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

淨界法師  2022/04/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第十講)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八頁:

庚五、不受厚施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違犯

這一科是屬於「障佈施度」,佈施的善根主要是一種內心施捨的心情,當我們以施捨的心來付諸身業跟口業的造作,這個叫做佈施度。前面的幾條戒,它施捨的對像是屬於敬田,就是我們恭敬的三寶,乃至於善知識、同參道友;這以下所施捨的對像是偏重在悲田,就是我們下輩的眾生。「不受厚施戒」就是說,居士對我們菩薩有一些厚重的佈施,而我們不接受,這個菩薩就犯了這條戒。這當中分兩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當中先看壬一、明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慇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捨有情故。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持種種生色」,這個他指的是一般的居士,這個居士可能知道你要成就某一種三寶的功德、你要成就一種佛教的事業,他也想參與,就拿了很多的種種生色,生色就是黃金,黃金本來就是黃色的,所以叫做生色,它生來就是黃色;可染,可染就是白銀,白銀在沙彌的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戒中又叫做像色、或者叫可染,因為它能夠染成各種顏色;末尼就是珍寶,種種珍貴的寶石;真珠,真珠就是跟王字旁的珍珠是一樣的;琉璃,這個是碧綠色的寶物;或者拿其它種種上妙的財物利養;乃至於生活的資具。很真誠的來供養三寶,希望你能夠接受這樣的供養,把這樣的供養資具花費在整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佛教事業上去,這個居士內心當中有這樣的一個心情。

但菩薩「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這個菩薩可能是嫌恨,就是看不起對方,可能對方種性卑賤、或者是種種的因緣而看不起對方;或者是懷恚惱心,對方可能曾經得罪過菩薩;所以菩薩就拒絕不接受。

這樣子這個菩薩就犯到菩薩戒法,而且「是染違犯」。為什麼犯到這條戒呢?「捨有情故」,因為這個居士可能會因為這樣的佈施而跟三寶結下深刻的因緣,在他未來生命當中有得度的一個善根力量,結果你拒絕了他的佈施,他就斷失了這個機會,你不應該這樣做,因為你棄「捨有情故」,有情眾生可能佈施的因緣現前,他想要掌握這個機會,在未來生命當中跟三寶結下一個深刻的因緣,結果你把這個機會給斷失掉,所以這個菩薩就違犯了菩薩戒法。

壬二、明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你不是依止嫌恨心、或者恚惱心,只是一時的懶惰懈怠,你不肯發心接受這樣的供養、你也不肯發心以這樣的供養轉做佛教事業,只是懶惰懈怠;或者是一時的忘失正念:暫時的不接受,這樣子是有違犯,但是是輕的突吉羅罪。

辛二、明無違犯相

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觀後時彼定追悔;或復知彼於施迷亂;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開緣有八種情況:第一個「或心狂亂」,就是菩薩本身精神錯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一個初心菩薩內心自我調伏的功夫可能做得還不夠圓滿,不夠圓滿的時候,他如果接受這麼重大的佈施,他內心可能會產生愛著之心,從此以後他在靜坐的時候,心中就有種種罣礙而障道了,內心當中就想著珍寶的事情,不再想著佛法僧三寶的境界。

初心菩薩,我們說過「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生命的三大目標,但是所有的修善、度眾生以斷惡為基礎,你沒有這個斷惡的基礎,你生起的善法、你度化的眾生全部受到染污,所以如果你修善跟斷惡有所衝突,初心菩薩應該選擇偏重斷惡。往後看你就會知道,佛陀有很深刻的意思,就是要你先把基礎打好,但是你對眾生不要有嫌恨心、瞋慢心,你對眾生永遠釋放善意,所以你暫時不修善是沒有過失。

所以如果你內心當中對財寶這種無常敗壞的東西還沒有真實的看破,你可以暫時的不接受,可以,保護你的道業。

「或觀後時彼定追悔」,就是說有些施主在供養的時候很衝動,他可能一時的因緣發好心來佈施,但是他佈施的財物超過他的能力、超過他的能力了,這個菩薩以智慧觀察,「他這樣佈施以後一定會後悔,後悔就不好」,所以菩薩可以勸他,請他再慎重的考慮一下,三思而後行,暫時不接受是可以的。

