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分律卷第四十四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四分律卷第四十四(三分之八)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瞻波揵度第十

爾時世尊在瞻波城伽尸國婆娑婆聚落。時異住處有舊比丘,常接眾人猶如泉水,作如是言:「若未來客比丘,我當供給所須,為作洗浴飲食供養。」時有眾多比丘在伽尸國人間遊行,至婆娑婆聚落。時彼比丘即供給所須食飲供養,彼比丘異時作如是念:「我不能常從白衣乞索飲食、供具、作洗浴、作粥供養;此客比丘道路遠來今已懈息,本未有知識今已有知識,我今寧可不復求索。」於是即止。彼客比丘作是念:「此比丘憎我曹,本供給我等所須飲食、洗浴之具,今止不復與我,我等寧可舉此比丘耶?」彼即和合舉此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能自知是犯、非犯?是舉、非舉?為如法舉羯磨成就?為不如法舉羯磨不成就?我今寧可往瞻婆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若有言教,隨世尊所教我當施行。」

爾時此舊比丘持衣缽,詣瞻婆往世尊所,頭面作禮已卻住一面。爾時世尊慰勞客比丘:「乞求易得不?住止和合不?道路不疲極不?」答言:「住止和合,乞求易得,道路不疲極。」「汝比丘從何所來?」彼比丘言:「我在伽尸國婆娑婆聚落,於異住處舊比丘常接眾客所須,猶如泉水。若未來有客比丘來者,供給所須飲食、若作粥、洗浴具。後有眾多比丘,在伽尸國人間遊行,至婆娑婆聚落。我時即供給所須飲食、若作粥、洗浴具。大德!我時作如是念:『我不能常至白衣家乞索飲食所須之具,此諸客比丘今已懈息,本未有知識今已有知識,我今寧可不復求索。』於是即止。彼客比丘作如是語:『舊比丘憎我等,先常供給我所須飲食、作粥、洗浴具,今不復供給我曹,寧可舉彼比丘罪。』即便共和合共舉。大德!我作如是念:『不能知是犯、非犯?是舉、非舉?為是如法舉羯磨成就?為是不如法舉羯磨不成就耶?我寧可往瞻婆城詣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若有言教,隨世尊教施行。』」佛告彼比丘:「汝比丘無犯、非犯;非舉、不成舉、非法舉。汝比丘羯磨不成就,汝比丘可還去至婆娑婆聚落,還供給眾客所須,猶如泉水。比丘我共汝作伴,如法非不如法。」

時彼客比丘,從婆娑婆聚落人間遊行,至伽尸國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爾時世尊,慰勞客比丘:「汝曹住止和合不?不以乞食疲苦耶?」彼比丘答言:「住止和合,不以乞食為苦。」問言:「汝從何所來?」答言:「我從婆娑婆聚落來。」問言:「彼頗有舊住比丘,常供給眾客所須,猶如泉水,汝等舉耶?」答言:「實舉。世尊!」佛問言:「汝等以何事故舉?」答言:「無事無緣。」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彼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癡人!舊比丘供給客比丘,猶如泉水,而汝等無事而舉?」爾時世尊呵責客比丘已,告諸比丘:「有四羯磨:非法羯磨、非法別眾羯磨、非法和合羯磨、法別眾羯磨。是中二羯磨:非法羯磨、別眾羯磨不應作,若作如法治。法羯磨、和合羯磨應作。有四滿數:有人得滿數不應呵、有人不得滿數應呵、有人不得滿數亦不應呵、有人得滿數亦應呵。何等人得滿數不應呵?若為作呵責羯磨、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彼人得滿數不得呵。何等人不得滿數應呵?若欲受大戒人,此人不得滿數得呵。何等人不得滿數亦不得呵?若為比丘作羯磨,比丘尼不得滿數不得呵,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若言:『犯邊罪、若犯比丘尼、若賊心受戒、若壞二道、若黃門、若殺父母、若殺阿羅漢、若破僧、若恶心出佛身血、若非人畜生、若二根、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別住、若在戒場上、若神足在空、若隱沒、若離見聞處、若所為作羯磨人。』如是等人不得滿數不應呵。何等人得滿數亦得呵?若善比丘同一界住,不以神足在空、不隱沒、不離見聞處、乃至語傍人,如是等人得滿數應呵。」

