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得諧偶者,云何不等耶?願佛天中天,普為說之。」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不失精進奉行所受,朝暮禮拜,恭敬燃燈,齋戒不厭,心常歡欣,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不見經教,信意不堅,亦有戒名違犯正律;既無形像,亦不燒香然明作禮,恆懷瞋恚,惡口罵詈,六齋不持,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雜物弊篋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床坐棚閣,與世書無異。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離遠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現世罪人非佛弟子,死入泥犁百毒掠治,魂神痛酷不可得言。愚人[夢-夕+登]瞢不能自思,先行無功還怨天地,責聖咎天迷謬乃爾,甚為愚癡,遂為三塗所見綴縛。

「夫人得道皆從善生,經戒自御心身口,善為大鎧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得渡河淵,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現世有慶福追自然,行之得報非神授與。若人不信不持經戒,後生轉劇,善惡逐人如影追形,勿作狐疑,自墮惡道,求脫良難。諦信不犯,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佛世難值人身難獲,汝今侍佛宿福之大,當念報恩班宣法教,廣為福田行之得度,所適無憂。」

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教人殺者,其罪云何?為無罪耶?」

佛言:「阿難!教人殺者,重於自殺。何以故?或是奴婢下賤之人,作無殺意;或為王者縣官所見逼促,不自意出為之所使。教人殺者,而知故犯,陰謀殘害復罪他人,欺罔三尊還負自然,其罪莫大;怨對相報,世世受殃,未有斷絕。現世不安,死入地獄,受毒痛裂,從地獄出為畜生,屠割皮骨以肉償人,皆由前世殘殺暴逆,剋賊眾生陰謀懷害,無有慈心。見人殺者代其歡喜,以用快意過於自殺,罪深如是。」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佛弟子,輕易其師、惡意向師並道德人者,其罪云何?」

佛言:「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德、欣樂人善,不可嫉之。惡意向師、道德人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寧持萬石弩還自射身,為痛不?」

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

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與其師者,痛劇弩射身也。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之人;道德之人當視之如佛,不可嫉謗。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身投火中、利刀割肉,慎勿得嫉謗是善之人,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阿難復白佛言:「師者,為可得呵喝弟子,以小罪成大,得無罪耶?」

佛言:「不可!不可!師、弟之義,義感自然,當相信厚,視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訓之以道,和順忠節不相怨訟。弟子與師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慎莫含毒,小怨成大還自燒身。觀世惡人魔比丘輩,師不如師、弟子非如弟子,但共為惡不念行道。沮壞善者貪慕俗業,不計無常積財自喪,死墮惡趣餓鬼畜生,未甞有是相視若牛,於世何求念報佛恩?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神離苦,超出生死,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人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畏!可畏!」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生是魔界,多有因緣,有居家之求、身口之累,云何行之?」

佛言:「為佛弟子,雖有因緣持戒勿犯,誠信畏慎敬歸三尊,孝事二親內外謹善,不念誑佞心口相應,善權方便進退知時,可得作世間事,不得為世間意。」

阿難白佛:「何謂世間事?何謂世間意?」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估販利業,平斗秤尺施行以理,不得阿枉巧欺以侵於人,葬送、移徙、婚姻、嫁娶是為世間事也。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符咒魘怪、祠祀、解奏、畏忌不吉。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無所畏避,有所施行當啟三尊,無往不吉。戒德之人,道護為強,諸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所往常安。不達之者,自作鄣礙。善惡由心禍福由人,如影追形如響隨聲,天無不覆地無不載;戒行之德福應自然,天神擁護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嘆難可稱量,智士達命沒身不邪,善知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阿難聞佛所說,便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近如來耳飡法味,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興福田,令得脫苦。佛語至誠而信者少,是世多惡,眾生相詛,多信鬼神背正向邪,天堂皆空地獄塞滿,甚可痛哉!若有信者,或一若兩,奈何世凋,乃當如此。佛滅度後,經法獨存,少有行者;人民轉偽,漸銷淪替將衰滅矣。嗚呼!痛哉!復何恃怙?唯願世尊,為諸晚學留神顯化,未可般泥洹。」

阿難因進頌曰:

「佛為三界護,  恩廣普慈大,
 願為晚學類,  未可取泥洹。
 痛矣未達者,  瞢瞢不別真,
 法鼓震三千,  云何不得聞?
 世濁諸惡人,  自還墮顛倒,
 不信世有佛,  自作眾罪本。
 命盡往地獄,  刀劍解其身,
 祠祀好殺生,  鑊湯湧其中;
 淫泆抱銅柱,  大火相燒然,
 誹謗清高士,  鐵鉤拔其舌;
 亂酒無禮節,  洋銅沃其口,
 若生還作人,  癡騃無義方。
 不殺得長壽,  無病常康強;
 不盜後大富,  錢財恆自饒;
 不淫香淨潔,  身體鮮苾芬;
 至誠不欺詐,  為人所信承;
 不醉得聰明,  眾人所尊敬。
 五福超法出,  天人同儔類,
 所生億萬倍,  真諦甚分明。
 癡愚不別道,  蔽聖毀正覺,
 死入無擇獄,  頭上戴鐵輪。
 求死不得死,  須臾已變形,
 矛戟相貫刺,  軀體相殘截。
 曚曚不達事,  惡惡相牽拘,
 展轉眾徒趣,  禽獸六畜形,
 為人所屠割,  以肉償宿怨,
 無道墮惡道,  求脫甚為難。
 人身既難得,  佛法難得聞,
 世尊為眾祐,  安住之特尊。
 敷遺甘露法,  晚學普奉行,
 哀我現深慧,  愍念群生故。
 開悟示道地,  行者得度脫,
 福人在向向,  見諦樂不生。
 自歸安仁聖,  殖種不死路,
 恩慈無過佛,  神妙現威光。
 願使一切人,  得服甘露漿,
 慧船到彼岸,  法磬倡三千。
 彼我無我想,  眾祐轉法輪,
 我等蒙嘉慶,  得捨十二緣,
 歡喜稽首拜,  自歸最無上。」

阿難稽首頌已,諸會大眾得不迴還,心意開解,僧那大鎧志無上道,甘露之音,香熏十方。示現道地為作橋樑,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佛所說,阿難所頌,且悲、且感、且嘆、且喜,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上篇:六菩薩亦當誦持經

下篇:佛說阿難四事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大唐天竺三藏寶思惟譯 爾時,文殊...

犍陀國王經

犍陀國王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尊那經

佛說尊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佛說大乘智印經

佛說大乘智印經卷第一 西天三藏寶法大師賜紫沙門智吉...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註音版】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

【註音版】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佛說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

國清百錄

國清百錄序 隋沙門灌頂撰 先師以陳太建七年歲次乙未。...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序 終南山釋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 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弟子死復生經

弟子死復生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祇...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佛教詞典】法界玄鏡

(書名)具名華嚴法界玄鏡。澄觀著。釋杜順之法界觀門...

【佛教詞典】浮圖

(雜語)Buddha,又Stūpa,又作浮頭、浮屠、佛圖,舊...

最美的孩子

有一個獵人到森林裡去打獵,他沿著清淨鑒人、纖塵不染...

聖嚴法師: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的變化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

如何預防「坐」出來的六種病

一、頸椎病 原因: 頸椎病的根源是頸椎間盤退行變性後...

貧人持戒脫離險境

佛在王舍城,為五百羅漢、菩薩千人說:從前有一貧人因...

正釋四念處

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

極樂世界有沒有小酒和花生米

從前有一位讀書人,去拜訪老和尚,老和尚隨緣轉述西方...

觀音菩薩用功的方法

今日是兩個七的第二天。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各位來參加...

系緣念的念佛方法要怎麼修

大家都知道我們念佛的方法裡面有一個叫做系緣念,這種...

妙蓮老和尚《塗糞喻懺罪》

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懺悔,懺悔才安樂。但是不可...

莫失好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

講完信、願、持名,佛陀為什麼又講今現在說法呢? 這個...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

俗話說: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簡單的一句話,包含...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三重淨宗學會

《佛說阿彌陀經》三重淨宗學會

【視頻】金剛寶懺(佛光山)

金剛寶懺(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