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四十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捉寶學處第五十九

爾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於日初分執持衣缽,下鷲峯山入城乞食,將尊者阿難陀以為侍者。於時遇天大雨水蕩崖崩,見劫初人所安伏藏,光色晃耀。世尊告阿難陀曰:「汝應觀此,是大黑蛇是大害毒。」阿難陀曰:「是可畏毒。」作是語時,去斯不遠有一貧人,常採根果以自活命,聞稱毒聲便生是念:「我試往觀,所云害毒其狀如何?勿令於夜蜇害於我。」既至其所見是伏藏光彩外發,於時貧人見已欣喜竊生是念:「願此毒蛇恆蜇於我,父母妻子所有眷屬亦不辭痛。」遂將葉蓋,細細持歸漸興宅舍,以供衣食,共諸親族隨意受用,便大富盛。時未生怨殺父自立,便令使者遍觀國邑誰有多財。時彼使人見得伏藏者,舍宅昌熾衣食丰盈,奴婢牛羊有異常日,便問之曰:「汝於昔時貧無衣食,何故今日忽然富盛?豈非竊得王家伏藏耶?」即便執捉送至王所。王便問曰:「汝今卒富,得我伏藏耶?」彼便拒諱,王曰:「此違我命准法當死,所有眷屬並收繫獄,此應斷命。」時彼獄官即將其人欲往刑戮,於其路中作如是語:「阿難陀!此是大黑蛇、是大害毒。阿難陀曰:『是可畏毒。』」然王國法,將刑之人所有語言必須反奏,見是語已即白王知。王曰:「可喚將來。」既至王所,王自問曰:「如汝所言,有何義理?」彼人具陳昔事。王於爾時於世尊所創發信心,問彼人曰:「咄!男子,汝信佛語?」答言:「大王!我實深信。」時王聞已淚落霑衣,報彼人曰:「此物與汝,眷屬皆放。」時彼男子既得脫已喜不自勝,作如是念:「我之所有富盛家業皆由世尊之所致也,我今宜應禮世尊足,請佛僧眾就捨而食。」廣說乃至食已聞法,即於座上見四諦法獲預流果,廣如餘說。此是緣起,尚未制戒。

佛在王舍城鷲峯山,時鄔波難陀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入城乞食,於路見教射人不申禮敬,巡家漸次至教射堂中,見無師主唯有諸徒,鄔波難陀告諸人曰:「汝等學射徒費日功未能成就。」即自執弓箭在右而射,放箭皆中,告言:「汝等當覓上好師匠而學技能。」鄔波難陀告已而出。時彼射師還至堂中,諸人見時不致恭敬,問曰:「汝等何故傲慢異常?」諸人報曰:「我廢生業欲學技能,看此形勢似空費日。」師問其故,諸人具以事答。師聞語已便往寺中覓鄔波難陀,見已禮足作如是語:「阿遮利耶!斯乃是我活命之緣,幸願慈悲勿相破壞。」鄔波難陀報言:「癡人!弓射之術是我技能,汝將活命無束脩禮。」其人禮而謝曰:「事已往者,請勿致責,自今已去謹隨上命。」即便貨賣教射之具,所得之物送與鄔波難陀,至射堂中憂懷而住。親友見問:「何故憂愁?」彼以事答,時人聞已便生譏議:「沙門釋子所作非法,云何令他教射之人遂至貧乏?」此亦緣起,尚未制戒。

緣起同前,入城乞食,時鄔波難陀乃至巡家至教樂堂中,見師不在自取樂器具奏八音,廣說如前,乃至其人貨賣樂具遂至貧乏。此亦緣起,尚未制戒。

爾時世尊隨緣施化,從王舍城至廣嚴城,住高閣堂中。時鄔波難陀於日初分時執持衣缽入城乞食,於其中路見栗姑毘多諸童男,以瓔珞具置在一邊而共遊戲。鄔波難陀見其瓔珞,謂藥叉物遂即收取。時諸童子見取瓔珞,便各競來牽其手足,咸以塵土而散擲之,遂還瓔珞。鄔波難陀塵土坌身方還入寺,苾芻見問:「豈與童子而共戲乎?」鄔波難陀具以事答,此亦緣起,尚未制戒。