時六群比丘,一人舉一人,一人舉二人、或舉三人,或舉僧。二人舉一人,二人舉二人、或舉三人、或舉僧。三人舉一人,或舉二人、或舉三人、或舉僧。僧舉僧。諸比丘白佛,佛言:「不得一人舉一人、二人、三人、舉僧。不得二人舉一人、二人、三人、舉僧。不得三人舉一人、二人、三人、舉僧。不得僧舉僧。若一人舉一人,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不應爾。若一人舉二人、三人、僧,若二人舉一人、二人、三人、僧,若三人舉一人、舉二人、舉三人、舉僧,僧舉僧,非法羯磨、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爾時六群比丘重作羯磨,作呵責羯磨已,復作擯羯磨、作依止、作遮不至白衣家、與作舉、與作波利婆沙、與作本日治、與摩那唾、與阿浮訶那、與現前毘尼、與憶念毘尼、與不癡毘尼、與自言治、與作多覓罪、與作多覓罪相、與如草覆地。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重作羯磨、不應作呵責羯磨已,復作擯羯磨乃至如草覆地。」爾時佛告諸比丘:「有四種僧: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是中四人僧者,除自恣、受大戒、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是中五人僧者,在中國除受大戒、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是中十人僧者,除出罪,餘一切如法羯磨應作。是中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應作,況復過二十!若應四人羯磨,四人少一人作羯磨者,非法非毘尼羯磨。若以比丘尼作第四人,若以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若言:『犯邊罪、若犯比丘尼、若賊心受戒、若壞二道、若黃門、若殺父母、殺阿羅漢恶心出佛身血、若非人若畜生、若二根、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所為作羯磨人。』以如是人足滿四人,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亦如是。」

爾時六群比丘作非法非毘尼羯磨,彼作非法別眾羯磨、非法和合羯磨、法別眾羯磨、法相似別眾羯磨、法相似和合羯磨、作呵不止羯磨。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作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作非法別眾羯磨、不應作非法和合羯磨、不應作法別眾羯磨、不應作法相似別眾羯磨、不應作法相似和合羯磨、不應作呵不止羯磨。云何非法非毘尼羯磨?白二羯磨,作白已不作羯磨,是名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二白不作羯磨、作三白不作羯磨、作眾多白不作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白二羯磨,作一白二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一白三羯磨、作一白眾多羯磨,作二白一羯磨、作二白二羯磨、作二白三羯磨、作二白眾多羯磨,作三白一羯磨、作三白二羯磨、作三白三羯磨、作三白眾多羯磨,作眾多白一羯磨、作眾多白二羯磨、作眾多白三羯磨、作眾多白眾多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白二羯磨,作一羯磨不作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二羯磨不作白、作三羯磨不作白、作眾多羯磨不作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白二羯磨,作一羯磨二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一羯磨三白、作一羯磨眾多白、作二羯磨一白、作二羯磨二白、作二羯磨三白、作二羯磨眾多白、作三羯磨一白、作三羯磨二白、作三羯磨三白、作三羯磨眾多白、作眾多羯磨一白、作眾多羯磨二白、作眾多羯磨三白、作眾多羯磨眾多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白二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白四羯磨,作一白不作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二白不作羯磨、作三白不作羯磨、作眾多白不作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一白一羯磨、作一白二羯磨、作一白眾多羯磨、作二白一羯磨、作二白二羯磨、作二白三羯磨、作二白眾多羯磨、作三白一羯磨、作三白二羯磨、作三白三羯磨、作三白眾多羯磨、作眾多白一羯磨、作眾多白二羯磨、作眾多白三羯磨、作眾多白眾多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白四羯磨,作一羯磨不作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二羯磨不作白、作三羯磨不作白、作眾多羯磨不作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一羯磨一白、作一羯磨二白、作一羯磨三白、作一羯磨眾多白、作二羯磨一白、作二羯磨二白、作二羯磨三白、作二羯磨眾多白、作三羯磨二白、作三羯磨三白、作三羯磨眾多白、作眾多羯磨一白、作眾多羯磨二白、作眾多羯磨三白、作眾多羯磨眾多白,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作白四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三羯磨法作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無罪,餘比丘語言:「汝犯罪,見不?」答言:「不見。」彼即舉作不見罪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懺悔罪,餘比丘語言:「汝犯罪,應懺悔。」答言:「我不懺悔。」彼即舉作不懺悔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惡見,應捨。」答言:「我不捨。」彼即舉作惡見不捨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無罪、無罪懺悔,餘比丘語言:「汝見罪不?汝應懺悔。」答言:「我不見罪、我不懺悔。」彼即舉作不見罪、不懺悔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無罪、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有罪,惡見應捨。」答言:「我不見罪、無惡見不捨。」彼即舉作不見罪、惡見不捨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罪懺悔、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罪應懺悔,捨惡見。」答言:「我不懺悔,我無惡見不捨。」彼即舉作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無罪、無罪懺悔、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罪,應懺悔,捨惡見。」答言:「我不見罪、不懺悔、無惡見不捨。」彼即舉作不見罪、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罪見無罪,餘比丘問言:「汝見罪不?」答言:「見。」彼比丘即舉作不見罪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罪懺悔,餘比丘語言:「汝有罪應懺悔。」答言:「當懺悔。」彼比丘即舉作不懺悔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惡見應捨。」答言:「我當捨。」彼即舉作惡見不捨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罪、見無罪不懺悔,餘比丘語言:「汝見罪應懺悔。」答言:「我見罪當懺悔。」彼即舉作不見罪不懺悔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見罪、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罪,惡見應捨。」答言:「我見罪,當捨惡見。」彼即舉作不見罪、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無罪懺悔、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罪應懺悔,惡見應捨。」答言:「當懺悔,捨惡見。」彼即舉作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無罪、無罪懺悔、無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罪,當懺悔,惡見應捨。」答言:「我見罪,當懺悔,捨惡見。」彼即舉作不見罪、不懺悔惡、見不捨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餘比丘語言:「汝有罪見不?」答言:「見。」彼即舉作不見罪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有罪懺悔,餘比丘語言:「汝有罪應懺悔。」答言:「我當懺悔。」彼即舉作不懺悔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有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惡見應捨。」答言:「當捨。」彼即舉作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有罪應懺悔,餘比丘語言:「汝見有罪應懺悔。」答言:「我見罪當懺悔。」彼即作舉不見罪、不懺悔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有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有罪,惡見應捨。」答言:「我見罪,當捨惡見。」彼比丘即舉作不見罪、惡見不捨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有罪懺悔、有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罪當懺悔,惡見當捨。」答言:「我當懺悔,當捨惡見。」彼即舉作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懺悔、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罪當懺悔,惡見應捨。」答言:「我見罪當懺悔,捨惡見。」彼即舉作不見罪、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是為非法非毘尼羯磨。

