼如宿住  見善惡趣別
 了生死已盡  得究竟通慧
 知心永解脫  貪等一切漏
 成就三明故  名具三明者

集異門足論四法品第五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四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四法云何。此中有五嗢拕南頌初嗢拕南曰。

 初四法有十  念斷神慮諦
 想無量無色  聖種果各四

有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四靜慮。四聖諦。四想。四無量。四無色。四聖種。四沙門果。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身念住云何。答十有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身念住。受念住云何。答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是名受念住。心念住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是名心念住。法念住云何。答受蘊所不攝無色法處。是名法念住。復次身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身念住。受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受念住。心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念住。法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法念住。復次緣身慧名身念住。緣受慧名受念住。緣心慧名心念住。緣法慧名法念住。

四正斷者。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一。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二。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三。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四。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斷已生惡不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一正斷。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遮未生惡不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二正斷。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起未生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三正斷。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增已生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四正斷。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欲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勤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心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云何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觀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云何初靜慮。答初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初靜慮。云何第二靜慮。答第二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二靜慮。云何第三靜慮。答第三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三靜慮。云何第四靜慮。答第四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四靜慮。

四聖諦者。一苦聖諦。二苦集聖諦。三苦滅聖諦。四趣苦滅道聖諦。云何苦聖諦。答五取蘊。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名苦聖諦。云何苦集聖諦。答諸有漏因。是名苦集聖諦。云何苦滅聖諦。答擇滅無為。是名苦滅聖諦。云何趣苦滅道聖諦。答諸學法無學法是名趣苦滅道聖諦。

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無量想。四無所有想。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狹小諸色。謂或思惟青瘀。或思惟膿爛。或思惟破壞。或思惟膖脹。或思惟骸骨。或思惟骨鎖。或思惟地。或思惟水。或思惟火。或思惟風。或思惟青。或思惟黃。或思惟赤。或思惟白。或思惟諸欲過患。或思惟出離功德。與此俱行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小想。大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大諸色而非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說如前。是名大想。無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大諸色其量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說如前。是名無量想。無所有想云何。答此即顯示無所有處想。

四無量者。一慈無量。二悲無量。三喜無量。四捨無量。慈無量云何。答諸慈及慈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慈無量。悲無量云何。答諸悲及悲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悲無量。喜無量云何。答諸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喜無量。捨無量云何。答諸捨及捨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捨無量。

四無色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云何。答空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云何。答識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云何。答無所有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云何。答非想非非想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及有一類定所等起心不相應行。即滅想受定。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四聖種者。一有苾芻。隨得衣服便生喜足。讚歎喜足不為求覓衣服因緣。令諸世間而生譏論。若求不得終不懊嘆。引頸希望撫胸迷悶。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悶藏護貯積。於受用時能見過患。正知出離。彼由隨得衣服喜足。終不自舉[夌*欠]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二有苾芻。隨得飲食便生喜足。廣說如前。三有苾芻。隨得臥具便生喜足。廣說如前。四有苾芻。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勤隨學於修愛樂。彼由如是斷修愛樂。終不自舉[夌*欠]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隨得衣服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衣服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衣服喜足聖種。隨得飲食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飲食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飲食喜足聖種。隨得臥具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臥具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臥具喜足聖種。愛樂斷修聖種云何。答愛樂斷修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愛樂斷修聖種。

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預流果云何。答預流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預流果。無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應知亦爾。阿羅漢果云何。答阿羅漢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有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無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阿羅漢果。無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阿羅漢果。

第二嗢柁南曰。

 二四法有九  謂支淨智力
 處蘊依跡法  各四智有二

有四預流支四證淨四智四力四處四蘊四依四法跡四應證法。智有二門餘八各一。

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云何親近善士。答善士者。謂佛及弟子。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解脫趣解脫。具如是等諸勝功德。是名善士。若能於此所說善士。親近承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為親近善士。云何聽聞正法。答正法者謂前說善士未顯了處為正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他宣說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於此所說正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為聞法故不憚艱辛。為受持故數以耳根。對說法音發勝耳識。如是名為聽聞正法。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云何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四證淨者。如契經說。成就四法說名預流。何等為四。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僧證淨。四聖所愛戒。云何佛證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彼以此相隨念諸佛。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佛證淨。云何法證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彼以此相隨念正法。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法證淨。云何僧證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於此僧中有預流向有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佛弟子眾。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智見具足。應請應屈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彼以此相隨念於僧。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僧證淨。云何聖所愛戒。答無漏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聖所愛戒。問何故名為聖所愛戒。答聖謂諸佛及佛弟子。彼於此戒愛慕欣喜忍順不逆。是故名為聖所愛戒。諸預流者成就此四。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六

 

上篇: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下篇: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婆須蜜菩薩大士。次繼彌勒作佛...

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200卷)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 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二...

阿毗曇心論經

阿毘曇心論經序 今欲解釋阿毘曇心利益弟子故。問曰。...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上士品第...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佛說善生子經

佛說善生子經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 聞如是: 一時,眾祐...

思益梵天所問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註音版】金光明經

金光明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

佛說月燈三昧經一卷(一名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 宋沙...

【註音版】佛說堅固女經

佛說堅固女經...

【佛教詞典】微塵數

(雜語)譬數量之多,以碎物為微塵,其數多也。法華經...

【佛教詞典】煙寂靜

【煙寂靜】 p0949   瑜伽十七卷十頁云:由已證得阿羅...

分手後仍放不下他,該怎麼辦

問: 我和對像分手才二十天,這幾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淨念相繼

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淨念相繼這句話,我們在家居...

極樂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夠由專修淨業這種善根,感通阿彌陀佛的慈悲願...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嗎

問: 請教師父,如果是在殿堂裡面念佛的時候,有聞到...

聖嚴法師《情緒的本質》

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實是三類病,佛陀說三類病。 一個是...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願

問: 弟子聽您講經已經幾年的時間了,在您的教導中越...

知見不正,縱修得十萬歲壽命,還不如不修

佛的正法難遇。我們業障重的苦惱眾生,雖有善根感受這...

執持禁戒,塵業不侵

執持淨戒 執持淨戒就是能夠完好無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李炳南居士《佛七開示系列》

壬子年靈山寺佛七開示 第一次開示 念佛結七迄今二十有...

我們不僅是極樂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如何在工作應酬中不犯酒戒

問: 如何在工作應酬中不犯不飲酒戒? 慧律法師答:...

【視頻】《八大人覺經》彭立演唱

《八大人覺經》彭立演唱

【視頻】禮佛大懺悔文晚課(法鼓山)

禮佛大懺悔文晚課(法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