「或復知彼於施迷亂」,「於施迷亂」這句話古德解釋有兩種的內涵:第一個是說這個施主之心是安住在迷亂當中,他可能喝醉酒了,喝醉酒的時候他內心當中是精神迷亂,他醒過來以後絕對會後悔,所以菩薩暫時不接受,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說施主對佈施的法門不生信心,他完全不相信造善能夠得安樂的果報、造惡會招感痛苦的果報,他對整個生命的因緣、業力在主宰整個生命苦樂的因緣,他完全不相信這回事情,不相信這回事情,他也可能會有一時的惻隱之心來佈施,但是這樣的佈施他以後一定會後悔。

一個善行沒有正見的引導,這個善行是不堅固的,宗喀巴大師就是這個意思,宗喀巴大師說「正見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為你沒有方向,一輛馬車它很有動力,東跑西跑,當這輛馬車有了方向以後,這輛馬車才能穩定的前進,這個方向就是正見。所以如果這個施主對於佈施這個法能夠招感安樂的果報,他根本完全不相信,這樣子我們可以不接受他的佈施,他愚癡「迷亂」,佈施以後決定後悔,到時候可能會譭謗三寶。

「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這個人佈施的心很強,但是如果他佈施以後,我馬上接受,這樣子佈施的施主超過他的負荷,他可能會變成貧匱,乃至於負債。他因為供養三寶的緣故而負債貧匱,可能會引起眾多人對三寶的譏嫌,所以菩薩的智慧觀察到這個因素,所以暫時加以拒絕、暫時的不接受。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你事先知道這個東西是「僧伽物」,即十方僧眾之物 ;或者是「窣堵波物」 ,即是佛塔之物。換句話說,這個施主是偷盜三寶物 所得的,這個是不淨物、不淨之財,那當然是不能接受的,我們不能接受不淨物的。

「或知此物劫盜他得」,這個東西是偷盜所成,就等於是贓物,若是贓物而你接受,這個等同分贓,違背世間的法律,所以我們不接受。

「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你接受這個厚重的佈施,會引生以下的過患:「或殺」,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謀財害命;「或縛」,你可能會招感牢獄之災;「或罰」,你可能會接受到僧團的責罰;「或黜」,你可能會被驅逐出境;「或嫌」,眾多人會嫌恨你;「或責」,或者責備你。菩薩因為這樣的因緣「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這個地方的佈施所面對的是一個珍寶,珍寶的境界現前,佛陀告訴我們:面對眾生供養你珍寶,你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來處理。

我們剛開始修聲聞法的時候,如果我們回憶一下,諸位還有印象的話,剛出家的時候,我們剛開始對治煩惱的時候,我們對珍寶的境界是訶責的,「譬如毒蛇毒害我們的法身慧命,譬如大火使令我們熱惱」,我們基本上是認為珍寶是一種過失相,我們相信大火跟毒蛇是沒有一點好處的。但是到菩薩戒的時候,對珍寶的看法就有一點改變了,珍寶是無自性的,它有可能會讓你墮落;但是你處理得當,珍寶也會變成一種廣大菩薩道的力量,它能夠蓋個道場、來辦一個念佛堂,使令很多眾生因為這樣的因緣,在這個地方栽培善根。

所以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對珍寶的看法,你會發覺心情截然不同:一個是完全的否定;菩薩在菩薩戒裡面對珍寶,佛陀是引導你正確的去運用它。不過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一點:我們在研究戒法,你要知道這個重點在哪裡,我們把這條戒再加以回憶一下:「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這個地方是「他持」,就是說他主動來供養你,不是你去找他的,這個地方你要注意。

就是說即使你是成辦佛教事業,你也是隨緣盡分。我們一個出家眾品格的高尚在於無求,對眾生無所乞求,我們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沒有因緣我們就用功,人至無求品自高。所以這個地方是說居士主動發心護持三寶,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從開緣的情況可以看得出來,你要考慮對方在佈施的時候,他的能力是不是堪可、是不是超過他的負荷。這兩個考量,是我們對珍寶是不是該接受的判定標準。