「云何如法如毘尼羯磨?白二羯磨,如白法作白,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白四羯磨,如白法作白,如三羯磨法作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餘比丘問言:「汝有罪見不?」答言:「不見。」彼即舉作不見罪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有罪應懺悔,餘比丘語言:「汝有罪應懺悔。」答言:「我不懺悔。」彼即舉作不懺悔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惡見應捨。」答言:「不捨。」彼即舉作惡見不捨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有罪懺悔,餘比丘語言:「汝見有罪、有罪懺悔。」答言:「不見不懺悔。」彼即如其所犯,作不見罪、不懺悔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有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罪,有惡見應捨。」答言:「我不見罪,惡見不捨。」彼即如其所犯罪,與作不見罪、惡見不捨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有罪懺悔、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有罪當懺悔,惡見當捨。」答言:「我不懺悔、不捨惡見。」彼即如其所犯,作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是中有比丘,見有罪懺悔、惡見不捨,餘比丘語言:「汝見有罪當懺悔,惡見應捨。」答言:「我不見罪、不懺悔、不捨惡見。」彼即如其所犯罪,作不見罪、不懺悔、不捨惡見羯磨。佛言:「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是為如法如毘尼羯磨。

「云何非法別眾羯磨?同一住處羯磨時有不來者應與欲而不與欲,在現前應呵者便呵,彼作白二羯磨、作白四羯磨、白此事乃為彼事作羯磨,是為非法別眾羯磨。云何非法和合羯磨?有同一住處,和合一處羯磨時有不來應與欲者與欲,在現前應得呵者不呵,作白二羯磨作白四羯磨,白此事乃為彼事作羯磨,是為非法和合羯磨。云何法別眾羯磨?同一住處羯磨時有不來者應與欲不與欲,在現前應得呵者呵,彼作白二白四羯磨如法作,是為法別眾羯磨。云何法相似別眾羯磨?同一住處羯磨時有不來者、應與欲不與欲、在現前應呵者呵、作白二白四羯磨、前作羯磨後作白,是為法相似別眾羯磨。云何法相似和合羯磨?同一住處羯磨時有不來者應與欲者與欲,在現前應得呵者不呵,白二白四羯磨,前作羯磨後作白,是為法相似和合羯磨。

「何等人作呵責成呵?或有人呵成呵、或有人呵不成呵。何者呵不成呵?為比丘作羯磨,比丘尼呵不成呵。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若言:『犯邊罪、犯比丘尼、或賊心受戒、或壞二道、黃門、殺父母、殺阿羅漢、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非人畜生、二根、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在戒場上、若作別住、若以神足在空、若隱沒、若離見聞處、若所為作羯磨人。』如是人呵不成呵。云何呵成呵?若善比丘同在一界內住、不在空、不隱沒、不離見聞處乃至語比坐,如是人呵成呵,是為呵羯磨。」

