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五十九(第四分之十)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毘尼增一之三
爾時世尊在波羅[木*奈],世尊知而故問阿難:「我於穀貴時,慈愍諸比丘故,放捨四事:內宿、內煮、自煮、自取食。今諸比丘故食耶?」阿難白佛言:「故食。」佛言阿難:「不應食,若食如法治。」佛告阿難:「我以穀貴時,愍諸比丘故聽此法,朝受小食從彼持來,若胡桃菓等及水中可食物,如是等故食耶?」阿難答言:「爾。」佛言:「不應食,若食如法治。」
「有四法作呵責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不得處所。何等四?無根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正命,是為四法。有四法作呵責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得處所(即反上句是)。
「有四大賊,何等四?或有大賊,生如是意:『若得百人千人,破某甲城邑。』於異時得百人千人,破彼城邑。如是惡比丘作是念:『我何處當得百人眾千人眾,於某甲城邑遊行。』彼於異時,得百人若千人,遊行彼城邑。是為第一大賊。復次有大賊,非淨行自言是淨行,是為第二大賊。復次有大賊,以口腹故,不真實、非己有,於大眾中故作妄語,自稱得上人法。是為第三大賊。復有大賊,以僧華葉菓蓏以自活命,是為第四大賊。
「有四信法:若比丘於城廓村落,作多不淨行非沙門法,是中應隨順教授居士令信。彼比丘語此比丘言:『汝於某甲城邑村落,多作不淨行非沙門法,汝當還教化彼居士令信。若汝不能隨順教化居士令信者,汝不得在此住。若能隨順教化居士者,聽汝在此住。若復不能隨順教化居士令信者,諸比丘不與汝同羯磨說戒自恣共住同一坐,於小食大食上不以次坐,亦無迎逆執手禮拜問訊。若汝能隨順教化彼居士令信者,當與汝同羯磨乃至禮拜問訊。』是為四信法。若居士居士兒亦如是。
「有四非聖法: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觸言觸、不知言知,是為四非聖法。有四聖法(即反上句是)。有四非聖法:見言不見、聞言不聞、觸言不觸、知言不知,是為四非聖法。有四聖法(即反上句是)。
「有四語捨戒:捨佛、捨法、捨僧、捨和尚,是為四語捨戒。如是捨佛法僧為首,乃至非沙門釋子。四四為句亦如是。
「以四利義故,如來出世,為諸比丘制戒,攝取於僧乃至正法久住,四四為句亦如是。有四利義故,如來出世,為諸比丘制呵責羯磨,攝取於僧乃至正法久住(四四為句亦如是)。乃至七滅諍亦如是。」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告諸比丘:「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若無戒、無定、無慧、無解脫慧、無見解脫慧。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復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自無戒、無定、無慧、無解脫慧、無見解脫慧,亦不能教人令住戒定慧乃至見解脫慧。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多忘。有如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增戒、增心、增慧學、不知白、不知羯磨,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威儀戒、不知增淨行、不知波羅提木叉戒、不知白、不知羯磨。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犯、不知犯已懺悔、不知犯已懺悔清淨、不知白、不知羯磨。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有難法、不知無難法、不知白、不知羯磨、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能教人增戒學、增心學、增慧學,不能作瞻病人亦不能與瞻病人若差若乃至死,若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能教弟子增威儀戒、增淨行、增波羅提木叉戒、若弟子有惡見不能方便教令捨惡見住善見、若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犯、不知不犯、不知輕、不知重、不廣誦二部毘尼。