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二十五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九十波逸底迦法

總攝頌曰:

 故妄及種子、  不差並數食、
 蟲水命伴行、  傍生賊徒食。

初別攝頌曰:

 妄毀及離間、  發舉說同聲、
 說罪得上人、  隨親輒輕毀。

故妄語學處第一

爾時佛在王舍城羯蘭鐸迦池竹林園中。爾時具壽羅怙羅於此城側溫泉林住。時有眾多敬信婆羅門居士等來詣其所,問言:「大德!世尊今者住在何處?」若佛世尊在竹林中,時羅怙羅即便報云:「在鷲峯山。」若在鷲峯山,報云:「在竹林中。」若在畢缽羅窟,報云:「在西尼迦窟。」若在西尼迦窟,報云:「在畢缽羅窟。」時彼諸人欲求禮佛不能得見,身體疲倦極生勞苦,詣羅怙羅處。時羅怙羅問諸人曰:「仁等得見世尊不?」答言:「不見。」諸人報云:「聖者!何因故惱我等?」答言:「實爾,我故相惱。」時彼諸人各生嫌賤。時諸苾芻以緣白佛。爾時世尊聞是語已,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入王舍城次第乞食,還至本處飯食訖,於食後時即便往詣溫泉林所羅怙羅住處。時羅怙羅遙見佛來,為佛敷座即安置瓶水並洗足器,淨洗足手已往迎世尊,收取上衣白言:「善來世尊!願於此坐。」佛便就座,坐已即取瓶水自洗雙足,於洗足器傾去多水餘留小許,告羅怙羅曰:「汝見器中留少水不?」白佛言:「大德!我已見之。」佛言:「羅怙羅!若苾芻故心妄語,無有慚恥亦無追悔,我觀如是愚癡之人,說為乏少沙門之法。」世尊復以器中少水總瀉於地,告羅怙羅曰:「汝見少水盡棄於地不?」白佛言:「大德!我已見之。」佛言:「羅怙羅!若苾芻故心妄語,無有慚恥亦無追悔,我觀如是愚癡之人,說為棄盡沙門之法。」世尊復以其器傾側至地,告羅怙羅曰:「汝見此器傾側不?」白佛言:「大德!我已見之。」佛言:「羅怙羅!若苾芻故心妄語,無有慚恥亦無追悔,我觀如是愚癡之人,說為傾側沙門之法。」世尊復以其器覆之於地,告羅怙羅曰:「汝見此器覆在地不?」白佛言:「大德!我已見之。」佛言:「羅怙羅!若苾芻故心妄語,無有慚恥亦無追悔,我觀如是愚癡之人,說為傾覆沙門之法。復次羅怙羅!如醉象王有大力勢,牙如車軸、肥壯勇勐、善能鬪戰,往戰場中共他戰時,四足兩牙尾及嵴脇悉皆作用,唯有其鼻卷而不出。羅怙羅!此象為護命故不用其鼻以摧,彼軍象師即念:『此之象王護惜身命。』羅怙羅!若彼象王共鬪之時出鼻戰者,是時象師即知此象不悋軀命,自軍他軍遇便殘害無惡不作。如是羅怙羅!若復苾芻故心妄語,無有慚恥亦無追悔,我說是人無惡不造。」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若人違實法,  故作虛誑語,
 乃至命終來,  無惡而不造。
 寧吞熱鐵丸,  猶如勐火焰,
 不以破戒口,  噉他信心食。」

爾時世尊復告羅怙羅曰:「於汝意云何?何意世人手執明鏡?」羅怙羅白佛言:「世尊!彼執鏡者為觀己面善惡之相。」佛告羅怙羅:「如是!如是!汝之所有身業造作,應當數數善自觀察。我今欲起如是身業,此之身業為害自身並害他身,是不善事、是苦惡業,能於未來感苦異熟耶?為不害自身並不害他,是勝善事是安樂業,能於未來感樂異熟耶?羅怙羅!若汝作此觀察之時,即能了知此之身業我今欲作能損自他,是不善事、是苦惡業,能於未來感苦異熟,此之身業應當檢攝即不應作。羅怙羅!若汝作此觀察之時,即能了知此之身業我今欲作能益自他,是勝善事是安隱業,能於未來感樂異熟,此之身業應當發起修其善事。」