爾時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應作呵責羯磨,乃與作擯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不?」佛語優波離:「此不如法羯磨。」優波離復白佛言:「應與作呵責羯磨,乃與作依止羯磨、若乃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乃至如草覆地,是如法如毘尼羯磨不?」佛言:「不如法,不應與作呵責羯磨,乃作擯羯磨、乃至如草覆地,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如是展轉乃至如草覆地,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應爾。」佛語優波離:「若應作呵責羯磨與作呵責羯磨,此是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如是乃至如草覆地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應爾。」

爾時有異住處,眾僧與比丘作呵責羯磨,乃作非法別眾羯磨。餘眾僧聞彼眾僧與比丘作呵責羯磨,乃作非法別眾羯磨羯磨不成。「我曹當與作呵責羯磨。」即作呵責羯磨,非法和合。復有餘處僧聞彼眾僧為比丘作呵責羯磨,非法和合羯磨不成。「我曹當為作呵責羯磨。」彼即作呵責羯磨,法別眾。餘處僧聞彼眾僧為比丘作呵責羯磨,法別眾羯磨,羯磨不成。「我曹當為作呵責羯磨。」即作呵責羯磨,法相似別眾。餘處僧聞彼眾僧為比丘作呵責羯磨,法相似別眾羯磨不成。「我曹當為作呵責羯磨。」法相似和合羯磨。彼比丘作如是念:「我當云何?」即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言:「諸如是不如法羯磨不成就,如是一切羯磨亦不成就。」

爾時有住處,眾僧為比丘作非法別眾羯磨。爾時眾多僧皆共諍,或言非法別眾羯磨、或言非法和合、或言法別眾、或言法相似別眾、或言法相似和合、或言羯磨成就、或言不成就。諸比丘不知云何?告餘比丘。餘比丘往白佛,佛言:「彼住處眾僧,為比丘作呵責羯磨,非法別眾。是中眾多僧各各共諍,或言非法別眾、或言非法和合、乃至言成不成。是中僧言非法別眾者,此是法語,乃至法相似和合者,此亦如是是法語。」

爾時優波離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若有比丘,僧先與羯磨,後眾僧與解,成不成解耶?」佛語優波離:「或成、或不成。」復問:「云何成不成?」佛告優波離:「有十三種人,僧先為作羯磨不成解。除此十三種人已,為餘人作羯磨已,若僧與解者得成解。」優波離復問佛:「若僧先為作羯磨,為解羯磨已驅出,成驅出為不成耶?」佛言:「或有成驅出、或有不成驅出。若為十三種人作羯磨已,驅出成驅出。除此十三種,為餘人作羯磨,後解羯磨得解,若驅出不成驅出。」(瞻波揵度具足竟)

呵責揵度第十一之一

爾時佛在舍衛國。有二比丘:一名智慧、二名盧醯那,憙鬪諍、共相罵詈、口出刀劍、互求長短。彼自共鬪諍罵詈,若復有餘比丘共鬪諍者,即復往彼勸言:「汝等好自勉力莫不如他,汝等多聞智慧、財富亦勝、多有知識。我等為汝作伴黨。」是中眾僧,未有諍事便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諸比丘作如是念:「以何因緣,眾僧未有諍事令諍事起,已有諍事而不除滅?」諸比丘即知此二比丘智慧、盧醯那,憙共鬪諍、共相罵詈、口出刀劍、互求長短自共鬪諍罵詈。若有餘比丘鬪諍,即復往彼勸言:「汝等好自勉力莫不如他,汝等多聞智慧、財富亦勝、多有知識。我等當為汝作伴黨。」是故令僧未有諍事便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時眾中有比丘聞,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者,嫌責彼二比丘已,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彼二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智慧、盧醯那,共相鬪諍罵詈、口出刀劍、互求長短,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聽諸比丘與智慧、盧醯那作呵責白四羯磨,應如是作集僧。集僧已為智慧等作舉,作舉已為作憶念,作憶念已應與罪。眾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智慧、盧醯那二比丘,憙共鬪諍、共相罵詈、口出刀劍、互求長短,彼自共鬪諍已,若復有餘比丘鬪諍者,即復往彼勸言:「汝等勉力莫不如他,汝等多聞智慧、財富亦勝、多有知識。我等當為汝作伴黨。」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若僧時到僧忍聽,為智慧等二比丘作呵責羯磨。「若後復更鬪諍共相罵詈者,眾僧當更增罪治。」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智慧、盧醯那二比丘,憙共鬪諍、共相罵詈、口出刀劍、互求長短,彼自共鬪諍已,若復有餘比丘鬪諍者,即復往彼勸言:「汝等勉力莫不如他,汝等智慧多聞、財富亦勝、多有知識。我等當為汝作伴黨。」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除滅。僧為智慧等二比丘作呵責羯磨。誰諸長老忍僧與智慧等二比丘作呵責羯磨,「若後復更鬪諍共相罵詈者,眾僧當更增罪治。」忍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第一羯磨竟。』如是第二、第三說。『僧已忍為智慧等作呵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為作呵責竟,五事不應作:一、不應授人大戒;二、不應受人依止;三、不應畜沙彌;四、不應受僧差教授比丘尼;五、若僧差不應教授,是為呵責羯磨竟五事不應作。復有五事不應作:不應說戒、若僧中問毘尼義不應答、若眾僧差作羯磨不應作、若僧中揀集智慧者共評論眾事不得在其例、若僧差作信命不應作,是為呵責羯磨竟五事不應作。復有五事不應作:不得早入聚落、不得逼暮還、應親近比丘不應親近外道、應好順從諸比丘教、不應作異語,呵責竟五事不應作。復有五事不應作:眾僧隨所犯為作呵責羯磨已、不應復更犯此罪餘亦不應犯、若相似若從此生者、若復重於此、不應嫌羯磨及羯磨人,呵責竟五事不應作。復有五事不應作:善比丘為敷座供養不應受、不應受他洗足、不應受他安洗足物、不應受他拭革屣、不應受他揩摩身,呵責羯磨竟五事不應作。復有五事不應作:不應受善比丘禮拜、合掌問訊、迎逆、持衣缽,呵責羯磨竟五事不應作。復有五事不應作:不應舉善比丘、為作憶念作自言、不應證他事、不應遮布薩自恣、不應共善比丘諍,是為呵責竟五事不應作。應如是作。」