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多聞,不能教弟子毘尼、阿毘曇,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能教弟子毘尼、阿毘曇,若弟子有惡見不能教令捨惡見住善見,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能教弟子毘尼、阿毘曇,若弟子有惡見不能教令捨惡見住善見、若弟子不樂所住處不能移至樂處、若弟子有疑悔心生不能如佛法開解。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能教弟子毘尼、阿毘曇,若弟子有惡見不能教捨惡見令住善見、若不樂所住處不能移至樂處、若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波羅提木叉戒、亦不能說、不知布薩、不知布薩羯磨、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善知犯、不善知犯懺悔、不善入定、不善出定、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知犯、不知不犯、不知輕、不知重、不滿十歲。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多聞、不能教弟子增戒學、不能瞻病不能與瞻病人若差乃至死、不廣誦二部毘尼。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多聞、不能教弟子增戒學、若弟子有惡見不能教弟子捨惡見令住善見、不善誦毘尼。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多聞、不能教弟子增戒學、若弟子不樂所住處不能移至樂處、不堅住毘尼。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授人大戒:不具持二百五十戒、不多聞、不能教弟子增戒學、弟子有疑不能如佛法解釋、不能決斷諍事。有是五法,不應授人大戒。有五法應授人大戒。(即反上句是)。如是增心學、增慧學、增威儀學、增淨行學、增波羅提木叉學(如是五五為句如上)。若比丘調順無畏堪能語言、自有此事亦能教弟子,如是人應授人大戒、應與他依止、應畜沙彌、應授差教授比丘尼、若已差應教授。
「有五種人不得受大戒:自言犯邊罪、犯比丘尼、若賊心受戒、破內外道、黃門。有是五法是人不應受大戒。復有五種人不應受大戒: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恶心出佛身血。有是五法不應受大戒。有五種黃門:生黃門、形殘黃門、妬黃門、變黃門、半月黃門,是為五種黃門。有五種病人不應受大戒:癩、若癰疽、白癩、乾枯、癲狂。如是五種病人不應受大戒。有五種清淨無難應受大戒:是丈夫、不負債、非奴、年滿二十、父母聽。如是五清淨無難應受大戒。有五法與人依止:若言能、若言可、若言是、若言善自修行、若言不放逸。是為五種與依止法。有五種與人依止法:若言善哉、若言好、若言起、若言去、若言與依止。是為五種與依止。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無戒、無定、無慧、無解脫慧、無見解脫慧。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應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若無戒又不能自勤修學戒,無定、無慧、無解脫慧、無見解脫慧,又不能自勤修戒定慧、解脫慧、見解脫慧。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應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具持二百五十戒、不多聞,不能自學毘尼、阿毘曇,若惡見心生不能開解習善見。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應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具持二百五十戒、不多聞,不能學毘尼、阿毘曇,不滿五歲。