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二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二法品第三之二

復有二法。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者。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謂八部八蘊定。即四靜慮四無色定入定善巧。謂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入初靜慮定。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初靜慮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非想非非想處定有善巧作意。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入初靜慮道。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道。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入初靜慮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入非想非非想處道。有善巧作意。其事云何。如有說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別。善思惟善通達。我如是想如是觀。如是勝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別。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我如是攝心策心伏心。持心舉心捨心制心縱心。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我如是法於入定。及入定善巧。無作用無利益。無多所作但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我如是法於入定。及入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於如是入種種定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云何。答定謂八部八蘊定。即四靜慮四無色定出定善巧。謂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出初靜慮定。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出初靜慮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出非想非非想處定。有善巧作意。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出初靜慮道。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道。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出初靜慮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出非想非非想處道。有善巧作意。其事云何。如有說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於出初靜慮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別。善思惟善通達。我如是想如是觀。如是勝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別。於出初靜慮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我如是攝心策心伏心。持心舉心捨心制心縱心。於出初靜慮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我如是法於出定。乃至出定善巧無作用。無利益無多所作但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我如是法於出定。乃至出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於如是出種種定中解了。乃至毘缽舍那。是謂出定善巧。復有二法。謂界善巧作意善巧者。界善巧云何。答如有苾芻如實知見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欲界恚界害界。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復次如實知見四界。謂受界想界行界識界。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復次如實知見二界。謂有漏界無漏界。復次如實知見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於如是種種界。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界善巧作意。善巧云何。答如有苾芻。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達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一如理者說。依止如是如理所引聞所成慧。於眼界乃至意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地界乃至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欲恚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出離無恚無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於樂苦喜憂捨無明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受想行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欲色無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色無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滅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於過去未來現在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劣中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妙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善不善無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學無學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於非學非無學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有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無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有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無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復次如有苾芻。如實知見過去未來現在作意。善不善無記作意。欲界系色界系無色界系作意。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作意。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作意。於如是等種種作意。解了乃至毘缽舍那。是謂作意善巧。

復有二法。謂質直柔和者。質直云何。答心不剛性。心不強性。心不硬性。心純質性。心正直性。心潤滑性。心柔軟性。心調順性。是謂質直。柔和云何。答身不剛性。身不強性。身不硬性。身純質性。身正直性。身潤滑性。身柔軟性。身調順性。是謂柔和。

復有二法。謂堪忍可樂者。堪忍云何。答謂能忍受。寒熱飢渴風日蚊虻蛇蠍等觸。又能忍受他麁惡語。能起身中勐利切心奪命苦受。是謂堪忍。可樂云何。答設有事至。不可容納不可矜持。不可迴轉不可忍耐。而能於彼不暴不惡。不麁不獷堪忍可樂。易可共住止息眾惡。若有事至。可能容納可能矜持。可能迴轉可能忍耐。亦能於彼不暴不惡。不麁不獷堪忍可樂。易可共住止息眾惡。是謂可樂。

復有二法。謂和順供養者。和順云何。答若有樂作可憙樂語可愛味語。容貌熙怡遠離頻蹙。先言慰問具壽善來。事可忍不。可存濟不。安樂住不。食易得不。樂作如是可憙語等諸悅豫事。是謂和順。供養云何。答供養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財供養云何。答以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財供養。法供養云何。答以素呾纜或毘奈耶或阿毘達磨。或親教語或軌範語或傳授藏。或餘隨一可信者。語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法供養。如是二種總名供養。

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者。具念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謂具念。正知云何。答若依出離遠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正知。

