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八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四法品第五之三

以若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不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則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則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則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則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則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則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則受有損害無損害受。若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則不受有損害無損害受。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黑白黑白異熟業者。謂此業是善不善。感可愛非可愛異熟。云何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若能盡黑黑異熟業思。若能盡白白異熟業思。若能盡黑白黑白異熟業思。是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此中不黑者。謂此業非如不善業。由不可意黑說名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謂此業非如有漏善業。由可意白說名為白。故名不白。無異熟者。謂此業非如前三業能感異熟。故名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者。謂此業是學思能趣損減。所以者何。謂若學思能趣損減。於前三業能盡遍盡隨得永盡。於此義中意說名業能盡諸業。由此故說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二有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三有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四有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云何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慾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云何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云何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慾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云何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四軛者。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云何欲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慾欲欲親欲愛慾樂欲。悶欲耽欲嗜欲憙欲藏欲隨欲。著纏壓於心。是名欲軛。云何有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有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有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有中所有有。貪有欲有親有愛有樂有。悶有耽有嗜有憙有藏有隨有。著纏壓於心。是名有軛。云何見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見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見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見中所有見。貪見欲見親見愛見樂見。悶見耽見嗜見憙見藏見隨見。著纏壓於心。是名見軛。云何無明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隨眠隨增。是名無明軛。如世尊說。

 有情與欲軛  有見軛相應
 愚癡為上首  於生死流住

四離系者。一於欲軛離系。二於有軛離系。三於見軛離系。四於無明軛離系。云何於欲軛離系。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欲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慾欲欲親欲愛慾樂欲。悶欲耽欲嗜欲憙欲藏欲隨欲。著不纏壓心。是名於欲軛離系。云何於有軛離系。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有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有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有中所有有。貪有欲有親有愛有樂有。悶有耽有嗜有憙有藏有隨有。著不纏壓心。是名於有軛離系。云何於見軛離系。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見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見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見中所有見。貪見欲見親見愛見樂見。悶見耽見嗜見憙見藏見隨見。著不纏壓心。是名於見軛離系。云何於無明軛離系。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不纏壓心。是名於無明軛離系。如世尊說。

 若斷欲有軛  及超越見軛
 遠離無明軛  便得安隱樂
 彼於現法中  證得永寂滅
 遠離一切軛  必不往後有

四瀑流者。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云何欲瀑流。答除欲界系諸見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瀑流。云何有瀑流。答除色無色界系諸見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瀑流。云何見瀑流。答謂五見。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如是五見。名見瀑流。云何無明瀑流。答三界無智。是名無明瀑流。

四取者。一欲取。二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語取。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系諸見及戒禁取。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取。云何見取。答謂四見。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如是四見合名見取。云何戒禁取。答如有一類於戒執取。謂執此戒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於禁執取。謂執此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於戒禁俱執取。謂執此戒禁俱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是名戒禁取。云何我語取。答除色無色界系諸見及戒禁取。諸餘色無色界系。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我語取。

四身系者。一貪身系。二瞋身系。三戒禁取身系。四此實執取身系。云何貪身系。答貪者。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廣說乃至貪類貪生。是名為貪。身系者。謂此貪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系等。系各別系相連相續方得久住。如巧鬘師或彼弟子聚花置前。以長縷結作種種鬘。此花用縷為因為緣結等。結各別結相連相續方得成鬘。此貪亦爾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系等。系各別系相連相續乃得久住。是名身系。云何瞋身系。答瞋者。謂於有情慾為損害。廣說乃至現為過患。是名為瞋。身系者如前說。云何戒禁取身系。答戒禁取及身系。俱如前說。云何此實執取身系。答此實執取者。謂或有執我及世間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無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有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無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命者即身。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命者異身。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有。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非有。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此實餘癡妄。如是等。名此實執取身系者。謂此實執取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等。如前廣說。是名身系。