庚六、不施其法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違犯

這條戒是說有居士來向我們求法,而我們不為他說法,這樣子就犯了這條戒,這當中分兩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當中先看壬一、明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來求法,他指的是一般的有情眾生,不管是富貴、不管是貧賤,他有心來向你求法。

這個求法在古德的解釋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求我們為他說法;第二個是他來跟你求索這種法寶經論,他跟你要一些佛法的數據,這都是屬於求法。菩薩因為嫌棄對方、看不起對方、或者瞋惱對方,內心當中產生一種嫉妒,這個嫉妒就是不耐他榮,別人有功德的境界出現,我們內心當中不高興,也就是說你恐怕因為為他說法的緣故,對方的能力超過你,所以你對他產生嫉妒,因為內心懷有嫉妒,就做出了變異的行為。

這個變異是說你並沒有完全的說出你所覺悟的法門,你有所保留,你可能有十分,你只講八分、乃至於七分等等。

為什麼你會有所保留呢?因為你嫉妒對方,你看他天資善根特別強,你告訴他,他可能馬上就超過你了,菩薩沒有修習隨喜功德,依止嫉妒心,所以「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樣子是一個重的突吉羅罪,深深的傷害你的菩提心,應該要對首懺。

壬二、明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我們不為眾生說法,不是因為嫉妒、憍慢、或者嫌棄,是一時的「懶惰懈怠」,可能我們身心相當疲憊;或者是一時的忘失正念,不施其法,這樣子是非染違犯,這是輕的突吉羅罪。

辛二、明無違犯相

開緣的情況:

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於是法未善通利;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或復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這個當中開緣有八條:第一條「謂諸外道伺求過短」,對方是個邪見外道,他之所以來跟你求法,並不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他是要尋求佛法的過失,了解佛法以後,找出佛法相互矛盾的地方來破斥佛法,這種情況當然我們不能為他說法。

如果對方是一貫道、基督徒、天主教徒等所謂的外道,但是他有心來了解佛法的內涵,了解佛法的生命觀、因緣觀,我們為他說法是可以的。關鍵不在於外道、內道,關鍵點是對方是不是有「伺求過短」之心,所以諸位在學開緣,你要知道重點不在他是外道,因為他有「伺求過短」之心。

「或有重病」,你自己有重病;「或心狂亂」,你自己精神錯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是說對方他經常來請法,結果他產生輕慢心,你隨說他隨忘,他不能產生一種珍重愛惜之心,所以你暫時不為他說法,令他產生警惕,這樣子來對治他這種輕慢的惡法,使令他生起尊重善法的功能,這種情況是開緣。

「或於是法未善通利」,這個地方很重要,你自己對於這個法門還沒有通達明白,你最好是不要馬上說法,所以蓮池大師說「著作宜在晚年」,就是你今天要發表一個觀念、你要投稿到某一個雜誌去,你最好想一想,不要衝動,因為等到你年紀大了以後,你會發覺「你年輕很多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等到你發現的時候,這個法門已經散播出到很多人的心中去了,你沒辦法收回。

他可能聽到你這個觀念以後產生一種邪見、偏執,而他的障礙是你引生的,這就是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對於一個法門還沒有完全從各種角度圓融的了解它的因緣之前,少說話、少說話,除非你真的明白了。因為弘法跟吃東西不同,你吃東西大不了肚子消化不良,兩三天就恢復了;你今天一種錯誤的觀念給眾生以後,這個法門留在他的心田當中,生生世世跟著他。

你怎麼辦呢?這個傷害是生生世世的。所以在《華嚴經》上說:惡知識的過失是超過老虎、超過獅子猛獸,因為老虎它咬你今生的生命、傷害你的生命;惡知識給你一種錯誤的理解,他傷害你生生世世的生命,你都不能解脫。所以對一個法門、對一個看法、對事情的抉擇,你還沒有把握之前,不要隨便發表言論,最好是這樣子。