佛在廣嚴城,乃至六眾苾芻入城乞食,路次栗姑毘園,便入園中見諸戲具,即取鼓樂如法擊奏,猶如淨飯王所奏音樂,及未生怨戰鼓之響。時城內人聞斯聲已皆大驚怖,作如是語:「定是未生怨王來襲我國。」即嚴兵革出大城門共相拒敵。是時六眾便棄鼓樂俱出園外,諸人見六眾來,問言:「聖者!未生怨王所有兵眾今在何處?」六眾曰:「彼未生怨何因至此?」問曰:「若不來者,彼之戰鼓因何響振?」六眾答曰:「此是我等聊為戲笑,非是王軍。」餘人報曰:「仁可急去,勿住此中,栗姑毘來必是相辱。」即還入寺。諸苾芻問:「何故空缽而歸?」具以事答。少欲苾芻聞是語已共生嫌賤:「云何苾芻共作如是不端嚴事?」乃至白佛,廣說如前。佛言:「我觀十利,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寶及寶類,若自捉、教人捉者,波逸底迦。」

爾時世尊從廣嚴城,至憍薩羅國室羅伐城,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毘舍佉鹿子母,聞佛來至欲申敬禮,具諸瓔珞週遍嚴身,稟性懷慚恥將見佛,遂脫瓔珞付其從者,著鮮白服入見世尊。禮佛足已聽聞妙法,從座而去。時彼從者以其瓔珞置花樹下,遂忘歸家。時阿難陀見其瓔珞便作是念:「世尊所制由此當開。」即便收取自往白佛,佛言:「善哉!善哉!阿難陀!我雖未許汝已知時。若說戒時應云:『除時因緣。』」

復於異時,毘舍佉問從者曰:「將瓔珞來。」報言:「寺中樹下忘不持來。」報云:「往取。」子聞語已白其母曰:「豈如庫內令彼取來,寺中多人彼物定失。」母曰:「我在生來物不遺失,汝但往取,必定應得。」從者承命遂往寺中,阿難陀見之便授瓔珞。從者持至,母告子曰:「我不失財,斯言非謬。」子作是念:「我當試驗其事實不?」便取其母金印指環投於井中;汲水之時隨水而得。其子復將擲於江內,魚見吞食;漁人獲得詣市賣之,家人買歸破腹而得。復以金囊棄之於路,時人見者皆謂是蛇避之而去,子還收取。既作如是多種試驗,方知其母不失於物。復有苾芻行至寺外,見遺金囊持之而去。後有人來,苾芻報曰:「此是汝囊不?」彼人言:「是。」便與持去。次有一人急走而來,問苾芻曰:「見我金囊不?」報曰:「我已與他將去。」其人聞已懊惱命終。世尊知已告諸苾芻:「不應如是輒即與人。應問記驗相應者與,不同者勿與。」復有苾芻,見盛金囊棄之而去,佛言:「不應棄去,應以葉覆。」彼以葉覆棄之而去,佛言:「不應棄去,可以物蓋。應於其處七八日中來去看守,有人來認,問相當者應可與之;若不相當者,將歸寺中可貯僧庫。經五六月若有主來認,相當應與;無主來者,應將此物買牢器物而舉用之。後有主認,若記同者應將物示:『此是汝物買得,隨意將去。』若索利者,應報彼云:『汝物合失,得本應喜。何不知恩更求利物?』」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苾芻眾,讚歎持戒告曰:「前是創製,此是隨開。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寶及寶類,若自捉、教人捉,除在寺內及白衣捨,波逸底迦。若在寺內及白衣捨見寶及寶類,應作是念然後當取:『若有認者我當與之。』此是時。」