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應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能自學毘尼、阿毘曇,惡見生不能捨住善見、若不樂所住處不能移至樂處、有疑悔心生不能如法開解。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得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能自勤修增戒、增心、增慧學,有病不能自將養亦不能令他為己瞻病、年不滿五歲。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得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能自勤修威儀戒,不能增淨行、增波羅提木叉戒,有惡見不能捨而住善見、年不滿五歲。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得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知諍、不知諍起、不知諍滅、不知向滅諍、年不滿五歲。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得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知犯、不知懺悔、不善入定、不善出定、年不滿五歲,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得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不知犯、不知不犯、不知輕、不知重、不廣誦二部毘尼。有是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有五法得無依止而住(即反上句是)。
「復有五法失依止:若驅出、若去、若休道、若休不與依止、若至戒場上。有是五法失依止。復有五法失依止:若死、若去、若休道、若休不與依止、若五歲若過五歲。有是五法失依止。復有五法失依止:若死、若去、若休道、若休不與依止、若見本和尚。有是五法失依止。復有五法失依止:若死、若去、若休道、若休不與依止、若和尚阿闍梨命過。有是五法失依止。復有五法失依止:若死、若去、若休道、若休不與依止、若和尚阿闍梨休道。有是五法失依止。復有五法失依止:若死、若去、若休道、若休不與依止、若還隨本和尚。有是五法失依止。
「有五法驅遣弟子:若和尚語弟子言:『今驅汝去、汝不應入我房、汝不應復營勞我、莫復至我所、不共語。』是為和尚五法驅遣弟子。阿闍梨有五法驅遣弟子,語言:『今驅汝去、汝勿復入我房、不應復營勞我、不應依止我住、不共語。』是為阿闍梨五法遣弟子。
「弟子有五法為和尚阿闍梨驅遣:無慚、無愧、不可教呵、非威儀、不恭敬。弟子有是五法,為和尚阿闍梨所驅遣。復有五法:無慚、無愧、不可教呵、親惡知識、數往淫女家。有是五法為和尚阿闍梨所遣(如是憙往婦女家、大童女家、黃門家、若比丘尼間、若式叉摩那間、若沙彌尼間、捕龜鼈人間。如是等足上四事,五五為句,如淫女句)。
「有五種與欲:一言與欲、二為我故說欲、三現身相、四口語、五現身相口語。是為五種與欲。有五種失欲:若受欲比丘死、若休道、若至外道、若往別部僧中、若至戒場上明相出。有是五種失與欲。有五種與清淨與自恣(亦如是,若失亦如是)。
「如來出世,見諸比丘有過失故,以五種利義,制護臥具法,不令風飄、雨漬、日曝、塵坌、不令鳥污,是為五。
「和尚有五非法,弟子應懺悔而去,應語和尚言:『我如法和尚不知、我不如法亦不知、若我犯戒捨不教呵、若犯亦不知、若犯而懺悔亦不知。』和尚有如是五法,弟子應懺悔而去。
「毘尼有五事答:一序、二制、三重制、四修多羅、五隨順修多羅,是為五。
「有五法名為持律:知犯、知不犯、知輕、知重、廣誦二部戒,是為五。復有五法:知犯、知不犯、知輕、知重、廣誦毘尼,是為五。復有五法:知犯、知不犯、知輕、知重、住毗尼而不動,是為五。復有五法:知犯、知不犯、知輕、知重、諍事起善能除滅,是為五。有五種持律:誦戒序、四事、十三事、二不定、廣誦三十事,是初持律;若誦戒序、四事、十三事、二不定、三十事、廣誦九十事,是第二持律;若廣誦戒毘尼,是第三持律;若廣誦二部戒毘尼,是為第四持律;若都誦毘尼,是第五持律。是中春秋冬應依上四種持律,若不依住突吉羅。夏安居應依第五持律,若不依住者波逸提。