眾僧為智慧、盧醯那作呵責白四羯磨竟,諸比丘白佛,佛言:「有三法作呵責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就。云何三?不作舉、不作憶念、不伏首罪。復有三事:無犯、犯不應懺悔、若犯罪已懺悔竟。復有三事:不作舉、非法、別眾。復有三事:不作憶念、非法、別眾。復有三事:不伏罪、非法、別眾。復有三事:不犯、非法、別眾。復有三事:犯不應懺罪、非法、別眾。復有三事:犯罪已懺悔竟、非法、別眾。復有三事:不現前、非法、別眾。如是三法作呵責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就。復有三事作呵責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何等三?為作舉、作憶念、作自言。復有三事:犯罪、犯可懺罪、犯未懺罪。復有三事:作舉、法、和合;作憶念、法、和合;作自言、法、和合;犯罪、法、和合;犯可懺罪、法、和合;犯未懺悔罪、法、和合;現前、法、和合,是為三法作呵責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

「有五法作呵責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就:不在現前、不自言、為清淨者、非法、別眾,是為五事作呵責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就。有五法作呵責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何等五?在現前、自言、不清淨、法、和合,是為五法作呵責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若眾僧在小食上後食上,若說法若布薩,被呵責羯磨人,正衣服脫革屣在一面住,胡跪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受我懺悔,自今已去自責心止不復作。』」