若復苾芻者,謂六眾也。

寶,謂七寶。

寶類者,謂諸兵器弓刀之屬,及音樂具鼓笛之流。

自捉使人及以結罪,廣如上說。

苾芻在寺中及以俗捨,若見寶等聽作是念然後收取:「若有主來我當持與。」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自手、使人捉諸寶物,已磨治者皆得墮罪;未磨治者但得惡作,乃至捉假琉璃亦惡作罪。若捉嚴身瓔珞之具,皆得墮罪;乃至麥莛結為鬘者,捉亦惡作。若捉琵琶等諸雜樂具有絃柱者,便得墮罪;無絃,惡作,乃至竹筒作一絃琴,執亦惡作。若諸蠡貝是堪吹者,捉得墮罪;不堪吹者,惡作。諸鼓樂具堪與不堪,得罪重輕亦同此說。若執弓時有弦[弓*朁]者,便得墮罪;無者,惡作。若刀有刃箭有鏃頭,皆得本罪;異斯,惡作。乃至彈毛弓及草莛箭,亦皆惡作。若像有舍利,執得墮罪;無舍利者,惡作。若作大師想擎持者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時諸苾芻咸皆有疑,以何因緣毘舍佉母不失錢財?佛告諸苾芻:「汝等應聽!乃往古昔迦攝波佛涅槃之後,有一老母奉持戒行。時訖栗枳王,宮人遊戲園中遺瓔珞具,時彼老母得此瓔珞,係竹竿頭欲求本主。時王遣人尋此瓔珞,於老母處得已奉王。王見物喜怪其奇異,嗟嘆老母問曰:『既有好心理合嘉賞,今何所欲?』老母白王:『更無所欲,不求現利,願以此緣於未來世所生之處得不失財報。』由昔淨心今受斯果,往時老母者即今毘舍佉母是。由於往時不藏他物,發願力故,於生生中雖失珍財終還獲得。是故苾芻!得他物時,勿盜藏舉,如是應學。」

非時洗浴學處第六十

佛在王舍城,時此城傍有三溫泉:一、王自洗浴,二、是王宮人,三、諸雜人。其王洗浴處苾芻亦洗,宮人浴處苾芻尼亦浴。於時六眾苾芻洗浴之際,便生是念:「我今試王信心厚薄。」意欲相惱沉吟久之不時速出,王遂遣人取水別處而浴,不入溫泉。既洗沐已往詣佛所,頂禮雙足聽聞妙法,辭佛而退。時具壽阿難陀聞是事已便往白佛,佛言:「由諸苾芻為洗浴故有是過生,諸苾芻等不應洗浴。」時諸苾芻身不洗沐體多垢膩,乞食之時婆羅門居士等見而問曰:「聖者!豈復仁等身持垢穢將為清淨耶?何因不洗?」時諸苾芻以緣白佛,佛言:「半月應為洗浴。」於暑熱時彼諸苾芻不數洗故,身體萎黃。諸人見問:「聖者何故似帶病耶?」答曰:「我由世尊不許數洗身體煩熱,致使之然。」諸人告曰:「世尊大悲以此為緣必當開許。」以緣白佛,佛言:「熱時應洗。」有苾芻病醫人令洗,答言:「世尊不許。」以緣白佛,佛言:「病時應洗。」苾芻或營眾作或窣覩波,身垢不淨,人見譏嫌,以緣白佛,佛言:「作時應洗。」諸苾芻涉道行時,來往疲極委身而臥,諸人見怪問曰:「仁等何不策修善品,晝寢而住。」苾芻以緣白佛,佛言:「若道行時應洗。」苾芻被風吹時身多塵坌,垢穢不淨人見譏笑,同前白佛,佛言:「風時應洗。」又觸雨時又風雨時,泥污身體,同前白佛,佛言:「若雨時、若風雨時,隨意應洗。」爾時世尊讚歎持戒,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半月應洗浴,故違而浴者,除餘時,波逸底迦。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行時、風時、雨時、風雨時,此是時。」

若復苾芻者,謂六眾也。

半月應洗浴者,謂齊十五日一度聽浴。

故違者,謂不依教行。

除餘時者,若在餘時此則無犯。熱時者,春餘一月半在,謂有一月半在當作安居(謂從四月一日至五月半是),及夏初一月,謂入夏一月(謂從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半是),此兩月半名極熱時。若病時者,若苾芻有病除多洗浴,不能安隱者是。作時者,謂為三寶所有作務,下至掃地大如席許,或時塗拭如牛臥處。行時者,謂行一踰膳那或半踰膳那還來者是。風時者,乃至風吹衣角搖動者是。雨時者,乃至兩三渧雨落身上者是。風雨時者,謂二俱有。此是時者,是隨聽法,結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每於開限洗浴之時,常須心念口言而為守持,應云:「在某時中我今洗浴。」若不守持者,以水洗身水未至臍,得惡作罪;水至臍者,即得墮罪。若入水洗者准此應知。若先以煖水後以冷水如上浴時,得罪同前。或先池後河等,事亦同此。