復有二法。謂思擇力修習力者。思擇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謂我若行身惡行者。現自厭毀。亦復為他天神諸佛之所訶責。亦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譏嫌。一切世界惡名流佈。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於地獄。由正了知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故能勤斷諸身惡行。亦能勤修諸身妙行。於語惡行及意惡行廣說亦爾。乃至勤修語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擇。依思擇住思擇。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思擇亦名為力。是謂思擇力。修習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修念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若能如是因修習。依修習住修習。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修習亦名為力。是謂修習力。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復有二法。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者。不護根門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眼見色已。由眼根故取相隨好。即於是處不護眼根。由住不護起世貪憂。惡不善法隨心生長。彼於眼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說不護眼根。以不護眼根貪瞋癡生長。耳鼻舌身意根亦爾。且說意根者。謂意了法已由意根故取相隨好。即於是處不護意根。由住不護起世貪憂。惡不善法隨心生長。彼於意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說不護意根。以不護意根貪瞋癡生長。彼由發起非理思擇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於六根門不防不等防。不遍防不藏。不覆不蔽不寂靜。不調伏不守護。是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不思擇而食。為勇健故為傲逸故。為顏貌故為端嚴故。而食所食不思擇而食者。謂住非理所引思擇而食所食。為勇健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身勇健。能作重業能荷重擔。資益壽量久住世間。能摧怨敵能越車乘。能遠跳擲能作種種世間掉戲。為傲逸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我傲逸憍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續引發[夌*欠]蔑一切。隨情所樂作縱逸業。為顏貌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容貌光鮮膚體潤滑。為端嚴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眾所愛敬。諸有如是愛重飲食。於諸飲食不平等性。不知量性不黠慧性。不了其相不了相已不自裁量。我今但應食爾所食。是謂食不知量。復有二法。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者能護根門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眼見色已由眼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能護眼根。由住能護不起世貪。憂惡不善法不隨心生長。彼於眼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說能護眼根。以能護眼根貪瞋癡不起。耳鼻舌身意根亦爾。且說意根者。謂意了法已由意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能護意根。由住能護不起世貪憂惡不善法。不隨心生長。彼於意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說能護意根。以能護意根貪瞋癡不起。彼由發起如理思擇。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於六根門能防能等防能遍防。能藏能覆能蔽能寂靜。能調伏能守護。是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能思擇而食。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而食所食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飢渴。攝受梵行而食所食。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濟力樂安住而食所食。能思擇而食者。謂住如理所引。思擇而食所食。不為勇健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身勇健。能作重業能荷重擔。資益壽量久住世間。能摧怨敵能越車乘。能遠跳擲能作種種世間掉戲。不為傲逸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我傲逸。憍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續引發[夌*欠]蔑一切。隨情所樂作縱逸業。不為顏貌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容貌光鮮膚體潤滑。不為端嚴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眾所愛敬。但為此身暫住存濟。食所食者。謂身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種所造聚亦名身。於此義中說四大種所造聚身。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令四大種所造聚身。暫住等住近住安住故名暫住。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令四大種所造聚身存隨存濟。隨濟護隨護轉隨轉故名存濟。但為止息飢渴食所食者。此中飢渴所起苦受說名飢渴。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當令飢渴所起苦受。暫時止息不為惱害。但為攝受梵行食所食者。謂離淫欲亦名梵行。八支聖道亦名梵行。於此義中八支聖道說名梵行。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為欲攝受隨順增益八支聖道。為斷故受不起新受食所食者。不食為緣所起苦受說名故受。飽食為緣所起苦受說名新受。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為斷故受不起新受。非為充悅為無罪。存濟而食所食者。存濟有二種。一有罪存濟。二無罪存濟。云何有罪存濟。答如有一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飲食。如是方便得飲食已歡喜受用。貪愛迷悶耽著不捨。不見過患不知出離。如是名為有罪存濟。云何無罪存濟。答非如一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飲食。如實方便得飲食已如法受用。不貪不愛不迷不悶不耽不著。能見過患善知出離。如是名為無罪存濟。諸聖弟子但為如是無罪存濟。而食所食為力樂故食所食者。謂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身力得不衰退。心受喜樂能辦善事。為安住故食所食者。謂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行立坐臥讀誦。修定等時身心安隱。諸有如是不重飲食。於諸飲食有平等性。有知量性有黠慧性。能了其相既了相已。能自裁量我今但應食爾所食。是謂於食知量。復有二法。謂匱戒匱見者。匱戒云何。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復次若斷生命若不與取若非梵行。復次諸所有不善戒。諸所有非理所引戒。諸所有障礙定戒。是謂匱戒。問何故名匱戒。答此法自性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憙。不可意不安隱。不正直不可欣。不悅意違正理。復次此法能得不可愛果。不可樂果不可憙果。不可意果不安隱果。不正直果不可欣果。不悅意果違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不可愛異熟。不可樂異熟不可憙異熟。不可意異熟不安隱異熟。不正直異熟不可欣異熟。不悅意異熟違正理異熟故名匱戒匱見云何。答諸所有見無惠施。無親愛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無他世。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無世間阿羅漢正至正行。謂於此世他世。自通達作證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復次諸所有不善見。諸所有非理所引見。諸所有障礙定見。是謂匱見。問何故名匱見。答此法自性不可愛。乃至違正理。復次此法能得不可愛果。乃至違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不可愛異熟。乃至違正理異熟故名匱見。如匱戒匱見。應知破戒破見亦爾。

