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分律卷第三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分之九明尼戒法)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一百七十八單提法之七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乘乘在道行。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乘乘而行,如淫女賊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乘乘在道行?」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乘乘行?」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乘乘在道行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有老者,或羸病氣力微弱,不能從此住處至彼住處。佛言:「自今已去聽乘步挽乘一切女乘。」時諸比丘尼,有難事或命難、梵行難,疑不敢乘乘走。佛言:「自今已去有如是諸難事聽乘乘去。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無病乘乘行,除時因緣,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乘者有四種:象乘、馬乘、車乘、步乘。

彼比丘尼,無病乘乘行,隨所行村界,一一波逸提。若無村阿蘭若處,行十里一波逸提。減一村界、若減十里,突吉羅。若行一家界內,突吉羅。方便欲去而不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乘種種安乘;若命難、梵行難乘乘走;或為強力所執將去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五十九)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帶。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不著僧祇支入村,如賊女淫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不著僧祇支入村,露胸腋乳腰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村者如上。

彼比丘尼,不著僧祇支入村門,波逸提。一腳在門外、一腳在門內,若方便欲入而不入,若期入而不入者,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腋下有瘡,或無祇支,或方便欲作,或浣染未乾,若作失,或舉處深固,或為強力者所執,或命難、梵行難,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偷罹難陀比丘尼,向暮至居士家就座而坐,隨坐時頃,不語主人開門而去。時有賊先常有心欲偷其家,遇見門開,即入偷其財物去。時居士問言:「向暮誰開門出去?」答言:「是偷罹難陀比丘尼。」時居士即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不與取,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與賊同謀偷我財物,如賊女淫女無異。」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偷罹難陀言:「汝云何向暮至居士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偷罹難陀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向暮至居士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向暮至白衣家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欲營佛法僧事,若有瞻病事,或為檀越喚,皆有疑而不敢去。佛言:「自今已去若有請喚者聽往。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向暮至白衣家,先不被喚,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向暮至白衣家,先不被請喚入門,波逸提。一腳在門外、一腳在門內,若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者,一切突吉羅。彼比丘尼,若至白衣家隨住時頃,不語主人而去,出門者波逸提。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為佛法僧事,若瞻視病事,若被請喚去,或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先不喚而去至彼家,隨所住時頃語主人而去,若彼捨為火所燒崩壞,或有毒蛇或有賊或有惡獸,或為強力者所執,若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不語主人而出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一)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眾中有一比丘尼,向暮輒開僧伽藍門出,無所語而去。時諸賊見已生念:「我當劫其財物。」念已即便入門,劫奪財物盡。時諸比丘尼自相問言:「是誰向暮開門無所語而去?」即聞六群比丘尼中一人開門而出。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向暮無所語開門而出?」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向暮無所語開門而出?」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向暮開僧伽藍門出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以佛法僧事,或有看視病事,皆疑不敢出。佛言:「自今已去聽囑授出。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向暮開僧伽藍門,不囑授餘比丘尼而出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向暮開僧伽藍門不囑而出門者,波逸提。一腳在內、一腳在外,若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佛法僧事,或看病事囑而去,若僧伽藍破壞,若為火所燒,若有毒蛇、若有賊、若有惡獸,若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不囑而出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二)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中有一人,日沒開僧伽藍門出不囑而去。時有賊囚突獄而出,遙見僧伽藍門開便來入。時諸守獄人追後而來,問諸比丘尼:「頗見如是如是賊不?」不見者言:「不見。」其守獄者,即便處處推覓得賊。時諸居士皆共譏嫌:「此比丘尼等,不知慚愧作妄語,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見賊而言不見。」時諸比丘尼自相問言:「誰日沒開門而出?」報言:「六群比丘尼中一人開門而出。」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日沒轍開門不囑而出?」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中一人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日沒轍開門出不囑而去?」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日沒開僧伽藍門而出,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營佛法僧事、若瞻視病事,疑不敢去。佛言:「自今已後聽囑授去。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日沒開僧伽藍門不囑而出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日沒開僧伽藍門不囑出門,波逸提。一腳在內、一腳在外,方便欲去而不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為佛法僧事,或瞻視病事,若囑而出,或彼僧伽藍破壞,或為火所燒,或為賊或有惡獸毒蛇在中,或為強力者所執,或為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不囑而去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三)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尼不夏安居。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比丘尼言:「云何不夏安居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不夏安居?」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不夏安居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有為佛法僧事、或看病事,不及安居疑。佛言:「自今已去聽有如是因緣後安居。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不前安居不後安居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不前安居者,突吉羅。不後安居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前安居;或為佛法僧事、或瞻視病人,受後安居,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四)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得度人授具足戒。便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與授具足戒,彼污身污衣污臥具。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比丘尼言:「汝等云何輒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污身污衣床褥臥具?」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乃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污身衣床褥臥具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亦不知常漏大小便、不漏大小便、涕唾出不出。後乃知,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女人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知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者度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剃髮與授戒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可信人語、信父母語與授具足戒,後有如是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五)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尼度二形人,大小便時有比丘尼見,白諸比丘尼。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汝等云何度他二形人?」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乃度二形人?」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二形人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不知二形、不二形,後方知有二形,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者。「不知,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二形人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二形者,男形女形。