時有苾芻,於河彼岸有請喚事,不敢入水往赴其請,佛言:「應去,勿致疑惑。」苾芻有事渡河,腳跌墮水,心生疑悔,佛言:「無犯。」苾芻渡橋墮落悶絕,餘人見之便以水灑,苾芻起已便生疑悔,佛言:「無犯。」

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第七攝頌曰:

 殺傍生故惱、  擊攊水同眠、
 怖藏資索衣,  無根女同路。

殺傍生學處第六十一

佛在室羅伐城。爾時具壽鄔陀夷日初分時入城乞食,遂至教射堂中。其師出外但有諸生,見教射處所置堋垛事無準的。時鄔陀夷遂取五箭仰視虛空,時有一烏飛騰而過。鄔陀夷便射四箭遮烏四邊,烏乃上飛,遂以箭貫從口而出,告諸生曰:「少年汝等應當求如是師傅學斯技術。」後教射師迴至射堂,弟子具說其事,師作是念:「勿令苾芻數來相惱。」即設方計,令彼諸生持其死烏,係竹竿上隨鄔陀夷後,令彼惡響週遍十方,作如是說:「仁等當知!大德鄔陀夷有斯技藝,空中落羽箭入烏腸。」時諸婆羅門居士等,見斯事已各起譏嫌:「云何苾芻自執弓箭殺諸禽鳥?此則肉不堪食筋皮無用,於不應處而為惡業。」少欲苾芻聞生嫌恥,以緣白佛。爾時世尊廣說如前,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故斷傍生命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陀夷,餘義如上。

故者,明非錯誤。

傍生者,謂是飛烏,或復諸餘禽獸之類。

斷命者,謂殺其命根。釋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言斷傍生命者,謂以三事:內、外、及俱,而興方便斷彼命根。若苾芻作殺害心,乃至以一指損害傍生,因此命終者,得波逸底迦;或當時不死,後時因此死者,亦得墮罪;若後時不死者,得惡作罪。如是廣說,如前斷人命學處具說。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如前廣說。

故惱苾芻學處第六十二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大目乾連與十七眾出家並受近圓,彼十七眾遂便親近六眾苾芻。時鄔陀夷告十七眾作如是語:「具壽!汝等為我作如是如是事。」答曰:「我不能作,豈仁是我阿遮利耶、鄔波馱耶令我執作。」鄔陀夷見是語已,即便驅遣不許同住。時十七眾遂向餘處而為讀誦,鄔陀夷便詣鄔波難陀處告言:「上座知不?此諸小師不受我語,事欲如何?」鄔波難陀曰:「汝今應可令彼小師各生惱悔廢其習讀,當作是語,廣說惱緣。」時鄔陀夷聞是教已,如言即作,告十七眾曰:「具壽!汝等豈復能得漏盡入正定聚耶?由汝皆是減年受具,既無戒足眾善不生,如是廣說,乃至作法不成。」時十七眾便以此事告大目乾連。時大目乾連為除疑悔復告之曰:「佛說初人無犯,況汝無過。然復誰向汝等作如是語令生追悔?」報言:「尊者鄔陀夷!」少欲苾芻聞是語已便生嫌賤:「云何苾芻故令苾芻心生悔惱?」以緣白佛,廣說乃至「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故惱他苾芻,乃至少時不樂,以此為緣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鄔陀夷,餘義如上。