「持律人有五功德:戒品堅牢、善勝諸冤、於眾中決斷無畏、若有疑悔能開解、善持毘尼令正法久住,是為五。
「有五種賊心:黑闇心、邪心、曲戾心、不善心、常有盜他物心,是為五。復有五種賊:決定取、恐怯取、寄物取、見便取、倚託取,是為五。復有五種與罪人同業:若教授人作賊、若復為賊先看知財物處所還示處、若為賊守物、若為賊邏道,是為五。
「復有五種犯: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是為五,亦名五種制戒,亦名五犯聚。若不知不見五犯者,我說此人愚癡。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是為五種犯;五種制戒亦如是,五犯聚亦如是。若不知不見五犯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者,僧應與作呵責羯磨;五種制戒亦如是,五犯聚亦如是。復有五種犯:或有犯自心念懺悔、或有犯小罪從他懺悔、或有犯中罪亦從他懺悔、或有犯重罪從他懺悔、或有罪不可懺悔。
「有五法僧應與作呵責羯磨:破戒、破見、破威儀、若毀佛及法,是為五。復有五法:破戒、破見、破威儀、毀佛及僧,是為五。復有五:破戒、破見、破威儀、毀法及僧,是為五法,應與作呵責羯磨;如是擯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若舉羯磨亦如是。
「有五法作呵責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不得處所。何等五?不作舉、不作憶念、不作自言、非法、別眾,是為五。復有五法:若不犯、犯不可懺、若犯已懺、非法、別眾,是為五法羯磨不成不得處所。復有五如法:羯磨成就得處所(即反上句是)。
「被呵責羯磨人有五事不應作(如呵責揵度中說)。被舉人有五法不應為解:若罵謗比丘、方便為比丘作損減無利作無住處、若在界內界外受善比丘禮拜供養、在無比丘處住,有是五法不應為解舉羯磨。復有五法應為解舉羯磨(即反上句是)。
「若比丘被不見罪舉羯磨者,應以五事自觀察:若我不見罪,諸比丘不共我羯磨說戒自恣同一房宿、不共同一坐小食大食上、不隨大小次第、不執手禮拜恭敬問訊,是為被不見罪舉羯磨者以此五事自觀察。被不懺悔羯磨惡見不捨舉羯磨(亦如是)。為他作不見罪舉羯磨者,亦應以此五事自觀察:不懺悔。不捨惡見舉羯磨(亦如是)。
「比丘有五法,僧不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不善受語,有是五法不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有五法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即反上句是)。復有五法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喜罵謗白衣、方便為白衣家作損減、無利益、作無住處、鬪亂白衣,是為五法。復有五法:在白衣前毀佛法僧、罵白衣、作下業、若調誑白衣,是為五法。
「比丘有五法,令白衣不信(如上鬪亂白衣句)。比丘復有五法,令白衣不信(如上調誑白衣句)。白衣有五法僧不應與作覆缽:若不孝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不事比丘,是為五。白衣有五法,僧應與作覆缽(即反上句是)。有五法僧應與作覆缽:罵謗比丘、為比丘作損減、作無利益、作無住處、鬪亂比丘,是為五。復有五法:於比丘前毀佛法僧、以無根不淨行謗比丘、犯比丘尼,是為五。
「有五事毀訾,得波逸提罪:不以義故、不以法故、不以毘尼故、不以教授故、不以親故,有是五事毀訾得波逸提。復有毀訾不得波逸提(即反上句是)。
「若比丘僧不差以五事,向未受大戒人說他犯者得波逸提:若說名字、若種姓、若相、若衣、若房舍是為五事。
「有五處行淫犯波羅夷:婦人、童女、二根、黃門、男子,是為五。
「有五種盜犯波羅夷:若自取、若指示取、若遣使取、若重物、若移本處,是為五。復有五事:若非己有想、不暫取、不親厚取、若重物、移本處,是為五。復有五:是他有、作他想、若重物、若作盜心、若移本處,是為五。
「死人有五不好:一不淨、二臭、三有恐畏、四令人恐畏惡鬼得便、五惡獸非人所住處,是為五。
