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一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一

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五法品第六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五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五法云何。此中有二嗢拕南頌。初嗢拕南曰。

 初五法十種  謂蘊取妙欲
 慳趣蓋栽縛  下上結各五

有五蘊五取蘊五妙欲五慳五趣五蓋五心栽五心縛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

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云何受蘊。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云何想蘊。答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云何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此中諸所有色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色。答盡所有色。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復次盡所有色。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色。云何未來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色。云何現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色。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色。答若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色。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色。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色細色。答觀待施設麁色細色。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有見有對色名麁。若觀待有見有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細。若觀待無見無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麁。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無見無對色名細。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麁。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細。若觀待不系色。則色界色名麁。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系色名細。如是施設麁色細色。如是名為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色勝色。答觀待施設劣色勝色。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不善色名劣。若觀待不善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漏善色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色。則有漏善色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漏善色名勝。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劣。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勝。若觀待不系色。則色界色名劣。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系色名勝。如是施設劣色勝色。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云何近色。答現在色。復次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云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色。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者云何說名色蘊。答於此色蘊顯色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色蘊。諸所有受者。云何名為諸所有受。答盡所有受。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如是名為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受。云何未來受。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受。云何現在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受。若內若外者。云何內受。答若受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受。云何外受。答若受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受。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受細受。答觀待。施設麁受細受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有尋有伺受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無尋無伺受名細。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麁。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細。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麁。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細。若觀待不系受。則無色界受名麁。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系受名細。如是施設麁受細受。如是名為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受勝受。答觀待施設劣受勝受。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不善受名劣。若觀待不善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勝。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漏善受名勝。若觀待無漏善受。則有漏善受名劣。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漏善受名勝。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劣。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勝。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劣。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勝。若觀待不系受。則無色界受名劣。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系受名勝。如是施設劣受勝受。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受。答過去未來受。云何近受。答現在受。復次云何遠受。答若受過去非無間滅。若受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受。云何近受。答若受過去無間已滅。若受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受。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者。云何說名受蘊。答於此受蘊顯受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受蘊。諸所有想者。云何名為諸所有想。答盡所有想。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如是名為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想。云何未來想。答若想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想。云何現在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想。若內若外者。云何內想。答若想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想。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想。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想細想。答觀待施設麁想細想。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有尋有伺想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無尋無伺想名細。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麁。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細。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麁。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細。若觀待不系想。則無色界想名麁。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系想名細。如是施設麁想細想。如是名為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想勝想。答觀待施設劣想勝想。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不善想名劣。若觀待不善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勝。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漏善想名勝。若觀待無漏善想。則有漏善想名劣。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漏善想名勝。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劣。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勝。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劣。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勝。若觀待不系想。則無色界想名劣。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系想名勝。如是施設劣想勝想。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想。答過去未來想。云何近想。答現在想。復次云何遠想。答若想過去非無間滅。若想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想。云何近想。答若想過去無間已滅。若想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想。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者。云何說名想蘊。答於此想蘊。顯想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想蘊。諸所有行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謂六行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行。如是名為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行。云何未來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行。云何現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行。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行。答若行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行。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行。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行細行。答觀待施設麁行細行。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有尋有伺行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無尋無伺行名細。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麁。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麁。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細。若觀待不系行則無色界行名麁。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系行名細。如是施設麁行細行。如是名為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行勝行。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不善行名劣。若觀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漏善行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行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漏善行名勝。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劣。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劣。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勝。若觀待不系行。則無色界行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系行名勝。如是施設劣行勝行。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行。

答過去未來行。云何近行。答現在行。復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云何近行。

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若行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者。云何說名行蘊。答於此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行蘊。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答盡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如是名為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識。云何未來識。答若識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識。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識。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識。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識。云何外識。答若識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識。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識細識。答觀待施設麁識細識。復如何等。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有尋有伺識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細。若觀待無尋無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無尋無伺識名細。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麁。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細。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麁。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細。若觀待不系識則無色界識名麁。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系識名細。如是施設麁識細識。如是名為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識勝識。答觀待施設劣識勝識復如何等。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不善識名劣。若觀待不善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勝。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勝。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漏善識名勝。若觀待無漏善識。則有漏善識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漏善識名勝。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劣。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勝。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劣。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勝。若觀待不系識。則無色界識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系識名勝。如是施設劣識勝識。如是名為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識。答過去未來識。云何近識答現在識。復次云何遠識。答若識過去非無間滅。若識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識。云何近識。答若識過去無間已滅。若識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識。如是名為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者。云何說名識蘊。答於此識蘊顯識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識蘊。

五取蘊者。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云何色取蘊。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取蘊。云何受取蘊。答若受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受取蘊。云何想取蘊。答若想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想取蘊。云何行取蘊。答若行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行取蘊。云何識取蘊。答若識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識取蘊。