故惱者,欲令心生惡作發起追悔。

少時不樂者,乃至須臾情不安隱。

以此為緣者,非餘事也。結罪如上。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謂問其別事,又問律教相應。云何問別事?若苾芻於他苾芻處作惱亂心,往詣其所作如是言:「具壽!汝憶某王及某長者不?」答言:「彼已多時,我不記憶。」報言:「具壽!彼非多時,汝不憶者,即是生年未滿二十而受圓具,更可近圓。」作是語時,設彼苾芻心不生惱,然此苾芻亦得墮罪。如是問言:「汝憶某時日蝕、月蝕、儉歲、豐年?」廣說如上。云何問律教相應?如作惱心問言:「具壽!汝先於何處所而受近圓?」答言:「某處。」報曰:「彼處先無大界,不結界場大眾不集,便成別住,非善受近圓,汝應更受。」又問:「具壽!誰是汝阿遮利耶、鄔波馱耶?」答言:「彼是我二師。」報曰:「彼人破戒不合為師,汝則不名善受近圓。」又問:「汝向某處不?」答言:「去。」「若向彼處皆是愚癡破戒之人,或鄙惡類,非是善伴,汝定破戒。」作如是等語惱亂他時,隨彼前人惱與不惱,但使聞知皆得墮罪。又問:「具壽!汝取二師衣不?」答言:「曾取。」報言:「汝若取者,有賊心故,犯他勝罪。」問言:「具壽!汝頗曾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不?」答言:「我說。」報曰:「汝若說此上人法者,犯他勝罪,如是說時作惱亂心,皆得墮罪。」

此中無犯者,如有苾芻詣苾芻所作如是問:「具壽!汝憶某王及某長者不?」答言:「我不憶。」報言:「具壽!彼已多時,汝雖不憶亦是年滿二十善受近圓。」又日月薄蝕年歲豐儉,如上應知。是謂問其別事。如有苾芻詣苾芻所作如是問:「具壽!汝先於何處所而受近圓?」答言:「某處。」報曰:「我知某處,先有大界舊結界場,汝即善受近圓。」如是問其二師?問所向處?問取師衣?答曰:「此皆無過。」又問:「具壽!汝說諸行無常乃至涅槃寂滅。」答言:「我說。」報曰:「汝不自稱得此上人法不?」答言:「不也。」若如言者說亦無過,是謂問與律教相應。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廣說如上。

以指擊攊學處第六十三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大目乾連既與十七眾出家,廣說乃至但有營事,即十七人共相撿挍更互助成,如前殺戒中具言其事。時十六人從一乞懺,見彼不言,即皆以指擊攊令其大笑,因而致死。少欲苾芻聞生嫌恥:「云何苾芻以指擊攊斷他命根?」以緣白佛,佛言:「廣說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若復苾芻以指擊攊他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十七眾,餘義如上。

以指擊攊者,謂是身業,結罪如上。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以一指頭擊攊他者,得一墮罪;乃至五指便得五罪。若以拳擊攊,得一墮罪。若以足指,准手應知。若以指端示其靨處,或指瘡處或指蚊蟲,或示旋毛等,並皆無犯。又無犯者,謂最初犯人,廣說如上。

水中戲學處第六十四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十七眾中有最大苾芻,名鄔波離,斷諸煩惱證阿羅漢果已,便作是念:「我始觀察於久共住同梵行者,於此眾中誰有善根?誰無善根?」觀已知有系屬於誰?知屬於我。時鄔波離為作引導,方便相隨俱往阿市羅跋底河,濾水添瓶。觀察水已正念用心為洗浴事,既洗浴竟住在一邊。時十六人亦皆澡浴,既入河中乍浮乍沒、或往彼岸、或還此岸、或沿波、或沂流、或打水鼓、或擊水蛙、或為水索、或為水杵,如是等類作眾伎樂,身手掉舉共為戲笑。時勝光大王於高樓上遙見彼戲,告勝鬘夫人曰:「試當觀汝所重福田。」夫人白言:「大王!此輩少年顏容盛壯能修梵行,王不稱奇。王雖年邁未能靜息,彼水中戲亦何見責?」時具壽鄔波離觀彼王心知生輕慢,欲令信故告諸人曰:「仁等可各整衣服,俱持水瓶共還住處。」時鄔波離以神通力,與同梵行者各昇虛空,於王樓上飛騰而過。時勝鬘夫人俯觀其影仰視希奇,便白王曰:「王可觀此勝妙福田騰空而去。」王言:「夫人!豈有證阿羅漢者水中戲耶?」夫人答曰:「此則是王之所聞知,有未聞事王所不知。」王曰:「何謂也。」夫人曰:「心如電光須臾改易,以堅固定猶若金剛,剎那之間破無明惑,王不應怪。」王聞語已默然無答。時勝鬘夫人見斯事已,便令使者禮拜世尊,並申請白:「見諸聖者在水中戲,唯願世尊於諸聖者而為憶念,勿令水中而為戲樂。」爾時世尊聞是事已,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水中戲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十七眾,餘義如上。