「犯戒人有五過失:有身口意業不淨、如彼死尸不淨、我說此人亦如是;或有身口意業不淨惡聲流佈,如彼死尸臭氣從出,我說此人亦復如是;彼有身口意業不淨,諸善比丘畏避,如彼死尸令人恐怖,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有身口意業不淨,令諸善比丘見之生恶心言:『我云何乃見如是惡人?』如人見死尸生恐畏令惡鬼得便,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有身口意業不淨者,與不善人共住,如彼死尸處惡獸非人共住,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是為犯戒人五事過失如彼死尸。
「不忍辱人有五過失:一兇惡不忍、二後生悔恨、三多人不愛、四惡聲流佈、五死墮惡道,是為五。能忍辱人有五功德(即反上句是)。
「向火有五過失:一令人無顏色、二無力、三令人眼闇、四令人多鬧集、五多說俗事,是為五。
「常憙往反白衣家比丘有五過失:一不囑比丘便入村、二在有欲意男女中坐、三獨坐、四在屏處覆處坐、五無有知男子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是為五。復有五:一數見女人、二既相見相附近、三轉親厚、四已親厚生欲意、五已有欲意或犯死罪若次死罪,是為五。
「散亂心眠有五過失:若見惡夢、諸天不祐護、心不思法、不系意在明、失不淨,是為五。不散亂心眠有五功德(即反上句是)。
「飲酒有五過失:無顏色、體無力、眼闇、憙現瞋相、失財物,是為五。復有五事:生病、益鬪諍、惡名流佈、智慧轉少、死墮惡道,是為五。
「破戒有五過失:自害、為智者所呵、有惡名流佈、臨終時生悔恨、死墮惡道,是為五。持戒有五功德(即反上句是)。復有五事:先所未得物不能得,既得不護,若隨所在眾、若剎利眾、婆羅門眾、若居士眾、若比丘眾於中有愧恥,無數由旬內沙門婆羅門稱說其惡,破戒惡人死墮惡道,是為五。持戒有五功德(即反上句是)。
「不嚼楊枝有五過失:口氣臭、不善別味、熱癊不消、不引食、眼不明,是為五。嚼楊枝有五事好(即反上句是)。
「食粥五事好:除饑、解渴、消宿食、大小便通利、除風,是為五。
「經行有五事好:堪遠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飲、得定久住。
「有五種食:飯、乾飯、麨、肉、魚。
「有五種鹽:青鹽、黑鹽、毘荼鹽、嵐婆鹽、支都毘鹽,是為五。復有五種鹽:土鹽、灰鹽、赤鹽、石鹽、海鹽,是為五。
「佉闍尼食有五事不應食:若非時、若不淨、若不與、若不受、若不作餘食法,是為五。有五事應食(即反上句是)。
「有五種受食:身與身受、衣與衣受、曲肘與曲肘受、器與器受、有時因緣置地取,是為五。復有五:身與身受、或身與物受、或物與身受、或物與物受、或遙擲與得墮手中,是為五。
「有五種淨菓:火淨、刀淨、若瘡淨、若鳥淨、若不任種淨,是為五。復有五:若剝少皮、若都剝、若腐爛、若破、若瘀,是為五。
「有五種脂:羆脂、魚脂、驢脂、豬脂、失首摩羅脂,是為五。
「有五種皮不應用:師子皮、虎皮、豹皮、獺皮、貓皮,是為五。復有五種皮:人皮、毒蟲皮、狗皮、錦文蟲皮、野狐皮,是為五。
「有五種皮不應畜:象皮、馬皮、駝皮、牛皮、驢皮,是為五。復有五:羖羊皮、白羊皮、鹿皮、熊皮、伊師皮,是為五。
「有五種肉不應食:象肉、馬肉、人肉、狗肉、毒蟲獸肉,是為五。復有五:師子肉、虎肉、豹肉、熊肉、羆肉,是為五。
「有五種說戒:或說序已,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若已說戒序、說四波羅夷竟,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說序、說四波羅夷、說十三僧殘已,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說序、四波羅夷、僧殘、二不定已,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若廣說,是為五。復有五:若說序、四波羅夷竟,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若說序、四波羅夷、僧殘竟,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若說序、四波羅夷、僧殘、二不定竟,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說序、四波羅夷、僧殘、二不定、三十尼薩耆波逸提竟,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若廣說,是為五。復有五:說序、四波羅夷僧殘竟,應白僧言:『餘者如僧常聞。』如是一一增乃至波逸提若廣說,是為五。