「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求法者他根本不合乎求法的因緣、不合乎求法的儀軌,內心不恭敬、沒有羞愧之心,外表也是以依止惡威儀,比如說他是翹著腳、或者躺在床上等等。這種情況在律藏說「他求法不如法,如果我們為他宣說,說法者有過失,聽法者沒有好處」,他沒有恭敬心,你為他說也是白說,而說法者你也有過失,慢法。不過這個地方有開緣,比如說臨命終的時候,你不能叫臨命終人趕快站起來,對不對?他已經有重病,臨命終的時候他這種情況是開緣的。

「或復知彼是鈍根性」,你知道這個人的根性還沒有成就大乘種性,他可能是人天的善根,他的生命當中對三界的生命深深的愛著,他只想要追求善業,追求善業得到可樂的果報。或者他是二乘種性,歡喜偏空的涅槃,他對於這種大乘方廣的法教,所謂的「得法究竟」、所謂的發菩提心、修習三大阿僧祇劫成就無上菩提之道,他內心當中「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他根本就沒有成就大乘善根,你如果為他講這種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他對佛法、對修持產生怖畏,而且甚至於會開始產生邪見、譭謗三寶,來增長他的邪執,所以這樣子對他的善根來說反而是「衰損惱壞」,對他以後得度的因緣更加的障礙。這個地方也是要注意,說法你得看根機。

在《大智度論》上說:小乘的學者觀我空法有,他觀五蘊色受想行識當中是剎那剎那生滅,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我;但這個法是真實的,宇宙間有很多的法是真實,善法惡法都真實的,生死的雜染法、涅槃的清淨法都是真實。所以小乘的學者聽到大乘般若法門的時候,「聞諸法空,如刀割心」,他聽到法是自性空、涅槃是如夢如幻,他如刀割心,所以佛陀不為他講法空的道理。所以龍樹菩薩說:大乘佛法譬如獅子乳,獅子乳用普通的杯子裝會破裂,你要用琉璃的杯子裝才可以。所以你也不能夠隨便說法,你要看他是不是契合大乘的根器,你看他這個杯子是不是能夠裝獅子乳 。

「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你事先知道這個人來跟你求法,他不是要自己學習,他可能要轉送給他人而得到個人的利益。這種情況「而不施與,皆無違犯」。前面的「慳惜財法戒」是屬於重戒,重戒的原因是因為他對於財法皆慳,不管是財物、或者佛法都慳。這條戒為什麼判做輕戒呢?他只是對佛法慳貪,所以他的過失比較輕微,故判做輕戒。

庚七、棄捨惡人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辨犯明

癸一、染違犯

惡人就是暴惡的犯戒眾生,如果我們心存棄捨之心就是犯戒了。看辛一、明犯相,犯相當中分兩科,先看壬一、辨犯相,辨犯相當中先看癸一、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內心當中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眾生呢?「於諸暴惡犯戒有情」,他內心當中面對一個內心有上品貪瞋癡煩惱的人,這個人內心當中有粗猛的煩惱,在身口當中有很多非威儀的犯戒行為,身口意都有很多很多的過失,這當中眾生他們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這個菩薩內心懷著嫌恨,嫌棄之心,看不起對方,或者是懷著瞋惱之心。

為什麼會嫌棄瞋惱呢?因為他內心暴惡,還有身口犯戒的因緣,所以菩薩就假借種種的方便,或者是訶責、或者是罵辱對方,使令他離開這個道場而去,不作攝受饒益的行為,這樣子菩薩就違犯了他的菩提心,而且是依止染污心所違犯的,是重的突吉羅罪。

癸二、不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我們今天之所以沒有攝受暴惡眾生,實在不是嫌恨心、瞋惱心,而是懶惰懈怠,懶得去攝受他,或者一時的忘念,而不作攝受饒益之事,這樣子是犯輕的突吉羅罪。

壬二、釋犯所以

這個地方是說明犯戒的理由,為什麼不攝受暴惡犯罪眾生是犯戒呢?以下佛陀親自講出這個理由出來:

何以故?非諸菩薩於淨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愍心,欲作饒益;如於暴惡犯戒有情,於諸苦因而現轉者。

為什麼菩薩對於暴惡眾生、犯戒眾生加以放棄是犯菩薩戒呢?佛陀說:非諸菩薩,不是說菩薩單單隻是去攝受這些持戒清淨的、乃至「身語意」清淨的眾生,他內心當中寂靜現前,寂靜是他有這種止觀的力量來調伏他的煩惱,所以他內心當中是一種寂靜相。意思就是說,菩薩所攝受的眾生,不應該只是單單于持戒清淨、內心有寂靜調伏功能的眾生。

而生起憐愍,而生起種種的攝受饒益。菩薩也應當對於內心暴惡,身口有犯戒行為的眾生,內心當中有種種的苦因,苦因就是有煩惱跟罪業,這是招感痛苦之因,有煩惱罪業的眾生在內心當中現行的人,也應該生起憐愍之心,也應該以種種的方便來攝受饒益他。

如果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們可以稍微回憶一下:你當初所發的願是「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化」,也就是說在我們整個廣大的菩薩道當中來斷惡、修善、度眾生,當初你發願並沒有簡別所度的眾生,就是我們當初發願的時候並沒有說「我只度化善良的眾生,暴惡眾生我不度化」,我們沒有發這個願。

而且古德在這個地方開示說:菩薩要面臨兩種眾生:第一種是寂靜現行,身心調柔;第二種是暴惡眾生。但是這當中,其實暴惡眾生更須要你度化。為什麼呢?因為他寂靜起現行,你不度化他,他死掉以後,他起碼不到三惡道,所以他來生至少保存人天的果報,他還可以繼續在三寶的境界當中不斷的栽培善根,乃至於成就聖道,所以在整個度化當中反而不是那麼的急迫。

但是暴惡眾生可不同了,暴惡眾生他內心當中有煩惱罪業,他遇到你的時候,你不加以開導來改變他,他馬上就到三惡道去了,他就要承受生命很大很大的痛苦,所以暴惡眾生在度化的因緣當中反而更加的急迫、反而是更加的急迫。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對暴惡眾生隨便加以放棄,這樣子就是犯了菩薩戒。

這個地方我們簡單說明一下。當然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這個度你要知道這個眾生的因緣。智者大師說眾生有四種:有一種眾生是根利遮輕,善根強、煩惱淡薄,這種眾生最好度化,每一個人都想度這種眾生,隨便講幾句他就進步很快;有一種眾生是根利遮重,善根強,但是他內心煩惱也重。就是說有一種眾生他在沒有學習佛法之前,他可能遇到一些不好的環境、不好朋友的誘惑,造了很多殺盜淫妄的事情,可能被關在監獄;但是在監獄當中,他可能遇到佛法深深的懺悔感動,觸發他無始劫的善根,這種人開始精進的時候比任何人都精進。

這種根利遮重的眾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他有煩惱,但他也有善根,他曾經因為暴惡的因緣做下一些犯罪的事情,但是他善根現前了,這個時候你不應該因為他過去的暴惡而放棄攝受他,是這個意思。

辛二、明無違犯相

無違犯者: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這當中有四種的開緣:「謂心狂亂」,這個菩薩本身精神錯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廣說如前就是出不善處,安立善處。就是說這個暴惡眾生你經常教化他,他反而產生一種輕慢心,不生珍惜,你暫時的不管他,這樣子他能產生慚愧反省而加以對治,這個是開緣。