第四嗢拕南曰。

 四四法有十  謂大種食住
 愛不應行問  施攝生自體

有四大種四食四識住四愛四不應行而行四記問四種施四攝事四生四得自體。

四大種者。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此四廣如法蘊論六界中說。

四食者。一段食或麁或細。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云何段食或麁或細。答若段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持隨持。是名段食。云何施設段食麁細。答依所資養有情。大小及段漸次施設。麁細其事如何。答如燈祇羅獸等所食為麁。尼民祇羅獸等所食為細。尼民祇羅獸等所食為麁。泥彌獸等所食為細。泥彌獸等所食為麁。龜鼈魚等所食為細。龜鼈魚等所食為麁。餘水生蟲所食為細。復次象馬牛等所食為麁。羊鹿豬等所食為細。羊鹿豬等所食為麁。野干狗等所食為細。野干狗等所食為麁。鴈孔雀等所食為細。鴈孔雀等所食為麁。餘陸生蟲所食為細。

復次若諸有情。食諸草木枝條葉等。彼食是麁。若諸有情食飯粥等。彼食是細。若諸有情食飯粥等。彼食是麁。若諸有情食酥油等。彼食是細。

復次若諸有情以口嘴舌。攝取段食用齒咀嚼而吞食之。彼食是麁。若諸有情在胎卵中段食津液。從臍而入資養其身。彼食是細。

復次若諸有情食有便穢。彼食是麁。若諸有情食無便穢。彼食是細。如有食香酥陀味等。雖有所食而無便穢。如是施設段食麁細。云何觸食。答若有漏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觸食。其事如何。答如鵝鴈。孔雀鸚鵡鸜鵒春鸚離黃命命鳥等。既生卵已。時時親附。時時覆育。時時溫暖。令生樂觸。若彼諸鳥於所生卵。不時時親附覆育溫暖令生樂觸。卵便腐壞。若彼諸鳥於所生卵。時時親附覆育溫暖令生樂觸。卵不腐壞。如是等類。說名觸食。云何意思食。答若有漏思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意思食。其事如何。答如魚龜鼈室首摩羅部盧迦等。出至陸地生諸卵已細沙覆之。復還入水。若彼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壞。若彼諸卵不思念母即便腐壞。如是等類。名意思食。云何識食。答若有漏識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識食。其事如何。答如世尊教。頗勒窶那記經中說。頗勒窶那當知。識食能令當來後有生起。如是等類。說名識食。

四識住者。一色識住。二受識住。三想識住。四行識住。云何色識住。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彼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生起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識住。受想行識住。廣說亦爾。

四愛者。一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二有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三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四有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衣服者。謂毛所成。或扇那所成。或芻摩所成。或麻所成。或建鼓羅所成。或絲所成。或綿所成。或[疊*毛]所成。或憍砧娑所成。或突窶羅所成。或阿遮爛陀所成。又衣服者。謂總覆衣出著衣內服衣。單裙複裙單掩腋複掩腋。於如是等種種衣服。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飲食者。謂五種應噉。五種應食。五種應噉者。一根二莖三葉四花五果。五種應食者。一飯二粥三餅麨四魚肉五羹臛。於如是等種種飲食。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臥具者。謂院宇房堂樓閣台觀。長廊圓室龕窟廳庌。草葉等菴。土石等穴。又臥具者。謂床座氍褥眠單臥被。氍[叟*毛]緂罽枕褐機橙。於如是等種種臥具。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有者。謂五取蘊。即是色受想行識取蘊。無有者。謂此五取蘊當來斷滅。如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當來五蘊生起。復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死後五蘊斷滅。於有無有。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四不應行而行者。一貪慾故不應行而行。二瞋恚故不應行而行。三愚癡故不應行而行。四怖畏故不應行而行。云何貪慾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或親教師。或軌範師。或同親教。或同軌範。或隨一一往還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若與師等共為朋黨便墮非法。若與師等不為朋黨便墮不義。雖作是念。而為貪慾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貪慾故不應行而行。云何瞋恚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有怨嫌者。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若助怨嫌。於情不可。若為乖反。於理有違。雖作是念。而為瞋恚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瞋恚故不應行而行。云何愚癡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稟性闇鈍。或親教師。或軌範師。或同親教。或同軌範。或隨一一往還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我今不知是非好惡。但應朋助親教師等。彼為愚癡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愚癡故不應行而行。云何怖畏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或國王親友。或大臣親友。或強賊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若我不助有勢力者。由是因緣。或失名利。或失衣缽。或失身命。是故我今定應朋助有勢力者。彼由怖畏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怖畏故不應行而行。如世尊說。