「有五法:不應差為分粥人,若已差不應分(如上房舍犍度中說)。
「以五事因緣受功德衣得畜:長衣、離衣宿、別眾食、展轉食、不囑入村,有此五事因緣受功德衣。受功德衣已得五事(即反上句是)。
「有五事因緣留僧伽梨:若有恐怖、若疑有恐怖、若雨若疑當雨、若經營作僧伽梨、若浣若染、若深藏舉,是為五事因緣留僧伽梨。
「以五事因緣留雨衣:若受界外請食、若渡水、若病、若飽食已、若經營作雨衣、若浣若染若深藏舉,以此五事因緣留雨衣。
「夏安居竟應作五事:自恣、應解界、應還結界、受功德衣、應分臥具,是為五。比丘
「有五法不應與作親厚:若憙鬪諍、若多作業、若與眾中勝比丘共諍、若憙遊行不止、止不為人說法言示人善惡,是為五。有五法應與作親厚(反上句是)。
「有五法應差教授比丘尼:若具持波羅提木叉戒、多聞善巧語言、慈心辯說了了令聽者得解、不為佛出家而犯重罪、二十臘若過二十,是為五。
「有五法令正法疾滅。何等五?有比丘不諦受誦,憙忘誤,文不具足以教餘人,文既不具其義有闕,是為第一疾滅正法。復次有比丘為僧中勝人上座,若一國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諸不善法,放捨戒行,不勤精進,未得而得,未入而入,未證而證,後生年少比丘,倣習其行,亦多破戒修不善法,放捨戒行亦不勤精進,未得而得未入而入未證而證,是為第二疾滅正法。復次有比丘多聞、持法、持律、持摩夷,不以所誦教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便命終,彼既命終令法斷滅,是為第三疾滅正法。復次有比丘難可教授,不受善言不能忍辱,餘善比丘即捨置,是為第四疾滅正法。復次有比丘,憙鬪諍共相罵詈,彼此諍言口如刀劍互求長短,是為第五疾滅正法。復有五法令正法久住(反上句是)。
「比丘有五法不應將作伴行:憙大在前行、憙大在後、喜抄斷人語次、不別善惡語善語不讚稱美惡言、如法得利不以時為彼受,有是五法不應將作伴行。有五法應將作伴行(反上句是)。
「比丘有五法而自損減:有犯為有智者所呵得罪無量、染污於人不令清淨、為彼作犯不作無犯、若受彼自言不如自言法治、不知言說遠近損減,是為五。復有五法不自損減(反上句是)。復有五法自損減:不解所可言、亦不善憶識、彼語應難不難、若彼難來不能解、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是為五。復有五法不自損減(反上句是)。復有五法自損減:憙瞋恚、不放捨、增益他語、受不善語、離善語,是為五。復有五不自損減(反上句是)。
「病人有五法難瞻視。有五法易瞻視。有五法應受病人衣(如上衣揵度中說)。
「比丘有五法生人疑惑乃至阿羅漢。何等五?若比丘數往淫女家、婦人家、大童女家、黃門家、比丘尼家,是為五。比丘有五法為白衣所不憙:憙親白衣、憙瞋白衣、強至白衣家、喜與白衣竊語、喜乞求,是為五,白衣所不憙見。有五法白衣憙見(反上句是)。」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時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年少比丘,在上座比丘前懺悔有幾法?」佛告優波離:「有五法:偏露右肩、脫革屣禮足、右膝著地、合掌,應說罪名、種性,作如是語:『我某甲比丘,犯如是如是罪,從長老懺悔。』上座應答言:『自責汝心生厭離。』彼人答言:『爾。』年少比丘,在上座前懺悔,應以是五法。」優婆離復問:「年少客比丘,禮上座舊比丘,應以幾法?」佛告言:「年少客比丘,應以五法禮上座舊比丘。應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捉上座兩足言:『大德我和南!』是為五法。年少舊比丘,禮客上座比丘亦如是。
「有五種人不應禮:自言犯邊罪、犯比丘尼、賊心受戒、破二道、黃門,是為五。復有五法: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僧、恶心出佛身血,是為五。
「比丘復有五種威儀不應禮:若大便、若小便、若露身、若剃髮時、若說法時,是為五。復有五:若嚼楊枝、若洗口、若食、若飲、若食菓,是為五。
「上座若次座有五法,於鬪諍比丘無利益:不具持二百五十戒、不多聞、不廣誦二部戒不能問答、不能如法教呵及作滅擯令得歡喜、不善能滅鬪諍事,是為五。復有五法,上座若次座,於鬪諍比丘有利益(反上句是)。