時智慧、盧醯那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求解呵責羯磨。諸比丘白佛,佛言:「若隨順眾僧無所違逆,求解呵責羯磨者,聽解作白四羯磨。有五法不應為解呵責羯磨:不應授人大戒,乃至與善比丘共鬪。呵責者有如是五法,不應為解呵責羯磨。有五法應解:不授人大戒乃至不與善比丘共鬪。呵責羯磨者有如是五法應解。應如是解,被呵責羯磨人應至眾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僧與作呵責羯磨。我今隨順眾僧無所違逆,從僧乞解呵責羯磨。願僧慈愍故,為我解呵責羯磨。』如是第二、第三白。眾中當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僧為作呵責羯磨。彼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從眾僧乞解呵責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解某甲比丘呵責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僧為作呵責羯磨。彼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今從眾僧乞解呵責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某甲比丘解呵責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忍解某甲比丘呵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時羈離那國,有二舊住比丘:一名阿濕卑,二名富那婆娑。在羈離那國行惡行、污他家,行惡行亦見亦聞,污他家亦見亦聞。彼作如是惡行:自種華樹、教他種、自溉、教他溉、自摘華、教他摘、自作華鬘、教他作、自持種種華往、教他持往白衣家、有男有女同一床坐、同一器食、同一器飲、歌舞戲笑、作眾伎樂,若他作者即復唱和共作、或吹脣或彈鼓簧、或作吹貝聲、或作孔雀聲、或作鶴鳴、或走或佯跛行、或嘯或作俳說人、或受僱戲笑。時眾多比丘,從伽尸國人間遊行,至羈離那國,清旦著衣持缽入城乞食。行步進止威儀庠序,視瞻安諦屈申俯仰,執持衣缽直視而前,諸根不亂,於羈離那國乞食。諸居士見已作如是言:「此復是何等人?諦視而不戲笑、不左右顧視、不相親近娛樂、亦不相慰問。我曹不應與此人食,不如我曹沙門阿濕卑、富那婆娑,亦不諦視、言語戲笑、左右顧視、共相娛樂、而相慰問,如是人我曹當與飯食。」時諸比丘在羈離那國乞食限得飽足,彼比丘作如是念:「此中舊住比丘惡,惡比丘在中住,遠離善比丘。彼作如是惡行:種若干華樹,乃至受他僱使。」時諸比丘從羈離那國人間遊行,還舍衛國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爾時世尊慰勞諸比丘:「汝曹住止和合安樂不?不以飲食為疲苦耶?」白佛言:「眾僧住止和合安樂。我曹從伽尸國人間遊行,至羈離那國。」具以因緣白世尊。世尊爾時以無數方便呵責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阿濕卑、富那婆娑,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作眾惡行:種雜華樹,乃至受他僱使。」爾時世尊呵責阿濕卑、富那婆娑已,告諸比丘:「聽僧為阿濕卑、富那婆娑作擯白四羯磨。應如是作,集僧,集僧已為阿濕卑富那婆娑作舉,作舉已為作憶念,作憶念已與罪。是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阿濕卑、富那婆娑比丘,於羈離那國污他家、行惡行,彼污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為阿濕卑、富那婆娑作擯羯磨。「汝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汝可離此住處去,不須在此住處。」白如是。』『大德僧聽!此阿濕卑、富那婆娑比丘,在羈離那國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僧今為阿濕卑、富那婆娑作擯羯磨。「汝污他家、行惡行,污他家亦見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汝離此住處去,不須在此住。」誰諸長老忍僧為阿濕卑、富那婆娑比丘作擯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初羯磨竟。』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忍為阿濕卑富那婆娑作擯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擯羯磨者,有五法不應作:不得授人大戒,乃至不得與善比丘共鬪。應如是作,如上呵責羯磨,除餘眾中說戒。」

眾僧已為阿濕卑、富那婆娑比丘作擯白四羯磨已,諸比丘白佛,佛言:「有三法、有五法作擯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就,如上。有三法、有五法作擯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如上。」

彼被擯比丘不喚自來至界內,諸比丘白佛,佛言:「不應不喚來至界內,聽在外住。遣好信來至僧中白:『大德僧懺悔。自今已去自責心,更不復爾。』」

彼阿濕卑比丘等,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擯羯磨。諸比丘白佛,佛言:「若隨順眾僧無所違逆,從僧乞解擯羯磨者,應與解作白四羯磨。有五法不應與解擯羯磨,從授人大戒乃至與善比丘共鬪。復有五法應與解擯羯磨,從不授人大戒乃至不與善比丘共鬪。如是解被擯比丘,應至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如是白:『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僧與我作擯羯磨。我今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擯羯磨。願僧慈愍故,為我解擯羯磨。』如是第二、第三說。眾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僧與作擯羯磨。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擯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為某甲比丘解擯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僧為作擯羯磨。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擯羯磨。僧今為某甲比丘解擯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某甲比丘解擯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如是第二第三說。『僧已忍為某甲比丘解擯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有比丘名僧芻,癡無所知多犯眾罪,共諸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諸比丘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僧芻比丘言:「汝癡無所知多犯眾罪,云何共諸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隨順佛法耶?」諸比丘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爾時集比丘僧,以無數方便呵責僧芻比丘:「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共諸白衣雜住而相親附,癡無所知多犯眾罪不順佛法?」呵責已告諸比丘:「聽僧為僧芻比丘作依止白四羯磨。應如是作,集僧,集僧已與作舉,作舉已與作憶念,作憶念已與罪。眾中當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僧芻比丘,癡無所知多犯眾罪,共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若僧時到僧忍聽,與僧芻比丘作依止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僧芻比丘,癡無所知多犯眾罪,共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僧今為僧芻比丘作依止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僧芻比丘作依止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第一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忍為僧芻比丘作依止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作依止羯磨竟,五事不應作:不得授人大戒,乃至不得與善比丘共鬪。應如是作。」

是中眾僧與僧芻比丘作依止白四羯磨竟,諸比丘白佛,佛言:「有三法、有五法,得作依止羯磨、不得作依止羯磨,如上。」彼稱方作依止羯磨,彼方破壞人民反叛,佛言:「不應稱方作依止羯磨。」彼稱國土作依止羯磨,彼國土破壞人民散亂,佛言:「不應稱國土作依止羯磨。」彼稱住處作依止羯磨,彼住處人民破壞,佛言:「不應稱住處作依止羯磨。」彼稱人作依止羯磨,彼人或破戒、或破見、或破威儀、或被舉、或滅擯、或應滅擯,不能增益沙門法,佛言:「不應稱人作依止羯磨。」彼稱安居作依止羯磨,彼人安居中得智慧,佛言:「不應依安居作依止羯磨,聽語言:『汝應受依止住。』」

