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舊城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舊城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眾俱。

爾時佛告諸苾芻言:「苾芻!我於往昔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獨止一處,心生疑念:『何因世間一切眾生受輪迴苦?謂生、老死,滅已復生。由彼眾生不如實知,是故不能出離生、老死苦。我今思念此老死苦從何因有,復從何緣有此老死?』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今此老死因生而有,復從生緣而有老死。』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生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生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生因有起,復從有緣起此生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有因何起,復以何緣起此有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有因取起,復從取緣起此有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取何因有,復從何緣有此取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取因愛有,復從愛緣有此取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愛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愛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愛因受有,復從受緣有此愛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受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受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受因觸有,復從觸緣有此受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觸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觸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觸因六處有,復從六處緣有此觸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今此六處何因而有,復從何緣有六處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而彼六處因名色有,從名色緣有六處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今此名色何因而有,復從何緣有此名色?』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而彼名色因識而有,復從識緣有名色法。』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識何因有,復以何緣有此識法?』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如是識法因名色有,從名色緣有此識法。唯此識緣能生諸行,由是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故一大苦蘊集。』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以何因故,得無老死?何法滅已,得老死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生法,即無老死。生法滅已,老死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生法得無?何法滅已,生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有法,即無生法。有法若滅,生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有法不起?何法滅已,有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取法,有法即無。取法滅已,有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取法得無?何法滅已,取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若無愛法,即無取法。愛法滅已,取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得無愛法?何法滅已,愛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受法若無,愛法即無。受法滅已,愛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受法得無?何法滅已,受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觸法若無,受法即無。觸法滅已,受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觸法即無?何法滅已,觸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六處若無,觸法得無。六處滅已,觸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六處得無?何法滅已,六處亦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名色若無,六處得無。名色滅已,六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名色得無?何法滅已,名色亦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識法若無,名色即無。識法滅已,名色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識法得無?何法滅已,識法亦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行法若無,識法即無。行法若滅,識法亦滅。』

「知此法已,又復思惟:『何法若無,行法得無?何法滅已,行法得滅?』作是念已,離諸攀緣,定心觀察。諦觀察已,乃如實知:『無明若無,行法即無。無明滅已,行法亦滅。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由是一大苦蘊滅。』

「一一了知如是法已,又復思惟:『我今已履佛所行道,已被昔人所被之甲,已到昔人涅槃之城。』」

佛復告言:「諸苾芻!譬如有人欲遠所詣,即履昔人所行之道,又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尋昔人舊所都城。或行深山,或行曠野,行之不已,到彼舊城。其城廣大,乃是往昔王之所都。而此都城嚴麗依然。池沼、園苑皆悉殊好。人之見者,心無厭捨。是人見已,即自思惟:『我今迴還詣於本國,具以斯事上奏於王。』既至本國,即奏王曰:『大王當知!我被昔人所被之甲,乃履昔人所行之道。或行深山,或行曠野,行之不已,到一舊城。其城廣大,乃是往昔王之都聚。而彼城隍嚴麗依然。池沼、園苑皆悉殊好。人所見者,心無厭捨。大王宜應往彼都止。』王聞語已,即允所奏,乃與臣佐尋都彼城。而彼都城由王居止,轉更嚴麗,人民熾盛,豐樂倍常。

「諸苾芻!我亦如是。履於諸佛舊所行道,被於諸佛所被舊甲,行詣諸佛涅槃舊城。諸苾芻!何謂舊道?何謂舊甲?何謂舊城?即是過去諸佛所行八正之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諸苾芻!此八正道是即舊道,是即舊甲,是即舊城。先佛所行,我亦履踐,乃可得見彼老死集。是故我證得老死滅乃至觀見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等皆滅。又觀行集,亦令行滅;行法滅已,無明亦滅;無明滅已,即無所觀。是時我以自神通力成等正覺。

「諸苾芻!我所宣說如是正法,汝等精勤,應如是學,應如是行,記念修習,成諸梵行。天上人間宣佈法化,廣為眾生作大利益。乃至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婆羅門、外道尼乾子等,亦應如是修習、宣佈,廣為眾生作大利益。」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一切大眾聞佛所說,信受奉行。

佛說舊城喻經


上篇:緣起聖道經

下篇: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佛說寶網經

佛說寶網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十二品生死經

十二品生死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

佛說無垢賢女經

佛說無垢賢女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治身經

佛治身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佛言:「當學。工語不?...

西方發願文解

△初總序歸敬三:初標主、二明願、三請加 ○初標主 稽...

佛說寶網經

佛說寶網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十二品生死經

十二品生死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

佛說無垢賢女經

佛說無垢賢女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佛說大阿彌陀經

大阿彌陀佛經序 大藏經中,有十餘經,言阿彌陀佛濟度...

高峰原妙禪師禪要

高峰和尚禪要 侍 者 持 正 錄 參學直翁居士 洪喬...

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佛說本相猗致經

佛說本相猗致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

【佛教詞典】婦對於夫

六方禮經曰婦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從外來,當起...

【佛教詞典】粥

(飲食)又曰小食。畫字不成之柔者。禪林之常法,朝吃...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動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費,帶來...

如何正確看待「燒高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

遠離撓亂道業的魔處,則往生淨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八,淨處...

四種可代茶飲的中藥

熬中藥喝都覺得苦,有時候調理身體卻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聞此極難信法能生信解,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於此雜染堪忍界中,五濁惡時,若...

給人生一個更準確的定位

一位外國作家的小說講了一則故事。有個小鎮上來了一個...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等五百...

達摩大師悟性論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故經云:寂滅...

妙蓮老和尚:煮好吃的素菜度家人

好多在家菩薩說:「老和尚啊!我們在家學佛真是好苦喔...

佛法宇宙觀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概念,叫做四土...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

我們甘心做一隻追石頭的狗嗎

我們先來問一句話,如果現在有人從你的旁邊走過去,你...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女聲念誦

《佛說阿彌陀經》女聲念誦

【視頻】《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