「或為將護多有情心」,這個暴惡眾生可能引起眾怒,社會上所批評譏嫌的對像,我們身為宗教師如果今天對他加以攝受,可能會引起廣大社會的譏嫌,我們應該要放棄這件事情,因為要將護多有情心,要考慮更多人的善根。「或護僧制」,你為了要維持僧團的制度,換句話說這個人可能是犯了僧團的共住規約,你加以攝受他就跟僧團制度不符了。以上的四種因緣,對暴惡眾生「方便棄捨,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這個地方我再補充一下。對暴惡眾生的攝受,除了他的善根以外,你還要考慮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你跟他的因緣。我們修七重因果,今天我們對眾生生起大悲心,就是跟眾生先建立一個關係:你觀察在無量劫當中,每一個眾生都做過你的母親,所以你應該平等的對眾生生起救拔度化的心情;但是度化一切眾生的心要付諸行動,宗大師說這是有次第的,你要把這個心情付諸行動有次第:第一個、你先攝受有緣的;第二個、攝受無緣的;第三個、攝受惡因緣的。所以如果這個暴惡眾生對你是有緣,你就可以攝受,他雖然暴惡,但你跟他有緣,你跟他講話他會接受。

你看中國的皇帝隋煬帝,隋煬帝這個人惡名昭彰,但是諸位知道嗎,隋煬帝曾幾何時是很用功的一個修行人,隋煬帝在沒有做皇帝之前做晉王,晉王廣(楊廣),諸位知道嗎,他做晉王的時候受過菩薩戒,跟智者大師受過菩薩戒,智者大師還給他一個法號叫總持,說:「大王宜遵聖教,堪稱總持」 ,你身為大王,你能夠遵守佛陀的菩薩戒法,不得了,總持,以世間法總持佛法。這當然是對他的鼓勵,晉王廣也回應智者大師一句話:「大師傳佛法燈,宜稱智者。」所以智者大師這個智者是晉王廣給他的封號。

我看智者大師的傳記,他提到晉王很讚歎,就是晉王當初親近智者大師的時候,他很多大事情都請教智者大師,而智者大師寄給他的書信,他貴為一個晉王,他看他師父的信是跪著看的,是這樣子的。但是你看智者大師往生以後,他的徒弟就不像樣了,晉王后來做皇帝,在歷史上說隋煬帝是把他父親隋文帝害死,有一點篡位的意思。他也沒有好好的做皇帝、沒有好好的照顧百姓,放縱自己的私慾,在位時間很短就往生了。

我看了這段歷史,我想:如果智者大師多活幾年,隋朝的歷史會有一點變化。就是說這個人根性暴惡,但是如果有一個善知識能夠攝受他,他還是有辦法令他善根現前、惡根不現前,還是可以的,就是說你跟他有緣的話,你跟他講什麼他聽得進去(哈)。

這一條戒意思就是說,他雖然曾經暴惡過、他也可能現在還是煩惱很重,但是他跟你有緣,宿世跟你有緣,你對他種種的開導、種種的攝受對他有幫助,那你不應該放棄他。即使說你跟他沒有緣,你也不應該以嫌棄心、瞋惱心,你可以默默的祝福他,因為你跟他沒緣實在很難度化。人跟人之間的因緣是不能勉強的,你跟他沒有緣,你要刻意去攝受他,可能也是事倍功半。但是這條戒意思是說,即使你跟他沒緣,你也應該對他釋放善意,但是你暫時不採取行動也是可以,但是你千萬不能懷著嫌恨心、瞋惱心來責罰他,使令他對三寶、對道場棄捨而去,這一條戒就是這個意思。好,我們今天就暫時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

(視頻、音頻都只是講到這個地方。)

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菩薩種性的修行者修不修聲聞種性的空無相無作?

【師父答疑】:這個地方諸位可能有些誤會。就是說如果你是菩薩種性,那你不是修聲聞種性,你雖然修空觀,你也會修不淨觀來對治你的煩惱,這個是正常的,但你不是修聲聞種性,因為這兩個種性是相違背的。就是說你依止菩薩種性來修人天的善法、修聲聞的善法,就是說根本法門只有一個,那枝末法門方便有多門。你有這個病,你當然要吃這個藥。其實聲聞法裡面很多的法是對治三界的貪慾,菩薩都是要隨學的,只是說菩薩在學聲聞法的心情跟聲聞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天修聲聞法是為了成佛而修的,他修那個法門是為了趨向偏空涅槃,這個心情不同,就造成不同的種性,所以菩薩的種性也應該要修聲聞法,甚至於也應該修人天的善法。

【學員提問】:念佛法門是屬於波羅蜜多大乘,還是密宗大乘?