復次佛告羅怙羅:「汝之所有身業造作,應當數數善自觀察。我今正作如是身業,此之身業能害自他當受苦報,即不應作。若益自他當受樂報,便應修學。」復次佛告羅怙羅:「汝之所有身業造作,應當數數善自觀察,我曾已作如是身業,此之身業能害自他當受苦報,所有罪業應對佛前至誠懇惻說所作罪,或於清淨同梵行者前,說其愆咎發露說悔,將來禁戒更不重犯。若作善業能益自他,當受樂報應發歡喜心,於日夜中慶其所作勿為放逸。羅怙羅!如於身業欲作、正作、已作三時觀察,當知語業意業亦復如是。羅怙羅!當知過去未來及以現在,所有行業皆由意生,應數觀察棄捨妄念常起善心。羅怙羅!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於身語意業現起之時,應善觀察令極清淨,常多修習相應而住。羅怙羅!如於現在觀察三業,令極清淨相應而住,過去未來亦復如是。是故汝今於三業中恆善觀察,令極清淨相應而住勿為放逸。」

爾時世尊說伽他曰:

「羅怙汝當知,  常觀察三業,
 不令造眾惡,  是順諸佛教。
 此是聲聞業,  汝今應可修,
 修習此行時,  長善息諸惡。」

爾時世尊為羅怙羅示教利喜說是法已,時羅怙羅禮佛雙足歡喜奉行,於時世尊從座而去。此是緣起,尚未制戒。

佛在逝多林。爾時法手苾芻是釋迦子於此而住,善能言說降伏他論。於時中國有一摩納縛迦,為求學故往詣南方,事廣如前第四波羅市迦劫比羅因緣中具說。時摩納縛迦所事師主,是南方婆羅門博通諸論,與摩納縛迦及諸弟子漸次遊行,經諸城邑遂到室羅伐城。時彼城中有一婆羅門為眾之首,聞有南方大論師至告諸學徒曰:「汝等知不?有婆羅門是南方大論師,今來至此欲求敵論。若彼論師於諸論中而立義者,汝等各隨所習共相酬對。若能破彼斯曰善哉!若不能者,宜當引彼往釋子中令與論議。若其論師能破釋子,此即是我婆羅門勝。若其釋子伏得彼者,斯亦是我婆羅門勝。何以故?能令八方震大名稱,雲南方有一大婆羅門,善解四明妙通八術,來求激論至室羅伐城。城中有人能摧彼論,我等諸人亦非墮負。」

時彼論師於晨朝時以衣裹腹,手執炬火入室羅伐城。時彼城中婆羅門子問言:「大師何故以衣裹腹?」論師報曰:「所受學業滿我腹中,恐其破裂故以衣裹。」又問:「何因於白日中手執炬火?」論師報曰:「我見諸人愚癡闇昧,今輝智炬令使開明。」論師即便共彼學徒更相問難,有激論處人咸杜口,城中學士悉皆受屈。諸人白言:「大師何故辱自朋耶?」論師報曰:「豈可於此更有他朋也?」諸人云:「有。」論師曰:「彼是何人?」報曰:「是沙門釋子,近日方興,於四姓中獨稱尊勝,多聞辯說人所共知,師今可往共彼言論。」問曰:「彼居何處?」報言:「在此城中逝多林內。」問曰:「於彼眾中誰為第一激論之王?」報曰:「彼皆博識聰睿、詞辯分明。」作是語時,法手苾芻遇有他緣因屆其所,諸人見來告論師曰:「大師今可且置諸餘沙門釋子,宜應可共此法手苾芻以申論難。」論師即便正視苾芻,告諸人曰:「略觀此相定是論主。」即往就之告言:「苾芻!我於先師頗曾少學,欲共仁者聊敘論端。」苾芻報曰:「斯誠大善!我比有心欲求論難,何當遇敵得盡虛懷?仁既遠來深適吾願,隨意當作。」論師問曰:「何日對談?」苾芻報曰:「明日可作。」「欲在何處?」「於某花園。」共作期已捨之而去。