五妙欲者。一眼所識色。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眼所識色妙欲。二耳所識聲。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耳所識聲妙欲。三鼻所識香。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香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鼻所識香妙欲。四舌所識味。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味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舌所識味妙欲。五身所識觸。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觸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身所識觸妙欲。云何眼所識色妙欲。答若色慾界系眼觸所生愛所緣。是名眼所識色妙欲。云何耳所識聲妙欲。答若聲欲界系耳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耳所識聲妙欲。云何鼻所識香妙欲。答若香欲界系鼻觸所生愛所緣。是名鼻所識香妙欲。云何舌所識味妙欲。答若味欲界系舌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舌所識味妙欲。云何身所識觸妙欲。答若觸欲界系身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身所識觸妙欲。

五慳者。一住處慳。二家慳。三色讚慳。四利養慳。五法慳。云何住處慳。答若於住處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住處屬我非餘。我於此處經行敷設。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於住處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住處慳。云何家慳。答若於施主家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施主家屬我非餘。我於此家獨入獨出。往還親昵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於施主家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家慳。云何色讚慳。答若於色讚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得微妙好色。眾所樂見顏貌端正。成就第一清淨圓滿。諸顯形色餘無及者。願我獨得廣大名稱善聲善譽。遍諸方維一切世間。皆共讚頌餘無及者。唯我善知受用飲食。及餘資具令所飲食。隨時消化資具長養。面色光澤皮膚細軟。眾所愛樂餘不能及。唯我善知冠帶衣服。及諸嚴具莊飾形貌。令極顯好餘皆不及。彼於色讚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色讚慳。云何利養慳。答若於利養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得世間利養。餘不能得願獨差我。受諸利養不差餘人。願獨知我具大福慧。隨時佈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財。一切世間無及我者。彼於利養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利養慳。云何法慳。答若於教法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能宣說正法。餘皆不能願我獨能。令他誦念餘皆不能。願我獨能。問答抉擇餘皆不能。願我獨能持素怛纜。及毘奈耶阿毘達磨。餘皆不能。願我獨能分別解釋善理教者。所造諸論及自能造。餘皆不能。彼於教法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法慳。

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復次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地獄趣。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地獄趣。云何傍生趣。答與諸傍生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傍生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傍生趣。復次由愚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往於傍生生傍生中結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復次傍生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傍生趣。云何鬼趣。答與諸鬼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鬼界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鬼趣。復次由慳悋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鬼界生鬼界中結鬼界生。是名鬼趣。復次鬼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鬼趣。云何人趣。答與諸人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復次由下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復次人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人趣。云何天趣。答與諸天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天上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復次由上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天上生於天上結天上生。是名天趣。復次天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天趣。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一

 

上篇: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下篇: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一 尊者大目乾連造 三藏法師玄奘...

雜阿毗曇心論

雜阿毘曇心論卷第一 尊者法救造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

阿毗曇八犍度論

阿毘曇八犍度論序 釋道安撰 阿毘曇者。秦言大法也。眾...

阿毗曇甘露味論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譯失三藏名 布...

【註音版】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笈多譯本)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笈多譯本)...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宋天台東掖山沙門遵式集 緣起第一...

佛說隨勇尊者經

佛說隨勇尊者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聖誕祝儀

本祝儀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註音版】佛說十吉祥經

佛說十吉祥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一卷 僧祐雲闕譯人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一百八名讚經

佛一百八名讚經...

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佛教詞典】佛心宗

禪宗之別稱。系出自楞伽經之「佛語心為宗」而來。禪宗...

【佛教詞典】泄悉知

(地名)Yaṣṭi-vana,林名。譯曰竹杖。西域記九曰:...

把煩惱寫在沙灘上

一個中年人,年輕時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過得...

為什麼不過來喝杯茶呢

八十四歲的裡奇是一名澳大利亞人,家住悉尼東部。在他...

行菩薩道必有護法神擁護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執文明棍,一見我面,碰統兩...

放棄自殺的念頭

有一個很失意的人,爬上了一棵櫻桃樹,準備從樹上跳下...

釋迦古佛示現的啟示

釋迦牟尼佛是古佛再來,在娑婆世界這一期的示現中,他...

佛陀的眼睛為什麼往下垂

追求幸福是人類的共性,但人們對於福的認識和態度,卻...

能夠這樣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脫死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

宇宙萬法惟獨是我們一念心所顯現

這個宇宙萬法,惟獨是我們一念心所顯現,這個觀念很重...

我也可以為你忙

佛光禪師有一次見到克契禪僧,問道:你自從來此學禪,...

善良改變了一切

印度北部有個村莊,叫格依瑪村。這裡土地貧瘠,人們生...

界詮法師的學佛出家因緣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

【視頻】《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文殊菩薩十大願》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伏淫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