復有二法。謂具戒具見者。具戒云何。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復次諸所有學戒。諸所無學戒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戒。是謂具戒。問何故名具戒。答此法自性可愛。可樂可憙可意安隱。正直可欣悅意隨順正理。復次此法能得可愛果。可樂果可憙果。可意果安隱果。正直果可欣果。悅意果順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可愛異熟。可樂異熟可憙異熟。可意異熟安隱異熟。正直異熟可欣異熟。悅意異熟順正理異熟。故名具戒。具見云何。答諸所有見。有惠施有親愛。有祠祀有妙行有惡行。有妙行惡行業果異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有情。有世間阿羅漢正至正行。謂於此世他世自通達。作證具足住如實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復次諸所有學見。諸所有無學見。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見。是謂具見。問何故名具見。答此法自性可愛。乃至隨順正理。復次此法能得可愛果。乃至順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可愛異熟。乃至順正理異熟。故名具見。如具戒具見。應知淨戒淨見亦爾。

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者。見云何。答謂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睿。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見。如理勝云何。答謂有苾芻如其所見。若由如是諸行相狀。世間正見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便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復次若有苾芻如其所見。若由如是諸行相狀隨一出離。遠離善法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便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二種總名如理勝。

復有二法。謂厭如理勝者。厭云何。答謂依四種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云何。答謂正思惟引生聖道。何等為四順厭處法。一自衰損順厭處法。二他衰損順厭處法。三自興盛順厭處法。四他興盛順厭處法。依自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勐。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衰損厭如理勝。依他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他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勐。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衰損厭如理勝。依自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勐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興盛厭如理勝。依他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他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勐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興盛厭如理勝。

復有二法。謂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者。於善不喜足云何。答於善喜足者。如有一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唯得少禁便生喜足。唯得離欲便生喜足。唯得不淨觀便生喜足。唯得持息念等便生喜足。或唯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便生喜足。或唯得慈無量。乃至捨無量便生喜足。或唯得空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便生喜足。或唯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便生喜足。或唯得神境智證通。天耳智證通。他心智證通。宿住隨念智證通。死生智證通。便生喜足。此等名為於善喜足。於善不喜足者。如有一類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廣說乃至非唯得死生智證通便生喜足。彼作是念。我修諸善。乃至未得阿羅漢果。於其中間終不喜足。是名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云何。答於斷遮止者。如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勐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勐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斷。空虛無果無利無義無味無益。由彼於斷謂無勝利。便生厭患誹謗毀呰。如是名為於斷遮止。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勐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勐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或雖證得而不了知。便作是念。我所修斷。空虛無果無利無義無味無益。由彼於斷謂無勝利。便生厭患誹謗毀呰。如是亦名於斷遮止。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二

 

上篇: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下篇: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鞞婆沙論

鞞婆沙論卷第一 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

施設論

施設論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

舍利弗阿毗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序 釋道摽撰 阿毘曇。秦言無比法。出自...

阿毗曇心論

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勝造 晉太元元年僧伽提婆共惠...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六...

【註音版】吉祥經

吉祥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

修行本起經

修行本起經卷上 後漢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詳譯 現變品...

佛說解夏經

佛說解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大乘同性經

大乘同性經卷上(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毘盧遮那藏說經) 周...

【註音版】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海印三昧論

海印三昧論一卷(並序)依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皛所述 若夫...

雲棲淨土匯語

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

【佛教詞典】寶城

(譬喻)珍寶充滿之城郭也,以譬佛之正法。涅槃經二曰...

【佛教詞典】善薩行

指修行者為成佛道而修六度之行。如釋迦牟尼佛於成道前...

淫根在於心意識,非指身體器官

有人問:最近科學生理學講,男女的精到了一個時間,也...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

《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不同

問: 師父上人,聽說您在講完《楞嚴》之後,接下來會...

如何超度過去所造的殺業

如果以前有過殺業的話,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

散亂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問: 散亂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師答: 散亂心...

是你自己的心,把你自己創造出來

首先我們要知道:其實你的生命是由你自己的心所變現的...

簡易大悲咒水製作方法

準備: 先淨手漱口,然後準備開水一杯,不拘涼熱。有...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看見天、看見雲彩也憂愁,聽見其...

不要向鬼神外仙請教

因為我們本師已經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間...

印光大師開示養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對豆子、豆油也特別提倡。並提出,保養...

真如自性才是真實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園精舍為諸比丘說法的時候,有一個梵...

【視頻】《金剛經》梵音青措念誦

《金剛經》梵音青措念誦

【視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聆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