時彼論師既共期已,即於此夜研覈兩宗,預設科條討尋徵斥,思惟不睡迄至天明。時法手苾芻作如是念:「我若破得此論師者,亦未能免巡百家門食方滿腹。若婆羅門儻摧我者,我之所有名稱花冠悉皆隱沒。」時婆羅門即於晨旦趣彼花園,佇望苾芻欲其來至,然而法手不赴前期,久待不來遂還城內。是時法手斟酌過期,便入城中次行乞食。彼婆羅門見而問曰:「苾芻何故不赴花園?」報曰:「何處花園?」婆羅門曰:「仁豈不憶昨日共期,雲於其處將興往覆。」法手報曰:「我忘其事。」婆羅門作是念:「我於通夜思搆論端。苾芻乃云:『我不曾憶。』」復作是念:「然此苾芻無過二種:一、是情識愚憃,二、是才辯過人。」復報之曰:「明日赴期。」報云:「如是。」彼婆羅門明至期時便赴園內,淹留相待還復不來,企望躊躇覆歸城邑。是時法手知過期已入城乞食,彼婆羅門見而復問:「苾芻何故還不赴期?」法手報曰:「我豈風病耶?豈唯論議一事更無餘業。然我每於晨旦承事大師,所未聞法敬心聽受,門徒之輩復自教詔,還往貴人逢迎說法。」婆羅門曰:「苾芻不應故心妄語。」答曰:「我實如是。」由此法手苾芻共他論者許期往赴,而故食言令彼論師屢勞往返。諸外道輩聞斯事已各生嫌賤:「君等應知釋子沙門故心妄語,共他論者結契園中,故作虛言令彼論者空勞往覆。」諸苾芻聞已具白世尊。佛以此緣集苾芻眾,問法手曰:「汝實作如是故妄語事,共他期契故心不往耶?」答言:「實爾。世尊!」爾時種種呵責,乃至「我今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故妄語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是法手,義如上說。

故者,謂是故心了知其事。

妄語者,有九種妄語,八、七、六、五、四、三、二種差別不同。云何九種妄語?謂以無根他勝、僧伽伐尸沙、波逸底迦、提舍尼、突色訖裡多,以無根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而作妄語。云何八種妄語?謂以無根他勝、僧伽伐尸沙、波逸底迦、提舍尼、突色訖裡多,以無根見、聞、疑。云何七種妄語?謂以無根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以無根見、聞、疑。云何六種妄語?若苾芻欲作妄語,生如是念:「我當妄語。」正妄語時,作如是念:「我正妄語。」若妄語竟,作如是念:「我已妄語。」以無根見、聞、疑。云何五種妄語?謂以無根五部罪而作妄語。云何四種妄語?謂以無根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云何三種妄語?謂以無根見、聞、疑。又有三種妄語,作如是念:「我當妄語、我正妄語、我已妄語。」云何二種妄語?謂我正妄語、我已妄語。無有一種成妄語者。

復有五種妄語,何者是耶?自有妄語得波羅市迦、有得僧伽伐尸沙、有得窣吐羅底也、有得波逸底迦、有得突色訖裡多。云何妄語得波羅市迦?若苾芻實不得上人法自稱言得,此之妄語得波羅市迦。云何妄語得僧伽伐尸沙?若苾芻知彼苾芻清淨無犯,而無根他勝法謗,此之妄語得僧伽伐尸沙。云何妄語得窣吐羅底也?若苾芻在僧眾中故心妄語,非法說法、法說非法、非律說律、律說非律,此之妄語得窣吐羅底也。云何妄語得突色訖裡多?若苾芻半月半月作褒灑陀,誦戒經時彼問清淨不?而實不清淨自知有犯,作覆藏心默然而住,此之妄語得突色訖裡多。除向所說四種妄語,諸餘妄語悉得波逸底迦。

波逸底迦者,是燒煮墮落義,謂犯罪者墮在地獄、傍生、餓鬼惡道之中受燒煮苦。又此罪若不慇勤說除,便能障礙所有善法,此有諸義故名波逸底迦。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內攝頌曰:

 若實不見聞、  不覺不知想、
 及疑而異說,  是妄語應知。

若苾芻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作如是想如是忍可,便云:「我見、我聞、我覺、我知。」如是說時,語語皆得波逸底迦罪。若苾芻曾見聞覺知而忘其事,作如是想如是忍可,不憶其事而云:「不忘。」語語皆得波逸底迦罪。若實見聞覺知後遂生疑,彼作此想如是忍可言:「於見等無有疑心。」語語說時皆得波逸底迦。若實不見聞覺知有見等想,彼作此解後言:「我實有見等。」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不見而有聞覺知,彼作此想如是忍可,後言:「我見,無有聞等。」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不聞而有見覺知,彼作此想如是忍可,後言:「我聞,無見覺知。」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不覺而有見聞知,彼作此想如是忍可,後言:「我覺,無見聞知。」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不知而有見聞覺,作如是想如是忍可,後言:「我知,無見聞覺。」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見而忘、聞覺知不忘,彼作此想,後言:「我見不忘、聞覺知亦不忘。」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聞而忘、見覺知不忘,彼作此想,後言:「我聞不忘、見覺知亦不忘。」語語說時皆得本罪。

若實覺而忘、見聞知不忘,彼作此想,後言:「我覺不忘、見聞知亦不忘。」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知而忘、見聞覺不忘,彼作此想,後言:「我知不忘、見聞覺亦不忘。」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見而疑、聞覺知不疑,彼作此想,後言:「我見不疑、聞覺知疑。」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聞而疑、見覺知不疑,彼作此想,後言:「我聞不疑、見覺知疑。」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覺而疑、見聞知不疑,彼作此想,後言:「我覺不疑、見聞知疑。」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知而疑、見聞覺不疑,彼作此想,後言:「我知不疑、見聞覺疑。」語語說時皆得本罪。若實不見而作不見想,有聞覺知作聞覺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見、不聞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不聞作不聞想,有見覺知作見覺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聞、不見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不覺作不覺想,有見聞知作見聞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覺、不見聞知。」說時得本罪。若實不知作不知想,有見聞覺想,彼作此想,後言:「我知、不見聞覺。」說時得本罪。若實見聞覺知,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見聞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見聞覺知而不忘其事,彼作此想,後言:「我見聞覺知而忘其事。」說時得本罪。若實見聞覺知而無疑心,彼作此想,後言:「我見聞覺知而有疑心。」說時得本罪。若實見聞覺知有見聞覺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見聞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見、不聞覺知,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見然有聞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聞、不見覺知,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聞,然見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覺、不見聞知,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覺,然見聞知。」說時得本罪。若實知、不見聞覺,彼作此想,後言:「我不知,然見聞覺。」說時得本罪。

若實見不忘、聞覺知忘,彼作此想,後言:「我見而忘、聞覺知不忘。」說時得本罪。若實聞不忘、見覺知忘,彼作此想,後言:「我聞而忘、見覺知不忘。」說時得本罪。若實覺不忘、見聞知忘,彼作此想,後言:「我覺而忘、見聞知不忘。」說時得本罪。若實知不忘、見聞覺忘,彼作此想,後言:「我知而忘、見聞覺不忘。」說時得本罪。若實見不疑、聞覺知有疑,彼作此想,後言:「我見有疑、聞覺知不疑。」說時得本罪。若實聞不疑、見覺知有疑,彼作此想,後言:「我聞有疑、見覺知不疑。」說時得本罪。若實覺不疑、見聞知有疑,彼作此想,後言:「我覺有疑、見聞知不疑。」說時得本罪。若實知不疑、見聞覺有疑,彼作此想,後言:「我知有疑、見聞覺不疑。」說時得本罪。若實見作見想,不聞不覺不知作不聞不覺不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見,然有聞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聞想、不見覺知作不見覺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聞,然有見覺知。」說時得本罪。若實覺作覺想,不見聞知作不見聞知想,彼作此想,後言:「我不覺,然有見聞知。」說時得本罪。若實知作知想,不見聞覺作不見聞覺想,彼作此想,後言:「我不知,然有見聞覺。」說時得本罪。若苾芻凡所有語違心而說,皆得波逸底迦罪。若不違心而說者皆無犯。又無犯者,最初犯人,或癡狂、心亂、痛惱所纏。