若苾芻於水中戲,如上所說浮沒掉舉等事,皆得墮罪。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有其九事能生於犯。云何為九?謂自喜、教他喜,自戲、教他戲,自跳、教他跳,掉舉、弄影、身相打拍。若苾芻作水中戲意,從床而起帶持衣服,往詣河池所脫上衣,著洗裙身入水中,乃至未沒已來,皆惡作罪;身若沒時,便得墮罪。出時亦爾。若作求涼冷意者,出沒無犯。或從此岸向彼岸、從彼岸向此岸、或沿波或沂流等,皆犯墮罪;若作學浮意者無犯。若打水鼓,廣說如前,乃至以指彈作聲,皆得墮罪。若瓶瓨甌器盛水而戲者,波逸底迦;乃至指彈得惡作罪。若羹臛椀中打作鼓聲,乃至指畫為跡作調戲心,得惡作罪;欲令冷者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廣如上說。

與女人同室宿學處第六十五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具壽阿尼盧陀斷眾結惑證阿羅漢,彼既自受解脫勝樂作如是念:「世尊於我已作大恩,我於世尊欲作何事而能報德?我今宜可利益有情,此即名為酬恩中勝。」作斯念已,執持衣缽人間遊行至一聚落。此聚落中有一長者,二男、一女。其女長成行不貞謹,彼二兄弟因與他競,他人告曰:「汝妹未嫁與外人私通。」兄弟聞已問妹虛實。妹即答曰:「我實清謹,世人謾說。」於後不久遂便有娠,兄弟問曰:「汝言清謹,何處得斯?」妹曰:「曾有禿人強逼於我,因即有娠。」後遂生男,時人名為禿子,母號禿子母。是時具壽阿尼盧陀既至此村,日將欲暮求宿處所。時諸童子報言:「聖者!彼處有禿子母捨,必相容宿。」時具壽阿尼盧陀隨言即去,投彼家宿。時禿子母遂相容止,便生邪念,即於夜中就尊者所欲相抱捉。於時尊者知其惡見,以神通力上昇虛空。女人見已生希有心,求哀懺謝仰而告曰:「唯願聖者慈愍我故,當為下來。」是時聖者為利益故,縱身而下為其說法,如聞法已心便啟悟證獲初果。既至明日,其女兄弟至還見譏:「汝之姊妹非但俗旅,雖釋迦子亦被拘牽。」彼二聞已俱生忿怒,便就其舍欲殺苾芻。是時尊者觀二童子及諸有情根機時熟,即昇虛空現十八變作希有事。時彼聚落四近諸人,各並雲奔共觀異相。尊者復坐即便為眾宣說法要,令彼兄弟及萬二千人皆得見諦。廣說乃至阿尼盧陀見斯過已,更不復於俗捨之中而為止宿。

復於異時阿尼盧陀於一村隅苑園中宿,即於此夜有諸賊侶,欲偷劫此村過苑園中,見苾芻宿共相議曰:「我欲盜財見不祥相,我今宜可殺此苾芻。」時賊將軍先是尊者寺內作人,既遙見之遂相憶識,告諸人曰:「君等當知!昔有商客入大海中遭諸厄難,稱其名者安隱而歸,如此之人不應造次便為殺戮。我等且去入村,若不得物迴殺未晚。」諸賊相隨入村劫盜,多獲財物還至園中。是時尊者便為群賊宣說法要示教利喜,皆令見諦得預流果。時彼諸人皆留盜物還彼村人。其夜有天告村人曰:「汝等諸人賊所盜物,皆由尊者阿尼盧陀威神力故,所有財物並在村外苑園之中,皆不將去,汝至天明各往收取。」時彼村人聞天告命,至天曉已便往園中,到尊者所各禮足已在一面坐,尊者為其說法,令萬二千人亦皆見諦。時彼賊侶有五百人,便求尊者而為出家。時阿尼盧陀將五百人詣世尊所,世尊見至便命善來苾芻,皆成出家並即圓具,蒙佛教誡不久皆證阿羅漢果。