【師父答疑】:念佛法門是屬於顯教的法門,因為它的法義是明顯的開展出來──信、願、持名,跟密咒的三密加持是不同的,它是屬於顯教的。不過「顯教」古德判做難行道跟易行道:難行道就是屬於聖道門,靠自力來斷煩惱、求增上生,在三界當中一生一生的增上。你今生沒有成佛,但是沒有關係,你發願「來生我不到天上去、我也不到三惡道去,我以我的善業力來生再得一個人的果報」。所以如果你不求生淨土,諸位要知道「你來生一定要求做人」。如果你有志於行菩薩道,你千萬不能到天上去,障道,因為天人的果報不適合修學聖道,那個快樂的境界刺激太厲害了,那種色聲香味觸的刺激太厲害了,你很快容易迷惑。三惡道也不適合行菩薩道,因為三惡道的苦惱太厲害了,苦惱太厲害你要修學聖道有困難。

人道的苦樂是參半。所以如果你不求生淨土,你有志於行難行道的菩薩道,那你來生一定要求做人,而且要遇到三寶、遇到善知識。如果你求生淨土,我認為這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你容易不退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淨土當中三寶的力量強、佛法僧的力量強。你在娑婆世界這個穢土,這個眾生的染污力量強。諸位也可以感覺到現在的環境跟以前的環境也不一樣,所以跟古德的環境更不一樣。現在的環境你要墮落很容易,但是你要增上非常困難,這就叫做魔強法弱,就是放逸的勢力太強大了,聖道的力量太薄弱了,這就是一個問題,你不求生淨土就有這個問題,你來生的修行應該會比今生更困難、更加的艱苦。

【學員提問】:六年學戒的次第,到底是應該先學聲聞戒後學菩薩戒,還是應該按照《梵網經菩薩戒》第十六條輕戒「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

【師父答疑】:從我們中國的傳統佛教祖師大德的開示,初學者先學大乘經論,就是你先確定你修學的目標、你為什麼而修行。你不是為了要做國王、你也不是為了到偏空涅槃,你是為了要成佛、度化眾生,也就是說你先把你的種性先確認下來,你看蕅益大師、蓮池大師、歷代祖師的開示都有這個意思。當你的種性確定以後,你去修聲聞法、人天法、菩薩法都可以。如果你今天不先成就菩薩種性,你先學聲聞法,一個人很容易先入為主。

諸位不知道有沒有跟南傳法師接觸過?你接觸南傳法師,你跟他講大乘佛法,他完全不相信。這種人他在成佛之道當中幾乎是別無選擇,他一定要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後再回小向大;回小向大的時候,他還帶著很多小乘的習氣,慢慢慢慢的改,所以這不是一個理想的成佛之道的選擇。先修聲聞再回小向大,從《法華經》的思想,這條道路是不得已的。佛陀在《法華經》裡面是讚歎直趨大乘的菩薩,當然直趨大乘,可能在生生世世的流轉當中有退轉的因緣,所以佛陀有勝義方便,引導初心菩薩求生淨土,成就法身以後再回入娑婆、再行菩薩道,這樣子成佛之道的規劃應該會比較好一點。

你先成就大乘種性,當然大乘種性的菩薩還是有煩惱,可能有貪瞋癡的煩惱,你在聲聞法當中找一些能夠對治你煩惱的方法來對治,當然重者先治。你找聲聞法當中,哪一個法門對你這個煩惱特別有對治療效果的,你去對治它,然後讓你今生求生淨土。先成就法身以後,再回入娑婆,再廣修六度法門。

【學員提問】:若已先學聲聞戒,又該以何種心態來回小向大學菩薩戒?