毀呰語學處第二

爾時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六眾苾芻於諸苾芻作毀呰語云:「眇目、癵躄、背傴、侏儒、太長、太麁、聾盲、瘖瘂、柺行、腫腳、禿臂、大頭、哆脣、齵齒。」是時六眾苾芻作如是等毀呰語。時諸苾芻聞已慚赧憂愁不樂,讀誦思惟悉皆廢闕,懷憂而住。時有少欲苾芻見其事已,咸生嫌賤作輕毀言:「云何苾芻於苾芻處而作毀呰?雲眇目等如上所說。」時諸苾芻以緣白佛。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苾芻眾,乃至問六眾曰:「汝等實作毀呰之語,惱諸苾芻雲眇目等耶?」六眾答曰:「實爾。大德!」世尊即便種種呵責,廣說如上,乃至「此非沙門所應作事。所以者何?汝等當聽!往古世時於聚落中有一長者,娶妻未久歡愛同居,便生一女年漸長大。長者單身躬為耕墾,時有居士之子父母俱喪,常於林野販藮為業。時居士子持其藮簷來至耕處,田頭樹下棄簷息肩,見彼長者躬自耕作,就而問曰:『阿舅何故衰年自營辛苦,應居村落翻在田疇?』報言:『善來外甥!我無兄弟復無子息,不自躬耕衣食寧濟?』彼便報曰:『阿舅我且代耕,仁當暫息。』即便執犁代其耕作,遂至日午家中食來,喚言:『外甥可來共食。』亦既食已,報言:『阿舅宜可還家,然我未知舅之宅處,至日晡後當出村外路首相迎。』長者聞已即便歸捨。時居士子耕至日晚,牛放青稊躬持草簷並取柴束,驅畜而歸至彼村隅。長者迎見遂即相將到其宅所,時居士子掃除廠庘布以乾土,並設火煙多與牛草。長者見已作如是念:『我由此兒今受安樂,我之小女當與為妻。』令其食已,報云:『外甥當住於此勤修家業,此之小女授汝為妻。』報言:『甚善!』即依處分營作生業。

「時彼長者家有二牛每令驅使:大者為性調善,小者稟識貪餮,雖復拘制犯暴是常。童子發憤放石遙打折其一角,因即立號名為禿角。後於他日尚犯田苗同前不止,便放鎌斫遂截其尾,因即名為禿尾禿角。後於異時居士子告長者言:『阿舅先所許親,幸可作之。』爾時長者言:『好。』便告妻曰:『賢首!衣服瓔珞當可辦之,小女不久欲為婚娶。』妻便問曰:『曾未與人,如何辦具?』長者報曰:『吾已與人。』妻曰:『是誰?』報云:『此居士子。』妻曰:『此人宗族本不委知,如白胡椒莫了生處,如何以女輒為婚戚?凡婚姻者,親屬還往飲噉追呼,氏族相應我方與女。』報其妻曰:『賢首!此居士子自至我家,由斯代勞得受安樂。此若無者,還嬰辛苦不免躬耕。』妻報夫曰:『我實不能將所愛女與客作人。』世間之人多用妻語,是時長者便作是念:『我若報云不與女者,作人今日便捨我去,我還不免自執耕犁。今且宜應詭設方便勿令即去。』時彼作人復於異時告長者曰:『家長宜應作婚姻事。』長者報曰:『外甥!我之親族其數寬廣,聚集之時多須飲食,宜待秋熟稻穀收成。』既收穀已復告成婚,報言:『外甥!事須沙糖,宜待甘蔗。』收已,復告成婚,報言:『外甥!餅面是資,當待麥熟。』既收麥已,復告成婚,報言:『外甥!陳稻將盡,可待新秔。』時居士子見作推延遂生此念:『無容田實總一時成,看此事由便成誑我。我今宜可往告眾人,若不與者經官取定。』便對眾人告云:『阿舅可作婚姻。』諸人聞已告長者曰:『許言已久,何不為婚?』是時長者怒而告曰:『諸君當知!此是我捨客作之人,我以何緣與女婚娶?』諸人皆然。時居士子便作是念:『我不得錢復不得婦,虛淹歲序靡見成功。我今宜可損害其人方隨意去。』便將二牛半日驅使,多與杖捶系之枯樹,暴以烈日方欲言歸。