時諸苾芻問阿尼盧陀尊者:「得安樂行不?」答曰:「有安樂行,亦有苦行。」問言:「云何?」答曰:「我利有情斯成樂行,幾遭斬首是為苦行。」問言:「何故?」即便具答投女宿事。諸苾芻曰:「合與女人共室宿耶?」答曰:「只由不合有此過生。」少欲苾芻聞已嫌賤:「云何苾芻與女人同室宿?」以緣白佛,佛言,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共女人同室宿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具壽阿尼盧陀,餘義如上。

共者,兼彼也。

女人者,若婦、若童女,謂堪行淫境。

同室宿者,室有四種如上。釋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與女同宿,身在中閣、女人在閣下,應拔梯令上、或門安扂鑰、或遣人看守。若異此者,乃至明相未出已來,得惡作罪;若過明相,便得墮罪。若苾芻在閣下、女在中閣,或苾芻在中閣、女在上閣,或復翻此,廣說如前。或苾芻在房、女在簷前,唯除梯一事,餘並如前。若女在房中、苾芻簷下,應外系其戶,餘如前說。若在門屋下,苾芻門內、女在門前,應內安關扂,翻斯外系,餘並同前。假令共室,若有夫主守護者無犯。又無犯者,謂初犯人,廣說如上。

時諸苾芻咸皆有疑,白佛言:「世尊!具壽阿尼盧陀曾作何業生富貴家,出家斷惑證阿羅漢,廣化有情為大利益?唯願為說。」佛告諸苾芻:「汝等當聽!乃往過去迦攝佛時有一苾芻,於聚落中住,建大寺宇躬為撿挍,設上供養願求解脫,共住弟子有五百人。時聚落中所有人民,於苾芻處信敬深重,乃至廣說。由昔撿挍供養眾僧故生富貴家,由發願力故證阿羅漢。彼五百弟子即今五百阿羅漢是。昔聚落中所有居人,即所化諸人是。」又問:「何因得妙天眼,佛弟子中最為第一?」佛言:「昔迦羅村馱佛制底之處興大供養,時有群賊欲行竊盜入制底中,見其燈闇遂便挑舉,覩佛尊容情生歡喜,即發大願:『願我來世得遇大師承事無倦,得妙天眼人中第一。』由彼願力今獲天眼最為第一。汝諸苾芻當如是學。」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四十

 

上篇: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下篇: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註音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普賢行願品...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沙彌威儀

沙彌威儀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已受沙彌十戒,為賢者...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三藏法...

佛說菩薩內戒經

佛說菩薩內戒經 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譯 佛以十五日說...

菩薩受齋經

菩薩受齋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菩薩受齋法言:「某自歸...

慈悲水懺法

御製水懺序 夫三昧水懺者。因唐悟達國師知玄。遇迦諾...

佛說十吉祥經

佛說十吉祥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

禪林寶訓

禪林寶訓序 寶訓者。昔妙喜竹菴誅茅江西雲門時共集。...

【註音版】菩薩五法懺悔經

菩薩五法懺悔經...

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說五無返復經

佛說五無返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爾時佛在祇樹精舍,...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

佛說猘狗經

佛說猘狗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

【佛教詞典】無尋無伺三摩地相

【無尋無伺三摩地相】 p1090 瑜伽十二卷十頁云:云何無...

【佛教詞典】風色

(喻)物之空無猶如風之無色。...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問: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大安法師答:...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

得助念與失助念之損益比較

劉曉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贛縣人。少年留學東瀛,與蔡...

如何讓父母吃素不殺生

若父母天性與佛相反,當至誠代父母持念迴向,消除宿業...

涵養也是一種財富

香港巴士阿叔是一段用手機拍攝後放到網絡上的視頻。前...

覺得環境不好,為何不把你的心換一換呢

九種無為法:九無為說,窮生死蘊,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鬼分為哪些類

問: 請問,鬼分為哪些類?他們生活狀況如何?哪些鬼...

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

蕅益大師的時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們蓮宗的九祖,也...

達摩大師血脈論

達摩大師血脈論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軍事賜緋魚袋任哲...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問: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師答: 其實不...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

有此三淫,當受三途苦報

淫因者,無量劫來,行淫之事,納識田中,愛水潤生,今...

【視頻】《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善音居士讀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善音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十號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十號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