彼比丘尼,知二形人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竟,三突吉羅。白一羯磨竟,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剃髮與授戒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語、若信可信者語、若信父母語與授具足戒已,後變為二形,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六)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度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大小便時諸比丘尼見。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汝云何度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乃度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亦不知二道合不合,後乃知二道合,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有疑者。「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二道合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二道合者,大小便道不別。

彼比丘尼,知二道合者度與授具足戒,白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若剃髮與授戒若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語、若信可信者語、若信父母言、若與授具足戒後二道合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七)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聽度弟子,便度負債人及諸病者與授具足戒已,債主來牽捉,若病者常須人守視不得遠離。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聽度人,汝云何度他負債人及病者,使債主牽捉、病者常須守視不得遠離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度他負債人及病者,債主牽捉、病者須人守視不得遠離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負債人及病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不知有負債難、無負債難;若病難、不病難,後方知負債及病難者,中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者。「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有負債難者、病難者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負債者,乃至一錢為十六分之一分也。

病者,乃至常患頭痛。

彼比丘尼,知負債難及病難者度與授具足戒,白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若剃髮與授戒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信彼人語、若信可信者語、若信父母語、若與授具足戒已負債若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八)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學習咒術以自活命。咒術者,或支節咒、剎利咒、或起尸鬼咒、或學知死相知轉禽獸論、卜知眾鳥音聲。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乃學習如是諸咒術乃至知眾鳥音聲?」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學如是諸技術,乃至知眾鳥音聲?」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學世俗技術以自活命,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技術者,如上說。

彼比丘尼,習諸技術乃至知眾鳥音聲,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學咒腹中蟲病,若治宿食不消、若學書學誦、若學世論為伏外道故、若學咒毒為自護不以為活命,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六十九)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以世俗技術教授諸白衣語言:「汝等莫向日月及神祀廟舍大小便,亦莫向日月神祀除去糞掃,及諸蕩器不淨水,莫向日月神祀舒腳。若欲起房舍耕田種作,當向日月及向神祀廟舍。」又言:「今日某甲星宿日好,宜種作作捨、宜使作人、宜與小兒剃髮、亦宜長髮、宜剃鬚、宜舉取財物、宜遠行。」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乃以如是技術教授白衣語言:『汝等知不?莫向日月神祀廟舍大小便,乃至宜出遠行。』」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尼,乃以世俗技術教授長者家語言:『汝知不?莫向日月所迴旋處大小便,乃至宜出遠行。』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以世俗技術教授白衣,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技術者,如上所說。

若欲說者當語彼人言:「莫向如來塔及聲聞塔大小便,及除棄糞掃蕩器不淨水,亦莫向如來塔及聲聞塔舒腳,若欲起房舍及耕田種作者,當向如來塔及聲聞塔。」又不得言:「今日有如是星宿好,宜起捨宜種作、宜使作人、宜為小兒剃髮、長髮、剃鬚。」應語言:「宜入塔寺供養比丘僧受齋法,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現變化日。」彼比丘尼,以如是世俗技術教授白衣乃至宜出遠行,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教言:「莫向如來塔及聲聞塔大小便及除糞掃不淨水,亦莫向如來塔及聲聞塔舒腳,若耕田種作若起房舍,向如來塔乃至受齋法。」若戲笑語、若疾疾語、若獨語、夢中語、欲說此乃錯說彼,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