「近劫初時畜解人語,其牛既遭苦楚,大牛便告居士子曰:『咄男子!汝先於我共相愛念,恩同父母知我劬勞,何故今時多行杖楚、系之枯樹暴以烈日棄我還家?我於汝處有何愆過?』男子報曰:『汝無有咎,然汝曹主於我有過。』牛曰:『彼有何過?』男子報曰:『先許我女今者違信。』牛曰:『何不經官?』男子報曰:『為無證人。』牛便報曰:『我等為汝而作證人。』男子曰:『為作人語?為作牛音?』牛曰:『不作人語,我當現相令人表知。汝當為盟令人表信,汝當引我為證令人表知,索我兩牛繫於廠內莫與水草,滿七日已,可於地中多水草處放我令出,乃至傍人來覩,信驗我等噤口不噉水草。我現相貌令王大臣信汝言實,我當飲噉。』是時男子聞是計已,即便俱解放茂草中。自詣王所致敬白王:『大王!某村長者許女為婚,使役多年今乃翻悔。』王喚長者問其虛實,長者白云:『我實不許。』王問男子:『汝有證不?』白王言:『有。』王曰:『為人?為非人?』白言:『非人。』王曰:『是何?』白言:『是牛。』王曰:『為作人語?為餘語耶?』白言:『不作人語。』王曰:『如何成證?』白言:『彼有實信令人表知,其牛於七日中繫在廠內莫與水草,滿七日已可於地中多水草處放牛令出。我引為證必有奇相,乃至大王未信已來牛終不食,此若虛者我當死罪。』王命臣曰:『當依此言看其證驗。』大臣奉教便取二牛,係之廠內不與水草。時禿尾禿角報大牛曰:『豈期顛倒,唯獨我等日出西方,幽閉廠中不聞水草?』大牛報曰:『豈非我許居士子為作保證,於七日中自餓而住,乃至王未信來不食水草。』禿尾禿角報大牛曰:『若放我者,逢石尚噉況水草耶?』大牛報曰:『此居士子愛念我等事同父母,豈得違信誤彼人耶?』禿尾禿角曰:『雖實愛念恩同二親,然常喚我為禿尾禿角,我聞喚時即欲以角決破其腹。』大牛聞已默爾而住。彼居士子時復來看,問其牛曰:『得安隱不?』大牛報曰:『我且安隱,汝不安隱。』居士子曰:『何意如此?』大牛曰:『此禿尾禿角作如是言:「若放我者,逢石尚噉況水草乎?」』居士子曰:『若如是者,我於今夜當急逃走,對王為誑命在須臾。』大牛報曰:『汝不須走,當與禿尾禿角穿鼻安繩,其紖促系我角。放出之日,若彼違信食水草時,我以雙角舉鼻令上,汝即報言:「今此二牛告第五護世,世人共許有五種擁護者,謂地水火風日。」』時居士子遂與穿鼻,禿尾禿角報大牛曰:『仁當觀此苦虐於我。』大牛曰:『與著瓔珞何苦之有?』便以拘紖系大者頭。

「至七日已,王及諸臣親共觀視,多水草田放二牛出,禿尾禿角既見水草即便欲食,是時大牛遂以雙角舉小牛鼻向日而望,王問臣曰:『何意二牛向日而望?』時有智臣白言:『大王!今此二牛,意欲啟王說如是事非直我二為證,亦兼告彼第五護世,明明白日助我證知。』王見是事極生希有,報諸臣曰:『畜生無知,尚能為人而作保證。事既非虛宜,以彼女共為婚戚。』便放二牛俱食水草。時居士子既得勝已娶女為妻。」