 諸有貪瞋癡  怖故違法者
 彼退失名利  猶如黑分月

四記問者。一應一向記問。二應分別記問。三應反詰記問。四應舍置記問。云何應一向記問。答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耶。佛所說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耶。佛弟子眾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耶。苦集滅道是聖諦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如是等問有無量門應一向記。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涅槃是寂靜等。是名應一向記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以於此問若一向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一向記。云何應分別記問。答若有問言。云何為法。得此問時應分別記。法有多種。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無色界系。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非所斷。如是等法。有無量門。應分別記。是名應分別記。問何故此問應分別記。答以於此問若分別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分別記。云何應反詰記問。答若有問言。為我說法。得此問時應反詰記。法有多種汝問何法。為過去為未來為現在。為善為不善為無記。為欲界系為色界系為無色界系。為學為無學為非學非無學。為見所斷為修所斷為非所斷。如是等法有無量門。應反詰記。是名應反詰記。問何故此問應反詰記。答以於此問若反詰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反詰記。云何應舍置記問。答若有問言。世間常耶。無常耶。亦常亦無常耶。非常非無常耶。世間有邊耶。無邊耶。亦有邊亦無邊耶。非有邊非無邊耶。命者即身耶。命者異身耶。如來死後有耶。非有耶。亦有亦非有耶。非有非非有耶。於如是等不應理問。應舍置記。謂應記言。佛說此問。是不應記。常無常等不應理故。是名應舍置記。問何故此問應舍置記。答以於此問。若舍置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舍置記。如世尊說。

 初應一向記  次應分別記
 三應反詰記  四應舍置記
 於如此四問  知次而記者
 引義利善法  及梵行純淨
 甚深難降伏  知義非義俱
 舍非義取義  審觀名智者

四種施者。一者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二者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三者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四者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云何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主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能受施者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何故此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云何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主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能受施者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是名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何故此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不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成就。是故此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者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能受施者亦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何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亦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淨。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者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能受施者亦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何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不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亦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如世尊說。

 具戒施缺戒  清淨而證法
 信業果異熟  是唯施者淨
 缺戒施具戒  不淨引非法
 謗業果異熟  是唯受者淨
 缺戒施缺戒  不淨引非法
 謗業果異熟  我說無大果
 具戒施具戒  清淨而證法
 信業果異熟  我說有大果
 信業果異熟  施自所尊重
 父母僮僕等  智者咸稱讚
 身語意無著  行苾芻妙行
 不求自富貴  而能廣施他
 諸有已離欲  施已離欲者
 我說如是施  財施中最尊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八

 

上篇: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下篇: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眾事分阿毗曇論

眾事分阿毘曇論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論

鞞婆沙論卷第一 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

施設論

施設論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

舍利弗阿毗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序 釋道摽撰 阿毘曇。秦言無比法。出自...

佛說解夏經

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大乘同性經

大乘同性經卷上(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毘盧遮那藏說經) 周...

【註音版】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海印三昧論

海印三昧論一卷(並序)依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皛所述 若夫...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註音版】佛藏經

佛藏經...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如萬行中說。...

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供五百羅漢儀軌

【施主至。客堂應酬。即報方丈。次令照客。捧香儀點明...

【佛教詞典】通教四門

謂通教之學人所學雖同為諸法如幻、因緣即空之理,然觀...

【佛教詞典】阿闡底迦

(術語)Anicchantika,舊稱阿闡提。譯曰無慾。不樂欲...

股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這一段時間,不管是在微博還是微信,真可謂被這個股市...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諸行無常。 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連續兩個剎那...

因果報應是自己的事

大修行者有大福報,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個修行...

文殊菩薩度眾的善巧

一日,阿難尊者向舍利弗提及,自己曾親見文殊師利所成...

好機會往往錯失於一念間

人命在呼吸間,若沒有好好把握時光,寶貴的時間就很容...

五位高僧大德的臨終往生體驗

印光大師: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往生前,...

相遇不是用來生氣的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

臨終十念生天福

佛陀與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時間止住於古印度毘舍離城外...

閑神野鬼

汾陽善昭禪師有一天對廟裡的僧眾說:昨天晚上,我夢見...

負心人終被人負

三十多年前,這個男人是一家省級三甲醫院的業務副院長...

弘一大師: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杭州這個地方,實堪稱為佛地,因為那邊寺廟之多,約有...

生命的真正意義在於耕耘

今天過去,明天還不知道是否屬於自己;你我都是一樣!...

【視頻】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視頻】《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

《藥師經》印能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