爾時婆伽婆在周那絺羅國。六群比丘尼,被擯而不去。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汝云何被擯而不去?」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被擯而不去?」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被擯不去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被擯應去而不去,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被擯即去,若隨順不逆、下意悔過、求解擯羯磨,或得病、或無伴去、或水陸道斷、或賊難、或惡獸難、或大水瀑漲、或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系閉、或命難、梵行難,被擯而不去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一)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安隱比丘尼大智慧問諸比丘義,彼諸比丘被問已不能答皆慚愧。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安隱比丘尼言:「汝云何有大智慧而問諸比丘義使不能答令慚愧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安隱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有大智慧而問諸比丘義令諸比丘不能答有慚愧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問比丘義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教授日不知從誰求教授,有疑不知當何從問義。佛言:「自今已去若欲問義者,當先求聽已然後問。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欲問比丘義,先不求而問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問比丘義,先不求而問,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先求而後問,若先常聽問,若先是親厚,若親厚者語言:「汝但問,我當為汝求請。」若彼從此受,若二人俱從他受,若彼問此答,二人共誦,或戲笑語、或疾疾語、或屏處語、或夢中語、或欲說此乃錯說彼,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二)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先住後至、後至先住,欲惱亂彼故,在前經行、若立、若坐、若臥。爾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在先住後至比丘尼前,欲惱亂故,若經行、若立、若坐、若臥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先住後至比丘尼前,欲惱亂故,若經行、若立、若坐、若臥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先住後至、後至先住,欲惱亂彼故,在前經行、若立、若坐、若臥,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彼比丘尼,不知先住、不先住,後至、不後至,後乃知,或作波逸提懺者、有疑者。「不知者無犯。若比丘尼,知先住後至、後至先住,欲惱彼故,在前經行、若立、若坐、若臥,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知先住後至、後至先住,欲惱彼故,在前經行、若立、若坐、若臥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問,若先聽經行,若是上座,若更互經行,若次經行,若是親厚,若親厚者語言:「汝但經行,我當為汝語。」若病倒地,若強力者所執,或被繫縛,若命難、若梵行難,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三)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舍衛城中有一多知識比丘尼命終,時諸比丘尼在比丘僧伽藍中立塔,彼處處取大僧洗足石破用壘塔。有客比丘來,不知是比丘尼塔,便向禮拜。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比丘尼言:「云何乃在大僧僧伽藍中立塔,令客比丘來不知而禮拜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乃於大僧僧伽藍中立塔,令客比丘不知而向禮拜?」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在比丘僧伽藍內起塔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諸比丘尼,在故壞無比丘僧伽藍中起塔疑。佛言:「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在有比丘僧伽藍內起塔,波逸提。」彼比丘尼,不知有比丘無比丘,後乃知,或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無犯。自今已去應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藍中起塔,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知有比丘僧伽藍中起塔,隨所取洗足石,若團埿若草團多少,一一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故壞僧伽藍,若先起塔後作僧伽藍,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四)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制戒聽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當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與敷坐具。然彼諸比丘尼,不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云何世尊制戒聽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恭敬禮拜問訊、與敷坐具。云何不起迎逆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不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與敷坐具?」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百歲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恭敬禮拜問訊,若不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或有一坐食,不作餘食法食,或有病者,或有足食者,而不起疑。佛言:「自今已去聽語言:『大德懺悔,我有如是如是因緣不得起迎逆。』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見新受戒比丘,應起迎逆恭敬、禮拜問訊、請與坐,不者除因緣,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見比丘不起,除因緣,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起迎逆,或一坐食,或不作餘食法食,或病或足食語言:「大德忍,我有如是如是因緣。」或病倒地、或為強力所執,或命難、梵行難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五)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著衣搖身趨行,為好故。時諸居士見皆譏嫌言:「此比丘尼等,不知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為好故搖身趨行,猶若淫女賊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汝等云何為好故搖身趨行,猶若淫女賊女無異?」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為好故搖身趨行?」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為好故搖身趨行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為好故搖身趨行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為他所打避杖、或有暴象來、或遇賊、或遇惡獸、或有刺棘來以手遮、或渡河水、或渡溝渠汪水、若渡埿、或時欲齊整著衣、恐有高下參差象鼻多羅樹葉細攝皺、如是左右顧視搖身看,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六)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自莊嚴身梳髮香塗摩身。諸居士見皆共嗤笑言:「我等婦莊嚴其身、梳髮、香塗摩身,此比丘尼亦復如是。」便生慢心不恭敬。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汝等出家,云何如是莊嚴其身?」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尼莊嚴其身?」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作婦女莊嚴香塗摩身,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作婦女莊嚴香塗摩身乃至一點者,一切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時父母得病被系閉為洗沐梳髮,若有篤信優婆夷遇病被系閉與洗浴,或為強力者所執,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七十七)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伽羅旃陀輸那比丘尼,是出家外道女姊。時彼比丘尼,使此外道妹香塗摩身。諸居士見皆共嗤笑言:「此比丘尼,無有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使外道妹香塗摩身,如淫女賊女無異。」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伽羅旃陀輸那比丘尼言:「汝云何乃使外道妹香塗摩身耶?」呵責已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伽羅旃陀輸那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乃使外道妹香塗摩身?」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使外道女香塗摩身,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使外道女香塗摩身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為強力者所執,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一百七十八波逸提法竟)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尼乞酥而食。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乞求無厭,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乞酥而食,如賊女淫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云何乞酥而食耶?」呵責已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乞酥而食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乞酥而食,犯應懺可呵法,應向餘比丘尼說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應為,今向大姊悔過。』是法名悔過法。」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彼有疑,不敢為病者乞,自身病亦不敢乞,他為乞復不敢食。佛言:「自今已去聽自病乞、為病者乞、他為乞得食。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不病乞酥食者,犯應懺悔可呵法,應向餘比丘尼說言:『大姊!我犯可呵法所不應為,我今向大姊懺悔。』是名悔過法。」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無病而乞酥食,一咽一波羅提提舍尼。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為己病乞、為病者乞、或為他他為己、或不乞而自得,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一)