爾時僧芻比丘,與聚落中比丘親厚,多聞、智慧、善能語言。僧芻比丘,即往彼所學法毘尼,安居中得智慧,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眾僧乞解依止羯磨。諸比丘白佛,佛言:「若僧芻比丘,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眾僧乞解依止羯磨,應與解作白四羯磨。有五法不應與解依止羯磨:從與人受大戒乃至與善比丘共鬪。有五法應與解依止羯磨:從不與人授大戒乃至不與善比丘共鬪,如是五法應與解依止羯磨。應如是解,彼被依止羯磨者應來至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僧與我作依止羯磨。我今隨順眾僧,從僧乞解依止羯磨。願僧慈愍故,為我解依止羯磨。』如是第二、第三白。眾中應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僧與作依止羯磨。彼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依止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為某甲比丘解依止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僧為作依止羯磨。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依止羯磨。僧今與某甲比丘解依止羯磨。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解依止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如是第二第三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解依止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時舍利弗、目連與五百比丘俱,從伽尸國人間遊行,至密林中。時舍利弗、目連,在阿摩梨園中。時有質多羅居士,聞舍利弗、目連從伽尸國人間遊行,至密林中,在阿摩梨園中住。時彼居士至舍利弗、目連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舍利弗、目連為種種說法開化,令得歡喜。時居士聞舍利弗等說法,開解歡喜已白言:「願大德與眾僧俱受我明日請。」舍利弗、目連默然受之。居士知舍利弗目連許已,從坐起作禮而去。即還其家辦具種種飲食,世間美饌無味不有。

爾時阿摩梨園中舊住比丘字善法,作如是念:「我寧可往質多羅居士家看其辦具飲食。云何為客比丘作食?云何為舊住比丘作食?」爾時善法比丘即往其家,至作食處看,見其所辦最上世間所有飲食之具無味不有,見已作如是言:「居士為客比丘作異種種食,為舊住比丘作異種飲食。」彼嫉姤心生瞋恚,便作如是惡言:「居士所辦具飲食中,最勝世間所有飲食之具無味不有,唯無胡麻滓。」彼質多羅居士即語言:「長老善法!懷如是多寶,根、力、覺、意、禪定、正受,作如是麁言。善法!我辦如是美食,用胡麻滓作何等?」即復言:「我今當說譬喻,有智之人以喻自解。譬如有國土無雞,是中有賈客,持雌雞來至國中。時彼雌雞,無有雄雞,與烏共通。時雞便生卵有子出,不作雞鳴復不烏喚,即名之為烏雞。如是善法!懷如是多寶,根、力、覺、意、禪定、正受,而作此麁言。辦具如是上饌美食,方求胡麻滓用作何等?」彼作如是言:「居士罵我,我今欲去。」居士言:「大德善法!我不惡言,亦不罵詈。大德善法!可樂在此密林中住,我當供給衣被、臥具、飲食、湯藥。」彼作如是言:「居士罵我,我欲去。」即問言:「大德!欲至何處去?」答言:「我欲至舍衛國世尊所。」居士言:「如我所共言語具白世尊,無令增減。何以故?汝當還來至我所。」

爾時善法比丘,持衣缽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已卻坐一面。時世尊慰問諸比丘:「住止安樂不?不以飲食疲苦耶?」答言:「住止安樂,不以飲食為苦。」以居士所言之事具白世尊,無有增減。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善法比丘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善法!彼居士有信樂,作檀越多有利益供給眾僧,乃以下賤言罵他?」時世尊呵責善法已,告諸比丘:「聽諸比丘為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白四羯磨。有五法比丘不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不恭敬父母、不敬沙門婆羅門、所應持者而不堅持,有如是五法,僧不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有五法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所應持者堅持不捨,有如是五法,僧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比丘有十法,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惡說罵白衣家、方便令白衣家損減、作無利、作無住處、鬪亂白衣、於白衣前謗佛法僧、在白衣前作下賤罵、如法許白衣而不實。比丘有如是十法,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如是有九法、八法,乃至一法惡說罵白衣,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應如是作,集僧,集僧已為作舉,作舉已為作憶念,作憶念已與罪。眾中應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此善法比丘,質多羅居士信樂檀越,常好佈施供給眾僧,而以下賤惡罵詈之。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為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善法比丘,質多羅居士信樂檀越,常好佈施供給眾僧,而以下賤罵詈之。僧今為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僧已忍與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已,有五法不應作:不得授人大戒,乃至不得與善比丘共鬪。應如是作。」