佛告諸苾芻:「汝等當知!在傍生趣聞毀呰言尚懷害念,況復於人。是故苾芻不應惡語毀呰他人。」此是緣起,猶未制戒。

爾時世尊復告諸苾芻:「作毀呰語時,於現在世所作事業不能成就。汝等當聽!乃往古昔於一村中有長者住,以行車為業,彼有二牸牛:一名歡喜,二名美味。於春陽時各生一子,毛色斑駁。既漸長大,歡喜之子其角廣長,美味之兒頭禿無角。是時長者為其立字:一名歡喜長角、二名美味禿頭,及其壯盛俱有氣力。後於異時,諸行車人各因飲牛共集池所,作如是言:『誰牛最勝?』各云:『我牛勝。』長者答云:『我牛極勝。』諸人報曰:『何以得知汝牛極勝?』長者曰:『可於峻阪令牽重車。』共立盟言:『賭金錢五百。』作是要已便將己牛於峻阪處牽其重車。時彼長者便喚牛曰:『歡喜長角宜可疾牽,美味禿頭亦當急挽。』時禿頭牛聞毀呰語,即便卻住不肯挽車。長者大怒,便以麁杖而栲楚之。餘人報曰:『汝今豈欲殺此牛耶?既其不如宜當放卻。』是時長者便輸五百金錢,極大忿怒,於其二牛多與杖埵系之枯樹。畜解人語已如上說。是時二牛告長者曰:『仁先養我事同父母,我有何過遂行楚毒?』長者報曰:『令由汝故罰我五百金錢。』歡喜長角報長者曰:『由汝口過自罰金錢,我等何咎?』長者曰:『我口何過?』牛便報曰:『何故對眾人前毀辱於我?不言好稱喚作禿頭。若言好名不毀呰我者,更於峻阪牽倍重載,共立盟要倍賭金錢一千。』長者報曰:『汝今更欲倍罰我耶?』牛曰:『勿毀呰我,定當盡力。』後於異時各因飲牛事如前說,長者答云:『我牛極勝。』諸人報曰:『豈汝今時更求重罰?』長者報言:『設更罰我,君等何失?宜於峻阪倍駕重車,賭金錢一千,明為要契。』即如言契以牛牽車令上峻阪,便喚牛曰:『歡喜宜可急牽,美味當須疾挽。』二牛聞已便生喜悅,盡力牽車令至平地,既其得勝便獲金錢一千。時有天神於虛空中說伽他曰:

「『雖有極重載,  居在峻阪下;
  二牛心若喜,  能牽出此車。
  若陳順意語,  二牛聞慶悅;
  牽車出不難,  主獲千金賞。
  是故常愛語,  勿作逆耳言;
  若出愛語時,  無罪常安樂。』」

佛告諸苾芻:「彼傍生類聞毀呰時,尚能為主作無利益,何況於人?是故苾芻!不應於他作毀呰語。」爾時世尊種種呵責諸苾芻已,廣說如前。「我今為諸弟子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毀呰語故波逸底迦。」

苾芻義如上。

毀呰語者,謂於他人為毀辱事出言彰表,他領解時,得波逸底迦罪,廣說如上。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二十五

 

上篇: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下篇: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

毗尼母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毘尼母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今...

大愛道比丘尼經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大愛道比丘尼經卷上 附北涼...

大乘三聚懺悔經

大乘三聚懺悔經 隋開皇年闍那崛多共笈多等於大興善寺...

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

薩曇分陀利經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聞如是: 佛在...

【註音版】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法孫繼忠集 景德四年六月十五日。...

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註音版】暮時課誦--雙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忠心經

佛說忠心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失譯附東晉錄 佛在舍衛祗阿難...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佛教詞典】無明有二種業

【無明有二種業】 p1079 雜集論四卷十頁云:謂無明支有...

【佛教詞典】見所斷

三所斷之一,即於見道時所斷的八十八使見惑。...

一句佛號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涼

自古以來佛家有一句成語說:一子持齋千佛喜,九玄七祖...

為提婆達多申訴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五百位大比丘跟隨...

「善念」和「善根」的差別

菩提心它是一種善根,我們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會漏完的

印光大師曾經開示說: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

經常產生惡念怎麼辦

問: 經常產生惡念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當你有惡念的...

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

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

慧律法師《死亡的藝術》

前言 好生惡死乃人之常情。多數的人忌諱談死,殊不知...

戰「痘」女孩的學佛之路

我最初與佛法結緣是因為我的同學。有一次我跟著她一起...

切勿捨淨土而修其它法門

閣下既看《文鈔》,宜依之而行,則決定會得大利益。切...

如何面對七情六慾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會有這種疑問:我要開始修行了,我該...

把生命主宰權放棄,輪迴就拿你沒辦法

我執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我執的情況有...

能否「帶業往生」,該怎樣「帶」

如果業障不消除,你一事無成。有的人說帶業往生;有的...

【視頻】《佛說寶生陀羅尼經》男聲讀誦

《佛說寶生陀羅尼經》男聲讀誦

【視頻】《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

《妙法蓮華經》天台山佛學院快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