【師父答疑】:學聲聞戒也不一定就是聲聞種性,你可能是在次第上先學聲聞戒,不過你要能夠成就大乘種性,你應該要多讀大乘經論,就是這個種性的成就主要是靠智慧的觀察。菩薩對生命的觀察比聲聞人更加的透徹,那是一個見地的問題。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個人對大乘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是來自於對大乘佛法的理解,「聞經達理,斷疑生信」,才能夠把疑根拔掉。否則他有志於行菩薩道,他只是一時的衝動,那這個是不會持久。

【學員提問】:或者為了避免受戒後未學小乘戒而犯戒累累,而應該要大小乘同時並學?

【師父答疑】:這個聲聞戒也是要學,因為這個聲聞戒法,特別是我們出家眾,這個聲聞戒很多都是護世譏嫌,它有些微細戒法,雖然你沒有染污心,但是你這樣子做會讓居士產生譏嫌,所以為了要令正法久住也應該學習。所以聲聞戒法除了調伏心中的貪慾以外,聲聞戒法諸位可知道「很重視治貪慾」,你看對出家眾的衣缽有多少個、資具、財寶,這都是要說淨,有很多的限制;它另外一面的意義就是護世譏嫌,要保持出家眾一個美好的威儀、美好的幢相,使令正法久住,所以這一點也是要學習。

【學員提問】:在自他交換當中的第三段「願代眾生受一切的罪業」,假若我們明明知道眾生的罪業不可能由我們代受,那如此觀想會有好處呢?

【師父答疑】:眾生的業我們能不能取代?我們應該要觀察這個業是怎麼來的,他為什麼會有業?他有業就是他心中有煩惱無明,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業是從每一個人內心當中發射出來的,這個你怎麼取代呢?比如說這個人在那個地方做夢,他為什麼會有夢境呢?因為有夢心。醒過來以後,他的夢心覺醒了,夢境就消失掉了。蕅益大師說:誰能夠進到你的夢境裡面幫你的夢境消滅呢?誰也沒有辦法。只有佛菩薩能夠進到我們的夢境,開導你如何的醒夢,如此而已。

佛菩薩不能把你的夢境消滅掉,不可以的。「既從心起,還從心滅。」業障是從每一個人內心顛倒生起,所以你也必須靠你自己的覺悟把自己的罪業消滅掉,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是這樣子的。那我們在發「願代眾生受一切苦」的時候,是菩薩的大悲,因為發這個願來增長自己的大悲心,借事修心,假借這個發心的因緣來成就自己的大悲,因為大悲是成就佛的根本。小乘的學者修空觀、大乘的學者也修空觀,那大乘的學者修空觀為什麼趨向無上菩提,而小乘的學者修空觀趨向涅槃?關鍵點是大乘的學者有大悲心,他觀一切法空,以有大悲心現前。所以說我們「願代一切眾生受苦」是因為大悲心。

【學員提問】:出家人若在路上遇到乞丐的乞討,應該如何做?

【師父答疑】:後面的戒有講到,有人向你乞討,你應該多少給他一些金錢,不要讓他對你產生譏嫌而譭謗三寶,你可以給他一元二元,或者多少為他說法都可以,你應該攝受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受戒的好處》

目前社會上,有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每年都有幾十萬人...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發願持守五戒

一、不殺生 意識到毀滅生命所帶來的痛苦,我發誓養同情...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戒殺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問: 為什麼在佛祖的說法中,極力提倡戒殺放生和持素...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善男子的三種具足

有一段時間,佛住在摩竭陀國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

聖嚴法師《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

心靈的殘缺

古時有一個裁縫,出門訪友幾天,歸來後夥計呈上一份訂...

百歲老中醫的養生觀

羅明山是四川省綿竹縣有名的老中醫,他在114歲時仍然身...

念佛時常見佛像放光,這個該怎麼處理

問: 念佛時常見佛像有放光現象怎麼處理? 大安法師答...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

妙蓮老和尚《持戒念佛》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九品成就

念准提咒這些大概法師們都給你們講過的,我重複一道,...

【佛教詞典】臥佛寺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627~6...

【佛教詞典】揭職國

【揭職國】 p1188 西域記一卷十六頁云:揭職國、東西五...

【視頻】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大安法師《信願具足就可往生極樂》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