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三品弟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三品弟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共會說經。

賢者阿難從坐起,白佛言:「願欲有所問,唯天中天解說,欲決狐疑!」

佛言:「善哉!恣所問。多陀竭當為汝解說之。」

阿難問佛言:「優婆塞學道,有上、中、下輩。願佛解之!」

佛語阿難:「汝乃為當來、後世發此問。如來當為汝說之。諦聽受,內著心中!」

阿難言:「諾,受教。」

佛言:「上輩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五戒,不犯如毛髮者。若行教授開解人者,皆令發菩薩心。何謂菩薩心者?念十方人如視赤子;度人入道,作摩訶衍行;具足教授,無所希望;不求供養衣被、飯食、珍寶、錢財之物;不為小道,以度人為本。」

「何謂小道?」佛言:「以入大法作摩訶衍行,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是為小道,非菩薩。菩薩法者,教授一切,使入般若波羅蜜,解漚惒拘捨羅,得薩芸若慧。當知是人作行來久,是過去佛時人,供養師父如佛無異。如是行者,為上優婆塞、優婆夷也。

「中輩優婆塞、優婆夷者,亦受五戒,不犯如毛髮者;亦是過去佛時人。本學道,不值明師,不聞般若波羅蜜,不曉漚惒拘捨羅,但行一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不於經法中見慧。逮前功德,得入人道,頗有宿識,得生法門,守戒完具,視於師父如佛無異,終不犯戒。如是行者,為是中輩優婆塞、優婆夷。

「下輩優婆塞、優婆夷者,雖受五戒,悉還犯之。若見明師、曉法賢者,便從受問法要。當時歡喜,向其悔過罪,更精進五戒,尤無反覆。懷恊欲意,不復持佛戒。自貢高,還自憎明師、賢者,謗說長短:『我更見明師戒深慧,當護方便!』不知是師但食供養,反信受其言,不精經戒。是優婆塞、優婆夷為擔死人種,不當與共會同坐起。壞人好心行,開化人民,受其法戒,希望供養,欲得錢財、穀帛給活妻子。假佛威神,心不念十方五道中人,欲令度脫,反為受者作想,不語摩訶衍慧。是為不精佛正真之法,語受經人言:『當避世間人因緣,多少飲酒。佛有百味之食,不斷人酒。家不持戒者,若僮客、奴婢,請使他人平殺生耳。』起手莫為,非佛弟子,復限佛功德。」

「何等為限佛功德?」佛言:「既行開授人民,不欲令四輩聞知。」

阿難長跪問佛:「何為不欲令四輩聞知?」

「是優婆塞、優婆夷愚心不解,自謂為黠,實不曉了經中深要之慧。不恥不知,反為新學賢者作限礙,不欲令見明解好師。所以者何?欲得獨供養,反蔽障大道。是優婆塞、優婆夷雖為度人,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解漚惒拘捨羅。是為盲冥專行小道。或教人作福,無四等心,施不普及。請彼置此,道法不使。爾四天王太子使者護佛道神,一一記之,稍稍去離之,勅伺命計集、積累其罪條疏名,錄白上帝。年壽未盡,頓遣惡神,因其犯戒之間奪其餘命,自然墮落泥犁中,當更十八獄罪,至天地燒乃出。或墮一禽獸中,或入人道。若在人道者,當在愚癡,不見法家生。」

佛言:「阿難!道宜數數聚會講說法義,不可不障愚人道,當得斷法、滅佛教罪。」

諸弟子聞佛說經,莫不戰慄,皆正心受教,為佛作禮。

佛說三品弟子經


上篇:佛說法身經

下篇:三慧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佛說犢子經

佛說犢子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龍王兄弟經

龍王兄弟經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

佛說諸法本無經

佛說諸法本無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復次婆伽婆...

大乘密嚴經

大乘密嚴經卷上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奉 制譯 密嚴會品...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西方確指

西方確指序 丁未夏過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書授(餘...

明佛法根本碑

明佛法根本碑 大興善寺大曼拏攞阿闍梨三藏智慧論述 佛...

佛說諫王經

佛說諫王經 宋安陽侯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

【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佛說四輩經

佛說四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並序) 南嶽沙門法照於上...

佛說人仙經

佛說人仙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

無垢優婆夷問經

無垢優婆夷問經 後魏中印度三藏瞿曇般若流支譯 如是我...

【佛教詞典】五成熟解脫想

【五成熟解脫想】 p0279 集異門論十三卷十二頁云:五成...

【佛教詞典】孫權

(182~252)三國時代吳國(222~279)之開國帝王。吳...

錯過班車 意外免禍

這是我親耳聽到的一則有關念佛消災免難的感應故事。 在...

要的是摩尼寶珠,不是路邊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輕學佛,大概到中晚年福報會現前,佛教我們...

多次拒絕皇帝封賞而被流放的禪師

芙蓉道楷禪師是山東沂水人,參投子義青禪師得悟心法後...

西天第一代祖師迦葉尊者

(一)精通一切知識 摩訶迦葉波,漢譯飲光,謂古仙人...

心中的快樂藤

也許流年不利,天災人禍,村民們浮躁不安,悶悶不樂。...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

法執——但去其執,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問了:四諦法是苦集滅道,有四種相狀,而我們...

婚姻就是一場騙局

一見鐘情的戀愛更容易失敗 選擇結婚對像的時候,人們計...

一堂一千八百萬元的課

一位朋友談到了他的遭遇,約在十多年前,他因為信任,...

往生淨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談信願行的信,下面就是談願了。就這一部分特別...

宗舜法師: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三寶必須具足。這裡有二層涵義, 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

人生在世誰最可靠

今晚我有機會在此與各位宣講佛理,真是高興。現在我要...

【視頻】《佛說十善業道經》男聲讀誦

《佛說十善業道經》男聲讀誦

【視頻】觀音普門頌

觀音普門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