乞油,若蜜、若黑石蜜、若乳、若酪、若魚、若肉,如乞酥無異。

(上四戒,比丘、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下四戒,比丘,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下眾學戒與大僧戒無異,故不出耳)

四分律卷第三十

 

上篇:四分律

下篇:四分律比丘戒本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律部目錄

【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一卷 宋沙...

五分比丘尼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五分比丘尼戒本 梁建初寺沙...

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

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如是我聞:...

佛阿毗曇經出家相品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第一(卷...

【註音版】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

佛制比丘六物圖

佛制比丘六物圖 大宋元豐三年夏首餘杭沙門元照於天宮...

角虎集

角虎集卷之上 古越雲頂山一壑沙門 濟能 纂輯 白雲峰...

【註音版】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大乘止觀法門

南嶽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夫...

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佛說大方等頂王經(一名維摩詰子問)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

藥師佛聖誕祝聖儀軌

消災延壽藥師佛聖誕祝儀 (一)唱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

佛說罵意經

佛說罵意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說罵意。十方蟲...

佛說佛大僧大經

佛說佛大僧大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佛在王捨國。國有富...

【佛教詞典】一念

(喻)極短的時間。有說六十剎那為一念,有說九十剎那...

【佛教詞典】目支鄰陀龍池

(地名)在摩竭陀國金剛座之側。...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騙術揭秘

揭秘騙術之一:經濟搭台,宗教唱戲,公司辦寺院騙取錢...

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好,各位騰訊佛學的網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有因緣...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問: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

天下有五種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個典故。有一天,魯國的國...

拜佛行為不是偶像崇拜

說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不了解佛...

糞窟夫妻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造了罪業後,生命中會產生兩種影響

既識起因,能感後習,一、感種類相續而起。二、招苦報...

修行人沒有障礙

在東林寺念佛堂外,聽過一位師父和大家講他出家的感想...

打坐時出現幻境,該怎麼辦

打坐時如果有任何善惡境界現前,都不要執著。告訴自己...

常當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說:出家...

【視頻】早課(遼寧萬佛禪寺)

早課(遼寧萬佛禪寺)

【視頻】早課(開成禪寺)

早課(開成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