「有五法名為大賊,長壽作大罪不被繫縛。何等五?若住無定處有好伴;若多刀杖;若大富多有財寶,彼作是念:『若有捉我者,當多與財寶。』若有大人親友,若依止王若大臣,彼作是念:『若有捉我者,王及大臣當佐助我。』若於遠處作賊而還,是為五。如是破戒比丘有五法,長壽多作眾罪,不速為他所舉:若住無定處、有伴黨;若多聞、若聞能憶持,有如是多聞,初中下言悉善,有文有義具說淨行,於如是法中能憶持,而不能善心思惟深入正見;若能得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彼作是念:『若有舉我者,我當多與物。』若有大人為親厚,若上座若次座,彼作是念:『若有舉我者,上座次座當佐助我。』若在空野中住,來至大家求覓利養,是為五法,破戒比丘長壽多作眾罪不速為他所舉。
「有五非法遮說戒:遮無根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是為五。有五如法遮說戒(反上句是)。
「有五非法捉籌:若不解斷事受籌、若無同意受籌、若無善比丘受籌,若非法、若別眾受籌,是為五。有五如法受籌(反上句是)。有五非法默然,有五如法默然,有五法和合(如上雜揵度中說),有五法捨棄(如拘睒彌揵度中說)。」
爾時佛告優波離:「汝等莫數數舉他比丘罪。何以故?舉他比丘者,身威儀不清淨而舉他罪,即生彼語:『長老!先自令身清淨。』優波離!比丘若身威儀清淨而舉他罪,不生彼語。若言不清淨、命不清淨亦如是。復次優波離!若寡聞不知修多羅而舉他罪,即生彼語,問言:『長老!此事云何?此有何義?』便不能分別答彼問,即生彼語:『長老!先誦修多羅,然後當知。』優波離!若比丘多聞誦修多羅,便不生彼語。復次優波離!比丘寡聞不誦毘尼而舉彼罪,生彼問言:『長老此何所說?因何而起?』若不能說所起處,復生彼語言:『長老!且先自誦習毘尼。』優波離!若比丘多聞誦習毘尼而舉彼罪,不生彼問。優波離!若比丘有是五法,應以時如法舉彼罪。」時優波離,信樂歡喜受持。
爾時世尊在迦陵伽國[(卄/麥)*壬]羅林中。時長老波摩那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白世尊言:「大德!以何因緣,如來滅後正法疾滅而不久住?復以何因緣正法不滅而得久住?」佛告波摩那言:「如來滅後比丘不敬佛法僧及戒定,以是因緣正法疾滅而不久住。波摩那!如來滅後,若比丘敬佛法僧及戒定,以是故正法不滅而得久住。」
爾時世尊在金毘羅國王園中。時長老金毘羅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白世尊言:「以何因緣,如來滅後正法疾滅而不久住?」(亦如上問答不異)
爾時有異比丘,往佛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白佛言:「大德!以何因緣正法疾滅而不久住?」佛告比丘:「若比丘在法律中出家,不至心為人說法,亦不至心聽法憶持。設復堅持不能思惟義趣,彼不知義不能如法修行,不能自利亦不利人。」佛告比丘:「有是因緣令法疾滅而不久住。」「大德!復以何因緣令法久住而不疾滅?」(反上句即是)
時有異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善哉大德!為我略說法,我當獨在靜處勤修精進而不放逸。」佛告比丘:「汝若知世法不能出離,若知有受不能越度,若知有欲不得無慾,若知有結不得無結,若知親近生死不得無親近。汝比丘決定應知,此非法、非毘尼、非佛所教。若比丘汝知此法是出離非世法,是越度非受法,是離欲非有欲,是無結非有結,是不近生死非親近。汝比丘應決定知此法,是法、是毘尼、是佛所教。」時彼比丘聞世尊略說教授,即獨在靜處勤行精進而不放逸。初夜後夜警意思惟,一心修習道品之法,所為信樂出家行道,未久現世得證成阿羅漢,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復還此。彼比丘自知得阿羅漢。佛說如是法,諸比丘聞,信樂歡喜受持。
爾時有異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白佛言:「善哉大德!為我略說法,我當獨在靜處勤修精進而不放逸。」佛告比丘:「若汝知有法,令多欲不令少欲,令無厭不知足,令難護不易護,令難養不易養,令愚癡無智慧。比丘汝應知如是法,非法、非毘尼、非佛所教。若比丘知有法,令少欲不多欲,令知足不無厭,令易護不難護,令易養不難養,令有智慧不愚癡。比丘汝應決定知是法、是毘尼、是佛所教。」時彼比丘聞佛略說已,即獨在靜處思惟,如上所說。
四分律卷第五十九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