僧為善法比丘作遮不至白衣家白四羯磨竟,諸比丘白佛,佛言:「有三法、有五法,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非法非毘尼羯磨不成就,如上。有三法、有五法,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如法如毘尼羯磨成就,如上。」佛言:「聽差使至質多羅居士家,為善法比丘懺悔質多羅居士,作白二羯磨。有八法應差使:一、聞。二、能善說。三、已自解。四、能解人意。五、受人語。六、能憶持。七、無闕失。八、解善惡言義。有如是八法應差使。」即說偈言:

「在眾智人前,  言無有錯謬;
 亦無有增減,  不失所言教。
 言不可破壞,  聞不以傾動;
 有如此比丘,  堪能為作使。

「有如是八法,阿難盡能持,聞、能善說、己身自解、能解人意、受人語、能憶持、無有闕失,解善惡言義。」佛言:「聽僧差阿難為使,為善法比丘懺悔質多羅居士,作白二羯磨。應如是作,眾中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差阿難為使,為善法比丘懺悔質多羅居士。白如是。』『大德僧聽!今僧差阿難為使,為善法比丘懺悔質多羅居士。誰諸長老忍差阿難為使,為善法比丘懺悔質多羅居士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差阿難為使,為善法比丘懺悔質多羅居士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僧差使竟,至居士家如是語:『居士!懺悔!僧已為善法比丘作罰謫。』彼若受懺悔者善。若不受,應至眼見耳不聞處,安羯磨比丘著眼見耳不聞處,教令如法懺悔。復來語居士言:『居士!懺悔!彼比丘先犯罪,今已為懺悔,罪已除。』彼若受懺悔者善。若不受者,犯罪比丘應自往懺悔。」

如是阿難聞世尊教已,將善法比丘至質多羅居士家,語言:「懺悔!居士!彼比丘,僧已為作謫罰。」質多羅居士即共懺悔。

時善法比丘,順從眾僧不敢違逆,從眾僧乞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諸比丘白佛,佛言:「若善法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乞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應與解白四羯磨。有五法不應與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從授人大戒乃至與善比丘共鬪。有五法應與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從不授人大戒乃至不與善比丘共鬪。有如是五法,應與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應如是解,彼被羯磨人應來至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右膝著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德僧聽!我比丘某甲,僧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我今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眾僧乞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願僧慈愍故,為我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如是第二、第三說。眾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聽!某甲比丘,僧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彼比丘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眾僧乞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今僧為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白如是。』『大德僧聽!彼某甲比丘,僧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彼比丘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僧今為某甲比丘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誰諸長老忍僧為某甲比丘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如是第二、第三說。『僧已忍為某甲比丘解遮不至白衣家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四分律卷第四十四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安居...

鼻奈耶

鼻奈耶序 釋道安述 阿難出經,面承聖旨,五百應真更互...

佛說淨業障經

佛說淨業障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

四分律比丘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四分比丘戒本(並序) 西太原...

心賦註

注心賦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

密菴和尚語錄

密菴禪師語錄序 密菴禪師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

【註音版】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

文殊師利普門會...

正法華經

正法華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光瑞品第一...

【註音版】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

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

六妙法門

六妙法門 天台大師於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門 六妙門者。...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金光明懺齋天儀規

一、淨壇: 1、唱誦 瑤天玉露。覺海金波。大千沙界灑...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佛教詞典】尸城

(地名)拘尸那城之略。佛入滅處也。...

【佛教詞典】八萬四千塔

謂多數之寺塔。據善見律毗婆沙卷一謂佛滅後,阿育王作...

秋季最佳的5種潤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

麥當勞全球總裁離職轉賣素食漢堡

2015年11月5日,位於美國加州的初創公司超越肉食 (Be...

每個人的生和死,別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

兩位大師持名念佛求生淨土

智者大師雖然他是在教下(天台)專攻專修,但對於西方...

被信任是一種幸福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使。一個在船尾搞勤雜...

禍福由因,改變在緣

我們從我們內心的相狀,看到過去的因,也看到你現在面...

沒耐心怎麼能得到財富

一位立志在40歲非成為億萬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歲的時...

都是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

傅大士《十勸頌》

傅大士(497569)是齊梁之際著名大居士,又稱善慧大士,...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

受持齋法,長養福德智慧

齋,意為長淨,長養善法,清淨梵行的意思,佛弟子應盡...

就憑這點,地藏菩薩一定度脫你

念地藏菩薩,絕不會墮入三途。不論《地藏經》、《占察...

【視頻】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童聲念誦)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童聲念誦)

【視頻】《地藏經》法鼓山念誦

《地藏經》法鼓山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